河蟹塘5月份水浑草脏的原因及处理建议


每年河蟹蜕完第一壳之后,多数池塘在5月份开始出现水浑、草脏及刚毛藻滋生等现象,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草净化能力下降,长期水浑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河蟹生长。很多人认为是虫导致的水浑,但是杀虫后并没有缓解上述现象,反而损伤河蟹,草脏更加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如何处理?下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给养殖户朋友提供帮助。
一、水浑
常见原因:
1、水位浅,早晚温差大:水位浅,水体不稳定;早晚温差大,表层水温变化大,导致水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体上下对流,返底引起水浑。
2、水体缺乏营养:水草长势快,快速消耗营养,水体易出现发白现象,此时透明度较高;水体营养严重缺乏时,水草挂脏,活力差,导致净水能力下降,水体易变浑,透明度降低。
3、投喂不足或虾蟹活动量大:早上水浑,中午开始变清,说明投喂不足或随着温度升高河蟹晚上活动量增大。
4、多数池塘开始拉草,将水搅浑。
水浑池塘
建议:
1、加深水位:适当加深水位,深水位可提高池塘水体的稳定性。
2、合理投喂:增加食台数量,观察吃料情况,合理调节投喂量。
3、补肥补菌:使用“肥水肽+利菌多II”,促进水草生长,调节水质,避免水草挂脏。
4、定期改底:温度回升后,需定期使用“底居安”改底,拉草池塘及时改底,减少水浑、草脏的现象发生。
二、草脏、刚毛藻滋生
常见原因:水浑、水草老化所致,水草挂脏后逐渐滋生刚毛藻。
水草挂脏
刚毛藻滋生
建议:
1、水草轻微挂脏,及时补肥补菌“肥水肽+利菌多II”,恢复水草活力。
2、挂脏严重的,连续补肥补菌,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调节肥、菌比例(水质较痩的池塘直接补“肥水肽+利菌多II”;藻类多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池塘可以重菌轻肥,如“活力碳+利菌多II”)。
3、水草较多的池塘亦可割掉草头,然后下肥补菌,促进水草生长。
“肥水肽+利菌多”使用后水草活力增强

相关阅读

处理河蟹塘水浑的正确"姿势"



