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秋冬管理三要点

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量也逐渐减弱。要想保证鳝鱼来年高产,秋冬管理必须抓好三点:

1、合理捕捉。
入秋以后,应将养殖池内的鳝鱼进行一次捕捉,这样既可增加收入,又为鳝鱼留种做准备。捕捉应做到捕大留小,捕老留少,捕病留健,切忌留老鳝鱼做种用,因为少壮鳝鱼繁殖力强,产卵多,老鳝鱼不产卵。

2、搞好秋冬育肥。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水生动物,当气温低于15℃时便不吃不动,靠微弱呼吸入蛰冬眠。因此,入秋后要给鳝鱼多喂些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让其积累脂肪,供过冬的能量消耗。

3、抓好越冬保护。
入冬后,水源不方便的地方应将池水排干,保持池土湿润即可,并盖上塑料网,防止天敌捕食,严冬时,还要在池面上加盖一层稻草,以保温防冻。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可采用深水越冬法,既在池中保持50-70厘米的水层,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以保持池水的含氧量。

相关阅读

秋冬季节亲本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进入秋冬季节,是河蟹苗繁殖场(户)选择河蟹亲本的时期,亲本河蟹质量好坏是决定明年大眼幼体质量、产量的关键,一部分河蟹苗繁殖场(户)只看眼前亲本河蟹的质量好坏,忽视秋冬季节亲本河蟹池塘的养殖后期管理,造成成活率、繁殖率不高,为提高成活率、繁殖率,现将秋冬季节亲本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提供给河蟹苗繁殖场(户),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投喂饲料
对选择好的亲本河蟹池塘不断进行调查和观察,入秋后期,一部分河蟹已经开始爬岸,一部分硬化速度慢的河蟹在池塘中间,需要我们根据蟹池扣蟹的放养数量,每天的饲料投喂量计算出产量,再将产量减去爬岸的数量,得出池塘中硬化速度慢的河蟹数量,然后决定投喂饲料数量,同时增加动物蛋白饲料(冰鲜小鱼)的投喂量,坚持到河蟹池塘没有软壳蟹为止,入冬时节可以逐步改投植物性饲料(煮熟的玉米、小麦等),随着天气温度的下降可以适当减少投喂数量。
二、加强水质管理
秋冬季节的水质管理,主要是防止内源性池塘水质污染,具体方法一是用溴氯海因杀灭有害病菌,降低池塘里面病菌的浓度、相隔5天全池泼洒EM菌,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遇雾霾天气要做好池塘增氧,遇冰冻天气要破冰通气,冬季河蟹亲本池塘的水位要控制在65-75CM,,同时做到定期注入新水,确保良好的水体环境。
三、做好杀虫、解毒工作
亲本河蟹池塘在入冬前须做好1-2次杀虫工作,每666㎡/1M水深用0.5PPM甲壳净、或0.5PPM硫酸锌溶液全池塘泼洒,杀灭蟹体的纤毛虫,一周后再用解毒灵全池泼洒降解过去池塘的有机类、聚酯类农药,确保亲本河蟹的质量。

春季蛋鸡防疫要点 春季蛋鸡安全高产管理三要点


春季是动物疫病高发期,高密度养殖的蛋鸡更是进入疫病频发阶段。禽类体积小,免疫力低,患病的可能性比牲畜大得多。因此做好禽类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对于蛋鸡养殖来讲,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春季蛋鸡防疫要点春季蛋鸡安全高产管理三要点。

