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河蟹是这样孕育出来的

一、亲蟹选择
育苗用的亲蟹,应在九月底到十一月初的这段时间,挑选体重100g以上,性腺发育相对成熟的绿蟹,背壳无外伤,肢体健全,体能充沛,活动能力强的优质亲蟹,雌雄比为2.5~3:1最佳。
二、交配
当河蟹变为绿蟹后表示河蟹已经进入性成熟阶段,敏感性强温度,水环境到达一定条件时便可进行交配,水的盐度和温度是河蟹交配的关键,盐度在12%~25%之间最佳,水温保持在8~14度之间最佳,水温过高过低都容易使交配
三、日常管理
①选择越冬地点
尽量选择在阳光充足,安静无干扰的地方最佳
②水质管理
保持水环境的稳定,定期换水,15天检测一次水体盐度、溶氧量和PH值,盐度25%左右,溶氧量5mg/升,PH值在7.8-8.7的这样一个数值区间。保持水位在1.5米以上即可。
③饲喂
尽量挑选新鲜现成饵料,如杂鱼,虾蚌贝肉等。投喂量应根据亲蟹摄食情况来定,一般日投喂量控制在亲蟹体重的2%~10%。注意观察亲蟹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并调整投喂量。

相关知识

河蟹塘里母蟹煮出来为何变成这样,我们该如何处理?



今天较多人发了张图片问我,葛店长这是怎么回事?
在去年,兴化螃蟹这个时候基本上结束了,所以此现象大家见得少,而今年,螃蟹迟迟不卖,导致母蟹卵巢开始变化,从现在开始,兴化塘口的螃蟹会慢慢出现此等现象,这几年葛店长带着团队成员一致跟踪研究,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经分析后,就是母蟹体内受精了,并且在淡水中无法产卵,导致的流产,卵子坏死现象
图片为网友提供照片
图片黑色部分为受精后卵巢煮出来颜色
这样螃蟹进餐桌会受到消费者质疑
那么问题出现了,并且呈现越来越多趋势,农户该如何处理,这才是我们应该谈及的问题
葛店长给出几点建议:将塘口母蟹取出来,用暂养箱子打起来,公母分开,防止池塘淡水中交配;
可以将母蟹逐渐卖掉,不留塘。
葛店长寄语:面对客户质疑,各位商贩,农户可以安心解释,首先这种现象为正常现象,这黑色的东西没有毒!可以食用,并且口感还算可以,不用过分担心!
让我们齐心协力,打造兴化最高品质大闸蟹

如果你是这样养河蟹的,你怎么可能会赚钱呢?