最近雨水天气比较多,气温变化也比较大,许多池塘早早开启了“浑水”模式!高淳这个地方是养大螃蟹出名的,在许多的养殖户的心中有一个标准:清水大闸蟹!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这要从养蟹的历史说起,20xx间,养蟹行业已经在模式上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密度!尤其是最近几年,大闸蟹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这势必是在产量上会有很大的需求。怎么提高产量?多数塘口会采用增加密度的方法。但是密度增加,我们相应的管理手段、水草栽种等没有明显的调整,再加上水源环境变差、塘口老化等原因,又导致了螃蟹的规格在下降!
以前我们密度低(500以内),水源环境又好(水清),所以规格还不错!而现在呢,这种“思维”就不能套用了,虽然现在追求规格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搞明白“水清”背后的水质内涵,那么一味地追求“水清”,恐怕会把我们带入调水的死胡同!
池塘生态简图
先来看一下上面的这张图,圈里面的东西就好比我们的河蟹池塘,里面有好的东西:鱼虾蟹、螺蛳、水草、有益藻类等,也有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青苔、虫子、有害藻类、还有底泥。我们每天都会往池塘里面投喂饲料(鱼、颗粒饲料等),但是我们都知道,假设投入1000斤饲料,不可能全部被吸收利用,转化成1000斤鱼虾蟹。在前几天的“利洋河蟹课堂”中,参与互动的养殖户都表示,河蟹池塘多数投喂在600~800斤饲料,产量大概在300斤左右(包含了鱼、虾、蟹等)。那么剩余的饲料变成了什么呢?答案就是:底泥!底泥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残饵、粪便、腐败的动植物、泥土颗粒等,这些就是我们俗称的“池塘垃圾”!
池塘底层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营养元素(肥料),长出来水草、藻类、青苔、螺蛳等,温度适宜的时候还会长一些虫子,这样我们池塘里整个生态系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水草腐败、青苔爆发、有害藻类过多等,我们以后再分析。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水浑”浑水,到底里面有哪些东西?通过显微镜检查水样,我们发现水浑多数是由一些死亡的藻类、泥土颗粒、不规则的有机碎屑组成,其实就是“脏气”!
那么脏气哪里来的?答案就是我们上图中的“底泥”。浑水里面的“脏气”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全部都是底层泛上来。为什么下了雨就水浑?为什么温差大就水浑?为什么早上浑得厉害?多数都是“水体对流”导致的塘底脏气上浮到水体当中导致!
对啊!就是底下的脏东西上来的过程,很简单明了的道理!我们口头经常挂着“改底、改底”改底就是最重要的处理水浑的方法,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最有效果!分解型的改底产品,能够分解底层的有机质,好比打扫卫生,勤快的人家里干干净净,偷懒几天就会布满灰尘!那么,现在多久打扫一次卫生呢?这个频率每个塘口都不一样,一般都是7天改一次底,投喂多、密度大间隔时间还可以缩短至5天。频率其实不算高,只是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水质的调节,往往忽视了最应该打扫的底层环境。螃蟹和鱼、虾不同,它生活在池塘的底层,所以底下环境的好坏尤为重要!
“改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水浑,下螺蛳行不行?
有的师傅说了,你刚才不是说了螺蛳也是好东西,我多放点螺蛳行不行?可以是可以!
“只是.................贵啊!一车螺蛳恐怕要8000块了吧!”
而且,投放螺蛳也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我们高淳一般塘口投放多少螺蛳?大多数在1000斤/亩,但是螃蟹产量呢?200斤/亩不到!试问一下,您是养螺蛳还是养螃蟹?有的人说了:“你瞎讲!人家赚钱的池塘,螃蟹规格大,都放不少螺蛳!”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顺序:螃蟹规格大,证明水环境好!正是因为水环境好,所以才能“养得活”这么多的螺蛳。如果我们的塘口水环境差,没有水草、缺氧、蓝藻爆发,放了也是白放!想要螺蛳帮您清水,请先把它养活!不是简简单单的投放进去就完事儿了,螺蛳也是有成活率的。活的螺蛳是好东西,滤食底层的垃圾,改善底层环境,还能给螃蟹当做饵料补充!干净清爽的草面上爬着几粒可爱的螺蛳,想想都很美对不对?不过,现实恐怕很残酷,一旦水质不好,死掉的螺蛳立即腐败耗氧,底臭、指标升高,吃料差等等问题都来了!所以,投放螺蛳,一定要克制,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投放一些螺蛳在坂田上即可!
其实,水浑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刚才说了,构成水浑的脏气都是底层返底上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底层有机质在分解、消耗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垃圾涌到了中上层水体,而中上层的溶氧、透明度都较好,有机质被彻底分解,转变成了营养盐,反而利于水草营养吸收和生长!另外一个方面,在水温不算特别高的5、6月份,通过水浑的过程减少了底层“垃圾”的积累,也能减缓后期坏底、烂根、缺氧的情况。
那么,水浑怎么办?怎么处理?
保草是关键!
我们刚才也说了,水浑多数情况下对鱼虾蟹本身没有多大的影响,反而还有一定的好处,更别考虑对规格的影响了!但是水浑草会脏,水草坏了,我们后期也很难管理下去,这就是水浑的唯一坏处—草脏!水体当中的脏东西多了,粘附在水草上面,影响了水草的活力,久而久之,水草萎缩,腐烂!这个时候怎么办?提高净水能力,泼菌!适当的补充一些微生物“菌制剂”,微生物的作用就是分解有机质的。水体脏,短期内净化不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人为的加点菌进去,帮助它净化水质!泼菌的时候加一些“碳源”(活力碳),帮助水草生长,恢复活力和净化能力!这样子,通过正确的处理,待到天气稳定(6月左右),水自然就清爽下来!
但是,许多师傅忍受不了水浑带来的不安感,往往会试图通过大量肥水、大量下螺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多数情况却事与愿违,费时、费钱、费精力,肥水重了水浓、草更脏!螺蛳多了耗氧大,加重缺氧和坏底,最后事倍功半。
处理水浑,坚定一个目标——保草!目标太多,顾虑太多,往往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5月份河蟹塘水草和水质管理措施



