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放苗期间管理操作要点


河蟹放苗前期操作要重视,否则后期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后期伊乐藻挂脏,被青苔包裹,上浮腐烂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期没有选、种和养好草。下面总结的放苗期间管理操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放苗前水质处理
1、彻底解毒
本地每年清塘时普遍用药物“药塘”,导致外河水及塘底土壤毒素残留量大,这样会影响蟹苗正常吃料,加重“水瘪子”形成,严重的会致使蟹苗钻泥偷死。放苗前至少解毒2次,即进水后“碧水安”
解毒一次,放苗前两三天“碧水安”解毒一次。
2、适当补肥,培藻养水
此时水草刚栽种,净水能力差,主要靠藻类净化水质。需要定期肥水,培养藻类,以稳定水质。水质越稳定,蟹苗越舒适,水草长势越好。进水解毒后,使用“肥水肽”培藻养水,放苗后定期(半月)补肥一次。
二、伊乐藻的选择和栽种
选择干净,不带青苔,白根多、嫩头较多的伊乐藻栽种(如图1)。采取挖坑或平铺种植(如图2),有利于伊乐藻生根和布局。种草后干撒长根颗粒肥“草根生”促进水草扎根。保持水质清爽稳定是水草顺利生长的必要条件。
图1
图2
三、选苗放苗
选苗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蟹苗质量不稳定,成活率不高是限制当前河蟹产量、规格的重要因素。选择优质的苗种参考标准:亲本优良;蟹苗退化程度小,背甲浅黄色,疣突明显,侧齿尖锐,额角突出,倒数第二步足超过眼前缘;蟹苗活动敏捷,附肢完整,磨爪少,肠道清晰可见,膘头好。扒开鳃丝呈淡黄色,肝胰脏呈橘黄色(如图3)。
图3
放苗时,先吐水2-3次,以适应池塘水环境。用“激活”+“LY-生命素”泡苗,快速恢复蟹苗体能,以适应环境。老水放苗,深水位放苗。
四、放苗后的管理
多巡塘,观察蟹苗生长情况,观察伊乐藻生长状态。早投喂,配合深水处投料,“利苗多”拌料供蟹苗摄食,同时稳定水质。第二次蜕壳前蟹苗易偷死,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相关知识

河蟹养殖放苗期的四个注意事项



河蟹近期正值河蟹养殖放苗高峰期,“平地起高楼”,蟹苗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年的养殖收获。就今年放苗期,给养殖户朋友提几点建议:
一.解毒
去年用菊酯类药物清塘,范围广,用量大,所以今年放苗前一定要做好解毒的工作,石灰用量用到80斤/亩以上,上水后加大量地使用果酸、有机酸(解毒超爽、净水王)解毒,防止苗下塘后出现打洞、中毒死亡、应激上岸等现象。
二.肥水
随着外河水源的逐年恶化,有益藻类基本无法生存。进水入塘后给养殖户“水很肥”的假象。建议大家在有温度的天气情况下,选择品牌膏状肥(六抗培藻膏)肥水,定向培育有益藻相,使水色肥而不泽,清澈而不透明。这样既能控制青苔的生长,又能减少河蟹下苗后上岸、打洞现象。
三.选苗
去年养蟹的朋友都知道,在成蟹养殖过程中出现拉黄、水瘪子等严重现象,同样蟹苗也会出现此问题,所以在选苗时,首选要选择食线清晰的蟹苗,其次蟹苗大小要均匀,防止黑心苗场出售假苗,放置水杯中观察,甲壳上无白毛(纤毛虫)。
如何选择优质蟹苗:
1.看体表:体表无附着物、斑点,颜色以光亮淡黄色为好。
2.看附肢:爪子无断爪、磨爪、黑爪;爪尖较长为好。
3.看肝脏:肝脏以菊黄色为好,肝脏发白、糜烂为劣质苗。
4.看腸道、鳃部:肠道食线清晰饱满为好;鳃部洁净以白色较好。
5.看活力:以反应敏感迅速爬行,能连续翻身15次以上为好。
四.放苗
河蟹放苗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选择晴天上午,气温10℃以上投放为宜;
2.苗要分散投放,不要集中一点投放,使其自主爬入水中;
3.放苗前水体要保持一定的肥度,使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可明显提高苗的成活率;
4.苗下水前进行泡苗:用金多维+新噬菌皇兑水后浸泡,可消除体表细菌增强体质,减少损耗;
5.苗下塘后,随即泼洒抗应激产品,如护苗露、应激宁、超C;
6.下塘2天后,每隔半个月使用蛭弧菌(新噬菌皇)进行生物消毒,既不破坏水平衡,又能呵护苗的健康成长。

