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之捕捞与运输

Yz023.Com
1.蟹苗捕捞人工室内育苗池的蟹苗容易捕捞。可用竹笏编成蟹篓,篓内放置蟹苗喜食的饵料,如牡蛎等,沉入池内,诱使蟹苗进篓。也可在池内放水管道周围放置拦网,在网衣中放入饵料,诱使蟹苗入网。还可根据蟹苗有趋光的习性,在放水管的拦网两端点灯引诱,蟹苗趋光而行,群集于网而被捕。
蟹苗季节性很强,捕捞自然河口区蟹苗的时期,最好在农历4~6月或8~10月。每当临近汛期,必须有专人守候、观察,一旦试捕到蟹苗,应立即组织力量突击捕捞。捕捞蟹苗的主要工具是密网,即一种捞鱼用的圆形网具。如改用三角抄网、拖网和刺网,则能提高蟹苗过滤量,提高蟹苗产量。采用定置张网和灯光相结合的捞鱼方法,可充分利用沿海蟹苗资源。不在汛期捕捞蟹苗,可用蟹篓诱捕,也可利用脚印捕蟹。因为河蟹有涨潮觅食、退潮入穴的习性。因此,可在于潮时在滩涂上踏出很多脚印,待下次干潮时检查脚印,就可捕到匿居的蟹苗。利用这种方法捕捉的蟹苗质量好,损伤少。
2.蟹苗运输蟹苗运输是人工养殖河蟹的重要环节。因为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运输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造成大批死亡,因此要特别重视蟹苗运输。运输蟹苗的方法较多,一般采用蟹苗箱运输法。用1.5~3厘米厚的木板,做成长0.63米、宽0.46米、高0.1~0.15米或长0.45米、宽0.36米、高0.1米的长方形框架,每侧开有一个3.5厘米×28厘米(或14厘米)的长方形窗纱,窗纱网目不大于0.1厘米。箱底钉上塑料窗纱或聚乙烯丝织的稀网布。蟹苗箱中间不能有缝隙,防止蟹苗逃跑。每箱蟹苗可装1千克,按路途远近增减装运密度。每5~8盒叠成箱组,箱顶用木制箱盖,每层之间不得有空隙,防止蟹苗爬逃。装箱前每箱放20多只水葫芦,以增加蟹苗的栖息面。放入后必须把蟹苗挑松,防止相挤结团。12小时的短途运输,中途一般无须喷水,如果气温高,空气干燥,要经常观察蟹苗的潮湿度,要用喷雾筒适当喷洒水雾。但喷水不宜过多,否则蟹苗会结团或粘在苗箱上,造成大批死亡。若路途较远,在途中将蟹苗箱,放在水中暂放10分钟,使蟹苗在水中活动,洗涤鳃上的粘液泡沫,提起沥干水后,挑松苗体,剔除死苗,并清洁箱壁,以提高运输成活率。如用卡车装运,必须用湿草包盖严,防风吹,以免水分蒸发太快而干死蟹苗。雨季运输,要有雨布防雨,以免因蟹苗箱内水过多,易把蟹苗身上的刚毛和附肢粘在苗箱的网目上而造成死亡。
另外,也可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法。用容积为10升的运输鱼苗用的尼龙袋,装入5千克清洁的淡水,加入适量的金霉素作灭菌剂,每袋放蟹苗0.5千克,充入氧气,扎紧袋口,避免漏气,然后放入纸箱、板箱内运输。
目前各地普遍采用干法运输。在蟹苗箱或尼龙袋内不装水,而在干燥的情况下,喷少量水雾来湿润。所用的水应是江水或河水,而不能用自来水。
蟹苗运输注意事项:①保持湿度。②有足够的氧气。③蟹苗箱在装运前放在水中泡一夜。④每只箱中要放适量韵水葫芦。⑤装苗时防止水分过多。⑥避免太阳晒和风吹。⑦每箱装0.5~1千克。⑧运输时间过长时,途中要用喷雾器加水,但不要太多。⑨蟹苗必须经过淡化饲养3~5天,水的含盐量应为3×10-3~
4×10-3。⑩装运车最好是空调车或冷藏车,温度保持在15~20℃。

