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健康养殖的底质改良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现已证实,许多蟹病的流行,特别是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都与藏污纳垢的底质有关联,而且底质对成蟹的色泽、鲜度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河蟹的排泄物和残饵超出水体内细菌的最高负荷分解量时,除了一部分在水体中加剧水质的富营养化外,其余大部分废物则沉积于池底,会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性中间产物,进一步败坏水质,并直接毒害河蟹。关于底质的调节与改良措施:
1、有条件的水体在投入前进行清淤、干晒。既利于杀灭病原体和改善土壤环境,又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2、在使用化学改良剂时,应选择沉水速度快的颗粒剂或片剂商品药。如底质改良剂(颗粒)、三氯尿酸(片剂)。有效杀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3、使用微生物制剂,应强调压底施入,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改良养殖水体环境。
4、种植的水草作为河蟹青饲料,宜选择根系着生于底泥中的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能大量吸收池塘底质淤泥营养,不但可以改善水质,而且改善底质。

相关阅读

河蟹(苗种)池浑浊水形成原因与改良方法的剖析



图片由汪心昌提供
基本情况:本塘为河蟹苗种暂养池,种殖的水草种类为伊乐藻。池塘面积20亩,水深0.5米。放苗时间为3月初,4月初施用过复合肥(50kg)、尿素(20kg)等培草,5月初泼洒过阿维菌素溶液,至5月15日尚未转入成蟹养殖池。本塘水色如图所示为浑浊水质,且沿岸边已形成藻类水华带,暴雨后水色变为更浑浊。水质检测结果:氨氮、亚硝酸氮正常范围内,pH值9.4,藻类水华非蓝藻形成而是由小型绿藻形成,肉眼观察岸边与显微镜观察水质未见大量浮游动物。
形成原因分析:①按混浊水形成原因与水质分析结果分析可知,本池塘浑浊水不可能是因为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引起的混浊水,也不可能是不良藻类(如锥囊藻等)引起的浑浊水;通过其养殖期间天气变化与养殖活动分析,引起水色浑浊的原因是:其一、投放苗种数量过多与苗种规格不断增大及河蟹因水温上升引起的活动量加大而引发;其二、暴雨引起沿岸泥沙流入池塘引发水色更浑浊。②绿藻水华形成原因:从养殖塘沿岸边藻类形成水华与施肥情况看,这是因为养殖塘水温上升、且养殖水体中氮源物质丰富而引起。
改良方法:第一天在藻类聚集区用高浓度“水立爽”化水后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净水宝”;第三天全池泼洒“活力六六+磷肥”。当然必须建议养殖者加大投饵量与及时转入成蟹养殖池与连续情天用药是最基本的措施。