叮-叮-叮......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打电话给我的老板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小周,有时间过来给我看看塘吗,我塘水有点混......另一个是:小周啊,我有空吗,给我送点药过来......我就郁闷的不要不要的了,为什么不是:小周啊,我买了小龙虾,你过来吃啊!这样美妙的事情,咋就轮不到我呢?
开玩笑的
但没开玩笑的是,我们的河蟹养殖老板很多的养殖习惯确实不对,具体有哪些不对,我给大家说开来,你比对比对。
清塘的时候,你用菊酯类清塘,然后用生石灰解毒,生成敌敌畏这样的剧毒后释放部分出来。结果是什么呢?严重的是蟹苗放进塘口就爬边、上岸,死亡。稍微轻一点的就在蜕壳的阶段体现出来,没有使用菊酯类的会比使用的同期蜕壳提前10-15天。然后在一二壳体现的最为突出。蜕壳晚可能大家觉得还没有什么,但同等管理,到卖河蟹的时候,数据统计下来,使用菊酯的总体产量会比没有使用的低。什么意思,就是说除使用菊酯这个差异外,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菊酯的塘口产量要低一些。
然后就是放苗。放苗的时候,有的老板因为各种原因,在规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购买的价格有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放苗时候就出现死亡或者完全不出现死亡,全年也看不到死亡,到年底的时候,无论规格还是产量都低,这就属于来自苗种的差异。还有好多老板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我目前对河蟹苗种的了解,苗种的重要性超过50%,也就是说,苗种的重要性在整个河蟹养殖体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没有优质的蟹苗,一切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无论你的水和草有多好,都白费!所以,如果你连苗种都认识还在能拿便宜的就不拿贵的,那你能养好,真的不属于管理,只能属于运气。但运气这种不可控的不属于我们长期盈利的考虑范围。
而在放苗后就没事了,不对,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塘口的基建你知道它的重要性吗?这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早期的河蟹养殖,兴化的环沟在这两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这里限于篇幅的原因,不敢多说。强调的一点差异:宿迁泗洪的平底塘和兴化环沟塘的差异不在后期的养殖,在于早期的时候尤其是一二壳的时候死亡量有完全的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不在于苗种,在于成活率。这里涉及到一个水位深浅的问题,有时间可以单独的和大家聊聊这个水位的差异带来的河蟹养殖的差异。这里,基建的这部分课题太大,没办法给大家具体下来。
苗种后,就是饲料投喂,这是属于全年的,不多提,但有一点,饲料不要局限在人工配合饲料,什么意思,就是说,河蟹本身属于杂食性,所以在饲料上营养肯定没有问题,但从饵料的活性物质上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河蟹的鲜味来自于不同饵料的组合,这和单纯饲料的投喂是有差异的。而且,不同食物的组合结果就是河蟹的抗病性和生长性能要优异很多。说到这里,下一个就是水草的布局。
很多的老板说我种水韭菜,种伊乐藻。有问题吗,没有,只是说会管理吗?有的老板说我伊乐藻会拉的,水韭菜我能割,可没有几个老板敢说伊乐藻能管的住,原因很多,不一一细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将伊乐藻的管理寄希望到用药上就是找事干。水韭菜必须要足够的B族维生素添加,才能保证河蟹不夹。而在水韭菜日益种植普遍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水韭菜和伊乐藻和即将推广的轮叶黑藻之间的优劣势和种植间的差异带来的变化和组合模式的差异将带来更多的优势,这个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接着就是所谓的蓝藻、肠炎、黑鳃、水肿、磨爪等等疾病。这些疾病只属于结果,不属于原因,为什么?举一个列子,蓝藻只是池塘水质恶化的表现,真正的原因人为的是饲料投喂过多;生物带来的就是伊乐藻代谢停滞,氮转化不足,就是这样导致的。原因在这里。所以,以后遇到蓝藻,问题就在这,不要再责怪说天气什么的。
目前给大家说的就是这些,很多的老板说我一年怎们怎么样,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河蟹养殖是一个勤快活,需要足够的思考和尝试。不是麻将桌子和扑克牌上面能够打得出来的。

河蟹塘长了蓝藻,你该这样做 !



近些年来,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会暴发蓝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市场上随之出现一些杀蓝藻的“特效药”受到大部分养殖户青睐,但是用完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这样反反复复的杀蓝藻,最后导致高温期还没过,池塘已经没有了水草,同时诱发其他问题,比如河蟹大量伤亡、缺氧、水变等,严重可导致泛塘,给河蟹养殖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池塘暴发蓝藻不一定要杀,只要处理控制方法得当,就不会对养殖造成危害。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蓝藻暴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2、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3、水位浅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浅的池塘光照强度大,水温升高快,这时其他藻类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能继续生长。
4、池塘环境差
蓝藻暴发是判断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蓝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华,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恶劣的环境造成其他藻类无法正常生存,而蓝藻成为最后的优势种群导致暴发。
5、水体流动性差
蓝藻喜欢高pH值、静水水体,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增氧设备,增氧能力不足,水体流动性差,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导致其他藻类难以生长,蓝藻仍能继续繁殖。
二、处理、控制蓝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随着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补菌调水,补碳保草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水草长势良好直接关系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和蓝藻形成竞争。
4、定期解毒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河蟹补钙是补一次好还是补两次好?