1.重视蛋鸡的体重变化
養殖户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蛋鸡体重下降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影响蛋鸡食欲,也有可能是寄生虫作祟。调查显示,春季是蛋鸡寄生虫爆发的季节,寄生虫会严重影响蛋鸡的体质,会借助蛋鸡每日摄入的营养成分作为它的营养来源。这样的话,蛋鸡摄入的营养在很大程度上被寄生虫利用,那么就会在体质上对蛋鸡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蛋鸡营养不良,体质弱化,抵抗力低下,甚至引起死亡。
另外,在春天肠道菌群的失衡很容易导致蛋鸡腹泻。腹泻能够引发蛋鸡的营养流失,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不能够在肠道内进行消化吸收,致使蛋鸡营养不良,同时引发一系列的其他问题。对两者的解决办法,其实有章可循。对于寄生虫,养殖户一定要做好定期除虫的工作,同时加强鸡舍内部的卫生,消除寄生虫传播的条件。对于腹泻,可以从饲料的把控上入手,必须确保饲料的新鲜,切不可将变质过期的饲料投入使用。变质饲料中含有很多有毒的真菌,如果被食用将对蛋鸡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2.加强对蛋鸡生存环境的管理
鸡舍是蛋鸡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在春季疾病爆发的季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蛋鸡的健康。所以保证鸡舍的干净卫生是春季蛋鸡防疫的重要环节。首先在选址上,应该注意养殖场要与外界大环境进行隔离。要求远离城市污染,远离流动人口,远离噪音和被污染的水源等。场区的日常消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的消毒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厂区内部的消毒,包括鸡舍内部与鸡舍外部。蛋鸡的食槽和水槽也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坚决杜绝病从口入的机会。对鸡舍的粪便要及时清理。注意鸡舍的通风,不给致病微生物以生存的机会。对外部的车辆要进行程序性的消毒,这样可以避免其带入病原体,引起疾病蔓延。
3.加强免疫
疾病是影响养殖户最终效益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让蛋鸡健康生长,保证高的产蛋率呢?减少疾病的发生便成为关键。目前我国的疾病免疫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其中在蛋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会有科学的免疫程序,养殖户需要根据这些程序进行规范的免疫工作,这样通过及时全面的免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蛋鸡的患病率,进而有效增加养殖户收入,实现效益最大化。但是很多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地区性的疾病只是偶发,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养殖场。也正是因为养殖户在免疫阶段存在这种心理,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蛋鸡患病的风险。对于地区性常见病的免疫,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群产蛋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温度升高,鸡群的采食量会降低。因此,饲养管理者要认真做好鸡群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必须保证供给鸡群优质、营养均衡、新鲜充足的饲料,尤其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保证水质、水源的绝对安全,并保障鸡群充足的饮水,以免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
蛋鸡在生产当中应尽量采取一些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应激反应对鸡群生产的影响;如管理程序规范化:定点喂料、定点捡蛋、定点清理鸡舍粪便等工作,不要随意更改作业时间等,以免鸡群发生应激导致发病而降低产蛋性能。
二、关注温度对鸡群产蛋的影响,正确处理保温和通风的矛盾,注意光照管理
由于绝大多数产蛋鸡舍没有供暖设施,鸡舍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鸡群自身所产生的热量。鸡舍要保持在13~18℃的产蛋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不可超过3℃。鸡笼上下层、鸡舍前中后的温差不超过l℃。鸡舍一般采取最小通风模式(采取间歇通风模式,风机开启时间为9.6小时)。特别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机开关数量及通风口的大小,达到既满足换气的需要,又实现调节温度的目的。春季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倒春寒”现象,导致外界温度变化剧烈,极容易造成鸡群产蛋的不稳定,鸡群产蛋率一周波动范围达到2%~3%,此时管理上要以换气为主,通风为辅,保证温度平稳、适宜,减少温度波动造成的应激;遇到大风或沙尘天气时,进风量与风速是主要的控制点,应合理控制小窗开启的距离、数量,以减少进风量,减缓风速,防止贼风侵袭和减少粉尘。
同时要注意鸡舍光照时间及关照强度的管理,蛋鸡光照时间应稳定在16至16.5个小时,建议早上5:00至6:00开灯,晚上9:00至10:00关灯,光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灯泡建议一至两周左右擦拭一次以保持光照强度;
三、关注产蛋鸡群抗体消长规律,做好免疫消毒工作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尤其是养鸡多年的场区,极易爆发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对产蛋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春季应关注产蛋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适时补免,以维持产蛋的稳定。
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免疫程序,并且坚持保质地完成免疫,特别是禽流感和新城疫。由于春季是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高发季节,要随时关注抗体变化。加大抗体监测频率,在外界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可以1个月监测1次,如果外界环境不稳定,并且本场自身免疫程序不是很完善,则有必要每半个月监测1次。新城疫、传支、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必须长期跟踪、时时关注。