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养鱼户都知道,池塘淤泥是水产养殖的垃圾。据观测: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生产实践表明,鱼塘以保留15~20厘米的淤泥为宜,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它的有益作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使养殖鱼类产量降低。淤泥过厚会使池底抬高,水体容量变浅变小,池塘水温和日夜变化就会增大,饵料生物产量就会不稳定并随之减少;同时水层变薄,鱼类活动空间减少,不利于密养高产。
2.容易产生浮头、泛塘死鱼。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水体溶氧,而且淤泥中所含的氮、硫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产生一些对鱼类有毒有害物质,会造成鱼塘溶氧不足,容易引发浮头、泛塘死鱼。
3.促使形成老水,使鱼类抵抗力降低。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氮,其在氨化作用条件下,会产生形成大量的氨气,会不断地在鱼塘水质中扩散,为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溶氧不足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使其速度变慢,更加剧了氨的积累,导致水体老化,使生长性能下降,饲养出来的鱼变形弯曲,鱼肉有异味,甚至造成大量鱼的死亡。
4.造成暴发性鱼病发生。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当池塘环境变化时,酸性增强,正适合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和蔓延。同时,在不良环境中,鱼体应激抗逆能力减弱,因而容易出现暴发性的鱼病。
过厚的淤泥对鱼塘养殖鱼类造成许多的危害。因此,合理处置鱼塘淤泥,实行鱼池底质的改良,在养殖中十分重要,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办法解决。
1.清除过深的淤泥层。在每一个生产周期,一般是3~4年后,利用冬春无雨干旱季节,进行人工挖淤清塘,即排干池水挖淤,或用清淤机械将其淤泥抽到池外,()最好不要作塘基堤围,否则经风雨冲刷,淤泥又会回到鱼塘内。
2.减少人为淤积。一般来说,鱼塘中淤泥的深浅与喂养是否科学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施用有机肥、掌握科学的投饵技术,既可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残存的肥渣、饵料沉积而造成淤泥层的加厚。
3.彻底让鱼池底曝晒和冰冻。在冬季经过清淤的池塘,可利用空闲的时间,将池塘排干水,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和冰冻。经阳光照射和风化后,塘底少量淤泥变得比较干燥,疏松,同时又可以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改善了池塘生态环境,提高了池塘肥力,为翌年春季放养夺取高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生物调节化淤。向鱼池中施放光合细菌,是一项利用菌类生物来治淤和改善水质的好措施。光合细菌具有很强的水体净化能力,能为鱼类创造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另外,光合细菌的大量繁殖,还有利于池塘中轮虫、枝角类等微生物的繁衍,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喜食饵料。
5.撒施生石灰。池塘施放生石灰(亩施放100千克),不但可以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卵),病原体,病毒等,而且可以提高pH值,澄清池水。另外,生石灰遇水后变成氢氧化钙,又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池底的通气条件,加速细菌分解有机质的作用。
6.养鱼与作物轮作。利用上半年空闲的一龄鱼种池种植水稻、稗草等高产水生植物。既可使淤泥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改良底质,充分利用塘泥,又为下半年养殖鱼种提供丰富的绿肥。一般当水稻或稗草长到30厘米以上后(放养鱼种以前)灌水,使植株腐烂分解,以繁殖大量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此法可节省大量精饲料。