现在螃蟹第一壳差不多接近尾声了,有很多养殖户都在问第一壳是补一次钙好还是补两次钙好?针对这个问题其实看个人怎样理解补钙这件事,从字面上理解补钙也就是增加水体钙浓度增强河蟹翻倍率,但是仅仅只是如此吗?一壳可以说是整个河蟹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除了是翻倍率(规格)的保障以外更是存活率(回补率或者说是产量)的保障,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问题思考那就是补钙到底是雪中送碳的好?还是锦上添花的好?笔者在此分析一下补钙还有那些您不知道的妙用望能对您的养殖有所帮助:
1、钙作为河蟹甲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帮助河蟹蜕壳增强河蟹翻倍率。
2、从今年放苗的整体情况来看苗种规格参差不齐,导致小螃蟹先蜕壳而规格稍大的螃蟹后蜕壳由于螃蟹相互残食的天性导致软壳蟹死亡降低存活率这时候补钙就能有效加速螃蟹蜕壳缩短硬壳过程减少损伤。
3、今年前期温度较去年高虫子来点较早加上前期青苔泛滥而此时正值螃蟹蜕壳时期,这类问题只有等一壳结束后再做出理而一壳和二壳间隔时间较短留给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时间有限这时候补钙能有效加速河蟹蜕壳进程留足时间处理虫浑青苔多等问题。
4、鸟害问题,螃蟹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个美味的东西同样对鸟类来说也是美味,这段时间不断有养殖户朋友反映鸟吃软壳蟹较多驱之不去。螃蟹蜕壳期间一般活动力较差极易被鸟类捕食这时候补钙也有利于缩短硬壳时间增加活动性减少损伤。
5、减少应激性损伤,一壳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导致大量软壳蟹死亡对部分塘口造成极大损失。螃蟹蜕壳时吃食量较差体质也会受到影响。这时候补钙加速硬壳的同时促进河蟹被动摄食增强河蟹体质减少应激性损失。
总而言之第一次补钙主要在于增加水体钙浓度为河蟹蜕壳储蓄能量缩小蜕壳差异化而第二次补钙的意义在于缩短蜕壳时间加速河蟹硬壳减少蜕壳期间软壳蟹出现较大损伤保障河蟹蜕壳存活率。
以上看法纯属个人观点,是否进行二次补钙视各个塘口状况酌情而定。

为了让河蟹更顺利的蜕壳,这样做会更好!



