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蟹池塘管理措施


一、水质调控
1、加深水位。当高温季节已经来临时,这时应将池水加至全年的最深处。高温季节,适宜的最高水位可保持在1.2米—1.5米之间;气温特别炎热的时候,水位还应加深,最好在2米左右。
2、勤换水。高温期间,养蟹池应常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更换水源应清新、洁净、没有污染,不要将施过农药的田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换入蟹池。换水时间不能在中午正热时进行,一般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换水。平时换水可隔天一次,当水温超过28℃时,最好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
3、勤捞水草。池塘养蟹,由于池中天然生长的水草一般很少,可以到野外河沟或荒水中捞取新鲜的水草放入池内,也可以人工栽植水草,让池蟹摄食、栖息,还能遮荫避暑,降低水温。池中沉水性、浮水性、挺水性水草各占一定的比例,整个池面的水草覆盖率应控制在1/3左右,以便留有更多的空间,让河蟹自由活动。水草的种类主要有小青萍、轮叶黑藻、水花生等。高温期间,捞取的水草时间长会腐烂,应坚持少放勤捞原则。发现水草不新鲜,草叶发黄,茎秆变软,应除去,防其腐烂,破坏水质。
4、定期改良水质。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等,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可有效地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的含量,促进菌相与藻相的平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隔15—20天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公斤,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也可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或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
二、合理投喂
高温季节,河蟹除中午水温较高时潜伏水底及水草丛中外,早晚天气凉爽时,一般都出来活动、觅食,而且食量较大。这时应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促进蟹体生长。饵料的投喂应坚持动、植物性饲料合理搭配,确保蟹体对营养的全面需求,切忌投喂品种单一、营养片面的饵料。可以投喂瓜片、菜叶、稻芽、水草、煮熟的玉米、小麦等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投喂小杂鱼、螺蚌肉动物性饵料,最好投喂河蟹专用颗粒饵料。无论何种饲料,应坚持新鲜、可口、适量的原则。投喂量以2小时-4小时内观察略有剩余为好,具体标准应掌握在蟹体重的8%左右。最终应根据天气、水质、蟹池状况等灵活调整。投喂时间以早晚为好,投喂地点可在水草丛及水温较低的地方。
三、疾病预防
高温季节,蟹池水温高,水质容易变坏,蟹体抗病力弱,应注意蟹病的预防工作。夏季是蟹发病高峰期,主要有纤毛虫病、黑鳃病、颤抖病、水肿病等。蟹病防治的主要原则“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定期泼洒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药物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及寄生虫,定期泼洒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调节水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三黄粉、维生素C、多糖等药物制成药饵进行投喂,可有效地防止蟹病发生。发现死蟹,应立即捞除,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不让蟹病传播。

相关推荐

夏季河蟹池塘管理要点



河蟹生长的水体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影响到河蟹产量和经济效益。由于夏季高温容易引起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甚至水草大面积的死亡,再加上天气容易变化引起水体中有机质大量耗氧,从而引发河蟹呼吸缺氧,体质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塘口甚至造成河蟹的大面积死亡。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降水稀少,河蟹的安全度夏已经成为广大河蟹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建湖县水产局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塘口,有针对性开展以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为重点指导内容的技术服务工作,具体指导措施:
一、加强水草管理。水草管理以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60-70%。水草太多的塘口,开展以人工清除为主的措施,把多余水草清除,力求保证水草的分布为“#”字型,确保通风、透气。水草少的塘口以补栽伊乐藻为主的水生植物,也可适量补种一些水花生、水浮萍。 
二、加强池塘消毒。对河蟹食场进行定期(10—15天)二氧化氯、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控制有害病菌的生长。
三、施用EM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全池泼洒,EM菌一般为15天/次,用量为1斤/亩。
四、加强水体增氧。正常情况下在晚上的10点到翌日的6点进行水体增氧,当天气突变时,及时开动增氧机,则将有效地缓解水体中氧气不足的现象,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总之,高温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主要以控制水草、调节水质,确保水质“嫩”、“活”,为河蟹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河蟹顺利地生长和发育。

