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鸭感冒的防治措施

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如大棚养鸭管理不当,易患感冒,其防治措施如下:
1.细观察。病鸭赶群活动时不愿动,出栏晚,下水慢,吃料落后,垂头、呆立。个别眼流泪,有的一侧或二侧肿胀,时间长了眼干枯,成瞎眼。粪便有稀绿色,也有稀黄色,还有未消化的饲料渣,严重的产蛋下降30%,皮薄色淡,死亡率在5%左右。
2.检病理。病鸭气管有典型的出血,肝肿大,脾小,小肠黏膜有出血斑,泄殖腔出血条状。生殖系统以充血为主,卵子变形,卵膜出血,子宫淤血。
3.巧诊断。①无菌采取肝、脾抹片,革兰氏染色排除细菌感染。②无菌取胸腺、淋巴、脾脏研磨加5倍生理盐水和2000单位链霉素冰箱冷冻,取上清液0.1毫升接种9-10日龄鸡胚(),做病菌分离鉴定。
4.早预防。①开产前做好疫苗接种,如减蛋综合症,类减蛋综合症和鸭瘟疫苗的注射。②入冬前做好卫生消毒,可用百毒杀等消毒液饮水。③做好防寒保暖。在活动场地覆盖塑料大棚,提高活动场地的温度,适当安排排水池面积和饲养密度。
5.重治疗。发现一两只鸭有感冒症状,就马上投药治疗,可减少损失。其治疗方法为:①每千克料中加入0.6克病毒灵片、1克复合维生素B粉,连喂5天。②每50千克料中加草药炎瘟清1袋,连喂4天,同时饮水中加入病毒唑,每日两次,连饮4日。
荣生贤

相关推荐

大棚养鸭的卫生防疫


据当前饲养肉鸭情况看,养鸭的最大威胁同养鸡一样,也是鸭病。随着养鸭规模、养鸭区域的逐渐扩大,养鸭时间的增长,鸭的疾病不断增多。现阶段鸭的主要疾病为小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鸭瘟、流感以及大肠杆菌病等。这些鸭病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鸭群就难以保证健康,由此养鸭经济效益也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首要的问题一定要控制好鸭病发生。大棚饲养肉仔鸭密度大,在养鸭过程中若卫生防疫稍有疏忽,鸭群就容易发生疫病,往往引起大批发病、甚至死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养鸭必须坚持即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卫生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健康生长发育,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饲养周期的卫生防疫工作可分为进雏前鸭舍的消毒、日常管理及带鸭消毒、鸭的免疫接种、尸体处理、鸭出栏后鸭舍消毒及空舍等几个方面。

1 进雏前鸭舍的消毒

首先对大棚育雏室彻底清扫,内外壁、地面可用3%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进鸭前2d把消毒好的设备、垫料搬进鸭舍后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药物,对鸭舍内从上到下所有设备要全面喷雾消毒,发病鸭舍还可用福尔马林熏蒸。熏蒸 消 毒 ,一般在进鸭前5-7d进行。具体方法:将鸭舍封闭好,按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25m1,高锰酸钾12.58,水 25m1比例加人药物,熏蒸时注意按水、甲醛、高锰酸钾顺序加入,加完高锰酸钾后人员立即离开。舍温要求18℃以上,相对湿度应保持65%以上,熏蒸10-24h再打开门窗和排风机通风,放出甲醛气味。进雏前再使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药物在鸭舍内从上到下喷雾消毒1遍再接雏。大棚 门 前设消毒盘(池),消毒液一般用2%-3%火碱溶液,对鞋底进行消毒,夏季每天换1次,冬季2-3d更换1次,谢绝外人进棚参观,以防带进病原。

2 日常管理及带鸭消毒

疾病的发生都与饲养或环境卫生有密切的关系。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日常管理应把加强饲养和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首位。应根据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密度及通风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带鸭消毒。

2.1 雏鸭入舍前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提前12h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 雏鸭入舍后先饮水后喂料,并饲喂一些搪水和抗应激的电解质和维生素,或微生态制剂,以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育雏舍注意防寒防暑,要求室内温度为:第1周龄29.490 -32.290;第2周龄为23.990-26.790;第3周龄为 21.1-23.990。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2中鸭生长阶段是多种疾病幕发适宜日龄 如小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副伤寒、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病、鸭链球菌病和鸭球虫病以及营养代谢病等。这时要严格限制其他人员人内,每夭清扫鸭舍与运动场,加铺干沙,垫草或锯末垫料。鸭舍应通风良好,12.15只/m2鸭为宜。定期加喂驱虫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这时要注意舍内定期喷雾消毒。一般 2周龄后每2-3d在鸭舍用背包式喷雾机,用0.3%过氧化酸等,喷雾时喷头向上,先内后外逐步退步式喷雾,3周龄后可每天一次,进人6周龄时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

