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养殖模式与典型经验-大水面鱼鳝混养


一般黄鳝养殖均在较小水体进行,如水泥池、土池等。黄鳝能否在较大水面里养殖呢?江苏省宝应县水产局方云东曾介绍该地连续两年在6.667公顷的荡滩养鳝情况。

1.水体基本情况面积6.667公顷,平均水深1.2米,浅水区占1/3,池埂坚实不渗漏。

2.种苗放养情况放养的模式为黄鳅加滤食性鱼类,以白鲢为主。

(1)鳝种放养1996年5~6月放养鳝种,规格为40~50尾/千克,数量110千克,密度为666.7平方米放鳝种1.1千克,约50~60尾。1997年放养鳝种的情况是,放种时间5~7月,规格与上年相同,放养量为200千克,每666.7平方米放2千克。

(2)鱼种放养

①鲢鱼:1996年3月放养鲢鱼1000千克,规格15尾/千克,每666.7平方米放10千克,1997年放养鲢鱼情况同上年一样。

②银鲫:1996年6月放银鲫火片35万尾,1997年6月放40万尾。

③泥鳅:1996年5~6月放泥鳅150千克,1997年5~7月放200千克。

3.收获情况

(1)黄鳝1996年8月至11月捕捞黄鳝930千克,每666.7平方米产量为9.3千克;1997年8~11月收获黄鳝1550千克,每666.7平方米产量为15.5千克。

(2)白鲢1996年12月收获白鲢11800千克,每666.7平方米产量为118千克;1997年12月收获白鲢12600千克,每666.7平方米产量为126千克。

(3)银鲫1996年12月收获13100千克,每666.7平方米平均产131千克;1997年收获15000千克,每666.7平方米平均产150千克。

(4)泥鳅1996年8~11月收获900千克,每666.7平方米平均产9千克;1997年收获2000千克,每666.7平方米平均产20千克。

4.技术措施

(1)严把鳝种质量关选择的鳝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同时,注意鳝种捕起后立即投放,尽量减少鳝种的暂养时间,此外,黄斑鳝种占绝对比例。放种时将鳝种用3%~4%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

(2)控制好水质大水面水体大,水质相对稳定性好,一旦发生恶化,很难急救,工作量和成本均很大。养殖期间,饵料均用颗粒饲料,根据存塘鱼体重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做到饵料不剩余。高温季节勤加换水,7~8月每2天加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

(3)重视水生植物种植黄鳝喜阴凉环境,其繁殖又需水生植物,本试验塘口,有一部分浅水区,移植了水花生,深水区栽种荷藕,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15%左右。

(4)加强防逃混养黄鳝,放养的密度比较低,无须专门投喂,但防逃相当重要。一是进出水口防逃,二是堤埂防逃。进出水口均用细铁丝网作防逃栅,危险的堤埂用聚乙烯,网片深埋土中,防止黄鳝打洞穿过堤埂逃逸。

5.经验体会

(1)大水面积鱼鳝混养,一般每666.7平方米鱼产量在250~300千克,鳝鱼产量在10~15千克之间。产量过高,水质不易控制,易造成泛塘死亡。黄鳝放养量过大。造成上市规格不大,且易相互残杀。

(2)黄鳝喜生活在土中,不易捕捞干净,第二年上市,规格也增大,价格更高。加之当年繁殖的幼鳝,规格小,上市价格低,需留塘次年上市。故大水面鱼鳝混养,养殖期要2年以上,经济效益更佳。

(3)大水面混养黄鳝,一定要配套放养泥鳅。泥鳅繁殖快,小泥鳅又是黄鳝的活饵料,泥鳅的存在既可消除残饵,改善水质,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相关阅读

黄鳝的养殖模式与典型经验-农村鱼塘套养黄鳝



如何提高农村鱼塘水产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江苏省泗洪县魏营镇周志安在自家鱼塘大胆地进行了试验。