池塘养蟹变懒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养蟹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且个体较小,这就是养蟹户常说的“懒蟹”。
一、池蟹变懒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地农户多年养蟹经验,造成“懒蟹”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殖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对水体中的溶氧要求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氧过低,河蟹不吃食、不蜕壳。当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则大部分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能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且个体也难长大,形成“懒蟹”。
2、养殖水位变动频繁。河蟹属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存,正常情况下,它常打洞于潮间带,洞口在水面上,洞底略低于水面,洞内少量存水。如果养殖水体水位时高时低,变化频繁,河蟹的洞穴也就随之变动。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徒,便长期空居洞中,最终形成“懒蟹”。
3、水体中缺少漂浮物。水中溶氧量较低时,河蟹往往会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面有漂浮物,它就能爬上去,过一段时间又自动下水。如果水体中无适量的漂浮物,河蟹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形成“懒蟹”。
4、饵料投喂不均匀。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有时投喂饵料不均匀或投喂量不足,常有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穴里,不肯出来觅食,最终形成“懒蟹”。
二、预防措施
为减少“懒蟹”的形成,提高养殖效益,在管理上应根据以上造成“懒蟹”的原因,及时对症采取措施。
1、做到定期换水。一般每隔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进水总量的30%左右,以保证水质,提高水体溶氧量。
2、适期控制水位。寒冬和盛夏,水体应适当加深,以保持水温恒定。早春和晚秋,水位要略低,以提高水温。
3、科学投喂饵料。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饵。投饵点数量应根据池塘面积大小、河蟹数量合理确定,布点上力求均匀,让河蟹都能觅食饵料。
4、增设栖息场所。面积较大、放养密度较大的成蟹养殖池,池塘中间要建造蟹岛和增加养殖水体漂浮物,作为河蟹的活动和栖息场所。
5、控制放养密度。以增加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减少“懒蟹”的发生与形成。

夏季河蟹池塘管理需要加强四方面措施



俗话说“养蟹先养水,好水养好蟹”。河蟹生长的水体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影响到河蟹产量和经济效益。由于夏季高温容易引起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甚至水草大面积的死亡,再加上天气容易变化引起水体中有机质大量耗氧,从而引发河蟹呼吸缺氧,体质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塘口甚至造成河蟹的大面积死亡。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河蟹的安全度夏已经成为广大河蟹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恒济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塘口,有针对性开展以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为重点指导内容的技术服务工作,具体指导措施:
一、加强水草管理。水草管理以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60-70%。水草太多的塘口,开展以人工清除为主的措施,把多余水草清除,力求保证水草的分布为“#”字型,确保通风、透气。水草少的塘口以补栽伊乐藻为主的水生植物,也可适量补种一些水花生、水浮萍。 
二、加强池塘消毒。对河蟹食场进行定期(10—15天)二氧化氯、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控制有害病菌的生长。
三、施用EM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全池泼洒,EM菌一般为15天/次,用量为1斤/亩。
四、加强水体增氧。正常情况下在晚上的10点到翌日的6点进行水体增氧,当天气突变时,及时开动增氧机,则将有效地缓解水体中氧气不足的现象,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总之,高温河蟹池塘管理措施主要以控制水草、调节水质,确保水质“嫩”、“活”,为河蟹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河蟹顺利地生长和发育。(

奶牛夏季高产管理措施等


盛夏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奶牛极为敏感,当日平均温度超过临界温度24℃时,奶牛泌乳量开始下降。奶牛养殖户若要实现高温、高湿季节牛奶高产、稳产,应加强如下特殊管理措施:
1调整日粮成分。喂给高产奶牛高质量饲草,多加一些精料或者高脂肪物质来提高日粮的能量,可用豆类、全棉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等,补充量以1%-1.5%为宜。在全价日粮中要将蛋白质水平提高1%-2%,使蛋白质含量达到19%,粗纤维含量不要过多,特别是青贮饲料。实践表明:产奶量为32千克以上的奶牛,夏季饲喂青贮饲料应控制在17-22千克/天为宜。
2增加奶牛饮料。给奶牛调制适口性好的营养丰富的饮料,促进奶牛增强食欲。实践证明,每天以140千克饲料加入600千克水的比例烧煮成薄粥状饮料另加红糖9千克,一日3次将饮料倒在剩料上,可使剩料全被吃光。
3加强防暑设施。应适时采取一些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方法有遮阳、通风、喷水、洗牛等。如在场外,凉棚用电扇吹,用凉水喷淋地面、墙面、屋顶、牛体等。
4改变饲喂方法。由于天气炎热,白天奶牛饮食最差,所以可以通过把日粮大部分放在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饲喂,可以在晚间12时左右加喂料一次。这样可减少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影响,减少剩料,提高产奶量。
5搞好疾病防治。高温季节尤其要及时清除牛舍粪尿,()定期消灭蚊蝇,搞好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奶牛发生疾病。尽量避免夏季配种和产犊。对分娩和流产母牛,应及时灌服红糖麦麸汤或羊水,促进胎衣及时排出。中午最热时不要挤奶,挤奶前用温水擦洗乳房,挤奶后用0.1%高锰酸钾药浴,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汪玉兰
石榴皮洽疗家畜疾病效果好
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驱杀肠虫等作用。现将石榴皮治疗家畜疾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1治疗猪消化不良。石榴皮25克,煎水2升,趁热加入高梁面5000克,木炭末10克,调成稀糊,给猪一次饲喂,每日1次,3日为一个疗程。
2治疗家畜蛔虫病。石榴皮6克,槟榔3克,乌梅15个,共研为末,掺入饲料中拌匀,大猪一次饲喂,小猪酌减,牛用此量的6倍。
3可治疗幼畜痢疾。石榴皮适量。炒焦后研成粉末,每次取5-7克混入饲料中饲喂。
4治疗母畜子宫脱出。石榴皮、地肤子各35克,白矾30克,花椒10克,煎汤熏洗脱出的子宫,每日1~3次。
董成洁

