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背鲫和黄鳝综合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和清池消毒

池塘面积为0.134—0.67公顷水深2—2.5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鱼、鳝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虫害。用量是:干池(池底水深约10厘米)每0.067公顷75公斤化水全池遍洒;或带水(按1米水深计)每0.067公顷150公斤化水鱼池匀洒。7—10天后投放鱼种。

(二)网箱设置和水草移植

池塘设置网箱,每只15—20平方米,但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总水面的20%。网箱的固定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式和自动升降式。布局形成是网箱成排排列,两排为一组,两排之间是投饲管理的人行“桥”。上“桥”处为看守棚。固定式采用长木桩打入池底,每个网箱4个桩,相邻的网箱可共用木桩,木桩要求粗而牢,入泥深而稳,并高出正常水面80—100厘米。桩排列整齐,纵横都各在同一直线上,桩与桩间还可用尼龙绳相连,同时向网箱外端拉纤,使桩更加稳固。网箱四角绳头各稳系木桩,拉紧张开网箱,并使网箱上缘出水60厘米以上防逃。自动升降式是以油桶等浮力大的物体代替木桩,按网箱大小用钢筋角铁或竹木材料水平固定框架,网箱四角绳头系于架上的竖桩。自动升降式网箱能够随水位升降,暴雨和洪涝及池塘换注水对其防逃几乎没有影响,另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两排箱之间搭人行管理桥,但造价比固定式稍高。网箱中移入水草的品种以水花生最为理想,它能起到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支撑鳝体和提供优良栖息场所的作用。在长江中下游,每年3月份就可从野外收集种源移入网箱培植。网箱中水草占80%以上,且生长繁密后才能放养鳝苗。

(三)鱼种和鳝苗的放养

池塘中的鱼种在冬春放养,宜早不宜迟。每0.067公顷放养:高背鲫1500—2000尾(规格20—30尾/公斤),白鲢300尾(10—15尾/公斤),鳙鱼100尾(10—15尾/公斤),草鱼50尾(8—12尾/公斤),团头鲂10尾(10—20尾/公斤)。鳝苗的放养因目的不同,放养季节不同,如生长增重和季节差价双重效益,放养时间3、4月份即需开始,如只是为了攒取季节差价,不图增重,那么秋季投苗暂养亦可。黄鳝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10公斤,春季放养的密度小,冬季暂养的密度大,黄鳝放养必须把好苗种质量、大小分养和放养前浸洗消毒关。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知识

高背鲫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高背鲫的亲鱼培育与异育银鲫基本相似。值得提出的是,由于高背鲫成熟产卵期较早,一般在3月就有可能成熟流卵。如果遇到好的天气,加上人工繁殖掌握得好,可能使苗种培育提前二三个星期,为成鱼养殖取得宝贵时间。但是,如果遇上3月上、中旬气温较高,连续几天日晒,就有可能全部流产,如果此时进行人工繁殖,遭遇寒潮侵袭的可能性很大,这无疑是人工繁殖的一大难题。因此,高背鲫的这一特性,既有利又有弊,可谓是利弊并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高背鲫的亲鱼培育一定要在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中培育,否则,一遇几天日晒,更易流产。

繁殖用的雄鱼兴国红鲤,要在冬季挑选好进行专池培育。

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
由于高背鲫成熟产卵期较早,一般在3月下旬就能催情产卵。但在湖北等长江流域地区,4月上旬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胚胎发育不利的低温天气,因此高背鲫的人工催产最好是通过控制亲鱼培育池的水深来达到人工诱导产卵的最佳时期。按照笔者多年来的经验,高背鲫的人工催产宜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好。

高背鲫人工催产药物的配制、注射剂量和注射方法与异育银鲫相同,人工授精与孵化条件也与异育银鲫相同。

黄鳝蚯蚓流水合养技术



这种养殖方法由于水质一直良好,且有优良的活饵料蚯蚓供黄鳝摄食,因而黄鳝不易发病,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池面积(包括养蚯蚓的面积)可产黄鳝6一8千克。

