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养黄鳝五关键

近年来,城乡市场对黄鳝的需求增加,季节性差价拉大。因此,在黄鳝上市高峰时低价收购黄鳝,贮养一段时间后,到冬、春季节高价销售,有利可图。但是,如果黄鳝在贮养期间发生大量死亡,不仅赚不到钱,有叶甚至还亏本。

为了减少黄鳝在贮养过程中的死亡,应切实掌握好五项关键技术:

挑选健壮、无病无伤的黄鳝贮养。目前,一般以笼(篓)捕、钩捕黄鳝为主。笼(篓)捕黄鳝,除身体上有划伤的以外,可以贮养。钩捕的黄鳝伤势较重,一般不宜贮养,如果贮养,时间也不能长。图为受伤黄鳝,往往受强者挤压,沉入底层泥土中,易导致死亡。

注意控制水温。贮养黄鳝的水温,宜控制在18℃-28℃。注水温度与鳝池的水温,相差不宜超过3℃。这是因为:水温太高,可引起黄鳝自身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水中缺氧,黄鳝窒息死亡;水温剧变,也会导致黄鳝死亡。所以,夏季贮养黄鳝,应在鲜池上方遮荫,如搭棚和沿池种植葡萄、丝瓜等攀爬植物。

保持适当密度。黄鳝贮养的密度,一定要适当,不能过大。具体密度,视贮养黄鳝多少、大小和贮养时间长短,灵活确定。

及时换水降温。黄鳝体表有很多粘液。若贮养密度大,又不及时换水,粘液会越积越多。这些粘液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热量,使水温明显升高,造成黄鳝窒息死亡。所以,对鳝池要及时换水降温。

投喂适量适口饲料。当黄鳝投入贮养池后,若所投喂的饲料不适口,黄鳝长时间不摄食,即得闭口病,并导致体弱消瘦,最后死亡。相反,饲料适口但投喂太多,也会使黄鳝采食过量,易患鼓胀病而死亡。

相关推荐

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鸭的饲养管理五关键


蛋鸭的留种一般以秋鸭即8月下旬至9月份的雏鸭为多,因为秋鸭留种,正好满足了翌年春孵旺季对种蛋的需要。饲养种鸭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种蛋,饲养方法与蛋鸭基本相同。但饲养蛋鸭只是为了得到商品蛋以满足食用的需要,而饲养种鸭重点是获取尽量多的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的鸭蛋,以保证雏鸭健壮,所以在种鸭管理中,不仅要管理好母鸭,还要管理好公鸭。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种鸭的饲养管理五关键。

一、养好公鸭
公鸭对提高蛋的受精率的作用很大。公鸭必须体质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一般公鸭到150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因此,选留公鸭的月龄要比母鸭早1~2月龄,到母鸭开产时公鸭正好达到性成熟。在采食过程中公鸭争食凶,十分好斗,导致公、母鸭采食不均匀,体重不齐,所以公、母鸭在育成阶段要分开饲养,但要注意防止公鸭相互嬉戏,形成恶癖。一般到配种前20天公、母鸭才混合饲养。但如果育成后期公鸭有明显的性行为,可提早混养。
二、合理配种
我国蛋用型鸭,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好,公、母比例可达1∶20以上,全年受精率达90%以上。夏、秋季气温高,公、母配种比例可达1∶(25~33)。育成期的公鸭要多养一些,以供配种选择。前期公、母鸭开始混养时,公、母鸭的比例要低一点,每100只母鸭多配1~2只公鸭。淘汰性行为不明显,有恶癖的公鸭。到母鸭产蛋时保持1∶25左右的公、母比例为宜。
三、增加营养
除了按母鸭的产蛋率高低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多喂维生素、青绿饲料,特别是要适当增加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E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每公斤25毫克,不低于20毫克。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也要比平常略高些。几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应满足要求,并保持平衡。色氨酸对提高受精率、孵化率有帮助,尤其不能缺乏,日粮中的含量应占0.25%~0.30%。饼粕类饲料中色氨酸含量较高,配制饲料时,饼粕和鱼粉都不可缺少。

