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亲鳖春瘟症

防鳖病,关键还是搞好池塘水环境
每年立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越冬池内的亲鳖已开始苏醒。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越冬苏醒后的亲鳖往往会出现“春瘟症”而大量死亡,现将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体质不良
经过越冬的鳖,由于营养大量消耗,早春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必须加强投饲、才能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些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鳖体鱼的15%,尽快补充营养消耗,这是控制亲鳖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

2、疾病
春季鳖刚苏醒时体质颇差,极易遭受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患红底板病的鳖底板红肿,脖子粗大,拒食懒动、解剖肝脏呈土黄色、肠内无食物腹腔有血水。患红脖子病的鳖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部肿胀,重者口鼻出血,眼睛浑浊发白。对越冬后的鳖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往往引起大量死亡。对新购亲鳖下塘前除按每立方米用20-3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外,亲鳖本身也要用10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千克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药液消毒后再投入池。对已发病的亲鳖可因地制宜选择鳖泰Ⅱ号或土霉素或氯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混在饵料中投喂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每100千克亲鳖第1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通常一个疗程就可以控制病势。对未发病池,可减半剂量用药进行预防。

3、混养不当
不少养鳖户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残饵,习惯在养鳖池中混养其它鱼类,包括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等,这些鱼类平时与鳖争食,在鳖冬眠期内,其钻泥活动使鳖不能安静冬眠,导致鳖过多地消耗体力和营养而引起死亡。因此,鳖池中只能放养少量的鲢、鳙等肥水性鱼类,不可放养有钻泥习性的鲤、鲫等鱼类。

4、水质恶化
亲鳖越冬苏醒后,由于投喂饵料等原因,致使水质逐步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所以当水温达到15-18℃时或水质明显变坏时,必须进行大换水1次,并注意平时每周换注新水。气温升高至25℃以上时,每月须对鳖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消毒,适宜浓度为20-30克/立方米。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亲鳖春醒后群体死亡


经过冬眠的亲鳖因营养大量消耗,抗病力降低,早春易遭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所以越冬的亲鳖苏醒后,往往发生群体死亡。应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增强营养:亲鳖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鳖体重的15%。
2、防治疾病:对新购亲鳖,下塘前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30克全池泼洒,亲鳖用10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升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入池。对发病鳖可用鳖泰Ⅱ号或土霉素或氯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在饵料中喂给,6天1疗程,每100公斤鳖第1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
3、调节水质。鳖池应选择放养少量鲢、鳙等肥水性鱼类,钻泥性鱼类莫放。水温达15-18℃或水质明显不佳时,要换水,平时每周换水1次。气温到25℃时,每月用生石灰20-30克/立方米对鳖池泼洒1次。

中华鳖脂肪代谢不良症的防治方法



该病是由于投喂了鲜度差的变质饲料、氧化了的生鱼、干蚕蛹,或投喂了过量腐烂的鱼、虾、螺、蚌肉等,致使变性脂肪酸在鳖体内大量积累,造成鳖的肝、肾机能障碍、代谢机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病鳖营养失调,手握有厚重感;病情严重时,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身体隆起较高,无光泽,体质虚弱,逐渐成为慢性病,最后停止摄食而死亡。
1.诊断
肉眼检查,病鳖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有时裙边发硬或出现皱纹,无光泽,体态较高;解剖检查,病鳖腹腔恶臭味,脂肪组织呈黄土包或黄褐色、硬化,肝脏发黑,骨体软化。
2.防治
①保持喂新鲜、营养丰富的天然或人工配合饵料,并添加复合维生素,坚决不喂氧化的、腐败变质和霉变饲料,尤其不能投喂变质的干蚕蛹;②保持池内清沽卫生,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新;③夏季饲料台应设在阴棚下,防止饲料在烈日下暴晒变质,还要严格定位、定时、定质、定量投喂饲料。