兴化及周边地区,进入4月,虽然天气不怎么给力,但依旧阻挡不了螃蟹的蜕壳,大部分池塘已经进入蜕壳期,接下来蜕壳的会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池塘开始进入蜕壳高峰期(菊酯类清塘的至少还要推迟10~15天),蜕壳期间,怎样管理池塘更有助于螃蟹顺利蜕壳?
蟹工认为:蜕壳期间必须做好以下几点,螃蟹才能更好、更顺利的蜕壳。
一、稳定水体
水体定期补菌、补肥(碳肥、钾肥),才能抵抗天气变化维持水体稳定,为螃蟹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摄食、蜕壳环境,更有助于螃蟹顺利的蜕壳。
蜕壳期间保持水体的稳定,能够大大减少应激反应,减少蜕壳损伤,甲壳溃疡、软壳死等现象的发生。
蟹工认为:在池塘中,螃蟹或其他养殖对象大部分死亡的起初原因都是环境变化后的应激反应造成的。
其发展过程一般为:正常螃蟹——应激反应后——体质下降——吃食变差体质更差——病菌感染——恶性循环——最终死亡(症状多为:软壳、空肠及肠道炎症、甲壳溃疡、水肿、肝脏病变等)
二、增强体质
对于螃蟹来说,每一次蜕壳都是一次蜕变,体质好坏决定着螃蟹每次蜕变是否顺利。顺利就意味着继续生活、摄食、迎接下一次的蜕壳;失败就意味着生命的停止。
蟹工认为:积温和环境对于螃蟹的蜕壳也很重要,但体质(也就是指营养)相对来说更重要。
特别是今年,放苗后、蜕壳前,温度太低大部分池塘活动量小,吃食差,普遍吃食情况不好,蟹苗体质相对较差,蜕壳期间很容易出现顶壳、拉脚、软壳蟹上边、软壳蟹、甲壳溃疡、软壳死等蜕壳不遂现象。
要想避免或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在蜕壳期间一定要注重加强营养的补充,如:“全能钙”及“好又多”蜕壳期间补充能量、补充优质钙,只有这样才能让螃蟹更顺利的蜕好壳。
三、防病消毒
消毒防病,病害预防在先,咱们兴化及周边地区的大部分养殖朋友都有这个非常好的意识。
蟹工认为:蜕壳期间消毒防病更重要,因为蜕壳期的螃蟹体质是最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蜕壳期间刺激性的消毒剂最好不用,但是可以使用生物消毒制剂来代替,如好润明星产品“至尊95/99”:蜕壳期消毒安全无刺激,坚持每次蜕壳期使用,池塘全年都不容易发病。
四、慎杀虫杀苔
最近很多老板的池塘“小白虫”(学名:枝角类)起来了,水开始白浑了,很多在虫上面吃过“亏”老板们,都开始准备起“杀”心了,更有甚者部分卖药的老板,打着“杀虫不伤蟹”的旗号,支持养殖朋友们杀虫。各位要知道的是,既然能够杀虫,就能够伤蟹,不管你用多大的量,特别是蜕壳期的螃蟹。(大家应该记得,前些年5月20左右很多老板喜欢用“敌百虫”,杀虫防环爪,还有的说能够淘汰体质差的螃蟹,事实死的都是正在蜕壳的软壳蟹,个个都跟眼睛片一样,爪子全掉了)
为了更好的让螃蟹顺利蜕壳,对于“小白虫”、“浑水虫”
好润极力推广“灯光捕虫”大法:安全、高效、成本低,特别是在蜕壳期,虽然此方法不能彻底捕清小白虫,但能够很有效的减缓或避免“小白虫”对蜕壳期螃蟹的危害。等到蜕壳后视情况再处理,也不迟。青苔也是一样,蜕壳后再处理不迟。
【永丰镇沈俊山老板,30亩5天捕虫100多斤】
五、少打水换水
为了更好的让螃蟹蜕壳,在蜕壳期间也要做到尽可能的少打水少换水,切记大排大灌。
【蟹工特别提醒】
“蜕壳期,螃蟹为大”,蜕壳期是螃蟹体质最弱的时期,也是最容易被病菌感染的时期,在此阶段除了要稳定水体,增强螃蟹体质,减少病菌数量防病,还得要少打水、少换水减少应激;慎杀虫杀苔减少药物刺激,只有这样全方位的支持螃蟹蜕壳,螃蟹才能更顺利的蜕壳。

同苗同料养出来的罗非鱼差异显著?合理投喂是关键!



一、背景

张伟明是广州花都区炭步镇鸭湖村的养殖户,鱼塘主要是精养罗非鱼和罗非鱼草鱼混养的两种模式。今年3月初鱼塘开始放苗,一个水面为4亩的小鱼塘精养罗非鱼,另外一个水面为20亩的草鱼和罗非鱼混养,通过将近四个月的养殖时间,同样喂的海大罗非料,张老板却发现精养罗非鱼的鱼塘罗非鱼明显比混养塘的大,并且混养塘的罗非鱼偏瘦,大小不均,带着各种的疑虑,我们来到了张老板的鱼塘,在跟踪了解到,精养罗非鱼的鱼塘水质一直正常,投喂率一直可以保持在2%-3%之间,而混养的鱼塘由于草鱼死鱼较多,投不下去,投喂率一直在1%左右,并且停料时间多,于是我们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二、鱼塘基本信息

