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池的建造技术

1.幼鳝培育池

一般选在离水源较近、排灌方便、地势稍高处。每个池面积以1~5平方米为宜,数量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池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50厘米,30厘米建于地下,20厘米高出地平面,用砖墙结构,水泥抹缝。池的两边各设进、排水口一个。底层加泥土5厘米,并加塘底淤泥3厘米。

2.成鳝池

选择条件同幼鳝池,面积随养殖数量而定。若家庭饲养以每只5平方米左右为宜,如养殖专业户每池可建成10、50平方米左右。为了便于分池饲养,最好同时建几只池。形状多用长方形。有条件的可建整体水泥结构,也可在池底用碎石或三合土压实,然后用砖铺底,四周用砖筑墙,水泥抹缝。池深0.8米左右,池边墙有30厘米高出地平面,以防下雨漫池逃鱼。墙顶设防逃檐。池底铺泥20、30厘米,也可底层不加泥,每隔1米筑0,5米宽土埂一条,土埂与水平面相平。底层加土的池,水深可适当放浅些,一般15~20厘米,筑埂的池放30~50厘米。不筑埂的池水面可放1/3面积的水葫芦,筑埂的池埂上可种些茨菇等水生植物,池中放些浮萍、芜萍,以利于改善水质。在与水平面相平的池壁处设一个排水口,在其对面略高于水平面处设一个进水口,进、排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拦住,以防黄鳝逃逸。池上要搭棚遮荫,一般可用丝瓜或扁豆之类的攀缘植物,遮荫面积约占池面积的1/4。为了便于水体交换,可建一自流换水池。

相关知识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亲鳖池建造技术



用于繁殖子代的鳖叫亲鳖,其饲养池称亲鳖池。由于亲鳖放养密度较稀,占用水面大,通常亲鳖池多修建在室外——常温露天池。
亲鳖池与室外成鳖池相类似,所不同的是亲鳖池的一边必须修建产卵场。
亲鳖池应尽量选择光照好、环境幽静的地方修建。视亲鳖的数量,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为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池深1.8m~2.0m,蓄水1.2m~1.5m。为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应设有溢水口。池底应有软泥或铺河沙。泥沙厚度30cm左右,供亲鳖越冬或渡夏潜伏之用。
池边四周除修建产卵场的一边,其余三边不露土或者铺以较硬的路面,以防亲鳖分散产卵。而在池中央需用板或竹箔搭成拱形晒台——浮岛(20平方米~40平方米左右)。在亲鳖池坐北向南的一边修建产卵场。为保持产卵场的干湿度,产卵场需高出水面1.0m左右,长度视亲鳖数量而定,一般每只亲鳖可按0.05平方米左右的面积进行设置。产卵场的周边,凡沙会流失的地方都用砖砌一矮墙,内部铺上30cm厚的河沙,即成为产卵沙盘。沙要求松软,沙的粗细以亲鳖产卵挖洞不倒塌为度。鳖喜欢在向阳背风、无直射光的环境中产卵,因此,产卵场上应种植一些阔叶树木,或杆高叶茂的植物,并盖以顶棚,创造一个隐蔽、凉爽、幽静的产卵环境。亲鳖池较大时,产卵场也可以修建在池中央。
其他设施,如饵料台、进出水口、防逃墙等场所与成鳖池相似。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成鳖池建造技术



成鳖养殖是养殖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其产品一是商品鳖,二是后备亲鳖。进入成鳖阶段,鳖的抗逆能力增强,但同时攀缘潜逃和同类残食也达到高峰。因此,成鳖池除了有较好的防逃设施外,一般都应当同时建造三口以上,以便在放养幼鳖的开始阶段即按大、中、小分养。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鳖池既可建在室内,进行控温集约化养殖,也可建于室外塑料棚保温或露天常温养殖。成鳖池在建筑结构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池壁用水泥砖砌,水泥粉面,混凝土池底,面积一般在25平方米~50平方米之间,池深1.2m~1.5m,蓄水0.8m~1.2m。池壁四周还应设三角形防逃板,底部铺河沙厚度为15cm~20cm,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的坡降为10‰,出水口同样必须低于池底,用直径6.6cm以上的阀门控制,并加装防逃网。进水口应伸向池内10cm~20cm,垂直高出水面30cm以上。池底出水口端同样应修拦沙墙,墙的高度和沙的厚度相当。其上设摄食——休息场,用水泥板或木板搭设,以利用池壁斜坡,斜坡面上留出一定宽度的空地。摄食——休息场面积比例同稚、幼鳖池。鉴于成鳖阶段,个体增大,仅仅设摄食——休息场,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其“晒背”的需要,故在成鳖池内,尚需用水泥板或竹箔搭成晒台。另一种是土池,土池一般为鱼池改建,或专门开挖。应控制在2000平方米之内,池周防逃墙高50cm以上,防逃反边15cm左右。池堤坡度1:3,池周防逃墙内留宽0.5m以上的空地,可以作为鳖晒背、休息场地。其他设施与室内鳖池相似。

