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群结构进行人为优化调整 促进羊场合理化发展

感谢阅读《畜群结构进行人为优化调整 促进羊场合理化发展》内容,养殖网yz023.com养羊致富频道小编在本频道收罗多篇优质内容供您阅读参考!我们也准备了优质的专题供您参考:羊养的发展

加快羊群周转,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发展的畜牧业生产重要条件是对羊群结构进行人为优化调整,尤其是提高适龄母畜比例也是调整羊群结构的主要措施和提高羊群出栏率的关键,在分析羊场羊群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羊群结构优化方案,为羊场生产提供依据。下面一起了解一下:畜群结构进行人为优化调整促进羊场合理化发展。

青海省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畜牧业以养羊为主,青海细毛羊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产业。青海细毛羊所处环境恶劣,所产羊毛为同质毛,但所产的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是青海培育细羊毛的原种场,通过良种推广,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羊毛的产量和品质。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属高寒牧区,畜牧业主要利用天然草场放牧,以繁育和推广优良种畜青海细毛羊为主。青海省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寒暑变化强烈,春冬季节多风,每年4月中旬气候开始变暖,牧草开始返青,9月下旬气温急速下降,牧草的枯草期长达7个多月。受大陆性气候的制约,不同时期的牧草营养成分差别也较大,草场畜牧业循环出现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况,自然灾害较频繁,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为确保绵羊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利用草场,于是在2005~2009年,按照以草立业、以草定畜的方针,调整了牲畜结构。截至2013年底,各类牲畜存栏总数达4.1万只(包括优质种羊2.6万只,其中藏系羊1.2万只),品种有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新疆细毛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等品种,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羊1.3万余只。

1、羊群结构状况

羊群结构主要指羊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组群结构,通过改善羊群结构,可以使养羊效益倍增。一般细毛羊的产毛量、体重、产羔率等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4岁后其产毛量和羊毛品质就逐渐下降,在未满二岁的幼年羊单独组群,每年补充母羊群大概有2岁母羊30%左右,从壮年羊群中淘汰5%左右,7岁以上老龄母羊大量淘汰,个别健康、优秀的母羊可以留在母羊群里,因此理想的羊群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如下:

1.1年龄结构

近几年来在为提高牲畜产羔率、成活率、出栏率寻求最佳经济效益而努力。青海细毛羊在场里建立了核心群,加强了选种选配。细毛羊一生中要经过四次个体鉴定(出生、断奶、1岁、2岁,)的表型选择,在个体鉴定的基础上,分别按级组群。从一级母羊中选出较好的组成核心群。青、壮、老年羊相应保持在25%、65%和10%的比例。成年母羊总数要达到羊场总数的60%~70%左右。理想型的青海细毛羊生产性能指标如下。成年公羊体重70千克,2岁公羊60千克,1岁公羊35千克。成年母羊42千克,2岁母羊38千克,1岁母羊30千克。成年公羊产毛量7千克,2岁公羊6千克,1岁公羊3.5千克。成年母羊4.5千克,2岁母羊4.0千克,1岁母羊3.0千克。羊毛长8厘米,羊毛细度是64~70支,羊毛密度中等以上,羊穿衣净毛率为67%,成年羯羊屠宰率为45%。

1.2性别结构

合理调整放牧羊群结构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又是调整畜群结构的基础。一般羊群按性别划分,应设有种公羊群、成年母羊群、幼年母羊群、培育公羊群、羯羊群和试情公羊群。种公羊群的选种都是按亲代、本身及后裔三个方面综合评定。成年母羊实行等级选配,对幼年羊提高补饲标准保证正常发育,对培育公羊都是早期选育把所产羔羊中出现的优秀个体及时选入小群培育,一岁半时进行后裔测定,以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后决定取舍。

2、饲草饲料对畜牧业的影响

畜草供求在一年四季中不平衡,暖季150天左右,牧草产量和质量达到高峰。冷季210天左右,冰冻草枯,自然灾害又比较频繁,牧草的生长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经过多年的产羔季节体会,改产冬羔为春羔,加上饲管条件的逐步改善,细毛羊羔羊繁活率逐步趋于稳定。20多年来,在全场职工的辛勤努力下,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饲放管理保证母羊满膘配种。认真做好母羊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和以防为主全力接羔育幼的三段管理经验,并且在产羔季节认真做好三防(防潮、防冻、防饿)、四勤(勤检查、勤配奶、勤治疗、勤消毒)工作,终于使细毛羔羊在高寒牧区的繁殖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

3、羊群结构优化分析条件及经营目标

羊群结构所依据的生产技术条件有饲料的供应状况,人力及饲养场地的条件;羊群的饲养与管理状况;羊群的繁殖,包括配种方式、繁殖成活率等;商品畜、畜产品及其优势,如青海细毛羊以繁殖种畜为主,而藏系绵羊以提供肉、皮或毛为主。

对羊群经营方向和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内容:使羊群内部、羊群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与平衡促进的良好循环。提高适龄母畜的比重、提高总增率,控制净增率、加快羊群周转;发挥商品畜及畜产品的优势,提高商品率,使羊群在一个周期内提供的商品畜及畜产品价值最大。羊群结构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有该羊群数量受到饲草供应、人力和场所等限制。该羊群中种类之间保持协调比例。当年出生并存活羔羊的合理分配。

4、羊群结构优化分析

从表1可见:由于适龄母羊比例增加,每年所产羔羊数也会增加,有利于对该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身体素质的选择,提高了选择效应,为种羊生产性能的逐年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壮龄母羊比例加大,势必对后代的体质、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都会起到良好的反馈作用,继而提高羊群的繁殖成活率。繁殖成活率的增加,在羊群存栏数不变的情况下,相应会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使各年龄组的羊群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年龄金字塔”,提高了绵羊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方式应付,使其增加商品生产的可塑性。增加了青海细毛羊的存栏数,减少藏系绵羊的存栏数,提高了高产牲畜比例,突出了种羊场的主体经营方向。对羊群的经营方向、目标一目了然,可以看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畜产品及商品畜的优势所在。方案可为进一步作经济效益分析,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编制种羊场畜牧业发展计划提供根据。

延伸阅读

广西羊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广西地处中国的南部,地貌形态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丘陵地面积684万公顷,饲草资源丰富。广西历来有养羊习惯,隆林山羊和都安山羊是广西的两个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北海市有饲养奶山羊的习惯,横县饲养有绵羊(小尾寒羊、杜泊羊),桂林市有南江黄羊,全区各地还饲养有波尔山羊、努比亚羊、简阳大耳羊、乐至黑山羊等等。近年来由于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为广西的养羊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羊产业小,投入资金有限,养羊生产水平较低,加上禁牧、封山育林等因素,制约了广西养羊业的发展。笔者就目前广西养羊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l 广西羊产业现状
1.1 数量及效益

据全区家畜品改报表统计,2011年全区羊饲养量449万只(2010年391万只),年初存栏194 万只,年末存栏148万只(2010年年初存栏208万只,年末存栏193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年末存栏 81万只(2010年75万只),出栏201万只(2010年 198万只),出栏率104% (2010年95%),实现产值12.1亿元。详见图1。

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羊品种改良步伐的加快和饲养观念的转变,养羊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肉羊价格上升速度快,养羊的效益还是越来越好,纯利润从2000年的每只羊150元增加至2012 年的300元,可见养羊收入逐年提高。

1.2 分布与规模

我区养羊主要分布在河池、百色、来宾、南宁、柳州、桂林等6市,河池市2011年饲养量达160多万只,排在6市首位,其次是百色市的80多万只。 2000年全区存栏能繁母羊5O只以上的养殖户有 2 394户,没有龙头企业;2010年增至5 473户,有龙头企业4个;2011年达到17 430户,有龙头企业9 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1.3 主要工作成绩