鸭的免疫接种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鸭传染病防疫最有效的措施。对1日龄的雏鸭注射鸭肝弱毒苗;对4-5日龄雏鸭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肝菌二联苗; 对7日龄的注射鸭瘟弱毒苗。

4 尸体处理 死鸭尸体在严禁在大棚内进行剖检,以防扩大传染。病死鸭应深埋或焚烧。

5 鸭出栏后鸭舍消毒及空舍鸭出栏后鸭舍的消毒步骤可按下列顺序:机械清扫 消毒液清洗 熏蒸消毒 空舍。

5.1 机械清扫要求 鸭舍及运动场,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稳底清理,出除垫料和污物,最好将鸭舍表层脏土一并铲除,并且把所有养鸭设备搬外面。发过病的鸭舍要在一批肉鸭上市后先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消毒药兑水喷雾,在鸭舍内从上到下全面喷雾,喷好后立即关闭鸭舍门窗,封闭一天后就开启门窗迅速出除垫料。

5.2 消毒液清洗要求 机械清扫出除垫料后,鸭舍内、运动场用化学消毒液2%-4%氢氧化钠溶液或0.5%百毒杀溶液等进行喷雾或冲洗消毒。喷雾、冲洗时水量一定要足,方法是先上再向二边墙壁和门窗,然后地面,地面一定要积水,使药液水渗透缝之间。养鸭用的料槽、水槽先用上述消毒药水进行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养鸭设备达到洗备没灰尘无污物的消毒效果。

5.3 鸭舍的熏蒸消毒及空舍 为了彻底消除鸭舍内残留的病原,消毒液冲洗或喷雾消毒后,等地面干燥后,可垫上新土,关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方法同前,10-24h后开窗通风,空舍半个月或更长时间,再进雏鸭。

大棚养鸭要注意什么


近年来,大棚养殖逐渐兴起,不仅能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规范化养殖也减少了养殖户不少压力。鸭子是家禽中比较常见的种类,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棚养鸭要注意什么?如何挑选鸭苗?

一、大棚养鸭要注意什么?

1.饲养准备

根据饲养规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也可将肉鸡棚增设运动场改为肉鸭棚)、设备及工具等;应对育雏室(包括墙壁、地面、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鸭舍空间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到15克高锰酸钾中,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检查供暖保温、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进雏前一天应将育雏室加温,同时检查是否能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条件。

2.育雏条件

第一天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三天递减1℃,逐渐脱温,使雏鸭均匀分布,温湿度保持稳定。雏鸭舍加温,可用地下烟道、烧木屑炉、煤炉、红外线灯等办法,但要注意通风良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等。1~3日龄时可采用昼夜光照,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设有运动场、水池的,还应对雏鸭训练调教。

3.饮水和开食

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第二次就可以转为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饲喂。

4.科学饲喂

开食应在开饮后进行,开食时把饲料放在饲料盘或麻布上,自由采食。垫料选用干燥无污染的稻草、谷壳或麻布。垫料应勤更换,以减少有害气体或污物。

饲料选择:可用全价颗粒饲料或浓缩料(预混料)与玉米、豆饼、麸皮等按规定比例配合成自配全价料。要防止蛋白质、能量的失衡;自配全价料要合理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注意钙磷比例(2∶1)的适当,防止配料不合理导致苍毛、走路不稳、拉稀、啄羽等营养代谢病。笼养肉鸭由于得不到运动,阳光晒不到,还需要补充维生素AD、亚硒酸钠维生素E、鱼肝油等。另外,饲料配比、种类的改变,要循序渐进。

饲喂方法:为提高饲料报酬,一般1周龄内每天昼夜喂料6次,每次喂料时盘内应没有剩料,做到次次喂新鲜料;2周龄后,昼夜喂料5次,以每次喂料前1小时盘内无剩料为宜,以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

喂料原则:如饲料喂下去只有2~3小时就已吃完,这时应适当增加饲料用量;反之则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始终保持适当的断料时间,以确保雏鸭的采食高峰,促进雏鸭的生长。

5.日常管理

应经常观察鸭群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并按要求饲喂优质饲料,保持鸭舍及环境清洁卫生,同时做到垫料松软、不潮湿、饲料不结块,还应做到防疫工作到位。对病死鸭要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防疫病传播。

6.疾病防治

首先应从提高鸭机体的抗病力着手,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以避免病原体侵害小鸭机体。

二、大棚养鸭如何挑选鸭苗?