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河蟹养殖发展至今,降本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是以提高完善技术水平来降低成本(提高回捕率);二是以加大其它名优品种套养求增加收入。围绕“降本增收”,本文结合养殖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1、水草种植问题
改品种单一为多品种栽植,伊乐藻在蟹池种植运用较为普遍,但近几年来从一些专业河蟹的养殖效果来看并不好,与蟹池中后期无水草或水草覆盖率低密切相关,这主要是伊乐藻不耐高温,往往难以渡过炎夏。因此,建议蟹池水草种植宜轮叶黑藻或伊乐藻为主,适量搭配黄草、苦草、蕹草、青萍等,品种多不仅提供河蟹摄食利用的天然饵料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是整个河蟹养殖期易于维持较好覆盖率(60%~70%)。如果只种植伊乐藻,宜在5月下旬6月初形成优势后,用拖刀等割去头部20~30cm,让其在高温季节(7~8月)处于水表层下20~30cm,避开高温强光,防止枯头烂根。水草过密覆盖率超过70%以上,应进行疏除留出一定数量的无水草通道,有利于水体流动、增加溶氧。
2、青苔控制问题
蟹池种草投螺,吸收水体大量营养,水质清瘦,易引起青苔大量滋长,而目前市场绝大数除青苔药物对水草也有毒害作用。因此,要改变蟹池水质不要肥度的错误观念,在水草种植前池底应适量施入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或者在浅水区域设置堆肥,晴天3~5天翻耙一次,保证池塘水体在养殖前期,主要是春季2~4月有一定的肥度。透明度30~40cm,减弱青苔生长旺期3~4月必须的光照,同时改以往清明前一次投螺400~500kg/亩为2次投放,即清明前100~150kg/亩,5~6月300~350kg/亩;水草种植如伊乐藻也可在河蟹放养前种植少量,待发棵后5月移栽扩种,以免前期因螺量大、小草多水质偏清。药物控制青苔,应在青苔萌发初期,采用硫酸铜拌湿泥在青苔滋长点投施(用量硫酸铜150g/h亩),5h后适当换水。前期早春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不仅可控制青苔,而且满足青虾生长要求,提供天然饵料,促进提早上市和繁殖出苗成活率,提高青虾产量。
3、饲料投喂问题
在养殖期各阶段,根据河蟹营养要求和水质要求合理投饲;在梅雨季节(光照少,水质变化大)、高温季节(有机物污染程度大),应充分利用鲜活天然饵料(水草及期附生水生物螺、蚬、蚌等)和发挥河蟹较好的耐饥特性,减少人工投饲量,控制在正常投饲量的30%左右,防止河蟹暴食,减轻污染,应用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适当(2~3h);添加酶制剂,增加外源性酶辅助消化;相应增加投喂点,饲料利用及时,吸收转化率高,污染相对减少,有利于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
4、溶氧问题
蟹池的溶氧易被养殖专业户所忽视,一般认为其不易缺氧,即使缺氧,河蟹会自动调节爬草上岸,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事实上河蟹底栖为主,长期生活在水体底部溶氧最低的水域,其正常生长和抗病能力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做好3项工作:
4.1合理的水深。水体溶氧与水层深浅有关,一般水体中在2~2.5m透明度以下水层,其溶氧量很低。蟹池结构设置宜深浅结合。浅滩区域(0.5~1m水深)占50%~60%,既满足河蟹对水体深浅的生物学要求,又营造出浅滩区域(河蟹寻食、脱壳等活动区域)底层具有较高溶氧量,适应栖息活动的要求。
4.2前期3~5月经常逐步添注新水,6~9月应增加进水量和换水次数(晴天下午1~4h,阴雨天半夜或凌晨),形成一定时间内的水体微流,保持水质清新。
4.3在梅雨季或高温季节。气压低、光照少、水质差的时段。除常规进水增氧外,根据水质变化及时投施化学增氧剂(一般傍晚时),如颗粒型增氧剂过碳酸钠,可沉降底部缓释活性氧,增加底层水体溶氧,特别适宜河蟹底栖的要求。
5、水质调节问题
除常规水质管理外,应特别注意梅雨季节后,水体的pH值变化,江南雨多偏酸。尤其是淤泥相对厚或水草生长不茂盛的池塘,及时泼洒生石灰一次调节pH值,用量8~10kg/亩;同时蟹池经过河蟹蜕壳旺期3~6月,水体中钙或其它河蟹蜕壳必须矿物质含量下降。在中后期应必要增加补充,或饲料中适量添加。
外界水源易受工业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影响,所以河蟹养殖中可以采用微生物制剂改善自身水体环境。如用EM等,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也会出现负面影响,高温季节全池泼洒会加剧伊乐藻类的腐烂。微生物制剂施用后,在短期内大量繁衍增殖自身耗氧会引起水体溶氧的变化,为防止缺氧和提高生物有效性,一般宜在晴天中午10:00左右开动增氧设施的前提下,使用或施用后1~2h辅用颗粒型增氧剂(过碳酸钠);7~8月高温季节改泼洒法为拌泥抛入池底法。既改善底层水质,又避免对水草的影响。同时微生物制剂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等同时使用,以免丧失功效,须在此类药物达到安全期后随即应用,以迅速恢复水体微生态平衡。
6、放养模式问题
如果盲目加大河蟹放养密度,不仅增加投入成本,而且养成规格小、价格低,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难以实现和维持,造成管理困难、病害增多。因此建议在河蟹亩放600只/亩(规格120~300只/kg)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套养名优品种、数量,如:青虾8~12kg/亩、花白鲢20尾/亩(规格1~2尾/kg)、尾/亩(规格20~40尾/kg),可在不增加投饲的前提下,鳜鱼12~15尾/亩(规格5cm以上)、鲌鱼6~8尾/亩(规格12cm以上)等增加附带名优产品的产出,提高蟹池养殖收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3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