夏季鱼类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是鱼类旺长的黄金期,也是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正确选择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等工作是决定全年养殖效益的几项关键措施:
一、饲料的选择
建议首选知名大企业的饲料,一方面其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另一方面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完全可以应对原料涨价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技术领先。正确选择饲料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必须分清主养和副养品种,有针对性地选料。若养殖的是鲤鱼、鲫鱼、草鱼等常规品种,建议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养殖情况选择中、高档饲料;若养殖对象为名优品种。建议使用高档饲料,以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风险。
2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即分清养殖是主业还是副业,是精养还是粗养,做到心中有数。
3终端产品上市时间。要达到的规格和产品价格的预期。一般情况下,鱼价高时,宜选择高档饲料,使鱼快速生长,提早上市:鱼价稍低时要计算饲料的盈亏平衡点,选择稍低档次的饲料,从而保证经济效益。
二、加强饲养管理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管理得好才会出效益。鱼类生长黄金期必须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1加强投饲。为了满足鱼类快速生长的需要,从七月份左右。就应该逐步增加日投喂量,投饲率在厂家推荐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情况灵活确定。此外,日间管理要求要有专人负责精细投喂,保证必要的投饲次数和投饲时间,如鲫鱼日投喂次数最好保证在6次以上,鲤鱼保证在4次以上较好,有胃鱼也不要少于2次,每次使鱼摄食八成饱。也可多使用浮性料,以减少人工和饲料浪费。
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水温高,投饲量大,水质易恶化(),必须适时调节水质。良好的水质能刺激养殖水体内藻类进行繁殖,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保持肥、活、嫩、爽。夏季换水应掌握少加少换、勤加勤换的原则。水源条件良好的精养鱼池最好每10天加注新水15厘米以上,当水质过肥有机质过多时,换水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水源条件较差的要适当控制投饲量,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也可以做到一池水养一池鱼。另外,注水时间和方法也有讲究。注水时要避免水流过急,同时避开食场,以免搅动沉积在池底的饲料残渣、排泄物及污泥。注水时间宜选择在凌晨3-4时。此时池水溶氧较低,加注新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避免鱼类缺氧浮头。此外,还应结合增氧设备改善水体中溶氧,如在晴天中午1-2时应开启增氧机。搅动水体,补充底层氧气,改善底层水质条件。
3加强巡塘。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白天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和摄食有无异常,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起检查病因并掩埋,夜间观察有无浮头征兆。遇天气骤变的夜晚,更要加强巡塘,严防浮头泛池。夜间若发生严重浮头,在注水和开动增氧机的情况下,可配合使用增氧剂。
4疾病防治。鉴于鱼病不易被发现的特点,必须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如预防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等,一般采取药物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在用药时必须讲究方法,确定用药后要充分了解所选药物的特性,如晶体敌百虫与生石灰合用会生成剧毒的敌敌畏,可能导致养殖鱼类中毒死亡。还有些药物要现配现用,如二氧化氯,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否则可能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24500江苏省滨海县水产局李为学

稻田养蟹饲养管理


1.适量施肥由于河蟹不耐肥水,怕缺氧,所以养蟹稻田不宜大量追肥。施肥的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稻子全育期施追肥一两次。基肥每667m施粪肥500kg、磷肥30kg、钾肥10kg,追肥以尿素为主,每次每667 m27-10 kg。

