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河蟹水瘪子与水肿病症状的细节区别

“水瘪子”是河蟹养殖者、技术类人员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比较受关注的名词,尤其是在20xx河蟹养殖过程中,“水瘪子”更是成为每个河蟹养殖人关注的焦点。因为水瘪子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河蟹养殖成品质量、全年的产量。
图一、河蟹干胰脏严重萎缩坏死—水瘪子
图二、河蟹鳃丝肿胀,心脏、三角瓣膜充满组织液—水肿
“水瘪子”发病初期与普通细菌疾病“水肿”有类似之处,如果看到肝胰脏中度坏死的“水瘪子”损亡而误认为肝胰脏问题不大,耽误了治疗时机,没有对症下药,就会因为人为判断失误造成损失。
下面就一些表观现象对河蟹肝胰脏坏死“水瘪子”与细菌病“水肿病”做区别总结:
水瘪子症状如下:
干胰脏病变:灰白黄、白黄、黑黄相间,甚至糜烂,肝胰脏小管轮廓模糊至严重萎缩、化水
扯下步足,肌肉萎缩化水,能直接挤出3-5滴组织液
鳃丝正常
部分内肠道外肠道有食物,正常;部分有拉黄现象
头胸甲连接处紧密
吃食减少
三角瓣膜正常
在水中活力强,出水活力减弱,能“翻身”
在高温期出现死亡
水肿病症状如下:
干胰脏正常:干胰脏小管橘黄色、轮廓清晰,干胰脏体积正常
步足肌肉饱满,也伴随有积水
鳃丝肿胀
伴随肠炎、肠道有发红、空肠
头胸甲被肿胀组织抬起,连接处呈水晶状
吃料减少
三角瓣膜水肿
活力很差,无法“翻身”
一旦发病就出现死亡
图三、水瘪子头胸甲与腹部链接紧密
图四、水肿河蟹头胸甲被充盈的组织液抬起、连接处呈水晶状
图五、水瘪子肝胰脏不同程度坏死、萎缩
图六、水肿河蟹干胰脏小管饱满
图七、水瘪子腹肢肌肉严重萎缩
图八、水肿河蟹腹肢肌肉正常饱满
“水瘪子”产生的原因之一为细菌感染,主要由于水体弧菌感染,水瘪子腹水一滴水弧菌菌落超过500个,可以布满整个培养基平板,也属于高度传染的细菌性病害,会造成大约30%的河蟹感染直至死亡。判断损亡是不是属于“水瘪子”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中度、严重坏死的在天气、水环境剧烈变化时候都有可能无法存活。
水肿与水瘪子在目前的螃蟹养殖中非常常见,希望此文能够为大家平时观察、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相关推荐

高温季节河蟹“水瘪子”预防工作



撰稿:淮安澳华/魏家谦
据报道,“水瘪子”是影响今年河蟹养殖户最严重的问题,有的养殖户因“水瘪子”而排塘,有的则直接放弃不管了。因此,如何预防“水瘪子”并控制患病河蟹的死亡量也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在此我对高邮市横泾镇,澳华螃蟹用户成功养蟹经历进行分析。这一年,我在该区域全程服务澳华螃蟹用户,定期拜访进行塘口服务并水质检测,并提出处理建议帮助澳华螃蟹用户处理塘口问题。
“水瘪子”主要症状:河蟹壳以及爪长期不坚硬、发软,难以脱壳,解剖后发现肝胰脏损坏严重,颜色呈灰白色,腹腔积水,河蟹不吃食、空肠,有些鳃丝出现萎缩等。
图一:河蟹“水瘪子”图片
图二:澳华蟹安康用户河蟹图片
总结“水瘪子”诱发原因以及前期管理方法如下:
1、河蟹处于长期的慢性中毒。
很多螃蟹养殖户为了预防河蟹的“颤抖病”,在养殖5月份期间会使用大量的敌百虫(多达一亩7两以上),这样会造成河蟹肝负荷过大,长期累计导致肝坏死。肝脏受到伤害,河蟹免疫、消化受到影响,然后出现“水瘪子”的症状。
而在对澳华河蟹用户服务过程中处理方案:让用户使用敌百虫控制在一亩4—5两,并及时解毒。使用敌百虫投喂期间伴食“护肝宝”+“正肠宝”,强化肝脏提高免疫力,外泼“应激宝”。在澳华用户使用后螃蟹非常安稳,而且后期“水瘪子”数量非常少。
图三:蟹安康用户螃蟹肠道情况
2、“气泡病”引起的河蟹“水瘪子”。
本地区种植苦草、伊乐藻为主,高温期溶氧变化大,“气泡病”易发,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肝组织之后引起全身性细菌感染。
在澳华用户服务管理过程处理方案:让用户常备“氧宝”并在低压天气使用,并每7—10天使用“肥水宝”+“生物净水宝”+“加酶利生宝”调水一次,稳定水中环境。
3、细菌病。
细菌病是河蟹受弧菌与多种细菌交叉感染。这种说法认为是先有细菌感染,然后肝脏才病变、坏死,最后出现“水瘪子”的症状。
处理方案:给澳华用户制定定期管理模式,高温期每10天使用“碘宝”全塘消毒,第二天使用“护水宝”解毒,当天把泡好的“肥水宝”+“生物净水宝”+“加酶利生宝”进行调水改善生活环境。
4、营养因素。
螃蟹塘投喂跟不上,饲料营养不均衡,也会出现。
处理方案:澳华用户在六月份开始直接使用36蛋白蟹安康至育肥阶段,跟踪下来该区域使用蟹安康用户均发现“水瘪子”数量非常少,而且螃蟹日常死亡量少。用户对今年的收益也是非常的期待。(免责声明:因养殖环境不同,具体处理方法也会不同,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做好河蟹“水瘪子”病预防的几点措施