四、精心管理
种鸭运动和在水中洗浴、浮游是增强鸭体质和提高受精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通过洗浴和运动,促使种鸭新陈代谢旺盛。鸭子交配是在水中进行的,所以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都要让鸭群在水中洗浴。种鸭要延长下水活动时间。公、母鸭交配大多在早晨或黄昏进行,因此,在早晨和黄昏时把种鸭赶到水里浮游是十分重要的。
五、环境适宜
舍内应设有产蛋间或在舍的周围设产蛋坑,铺上垫料,供母鸭产蛋用。房舍内的垫草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决不可污秽,尤其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运动场要排水畅通,不能积有污水,保持鸭体干燥清洁;舍内通风必须良好,室内污浊空气少,种鸭睡得安稳。外界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但不能在舍内地面上洒水。早放鸭,迟关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及时收集种蛋,不要让种蛋受潮、日晒,被粪便沾污,不同日期收集的种蛋要分别储放在阴凉之处,每隔5天入孵1批,不要久储。

黄鳝健康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五)



关键控制技术十一反之,过瘦也会导致鳝鱼患病。因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水质变化,及时灵活采取培肥、养水、护底、加水、换水、解毒、防应激等有效措施。

⑤遮荫降温防暑:黄鳝生长适温为15~28℃,夏季水温过高,黄鳝易中暑死亡。所以要在养鳝池中栽种慈菇、水葫芦、水花生、水稻等植物,最好同时在池的上方搭葡萄架、丝瓜架或用遮阳网遮荫。

⑥做好疾病隔离工作:当连片鳝池的某一个池子发生传染病时,一定要做好“封池”隔离工作,即在该池用过的网具等,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再在其他池中使用。死鳝要挖坑埋好,切勿乱丢,同时应避免该池水流入其它鳝池,以防传播蔓延。

⑦适当放养泥鳅、蟾蜍、田螺(必须经消毒后才能放养):蟾蜍是给黄鳝治病的良医,每个池中放1-2两只即可,否则蟾蜍上窜下钻,会搅得黄鳝不得安宁。田螺是清除黄鳝粪便的勤杂工,但也不能超过每平方米0.25公斤,多了也会跟黄鳝争夺氧气,同时田螺是对氧气非常敏感,如果缺氧,它就会扎堆,这时就要注意调养水质或及时换水了。适当放养泥鳅(以每200条黄鳝搭配1条泥鳅为宜)可预防发烧病,泥鳅还是增加氧气的强将,但要在黄鳝驯食成功后放养,否则,贪吃的泥鳅会吃掉黄鳝所有的口粮。

⑧药物预防:在换季和易发病季节,定期在鳝池中施放百安威、绿康露、底舒安或本草大康,同时在鳝饵中拌喂保肝促长灵、绿康露,可预防球虫病;用活性蒜宝和本草大康拌喂,可预防细菌性肠炎病。

⑨网箱如何施药:网箱内放养水草,所以在泼洒外用药时须先用池水泼湿水草,再泼洒稀释好的药,最后还要再泼洒一次水,以便将粘附在水草上的药冲洗进水中。

⑩防止农药中毒:稻田养鳝,为保护黄鳝的安全,在稻田使用农药时,最好选择一些低毒高效,对鳝鱼无影响的农药。在使用时,最好采用喷撒叶面或拌土遍撒,以减少对黄鳝的直接影响机会,喷洒农药后,必须在鱼沟和鱼溜泼洒解毒超爽或净水王,同时在鳝饵中拌喂净水王。每天2餐,连喂两天。

黄鳝一旦发病,必须注意什么?

