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关



其二是把好消毒关;其三是把好管理关。下面将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肠炎病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防止饥饱无度。定期用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2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每50千克病缮用大蒜头500克、食盐250克捣烂拌饵投喂,连用3天~6天。

腐皮病防治

鳝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消灭病原体。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用1克/立方米~1.2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在鳝鱼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已发病的鳝鱼池,可用1只~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系于绳上,在池中往返拖几次,2日~3日即有明显好转。

赤皮病防治

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定期换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用1克/立方米~1.2克/立方米漂白粉泼洒,连用3天。用金霉素每毫升0.25个单位浸浴病鳝。

萎瘪病防治

同一鳝鱼池规格整齐,防止争食。放养密度适宜,密度过大,应及时分池。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丰富,投均匀,满足鳝鱼摄食生长。

水霉病防治

鳝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用30克/升~50克/升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患病鳝鱼5分钟~10分钟。

毛细线虫病防治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卵。每50千克鳝鱼用90%晶体敌百虫5克~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6天。用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根皮(16∶5∶3∶5)中草药合剂,按每50千克鳝鱼用药290克,加3倍的水煎煮至原水量的1/1,取药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用药6天。

棘头虫病防治

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或将池水排干,暴晒,杀死中间寄主,切断传播途径。用90%晶体敌百虫每50千克鳝鱼5克~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6天,同时用0.5克/立方米~0.7克/立方米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相关阅读

初次养殖黄鳝的朋友要把好底质关和水质关



初养黄鳝者要把握好黄鳝养殖池的地质关和水质管理观,减少环境危害带来的养殖损失。下面简单谈谈初养黄鳝时对地质和水质的管理方法。

1、底质关

初养者往往直接取黑色淤泥铺底,这是不足取的,因为这既不利于黄鳝打洞穴居的习性,又使黄鳝发病机率提高。正确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的基础上还应再分三层。底层是用废植物秸秆铺成的,一般选择有韧性、透气性好、耐腐蚀性强的粗纤维植物废料,并要求大小搭配,重量比例可为粗大秆:中型秆:碎料为5:3:2。例如先铺1~2层玉米秆,再铺20厘米左右厚的油菜秆(或豆秸),上面再铺3~5层纵横交错的玉米秆或高梁秆之类,最后再撒入一层谷壳,一层生石灰(约10平方米撒0.5千克);中层是供黄鳝穴居的较硬粘土层,一般厚度约30~40厘米;最上层便可铺淤泥,厚度为15厘米左右,同时撒上一层薄薄的生石灰,最后注水进行底质消毒。

2、水质关

水质要好,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春、秋每3~5天换水1次,夏天1~2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只可换去1/4~1/2,且进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池水温度一致,温差不要超过3℃。换水的时间以中午为好,最好是在有阳光的时候换。换水的同时要注意清洗食台和污染的地方。有条件的能保持微流水更好。水质好的表现为黄鳝吃食时会发出“吱吱”声。池内水位要依水温、季节、天气情况而适当调整,一般应控制在6~25厘米范围之内,原则是低温时浅、高温时适当加深。


肉鸡的疾病防治


我国对肉鸡的养殖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养殖农户对肉鸡疾病的防治问题更加关注。笔者在本文中从肉鸡的养殖特点入手开始分析,对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展开了讨论,希望笔者的讨论能够应用到肉鸡养殖以及疾病防治中去,以此来提高农户的养殖经济效益和疾病的控制水平。

一、前言

肉鸡的生长周期短并且抗病的能力较差,做好肉鸡的疾病防治首先要选好养殖场地,做好通风以及疾病的防治工作,还要对不同的疾病进行预防,进行科学养殖,以此来提高肉鸡的成活率和养殖质量水平。

二、肉鸡仔鸡的生长发育特点

1.饲养周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

肉鸡仔鸡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情况下仔鸡孵出时体重为0.04千克左右,但是现在市场上全价饲料的销售比较广泛,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使用,也就间接导致了肉鸡仔鸡的育雏期体重可达到0.6千克左右,6周过后,仔鸡一般可以出栏,那时体重会增加到3公斤左右。