1.3.1 逐年增加对发展养羊业的投入养羊业是广西的传统产业,自治区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很重视发展草食动物,对养羊业的投入逐年增加。2000 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山羊圈养试验工作,2003年进行试点推广,2006年开始在25个县区大规模地实施《农区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2008年开始区财政拨出专款对引进良种公羊和购用山羊专用饲料的农户进行补贴。2012年广西开始实施国家肉羊良种补贴,在能繁母羊存栏2万只以上的都安等17个县,对引进的1 000只良种公羊进行补贴 (一次性补贴800 元/只),至目前为止,财政投入累计超过1 500万元。经过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养殖户科学养羊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养殖效益。

1.3.2 广泛开展羊品种改良工作近年大力推广羊杂交改良和羊人工授精技术,全区年杂交改良母羊50多万只以上,但是人工授精母羊只有5 000多只,覆盖率极低。通过推广羊的杂交改良,大家看到杂种羊普遍初生体重大、生长发育快、出栏快,养杂交羊普遍比养本地羊效益好,每只能多增收50 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区还出台引进优良品种的种公羊每只补贴800元~1 000元的政策。2012年广西得到了80万元国家肉羊良种补贴项目资金,加快了我区山羊良种化进程的步伐。

1.3.3 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2012年期间,在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大养羊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广西山羊杂交改良和应用研究》、《广西山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广西100万只山羊饲养综合技术开发》、《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隆林山羊的选育及杂交利用》等项目、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奶山羊冷冻精液生产与应用研究》、《广西隆林山羊品种的选育提高》、《山羊本地饲料的开发与利用》、《山羊品种改良及其集约化养殖技术》,《山羊放牧与圈养繁殖对比试验》、《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试验》等课题研究;实施了《农区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广西肉羊良种补贴项目》;进行了《都安山羊品种资源调查》、《隆林山羊品种资源调查》、《都安山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了《都安山羊》、《隆林山羊》、《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山羊圈养技术规范》、《绿色食品山羊养殖技术规范》等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为今后我区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1.3.4 开展科学养羊技术培训工作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十分重视养羊业的发展,经常组织广西大学、区畜牧研究所、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区草业中心等单位的教授、养羊专家对全区的畜牧站、品改站的技术人员及规模养羊户进行科学养羊技术培训,2005年2012年累计举办各类养羊培训班50 多期,培训学员3 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广西发展羊产业的优势

2.1 广西肉羊市场前景看好,求大于供。活羊销售价格逐年攀升,2000年活羊价格只有8元/ kg, 2006年升至14元/ kg,2010年24元/ kg,2012年达到32元/kg,连创历史新高。

2.2 羊是草食动物,节粮,符合我区提倡的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政策。广西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有草山草坡9 700多万亩,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丰富,如木薯渣、甘蔗尾叶、甜玉米秆等,还有人工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为养羊提供充足的草料资源。

3 广西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财力不足,持续投入资金少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发展因素,各级政府都以稳定猪、鸡为主,虽然提出把草当粮种、把羊当猪养的发展理念,但对发展养羊的重视不足,经费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数量有限,加上养羊技术落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不愿留在家务农,尽管市场肉羊价格涨势迅猛,羊肉消费量大幅增加,养羊数量还是徘徊不前。而山西省一个怀仁县的羊产业(该县2012年羊饲养量230万只以上)就达整个广西羊产业的一半。当前我区的羊产业离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中的 2015年出栏500万只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

3.2 良种化程度不高,生产性能低

据调查,我区养羊基本是以本地羊为主,本地羊虽然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但是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养殖效益低,农民要想养羊增收,必须广泛开展羊的杂交改良。当前,广西除了波尔山羊冷冻精液供给充足外(广西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库存8万多支波尔山羊冻精),省级的四个种羊场、一个地市级种羊场,供种能力十分欠缺。广西引种回来的努比亚羊只是高代杂种的羊,各种遗传性能还不够稳定,需要不断的选育提高。另外, 马山黑山羊这个商业品牌的羊和北海奶山羊群也要不断地培育提高,充分发挥它们的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底全区良种公羊存栏 2.6万只(含隆林山羊),良种覆盖率仅47% ,且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普及严重滞后。

3.3 饲养规模小、饲养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

目前广西传统养羊的饲养方式落后:农户小规模放养(50只以下)、管理粗放、养羊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不补料、不免疫,出栏率极低。加上各地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实施的封山育林政策,更是制约了羊业的发展。

3.4 羊病疫苗少,免疫意识不强

羊用疫苗长期严重供应不足,除五号病和羊痘苗外,三防四联苗、传染性胸膜肺炎苗等常缺货,除少量规模养殖场按计划作预防免疫,散户一般都不进行免疫,病死羊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3.5 饲草料无保障

由于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全年草料供给不平衡:饲草资源旺季浪费严重,而冬、春饲草淡季却供应不足,出现一年养羊半年长的现象。

3.6 缺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

广西养羊多数是副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和合作社的带动,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经不起市场风险。由于肉羊的年出栏量少,至今广西未有肉羊加工企业,缺乏精、深加工的拳头产品。

3.7 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待加强

广西有都安山羊、隆林山羊2个地方优良品种,由于不重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目前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品种特征杂乱等现象。

4 广西羊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4.1 加强对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要做大做强羊产业,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把养羊业当作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除了要高度重视发展养羊业,还要加大对养羊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4.2 转变饲养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圈养

舍饲圈养山羊,能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可以缩短育肥时间,提高出栏率。圈养山羊既解决了林牧生产的矛盾,又容易推广科学养羊先进技术,如羊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羊病防治技术、羔羊育肥技术、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优质牧草人工种植技术等等。因此,各地要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山羊,养羊模式逐步从放牧半放牧舍饲转变,改变世世代代放牧养羊的习惯。

4.3 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建设

广西没有一家羊肉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羊肉产品品牌,羊肉深加工的高附加值没有得到体现,市场销售还是以鲜肉为主。应鼓励和扶持大的规模养殖场,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羊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推动羊业产业化进程。

4.4 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社

加快建设专业养羊合作社,参考外省养羊大县的合作社建设:有专门配送草料的合作社、有专门做育肥羔羊的合作社,有专门饲养能繁母羊的合作社,有专门做畜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等等。他们的合作社已经从统一防疫、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初级管理上升至产品统一供销、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实现养羊效益最大化。广西饲养羊多的市、县区,要加快建设专业养羊合作社,力求在饲养量和出栏量上有重大突破,以此带动全区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4.5 特定区域小规模发展奶山羊、绵羊

4.5.1 羊奶营养丰富,脂肪球小,易消化,接近人奶,最适合小孩、老人、病人饮用。广州、深圳、福州等城市的鲜羊奶每千克售价24元,北海市的鲜羊奶每千克售价12元,浦北14元、横县18元,可见养殖奶山羊的利润很可观,可在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小规模示范养殖,同时公奶羊还是羊经济杂交中最好的第一父本之一。

4.5.2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绵羊品种,体型高大,繁殖率高,利用杜 白公羊杂交小尾寒羊,生产商品羊,杂交后代初生体重大、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适合育肥生产肥羊羔。可在草料充裕、交通便利的地方小规模示范饲养,如横县、北海市等。

4.6 强化羊产业技术支撑

4.6.1 组建广西羊业发展专家委员会,谋划、指导面上羊业生产。
4.6.2 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宣传科学养羊,提升养羊科技含量。
4.6.3 完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力争在羊病防控上有新突破。

4.6.4 引进优良品种并选育提高,同时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提高供种能力。利用良种品种广泛开展羊杂交改良,生产商品肥羊羔,创广西羊肉品牌。同时积极推广普及山羊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4.6.5 加强广西地方山羊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保种方面,在地方品种主产区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引入外种杂交,同时加强选种选育,提高生产性能,也可以尝试异地活体保种、冷冻精液保种等等。在开发利用方面,除保护区外,大规模引入优良种公羊开展经济杂交,生产肥羊羔,比如可以引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莎能奶山羊等优良品种的公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4.6.6 加强草地资源保护,探索草山草坡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广泛推广人工种植优质牧草,推广青贮、氨化技术,推广舍饲圈养山羊。尽快形成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的有偿加工、储存、配送体系,确保养羊所需的草料全年均衡供给。