黄鳝如果发病,必须注意不能马上消毒,这样操作,只会加重黄鳝的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马上按每亩用降解灵250克+应激宁250克降解水体、鳝体毒性,增强黄鳝的抗应激能力,并优化、稳定水质,平衡pH值,第二天才进行底质改良、去污或进行消毒等,同时还必须内服补充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酶解多糖等恢复、增强体力的产品。

预防和治疗期间,使用消毒药药物泼洒时,应选择晴天,如用药后天气变坏,如遇低气压(台风、暴雨、闷热)、连绵阴雨、雾天等,应及时泼洒降解灵和应激宁缓解因天气变化引发的用药反应。

四.黄鳝常见疾病及分类

(一)细菌性疾病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红斑病、梅花斑病):
【病因】点状气单胞菌中的一种。在7月中旬,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
【症状】初期体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红斑,继而发展成溃疡,边缘充血发红,形状像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花(梅花斑),病情严重时表皮腐烂成漏斗状,露出骨骼和内脏,使病鱼无力钻入洞穴栖息,最后死亡。

【防治】
预防方法: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哈蟆),因为癞蛤蟆身上的分泌物具有防这种病的功效。
治疗: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池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剖开(连皮)用绳系好,在池内、鱼沟、鱼溜内反复拖几次,1~2天即可痊愈。
治愈后将百安威或底舒安(每m3水体0.5克)在池内、鱼沟、鱼溜内抛洒。

◇水霉病(又名白毛病、肤霉病):
【病因】黄鳝受到机械损伤或相互咬伤及敌害生物侵袭致伤,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低温季节。
【症状】表现为急躁不安,白毛水霉菌大量繁殖形成白毛或白紫状,导致肌肉腐烂,离穴独游,食欲不振,最终消瘦致死。
【防治】
1.认真把好清塘三关。
2.大小分养,减少机械损伤,防止感染。
3.先用绿康露(每m3水体0.5毫升)或百安威(每m3水体0.5克)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食盐+小苏打(每m3水体各0.4克)全池泼洒。同时用3~4%的食盐溶液浸洗鳝体5分钟。

◇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擦皮瘟):
【病因】黄鳝在捕捞或运输过程中造成外伤,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鳝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以腹部和鳝体两侧最为明显,呈红斑状,肠道发炎,充血,肠萎缩,眼球向外突出,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
1.放养时操作小心,避免鳝体受伤;
2.在鳝鱼池埂上栽种辣椒和菖蒲,可长期预防,效果显著。
3.一旦发病全池泼洒百安威或六控底健康;第二天用食盐+小苏打(每m3水体各0.4克)全池泼洒。
4.用5~10%的食盐水擦洗患部或把患病黄鳝放入2.5%的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

◇肠炎病(又称烂肠瘟、乌头瘟):
【病因】养殖环境恶化,或投喂腐烂变质饲料,感染有害细菌所致
【症状】病鳝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拒食、离群独游、体表发黑尤以头部最明显、严重时肛门红肿突出、腹部膨大,挤压有血状粘稠溢出。解剖可见肠内无食物,腹腔有较多淤血,肠道内有大量粘液。流行此病多发生于4~7月,传染性强,发展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防治】
1.认真把好清塘三关。
2.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百安威或绿康露消毒1次
3.每公斤饵料用大蒜5克、食盐5克,捣烂大蒜与食盐、活性蒜宝10毫升、净水王5毫升一同拌饵饲喂,连喂3~5天。
4.不投喂腐烂变质饲料,及时清除食台上的残饵,定期用百安威或绿康露对食台进行消毒。

◇烂尾病:
【病因】黄鳝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而引起。
【症状】病鳝头伸出水面,反应迟钝,活动无力。
尾部发炎充血,继尔肌肉坏死腐烂,以致尾柄及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防治】
1.运输过程中,操作谨慎,防止机械损伤。
2.注意鳝池的水质与环境卫生,避免细菌大量繁殖,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3.发病期间用2~5ml/L百安威或绿康露浸泡;
4.鳝池用百安威或绿康露全池泼洒,连续2次,每天1次,第四天用解毒超爽进行解毒。