中华鳖的亲鳖选择和培育技术介绍



中华鳖育种首先要选好亲鳖。从外表看,鳖雌、雄个体的体形、颜色差异不大,一般同龄雄鳖略长于雌鳖,雄鳖尾柄露出裙边外。一般4龄时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选择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亲鳖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康、体壮无伤的。要求雌性体重在1千克或以上,雄性为1.5千克或以上。能用野生的最好。识别鳖的健康状况可以将鳖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放置,数秒钟内立即翻正,视为体质健壮,否则体质软弱,或者用手拉鳖的后腿,有力回缩的视为体质健壮,否则视为体质软弱。
在放亲鳖之前,必须先对亲鳖池进行检查,保证围墙没有破损,产卵场的细沙松软。用生石灰对亲鳖池全池彻底消毒,放养量一般为1亩放300~400只。最适宜水温为15~17℃之间。为了使鳖的产卵期提前,可采用使水增温的各种方法提高水温。
使鳖的产卵期提前,还要进行强化培育和加强管理,采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利于鳖的性腺很快地发育,同时注意水质的管理,增强亲鳖的体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鳖的产卵率。

稚鳖幼鳖成鳖亲鳖的质量鉴定标准


一、稚、幼鳖的质量标准
引进和鉴定幼、稚鳖的质量,首先要考虑其有无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史,还要进行抽样检疫,看鳖个体是否含有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其次,选择时,要从外观上鉴定,看个体是否肥壮,外形完整,裙边宽阔而肥厚,体色为背甲茶褐色,腹甲棕黄色,且亮而有光泽,翻转时反应灵敏,用手将其撮堆后,能迅速散开,具有这些特征者是最佳苗种。反之,如果苗种个体消瘦,裙边萎缩,身有残疾,体有病灶,体色发黑而无光泽,皮肤多皱,有时腹甲有充血点或损伤,活动能力差,反应迟钝,这些都是劣质苗种的体征,不能引进。
另外,还要注意鳖种是否被注了水。注了水的稚、幼鳖往往四肢活动、伸缩迟钝,体表肿胀。若注水多时,用手挤压肿胀处,感觉压力较大,有水状涌动,像按在一个水囊上,并且可见体表有水渗出,这是尚未愈合的针孔出水。一般稚、幼鳖体内注水后3小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二、成鳖的质量鉴定标准
成鳖一般多作为商品出售,不作为苗种引进。因此,质量上多以体型、体色、活动能力等作为鉴定标准。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标准:
1.特级品:腹甲带金属色并有光泽,体色金黄,色泽鲜明油润。四肢基部带黄铜色,裙边宽厚,肌肉丰满。
2.上等品:甲壳表面平滑并有光泽,花纹似梨的表面,背甲呈青绿色或茶褐色,人工养殖的呈淡黑色,体圆形,四肢基部周围带黄色,裙边宽厚带青绿色,脂肪呈奶油色。
3.中等品:裙边茶褐色,四肢基部带赤色,脂肪带白色或略带灰色。
4.下等品:裙边狭而薄,呈暗黑色,背甲皮肤薄而皱,比较消瘦且使背腹甲骨形显露,腹甲呈青白色或淡红色,体表有损伤、红斑,脂肪呈土黄色并发臭。
另外,除这些特征外,还要通过翻转、挑逗等看个体是否活动有力,反应灵敏,作为辅助鉴定条件。
三、亲鳖的质量鉴定标准
引进或选留亲鳖时,首先要选择自然环境下长成的鳖,其次选择池塘粗放养殖育成的鳖,最后才选工厂化养殖育成的鳖。因为中华鳖只有经过冬眠,其产卵质量和产卵率才有保证,而且性成熟年龄越长,其产卵效果越好。而工厂化养殖育成的鳖不但产卵质量差,而且退化较早。
再者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场育成的雌雄亲鳖,不让同一亲鳖生产的下一代、下几代相互交配,要重视远距离选种、配种和保存优良品种,避免近亲繁殖,具体做法是:在一个地域育成的鳖中选留雄鳖,在另一地域育成的鳖中选留雌鳖,亲鳖每3~5年淘汰更新1次。
另外,作为引进亲鳖还应进行检疫,禁止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进入养殖场。除此以外,亲鳖的质量鉴别还要从年龄、体型、体重与活动能力上考虑:一般地,较好的亲鳖,要求年龄在8~10龄(自然环境下育成),体重1.2千克以上;在体型上,雌的呈圆形,雄的呈椭圆形,其背甲平坦,背肋明显,背腹身体较厚,裙边宽厚;体色为青绿色,皮肤较厚而且光亮,爬行迅猛,反应灵活。