一、水草管理
总的要求是保持水草鲜嫩,草头控制在水面750px以下,根部粗壮呈白色,覆盖率在40%-50%,围网种草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3。板田水草采用条块式东西向布局,设有草带和无草带,有草带带宽3-4m,无草带带宽2-3m。具体保草护草措施:
1、伊乐藻
伊乐藻出水面容易开花老化,因此要勤割草头,尽量不让它露出水面。割草后,要用果酸类解毒剂对水草伤口处进行修复。根部发黄发黑,草茎细弱,说明水草活力严重不足,要分清情况及时处理。
因水草郁闭度高、光照不足引起的,要勤用耙子对水草密集处进行稀疏,增加光照的通透性,并通过改底改善水草根部生长环境;因肥力不足引起的,要补充磷钾肥和水草专用肥;水草草茎有黑斑,可能是害虫咬伤继发霉菌引起,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水草上附着钢丝藻,要进行杀藻处理;水草上挂脏,要先用果酸类解毒剂解毒,再用微生物制剂结合液态氨基酸处理。
2、苦草
5月份的苦草正处于萌芽生长阶段,极易遭到破坏。主要是虫害和河蟹、青虾的摄食与爬动造成的伤害。虫害要进行杀虫处理;河蟹、青虾的摄食、爬动造成的伤害,建议围网保护。苦草数量不足的,可以分期分批补种。
3、轮叶黑藻
5月份的轮叶黑藻分支很少,同样极易遭到破坏,应围网保护,尽量不让河蟹进入围网区。要根据水草的长势,适当补充磷钾肥和水草专用肥。
二、水质管理
总体要求是水体清澈,有光泽,透明度1000px左右,富含单细胞优质藻类,水面无浮膜。水体pH值7.5-8.5,氨氮≤0.2、亚硝酸盐≤0.05、溶氧≥5mg/l。具体措施:
1、适当肥水调水
5月份水体透明度在1000px左右即可,因此在肥水的过程中应以轻肥为主,少量多次,在肥料上以氨基酸液态肥为主,结合微生物制剂使用,也可适当补充钙、磷、镁、铁、硼等微量元素,维持池塘良好藻相。
2、稳定池塘各项理化指标
保持池塘水环境的总体稳定,避免各项理化指标的大起大落,防止出现应激反应。
(1)氨氮超标:在外源水较好的情况下,以换水为主;外水源较差,先解毒,降PH值,增氧,配套使用微生物制剂处理。
(2)亚硝酸盐超标:增氧,泼洒微生物制剂。
(3)pH超标:pH值低于7.5,用生石灰进行调节;pH值高于9.0,先割去多余的水草,每亩泼洒红糖1.0-1.5kg,结合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

八月河蟹塘水韭菜漂草原因及处理方法



在河蟹养殖后期温度较高,水体PH值高,而水韭菜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耐高温,喜弱碱性水质,与高温期进入休眠期的伊乐草相比,代替了伊乐草产氧、提供螃蟹脱壳场所的作用,是目前兴化地区在高温时期蟹塘的主要水草品种,而现在发现水韭菜漂草的情况比较多,现在给大家分析一下水韭菜漂草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现阶段水韭菜漂草的原因主要为螃蟹爬草,而螃蟹爬草的原因主要有:
1、螃蟹饲料投喂不足,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螃蟹会把水韭菜的根夹起来吃。
螃蟹把水韭菜的根吃掉了
2、螃蟹身上与纤毛虫,螃蟹会感觉到不舒服,然后在塘底爬动从而把水韭菜给爬起来。
3、螃蟹肝脏不好,体质不行,在持续高温天的时候,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夹草。
4、蟹塘底部环境不好,螃蟹在塘底待得不舒服,到处爬动把水韭菜爬起。
5、螃蟹缺氧,在连续高温的情况下,蟹塘里的伊乐草基本上已经不工作了,塘口产氧主要靠水韭菜,造成水韭菜周边氧气含量高,螃蟹在水韭菜周边活动把草爬起。
处理方案:
1、尽量做到每天喂料的时候查食(两遍,早上查一遍,晚上喂食前
查一遍,如果早上查没有食的话,说明喂料少了,要加料,晚上查没有食的话,说明料正好,如果还有说明料多了,要减料)按吃料情况喂食。
2、用一遍纤纤净,杀灭纤毛虫,之后用碘消一下毒。
3、肝胆泰乐+高稳维西拌料喂一个疗程(5-7天,),抗激灵+黄金多糖
化水泼洒(3亩/一组)。
4、日常勤改底,5-7天用一遍全效底改,改善底部环境。
5、在晚上喂料的时候拌原子氧喂食,这样既防止螃蟹缺氧,还可以
促进螃蟹吃食情况。
总结:归根结底还是螃蟹塘在高温期的时候,塘里溶氧没跟上,螃蟹吃料情况不好,导致体质下降,进而容易造成应激反应,使得螃蟹有夹草的现象,所以在高温期一定要注意塘口溶氧情况,防止螃蟹缺氧。