1998年5月投放每千克30尾的鳝种,于1999年8月开始轮捕,捕大留小,平均尾重150克,每666.7平方米比单纯养鱼多增收800元,是农村养鱼效益的2~3倍,具体做法如下: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67公顷,紧靠村庄,东西长,南北宽,平均水深1.2米,池埂宽阔,结实不渗漏,池埂四周生长大量的水旱草,无草塘可移栽水花生约占全池30%,有利于黄鳝的栖息,水源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并在注排水口设网防逃。

2.清塘和施肥清塘药物以生石灰为好,每6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塘内所有野杂鱼和细菌。药物消失后,每666.7平方米施有机粪肥1000千克,7天后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即可放鱼种。

3.种苗放养

(1)鱼种放养一般在春节后2月下旬进行,鱼塘以养肥水鱼为主,每666.7平方米放苗400尾,白鲢占50%、花鲢20%、草鲂15%、异育银鲫15%(规格要大,每尾0.2千克为好,繁苗供鳝吃)。平均规格10尾/千克,购回用3%的食盐水消毒10分钟,后放入塘中。

(2)鳝苗放养5月上旬即在市场上收集渔民用鳝笼捕获的鳝苗,选择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自然的鳝种,购回后用3%食盐水浸泡5分钟,将游动暴燥、乱蹦乱跳的取出,每666.7平方米放苗30尾/千克、15千克,同池的鳝种实行同批同规格一次放养。采取一次放足、多次起捕、捕大留小的原则。

(3)饵料鱼放养黄鳝主要捕食蚯蚓、蝌蚪、小鱼、虾等。投放麦穗鱼和泥鳅20千克,因它们繁殖快,个体较小,身体细长,肉多、无硬刺,在夜间和黄鳝一起出来觅食形影不离,很容易被黄鳝吞食,泥鳅长大后出售也是一项收入。

4.日常管理

(1)施有机、无机肥除2月每666.7平方米投有机粪肥1000千克外,6月以后以施磷肥和氮肥为主,每666.7平方米头天上午施磷肥5千克,第二天上午施碳酸氢铵7.5千克,都选择晴天上午,化水全池泼洒,每10~15天施肥1次。

(2)投饵池塘养殖花白鲢,以施肥为主。但是黄鳝的饵料鱼,由于投放较多,和放养鱼争食,也要投喂一部分饵料。主要有饼粕、玉米、麸皮、鱼骨粉和维生素添加剂等,并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日投饵占饵料鱼总重的3%~5%,日投喂2次。

(3)掌握水质由于主养肥水鱼,以施粪肥为主,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溶氧较低,如发生鱼类浮头缺氧,一定要开启增氧设备增氧,夏、秋季节每周要排出老水,加注新水1次,确保水质肥、活、嫩、爽。

(4)勤巡塘由于农村池塘紧靠村庄、家前屋后,给养殖治安带来很多麻烦,必须做到人不离开塘,发现偷鱼、偷鳝,要立即制止,做到白天夜间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预防鱼病主要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办法。从6月开始每20天消毒1次水质,每666.7平方米施生石灰20千克或漂白粉1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泼洒鱼药一定要和施肥错开,因消毒药可以降低肥效。定期配制药饵,进行有效防治。因池塘套养黄鳝,是仿自然生态的模式,并可在塘内繁殖,未发现1次鳝病。

5.成鱼捕捞由于塘水浅、鱼多,要进行轮捕,即达到商品规格捕出上市,减少放养密度。8月下旬将尾重0.75千克成鱼捕出上市,坚持用大眼拉网、丝网捕鱼,全年尽量不干塘捕鱼,防止黄鳝冻死。