亲鳖和鳖卵的装运方法介绍



1.亲鳖的运输
亲鳖的运输箱规格要大些,为60厘米×60厘米×30厘米,箱内分两层,每层内有15厘米×15厘米的方格小室,高度15厘米。为了提高箱内湿度,各层底部铺上1厘米厚的海绵。在箱四周、盖以及方格格板上都要钻上孔径1.2厘米的多列通气孔,箱和箱之间有嵌槽,可以叠放在一起。
亲鳖装运多采用袋装法。事先给每1只亲鳖缝制一个比其个体大小稍大的布袋,用纱布或透气性好的布缝,装运时,先将运输箱底海绵浸湿,再将亲鳖单个装入布袋,在布袋底两角剪两个小孔通气,使亲鳖头和四肢缩入甲内,然后扎紧袋口,放入箱内小格,每格1只亲鳖。最后盖严箱盖,4~5只箱叠放为一组,扎牢装运,装袋时,要鳖头朝袋底,装入箱内时要平放,背朝天,腹朝地。
用袋装运,有人说麻烦,其实相对于以后得病治病来说,这种方法最简单。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集中装运造成受伤后再消毒,得病再治疗,既麻烦又造成治疗用药及死亡等损失,真是事半功倍,得不偿失。
2.鳖卵的运输
因为亲鳖数量较少,价格较贵,有孵化条件的地方到外地采购鳖卵自行孵化鳖苗,这在国内目前也较普遍。运鳖卵可用木箱或铁皮桶等。装卵时可用锯末和细沙作铺垫。方法是将细沙用2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进行浸泡,捞起后再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再按50%的细沙和50%细锯末的比例充分混后,先在箱底铺一层2~3厘米,然后装上一层鳖卵,再铺一层消毒后的浮萍或轧碎的水浮莲,再装一层鳖卵,一箱可装3~5层。装卵时,须把卵的动物极(卵内的白点)朝上,而且卵尽量不要靠在箱壁上,以免箱子互碰时损坏鳖卵。用锯末和细沙做垫料的好处是锯末质地轻且有弹性,有抗震作用,而且通气性好。但单用锯末太松,通气性大,易使鳖卵失水,所以掺入50%的细沙后就弥补了这一现象。一般用这种方法运鳖卵,成功率在90%以上,有的鳖卵即使在中途孵出也不会死亡。

影响亲鳖产卵的因素



1.外界因素对亲鳖产卵的影响:亲鳖产卵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从交配到产卵结束,共历时100余天。产卵期内,水温28~32℃为亲鳖产卵的最适温度,因此,“芒种”到“大暑”为产卵盛期。当8月气温、水温均升到32℃以上时,产卵量随之下降,气温、水温超过35℃时,则产卵基本停止。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亲鳖产卵的差异也很大。在台湾,亲鳖年产卵次数最多可达9次,每次产卵数枚至数十枚。尤其亲鳖每次产卵的枚数各地差异更大。
另外,亲鳖的产卵还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雨后晴天或久晴雨后产卵较多,而刮风下雨、阴雨连绵的天气,或天气过于干燥、水分蒸发量大以及温度骤然升降变化,产卵均会停止。其次如产卵场或产卵沙盘的泥沙板结,亲鳖挖穴困难,也会导致产卵停止。
2.个体产卵差异与饲养管理的影响:亲鳖的产卵次数、前后产卵间隔时间、每次产卵的枚数及单枚卵的重量,除与温度及其它气候条件有关外,也与亲鳖的年龄、饵料质量、饵料充足与否及管理情况有直接关系。一般一只亲鳖每年产卵3~5次,每次产卵数枚至数十枚,单卵重2.5~6.58克,龄高、个体肥大健壮的雌鳖,年产卵次数多、每次产卵数量多,卵粒也大。饲养管理好的每年产卵在5次以上,每次产卵数多的可达30枚;饲养管理差的,1年产1次,只产卵2~5枚。同一只雌鳖产卵,前、后两次产卵间隔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但时间短的为10天,而长的则1个月有余。
3.人工控制亲鳖产卵:为方便鳖卵的收集和集中人工孵化,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使亲鳖的产卵时间相对集中。通常注射鱼用促排卵素2号(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产卵期到来之前或在产卵期中,可每隔10~15天注射1次。每次剂量HCG:雌鳖7500国际单位,雄鳖2500国际单位;LRH-A:雌鳖75~150微克,雄鳖75微克。经人工催产的亲鳖比未经催产的一般要提前4~9天产卵,提前4~8天结束产卵。经催产的亲鳖产卵期为40~60天,而未经催产的鳖产卵期是40~70天。

螃蟹上岸不下水症如何防治?