相关推荐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幼鳖捕捞及运输



(1)捕捞时间
在南方,黄沙鳖幼鳖的捕捞时间最好在惊蛰(3月份)后水温达15~18℃时。因为惊蛰过后,幼鳖刚从冬眠中苏醒,虽然鳖的身体正处于疲软期,其代谢功能仍很低,但此时捕捞、运输,幼鳖很少发生相互咬伤的现象,体能消耗小。转入新环境后,随着气温的逐渐转暖、水温逐渐提高、幼鳖对新环境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成活率和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此外,入冬前(11月份)水温在18~20℃时捕捞、运输,也是最佳时期之一。此时幼鳖到达新环境后,温度逐渐下降,经过约半个月的适应才进入冬眠期,同样可以提高幼鳖的成活率。
(2)捕捞方法
①干池捉鳖:起捕前一天停饵,清除池内悬浮植物和幼鳖隐藏的场所,然后排干池水,让幼鳖钻入泥沙中。捕捞者排成横队,慢慢掀开泥沙捉鳖。一时捉不干净的,待泥面或沙面干水后,根据鳖的爪印和呼吸留下的孔眼,跟踪掘捉2~3次即可基本捕完。
②提网捉鳖:在幼鳖池中放入泥沙之前,预先放入一张密网垫底,然后在网上铺一层厚5厘米左右的泥沙,再进水放养鳖。当鳖长成幼鳖规格后起捕。起捕时,多人同时提起密网四角和中间网片,同时冲水,让泥沙漏掉,鳖全留在网内,然后迅速移入盛有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水池中,连网一起消毒15~20分钟。
(3)捕捞注意事项
①动作轻快,不伤鳖皮。稚鳖、幼鳖的皮肤都很嫩,在掀沙捉鳖、清水冲洗、药物消毒和放鳖下池时,都要求动作轻快,使用的工具要光滑无毛刺,做到不伤鳖体。
②大小分开。幼鳖捕捞后,要大小分开装运,按大小分开饲养,以免大欺小、强欺弱,造成伤残和感染疾病。
③及时消毒。捕后准备起运或分池饲养的幼鳖要立即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然后把幼鳖放入盛有浮萍或水葫芦的水池中暂养,鳖很快钻进浮萍或水葫芦中,这样可避免发生互相厮咬。分池饲养前,再将鳖消毒1次,然后计数入池。
(4)幼鳖的运输方法
①干运法:运输时不带水,直接把幼鳖放入通风透气、盛有柔软而保水的填充物的容器中运输。
运输工具:特制的薄型长方体木箱,箱体规格长×宽×高为45厘米×60厘米×20厘米,箱的四周及箱盖设有通气孔。常见的有孔薄型塑料盒、有孔塑料运输箱、藤箩、竹箩等,都可作为运输幼鳖的工具。运输箱内的填充物可用浮萍、水葫芦、水浮莲、切断的水花生及其他不易腐烂的水草。
运输程序:首先将幼鳖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然后放入用4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透了的装有浮萍的容器中,视重量和厚度将数箱捆成捆,要捆结实,以防途中破散、逃鳖。在运输途中,要常淋新鲜水,保持湿润和降温。鳖运到目的地后,如果运输箱内的温度高于池水温度,不能立即将鳖放入池中,而是先让鳖有一个慢慢适应池水温度的过程。可用池水喷洒鳖几次,或连同容器一起放入池中缓缓降温,待鳖适应后,再将其缓缓放入池中,以免鳖突然受温差应激而生病,甚至导致死亡。
②湿运法:即带水运输,是在运输容器内装清洁无毒的水,放入稚鳖、幼鳖运输。这种容器要保持口面通风透气,可用帆布桶、木桶、塑料桶、鱼箩等装运。容器内壁要求光滑、无毛刺,不致损伤鳖体。鳖体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后放入盛好水的容器中,水面适当放些水草如水浮莲或水葫芦。这样做的好处是:水草在水中随车运行的晃动可增氧,还可以减少容器中的水溅出;水草有吸热降温作用,可使运输容器的水面温度降低,利于长途运输;水草覆盖于容器表面,可以给鳖营造安宁的环境。
运输密度可随鳖的大小不同而灵活掌握。

螃蟹成蟹捕捞与运输


捕捞时间

成蟹捕捞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性腺发育不充分,不肥不好吃;过晚特别是入冬池水封冻蟹打洞难捕,而且死亡多。因此,要适时捕捞。捕捞时间,辽蟹在9月份、鸥蟹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长江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捕捞方法