近两年,“水瘪子”病已成为河蟹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并且发病情况和流行范围呈扩大之势,给河蟹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水瘪子”病原因复杂,实践中很难做到对症下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尽量降低其爆发几率,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损失。5月份是水瘪子容易形成的季节,建议养殖户要做好以下几点措施:
一、严把苗种关
在选购苗种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去质量有保障的河蟹育苗场引苗,不要选择野生亲本繁育的扣蟹,而且选择扣蟹时尽量避开水瘪子病高发地区,防止苗种带病。
二、加强环境调控
一般水草过密、过早腐、水质过浓、增氧设施不勤开的养殖池塘更容易暴发“水瘪子”病,且一旦暴发,感染率也高。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及时处理池塘水草,定期使用杀菌消毒药(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池塘杀菌消毒,并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还需勤开微孔管道增氧,为河蟹生长与氨氮分解提供充足氧气。严格控制中后期伊乐藻密度,保持水流畅通,割草、拉草、补肥一个都不能少。
三、补充营养
二壳以后随着气温回暖,河蟹食量增加,是强体防病的最佳时机,可在饵料中添加适量营养物质(多维、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增强抵抗力。
四、改底
经常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塘口一定要注重改底,促进残饵、粪便的及时转化,切勿长时间堆积塘底,一旦温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病变。
五、高温期严格控制饵料投喂量
切勿盲目投饵,每天检查河蟹吃料情况,遇恶劣天气、水质突变要第一时间减料,及时采取增氧、调水改底等措施应对。
六、中后期尽量少杀虫
使用安全性高的消毒剂(蛭弧菌、碘制剂等)消毒,及时解毒,勤换水,处理蓝藻要谨慎,尽量不要全塘杀。
七、增强河蟹自身体质,提前加强保肝护肝
建议养殖户从5月份起,每隔半个月定期使用保肝护肝剂拌饲料内服,增强河蟹肝脏解毒及营养转化功能。千万别等到肝脏全白、糜烂后再去用药。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健壮的,生长良好的仔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病率会有所上升。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病死率极高,有些仔猪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危害健康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一、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二、临诊症状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三、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四、鉴别诊断

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五、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关系

1、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2.、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

3、饲料品质不良

(1)饲料的抗原性强。仔猪补饲饲料中豆粕等大豆蛋白超过粗蛋白总量的50%或豆粕(或大豆)加工处理方法不当及仔猪补饲不充分,大豆蛋白的抗原激活了肠道的局部免疫系统,如仔猪未能产生免疫耐受性,则免疫系统经常处于准备状态,当断奶后再次接触此类抗原时,便产生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发生水肿病。

(2)配合饲料的酸碱度过高。这样的饲料进入胃肠后中和了大量胃酸,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大量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而直接进入肠道,使大肠杆菌迅速增殖,导致肠道菌群区系平衡被打破,诱发水肿病。

(3)饲料蛋白质过高。在8周龄之前,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喂给大量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超过了仔猪胃肠的承受能力,引起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病原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诱发仔猪腹泻和水肿病。