一些养殖场户为避免春季不稳定因素给鸡群带来的疾病困扰,则选择了减少通风、注意保温的方法。恰恰由于这样,导致了鸡舍内有害气体超标以及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给鸡群带来了更大的危害。要养成白天勤开窗、夜间勤关窗、平时勤观察温度的习惯。同时做好舍内外环境以及饮水管线的消毒工作,尽可能降低有害物质含量。有条件的鸡场要定期对鸡群饮用水质及鸡舍环境的细菌含量进行监测,根据养殖场具体情况调整消毒方案,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春季可根据鸡群状况采取预防性投药,特别是各种应激发生前后(如转群、免疫、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应及时给予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的补充。尤其鸡群人工输精以后应当根据其输卵管状况、产蛋情况,适时地对输卵管进行预防性投药,防止输卵管炎的发生。

黄鳝秋冬管理注意事项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进入冬眠。因此,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一、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这样可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供停食冬眠时鱼体消耗。脂肪含量高的饲料有蚕蛹、蚯蚓、蝇蛆等,要尽量多喂。

二、合理捕捉上市
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尤其是在气温降低后,会钻入淤泥里越冬。为此,对于成鳝,应在入冬前合理捕捉上市。捕捉时,应先将池水排干,并清除表层泥浆,再用双手翻池底淤泥捕捉。要避免使用铁锹、铁铲等硬质锐器深挖,以防铲断或碰伤鳝鱼。同时,要注意捕大留小,以便来年产卵繁殖。

三、加强越冬防护
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鳝池,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法,即在池中保持50厘米-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这样,既能保持池底温度,又能保持池水含氧量。鳝鱼开始冬眠时,放干池水越冬。但是要注意池土要保持湿润,不可过于干燥,池土上要加盖塑料网,防止猫、狗等动物捕食鳝鱼。在遇严寒冰冻时,池面应加盖一层稻草或其他秆杆,保温防冻。当来年开春气温升至15℃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促进鳝鱼生长。


鳝鱼怎么繁殖?


鳝鱼也称鱔魚、田鱔、田鰻、长魚、血魚、罗魚、无鱗公子等,为经济性食用鱼,在我国有广发养殖。那它是怎么繁殖的?有什么功效作用?

一、鳝鱼怎么繁殖?

鳝鱼是以卵生的方式进行繁殖,其生殖季节约在6-8月,产卵时成鱼吐泡沫,在洞口积聚成团,卵量较少,不产于泡沫中,产在巢里,约7-8天可孵出幼鱼。

二、鳝鱼有什么功效作用?

1.营养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2.功效作用

黄鳝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之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3.禁忌

不要食用死的鳝鱼,因为鳝鱼的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而在鳝鱼死后,组氨酸在细菌的作用下,能很快在体内产生一种叫做组氨的有毒物质。成人食进组氨超过100毫克就会发生中毒。口燥咽干,唇舌干燥,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赤者要慎食。

黄鳝的秋冬管理办法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入蜇冬眠。因此,在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一、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这样可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供停食冬眠时消耗。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要尽量多喂。

二、合理捕捉上市

鳝鱼喜欢钻入池底淤泥中,尤其是在气温降低后,会钻入淤泥里越冬。为此,对于成鳝,应在入冬前合理捕捉上市。捕捉时,应先将池水排干,并清除表层泥浆,再用双手翻池底淤泥捕捉。要避免使用铁锹、铁铲等硬质锐器深挖,以防铲断或碰伤鳝鱼。同时,要注意捕大留小,以便来年产卵繁殖。