蟹苗期的主要管理技术要点



每年的5月10日至20日,是蟹类苗种的最佳放养时段,也就是大眼幼体的淡化和池塘放养时期。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先用漂白粉清塘,可采取干法或湿法清除野杂鱼,消毒、杀菌,每亩用50至70公斤,新塘用20至30公斤。清塘之前,应在塘沟的四周和田坂上,并按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二种植水花生,种植时施用点肥料,沟中加种伊乐藻,种草密度同成蟹养殖塘。清塘前种草,更有利于清塘的同时消除水草上的病菌、鱼卵等杂物,确保苗塘安全的水环境。
步骤2:清塘4~7天后排干塘水,注入新水,浸泡一天后排干,重新加入满沟水,解毒,一天后排干,再注入满沟水,开始肥水(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1组用5亩),3~5天后待塘中枝角类等浮游生物出来后,准备放苗。
步骤3:放苗前先检测池塘水的物理化学指标,需在一切正常的前提下放苗。放苗时泼洒降解灵+高稳C(一组用3~4亩),然后将内放大眼幼体的苗箱均匀地放在环沟的四周,让大眼幼体自由地游出苗箱,进入养殖水体。
步骤4:放苗后的第一天早晨用新噬菌皇(1瓶3亩)对池塘进行生物杀菌,中午泼洒福泰+多维(1组用4亩),天气闷热或阴雨天时要用降解灵(3亩1包)进行增氧;第二天中午泼洒并投喂福泰+降解灵+离子对钙(1组用3~4亩);第三天泼洒并投喂福泰+活性蒜宝+降解灵(1组用3~4亩),傍晚加注新水5~10cm;第四天泼洒福泰+保肝促长灵+降解灵(1组用3~4亩)。第五天大眼幼体基本变态结束,进行人工捕捞大眼幼体,观察分析其变态成活率。若成活率不高,则应及时补苗。若变态成活率很高,只需及时加注新水10cm即可。
步骤5:5~7天期间,是大眼幼体第二次变态,此时可追肥,用六抗培藻膏+活菌王(粉剂)(1+2用5~6亩),保持苗塘的肥度,投喂开口饵料,按大眼幼体体重的7~10%。
步骤6:7~10天,大眼幼体第三次变态,成为I期幼蟹,此时大部分变态幼蟹已从浮游期转为底栖,可进行追肥并用粒粒神+六控底健康改底(1组用4亩)。投喂开口饵料时,按照幼蟹体重的10~15%,同时加注新水10~15cm。
步骤7:后期管理:每半月用生物消毒剂消毒一次,发现水质变化立刻追肥,同时补钙,防缺氧,合理投喂。
扣蟹
以上7步骤为苗期的主要管理要点。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管理,养殖户一致反映:蟹苗成活率高,个体发育基本良好。
如有疑问或更多养殖难题,请致电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苏北片区业务经理林海峰。