在我们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会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称为上岸不下水症,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一般不外乎四方面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1)由水质差引起的
在养殖过程中,剩余饲料、动植物尸体、死亡藻类、高密度仔蟹、幼蟹的生理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在水中不断积累,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当其超过标准时,抑制蟹的呼吸,从而引起仔蟹、幼蟹不适,不愿下水。改善方法有:适当稀释放养密度,经常适量换水或定期使用改善调节水质的生物制剂如PSB、EM原液和净水剂等。
(2)由营养不均衡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引起的
在养殖过程中,长期营养不均衡,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致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造成生理性病变。防治方法有: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经常性添加适量脱壳素、多种B族维生素、Vc、叶酸、烟酸、肌醇、氯化胆碱和脂溶性A、D、E、K3等。
(3)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
如杆菌类、弧菌类、假单胞菌类,防治方法有:可选择外用溴氯、二溴制剂,全池连泼2~3次,内服红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类药物。
(4)原生动物与寄生虫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引起的
如吸管虫、聚缩虫、累枝虫,病蟹体表、鳃部多伴有细绒毛状物(轻微的镜检才可发现),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且摄食减少,螫足无力,体表与附肢有滑腻感,防治方法有:加强投饵管理,合理放养,保持良好的水质是关键。可择时选用市面上反映较好的甲壳净、纤虫净等药剂连续治疗l~2次,隔日再可选择外用溴氯、二溴制剂全池连泼2~3次,可明显减少由这种缘故引起的上岸。

如何防治有机奶牛不孕症


一、黄体囊肿

母牛排卵期间要免受被打、惊吓、饲料变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一旦发生黄体囊肿,肌注促卵泡成熟素100~200单位,使黄体分泌的孕酮不起作用,隔3~4天注射一次,连注2~3次。或注射前列腺素3mg~5mg,一次即可。

二、有机奶牛卵巢囊肿

若一旦发生卵巢囊肿,应肌注促黄体生成素,每头每次注射100单位~200单位,隔日一次,连注1~2次,使泡壁变薄,治愈率可达85%,受胎率可达90%。

三、子宫颈炎和子宫炎

人工输精要清洁卫生,取消本交。对急性子宫炎先用1%的盐水500~1000ml(温度30℃~40℃)冲洗宵,把药液灌入子宫内,最后流出的洗涤药清亮为止;药液排出后20~30分钟,灌入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用20~30ml的生理盐水稀释,用干净导管导入,每天一次,连续处理3~4天即可。对慢性子宫炎,先加10%枯水500~100ml(温度30℃~40℃)冼宫,药液排出后20~30分钟再向子宫内注入磺甘油(2%碘酊1份,甘油3~4份)3~5ml。一般隔日一次,1~2次即可。

四、卵巢机能不全及减退

可肌注促卵泡成熟素100~200单位,每日一次,连注2~3次,第二次自然发情时再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特饲料多样化,维持上等膘情,补饲青饲料,加强运动,并注意观察,发现发情及时配种,防止漏配。