1.精养罗非鱼塘
2.草罗混养鱼塘

三、打样跟踪

1.长速
6月25日对两口鱼塘进行罗非鱼打样,从两个鱼塘的罗非规格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放养同样规格的苗种后,经过将近四个月的生长,两个鱼塘的罗非鱼的重量已经拉开了差距,精养罗非的罗非比混养的大了0.26斤/尾。

2.肥满度
对两口鱼塘抽取2条身长体型相差不太的罗非鱼进行对比分析,精养塘罗非鱼的肥满度明显比草罗混养的罗非鱼要好,解剖发现精养塘罗非背肉也较厚,而草罗混养的罗非则偏瘦,背肉明显偏薄。
3.内脏团
解剖鱼体,明显可以看到精养鱼塘的罗非鱼肠道里的内容物充足,并且肠道周围油脂较多,而混养塘里的罗非鱼后肠有泥巴,肠道周围油脂基本没有。
四、小结:

1.保持充足的投喂率是保证鱼类生长的首要条件,在投喂不足的情况下,鱼的长速度和体型等必然会受到抑制。
2.要保障正常投喂,平时必须做好水质底质管理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否则即使想投料也不敢投或者投不下去。
3.混养鱼塘难免会出现单种鱼占优势的情况,所以更需要保证充足的投喂,必要的时候可以分开投喂。

河蟹池塘,早期肥水是关键



近年来,肥水已经成为河蟹池塘早期管理的重点工作。但是,现在肥水产品五花八门,养殖户不能正确选择肥水产品,肥水方法各异,造成一系列池塘问题:水过肥,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气泡病等等。本文针对河蟹池塘早期如何肥水,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参考。
1、早期肥水的必要性
(1)能够培养藻类,不仅促进混养青虾的生长,还能够增加水体溶解氧,为蟹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成活率。
(2)能够控制青苔滋生,防止青苔出现而阻碍水草生长、缠绕蟹苗。
(3)能够避免3月份气温回升后水草“疯长”,给水草管理带来麻烦。
早期温度低,水难肥,但是不等于肥不起来!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肥水产品,采用正确的肥水方法,水一定能肥起来。因为池塘中的藻类有一些是耐低温的,如一些裸藻、隐藻等。早期肥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a.肥量一定要足,而且要注意肥水频次;
b.连续的晴天容易肥水;
c.使用全价可溶性有机肥,如“肥水肽”;
d.肥水前,如果是新塘或水清,适当引进“老水”再肥水;
e.使用杀虫、杀藻类药物后,一定要先使用“碧水安”解毒后再肥水。
2、肥水产品的选择
河蟹池塘使用的肥水产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无机肥与有机肥。
无机肥一般以化肥为主,如复合肥、尿素、碳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等。这类产品肥水迅速,但肥效时间短,而且肥水后的藻类大多以小型藻类为主,容易发生气泡病。
有机肥又可分为颗粒性有机肥和可溶性有机肥。
颗粒性有机肥包括普通农家肥(鸡粪、猪粪等)、菜饼、茶籽饼、发酵的农家肥(大包装商品肥属于此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
a.肥效时间长,但水色难看,容易过肥影响早期水草生长;
b.利用率低,大量残渣沉到池底,造成底脏、底臭,易滋生纤毛虫、底栖藻类、枝角类等。
可溶性有机肥包括氨基酸肥、肥水膏。
单纯的氨基酸肥营养不够全面,而且干物质含量低,不能满足早期河蟹池塘所需营养,可以中后期使用。
肥水膏这类产品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较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利洋公司的“肥水肽”,经过高温发酵,无残渣,具有高碳、低氮、低磷、可溶、活性、营养全面等优点,非常适合早期河蟹池塘使用。
提示:为什么要低氮、低磷?因为池塘中真正缺乏的是碳源,因为老塘、饲料中已经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如果氮、磷使用过量,中期蓝藻会大量繁殖,后期亚硝酸盐容易偏高。
3、肥水时的注意点
(1)肥水前应镜检水样,辨别池塘中藻类的种类、数量以及好坏,帮助正确肥水。
(2)水色突然变淡、变清时要及时补肥,否则时间久了肥水难度增大。
(3)水位过浅会影响肥水效果,建议早期平均水位60-80cm为宜。
4、水过肥对水草生长的影响
我们选择肥水产品时一定要选择可溶性有机肥,如“肥水肽”。因为这种肥料具有无残渣、全溶、高碳、营养全面等优点。不用担心水过肥,而且肥料也为水草生长提供营养,促进藻类和水草均衡生长。
提示:如果自身池塘由于水草腐烂、底脏引起的水浓、水脏,建议肥水的同时配合使用耐低温芽孢杆菌,如“三环活力源(肥水型)”。
5、枝角类对肥水的影响
枝角类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每到3月份气温回升后就会开始繁殖,繁殖量取决于池塘中适口的饵料(如藻类、有机碎屑等)。当枝角类大量繁殖后肥水难度就会增大,所以我们应在此之前,定期使用可溶性有机肥肥水,先培养藻类,使得藻类和枝角类达到生态平衡,避免枝角类过度繁殖,出现水白、水浑现象。