六、防治方法科学预防水肿病

1、科学补饲

仔猪1日龄开始补水,在断奶之前吃600克饲料,7-14日龄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乳猪诱食料进行诱食,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

2.、科学断奶

在农村,畜主购买的乳(仔)猪配合料大多以玉米、豆粕为主,不利于仔猪的早期消化,保育条件也较差,因此建议采用35-40日龄断奶制。断奶越早,水肿病发病率越高。断奶工作应在3-5天内逐渐进行。

3、少饲多餐

在农村大忙季节,畜主习惯一次性将一天甚至几天采食量的颗粒饲料投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为了防止水肿病,要坚决纠正上述做法,做到少给勤添,每餐让猪吃到八成饱即可,尤其是注意控制刚断奶仔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仔猪的抢食暴食行为。

4、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实地调查发现,很多农户给仔猪换料的随意性很大。科学的办法是逐渐减少原来的饲料,逐渐增加另一种饲料,使换料在5-7天完成,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仔猪水肿病。

5、饲喂质量好的日粮

质量好的日粮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平衡、易消化,含有机酸化剂和消化酶制剂等辅助因子,饲料蛋白多元化、蛋白抗原性低的饲料不一定是高蛋白的,但它是高效的和低成本的。有资料证明,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和降低水肿病的发生率。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七、防治措施

处方一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4)大蒜泥10g用法:分两次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处方2

(1)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16万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处方3

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用法: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仔猪水肿病的临诊症状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仔猪水肿病的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鉴别诊断
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防治方法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1、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肌肉注射新亚生物的高热八联清,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2、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3、使用强心药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促进水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4、改善饲养管理,出生后7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5、14-18日龄仔猪注射新亚生物,高热八联清,配合抗生素,200斤体重用一支,对预防本病的发生。
6、本病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
防治措施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4)大蒜泥10g用法:分两次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1)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16万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用法: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浅谈河蟹水瘪子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今年来,河蟹水瘪子病发展得比较严重,一段时间内部分产地的河蟹存在较大范围的水瘪子病症状,有的剥开蟹壳很少有完整而饱满的蟹黄。河蟹水瘪子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已迫在眉睫。
很多养殖户搞不清水瘪子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造成该病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实际上,河蟹的水瘪子病是肝脏胰脏受损,书上称为河蟹肝胰腺萎缩。河蟹的肝脏胰脏为什么受损呢?通过对养殖户进行调查了解后发现,河蟹肝胰腺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药害:
1、苗期时,有的养殖户拿了受到刺激的蟹苗,因为低温期买苗时有的蟹苗活动力差,有可能使用了阿维菌素,甚至敌杀死等药物,所以抓苗时一定要注意辨别。
2、清塘时,有的养殖户用敌杀死、敌百虫或在河蟹养殖早期用敌杀死、敌百虫等。
防治的方法:
1、正确育苗。蟹苗在越冬期间,苗塘里的水花生越多,蟹苗体质相对越差,因为冬天水花生多的池塘,蟹苗一般多在水体上层,而水体上层PH值高、温度低,不利于蟹苗生存。而质量差的蟹苗养到夏天,会导致水瘪子发病率就上升,养殖早期河蟹磨爪的发病率也更高。
所以建议育苗塘在越冬前(11月中下-12月初)尽快把水花生清掉,让蟹苗到底。
育苗期不应该对蟹苗扣料,这样会造成蟹苗普遍营养不良,影响肝胰脏发育,从而导致高温时河蟹水瘪子病发病率上升。
2、防水体PH值过高。池塘水的PH过高会影响螃蟹吃料、内分泌失调,出现鳃水肿、烂鳃等,进而增加了水瘪子的发病几率。随时测量水的PH值,将水的PH值控制在5-7。
3、防缺氧。要注意控制水位,水位高、水深容易缺氧,所以阴雨天水位高时要把水往下降,晴天时要把水位加上来。应定期使用增氧型底改。
4、减少药害。在对塘口进行清塘、消毒、杀虫、鱼过后,一定要用底改进行解毒,解毒过后,过几天再放蟹苗。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要注重管理勤巡塘口,及早发现河蟹水瘪子病,多注意多观察河蟹的吃食情况,如果河蟹吃食差很有可能是水瘪子病的早期症状。

今年河蟹养殖业“水瘪子”势头不减,路在何方?