(1)放水捕蟹:在出水口装上蟹网,通过放水使蟹进入网内捕之。

(2)徒手捕捉:利用河蟹晚上爬上岸觅食的习性,用电筒照捕。

(3)干塘捕蟹:先将池塘的水抽干后,再进行捕捉。

运输方法

运输距离短可用网袋、木桶装运。运输数量多或运输距离长,则用柳条或竹篾编制的筐、篓及箱装运。运前将蟹洗净,用50厘米*40厘米*30厘米蟹箱,箱底铺以水草或浸湿的蒲包,将蟹逐只分层平放,每箱可放10-20千克。上部放少量水草压紧,用铅丝钳紧箱盖,防止河蟹在箱内爬动而折断附肢。装运前要洗净装运工具,装运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途中用湿草包盖在箱的上方和两侧迎风面,避免风吹、日晒、雨淋。途中洒以少量清洁淡水,使箱内的商品蟹保持湿润。发现箱内有死蟹要捡出。

注意

捕蟹应注意不要漏捕,要在封冻前捕完,捕后不能及时卖出的要立即暂养。商品蟹运到销售地后,应打开包装立即销售,如无法及时销售,就要把蟹散放于水泥地或加冰的大桶或3-5℃的冷藏室内,并淋水保持潮湿。切忌将大批河蟹集中静养于有水溶器内,以免因密度过大,水中缺氧而窒息死亡。

人工养殖甲鱼之捕捞方法



捕捞鳖的工具很多,主要方法有:网捕、笼捕、钓捕、光捕、踩捕、叉捕和干池捕。
1.网捕
网捕主要用丝网和拉网。丝网用底层丝网,拉网属地曳网类,前者多用于深水作业,后者多用于鳖池内作业。捕捉时动作要迅速,收网要快,网衣要宽大,以防鳖类钻泥。在鳖摄食生长旺季不宜采用网捕。因为网捕规模大,动作大,声势大,需要人手多,易使鳖受惊吓钻泥,不摄食而影响生长。
2.笼捕
捕鳖的笼子用竹篾编成,两端留口,以硬竹签在入口处倒插为倒须,使鳖只能进不能出,笼内放入动物内脏、蚯蚓团等做诱饵,让鳖嗅到诱饵散出的香味,爬入竹笼内吃食,而捕获之。此法规模不大,对鳖摄食生长惊扰小,适合少量捕捞。
3.钓捕
钓捕是一种带伤害性的捕捞方法。常采用延绳饵钓。就是在鳖池上方每隔几米平行拉一道长绳,每道绳上隔1~2米系上一根支绳,支绳末端系上钓钩和沉子,要求支绳长度能伸入水面以下40厘米。捕鳖钩多为直钩,即用两头尖的坚硬钢丝或去掉头只留锋尖的粗大头钉。直钩装上青蛙肉、猪肝、蚯蚓团等诱饵,诱饵要将直钩完全包裹住。鳖吃食往往是生吞活剥,很少慢慢试探,小心咀嚼,所以抢食过程中不去注意是否有钩,一口逮住随即下咽,能将钩吞入喉管内,而无法取出,捕捞者只好用弃钩断线的办法取鳖。这样捕到的鳖只能尽快食用,否则很快就会死亡。
4.光捕
鳖怕阳光直射,在产卵季节,雌鳖夜晚要上岸掘土产卵,这时在产卵场一带发现有黑影蠕动,突然用电筒强光照射,鳖受光后极易捕捉。也可以用光在干池捕过的鳖池内趁深夜鳖爬出淤泥时,搜寻个别漏捕者。
5.踩捕
踩捕多用于个别捕捉,当看到有鳖活动的水花时,可下水用脚踩摸。当探察到鳖后,先用脚踩住鳖甲前部,使它的后部翘起,然后伸手从鳖甲后部捏住鳖甲,大的鳖由于挣扎剧烈,要用两指插入其两个后肢外侧腋下,倒提起来。切勿摸捉鳖甲前部,以免被鳖咬伤,有的时候,不得不在10℃以下捕捉鳖,此时鳖已钻入淤泥冬眠,也可用踩捕法捕捉。
6.叉捕
此法主要适于秋末冬初或早春天气尚冷时,在船上或岸边,看到有鳖在浅水活动时,用尖锐的鱼叉投掷,叉刺入背甲,即可捕获。或在鳖的栖息地域用叉探刺,如果听到发出“嘭嘭”的声音,感觉上比泥沙硬、比砖瓦软时,就用力下刺,慢慢提出水面,将鳖捕获。
7.干池捕捞
就是排干池水,将鳖全部捕起,少数钻入泥中的鳖,可以在夜间等它爬上岸时,用手电筒照捕。
人工养殖的鳖起捕时间一般在秋末冬初,水温10~15℃时,捕捞和运输都容易,造成的伤害少,也便于选择后备亲鳖。这时所选的后备亲鳖一般不带伤,即使有点伤,经过冬眠期也易痊愈。
捕捞方法依需要量而定。在需要量不大时,可穿下水裤进入养殖池中踩捕。需要量较大时,可采用拉网捕捉,或晚上以灯光在岸边照捕。如需将池中大部或全部鳖捕捉时,可采用干池捕捉的方法:首先将池水排至深20厘米左右,下水边摸边捉,同时将水搅浑,使鳖全钻入泥中,然后将水全部排干。等晚上钻入泥沙中的鳖全部爬出时,可用灯光照捕,一般可全部捕获。此法也可用于亲鳖、幼鳖、成鳖的转池捕捞。