4.6.7 继续实施国家肉羊良种补贴项目,广泛开展养羊科技创新及羊业配套技术的研究,确保广西羊业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广西养羊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专家教授、企业精英等各方面人士在政策、财力、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才能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形成支柱产业。

稻草轮作+养畜模式


本区冬春季节光、热条件好,有大量冬闲农田地。草食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制约着农民的养殖效益。草食畜的发展仅依靠天然草山草坡发展是不够的,特别在冬春季节天然草地牧草枯竭,造成长期以来牲畜夏秋季增膘,冬春季掉膘的规律性变化。因此大力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牧草,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内外农区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并结合本区实际,目前进行大面积人工草地建设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探索和利用冬闲农田地推广农区小农户、小面积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发展养畜的路子,大力推广多花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进行了试验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效益。

多花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养畜模式为在大农业系统中各子系统,如种植业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水产养殖子系统、土壤管理子系统、有害生物控制因子子系统和农业污染物管理子系统之间建立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联系提供重要的手段,形成以草业为枢纽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及能量转换率均很高,且具备可持续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系统。通过饲养动物、过腹还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源,改良土壤,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无机化肥施用量。

(1)多花黑麦草沃土、劲能、特高品种生物学物候期观察

2001年红河州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沃土、劲能、特高多花黑麦草3个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见表1),海拔1300m,土壤类型棕壤,土壤肥力中上,试验面积各100.5m2,播种时间2000年9月25日。在相同水肥及栽培管理条件下,刈割8次平均每公顷鲜草产量为:沃土5485.5kg,劲能6102kg,特高14247kg。

生产大量的优质青饲料,红河州一个冬季平均可生产干青草10t/hm2,最高达20t/hm2。鲜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在26%以上。如表2为在全州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水肥条件、不同刈割次数,3个品种刈割采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

(2)多花黑麦草育肥肉牛试验

2001年红河州畜牧兽医站在石屏县龙朋镇一养牛大户养牛场内用多花黑麦草与本地野生杂草饲喂育肥肉牛对比试验,选择西门塔尔本地黄牛F1代杂交牛12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头,试验与对照组喂等量同种精料,试验组青饲料饲喂多花黑麦草,对照组青饲料饲喂野生杂草,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整个试验期120d。试验结果:试验组日增重988g,比对照组871g增重117g,提高13.4%。经t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15);增重每千克体重,试验组耗精料1.755kg,比对照组1.990kg降低0.235kg,试验组耗青料36.8kg,比对照组45.6kg降低8.8kg;育肥肉牛按每千克7元售价计,试验组增重1kg盈利1.43元,比对照组的0.30元增加1.13元,为对照组的4.7倍。

(3)综合效益

冬种多花黑麦草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冬种多花黑麦草期间的施肥补充了土壤的N、P、K。多花黑麦草的根际效应,导致了土壤微酸化,使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冬种期间施用的无机养分被多花黑麦草根系所固定,在水稻栽培期陆续释放,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

根据大田测产,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50t,红河州4年来共产鲜草531500t(按市场交易价100元/t)。每公顷除机耕、种籽、化肥等成本费3000元外,仅冬闲农田一季每公顷平均可获纯收入12000元。2003年全州示范推广2333.47hm2,总产量35002OOt,新增总产值3500.2万元,新增纯收益2705.16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340.25%,投资效益率2847.54%,推广费投资收益率386.41% ,农民得益率400%。以畜牧养殖方面评价:平均5t鲜草可育肥1头肉牛,为农民增加收入300元,新增纯收益2100.12万元。种草养畜项目实施,向社会提供优质肉牛10.63万头,增加社会供给,改善肉食品结构,丰富市民菜蓝子,对推动草食畜发展,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草田轮作、种草养畜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物质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经济效益,又增加了饲用作物的产量,亦是家畜冬春季饲草的主要来源。红河州有8000hm2的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冬闲田地,冬闲时间长达5~6个月,这显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冬闲田地种草养畜,具有周期短、投资少、牧草用途广、经济效益好、农民群众易接受和推广。但不能无目的推广,首先要处理好草畜配套的关系,也不排斥其它饲料,种草要围绕畜禽生产和粮食增产合理安排,没有条件的地方应慎重考虑。稻-草轮作,实行稻田种草养畜的农牧结合种养模式,有利于我国南方大量冬闲田的开发利用,解决发展草畜动物的饲草生产问题,还有利于畜牧业的加快发展和结构优化,是一项提高农业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值得加快示范。

发展养羊生产,市场广、前景好


我市在90年以前,养羊生产是畜牧业的主产业,仅次于养猪生产.根据畜牧调查资料,49年年末存栏数,生猪1. 31万头,而羊为5. 84万头.81年年末羊存栏数25. 49万头(其中绵羊20. 92万头,湖羊3. 14万头,山羊1. 43万头),猪存栏27. 7万头。年以前主要是饲养湖羊、山羊,年开始羊毛大提价,大量普及湖绵羊杂交,使杂交羊比例大大提高.

全市养羊有明显的区域性。瓶窑、余杭等丘陵山区乡镇历来有饲养山羊的习惯,年年末山羊存栏5. 01万头,之后由于封山育林.劈山造田,农业学大寨等山林农田改造过程.山羊饲养量明显下降。养湖(绵)羊的经济收人主要是羔皮、羊毛、羊肉、羊肥.由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改变,杭州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寄生虫等疫病侵袭,水系污染严重,致水网地区饲养湖绵羊的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从81年开始湖绵羊的饲养量逐年下降。97年底根据市统计局资料,年末羊存栏 10. 41万头(其中绵(湖)羊6. 5万头,山羊3. 92万头),年内出栏5. 31万头(其中绵(湖) 羊3. 05万头)。分析全市农村养羊生产的现状,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饲养山羊和绵湖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但饲养山羊的较稳定,饲养绵羊的乡镇和农户逐渐缩小。(2)接受良种杂交改良的愿望强烈,山羊杂交改良,对提高头重和生长速度已受养羊大户欢迎,85年起,农业部门已连续三次 30头,定点饲养繁育,提供种养给养山羊大户使用。绵湖羊向肉用型发展,提高生长速度,提供肉仔羊已是定局。农业部门根据需要,曾经引进过高加索、阿斯卡尼、卡拉库尔等大型绵羊,现在每年也由湖羊场向当地供应湖羊公母羊,保持绵湖羊的需求量.(3)逐步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已在普及,一般是春繁秋冬出栏,向市场提供肉羊,为了提高出栏率,采取补料育肥措施,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4)养羊户少了.但大户多了,群养群放的羊多了,97年10月份调查,全市存栏10头以上229户,存栏4138头.

羊的市场广,销量大。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肉类结构在改变,牛羊禽肉消费比例已有明显的提高。我市的养羊生产虽然没有突破性发展,但羊市场流通量大,羊肉的需求量这几年来有明显的提高。目前有羊市场3个,当地有专人采购,外地有专门羊贩子直送市场,活羊来自江苏、安徽、山东及本省的长兴、湖州、桐乡、海宁等地,销往宁波、余姚、上海、杭州等地。羊肉在本市有余杭、瓶窑方向的冷板羊肉,临平、塘栖的红烧羊肉,每年都有较大的消费量,经屠宰或制成熟羊肉,每年销往上海、杭州的量更大。经调查,瓶窑镇和彭公乡有5个杀羊销售点,从当年的10月份到下年的3 月,共销山羊2. 5万头。临平镇城南片春节前后每天送杭州各点的生熟羊肉达100头以上。全面统计余杭各市场的羊肉销量是大的,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对促进养羊生产是有利的,并在近几年内预计不可能出现卖羊难的局面。

发展养羊生产当前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和问题.首先市场上处在需求大、销路广的局面,养羊饲料容易解决,投资轻,疾病少,有利可得,市场的导向和经济效益可诱导农民发展养羊生产。饲草丰富而没有得到利用,由于粮食充裕,一些缓坡梯田、贫疥型、冷浸型、演涝型土地利用率低,有些退耕抛荒、杂草丛生。山区半山区烧柴多数不靠山上,草山草坡皮资源丰富。平原水网地区的四边地(田边、路边、沟边、地边)更是四季长草。养猪生产以配合料,工业全价料为主,与食草畜夺青绿饲料的现象缓和了,所以要发展食草畜禽应该比以前容易解决饲草问题。全市耕地面积 53. 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5. 5万亩。而中低产田面积22.65万亩(其中演涝型15万亩,冷浸型4万亩,瘩薄3. 4万亩),不仅每年有大量的秸秆可利用,对低产田从改良土壤或轮作的角度出发,实行粮草轮作制,种草养畜,应该是一举两得的。