“水瘪子”势头不减,路在何方?
纵观今年整个河蟹养殖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去年爆发“水瘪子”病的地区今年情况依然严重,并且爆发时间较去年更早(苗差点的地方从清明开始就发现有水瘪子蟹)、持续时间更长(部分塘口从二壳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有水瘪子蟹)、伤亡更重,当然这也跟今年的天气有关,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温度忽高忽低,水中溶氧、PH值等变化较快,体质差点的螃蟹基本上等不到高温,肝脏就开始病变,水瘪子的暴发区域也从老养殖集中区向新兴养殖区扩散,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水瘪子”病的暴发不是由地域所决定的。
关于“水瘪子”蟹产生的原因,广大养殖户和水产从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媒体、报刊、企业政府宣讲等)读或多或多或少了解到了一点(水质、水草、细菌、寄生虫、苗种等多种原因),但真正的病源目前学术界还没达成统一的共识(认为是一种未知病毒、或微孢子虫等)。笔者认为,水瘪子病的暴发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是水质、底质、体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体质”,这也是最重要缺最容易被广大养殖户所忽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螃蟹体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耐低氧和抗病害能力,在相同恶劣环境条件下抵抗力强的河蟹生存能力更强,对抗“水瘪子”病时也一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池塘有些螃蟹得水瘪子病而有些螃蟹没得,关键就在于河蟹自身的抵抗力,说得细点就看肝脏日常维护得好不好。我们经常强调的保肝护肝就是要在肝脏还没病变之前,通过加强内服和水质调控,增强肝脏解毒营养转化功能,同时把诱发肝脏病变的水体因素(毒素、缺氧、细菌等)将到最低,因此要把强体保肝工作做在前面,而不是等肝脏全白了、糜烂了再想着去用药,那已为时已晚。其中加强内服尤为重要,河蟹在三壳之前肝脏处于一个发育生长期,此时建议多在饵料中添加肝舒康、转肝宝、利肝舒等营养物质,促进肝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增强肝功能,避免日后梅雨季节、高温季节肝脏急剧恶化(花肝、白肝等),肝脏活力强其抵抗力就强,抵抗力强只要水质稳定一般不会爆发大规模水瘪子病,这也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内服防控法”,但一定要坚持,偶尔拌个一次两次意义不大,要定期内服,建议三壳前每月拌三个疗程,每个疗程3-4天,三壳后每月拌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4-5天,同时配合水体消毒(蛭菌110),如此才能把水瘪子蟹的暴发几率降到最低。
缺氧、毒素、投饵过多是水瘪子病爆发的三大诱因。笔者通过走访,发现但凡大规模爆发水瘪子蟹的塘口要么水草过密、过早腐烂,要么水质过浓、过混、粘性较大,很容易形成“氧债”,导致晚上大量缺氧,体质差点的螃蟹根本没力气上草上岸呼吸,直接在水底死亡。俗话说“一次缺氧、三天不长”,低溶氧导致河蟹食欲骤减、行动缓慢,长时间不吃东西肝脏必然受损,进而抵抗力差,诱发水瘪子病。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水质恶化越来越严重,使得池塘中的毒素(氨氮、亚盐、藻毒素、消毒杀虫剂残留等)在肝脏内不断蓄积,破坏肝脏细胞,引发肝脏病变。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可能前期看不出明显的症状,一旦温度升高或者水质突变(倒藻、水质分层、烂草等),使得肝脏急速恶化,造成突发性伤亡,因此建议定期下地笼检查螃蟹肝脏,若发现花肝或轻微病变(颜色变浅),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内服金维安+肝舒康),同时视水质情况及时调水改底,防止进一步恶化。投饵过多,是诱发水瘪子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温期,本身河蟹食欲不佳,若不及时控制饵料,很容易造成浪费败坏水质,中后期伊乐藻腐烂也跟残饵过多有关。到了中后期河蟹肝脏逐步转变为性腺(俗称“蟹黄”“蟹膏”),此时吃的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特别是动物性饵料的过量投喂,本身可能带有较多病源菌,摄食过多增加了细菌感染风险,进而诱发水瘪子蟹的暴发。综上所述,水瘪子病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疾病,根据池塘水环境和河蟹苗种、体质等多方面因素多方面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消灭病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体保肝”,体质好了,成活率自然就高了。
水瘪子蟹防控及处理方法
花肝、轻度病变(颜色略淡淡结构完整):
1、外用:
第一天全池使用蛭菌110(2亩/瓶)。
第二天泼洒肝舒康(2亩/袋)。
2、内服:
使用金维安+肝舒康+转肝宝+普乐强一起拌料,内服7天一疗程。
日常防控:
1、每隔10天左右使用卫底(2亩/袋)改底,减少底部耗氧因子及有害菌。
2、定期使用金维安+利肝舒+转肝宝内服,每月2-3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3-5天。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治疗与预防方法