◇出血病:
【病因】由“气单孢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
【症状】外观皮肤出血,解剖可见内部各器官出血,肝脏损坏严重,血管壁变薄,甚至破裂,提尾部倒置,口腔有血状液体流出。
【防治】
1.用百安威或绿康露(每亩.米用250毫升)全池抛洒;
2.第二天按3亩.米用降解灵1包和六控底健康1包全池泼洒。
3.同时在鳝饵中拌喂活性蒜宝(1%)、保肝促长灵(1%)、本草大康(1%),每天2次,连喂3~5天。

(二)生态性疾病

◇白露病、寒露病:
【病因】每年9月(白露)和10(寒露)前后20天,都会有部分养殖户的黄鳝因大量发病而不得不低价上市销售。原因昼夜温差大、风向转换不定,导致浓水、黑水、红水、氨氮、亚硝酸盐高,水花生根部容易腐烂,引发出血、肠炎、上草,同时由于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致黄鳝肝脏负荷过重,引起肝脏病变(肿大、变白、变脆)。
【症状】主要表现软体死亡,有的口含淤泥,肠内积食,大多数病死鳝体表黏液脱落和表体不光滑,半死的病鳝用手提起不打勾解剖器体内血色殷红,下肠道无粘稠物。
【防治】
1.在换季时节,注意防·抗应激,定期用六控底健康或底舒安泼洒;控制投喂量,经常在饲料中添加清源、酶解多糖,增强排毒、解毒功能;白露、寒露前后拌喂活性蒜宝、本草大康,保肝健肠养胃;定期泼洒百安威+纳米氧,预防和减少病害发生。
2.一旦发病,先按3亩用纳米氧1瓶+百安威2瓶泼洒,第二天上午用解毒超爽(1瓶用3亩.米)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进行解毒,第三天每亩.米用降解灵300克+应激宁250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防应激。同时每公斤饲料拌保肝促长灵、金肽康、活性蒜宝、清源各10克投喂,每天2餐,连喂3天,加强营养和抗病力。

◇感冒病:
【病因】黄鳝在气温低时转池、翻箱、天气突变、水温骤变(超过±5℃)、冒雨投食等异常情况下,产生应激,致使正常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黄鳝身体皮层渗透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制,体温调节通路闭塞,容易出现感冒症状。
【症状】病鳝食欲不振或拒食、上草,病鳝体表失去光泽,并有大量粘液分泌,口涎不断,严重者呈休克状态,一般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死亡,病情严重的甚至大批死亡。
【防治】
1.尽量避免在气温突降、环境突变时投苗,若投苗后出现降温,应及时按每m3水泼洒应激宁1克或本草大康1毫升。
2.水温低于25℃时投苗,在投苗后及时泼洒1次应激宁或本草大康。
3.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土5℃。用温度很低的泉水、井水、山矿水或水库水换水之前,应让水温升高后再放入池中。
4.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的缓冲坑中,并以细流注入。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换水后及时全池泼洒应激宁,加强抗应激能力。

◇发烧病:
【病因】水温过高,或黄鳝密度过大、或水质恶化时,鳝体表粘液分泌,在水中发酵,并释放出高的热能,进而使黄鳝粘液大量分泌,引起鱼大批死亡。
【症状】病鳝离穴,焦躁不安,相互缠绕,翻滚,体表粘液脱落,头部肿胀,造成发烧引起死亡。
【防治】
1.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尽可能使黄鳝体表、口中泥沙及排泄物除净;运输密度不宜过大,运输过程中避免水质恶化,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2.养殖密度适中,池内混养少量泥鳅(以每200条黄鳝搭配1条泥鳅为宜)
3.当黄鳝发病后,立即换水,每立方米水体泼洒应激宁0.5克和降解灵0.5克。

◇发狂病(又称痉挛症、神经紊乱症):
【病因】轻度发烧后遗症
【症状】头部极度痉挛,身体蜷曲,易受惊,常有不自觉的厮咬。体表及内脏器官无炎症。鳝种放养7天后发病,10~12天开始死亡,到发病鳝死尽为止,1个月左右死亡结束。此病在养殖过程中也常有发生,病鳝一般不开口吃料,常会在池内或网箱中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发抖,水清时可见病鳝呈“S”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粘液少或无粘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目前黄鳝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
【防治】
1.先按每m3水泼洒应激宁1克,第二天每m3水泼洒绿康露0.6毫升,第三天每m3水泼洒解毒超爽1毫升。
2.每公斤料拌喂保肝促长灵5毫升、酶解多糖10克、金氨基5毫升、多维3克,每天2次,连续喂3~5天。