农村目前发展养羊生产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种羊缺乏,特别是养山羊大户,经常要求农业部门提供良种山羊,要当年生的羔羊当年出栏,一靠好的品种,二靠饲料和饲养管理。二、饲草资源利用率低,青干草贮存量少,秸秆氮化、青绿饲料育贮等技术难推广,绵湖羊靠舍饲,山羊长年放牧,到冬季早春往往饲草不足,限制了年终的存栏数。三、农村养羊仅处在家庭副业的位!,加上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条件好了,经济条件及吃住穿基本不愁,产生小生产者的满足感,养羊要割草,要放牧,多数户不想养。四、各级政府在长期以粮为纲的影响下,种植业结构不敢改,种草养畜的观念一时难接受。抛荒现象到处可见,种一季荒到年比例比较高,但不敢提倡种草种饲料,对大农业结构和未来的前景考虑和内在制约因素认识不清.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不到50%以上是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

非牧区发展舍饲养羊的技术要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非牧区各类荒山、草坡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政策日益严格,养羊业面临停滞不前、部分地区甚至有所萎缩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非牧区各级政府应重视引导农民科学发展舍饲养羊。非牧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适当配合部分栽培牧草,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的舍饲饲养管理技术,在非牧区发展规模舍饲养羊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将来也必将成为非牧区养羊业的一种主要饲养模式。笔者结合多年来舍饲养羊技术推广实践,总结了发展舍饲养羊应注意的技术要点,仅供养羊场(户)参考。

1 羊场建设
1.1 羊舍选址

舍饲养羊场选择和建筑羊舍,需要根据养羊规模以及资金状况、机械化程度等科学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积极降低生产成本。羊场选址要远离交通要道、远离村庄,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又要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方便,远离各种动物饲养场及畜产品加工厂。

1.2 羊舍的修建

羊舍要通风向阳,最好选用双坡式建筑,室内地面采用漏缝式地板。羊舍一般宽4~6 m,高2~3 m,长度根据养羊的数量而定,羊舍面积以每只成羊1.2 -1.5 mz计算,舍旁修建运动场,周围栽植树木遮阴。羊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0 cm,用木条、竹条或细木棍钉成间距1~1.5 cm的床面,以便粪、尿落于地面,羊床可分栏隔断,也可做成活动板面。

1.3 舍内要求与设计

羊舍内用可移动的木栏分隔成公羊圈、母羊圈、羔羊圈、育肥羊圈,圈内设草架、饲槽和饮水设备。舍内靠墙用木条设置草架,草架高1 m左右,间隔出 15 cm宽的采食缝隙。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制成长槽,一般上宽25 cm、下宽22 cm,深10~15 cm,槽底呈弧形,最好留一个向外的出水孔。饮水设备沿墙设置,可选用自动饮水器,每3 m安装1个,也可安装水槽或水盆。

1.4 药浴池

舍饲养羊场应在圈舍附近建药浴池,药浴池呈狭长的水池状,深不小于1 In,池底宽3060 cm,上口宽60~80 cm;人口端呈斜坡状,便于羊只人池;出口端建有一定斜坡度的台阶,以便羊身上的药液流回池内。

2 种羊引进
2.1 引种前的准备

舍饲养羊场在引种前,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饲草饲料、地理位置等因素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考察几个品种羊的特性及对当地的适应性,进而确定引进什么品种,是山羊还是绵羊。如黄河以南地区,适于山羊饲养,在寒冷的北方则比较适合于绵羊饲养,山区丘陵地区较适于山羊饲养。

2.2 选择引种时间

引进种羊最适合季节为春秋两季,因为这两季气温不高不低,天气不冷不热。最忌在夏季引种,6 9月份天气炎热、多雨,不利于远距离运输。如果引羊距离较近,不超过1 d的时间,可不考虑引羊的季节。

2.3 选购羊只

羊只的挑选是养羊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一环,如果羊场要到种羊场去引羊,首先要了解该羊场是否有畜牧部门签发的《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及《系谱耳号登记》,三者是否齐全。若到主产地农户家收购,应主动与当地畜牧部门联系,也可委托畜牧部门办理,让他们把好质量关。挑选时要看羊只的外貌特征是否符合本品种特征,公羊要选择 1~2岁、手摸睾丸富有弹性(手摸有痛感的多患有睾丸炎)、膘情中上等但不要过肥过瘦。母羊多选择周岁左右,这些羊多半处在配种期,母羊要强壮,乳头大而均匀,视群体大小确定公羊数,一般比例要求 1:15~20,群体越小,越要注意适当增加公羊数,以防近交。

3 舍饲养羊的技7 要点
3.1 选择优良品种

舍饲养羊应充分利用世界优良肉羊品种结合当地羊种资源,开展经济杂交,采用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的商品羊生产模式。舍饲养羊场父本羊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好、适应性强的品种,生产中山羊常用波尔山羊作为父本,以萨能山羊和淮山羊作为母本;绵羊应以夏洛莱羊、无角道赛特羊、杜泊羊为杂交 £本,以小尾寒羊、湖羊为母本,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肉羊杂交有二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级进杂交三种方式,例如舍饲养羊场饲养的是本地山羊,可以引进萨能山羊或波尔种公羊进行二元杂交,杂种公羊全部肥育,杂种母羊可肥育也可留作种用再与波尔山羊杂交。其中.萨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三元杂交,杂交后代全部肥育;波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级进二元杂交,波萨本三元杂交母羊再与波尔公羊杂交称为级进三元杂交。从杂交效果看,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级进三元杂交又优于三元杂交。

3.2 秸秆加工与种草并重

与传统放牧养羊相比,降低饲养成本是舍饲养羊场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必须重视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和种草养羊技术,确保饲草成本降低。如配套种植部分优质高产牧草,可较好地解决肉羊饲养所需的青绿饲料长年均衡供应难题,给羊群生长补充优质、廉价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显著提高羊群的繁殖率。另外,青贮、微贮、氨化、碱化等先进秸秆处理技术,也是农业区养羊业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养效益的关键技术。特别推荐种植利用甜高粱养羊。甜高粱为1年生禾本科牧草,该品种综合了普通高粱叶片大和苏丹草耐刈割、再生力强的优点,生长期长,可刈割23茬,产量高,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可鲜用也可青贮或调制成青干草。

3-3 合理利用非蛋白氮源饲料

羊是反刍动物,其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瘤胃微生物可利用尿素等非蛋白氮源合成优质的菌体蛋白,并在羊小肠内被分解吸收利用。尿素中含氮 46%,若全部被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蛋白,1 kg相当于 2.8 蛋白质营养价值,或相当于7 kg豆饼中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使用尿素时,要注意用量和饲喂的方法,一般是按体重的0.02%-0.05%或日粮中粗蛋白质的25% 30%添加,或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 1%,成年羊日喂量为8~12 kg,首次喂量按规定量的 1/10喂给,逐渐增加,至10 d左右加到规定量。由于尿素易吸收水分溶解成氨,所以不能单喂,要与精料拌和后饲喂;喂后不能立即给羊群饮水,一般在喂后 1 h后再喂水。需注意的是,尿素仅使用于成年羊,对羔羊是不适用的,因为羔羊的瘤胃微生物体系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喂;对病羊、弱羊少喂或不喂,万一发现中毒羊只,用0.5%的食醋200~500 mL或酸奶 1~2 灌服即可解救。另外,尿素也不能和大豆、豆饼一起喂,有条件的场(户)应采用商品缓释尿素,配合添加含硫矿物质等技术改善硫氮比,以提高菌体蛋白合成效率。