在挑选鸭苗的时候,四看原则是鸭苗挑选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首先我们要看鸭苗的眼睛是否能够正常的睁开,如果眼睛上面有一层雾或者想是被什么蒙住的一样,眼神黯淡没有光泽,这样的鸭苗是不合格的。其次就是看鸭苗的嘴巴和四肢,是否是红色的并且水润、光滑,如果比较干燥的话,这样的鸭苗也是不过关的。还有就是看鸭苗的肚脐,肚脐要干净而且上面不能有粪便和蛋壳。最后就是看鸭掌,鸭掌要比较水润,没有脱水的现象,而且站立来也要有力。只有这四点都达标的了的鸭苗才是合格的鸭苗。

很多的养殖户在挑选鸭苗的时候,会贪图便宜,买回有些病鸭、带鸭、老火鸭、商品一代鸭、二代鸭等。这些鸭苗都是不好的,所以别人才会卖的那么便宜。我们在购买鸭苗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合理的优质鸭苗,所以在经济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养鸭生产中新发疫病的防治难题及防治措施


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即使紧急治疗,经济损失也很惨重。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订疫病的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鸭生产中新发疫病的防治难题及防治措施。

1、防治难题

新发疫病种类多,突发快。目前来说,在养鸭过程中鸭所感染的疫病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疫病,由于在治疗疫病的过程中,病毒经常会出现抗药性以及变异的情况,所以现在的疫病呈现出新的特征,而且这些疫病还在持续的变异当中,一时之间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且就像是禽流感这样的病毒,不仅存在病毒持续变异的情况,而且这种病毒本身就有很多的种类,仅是根据神经氨酸酶以及血凝素的性质就至少存在有144种亚型。而且该病毒的传染性强,这些种类的亚型病毒对于水禽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即使是在发病之后由于禽流感这一病毒的亚型病毒太多,所以鸭发病的种类比较复杂,难以治愈。

规模化养殖差,技术不高。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是比较的低,所以我国在养鸭的过程中相比起其他国家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国大多数的养鸭场设备都比较的简陋。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私人养殖场,虽然家庭养殖场的规模并不会像大型养殖场的规模那么大,但是由于受到管理体系以及预防措施等因素的局限,私人养殖场在进行新发疫病的防治过程中,往往难以取得显著地效果。但是家庭养殖场的养殖数量都没有像大型养殖场的数量那样多,在设备设施等方面就更不如大型养殖场里。而且家庭养殖场中也大多用密集型养殖的方式,长期下来,鸭由于密集型养殖以及各种激素类饲料的影响,免疫力就会逐渐的下降。而且对于疫病的御意识以及方法也都不够成熟,就使得疫病的发病率更高,沙门氏菌、鸭疫里默氏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细菌所引起的发病率也会很高。若是被人们食用必然会引起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

2、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建设。由于现在鸭类的疫病越来越多,治疗体系尚未完整构建,新的病毒又出来了。针对育雏期等疫病的高发期一定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在育雏室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其与大龄鸭在一起,以防通过羽毛、粪便等传染病毒。所以必须要通过在养鸭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来进行疫病的防治,通过提高鸭场的卫生环境来减少各种细菌的滋生。对于意外死亡或是因病感染的鸭都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鸭场内部也要保证日常的整洁。

做好免疫接种。在疫病高发期来临之前就要注意对鸭进行该种疫苗的接种,使其产生免疫功能,在疫病来临之时就会有相应的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病率。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疫病病毒一开始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养鸭批次的增多,疫病病毒逐渐累积最终就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幼鸭的育雏室要时常进行消毒,并且育雏室内也要保证整洁,降低病毒生存的可能。而且很多的疫病病毒都是有潜伏期的,这也是很多幼鸭在出了育雏室才会暴发疫病的原因。因此在育雏室一定要注意为幼鸭进行疫病的预防。及时注射疫苗等方法来提高其抵抗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从而保证幼鸭的健康成长,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抗病力。还要对鸭的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测,一旦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要及时的解决。并且要定期为鸭注射疫苗或是在鸭的饲料中加入可以防御疫病的药物,从多个方面人手切实增加鸭在面对疫病时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但是也要注意疫苗以及抵抗药物用量要适中,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新发疫病的科学合理防治。