(l)建池
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建池。砖砌水泥池,或用土池也行,但池四边要用塑料薄膜铺垫池埂;面积30一100米2均可。池壁高80一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装好防逃设备。

(2)堆土畦
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5米、厚35厘米的土畦,畦与畦之间即养鳝的水沟,宽1.5米,四周与池壁保持20一40厘米的距离。水沟一律深20一30厘米。所堆的土一定要含丰富的有机质,以便于蚯蚓繁殖,黄鳝钻洞和藏身。

(3)培养蚯蚓
土堆好后,使池中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然后每平方米土放大平二号蚯蚓种2一3千克,并在畦面上铺4一5厘米厚的发酵过的牛粪,让蚯蚓繁殖,以后每3一4天将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刮去,每平方米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一5千克。这相过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放入鳝种。

(4)放养
放养密度要看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有效养殖水体即水沟的面积计算,每千克30一40尾的,每平方米放2千克;每千克40一50尾的,每平方米放1.5千克。养殖6个月,成活率90%左右,规格为每千克8一10尾。

(5)管理
鳝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20一30厘米,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一4天将畦面旧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一5千克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不断繁殖,供鳝鱼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饲别的饲料。由于此养殖方式经常要施粪肥,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要经常消毒水体,每10天左右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一次,每次每立方米水用20一30克。

池塘里常规鱼黄鳝高产高效综合养殖新模式



在主养鲢鳙草鱼的池塘中,同时设置专用网箱养殖(或暂养)黄鳝,每亩可产商品鱼和黄鳝各500公斤,纯利万元以上,是充分利用水体,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综合养殖新模式。

1、池塘条件和消毒

池塘面积5~10亩,保水深2~2.5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较平坦。鱼鳝放养前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虫害。用量是:干池(池底水深约10厘米)每亩75公斤化水全池遍洒;或带水(按1米水深计)每亩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7~10天后投放鱼种。

2、网箱设置和水草移植

池塘设置网箱,每只网箱面积15~20平方米,但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总水面的20%。网箱的设置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式和自动升降式。网箱成排排列,两排为一组,两排之间是投饲管理的人行“桥”,上“桥”处为看守棚。固定式采用长竹木桩打入池底,每个网箱四个桩,相邻的网箱可共用木桩,木桩要求粗而牢,入泥深而稳,高出正常水面80~100厘米。桩排列整齐,纵横都各在同一直线上,桩与桩间还可用尼龙绳相连,并向箱外端拉纤绳固定,使桩更加稳固。网箱四角绳头各稳系木桩,并拉紧张开网箱,使网箱上缘高出水面60厘米以上防逃。自动升降式是以油桶等浮力大的物体代替木桩,并按网箱大小用钢筋角铁或竹木材料水平固定框架,网箱四角绳头系于架上的竖桩。自动升降式网箱能够随水位自动升降,暴雨和洪涝对其防逃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另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两排箱之间搭人行管理桥,还便于在箱的四周全部搭上人行桥,为多设饲料台投饲、观察黄鳝以及其他操作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但造价比固定式稍高。网箱中移入水草的品种以水花生最为理想,它能起到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支撑鳝体和提供优良栖息场所的作用。在长江中下游,每年3、4月份就可从野外收集水花生种源移入网箱培植。网箱中水草占80%以上水面,水草生长繁密后才能放养鳝苗。

3、苗种放养

池塘中的鱼种在冬春放养,宜早不宜迟。每亩放养白鲢尾重0.2~0.25公斤的150尾、尾重0.075~0.13公斤的300尾,鳙鱼尾重0.2~0.25公斤的100尾,草鱼尾重0.2~0.25公斤的180尾,团头鲂尾重0.05公斤的30尾,鲫鱼尾重0.025公斤的100尾。另外,还可增加套养部分夏花鱼苗培育鱼种。鳝苗的放养因目的不同,放养时间有早晚。如考虑生长增重和季节差价双重效益的,放养时间3~4月份即需开始,放养早,生长时间长,增重量大;如只是为了赚取季节差价,不图增重,那么冬前的秋季投苗暂养亦可。网箱中黄鳝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10公斤。如考虑双重目的的,放养密度要小,冬季暂养放养密度可大;有技术经验放养密度可大,反之放养量应减少。黄鳝苗种的放养必须严把苗种质量、大小分养和放养前浸泡消毒“三关”。