5月不保草,7月草难保!



5月份是伊乐藻生长的旺季,虽然是生长旺季,但随着温度的回升,水草问题也会开始频发,如果管理不当或管理疏忽,即将变得更严重!
那么进入5月份水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出水、开花,活力变差
问题二:水浑草挂脏
问题三:根部发黄
问题四:茎秆瘦小、叶面打卷
伊乐藻活力旺盛4大特征:
特征一:扎根有力不易浮
特征二:水草清爽不挂脏
特征三:茎杆粗、韧性强
特征四:白根多、白根长
蟹工推荐的伊乐藻养护思路:“水养草、草养水”
时刻考虑减轻水草净化负担,维持水体清爽。
定期补充水草“营养”,保持水草净水活力。
具体要求:
1、及时拉掉太密的水草,及时打草头,打完草头后及时使用“草得力”。
2、保持水体透明度60公分以上。
3、加强水体底部溶氧,预防缺氧。
4、及时改善底部环境,避免底黑底臭烂草根。
5、避免或减少使用刺激性大的伤草伤草根类产品。
6、保持水草活力,定期给水草补充“营养”。
(蟹工提醒:要想养好草,必须要从水草的角度去思考水草的需求,水草只有不断生长才能不断净化)蟹工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请指正。

关于五月份河蟹塘浑水这点事



今年五月份,网友们反映最多的是蟹池浑水,特别是这次变天以后。其一,本次天气突变,水生生物的应激反映引起的;其二,杂鱼引起的;其三,虫害引起的。其四,池中菌藻相的不平衡。但不管怎样,池中水浑肯定是其中的多个原因相互协同作用才能引起的,单一原因引起水浑的机率比较小,所以网友们应密切注意自己的池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第一种原因引起的,泼点抗应激的。
笫二种原因引起的,用茶粕或巴豆除野,尽量少用水剂型的所谓的虾蟹池安全的清塘剂,对刚脱壳的有影响,即使用了,使用后一星期不要喂食。
第三种原因引起的,首先说明,虫害不可怕,不浑水,即使虫子特别多也不要杀,其次才来说说杀虫,市场上的珠虫类杀虫剂绝大数只针对虫有用,卵就没作用了,所以杀虫你应选择安全,有效,无残留的杀虫剂,千万别买农药来杀,苏北用晶敌与菊脂的膜式也该改变了,别外杀虫最好七天后补杀一次。
最后一种原因引起的,适量施有机肥,少用化肥,复合肥,少量勤用的原则。
别外杀虫后可能引起水浓,建议网友们在杀虫后第四天用氨基酸,腐植酸,酵素,加点菌或藻种,即解了毒,又肥清爽了水,保了草,壮了蟹。