2.合理投饵培育幼蟹的田块,要先肥水后放苗。蟹苗下田后,每天投喂一两次豆浆或蛋黄,泼洒要均匀。1周后,逐渐改投糊状饵料,如豆饼糊、菜饼糊、麦麸糊.南瓜糊、山芋糊及一些动物内脏剁碎熬成的糊等.并投喂足量的水草蜕壳期间在饵料中应添加适量蜕壳素。培育成蟹的田块在清明节前后按放养 500 g蟹种投放50 - 1110kg活螺蛳让井自行产卵繁殖供以后河蟹食用,并适当辅助投喂一此浸泡或煮熟过的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7-10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投喂饵料要做到量足、营养全面、新鲜,蟹蜕壳时要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或适当投喂一些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日月份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可酌减投饵量,投饵一般为蟹体重的5%-10%,分两次投喂上午8时左右投喂第1次,占日投饵量的 40%,傍晚投喂第2次,占日投饵量的60%投喂应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防止农药中毒养蟹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如必须用药,则要选择一些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时选择晴天上午,先放干田水,使蟹、鱼集中到沟、溜中,然后喷药,而且尽量喷洒在稻子的茎叶上,减少落人稻田水土的药量。用药后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立即注水,如无异常,则在当天傍晚注水。

4.水质调节养蟹稻田的水中溶氧一般需保持在5 mg/L以上,pH值以7.5-8.5为宜。秧苗移栽时采用浅水插秧,水位在 20 cm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和秧苗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至 60 cm。5月份以后每隔7-15d换1次水,高温季节每隔2-3d 换I次水,每次换掉田水的1/3。换水时要注意换水前后水温表不应超过3℃,并避免在河蟹潜伏休息和最佳摄食期间换水。

5.消毒防病放养前,用0.2 mg/L孔雀石绿溶液对蟹种进行药浴。养殖期间,每隔7-10 d每667m用15~25 kg生石灰泼洒溜、沟1次,并定期在饵料中拌和土霉素投喂。

适时收获

养蟹稻田的水稻一般在寒露前收割。收割前先采用多次灌水和多次排水的方法,使蟹、鱼集中到蟹沟,蟹溜中,然后再收割。收割完后再用蟹网、底拖网捕捞、最后放干沟、溜中的水,人工捕捉。河蟹的捕获时间以10月下句至11月初为宜。

夏季河蟹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措施



在炎热盛夏季节,蟹池表层水温有时可达30℃,对河蟹生长不利,水温20~25℃适宜河蟹生长。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造成水体溶氧不足,河蟹纷纷离开水体,爬到池坡,摄食量明显下降,影响生长。因此,在平时管理中,要注重水质的调节。
1、加深水位。夏季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降低池水温度,适宜的最高水位可保持在1.2一1.5米之间,气温特别炎热的时候,水位还应加深,最好在2米左右。
2、勤换水。高温期间,养蟹池应常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更换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换水时间不能在烈日下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傍晚尽可能也不要换水。清晨太阳升起时是最适换水时间。换水时水草(伊乐藻)不可以脱水,如脱水时间较长容易死亡(伊乐藻),污染水质,正确的换水应边排边进,保持水位。一般5~7天换水1次。水温30℃以上,2~3天就要换水1次。每次换水或加水量不可太大,每次换去池水的1/4一l/3为宜,太大容易使水草漂浮。
3、勤捞水草。水草对水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草的生长,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起到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二是水草的生长可有效地抑制有害藻的生长繁殖,减轻有害藻类死亡时释放的毒素。
(1)种草的池塘应保持合理的密度,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水体面积的60%左右,6-7月份当水草覆盖率超过80%时,应在水草丛中间隔8米开辟一条宽1-2米左右的通道。水草生长过旺时可割除距水面20-625px的草头。对腐烂的水草应立即捞除,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靠外河捞取新鲜水草投放的池塘,高温期间,捞取的水草时间长会腐烂,应坚持少放勤捞原则,发现水草不新鲜,草叶发黄,茎干变软,应及时除去,防止腐烂、破坏水质。
4、定期改良水质。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等,每隔15一20天施用一次,可有效地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的含量,促进菌相和藻相的平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隔15一20天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0一15kg,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一次。也可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和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
5、增氧措施。蟹池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微孔增氧,撒增氧剂,尤其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天气,蟹池溶氧量较低,应特别注意增氧。何时开机和开机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天气、河蟹的活动情况以及增氧机械负荷等灵活掌握。无增氧设备或增氧设备发生故障时,可采用撒洒粒粒氧的方法增加蟹池溶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9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