◇缺氧症:
【病因】由于水质、底质严重恶化或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
【症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防治】
1.平时注意日常的水质和底质的养护和改良,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可定期用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养水,用六控底健康或粒粒神调养底质,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高温季节时,要及时采取增氧、降温等措施,遇到高温、低压、低氧时应全池泼降解灵(400克/亩.米),以预防疾病发生。
3.发病后立即全池泼洒降解灵(400克/亩.米)和六控底健康(200克/亩.米),可有效消除缺氧状况。

◇中毒症:
【病因】黄鳝采食变质或不卫生的食物、水质恶化(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超标)、重金属超标、滥施农药或消毒药、蓝藻或甲藻在繁殖过程中和死亡后产生毒素等等,均可引起黄鳝中毒。
【症状】黄鳝烦躁不安,部分爬到水草上面,俗称“上草症”,患中毒症的黄鳝,部分头部肿大,俗称“大头症”,解剖鳝体.黄鳝肝脏明显肿大、变脆甚至发黑。
【防治】

立即用净水王(1瓶2~3亩.米)全池泼洒,同时在鳝饵中拌喂净水王(1%)或清源(1%),每天2餐,连喂3天。

◇萎缩症:
【病因】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小黄鳝受到大黄鳝的压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黄鳝基础代谢定量值得不到满足,只能消耗自身能量来维持生命,从而产生肌体萎缩
【症状】病鳝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严重时会丧失食欲,最终死亡。
【防治】
1.提供充足饵料,定期在饲料中拌喂酶解多糖(0.5%)、金肽康(0.5%)、健长灵(1%)、金氨基(1%)等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2.严格进行分级饲养。
3.饲料久缺时可降低放养密度。
4.发病早期及时增加新鲜饵料,如蚯蚓、蛆等。

(三)寄生虫疾病:分为肠道寄生虫、体表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三种。体内有寄生虫时,身体消瘦、食欲减退,解剖后可见肠和胸腔内有成虫,有时还形成硬结性肠梗阻。体外有寄生虫时,黄鳝常作较大幅度的翻滚状运动,且喜欢钻进钻出洞穴。

①寄生虫病害愈演愈烈的根源:
由于平时不注重底质和水质的养护,造成底质、水质恶化,给各种寄生虫创造了滋生和繁殖的优越环境。养殖过程中,定期消毒、杀虫,滥用消毒药和杀虫药,指标不治本,使得寄生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同时破坏了水、底养殖环境,造成黄鳝应激、中毒,药残严重,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②寄生虫病害的预防:
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根本在于还原“养鱼先养水”的水产养殖真相,用“养·护”模式取代“消·杀”模式,清塘严把“三关”、健康肥水、放养密度要合理,注重营造健康的池塘养殖环境,例如定期(每10~15天1次)用黑金神(或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养护健康藻和健康水、用六控底健康和粒粒神(或得立康)养护健康底,注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如需拌喂鲜活料,须用优质微生物制剂活性蒜宝(按1%)拌冰鲜鱼料投喂,不仅能改善黄鳝体内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转化吸收,分解清除体内毒素,保护肝脏和肠胃健康,还能驱虫、酶解虫卵,达到从源头上根除寄生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目的。

◇肠道寄生虫-棘头虫病:

【病因】棘头虫常寄生于黄鳝肠道的前段,与黄鳝抢夺营养,同时大量寄生的棘头虫会破坏肠壁阻塞肠道,引起肠道发炎甚至死亡。
【症状】病鳝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剪开黄鳝的肠道,可发现一些状似蝇蛆的小虫。
【防治】全池泼洒百安威或六控底健康(200克/亩.米),同时用活性蒜宝(1%)拌蚯蚓投喂病鳝,每天两餐,连喂3~5天。