五六月份河蟹塘水质白浊(石灰水)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5-6月份,蟹塘水质白浊(石灰水)的成因
1、主要发生在伊乐藻大量旺盛生长的蟹塘。
2、伊乐藻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体二氧化碳,促使碳酸氢根离子向碳酸根离子转变,碳酸根离子与水体钙大量结合,导致水体生成大量的碳酸钙物质,以致蟹塘出现白色石灰水现象。
3、伊乐藻旺盛生长,挣夺水体营养,抑制藻类生长,水体藻类含量极少。
二、蟹塘石灰水的危害
1、水体缺氧:水体缺少藻类产生溶氧,水草夜晚的呼吸作用消耗溶氧。
2、蟹夜晚上草,吃食量降低,蟹活动量大,如果此时,蟹密度过高,搅动塘底质,水质将更加浑浊,形成白黄浊水。
3、富营养化的蟹塘底质,由于底层缺氧,易产生亚硝酸盐,导致水体亚盐升高。
4、水浑时间过长,水草易黄根,挂脏,生命活力下降。
三、蟹塘石灰水的处理方法
1、拉草:水草过多,及时拉希或打头,控制水草旺盛生长。
2、换水:增加水体缓冲能力,引进藻类,形成水色,抑制水草光合作用。
3、泼洒高含量的生物有机酸(如:海大的201产品)或全溶性的腐殖酸钾(如:海大的黑精灵产品),调节水体pH值,解毒,抑制水草旺盛生长。
4、夜晚,使用高效增氧产品底层增氧。
5、白浊水的处理:选择晴天,上午使用浊水清(1袋2亩)净水清水。2小时后,大量进水,引进藻种,同时,使用育藻膏大量快速补肥(1桶5亩),促进藻类生长。