河蟹养殖后期如何控制好池塘里的水草



河蟹养殖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中期要求管好草,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应及时调水或降低水位,增强光合作用;水质浑浊,水草上附着污染物的要及时处理。后期要求控好草,一是控制水草的覆盖数量在50-60%;二是对水草超出水面的,要割除老草头,让其重新生长出新的水草,形成“水下森林”;三是在台风季节,适当降低水位,避免水草根茎浮空离底,造成枯烂、污染水质。
高温季节,如果蟹池中水草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出现“疯长、腐烂”现象,导致水质变坏,水中严重缺氧,给河蟹造成危害。对水草“疯长”的蟹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1、人工清除。随时将漂浮的水草及腐烂的水草捞出。池中生长过多的水草可以用刀具割除,捞出,割除量控制在水草总量的1/3以下。也可以在蟹池中间割出一些草路,让河蟹有自由活动的通道。
2、缓慢加深池水。发现池中水草生长过快,应加深池水让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以抑制其生长,加水时应缓慢加入,不能一次加得过多,让水草有个适应的过程,否则会发生死草,适得其反。
3、调节水质。水草“疯长”的池塘,烂草及污物一般较多,若在大雨过后及人工割除的情况下,短期内水质都会不好,这时应使用净水与解毒产品进行处理。

春季养殖河蟹要把好三关



清塘消毒关新开池塘要做好除碱和水草移栽工作,可用石灰清塘消毒或用药物直接消毒。老池塘除每亩投生石灰75公斤外,还需用药物消毒1-2次。蟹种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下池,杜绝苗种带病下池。消毒药物应同时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
蜕壳安全关河蟹越冬后的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应将蜕壳死亡率控制在2%-3%。冬前或冬后放养的扣蟹,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即开始吃食、生长,并进行越冬后的第一次蜕壳。第一次蜕壳不顺利,会损失20%左右的蟹种。在河蟹越冬后开始吃食时,可用精饵加百奥蜕壳素连喂5-10天,并用一次纤虫必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
水位调节关即将进入高温期时,蟹池应及时加足水位。加水时,如果外河水质不好,加足水后立即用一次外用药调节水质;如果池塘水质不好,需先排出2/3的老池水,用1-2次外用药净化改良水质后,再引进水质好的外河水。药物可用百奥水质调控剂、速康B型和纤虫必克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2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