河蟹第一次蜕壳操作要点



河蟹第一次蜕壳易“偷死”,其一壳蜕壳成功率对最终螃蟹的产量影响极大,那么,第一次蜕壳应注意哪几点呢?
●蜕壳期应配合深处投喂,可增加冰鲜鱼的投喂量,诱食增强营养的同时,可减小蜕壳期相互残杀!
●蜕壳高峰期勿上螺蛳,也应减少其它人为干扰(如大量打水等)。
●蜕壳期严禁使用耗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者有毒有害药物,如杀虫药、杀青苔药、遮光控苔药物。
●蜕壳是“吸水膨胀”的过程,应重视水质,多检测水质,亚硝酸盐毒性对蜕壳影响大,易导致螃蟹硬壳慢,甚至软壳死蟹。检测出亚硝酸盐超标及时用“底居安”+“底加氧”降低亚硝酸盐毒性。
●外河水质差时蜕壳期不好加水,加水需用“碧水安”解毒。另外,在蜕壳期,如遇水浑水变、返底、倒藻、下雨时,也需及时解毒。
●螃蟹蜕壳时需要从水体吸收大量的钙质,补钙应注意两点,一是无刺激、二是吸收利用率高。发现蜕壳补“活力钙”一次,蜕壳高峰期再补一次(“活力钙”为复合有机钙,无刺激,易被螃蟹吸收利用,离子钙易被水草、藻类吸收)
●螃蟹蜕壳期软壳未钙化变硬时极易被病菌感染,以后形成黑鳃、水肿等病症。蜕壳期消毒应选择生态消毒剂“优肽”。侄弧菌衰减快,注意产品质量。“优肽”每克含45亿侄弧菌,研发添加稳定剂,同时控制在三个月内销售完毕,以保证侄弧菌的高含量。
●螃蟹蜕壳时需要的底层溶氧是平时的2~3倍,第一壳大部分蟹苗直接在底泥上蜕壳,因此塘底环境好坏对一壳影响很大。注意蜕壳期用“底居安”改善底层环境,“底居安”安全无刺激,可有效分解底层烂淤、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增加底层溶氧。
蜕壳期赶上闷热、雷阵雨、下雾等缺氧天气,干撒“底加氧”长效增氧。
●螃蟹蜕壳是很大的应激过程,需要比平时更多的体力,蜕壳期补充“激活”更有利于蜕壳成功及翻大,特别是螃蟹出爬少、吃料少的塘口应蜕壳期外泼“激活”补充营养,快速提高螃蟹体力。

河蟹池日常管理要点



如何科学地养好一塘河蟹?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巡塘工作是了解河蟹生长情况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每天的巡塘次数最好不低于3~4次,分别在黎明、午后、傍晚或午夜各巡查一次。巡塘时应注意观察:
1.注意蟹情动态,观察河蟹活力情况,是否有病害或其它反常行为;
2.观察河蟹是否蜕壳,蜕壳是否顺利,蜕壳的数量是多是少;
3.查看河蟹的摄食情况,检查饲料流失和消耗状况;
4.检查养殖池塘的阀门是否严密,堤坝有无缺口;
5.注意观察蟹池水位、水质与水色的变化;
6.观察蟹池内的水草与螺蛳的生长情况;
7.注意观察蟹池内的丝状藻类与蓝藻繁殖生长情况;
8.观察河蟹上岸等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
9.注意观察同一蟹池内河蟹个体有无出现大小悬殊的情况;
10.注意查看蟹池内有无敌害生物,并随时消灭掉。
认真做好了河蟹养殖日常巡塘工作,才能及早发现各种问题,并及时加以科学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河蟹的成活率,达到提高河蟹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夏季河蟹池塘管理要点



河蟹生长的水体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影响到河蟹产量和经济效益。由于夏季高温容易引起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甚至水草大面积的死亡,再加上天气容易变化引起水体中有机质大量耗氧,从而引发河蟹呼吸缺氧,体质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塘口甚至造成河蟹的大面积死亡。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降水稀少,河蟹的安全度夏已经成为广大河蟹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建湖县水产局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塘口,有针对性开展以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为重点指导内容的技术服务工作,具体指导措施:
一、加强水草管理。水草管理以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60-70%。水草太多的塘口,开展以人工清除为主的措施,把多余水草清除,力求保证水草的分布为“#”字型,确保通风、透气。水草少的塘口以补栽伊乐藻为主的水生植物,也可适量补种一些水花生、水浮萍。 
二、加强池塘消毒。对河蟹食场进行定期(10—15天)二氧化氯、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控制有害病菌的生长。
三、施用EM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全池泼洒,EM菌一般为15天/次,用量为1斤/亩。
四、加强水体增氧。正常情况下在晚上的10点到翌日的6点进行水体增氧,当天气突变时,及时开动增氧机,则将有效地缓解水体中氧气不足的现象,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总之,高温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主要以控制水草、调节水质,确保水质“嫩”、“活”,为河蟹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河蟹顺利地生长和发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15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