强化日常管理。很多的疫病虽然四季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但是会有一定的高发期。所以在进行鸭的养殖时,要注意把握疫病的高峰期,这就要求将每一种疫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毒的特征都及时的了解清楚,抓住其特点来进行防治。尤其在某种疫病发生的高峰期,在该期间一定要注意该种疫病的传染方式方法,在平时的养殖时就要严格的注意,防止传染。很多的养殖鸭时间较长的人员会发现,在新的育雏室中所要养殖的幼鸭只要照顾好,一开始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是随着养鸭批次的增多,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疫病。对于喂养鸭的饲料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对饲料的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检,在做到干净卫生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营养健康。

发病鸭群的治疗。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很多的疫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发病鸭群可采取以下措施:对病鸭隔离,各种用具和设备、运输车辆、种蛋、垫料与病死鸭应进行焚烧或生物处理;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并通过饮水适当给予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细菌病;还可注射康复鸭血清等。另外,要注意避免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感染鸭群经过一段时间后,采食量会慢慢恢复,随后产蛋量也逐渐恢复。大部分鸭群可以恢复到原产蛋高峰的80%-90%。

疫病预防
鸭场疫病来源一是由新引进的鸭带进场内,如从病鸭场引进鸭雏、幼鸭或开产小母鸭等;二是污染的鸭舍,如过去曾饲养过病鸭而未经彻底消毒的鸭舍;三是日常工作中消毒不够和执行安全措施不严,以致将疫病经饲料、用具、人员往来和其它动物而传至场内。防制疫病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选择良好的环境办鸭场
(1)鸭场选址
鸭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无大型化工厂、矿厂,远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无污染源和噪声。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2)鸭场或鸭舍建筑卫生质量要求
鸭场分为生活区(包括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生活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养殖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鸭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鸭场净道和污道分离;鸭舍墙体坚固,内墙壁表面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耐腐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舍内建筑结构应利于通风换气,并具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
(3)鸭场周边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提出的指标要求。
2、鸭场的消毒与隔离
(1)鸭舍的清洗
正确的鸭舍消毒,应在新鸭到达之前,即已清洗和消毒完毕。每一栋鸭舍应在消毒熏蒸之后,最少空闲1周。鸭舍消毒效果好坏,决定于用药物消毒前的彻底清洗程度,而不是决定于所用的消毒药。彻底清洗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总数,去掉隐藏病原体的污物,将病原体暴露于日光、空气、消毒药和熏蒸剂之下。

清洗鸭舍时应注意做好下面几件事:
移走鸭舍内的全部鸭,清除散失在鸭舍内外的鸭只;
清除存留的饲料。未食用完的饲料不应挪至另外的鸭舍。水槽、料槽和料桶应彻底清洗,一定要将附着于料箱底部和四壁上的饲料洗净,因可能有病原体存在或附着于其上,成为疫病的传染源;
设备要移出并经清洗和日光照射。脏污的设备会带有病原,所以,可移动的设备都要移至舍外,放在日光之下,并经消毒后再搬回鸭舍。未消毒的设备搬回鸭舍之后,则破坏了鸭舍的消毒效果,鸭舍可能重新被污染;、
初步清洗鸭舍。用水冲洗天花板、四周墙壁及窗户,去掉其上附着的灰尘;飞溅下来的水将弄湿垫料,灰尘附着其上,最后一起被移走;
移走所有的垫料,转移到远离鸭舍的地方做肥料。在*近鸭舍的地方不能堆集和散落旧垫料,因老鼠和害虫可能将其中的病原带回鸭舍;清理鸭舍外部散落的垫料,清除饲料间和鸭舍外的垃圾及杂草等;修理鸭舍和设备等需要修理的部分;
彻底洗刷鸭舍墙壁和设备;必要时可在水中加洗涤剂,使用洗涤剂水浸润2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刷,高压喷水枪冲洗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设备需要擦拭的部分要擦拭;
(2)消毒
环境消毒:生产区和鸭舍门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液应定期更换。车辆进入鸭场应通过消毒池,并用消毒液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鸭舍周围环境宜每2周消毒1次。鸭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宜每月消毒1次。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衣。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人生产区。进人生产区的外来人员应严格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更换一次性防疫服和工作鞋,脚踏消毒池,按指定路线行走,并记录在案。
鸭舍消毒:在进鸭或转群前,将鸭舍彻底清扫干净,应采用0.1%的新洁尔灭或4%来苏儿或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消毒剂类型进行全面喷洒消毒。