4、饲料投喂

鱼类的饲料是配合饲料、菜饼和草类;黄鳝的饲料主要是配合饲料和蚯蚓、小杂鱼虾、鲜鱼肉、螺蚌肉、畜禽肝肠肺等鲜活饵料。要求饲料新鲜,营养丰富,大小适口,在饲料台上投喂(网箱中黄鳝的饲料台每2~5平方米设一个,用网布、竹片做成“板罾”式,每个长宽60~4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沉于网箱边缘底部)。鱼类投饲上下午各一次,黄鳝傍晚喂食一次即可。天气晴,水温适宜(鱼类18~32℃、黄鳝21~28℃),水质好,个体大,吃食旺,饲料多投,否则喂食量应减少。

5、施肥和水质管理

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基肥,巧施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池塘彻底消毒后3天,按每亩施发酵后的有机肥300~400公斤作基肥,养殖过程中常施发酵后的有机肥作追肥,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不发生鱼类重浮头。15~20天洗刷一次网箱四周,使箱内外水体能够充分交换,黄鳝就可适应。池塘水质不良应科学开启增氧机或换注新水。

6、病害防除

鱼类和黄鳝病害防除应采取常规的综合措施,即放养前池塘彻底消毒,选养体质健壮的苗种,苗种放养时浸洗消毒,饲料中经常添加消炎杀菌灭虫的药物,每隔20天左右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和敌百虫交替遍洒一次。鱼类常见病是烂鳃、肠炎、赤皮和暴发性细菌病,黄鳝常见病是肠炎、赤皮病,要及时预防,发现有病及时对症下药治疗。

7、池塘巡查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类和黄鳝活动情况,防止鱼类浮头泛塘。经常查看网箱是否破损和木桩绳索的稳固性,防止畜禽鼠鸟等为害。


怎样掌握黄鳝养殖要领以适应综合养鱼的需要?



(1)鳝池建造鳝池有水泥池、砖砌池、三合土池和土池四种。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也可利用家前屋后小的坑塘改建。常见的是用砖、石砌,池壁底角用水泥或三合土勾缝。鳝池面积不宜太大,大的也就是50-100平方米,一般也就是10-20平方米,池深大致1米。池底敷填淤泥30厘米厚,或一半面积填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或松软肥土。可种植水浮莲。养殖期保持水深20-40厘米,池四周要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设进、排水口,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

(2)幼鳝放养幼鳝投放之前,鳝池用石灰消毒,水深10厘米时,每10平方米面积石灰用量为2-2.3千克。清池后10天左右即可放养幼鳝。

幼鳝放养密度以重量计,大致每平方米为2-4千克;以数量计,每千克为40尾规格者,每平方米放80-160尾。幼鳝入池之前,用5%食盐水湿洗5分钟左右,以预防水霉病等发生。还可搭配放养些混鳅。泥鳅起两个作用:一是泥鳅上下翻动,能改善鳝池中通水和通气条件;二是可防止黄鳝密度大而引起混穴及相互缠绕。泥鳅配养量大致每平方米为8-16尾。上述放养密度,只要饵料充足,饲养管理得当,经6个月的饲养,通常就可养成100克个体的商品规格。