6.黄鳝捕捞从1998年5月在池塘中混养黄鳝至1999年8月开始捕鳝,鳝鱼生长效果好,当时投放的鳝种为规格30尾/千克统货,经过15个月池塘套养起捕,最大规格300克/尾,最小规格50克/尾,平均规格150克/尾。因该地黄鳝小规格价格较低,40尾/千克的售价为6元,15尾/千克10元,150克以上黄鳝无论在什么季节价格都高达35元/千克以上。因此,经过了解市场行情,将150克左右定为捕捞对象。方法一是鳝笼捕捉:到市场上购买竹篾编制鳝笼,笼内放蚯蚓和小鱼做诱饵。一般在天黑前6时左右放笼,凌晨1时收笼,后更新诱饵,再诱捕1次,捕到黄鳝150克/尾放入容器内等待出售,小规格继续养殖。二是徒手捕捉:晚上9时,黄鳝在岸边觅食时,整个身体露出水面,用右手徒手捕捉,以这种方法最好,因为专捕大规格,而不损伤鳝苗。

7.经济效益农村池塘通过套养黄鳝,由原来每666.7平方米产成鱼250千克,产值1200元,纯利400元。提高到每666.7平方米产成鱼300千克,产大规格鳝30千克,仅黄鳝一项收入就高达近千元,利润可观。


锦鲤与青鱼混养的技术经验


青鱼又名螺丝青,是我国养殖较早的常规鱼类之一,为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成鱼养殖多实行混养、密养和轮养。鲤鱼如与青鱼同池混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锦鲤与青鱼混养的技术经验,具体来了解一下:

常用的配比为每放养1千克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厘米左右的鲤鱼2~4尾。如与草鱼同池混养,每放养l千克的草鱼鱼种,只搭配体重50~100克的鲤鱼一尾。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要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饵料而快速生长,必须施肥繁殖天然饵料以及投喂人工饲料。
一、施肥的总原则是,使池水水质达到并保持“肥、活、嫩、爽”。
二、投饵的总原则是“匀、足、好”。如果完全投喂精料时,日投饵量可按鱼类递增体重的1~5%计算。
三、日常管理要做到“六个四”:
1、四早:早清整鱼池,早放养鱼种,早投饵开食和早定专人管塘。
2、四看:看鱼的活动情况,看水质变化,看天气情况,看当时的季节。
3、四勤:勤巡塘观察,勤查看鱼的生长和健康情况,勤做好鱼池清洁、预防病害,勤于研究。
4、四防:防止浮头、泛池,防治鱼病,防灾,防盗。
5、四定:投饵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6、四消:鱼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定期消毒。

青鱼精养过程中要把握的几个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一:精养大多采用大青鱼套养小青鱼的模式,推荐放养标准为亩放每条3至4斤左右的斤两鱼190至220条,投放每斤6-10尾左右的小苗30斤,另投1两左右鲫鱼500至800尾,斤两花白鲢150尾。这样的投放模式,可充分利用调动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减少病害。
技术要点二:投喂模式,经过多年的养殖,用料经过多次的实践与调整,从以前的沉性料变为现在的膨化料较为适宜,一是增加了饲料的利用料,降低了饲料的浪费,二是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三是增加了产量与效益,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通威青鱼料8923、8926等都是较为理想的青鱼膨化料,有经验表明,在青鱼最适生长的春秋季,使用青鱼高档料,可以增加亩产量,提高上市规格。特别是近年大鱼商品鱼价格更好的情况下,使用海大、通威等名牌高档青鱼料,养殖大鱼更有利润。
技术要点三:水质管理讲究适当的肥度。水不肥,吃不好,最后长得也不好。一定的肥度,首先可以解决一部分天然饵料,同时藻类丰富的水体溶氧就更高,青鱼在水中氧高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快速生长,池塘一般在清明前后肥水,鱼吃食就特别旺,同时要保障水肥而不老,须在5至10月不定期用生石灰与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技术要点四:病害防治要加强预防,青鱼鱼病较多,上半年以虫害和细菌性烂鳃为主,下半年以出血病为主,每年的清明前和中秋前后要严格杀虫和消毒,在高温期尤其做好预防工作,现在流行的疫苗可以有效防止青鱼病害的发生,注射疫苗保护力达到90%以上。