3.4 调整产羔季节,提高羔羊成活率

美国等一些国家在羊肉生产中十分重视繁殖季节和批量生产,其经验是3月份密集产羔,711月份上市。河北、贵州等省(区)也在这方面做了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舍饲养羊场采用同期发情繁殖技术,将配种季节调整到 9 10月份,次年2_3月份集中产羔,尽量做到春季产羔,冬季出售,可有效地降低羔羊死亡率。

舍饲养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新世纪以来,国家相继推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林权发证政策,迫使养羊业必须改变原来单纯的放牧饲养,转为舍饲圈养。这对养羊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饲养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许多养羊户因此导致饲养管理失当或效益大减而放弃饲养,极大地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陵川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成功实行了转型发展。

1 推行舍饲养羊初期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来,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后,陵川县开始探索舍饲养羊之路。通过实施圈舍养羊工程,至2006 年,养羊小区和规模养羊场达到 120 余个。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却出现许多问题,潞城、伊园、西河、杨村养羊园区等一批骨干养羊小区相继转产、转包或转行,有的重新走向放牧之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建设问题

片面求洋求大,修得过于豪华,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成本明显增高。

1.2 草料问题

秸秆加工揉搓,利用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但经过微贮的秸秆山羊并不喜欢吃。最重要的是补料问题普遍不重视,舍不得投入,没有做到优种优待,不能做到当年育肥,当年出栏,效益不高。

1.3 品种问题

原有的本地黑山羊、细毛羊的游牧习行,一下难以适应圈养,且以毛绒为主。虽然购入了波尔山羊优质肉用品种,但因种公羊价格高,数量极少,不能满足需要。

1.4 管理问题

小区养殖户各自为阵,没有有效组织起来,饲养管理、防疫、销售的优化、协调、配合没有达到目的。

1.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没有专门针对舍饲圈养作有效的扶持,退耕还林一刀切,加上舍饲成本高,使养羊效益大减,积极性受到明显影响。

2 增添措施,加快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陵川县2006~2008年养羊发展受阻。2009年山西省全面实施封山禁牧,陵川县也开始施行林地确权,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使陵川县必须搞好舍饲养羊。针对其发展中的问题,陵川县采取多种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序推进,探索出了一条舍饲养羊发展之路。

2.1 行政上科学指导

2.1.1 典型示范:采用的模式是舍饲与放牧相结合,母羊放牧,羔羊育肥;秸秆饲喂,补料催肥;当年出栏,当年受益。陵川县礼义镇瑞马村吴天富,饲养本地肉用土种绵羊,实行圈养与放牧相结合。采取一系列饲养管理措施,羔羊在130天左右出售,体重约35 千克,自繁自养每只羊纯利350 元左右,购入羔羊集中育肥每只纯利80 元左右,其羊场每年出栏150 只,年获纯利4 万元。六泉乡六泉村张计龙,养羊56 只,品种有本地黑山羊和波尔山羊改良羊。通过羔羊育肥技术,即将羔羊完全舍饲,秸秆加工揉搓饲喂,适当补充精料,集中育肥3个月,当年羔羊当年出栏,4月产羔,11~12 月出栏。本地羊育肥前体重15~18 千克,育肥2.5~3 个月,体重可达30~35 千克,可收入 400 元左右,比不育肥的体重增加10~15 千克,增收 80 元左右。波尔山羊改良羊育肥前体重25~30 千克,育肥2.5~3个月,体重可达45~50千克,收入550~600 元,比不育肥的体重增加20~25 千克,增收150 元左右。对这些转型典型,应大力宣传,广泛推广。

2.1.2 政策扶持:舍饲养羊,利用秸秆加补饲技术,成本要比单纯放牧高,落实封山禁牧后的优惠政策,对养羊场户修建圈舍提供土地、搞好规划,给予一定补贴。对购买秸秆加工机械给予资金补贴,给予贷款优先和贴息。2009 年实施了山西省舍饲养羊示范工程,2010年又开始实施丹河流域生态养殖项目。

2.1.3 尽力化解林牧矛盾:陵川县的山坡灌木多、次生林多,羊群适度放牧,不仅不会破坏植被,反而有利于灌木生长。因此,在封山禁牧上做到了有禁有放,退耕地、山坡、林坡有人工种植的幼树林禁牧,其他的一律放牧。在当前林权发证时,推行林牧双包,养羊户可多承包一些林地,不搞林地确权一刀切,化解林牧矛盾。

2.1.4 技术服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实行包场责任制,深入养羊户,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让养羊户树立优种优待的理念,羔羊不再放牧,秸秆加补料实行当年育肥出栏。波尔山羊价格较高,应大力推广开展人工授精技术。

2.2 技术上确保效果

2.2.1 圈养与放牧相结合:舍饲并不等于完全圈养,要实行母羊放牧,羔羊圈养育肥。因为如果母羊不运动,将会不发情、不孕或产弱羔。

2.2.2 秸秆加工:舍饲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但必须加工调制。首先要购入一台秸秆揉搓机,将秸秆加工揉搓,使秸秆基本上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利用,也便于羊群采食。然后将揉搓后成为丝状、粗粉状的秸秆喷洒25%~30%的水(用手握有潮湿感),装入塑料袋后密封,经发酵20 天后(冬季稍延长) 即可饲喂,不打开可长期保存待用。

2.2.3 品种改良:要改变品种结构,变毛绒为主为肉用为主。宜选择产肉性能好的国外优良肉用种公羊与当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如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陶赛特、萨福克等公羊与当地绵羊进行改良,选择它们所产生的杂交羔羊进行育肥。波尔山羊、陶赛特、萨福克等种公羊价格较高,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根据市场需求,也可像陵川县东部山区一样,饲养本地太行黑山羊,但要进行提纯复壮。调换种羊,解决近亲繁殖退化问题。本地土绵羊系肉用品种,有繁殖率高,易饲养,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也可饲喂。

2.2.4 补料催肥:养羊户要树立优种优待的理念,母羊和育肥的羔羊都必须补饲精料,羔羊要在3 月龄左右断奶,实行当年育肥,当年出栏,当年受益。育肥羊的参考配方是:育肥前期,玉米55%,豆饼30%,麦麸15%,添加剂适量;育肥后期,玉米60%,豆饼 25%,麦麸15%,添加剂适量。精料可每日饲喂2 次,每天150~300克。

2.2.5 管好母羊:原则上要放牧饲养。确实无坡可放,一定要把运动场修足,不能低于羊舍面积的3 倍,并经常驱赶运动。母羊一定要补饲精料,确保1 年2羔或2年3羔。

2.2.6 人工种草:要充分利用弃耕地、荒坡荒地或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与秸秆配合饲喂,提高增重效果。

舍饲养羊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放牧和舍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养羊方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舍饲养羊就是封山禁牧,不让羊子出坡,圈起来饲养。与传统的放牧养羊相比,舍饲养羊有哪些新的内涵,它与放牧养羊有哪些不同?