亲鳖放养与雌雄搭配比例



如果亲鳖由外地购买运输而来,要特别注意起运地和到达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当温差过大时,亲鳖到达目的地后,要先暂养一段时间,然后再放入繁殖池。如果亲鳖由自养自繁,则亲鳖最好在常温露天池饲养,有利于提高繁殖力。鳖在冬季要进行冬眠,因此,亲鳖放养应在越冬前鳖未冬眠时或越冬后鳖已苏醒后进行。越冬前通常为10月左右,水温不低于20℃。当进入冬眠阶段,亲鳖可完全潜入泥沙中越冬。如果放养时水温过低,鳖入水时无力潜入泥沙,严冬来临时易造成死亡。越冬后水温上升到22℃以上,鳖放养后能立即开口摄食,迅速恢复越冬时消耗的体力。
有关亲鳖雌雄最佳配比问题,国内外均做过观察研究,无论雌雄比例是9:1还是3:7,受精率均不成问题,受精率的高低与雌雄比例关系不大,因为精子进入雌性输卵管中能保持存活并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而且雌雄鳖除在春季交配外,在秋末至越冬之前同样可以交配,无论是生殖季节或是非生殖季节的越冬休眠期间,都可在雌鳖输卵管向泄殖腔开口的部位找到存活的精子。因此,受精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成熟的卵泡。但有人以雌雄比为1.8:1试验时,在交配季节发现有亲鳖被咬伤的现象,而交配季节过后,咬斗现象消失,认为这是由于雄性个体过多所致。因此,在养殖条件下,考虑可靠性和其它因素,雌雄比例保持4:1或5:1是合理可行的,受精率可以达到92%以上。亲鳖的放养量主要根据鳖个体大小而定,个体0.5千克左右的,每亩可放660~1000只,个体1000~2000克的,每亩可放330~660只。但体重500~1000克的鳖,平均年增重达100~200克,而亲鳖的饲养一般2~3年才清池一次,因此,考虑生长因素和为亲鳖提供一个较宽敞的活动环境,以保持较好和稳定的水质,亲鳖的放养密度不宜太大,一般每亩的放养量控制在300千克以内。在实际生产中,不论个体大小,一般每亩放养330~660只为宜。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亲鳖的捕捞与运输



(1)亲鳖的捕捞时间
亲鳖是指用于产卵繁殖的鳖。黄沙鳖亲鳖捕捞的最佳时间:一是在惊蛰(3月份)冬眠过后,产卵前捕捞;二是在9月下旬,产卵过后捕捞。如果在产卵期捕捞,会影响鳖的产卵量。
(2)亲鳖捕捞方法
少量捕捞可用笼捕;换池或需求量大的宜用干池捕捉法。
(3)亲鳖捕捞注意事项
①亲鳖在产卵季节腹中往往怀有大卵,注意不能挤压,以免造成损伤。
②亲鳖经捕捞、运输后,其摄食、发育受很大影响。如果在产卵前捕捞雌亲鳖,下池后要喂适口性强、鳖爱吃的营养丰富的饲料,特别是动物鲜活料。如果在春末捕捞,应抓紧喂养,同时每天冲水刺激,促使雌鳖早产卵、多产卵、产大卵。若在产后的秋末捕捞,更要加强投喂,以促其产后恢复和肥壮,顺利度过冬眠期,翌年能多产卵、产大卵。水温降到10℃时不宜捕捞亲鳖,因为此时亲鳖身体疲软,难以钻泥越冬,容易造成越冬期死亡。
(4)亲鳖的运输
①高温季节运输:在气温高时,亲鳖活动力强、行动敏捷,容易发生相互厮咬的现象。因此,亲鳖最好用小布袋装运,每袋装1只。布袋要求透气良好,装袋前进行清洗、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再清洗等,可以减少受伤和提高成活率。
在高温季节运输亲鳖,其体内可能有即将成熟或待产的卵,要严防挤压,以免造成伤亡。同时要保持凉爽而潮湿的运输环境,途中常淋清水,最好在早晨和夜晚运输,不要在烈日暴晒下运输。
在高温季节运输少量的亲鳖,可以采用同运稚鳖、幼鳖一样的方法,用透气容器装运,在容器内放入浮萍或水葫芦,让鳖自行钻入,途中淋水保持湿润,效果更好。
②低温季节运输:当水温在15℃以下时,鳖体疲软,此时鳖一般不会厮咬。可以用有孔木箱或有孔泡沫箱装运,箱体高度以20厘米为宜。在秋末冬初,水温低于18℃时,亲鳖运到目的地后,最好先放入温棚的水池中暂养,继续育肥,然后徐徐降温,让其在亲鳖池中自然冬眠。如果是春末夏初运输,尽管水温低于18℃,亲鳖入池后不会冻死,但最好让它先进入温棚,使其提早进入繁育期,争取早产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7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