(3)饲养管理主要抓好投喂、水质及越冬三个方面管理工作。

①定时定量投喂。黄鳝耐饥,饲养管理过程中也不能饥饱不匀。每天投喂量可占黄鳝群体重量的5%-7%。以蚯蚓、蚌肉投喂最佳,每喂5-6千克蚯蚓可长1千克黄鳝。据吴日杰(1983)报道,用蚌肉养黄鳝,其中日投饵量为黄鳝重量的7%,平均日增重量为0.55克,按180天生长期计算,每平方米面积黄鳝产量为7.5-10千克。投喂时间可在每天下午6时左右,以适应黄鳝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性。夜间利用灯光诱虫,能增加黄鳝活饵料的供应,对促进黄鳝生长发育更有效。

②保持适当水深,防止水质恶化。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至30-40厘米。一般6-7天换水1次。注意清除鳝池里的杂物和残饵,以防水质变坏。可在鳝池里种植水浮莲或其他漂浮、挺水植物,水生植物不仅可净化水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歇荫场所,有利改善养鳝的生态环境。

③越冬管理。长江流域大致每年到10月底前后达到规格的黄鳝起捕上市。没到商品规格个体仍留池中越冬。随着温度的降低,黄鳝便会钻入淤泥穴中潜伏不动。可采取两种办法越冬:一种方法是加深池水,保持水底不会完全结冰;另一种方法是放掉淤泥上的池水,但淤泥一定保持湿润不能干掉,在淤泥上覆盖稻草或其他杂草蒿秆防止冰冻,还要严防重物压没洞穴气孔。


鲟鱼和其他鱼类的混合养殖技术



为了使单位水体面积有更大的经济效益,鲟鱼可以与其他鱼类搭配进行池塘混合养殖。目前,常用混养方法有2种:第一种是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的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鲟鱼。鲟鱼的规格应大于其他肉食性的鱼类,每亩水面混养较大规模鲟鱼鱼种(15~20厘米或更大一些)100~200尾,第二年年底,鲟鱼体重可达1.5千克,第二种是鲟鱼作为主养鱼,混养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每亩水面放养鲟鱼种200~400尾及150~200尾其他种类的混养鱼。混养鱼的规格应小于鲟鱼。饲养期间须投喂配合饵料。若混养草食性鱼类还需投喂嫩草。经一年养殖,鲟鱼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在混养过程中,应遵循混养鱼类和主养鱼类食性互不干涉的原则。

鲟鱼混养一般为了调节水质,可放少量鳙鱼、鲢鱼来控制浮游生物,也可将匙吻鲟和其他鲟鱼混养,但是一般不能将鲟鱼和鲤鱼混养,因为鲟鱼抢食能力远不如鲤鱼,同塘养殖会影响鲟鱼的生长。

池塘混合养殖时放养的鲟鱼鱼种不宜太小,每尾体重应该大于100克,放养前应对鱼种浸泡消毒,一般可用2%~3%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混合养殖的日常管理要注意巡塘,每天早、中、晚巡视池塘3次,进行水温、溶氧的测定并记录,观察鱼的活动状况以及摄食情况,由于鲟鱼的窒息点高,池塘缺氧时鲟鱼的反应也不如其他家鱼明显,因此一定要认真观察各种同池鱼类的反应,特别是夏季高温和雷雨天气时更要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制止浮头,以防发生泛池死鱼。

定期检测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如果浓度升高,应及时采取换水或泼洒沸石粉以降低其浓度,保证鲟鱼的安全。如果池水pH值偏酸性,可通过采用生石灰进行调节。

夏季可采取搭设遮阳物,增加水深等方法尽量避免水温超过30℃。每隔20~30天随机取样1次,测体长、体重,及时调整投饲量和进行分池养殖。高温季节的6~9月份,每月投喂1次药饵,每次持续约1周。用以预防各种养殖鱼类的肠炎时,用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药饵投喂,用量为0.1克/千克体重。

如果要持续进行越冬养殖,为了防止鱼带病越冬,混养时越冬前要用2%食盐水浸泡所有鱼,消毒5分钟,同时进行鱼病的检查和治疗。在越冬水温降到最低前的1个月,应强化培育,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鱼的体质和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只要水温不低于5℃,都应该坚持投喂。在越冬水温降到最低前的10~15天施用已发酵好的有机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使冬季浮游动物量不少于3克/立方米,施肥几天后,把池水一次性注满,使越冬池保持高水位,一般水深2米左右进行越冬。