三、加强越冬防护

留在池中越冬的鳝鱼,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鳝池,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法。即在池中保持50厘米~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这样,既能保持池底温度,又能保持池水含氧量,给鱼创造一个理想的越冬条件。二是水源条件不够好的鳝池,可在鳝鱼开始冬眠时,放干池水越冬。但是要注意池土要保持湿润,不可过于干燥;池土上要加盖塑料网,防止猫、狗等动物捕食鳝鱼;在遇严寒冰冻时,池面应加盖一层稻草或其他秆杆,保温防冻。当来年开春气温升至15℃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促进鳝鱼生长。

文登黑鸭秋冬高产管理技术


文登黑鸭是几百年来选育的优良品种,体小、耐粗饲、产蛋多,根据黑鸭的生长周期,当年育雏的黑鸦,当年l0月底产蛋,以传统的养鸭方式,开产高峰期会遇到寒流的袭击,导致第一个产蛋期的产蛋数量少或突然停产。然而秋冬季节鸭蛋价格高,经济效益大,如何提高文登黑鸭第一个产蛋期的经济利润,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 改造大棚养鸭

大棚散养蛋鸭的好处是:控制温度操作简单,安装40W 的灯就可以保暖:解决秋冬季节秋风多,白天太阳光照时间短的缺陷;保持温度比较恒定,达到15℃左右就能保证产蛋不受影响。

2 适当运动

秋冬季节天冷风大,放牧存在管理上的不便,应设计好运动的时间,接近中午太阳光强的时间段放牧,坚持晚出早归运动2~4h的制度,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从而使其不影响生长和产蛋。

3 把好饮食关

把好饮食关是饲养管理程序的首要事项,鸭的饲料半水半粮,鸭每次采食是排水咽粮,饮食多的鸭产蛋多、代谢快、发育快、抗病力强,随着代谢机能逐渐增强,以及寒冷与饥饿的刺激,饲料要求就会相应增加,应按时按点供应饲料,特别是运动后的第一次饲粮,要将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按配方比例标准供应。

4 坚持消毒制度

及时洗刷食槽、水槽,保持干净,每日用充足的凉开水加上万分之一的PP粉,让鸭自由饮 1~2h,要让每只鸭都喝上PP水.以促进胃肠的蠕动,杀灭肠道内有害菌、寄生虫等,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 控制光照

冬天的自然日光时间短,需要增加人工灯光照明。灯离地面lm左右,早上8点关灯,晚上5点开灯。

6 保持空气清新

鸭是水禽,排水量大,因此鸭棚内湿度大,如果通风差.空气必然不新鲜,若密度小,还可以延长饲养期:若密度大、长期不清粪便,则会造成湿度大、温度高,粪臭素、蛋白腐败的氨气、二氧化硫等多种难闻气体混杂,刺眼,甚至引起流泪,易引发支原体病,影响鸭生长和造成产蛋应激,因此要及时地清理粪便,清理完后要用万分之一的百毒杀稀释液喷雾消毒一遍。

7 适宜的密度

若鸭的饲养密度大,活动空间小,鸭拥挤摩擦而互相追逐,有的啄冠,有的啄趾,还有的啄肛、啄羽,总之,过于密集会引起争抢食物,强食弱少,整齐度差,再加上空气混浊、排泄物不能及时清理、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易引发传染病。一般,适宜密度要根据现有条件进行选择调整,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有效保证。

8 做好疫苗的接种

鸭的主要急性传染病有流感、鸭瘟、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霍乱,慢性传染病主要有球虫和白痢病。从接雏开始24h内接种鸭瘟疫苗,7日龄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10日龄饮水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隔3周再分别依次饮水接种一次,21日龄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2个月接种禽霍乱疫苗。

9 普通病的预防

普通传染病常指球虫病、白痢病和慢性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常用小剂量饲喂抗菌素的方法预防,可在饲料里添加万分之一的恩诺沙星。或每隔一周饮水中加青霉素.每只鸭两千单位的使用量。

总之,要保持鸭群正常产蛋就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供应标准的饲料,适宜的管理制度。才可提高产蛋率,增加养殖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96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