放牧养羊是利用天然牧草,由羊子自找草食,是一种投入最小最经济的饲养方式。它之所以最经济,一是充分利用(掠夺)了自然资源。二是羊子的劳动创造了价值。它所选择的品种,必须是耐粗饲,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的品种。那些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由于对饲养条件的要求也高,无法利用。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载畜量不断提高,根本无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舍饲养羊是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牧草资源枯竭,无法再继续利用的情况下,为了恢复生态,实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宏伟蓝图中提出来的。它所需饲草要由人工种植、收割和喂养,投入的成本要比放牧养羊高的多。原有的适应性强、耐粗饲的低产品种和那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管理模式都已不能适应。必须实现品种优良化、饲养规模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化高效益养羊模式。

实现舍饲养羊业的高效化,使羊产业迅速成为富民兴市的核心产业,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一个产业的兴起,只从技术角度考虑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建立起羊产业发展服务新体系,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技术才能有发挥其作用的场所和外部环境,产业才能兴旺发达。

根据榆林养羊业现状,考虑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高效益的现代化养羊业,需先实现八个转变:一是变低效益品种为高效益良种;二是变自然交配为人工授精;三是变毛用为主为肉用为主,同时继续坚持白绒山羊改良,坚持细毛羊的肉毛兼用方向;四是变分散饲养为适度规模饲养;五是变粗放管理为科学管理;六是变产品自产自销为主为商品化和出口为主;七是变生产低档羊肉为高档羊肉;八是变政府管理为主为服务为主。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各县(区)确定本县的发展重点,划定羊肉生产基地和羊绒生产基地的范围。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集中连片,形成适当规模,以利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的社会化进行。

2、各县(区)分别建立良种肉羊繁育站和良种白绒山羊繁育站(不可混建)。

2.1引进良种,保证种源。肉用绵羊良种有:萨福克羊、夏洛来羊、无角道赛特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等。肉用山羊主要是波尔山羊。绒山羊应以辽宁白绒山羊为主。

2.2开展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保质保量提供辖区各人工授精网点所需良种精液。

2.3在乡、村建立人工授精网点,开展有偿性的人工授精技术服务,保证及时配种。人工授精网点和良种繁育站的关系应是协作互利,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3、切实解决好舍饲养羊所需草料问题。

3.1改变林草分家的旧习惯,让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积极发展人工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初期,应坚持以草为主,先草后林,林草混种发展原则,随着林的发展逐年减少林地牧草的面积。

3.2广泛开发利用农作物秸杆饲料、各种杂草、树叶嫩枝等可利用的其它饲料。重点搞好秋季青贮、氨化和草粉加工制作等工作。

3.3组建羊用配合饲料服务网络,及时提供舍饲养羊所需的饲料。

4、建立羊产品购销、加工、流通服务体系。羊肉、羊绒、羊皮、羊肠衣都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畜产品,要放眼全球,积极开发出口渠道和国内销售渠道,保证产品的畅销,并及时提供产品的市场信息。

5、组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正派的技术服务小组,负责舍饲养羊的各种技术服务。主要技术措施是:

5.1利用杂交优势开展经济杂交发展羊肉生产;

5.2羔羊快速肥育技术;
5.3人工授精和冷配技术;
5.4饲养管理技术;
5.5疫病防治技术;
5.6发展绿色羊肉食品;
5.7羊产品检疫。

6、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为产业服务的观念,各县建立羊产业发展指导小组。
6.1指导全县羊产业的发展,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作,切实解决好舍饲养羊生产中的资金、保险、种源、销售、技术等问题。
6.2保护创业者的利益在一定时期内不受侵害,调动开拓者积极性,鼓励有识之士投入到羊产业的开发中来,鼓励干部职工以各种形式与农民联合养羊、利益分成。
6.3变扶贫工作送钱为送良种羊、送技术。
6.4制定舍饲养羊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内蒙古:青河县发展“多羊经济”


日前,多胎肉羊养殖基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建成。青河县委书记谭卫平说,青河县从内地引进多胎肉羊,以改变农牧民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时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增加牲畜存栏量,为恢复草原植被创造条件。通过草业发展,逐步建立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畜牧业生产体系以及家畜管理及舍饲化生产体系和草地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以绒山羊养殖的基础上,将一羊发展为多羊,以多羊经济占领畜牧业市场。

谭卫平说:做大一项产业不能死守一个品牌。尽管青河县是我国绒山羊之乡,但在发展中如果仅靠一项产业是无法带富全县百姓的,而单一产业在自我发展中也容易萎缩。针对绒山羊对草场生态的破坏性,我们主张畜牧业从单羊经济中突围出来,并着力解决饲草料基地建设问题。为此,青河县专门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农牧民开发高产饲草料的积极性。同时,在全县大力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引进良种牲畜,加大牲畜改良力度。

一羊变多羊,青河县要做阿勒泰地区多胎肉羊养殖的领头羊,进而建成多胎肉羊种羊良繁基地。由于目前多胎肉羊养殖在阿勒泰地区还未形成规模,为此,青河县大力发展多胎肉羊养殖。多胎肉羊不仅具有多产羔、体格大、产肉多等特点,而且4个月就可以出栏,出栏率达400%,各种优势足以坚定农牧民的养殖信心。青农牧业有限公司经理孙宏斌说,目前,养殖基地已投入4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万元引进了760只多胎肉羊良种,今后还将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让更多的农牧民实现增收。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舍饲养羊产业


进入2l世纪后,国家在西部地区针对当前水土严重流失,生态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采取了退耕还林政策。可养羊业又是山区农民的重要产业,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民最可靠的提高收人途径,因为羊产品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如何在保证生态不被破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前提下,发展养羊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区的实际,结合笔者多年探索的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见解,供决策者及同行的借鉴。

1采取疏而不堵的禁牧策略

养羊业效益较高,而严峻的治理生态的形势又要求不能松懈禁牧。笔者认为,对此应采取以疏禁牧的策略,而不是以堵禁牧的做法。疏就是给群众指出 l条合理的、不影响树林植被的养羊之路,这条路就是舍饲养羊。应在加大禁牧力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舍饲养羊产业。堵就是禁止养羊,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禁止养羊的做法,结果养羊并没有禁住,且大都采取的是偷牧。生态也未有效保护,百姓的养羊效益也较差,加重了政府禁牧保林的负担。所以,需要给群众指出舍饲养羊的方式,教给他们舍饲养羊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群众有了好的出路,禁牧保林就有了好的效益。

2减轻植被负担

舍饲养羊最大的难题是饲草的提供,要人为地供给羊群种类繁多、大量的饲草是很难办到。因为收割费时费工,且易于收割的牧草资源又较少,收集后运输劳动强度又很大、费用很高,又大量砍伐牧草影响生态植被。同时羊只对牧草采食有很大的挑剔性,并对食物有很强的洁净要求。对品质稍差,稍有践踏的草就拒食,使许多来之不易的饲草又被浪费。所以舍饲养羊首先要改变传统以草为主,或仅以草养羊模式为节草型养羊,也就是粮草型养羊模式。根据当前羊只的市场价格,走粮草型养羊之路是划算的。日粮中搭配一定量的粮食(精料)可节约大量的饲草,这也是禁牧立下舍饲养羊的发展方向。

3幼树林套种牧草

目前我区及许多地方有大量的新栽植的幼树林,这些幼树林大都成活差、长势慢、杂草丛生,要解决的问题,再解决羊的牧草问题。近年来,采取了在幼树林内套种牧草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方法既除去了幼树林中的杂草,又鳃决了杂草与幼树争养分的问题。同时牧草尤其是苜蓿等豆科类牧草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给幼树提供肥料。另外,人们在做管护牧草(深翻、除杂草、施肥等)的同时,对幼树也起到了管护作用。另一方面,显而易见是得到了可供羊舍饲的饲草。再有,该做法符合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据资料表明,幼树林套种牧草可使幼树的郁闭期缩短4-5年。

4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

退耕还林禁牧政策推行以来,农村的家畜饲养量显著减少,致使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火烧,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可利用这笔资源搞舍饲养羊,可节约大量的牧草,降低饲养成本。当然直接用农作物秸秆喂养羊利用率很低,效益很差,必须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将秸秆充分利用。农作牧秸秆的加工处理方法有青贮、氨化、制作颗粒饲料等。舍饲养羊最适宜的是用颗粒饲喂,其方法是将秸秆铡碎、打碎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精料(食粮)、添加剂混合,用饲料颗粒机加工成颗粒状的饲料,用颗粒料喂羊节省饲草。饲草不会有浪费,羊爱吃,生势快,制作成本也不高,这是日后养羊业的发展方向。

5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

传统的放牧养羊,羊饲养期都很长,包括育肥用羊都养2~3年才出栏。舍饲养羊不可这样,因饲养期太长,对饲草饲料消耗太大,对保护生态很不利,且养羊效益也很差,应大力推行羔羊快速育肥当年出栏屠宰。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可减少饲草的消耗,又可减少羊的维持生命的营养消耗,提高饲料的报酬,又羔羊肉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阿勒泰地区农区舍饲养羊的发展与探讨