河蟹养殖之苗种放养技术



河蟹苗种的科学合理放养,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之一。生产上对河蟹苗种总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为了达到以上四点要求,在河蟹苗种放养中须抓好四关。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质量关: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质量要求: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培育蟹种用V期幼蟹,质量要求:体色呈青灰色;肢体完整,无伤无病、附肢齐全;幼蟹弄翻后能立即翻正并能迅速爬行,反应灵活。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消毒关:蟹种下塘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病原菌带入。消毒的药物很多,如用高锰酸钾50毫克/升消毒2分钟即可;用福尔马林15ppm浸洗19分钟,最后不要直接下塘。蟹种到达池口后,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xx养成上市蟹亩放1300—1500只;一龄扣蟹1000—1200只/亩(规格在200—360只/公斤);规格在160—240只/kg亩放养量800-]000只;规格在100—200只/kg,亩放养量700—800只。如是辽河水系品种应在前面放养量的基础上增加20%,如果是蟹鱼虾、鱼蟹混养,则应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严格控制,尤其不能放危害鱼种的鱼类,如黑鱼、鲤鱼、青鱼等,但可适量放养鲢、鳙鱼以及少量的草、鳊鱼,放养量控制在500尾/亩。
河蟹苗种放养的时间关:冬前冬后放养,正冬不放,一般越冬后的蟹种3月份放为最好,水温达10℃时,投放最适宜,若放大眼幼体则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注意河蟹苗种放养须在晴天进行。

鲟鱼养殖之运输方法介绍



鲟鱼养殖中有时需要对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长途运输,运输中均要采取降温措施,这是提高运输成活率的重要手段。将鱼先放在略高于10℃的水中缓慢降温,再移至6℃左右的水中降温,装箱并在运输中继续用冰块保持低温。鲟鱼苗种的运输通常使用一些韧性比较好的塑料袋。

到达目的地后,一定要做缓苗处理,做好水温调节和水质各项主要指标的调整工作,防止由于水温及水质的突然变化而引起鱼苗在短期内大量死亡。

鲟鱼成鱼运输采取塑料袋充氧运输。由于成鱼的骨板比较锋利,可用纱布将鲟鱼的鳍条包好,用纱布条将整条鱼体进行包裹,这样既不损伤鱼体,又不致因鱼游动而使纱布脱落。然后装入塑料袋,每袋装鱼2~4尾,充氧密封即可。成鱼有时也可采用麻醉剂配液运输或乙醚麻醉运输,使鲟鱼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昏迷状态,此时鱼的代谢强度和耗氧量减低,有利于运输中鲟鱼体能的保持。

运输前一天应不喂或少喂,其目的是使成鱼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多余的粪便和因消化食物而过多的消耗水中溶氧,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鲟鱼经长途运输,或多或少都会受一点损伤,且鱼体受伤后易继发水霉病,所以在放养前应对所有鲟鱼消毒,用浓度2%~3%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或用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3~5分钟,能有效防治鲟鱼继发感染。


河蟹养殖之蟹种放养技术



1.自育蟹种:放养蟹种实现本地化,是提高河蟹成活率、增加河蟹商品规格和产量的首要基础。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必须有大规格优质蟹种,优质蟹种必须有优质的蟹苗提供可靠保证。
2.外购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为100~200只/千克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
3.蟹种放养:严格把好放养关。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级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2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入成蟹池。具体做好:“一区”、“三改”、“三适”。“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数量再放入大塘饲养;“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80~120只/千克,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示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前先用6毫克/升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大暂养区。
4.放养密度:对于水源充足、饲料丰富和饲养管理较好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500~600只。在蟹种放养前,将蟹种放入浓度为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3~5分钟后放养。
5.放养时间及方法: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进行,3月底结束放养为宜。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以保证放养的成活率。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的方法。所谓一次放足,就是放养的全部蟹种应一次性备齐放入。三级放养则是指对面积大的养蟹池塘,可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将备齐的蟹种先放入围栏区,进行强化培养,蜕壳数次后再分级放开。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5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