太湖大闸蟹大水面放养河蟹技术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水活流畅,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优势,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放养准备
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水域,水草不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种植或收集部分水草予以弥补,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促进河蟹的生长。同时采用网片和木桩将养殖水域双层圈围起来,高度以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为宜。幼蟹放养前,还应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天敌。
二、苗种选择
养殖效益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首先应选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幼蟹。从多年养殖结果看,生态土池育苗比工厂化水泥池育苗更适宜自然放养,特别是大水面放养。
三、放养时间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3~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
四、科学投放
蟹种投放数量应根据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和经济实力量力而行。200~300只/公斤的蟹种按400~600只/亩的密度放养。面积大,饵料足,水质好,资金有保障的也可适当地增加投放量,但不能超过该水域的自然供饵能力。放养前,蟹种暂放应均匀,范围要大一些。外购蟹种如脱水时间较长,则应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再取出放置3~5分钟,如此反复2~3次,待幼蟹充分吸水,适应环境后再投放。
五、饲养管理
大水域水草丰富,一般前期不需投喂饵料,6~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为延续和保护水草,此时应及时投喂螺蛳、河蚬、鱼虾肉和谷类、豆类、南瓜丝等。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时~9时和下午17时~18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应按河蟹体重的5%~7%。上午宜投喂在水草的深水区,下午应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平时应及时捞出被河蟹咬断的漂浮水面的水草,以免腐烂败坏水质。平时做到定期泼洒生石灰与拌饵投喂内服药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常用的内服药有益肝素、FRC等。
六、成蟹捕捞
大水面养殖河蟹不同于池塘养蟹,应适时进行捕捞。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赶在成蟹自然生殖洄游前集中捕捞,通常用地笼和迷魂阵进行定置张捕,效果较好。

冬春大水面放养螃蟹技术要点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水活流畅、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优势,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场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放养准备
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水域,水草不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种植或收集部分水草予以弥补,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同时采用网片和木桩将养殖水域双层圈围起来,高度以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为宜。幼蟹放养前,还应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天敌。
二、苗种选择
养殖效益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首先应选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幼蟹。从多年养殖结果看,生态土池育苗比工厂化水泥池育苗更适宜自然放养,特别是大水面放养。
三、放养时间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3月份~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
四、科学投放
蟹种投放数量应根据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和经济实力量力而行。200只/公斤~300只/公斤的蟹种按400只/亩~600只/亩的密度放养。面积大、饵料足、水质好、资金有保障的也可适当地增加投放量,但不能超过该水域的自然供饵能力。放养前,蟹种暂放应均匀,范围要大一些。外购蟹种如脱水时间较长,则应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分钟~2分钟,再取出放置3分钟~5分钟,如此反复2次~3次,待幼蟹充分吸水、适应环境后再投放。
五、饲养管理
大水域水草丰富,一般前期不需投喂饵料,6月份~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为延续和保护水草,此时应及时投喂螺蛳、河蚬、鱼虾肉和谷类、豆类、南瓜丝等。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时~9时和下午17时~18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应按河蟹体重的5%~7%。上午宜投喂在水草的深水区,下午应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平时应及时捞出被河蟹咬断的漂浮水面的水草,以免腐烂败坏水质。平时做到定期泼洒生石灰与拌饵投喂内服药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常用的内服药有氟哌酸、益肝素、FRC等。
六、成蟹捕捞
大水面养殖河蟹不同于池塘养蟹,应适时进行捕捞。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赶在成蟹自然生殖洄游前集中捕捞,通常用地笼和迷魂阵进行定置张捕,效果较好。