1 舍饲养畜的必要性
1. 1 草畜矛盾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是新疆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境内可利用草原面积719 万hm2,占全疆的15%,其中草原承包面积达706 万hm2。阿勒泰全区不仅有水草丰美的辽阔牧区,也有广袤田野和草山、草坡及荒漠草原相伴的牧区、半农半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资源优势。但近些年随着牧区、半农半牧区土地开垦面积的逐步扩大和牲畜饲养量的不断增加,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对土地及草原等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和失调,诱发荒漠化进程加速。据2011 年草原监测,阿勒泰四季天然牧场总体超载率75%,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面积占73%,而牲畜量却增加了数十倍,超载过牧使的草畜矛盾十分突出。

1. 2 国家政策

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的实施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推进,使部分世代游牧的牧民失去了放牧的草场,定居在农区或半农半牧区。无草场放牧的羊群或变卖屠宰或跟随着来到了定居点圈舍饲喂,极大地增加了饲养成本甚至威胁着一些地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1. 3 社会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羊肉及其产品的消费量激增,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到各族群众正常生活,为此自治区提出在3 年内解决牛羊肉供给相对偏紧问题,稳定牛羊肉市场价格,启动了《新疆新增1 000 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2012 ~ 2015 年) 》,力争到2015 年全区年新增出栏肉羊1 000 万只,全疆人均新增羊肉占有量 10 kg 以上。这是我区养羊业生产方向的重大调整,也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养羊业的发展,对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2. 1 饲养规模

已经兴起的农区养羊长期停留在户养,小养,低投入,低产出的小生产状态。在半农半牧区,主要为分散小规模放牧饲养,绝大多数为靠天养羊,无法形成规模饲养和规模效益。

2. 2 羊舍建筑

目前农户中舍饲养羊( 圈养) 多数是在房前屋后沿房缘或墙缘搭一简易草棚或瓦棚,或用砖、石块、石板搭一简易羊圈。饲槽、颈枷和饲槽设计不合理,不能按不同性别、年龄、体质强弱进行科学的分群饲养,浪费饲草严重,羊只斗殴常导致流产、早产和外伤,疾病交叉感染严重。

2. 3 品种和杂交改良

羊的品种多而杂,缺乏专门化品种,优秀品种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多年来,尽管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杂交改良本地羊、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在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引入种羊的品质参差不齐,一些优良种羊仍然采用本交方式配种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羊业生产的进程。

2. 4 饲草和饲料

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有得天独厚的饲料资源条件。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饲养分散,规模太小,许多羊农根本不愿在开发饲料资源上下功夫,仅仅是靠天养羊,常出现 夏肥、秋壮、冬瘦、春死。许多丰富的农副作物秸秆饲料资源被白白浪费掉,更谈不上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全年饲草均衡供给和均衡营养,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2. 5 培育羔羊和肥育技术

培育羔羊和育肥技术缺乏,许多农户羔羊的成活率低。育肥羔羊的精饲料单一,主要为玉米或籽饼类,育肥效果不理想。

2. 6 羊群保健和疾病防治

农户养羊绝大多数没有羊群保健程序或严格的疾病监测手段,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致于羊只受到疾病的严重侵害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7 羊产品的流通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羊肉等畜产品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地方价格在全年内常出现明显高低波动,严重影响到羊农的生产积极性和养羊经济效益。

3 舍饲养羊的发展思路

舍饲羊的指导思想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广规模健康养殖行动计划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依靠科技创新和龙头带动,加快舍饲羊产业化进程,实现羊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3. 1 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水平

选择优良的肉羊品种,是提高舍饲养羊效益的关键环节。品种选择首先要考虑选择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生产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所选品种公羊应具备生长快、体形大、肌肉丰满、肉质好,性欲强的特点。母羊除了选择阿勒泰羊外还可以选择多胎性遗传力强的品种。

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开展经济杂交是提高肉羊生产水平快速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引进的国外优秀肉羊品种,如: 萨福克、陶赛特、特克塞尔等,通过引进后饲养观察,适应性较好,是理想的肉羊父本。同时,优秀多胎肉用母羊品种小尾寒羊,也有广泛分布,特别是小尾寒羊与本地羊杂交所产母羔大都多胎性能与适应性兼备,非常适宜做为肉羊生产用母本。以此开展的二元、三元经济杂交,既增加羔羊数量,又提高个体产量,会带来非常显著的养殖经济效益。

优化羊群结构,提高扩繁能力。( 1) 通过存优去劣,逐年及时淘汰老羊及生产性能差的羊只,扩大适龄母羊比例,加大羊群扩繁能力,可有效提高养羊效益。羊群结构调整应坚持多次选择,按照时间、市场情况,循序渐进的原则。肉羊舍饲养殖采用高繁殖、高出栏技术比较合理。理想的羊群公母比例是1∶ 30,也可根据本地种羊站分布情况灵活确定种公羊数量。种公羊、繁殖母羊、后备羊比例应保持在5%、75% ~ 80%、 15% ~ 20%,这样可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繁殖率和持续发展后劲。保持良好的羊群年龄结构。一般青年羊( 半岁至1 岁半) 占15% ~ 20%,壮年羊( 1 岁半至4 岁) 占65% ~ 75%,5 岁以上的羊除种用外应尽量减少。 ( 2) 确定适度饲养规模。养羊规模的大小应根据投资者的综合条件,比如经济状况、现有劳动力及耕地、饲草饲料数量等情况来决定。

3. 2 建好羊栏圈舍,夯实增效基础

羊圈要在经济实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达到夏能防暑、冬能避寒的目标。这样可有效减少肉羊基础代谢消耗,提高羊只特别是羔羊的成活率。羊栏圈舍建设需注意的四个方面: ( 1) 一般场地应选择在地势高、通风向阳、避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有条件的最好能够远离公路和村庄,符合防疫条件。( 2) 舍饲养羊圈舍面积一般根据饲养数量,按每只羊0. 8 ~ 1. 2 m2 核定。羊舍前要有运动场,其面积为羊舍面积的3 ~ 4 倍。 ( 3) 羊舍和运动场内要放足够的饲槽,确保羊只能均匀采食。

3. 3 抓好关键技术,挖掘生产潜力

( 1) 饲养管理是关键。主要是做好怀孕母羊怀孕后期、哺乳期的营养供给和羔羊管理防寒、防病。( 2) 实行羔羊早配。羔羊早配可增加终身生产能力,提高羊生产效率。实践证明,羔羊在达到成熟体重70%时即可配种。因此,可以把母羊初配年龄提早到9 ~ 12 月龄,使其14 ~ 17 月龄产羔。( 3) 提高配种前体重。切实提高母羊配种前体重,可有效增加母羊繁殖力。( 4) 建立高频产羔体系。高频产羔体系其含义就是打破羊的季节性繁殖特性,利用自然发情或人工处理方法,全年均衡产羔,从而提高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使繁殖母羊一年内最大限度提供商品羊。常见的高频产羔技术有一年两产,即每个产期间隔时间为8 个月,羔羊断奶月龄为2 个月。两年三产即每个产羔间隔时间为9 个月,羔羊断奶月龄为2 ~ 3 个月。 ( 5) 机会产羔体系。每个产期间隔时间不定,根据饲料供给、价格、羊只营养状况,随时决定的一次额外产羔,使母羊尽量减少空怀时间。因此,羔羊断奶月龄也不确定。

3. 4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 1) 保证饲料的均衡供给。舍饲养羊常见的问题有饲草料储备不足、种类单一、品质不佳、日粮配合不科学等,从而直接影响养殖效益。舍饲养羊成功与否,充足的饲草饲料是重要保障,饲草饲料的储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1 只成年肉羊全年应储备的饲草、饲料量可按如下标准计算,青饲料180 ~ 250 kg,青贮秸秆1 100 ~ 1 200 kg,多汁饲料180 ~ 260 kg,精饲料270 ~ 300 kg。通常冬季储备的饲草饲料量要有一定余地,比需要量高出10%,以防冬期延长。( 2) 常规性管理。冬春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温,可在暖棚内饲养。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防止各种疫病发生。饲喂中要保证盐的添加和饮水充足。另外,要重点抓好母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