鲫的催产和孵化


1.催产时机

每年4-5月份是鲫繁殖旺期,为了做到早催、早产、早育、快 长,在4月上中旬(清明与谷雨之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水温稳 定在16度以上,并预测数天内无冷空气活动,即可进行催产。

2.催产方法和过程

催产前要准备好各种用具,如催产剂、鱼巢(静水孵化用)、脱粘剂(流水孵化用),以及产卵池(或网箱)、孵化设施等一切需用之物,并做好消毒工作。

(1)效应期和产卵当水温在16-20度时,催产剂的效应期 多在1020 h,亦有延长至30 h的。为便于操作,控制其在清晨 产卵,多选择在下午5-6时拉网、选鱼、注射,并将雌、雄鱼分别移 入网箱待产,为避免发生意外,网箱应保持一定距离。注射后4h 起,应每隔1h检查1次雌鱼的催熟程度,当发现其有卵自行流出,表明时机已到,可立即进行人工采卵授精操作。

(2)人工授精方法可2-3人联合操作,以绞干的毛巾包住雌鱼并露出泄殖孔,将卵徐徐地挤入经消毒处理的干瓷盆中.达到一定数量后,立即滴入雄鱼(或兴国红鲤)的精液,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静置1 min,使其充分受精,即可完成人工授精过程。

(3)受精卵和孵化受精卵常因孵化方法不同而做不同处理。

①静水孵化:取已消毒的鱼巢放入盛满清水的大盆中,将受精卵徐徐倒在鱼巢上,并用手轻轻搅动,使受精卵散开并均匀地附着在鱼巢上,待3-5 min鱼卵已充分粘附后.再移入已准备好的孵化池或网箱中孵化。注意鱼巢上卵要均匀,不可过多.以免重叠附着而影响孵化率。

②流水孵化:将受精卵缓缓倒入滑石粉脱粘剂中(脱粘剂配方为:每10 kg水中加入滑石粉100 g,食盐20-30 g,搅拌成悬液,再加入5-10 mg/L的孔雀石绿)充分搅拌20^-30 min.卵粒分离后,用筛绢滤出,用清水漂洗1-2次,即可移人流水式孵化设施中孵化。应注意的是鲫卵粘性强,且易2次粘结,脱粘一定要充分。

(4)孵化期的管理孵化管理和鲤卵相同,但鲫卵特别容易感染水霉,因此,在孵化期间每天均应用孔雀石绿溶液消毒处理。在 18-22度的水温下,约3天即可脱膜,但从开始脱膜至全部脱膜往往拖延至24 h。

为了集中取得静水孵化的鱼苗,可在受精卵眼点明显,胚胎已能扭动时,将鱼巢移置在水质良好、含氧充足的水花网箱中继续孵化,待孵化结束,鱼苗已能平游时,可轻拍水面赶开鱼苗并取出鱼巢,这样鱼苗就集中在网箱中了。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技术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技术,水草种植技术,蟹虾混养技术,鳜鱼养殖技术,鱼白鱼养殖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鱼白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技术原理为:利用冬季水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鱼白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厘米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厘米左右,将鱼白鱼再移入池中,利用鳜鱼生活在水体下层、鱼白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同时两者规格相近混养,难以互相残杀,从而提高水体利用率。鳜鱼、鱼白鱼捕食池中野杂鱼,以低值鱼换来高价值鱼,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矛盾,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一般亩产河蟹50千克、青虾30千克、优质鱼(鳜、鱼白鱼)10千克,亩获利达1500元以上。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8亩~15亩,水深1.5米左右。四周用石棉瓦、钙塑板等材料构建防逃墙,墙体一般土下20xx底干塘时,鱼虾蟹一并同时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鳜鱼、鱼白鱼,应及时鲜活上市,规格较小者,并塘囤养越冬,来年作鱼种继续养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5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