◇肠道寄生虫-毛细线虫病:
【病因】毛细线虫寄生在寄生在肠的后端,细如丝线,长度常在5~10厘米,常会破坏肠道组织,引起肠道发炎溃烂,严重时造成黄鳝消瘦死亡。
【症状】病鳝鳝体瘦弱,食欲突减,时常将头伸出水面,腹部向上。
【防治】
1.投放鳝种前用生石灰清池杀死虫卵。
2.定期在鳝饵中拌喂活性蒜宝(1%),每天两餐,连喂3~5天。
3.全池泼洒百安威或六控底健康(200克/亩.米)。

◇体表寄生虫—黄鳝水蛭病(又称蚂蟥病):
【病因】水蛭(俗称蚂蟥),吸附于鳝鱼体所致。
【症状】水蛭牢固地吸附在鳝鱼体上,吸收黄鳝的血液为营养,而且破坏寄生处的表皮组织,引起细菌感染。患病黄鳝活动迟纯,食欲减退,影响生长。据观察。1条黄鳝的体表可寄生于水蛭10多条,多的甚至超过100条。在蛭病发生的养殖池中,常发现黄鳝死亡。此外,水蛭还是鳝锥体虫的中间宿主。
【防治】
1.注意进水或移植水生植物时,不带入虫源,进水须过滤。
2.病鳝用3%食盐水浸泡黄鳝5~10分钟,可防治蛭病。
3.用丝瓜络浸入鲜猪血,待猪血凝固后放入水中诱捕水蛭,30分钟后取出。如此反复多次。或在养鳝池中插上一个内装有畜禽血的细小竹筒,待蚂蟥钻到筒内吸血后再捕捉。
4.养鳝池用茶籽饼浸泡液全池泼洒,24小时后换水一次,然后用解毒超爽解毒。

◇体表寄生虫—锥体虫病:
【病因和病症】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生活而成。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份。
【防治】①健康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蚂蟥(水蛭)。
②用20~30克/升的食盐水,浸浴病鳝10分钟左右,均有疗效。

◇血液寄生虫—隐鞭虫病:
【病因和病症】隐鞭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而引起。其形态与其他鱼类寄生的隐鞭虫不同,它的后鞭毛贴在虫体表的一段,和虫体表面构成一条比较明显的狭长的波动膜。活的虫体在血液中颤动,但很少迁移。被感染的黄鳝呈贫血状。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
【防治】
1.用20克~30克/升食盐水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
2.全池泼洒百安威或六控底健康(200克/亩.米),同时用活性蒜宝(1%)拌蚯蚓投喂病鳝,每天两餐,连喂3~5天。


黄鳝网箱高效养殖关键模式


1.网箱设置

网箱材料为聚乙烯网片,敞口型,为500厘米x400厘米x100—120厘米规格的长方形网箱。每个网箱用4根竹桩固定在水体中,水下深度为50—70厘米,排列成“一”字形,间距50厘米,行距150—200厘米。新制的网箱在使用前要用石灰水浸泡2—3天消毒。

2.放养前的准备

鳝种放养前半个月,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用10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等药物化浆对水体进行消毒,彻底杀灭有害生物。网箱应在放养前一个星期下塘,这样可使网衣上形成由丝状藻组成的生物膜,避免鳝种人箱后擦伤皮肤,同时也可以使网布上不利黄鳝生长的有害化学物质提前释放。网箱养鳝,移植到网箱内的水草以水花生为主,水花生经洗净后,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后人箱,以防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水草移植的覆盖面一般占网箱水面的70%-80%,这样既可净化水质、提供黄鳝栖息场所,又能遮挡强烈的日光。每个20平方米的网箱,用网布在其内搭好1-2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约1平方米。