3. 5 搞好卫生防疫,确保生产安全

要想养好肉羊,提高效益必须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保证羊群健康。疫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4 结束语

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的加强,传统的饲养方式已不适合养羊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放牧习惯,发展舍饲或半舍饲养羊,由过去的数量型养羊转变成质量型和效益型养羊,走规模化、生态型的饲养道路。禁牧、舍饲养羊,实现生产、生态双赢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结合农区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舍饲养羊,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农区舍饲肉羊的发展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势在必行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道路。

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的发展前景


高山美利奴羊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运用现代育种先进技术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该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填补了世界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育种的空白,是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细毛羊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的发展前景。

1.表型特征
高山美利奴羊外貌具有典型美利奴羊品种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型呈长方形。细毛着生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至腕关节,后肢至飞节。公羊有螺旋形大角或无角,母羊无角。公羊颈部有横皱褶或纵皱褶,母羊有纵皱褶,公、母羊躯体皮肤宽松无皱褶。被毛白色呈毛丛结构、闭合良好、整齐均匀、密度大、光泽好、油汗白色或乳白色、弯曲正常。
2.性能指标
生长发育:高山美利奴羊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89.25公斤、46.97公斤,育成公、母羊平均体重60.98公斤、36.93公斤;公、母羔出生重4.22公斤、3.97公斤,4月龄断奶重26.56公斤、25.08公斤。
产毛性能:高山美利奴羊成年公羊羊毛纤维直径19.63微米,毛长10.47厘米,剪毛量9.74公斤,净毛量6.40公斤;成年母羊羊毛纤维直径19.92微米,羊毛长度9.30厘米,剪毛量4.36公斤,净毛量2.72公斤;育成公羊羊毛纤维直径18.40微米,毛长10.68厘米,剪毛量7.18公斤,净毛量3.84公斤;育成母羊羊毛纤维直径平均18.89微米,毛长10.56厘米,剪毛量4.16公斤,净毛量2.39公斤。
产肉性能:高山美利奴羊在放牧饲养条件下,成年公羊屠宰率48.48%,胴体重43.26公斤,胴体净肉率75.98%;成年母羊屠宰率48.07%,胴体重22.58公斤,胴体净肉率75.34%。
繁殖性能:高山美利奴羊繁殖率110%~125%,羔羊成活率95%以上。

1、高山美利奴羊品种特性
1)外貌特征。高山美利奴羊外貌具有典型的美利奴羊的品种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型呈长方形。公羊有螺旋形大角或无角,母羊无角。公羊颈部有横皱褶或纵皱褶,母羊有纵皱褶,公、母羊躯体皮肤宽松无皱褶。被毛白色呈毛丛结构、整齐均匀、密度大、光泽好、闭合性良好、油汗为白色或乳白色、弯曲正常,羊毛纤维直径主体19.1~21.5μm。细毛着生在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至腕关节,后肢至飞节处。
2)生产性能。高山美利奴羊生长发育突出,成年公羊平均体重89.25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46.97kg。产毛性能优秀,成年公羊羊毛纤维直径19.63μm,毛长10.47cm,剪毛量9.74kg;成年母羊羊毛纤维直径19.92μm,羊毛长度9.30cm,剪毛量4.36kg;育成公羊羊毛纤维直径18.40μm,毛长10.68cm,剪毛量7.18kg,净毛量3.84kg;育成母羊羊毛纤维直径平均18.89μm,毛长10.56cm,剪毛量4.16kg,净毛量2.39kg。高山美利奴羊公、母羊6~8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18月龄,成年母羊繁殖率110%~125%,羔羊成活率95%以上。
3)肉用性能。高山美利奴羊产肉性能优良,在放牧饲养条件下,成年羯羊屠宰率48.48%,胴体重平均43.26kg,胴体净肉率75.98%;成年母羊屠宰率48.07%,胴体重平均22.58kg,胴体净肉率75.34%。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通过系统选育,截至目前在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肃南县种羊场、永昌种羊场选育高山美利奴羊群体数量达2.2万只,其中核心群母羊0.8万,育种群1.4万只,特一级羊比例占70%以上。累计推广优秀种公羊0.5万只以上,在核心群场、育种群场的周边地区改良当地细毛羊90万只以上,建立细毛羊全产业链标准规模化生产基地。目前,在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已形成由高山美利奴羊为主,以“巩固细型、突出超细、探索多胎”为目标,建立了标准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品种内部结构,符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截至2015年,达到品种要求的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27706只,其中22个血统的种公羊302只、成年母羊19648只、育成公羊374只、育成母羊7382只。特一级等级羊占繁殖母羊的86.86%,2~5岁繁殖母羊占群体数量的70.92%。羊毛纤维直径主体为19.1~21.5μm,其中19.1~20.0μm占69%,20.1~21.5μm占23%,19.0μm以下占8%。核心群成年母羊占核心群母羊71.21%,特一级羊比例达到了97.18%。育种群成年母羊占育种群母羊存栏量的73.65%,特一级羊占育种基础母羊的83.99%。改良群主要分布在核心群场和育种群场周边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等地区。
3、新品种培育存在的问题
高山美利奴羊是在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基础上选育和培育成功的,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目前新品种的群体数量少,推广进程慢,种羊价格高,农牧民难以接受,相比肉羊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山美利奴种羊数量短缺。
2)技术更新慢,繁育体系不健全,一些地区和部门违背科学的“品种区域规划”,盲口引种、杂交利用,造成品种混杂,细毛羊品种退化。
3)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追求数量,不求质量,发展速度快,没有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仍然以传统粗放的家庭经营体制和饲养模式为主,直接制约着应用技术的转化和整体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
4)养殖效益低下,农牧民觉得养细毛羊不合算,肉毛比价的市场不合理导致细毛羊养殖数量出现滑坡,个别地方出现“倒改”现象。
5)主产区及扩繁基地县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持续不断的改良机制,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不顺畅,技术环节薄弱,实用技术推广不能持续。
6)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尤其是在后期管理中的机械剪毛、分等分级、规格打包、交易销售等问题上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规范,不能适应当今毛纺工业和市场的需求。
7)草原植被退化,一味地对草原索取的多,保护的少,细毛羊“温饱”问题没有解决,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冬春季枯草期营养不均衡。

4、今后的育种发展前景
1)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甘肃省细毛羊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基地,在细毛羊主产区健全以核心场为龙头,繁殖场、生产场为基础的三级繁育体系,制订品种选育、推广计划,点上示范、面上推广,逐步形成片区生产基地,向品系多元化方向发展。
2)加快品种选育进程。始终以提高羊毛纤维细度和净毛产量为目标,同时选育提高高山美利奴羊的繁殖性能,使新品种发生质的变化。不断改善该品种综合品质,培育适合甘肃生产实际、适应高寒牧区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品系,丰富品种内部结构,科学育种,边改边育,育改结合。
3)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及普及。进一步优化饲养,推广舍饲、暖圈、配合饲料、“三伫一化”、人工授精、早期断奶、营养补饲等实用技术,保证常年均衡营养,彻底解决“饥饿痕”的老大难问题,保证羊毛品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家庭牧场建设力度,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开展先进合理的选育方法。科学的育种方法加饲养条件是创造新品种、新品系的保障,要加快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繁育进程,提高种羊的数量和质量,应积极开展开放式核心育种群建设,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OET等先进技术、采用BLUP精准管理选种等方法加快早期选育技术。
5)加大对细毛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横向、纵向综合联合,设立细毛羊保护地区,探索建立甘肃省细毛羊新品种的生产领导机构,负责生产、布局、规划、管理、协调工作。加大实施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的科研项目及补贴政策,对产区及基地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细毛羊交易信息平台。
6)推广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改进羊毛商品价值。开展优质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羊毛后期管理中的剪毛、分级、打包、交易等问题上用科学的标准来规范开展,继续推行绵羊穿衣、标准打号、机械剪毛、分等分级、规格打包贮存等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7)实行联合育种、合作开发。有效应用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实行联合育种、合作开发、资源共享、统一生产。进一步加大科研院校、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发展细毛羊合作社、现代家庭牧场等,提高品种的良种进程及整体水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23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