2.各组织器官和鸡肉发育不健全、不均衡

由于肉鸡仔鸡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肌肉的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心脏等多方面器官的生产发育,尤其是心肺的发育速度非常缓慢,所以心肺提供的血氧不能满足仔鸡肌肉生长所需的量,也就间接导致了代偿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腿骨和胸骨长时间受到挤压,容易发生病变,出现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对仔鸡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是影响了经济效益,降低了等级。

3.个体的抗病和适应能力较差

相对于正常仔鸡育雏时间来说,肉鸡仔鸡从出壳到出栏所经过的45天是非常短暂的,对于正长的仔鸡这仅仅是育雏的时间,所以出栏后的肉鸡虽然个头很大,但是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非常差。因此,肉鸡养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日常的监管和护理工作,防治腿部疾病和胸部疾病的发生以及一些综合性的症状。

三、肉鸡养殖中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免疫程序过于固定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农户的养殖免疫程序一直一成不变,在任何养殖周期都采用一样的免疫程序,不断使用,没有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灵活调整,为免疫工作带来了难题。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灵活多变的免疫程序可以帮助养殖农户增强肉鸡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应自己养殖场的发展和规划。

2.接种程序存在问题

在保证免疫程序正确的情况下,还要重视肉鸡的接种问题。如果接种程序存在问题,也会对前期的免疫工作造成影响,造成免疫的失败。在免疫过程中,要重视肉鸡的呼吸道疾病、笑话逗啊疾病,不能随便改变接种途径,以防对免疫结果的改变。

针对这一问题,要明确肉鸡免疫途径有多种,对不同的疫苗应该使用合适的途径进行接种。点眼滴鼻适用于新城疫Ⅱ系、Ⅳ系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接种;翼下刺种适用于鸡痘疫苗;禽流感、禽霍乱等疫(菌)苗以肌肉注射为好;对肉鸡群体免疫,最常用最简便的就是饮水法;新城疫Ⅱ系、Ⅳ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等都可以使用饮水免疫法;气雾免疫省时省力,而且对某些与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效果最好,如鸡新城疫各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

四、加强肉鸡疫病防治的措施方法

1.合理选择肉鸡规模养殖场的场地

首先,养殖场地的选择要合理,例如为了防治人畜共同患病的情况发生,要把养殖场所选在远离人口秘籍的地区,以干燥的地区为宜,地势要高,并且要和其它养殖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选择健康的肉鸡鸡苗

在养殖场确定地质后,要选择优质的健康的肉鸡鸡苗,为肉鸡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疫病的发生,确保肉鸡的质量和养殖农户的利益。

3.做好消毒工作

当气温产生变化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都养殖的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在夏天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在合适的气温条件下进行生长蔓延,从而威胁肉鸡的安全。当有肉鸡生病时,要及时用药或者进行隔离,当有肉鸡死亡时,要对用具、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同时盆和其他工作一起进行,例如饮水和喷雾消毒等。

4.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进行接种工作时,卫生部门应该做好监管和指导工作,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尤其是在禽流感高发的季节,要格外注重免疫工作。选择疫苗时要充分考虑到肉鸡的具体情况,采取滴鼻、注射等疫苗接种等方法。疫苗的接种工作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展开,疫苗的保管工作也不容忽视,要在冰箱中保管,并且取出后至合适温度再使用。

5.科学管理肉鸡规模养殖场

5.1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工作,并且要对日照、温度等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不同的季节要预防不同的疾病。在夏天要防止热病的产生,因此要做好降温工作,在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确保鸡群有足够的抵抗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5.2养殖人员要加强消毒意识,当有外来人员进入养鸡场时,要及时做好彻底的消毒工作,一般在养鸡场内可以设置消毒池,为消毒工作提供便利,并且针对鸡舍内部,也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5.3在肉鸡患病时,用要也要确保其合理性。当肉鸡出现病症时,用药要根据病情和鸡龄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尽量选择无毒的药物,严防胡乱用药,药不对症,过度用药等。用药要确保高效性,以此来为肉鸡合理治疗,并且要节约用药治疗的成本。

五、结束语

肉鸡的疾病诊疗工作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肉鸡的疾病预防涉及到多个环节,在养殖中就应该做好相关工作,减少疫病防治的投资。结合笔者的论述,养殖户要做好选种、消毒、疫苗接种等工作,科学合理的管理养殖场,以此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健康的肉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6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