甲鱼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之稚鳖池建造技术



稚鳖是养殖起始阶段。稚鳖娇嫩,抗逆能力差,所以对稚鳖池的要求较高。现阶段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多把稚、幼鳖池建在室内,通过加温保持水温稳定,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使之能顺利、安全渡过孵化后的第一个冬天。稚鳖阶段是鳖的整个生活中最敏感的时期,在自然条件下,环境稍有变化,会造成稚鳖体质极端虚弱,以至大量死亡。通过加温养殖,不仅能缩短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成活率,为下一阶段养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把稚鳖池建在室内,则须选择向阳、背风、比较温暖的地点,以防严冬水温过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室内稚鳖池的面积通常为10平方米~15平方米,池深0.8m~1.0m,使用时蓄水0.3m~0.5m。池壁全部由水泥砖砌,水泥粉面,底部铺混凝土。池内摄食——休息场应在出水的一端。摄食场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泥板和木板架设,板与水面成30度角~40度角;另一种是池壁一侧修成同上角度的斜坡,坡顶留30cm左右的平面。摄食——休息场一般占全池面积的1/10。池壁顶部需修防逃反边,宽约5cm~10cm,以防稚鳖后期逃逸。
室内稚鳖池从进水口到出水口应有一定坡度(10‰),而出水口应比池底再降低3cm~5cm以便排水、排污。出水口应加铁丝网防逃。出水口直径一般5cm以上,以阀门控制。池底铺河沙厚度约5cm,但在邻近出水口池底1/3的部分需修建与沙厚度相同的拦沙墙,其上方应是摄食——休息场所在,这样残饵、污物一般不会沉积于沙中,排水时易于清除,也不会造成底沙大量流失,阻塞出水管。根据生产需要,稚鳖池一次修建数口或更多时,应当排列在一起,便于管理。
室外稚鳖池既可以用水泥、砖砌,也可以是土池,面积可稍大一些,50平方米~100平方米。土池除了池壁不用砖砌,池底不铺混凝土外,其他设施应和室内稚鳖池相同。

成品黄鳝养殖之水泥池的建造



成鳝养殖是将体重10~15克的鳝苗(种)养到体重80~100克或100克以上的食用鳝的过程。这是黄鳝养殖的最后一环。

成鳝池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有些小的仅3~5平方米,而大的甚至可高达100平方米。作为家庭养殖的,以10~15平方米、池深1~1.2米为宜。池的形状应结合实际地形灵活掌握,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可,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最为常用。建池地点要求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

成鳝池按结构可分为土池和水泥池两类,而按养殖方式又可分为静水有土养殖、流水无土养殖和流水鳝蚓混养等。但无论哪种结构,在建池时都必须要考虑防逃、易捕捞和进出水方便三个原则。

水泥池的部分池体建在地面以下。按设计要求先挖好土池,池壁用砖(或片石)水泥砂浆砌好后,用水泥砂浆批挡;或用混凝土现浇做成池壁后,再用水泥砂浆批挡而成。池面要高出地面10~15厘米,以防下雨时雨水流入;池壁顶部用砖或其他材料做成向池内伸进15~20厘米的“7”字形“压口”(或叫“出檐”),以防黄鳝用尾部勾墙而逃;池底可用水泥砂浆,也可用三合土浇成。在离池底高30厘米处开出水口,50厘米处开进水口,进出水口都要用细网目的网封住,以防在排灌水时黄鳝逃走。池子建成以后,在池底铺一层20~30厘米厚的淤泥,泥质要软硬适度,以利于黄鳝打洞穴居,然后注入新水,水位保持在10~15厘米,水面离池壁的“压口”处高度应有30厘米。

在池中还可以建一个1~1.5平方米的幼鳝池,幼鳝池周围留数个大小不一的窗孔,窗孔用铁丝网片罩好,不让成鳝进入,只让幼鳝通行而起到对幼鳝的保护作用。

在水泥池铺底用的泥土,可直接选自河底、湖底或池塘底中的黑色淤泥。但这种泥因有机质含量丰富,细菌密度大,使池水耗氧量大,黄鳝发病率高,而且黄鳝不便打洞穴居。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1)将淤泥摊开曝晒3~5天后入池进水。