4-5月份河蟹养殖管理的一些问题



一、现在已经进入4月份了,这时生产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蜕壳的观察和保护,目前河蟹已开始大量进入第1次蜕壳高峰,认真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发现零星蜕壳,立即向池塘中泼洒葡萄糖离子钙和VC应急灵,保护河蟹的蜕壳成活率和翻壳率。
2.促进水草的快速生长,首先要及时施用长根粒粒肥,保证已栽植的依乐藻快速生长,同时需要及时上水,保持田面水位在4~5厘米,促进水韭菜和轮叶黑藻的发芽生长,然后根据发芽情况及时添加水位,4-5月份是一个长草的过程,这段时间一定要保持水草的最高覆盖率达到50%,后期再根据水草的长势再做必要的疏、隔等措施。
3.培藻补菌,改善水质。掌握前肥、中稳、后清的水质调节总原则,及时采取相关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福利环境。
4.及时投螺。螺蛳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因此有条件的池塘,应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螺蛳的投放量掌握在500~800斤。第一次放养:清明前后,每亩投放100~200斤,量不宜太大,量大肥水培藻困难,易滋生青苔、泥皮等。第二次放养:5月份下旬,投放的螺蛳量也不宜过大,应控制在每亩200~300斤。每三次放养:8月上旬,每亩投放200~300斤,以蟹塘中间滩田为主,环沟少放或不放。
5.防治轮虫的大量繁殖。可采取灯光诱捕或放养大规格花鲢种结合,量大也可以晚间沿池边下风口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集中杀灭,切不可满池杀,防止引起水质变化。
二、有养殖户反映,他们家养蟹池塘一直水很清,有人说需要肥水,有人说清水的好,不知到底需不需要肥水,如肥,怎么肥为最佳?
肥水即是培育池塘单细胞藻类,而培育单细胞藻类的方法是在水体中,提供适量的单细胞藻种,投放一定浓度的碳源、氮源,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创造适合藻类生长繁殖的环境,使藻类迅速繁殖。在河蟹养殖前期,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
肥水培藻,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前期,不仅关系到苗种的成活率,还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
1.通过肥水,使藻类大量繁殖,利用藻类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使河蟹脱壳免受温差变化影响,增加河蟹抗应激能力,为河蟹脱壳营造舒适的环境。
2.通过肥水,培育藻类,为虾蟹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并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保证河蟹顺利脱壳生长。
3.三、四月份气温低,水色清瘦,蟹池容易滋生丝状藻青苔,这个阶段可通过加强肥水,降低池水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三、目前有养殖户反映,河蟹仍然有上岸的现象?想请问这种现象如何解决?
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实很常见,主要原因是养殖户解毒不彻底或解毒方法没到位等等引起的,长期慢慢中毒后,河蟹的机体肯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河蟹的鳃部及肝胰腺会起到影响,影响其吸收溶氧的能力,即使溶氧很高,也会出现缺氧现象,否则它不会每天上岸遇到这种现象,以后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肝胰腺影响,可能就是常见的水瘪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收损伤,可能就是所谓的颤抖或撑爪现象。处理办法建议如下:
1.凡是使用氯制剂、溴制剂清塘消毒后采用解毒;水质不好,如氨氮等过高可用解毒措施;但提醒夏季高温缺氧时使用注意先增氧。
2.凡是使用菊酯类等清塘后解毒先使用过一硫酸氢钾类,以加速分解,后使用有机酸等;使用杀虫剂、除苔剂等农药类的渔药后解毒,首选过一硫酸氢钾类,后使用解毒等;对于藻类毒素等生物毒素的解毒也采用此类方法。
3.凡是水体表面有浮沫、水体粘滞、水体有色度和重金属离子超标,首选有机酸和表面活性剂类的药品,也可使用以腐殖酸钠等络合类的产品。在此需说明的是,因其中毒机理是神经受损及肌肉抽搐,体内解毒有人用阿托品等,但不推荐。可适当内服小苏打(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还有一般情况下是保肝类的药,中毒情况都是肝胰腺损伤。
四、饲料投喂与营养保健有什么规定?
河蟹优质专用配合饲料由于水中稳定性好,诱食性好,消化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坚持全程投喂河蟹专用优质配合饲料,可以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食物,不仅省事省力,而且水草和螺蛳得到了全面保护,水质不易恶化,河蟹生长迅速,养殖成本更低。
1.总要求:4、5月份应投喂高质量饵料,恢复体力,脱好第一、二次壳。
2.原则:一是坚持“四看”“四定”的投喂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二是4-5月每天只需投喂一次,高温投喂在深水处,低温投喂在浅水处。三是阴雨天不投或少投。
3.投喂量确定:一是观察水草浮起量,水草浮起量多,饲料少,反之,饲料多。二是河蟹活动频繁,饲料少,反之,河蟹稳定,则饲料正常或偏多。三是水质混浊,饲料偏少;反之,水清,则饲料正常或偏多。四是设置查看食台,检查饲料是否有剩余。
4.营养保健:河蟹在4-5月份蜕壳频率高且蟹体质弱,在蜕壳中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且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可造成死亡。此时应提前向水体或体内提供葡萄糖离子钙等营养源使之顺利脱壳。
五、4-5月份在水体消毒和病害防治应注意什么?
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当水温稳定至16℃后,有害微生物开始开始繁殖。4月份的病害防治普遍应在河蟹第一次蜕壳结束后用药防治纤毛虫,并进行水体消灭病菌,杀虫与消毒结合进行,使用硫酸锌类药物防治纤毛虫,使用溴、氯、碘类药物进行水体消毒。蟹塘中浮游动物较多的水体,须进行清杀处理。4月中下旬的蟹塘管理基本步骤:杀虫、消毒、改底、解毒、培藻。4月下旬水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达到抑制病菌及防病功效。
六、池塘如何套养增加经济效益?
每亩套放花白鲢鱼种30尾左右,花白鲢比例为1∶2另:
模式一:鳜鱼10~15尾,5千克异育银鲫,可增收鳜鱼5~7.5千克。
模式二:1500~2000尾/千克青虾幼虾5千克可增收青虾40~50千克。
模式三:100~200尾/千克龙虾千克,增收小龙虾25~30千克。
模式四:套养虎头鲨,每亩放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虎头鲨苗种200尾左右,每亩可收获虎头鲨10~15千克。
模式五:0.8~1厘米南美白对虾苗8000~10000尾,增收南美白对虾40~50千克。
注:套养不同品种应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
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张凤翔韩玲许冬梅