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铜砵村某猪场共存栏550头生猪,其中繁殖母猪83头。2011年4月3日至5月25日期间共有23头母猪产仔,共产下210头仔猪,而先后有80头发病并陆续出现急性死亡,发病率为38.1%。发病猪皆为30~50日龄的膘壮仔猪,哺乳期未见发病。笔者应约前往诊治,经治疗,死亡45头,死亡率占发病率的56.25%,其余都康复好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0天左右和断奶后30天左右两个阶段,即从乳猪料转换到过渡料、从过渡料转换到小猪料两阶段。主要原因是仔猪胃肠道尚未健全,微生物区系容易受到干扰,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水肿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并引起毒血症,导致发病。猪突然发病,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个别个体病初体温升高至40℃后恢复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绝食,脸部、眼睑水肿并发蓝或黑,独自伏卧一角呈嗜睡状。病后期部分猪只的头顶部、颊部、眼睑等处皮肤高度肿胀,呼吸困难,叫声哑或尖。病初一肢先出现跛行,而后发展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有的横卧、抽搐,即接近濒死期。

二、剖检变化

剖检7头病死猪,最明显的症状是:胃壁、大肠系膜胶胨样水肿,切面明显外翻,肠系膜和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充血、水肿,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化。严重者腹内侧皮下可见明显水肿,部分猪只伴有腹腔、心包积液等症状,肝、心、脾、肾等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三、实验室诊断

①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平板上。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出现直径2~3毫米、边缘整齐光滑的浅灰色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分别挑取以上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无芽孢菌。在血平板上培养为-溶血。②药敏试验。高敏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头孢拉定;中敏的有复方新诺明(SMZ+TMP)、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的有强力霉素、甲砜霉素、痢菌净。

四、治疗与体会

1.治疗方法

①方案一,每10千克体重用链霉素0.5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方案二,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50%葡萄糖40~60毫升、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4~6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混合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在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同时,另外每头肌注速尿2毫升与亚硒酸钠注射液2毫升。②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8万国际单位、复合维生素B片2片,一次灌服。每天两次,连用3天。③未发病同窝猪只,每10千克体重用头孢拉定0.2克、地塞米松2.5毫克,肌注,2次/天,用药1天。④全群仔猪每10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4万国际单位,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00克/250千克。⑤及时调整配方,降低日粮粗蛋白含量,减少不易消化的蛋白饲料用量。如减少常规豆粕用量,或用膨化豆粕替代30%~40%的常规豆粕。

2.治疗体会

①治疗要及早,提倡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一旦发现仔猪水肿病,要整窝、全群用药,特别对感染但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只,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②要增加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硒等的含量,以提高抗应激水平。③要进行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用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等加强抗炎与解毒治疗。④以静注、腹腔注射效果较好于肌注效果,并降低日粮蛋白,有利于控制疾病。

五、预防措施

1.做好饲料的更换过渡工作。从外地调来的仔猪,尽量保持用原产地的饲料和饲喂方法1周以上,然后逐渐改喂本场饲料,使仔猪逐渐适应。

2.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应用全价料饲养。避免日粮单一或蛋白质偏高,要适量供给青绿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仔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力。

4.新进圈仔猪每头应于饮水中投喂复合酸制剂,连服7天,即可达到预防仔猪水肿病的目的。

5.断奶前做好补料工作,加强仔猪的胃肠锻炼。断奶不要太突然,使饲养条件逐渐改变。断奶前降低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1%~2%(或加粗饲料到仔猪料中),断奶后采取限制饲喂3~5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对疑似水肿病的仔猪,在饲料中按预防量添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1周,可有效地控制水肿病的发生。

6.哺乳期加强补硒与补铁,补硒采用在仔猪3~5日龄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再注射1毫升;补铁采用在仔猪3~4日龄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剂等,以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兽医站邮编:364017)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及防治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仔猪水肿病的病因仔猪水肿病的症状及防治。