从五个方面掌握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其常栖居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一般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每年的6――9月份为河蟹活动摄食的盛期。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因而利用大水面养殖河蟹,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镇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水域的选择
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最好是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中的芦苇、蒲草),螺蚬较多的水域(螺蚬不足可以进行人工放养)。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水草不多的地方可以采取人工种植部分水草的方法予以弥补。
1.2防逃设施的建立
采用网片和树桩(竹桩)将养殖水域圈围起来。拦网宜采用聚乙稀网片,网目大小以不逃蟹为宜,最好采用双层围网。拦网的高度应在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网脚以石笼作沉子沉入底泥中,并用倒刺桩将网片插入泥土中,在内层网衣上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做成倒檐,以防河蟹从网上翻出外逃。每隔一定距离用树(竹)桩插入泥土中0.5――1.0米,以加固拦网,防止风浪冲击。
1.3清野
幼蟹放养前,应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清除水域的野杂鱼类,减少河蟹的天敌,为河蟹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蟹种放养
2.1严把蟹种质量关
养殖效益的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选购苗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选购的幼蟹(蟹种)应当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2.1.2在江淮地区及长江流域,长江蟹是优先选购蟹种,其生长速度及回捕率要优于其它蟹种。在同等条件下,辽河蟹性成熟比长江蟹早,个体的平均规格自然要小得多。
2.1.3内陆纯淡水培育的蟹种要优于沿海地区培宜的蟹种。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培育用水有一定的盐度,培育出来的蟹苗不适应内陆水域,易早熟,生长速度不很理想,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培育幼蟹。
2.1.4从多年养殖结果看,生态式土池育苗比工厂化水泥池育苗来得好,前者培育的苗种更加适应自然放养,特别是大水面放养。
2.2适时确立放养时间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的3――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的冬季和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
2.3确定合理放养量
放养量的确定应根据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及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以200――300只/千克的蟹种按400――600只/667平方米的密度放养。面积大、饵料足、水质好,资金有保障的也可适当地增加投放量,但不能超过该水域的自然供饵能力。
2.4采用科学的放养方法
放养前,将蟹种装在船上,尽可能地放均匀一些,范围放大一些。如果是外地采购的蟹种,因历经长途运输,脱水时间较长,则不宜直接投放,而应先将幼蟹进行缓苗处理,即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取出放置3――5分钟,如此反复2――3次,待幼蟹充分吸水,适应水域环境后再按上述方法放养。
3饲养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水域中水草一般较丰富,在前期一般无需投喂,7――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为了有效地保护好水草免遭大量破坏,此时应及时投喂部分人工饵料,如螺蛳、河蚬、鱼虾肉等,植物性饵料中的谷类、豆类、南瓜丝、山芋丝等,以更好地促进河蟹快速生长。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和下午17――18时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应按河蟹体重的5%――7%。上午宜投喂在水草的深水区,下午应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
3.2水质管理
大水域一般水体畅通,水质不易变坏,但在水草被河蟹咬断漂浮水面时应及时捞出,以免在高温季节腐烂败坏水质。同时禁止有机磷类及菊酯类药物污染水质。另外,每隔15天用生石灰按25――30千克/667平方米化水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
3.3日常管理
首先要加强拦网管理,及时检查围栏的网片有无漏洞,如发现漏洞,应及时补修,特别是在洪水季节,河蟹很容易随水的流动逃逸。
另外,在河蟹生长期间禁止打捞水草,禁止放鸭,禁止用渔具进行水下作业,因为这样都很容易造成河蟹伤亡,特别是河蟹蜕壳高峰期,其危害性更大。
4病害防治
4.1水域清塘消毒应尽可能进行。
4.2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快,尽量不要使蟹体受伤。
4.3采用定期泼洒生石灰与拌饵投喂内服药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常用的内服药有氟哌酸、益肝素、FRC等。
5成蟹捕捞
大水面养殖河蟹不同于池塘养蟹,应适时进行捕捞。9月中旬开始,有相当一部分河蟹企图向网围外攀逃,因而适时确定捕捞时间,对提高回捕率,减少河蟹逃逸很重要。所以大水面拦网养蟹,必须提前开捕,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赶在成蟹自然生殖洄游前集中力量组织捕捞,通常用地笼和蟹簖(迷魂阵)进行定置张捕,捕捞效果较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97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