(2)直接用黄泥踩碎后入池进水。

(3)在池中铺好底泥后,栽种一些挺水植物,如茭草(或茭白)、慈菇等。

(4)在底泥中添加一些石块、砖头等物。


黄鳝无公害有土水泥池养殖的水泥池建造



水泥池形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和环境综合考虑,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水泥池大小应根据养殖的规模而定,庭院副业式养殖以4~5平方米为宜;专业户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以15~30平方米为好。

建造水泥池时,先在平地上下挖40~50厘米,挖成土池后,池壁高出地平面30厘米,使池深达到70~80厘米。池壁用砖块、石块、砂浆砌好,用水泥填缝。为防黄鳝逃跑,池底用水泥铺底。池内放30厘米厚的淤泥,土质软、硬、实要适度。如土质过硬,可加些青草、菜籽秸、蚕豆秸沤熟;土质过软、烂,要加硬泥拌和。这样既有利于黄鳝打洞潜伏,又不易因土质太硬造成打洞困难,也不会由于土质太软而使洞口堵塞造成过多黄鳝缠绕。池边墙顶做成T形出檐,离池底30厘米处开出水孔,50厘米处开进水孔,进、出水时孔口都要用细网目的网罩住,以防黄鳝逃出。

池建好后,注入新水,水位高出泥土10~15厘米,夏季水位要适当加高。池面1/3水面养水葫芦或茭白,既可净化水质,也可为黄鳝提供栖息产卵场所。为保护幼鳝,还可在池中建1平方米左右的圆形幼鳝池,池底向上30厘米处的池壁,留2~3个大小不等的窗孔,窗孔用铁纱罩好,不让成鳝入内,只让幼鳝通行。


黄鳝池养操作技术


一、黄鳝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黄鳝喜欢在泥质底层钻洞或在堤岸的孔隙中穴居,在池塘、沟渠、稻田和有机质较多的水底淤泥中都能生长。其适宜的温度为15℃-30℃,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逐渐停食进入冬眠。黄鳝白天常躲在洞里,夜里或早、晚出穴觅食。



黄鳝的性情凶猛,喜肉食,常以小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为食,也吃有机碎屑等,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黄鳝之间互相残杀的现象极为严重。

黄鳝具有性移转的特点。从胚胎发育到性成熟时都为雌性,内生殖腺只有卵巢,体长大约在15cm以下全是雌的;在20cm-40cm,部分个体出现性移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在50cm以上,黄鳝的内生殖腺均为精巢,全部转变为雄性。

黄鳝一般2龄~3龄性成熟开始产卵,生殖季节大多在每年的6月—8月,产卵于穴居的洞口附近,以在水面上吐出的泡沫为巢。雌雄亲体都有护卵的习性。

二、黄鳝的池养操作技术

1、黄鳝池的选建

根据我地鳝农的经验,养鳝池一般要求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家宅附近,以含有机质较多、软硬松坚适度的壤土地质最好,利于黄鳝打洞潜伏。鳝池以圆形、方形、面积50m2以下为好,视具体环境情况而定,总之池越小饲养、捕捉、管理等就越方便。养鳝池的深度一般80cm-1OOcm即可,水深10cm-20cm为宜,因黄鳝习惯身居穴中,头不时伸出洞口外窥测食物或呼吸;若池水太深,吃食呼吸就得游出洞外,成天不在洞内不利于生长。

鳝池池坎一般用条石、片石或砖砌成,高90cm-120cm(应高出地面10cm-20cm),池水面超高30cm-50cm,池坎顶端用砖砌成″T″形,以避免黄鳝爬壁或用尾钩住堤顶外逃。堤坎内壁用三合灰或水泥沙浆勾缝摸光,在侧壁对角各开一个进、排水口并用纲丝网或聚乙烯网封堵防逃。养鳝池建好后,首先要清整干净,然后在池内垫20cm-30cm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并在池内适当种植如茨菇、水白菜类的水生植物或放置石块、木棍等以备黄鳝穴栖、觅食和遮阴。

2、鳝种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鳝种是提高养鳝成效的关键。为此,一般选择人工繁殖场的鳝苗和笼捕或突手捕捉的野生鳝种最理想;规格要求以每千克40尾-60尾为宜。同池放养的鳝种必须是同批次、同规格的苗种,严防个体差异大而引起互相残杀,降低成活率。鳝苗种放养的密度要根据投喂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kg-3kg种苗,若规格大可适当少放。下池前用1%—2%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即可。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05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