五六月份龙虾河蟹混养塘细菌病治疗案例



时间:20xx6月10-19日
天气:6月10日,阴,气温22-27℃
塘口地址:兴化李健
客户:朱老板
塘口情况:
龙虾、河蟹混养塘口,塘口面积20xx塘里面的,河蟹放养密度1200只/亩,规格100只/斤。塘口栽种伊乐藻为主,水不够清爽,透明度20cm左右。6月3日发现两三只龙虾在伊乐藻草头上死亡,由于农忙,没有在意;6日龙虾有十几只死亡,并且河蟹开始死亡,当天死蟹不到二十只;7日死亡量增加到四十几只;8日水体消毒,维生素等内服;10日死亡量增加到八十几只;用药效果不佳。
水质情况:
上午10点:水温25℃(水面下30cm);pH8.4,氨氮0.1,亚硝酸盐0.03。
情况分析:
经了解,前期预防工作没有做好。兴化地区龙虾、河蟹混养塘口每到五六月份常出现发病死亡现象,开始几天吃食量增大,后吃食量下降。地笼张到的龙虾活力不好,解剖后空肠、挤出后有脓水样物,鳃丝基本正常,其它无明显症状。3-5天后出现龙虾死亡,大小均有。并且伴有河蟹死亡,死蟹鳃丝颜色正常,肝脏颜色稍淡,伴有轻微肠炎,且龙虾、河蟹死亡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成倍数增加。(注:川青卢老板五月底曾遇到类似情况,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朱老板是经他介绍找我们的。)
处方方案:外用配合内服。
外用:
第一天上午使用解水安3亩/瓶,下午喂食之前使用克源生4亩/瓶。
第三天上午使用复合碘溶液5亩·米/瓶,下午喂食之前使用克源生5亩/瓶。
内服:拌料内服一个疗程。
第1-3天,拌料“舒福安(40斤/瓶)+肝胆康(100斤/瓶)+双效安肽(50斤/袋)”,舒福安首顿加倍;
第4-6天,拌料“5%恩诺沙星粉(100斤/瓶)+肝胆康(100斤/瓶)+双效安肽(50斤/袋)”。
备注:河蟹塘口每天只投喂一顿,全塘散喂,摄食速度相对较慢,药物散失率较大,需提前半小时拌好,阴干后再投喂。
跟踪效果:
电话跟踪:通过内服外用,三天死亡量没有上升,第四天死亡量由原来的八十几只降到三十几只,第五天减少到十几只,第六天几只。建议继续内服两天,巩固疗效。
十天后回访:已无死亡的龙虾、河蟹;使用解水安、克源生之后水质也变得清爽了;朱老板很满意。下地笼检查,发现有少量活力不好的,朱老板主动要求继续长期内服双效安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才刚刚开春,河蟹塘的水就白浑了?



池水混浊是河蟹养殖中的常见问题,短期的混浊对生产影响不大,开春季节刚放苗时候饿三天(类似人类练瑜伽前期工作),排空肠胃食物再投喂引起池底第二天上午混浊,还可改善底质,有利无害。但长期混浊,水草生长发芽没有光照就易倒伏死亡,腐烂后败坏池塘水质;此外池水混浊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致水体溶氧不足,河蟹生长缓慢,到收获时河蟹规格偏小,效益降低。

蟹池水体混浊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喂量不够,河蟹寻食活动引起;二是寄生虫寄生引发河蟹烦燥不安,四处爬动甚至上岸,引起混浊;三是浮游动物生物量偏多;四是小杂鱼多;五是池底溶氧不足,河蟹爬动不安;六是水草不足,水体自净能力差。

蟹池水体长时间混浊时,养殖户需要正确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若是投喂量不足引起的,则需要逐步增加投喂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宜;检查河蟹鳃丝及体表,若有纤毛虫寄生,可全池泼洒纤虫净等药物,大量寄生时,连泼两次;若水色发白,水体中浮游植物量偏少,而浮游动物量偏多,则要先杀虫(阿维菌素等),再肥水(氨基酸肥水膏等);若是野杂鱼多引起的水混,可在饲料中添加“清塘2008”等予以清除;水草过盛,螺蛳投放量过大等原因引起的池底缺氧,导致河蟹爬动不安引起水混,则要采取刈除多余水草、增氧等措施解决;水草不足的池塘,可移植经过强氯精喷雾消毒处理的水花生入池。
具体情况,实地考察,此文仅供参考!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0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