1、病因分析

依据养猪生产中水肿病患猪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病理剖检等综合因素分析,大致能够把水肿病分为3个主要类型,即仔猪水肿病、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42~105日龄的断奶仔猪很容易发生水肿病;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容易发生仔猪白痢;而仔猪黄痢则主要在约7日龄的仔猪群中发生。水肿病容易在仔猪群中广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仔猪断奶以后母原抗体的水平会有相应的降低,所以仔猪机体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断奶以后,仔猪体内的胃蛋白酶还没有被完全激活,胃消化酶系统也不健全、胃酸分泌少,所以不能够完全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所以仔猪自身的抵抗力降低。除此之外,断奶以后仔猪对于改变了的环境和食物还没有完全适应,其实就是仔猪的适应能力没有成年猪的抵抗力强,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抗体非常的少。

2、临床表现

仔猪感染水肿病的最初阶段,在临床中不会发现明显的患病表现,其实是仔猪发病很突然,随后死亡也一样很突然。个别仔猪发病很慢,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表现为食欲降低或者食欲废绝、精神萎靡。仔猪患病初期,表现为呼吸浅且快,同时伴随心跳增速的症状,疾病发展至后期,患病仔猪的呼吸表现深而慢,心跳同时有相应的变慢。一般仔猪在表现出患病症状之前的1~2天,会伴随轻度的腹泻与便秘症状表现。水肿病的患猪处于静卧姿势的时候在临床生产中可见四肢不停抽搐,并且呈现划动游泳的状态。患猪通常肌肉震颤,触动感知敏感反映且非常明显,并且时常能听到有呻吟声传出;病程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可见患猪的后躯或者前肢表现麻痹的症状,随后发展到不可以站立行走的程度。据现在已知的研究报道,水肿病患猪通常会在眼睑、脸部看到水肿变化,有的时候水肿还会波及到腹部皮下或者颈部,但是有的时候在个别患猪身上并不会出现这些明显的水肿表现。水肿病特定的发病时间是高死亡率的决定因素,通常水肿病发作时的病程并不长,患猪在3天内没有死亡就会耐过,某些年龄稍大的猪感染水肿病以后的病程会延长到7天左右。

3、防治方法

预防仔猪水肿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饲养场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正常情况下,引起仔猪水肿病的病原都是大肠杆菌,所以非常有必要给饲养场执行严格消毒以及护理工作。为了可以有效的将大肠杆菌消灭掉,应该对猪只饲养场的地面、墙壁、垫草以及贮槽进行定期的消毒管理措施。消毒处理可以采用3%苛性钠溶液、10%~20%石灰乳、1%~2%来苏儿溶液进行,一般适合以2个星期作为消毒周期,并且应该进行3次连续的消毒,消毒次数也不可以太过频繁,避免对仔猪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用药物给仔猪进行免疫预防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猪只机体的免疫力,在仔猪的饲料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抗菌类药物。例如添加呋喃唑酮5~10千克/千克体重或者添加土霉素、新霉素等5~20毫克/千克体重,这样对于预防水肿病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给仔猪采取主动免疫,用SLT-2v的类毒素,对2周龄、6周龄的仔猪分别2次间隔2星期肌肉注射SLT-2v的类霉素,标准剂量是每只仔猪25微克。还可以采取被动免疫,用其抗毒素,主要是针对6周龄的仔猪腹腔注射SLT-2v抗血清的免疫球蛋白。

治疗仔猪水肿病的药物选择很多,大多情况都是使用盐类泻剂,促进患病仔猪排除或者抑制其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给感染水肿病的仔猪皮下注射安钠咖注射液1~2毫升,根据患病的具体情况将第2次注射时间安排在第2天进行;还可以给患病仔猪肌肉注射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毫升,同样是根据具体患病情况考虑将再次注射的时间安排在第2天。还可以给患水肿病仔猪连续2次静脉推注1毫克的维生素C,2毫升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国际单位,20毫升20%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

仔猪水肿病的临诊症状
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鉴别诊断
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防治方法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1、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肌肉注射新亚生物的高热八联清,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2、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3、使用强心药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促进水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4、改善饲养管理,出生后7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5、14-18日龄仔猪注射新亚生物,高热八联清,配合抗生素,200斤体重用一支,对预防本病的发生。
6、本病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
防治措施

(1)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1mg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1-2次。
(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
(3)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4)大蒜泥10g用法:分两次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1)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16万IU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
(2)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d.

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用法: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9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