3.鳝种投放
放鳝种应在每年的4—5月和7月下旬-8月,这两个时段放养的鳝种要比6—7月放养的成活率高。放养鳝种的规格一般为每尾重25—50克,同一网箱放养的鳝种规格大小基本一致。一般鳝种分为两个等级,即每尾重50克以下的为—个等级,每尾重50克以上的为另—个等级。5月份之前可放养规格相对小一些的鳝种;7月下旬以后放养的鳝种规格应大一些,一般每尾重在50克以上。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3公斤。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黄鳝泥鳅高产套养五大技术要点介绍



黄鳝、泥鳅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可观。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泥鳅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人工养鳝,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同,二者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泥鳅,增加经济收入。

2.泥鳅比黄鳝活跃,经常上窜下跳,其好动的习性可防止黄鳝因密度过大所引起的相互缠绕,从而保持黄鳝体表正常的粘液,减少鳝病的发生;而且泥鳅上下游动,还吃掉水体里的杂物,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氧的作用,给黄鳝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150平方米。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池深0.8~1.5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入30厘米肥泥层,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最好,这样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还要设置进出水口,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进出水口要用拦鱼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

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对养殖池彻底消毒,并在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再注入新水。

选择网眼密的聚乙烯网片制作网箱。网目大小以不跑鳝、鳅且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单箱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规格一般为长5米~7米,宽2米~3米,高1.5米~2米。网箱沿池边用竹竿固定,箱口高出水面0.5米~0.6米,箱与箱之间相距1.5米,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10%。放养苗种前7天~10天,将新网箱放在水中浸泡,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藻类生物膜,以免擦伤鳝体。将经曝晒或消毒处理的泥土投入网箱,厚约0.2米,以便鳝、鳅冬季潜入泥土中越冬。在箱内移栽水花生,覆盖面占网箱面积的70%~80%。

二、选好黄鳝、泥鳅种苗,合理放养

养殖黄鳝和泥鳅成功与否,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黄鳝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尾为宜,太小摄食差,成活率也低。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鳝苗1-1.5千克为宜,黄鳝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最好用人工培育的成活率高。

池塘在放养鳝、鳅苗前按常规养殖要求放养苗种。鳝、鳅苗4—11月均可放养,鳝种规格为20克/尾左右,同一网箱的黄鳝尽量规格整齐,以免互相残食。尽量提早放养,以利于提高出箱规格。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25克的黄鳝2千克、泥鳅0.5千克;或者放养规格为50克的黄鳝3~4千克、泥鳅1千克。放养苗种前3—5天,水花生及水体用漂白粉水溶液消毒。鳝、鳅苗种消毒可用10ppm的亚甲基蓝水溶液浸泡10—15或用2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5—10分钟,也可以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3—5分钟。

三、投喂配合饲料

先安装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池子大小自定,低于水面5㎝。投放黄鳝种苗后的最初3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应环境,从第四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左右投喂饲料最佳,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人工饲养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蚯蚓、蝇蛆、河螺、黄粉虫、蚕蛹、猪血以及动物内脏等鲜活饲料。人工驯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欢吃的饲料。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2次(依天气和水温而定),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g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200~300g。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黄鳝饲料为食,也可通过培肥水质解决一部分,泥鳅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鳅比例大于1:10时,每天投喂一次麸皮即可。开始投喂量要少,以后逐步增加。

但现在人工养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在驯食时混养泥鳅是不利的:

1.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

2.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

因此,人工养殖黄鳝时,最好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饲养管理

黄鳝、泥鳅的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旺季5—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早晚检查箱体,防逃、防鼠、防盗、防汛,及时除去箱内生长过旺的水花生,防止其长出箱外致使鳝、鳅逃逸。11月以后,箱中没有设泥土层的,可以将水花生加厚到0.3米,然后用重物压沉,让鳝、鳅潜伏其中越冬。

细心观察池塘里黄鳝和泥鳅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采用相应措施。黄鳝、泥鳅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质清新,PH值6.5—7.5之间,水位适宜。

五、鳝病以预防为主

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防、防重于治。不能轻信“黄鳝不得病”的说法。要经常用1—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定期用硫酸铜药物预防疾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