养鸭防病的几个关键措施


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通常包括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副粘病毒病、减蛋综合征、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坏死性肠炎、卵黄性腹膜炎、禽霍乱。对这些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是养鸭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就消毒、预防接种和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几方面进行说明。

1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1.1恰当用药,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前要做清扫和冲洗,把粪、尿、食物残渣、血、毛及体液等有机物要彻底清除,然后再进行药液喷洒消毒。可用于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甲醛、戊二醛、苛性钠、生石灰、漂白粉、过氧乙酸,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消毒前后效果不明显的可提高浓度,若还无效果则要更换消毒液。在选择用药时,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要经过计算、比较最终确定适合本场的几种消毒药,以备轮换用药。

1.2要进行有顺序的消毒

养殖场要遵循一定的消毒顺序,例如鸭场内消毒时要遵循先净化运送饲料的道路,后净化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对养殖区的消毒要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后商品鸭。并要对场内的生活区进行彻底消毒。

1.3保证足够的消毒次数

种鸭场应定期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带鸭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0.2%过氧乙酸、0.1%苯扎溴氨、0.1%次氯酸钠等。场内无疫情时,每隔2星期带鸭消毒1次。有疫情时,每隔l一2天消毒1次。

2做好常规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鸭群可能因地区不同,所发生的传染病也有所不同,有时传染病会不止1种。因此,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来预防疾病时,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从而形成适宜本场的免疫程序。

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期,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有必要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为减小接种引起的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3建立疫病预防体系
3.1控制好入口

养殖场大门口要设消毒池,有专人看管,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场,一定要进时要经过消毒池,并不得在场区内乱走动,更不得将其他禽类带进场区。进人生产区的入口也要设消毒通道,每次进人生产区,必须洗手消毒。

3.2防止交叉感染

场区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无污染。坚持定期的全场消毒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严防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尽可能避免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严格场内管理制度,各养殖舍要禁止生产要求以外的人员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平时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不能随意扔掉,必须做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造成人为传播疾病。

3.3重视疾病防治

对病死鸭,场内兽医要多做解剖,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防治。合格的兽医能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及发病日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适合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选药时要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以防延误病情,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4做好几种病的疫病监测

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如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其他疾病的监测要视养殖环境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确保对疾病的有效预防。

怎样防治鹅感冒


感冒多由气候突变,冷热不均,鹅舍潮湿,通风不良,以及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

病初不爱吃食,精神不振,严重时体温升高,有的后期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则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

防治办法: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小鹅受寒受风,气温变化时,要采取防寒措施。
(2)及时隔离病鹅,放在温暖的地方,喂以柔软的优质饲料。
(3)内服阿斯匹林片,成鹅1片,小鹅减半,每日3次,或用去痛片1片,小鹅减半,每日3次。
(4)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单位与安痛定2ml,每日2次,连用3-5日。
(5)桑叶l0g,加水煎,内服。

养鸭场的卫生防疫措施


近年来,霍邱县洪集镇养鸭场不断增多,但很多养鸭场在养鸭过程中卫生防疫工作不到位,常引起大批鸭子发病,甚至死亡。笔者将养鸭场的卫生防疫措施进行了总结。

1 基础免疫

1.1 免疫程序 为了预防鸭场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一个地区预防鸭群传染病的疫苗(菌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在鸭体内所产生的抗体能足够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期限(免疫期)也不同。因此,一定的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菌苗)来预防不同疾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菌苗)的免疫特性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这就形成了在实践中使用的免疫程序。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给鸭群的预防针既要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要提高免疫质量,关键要看免疫效果。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情况,适时、适度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疫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须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1.2 减小应激 疫苗免疫,对鸭群本身是一种应激,为了减小这种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不同季节,免疫接种要注意必要的细节问题。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应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1.5 h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2 环境消毒

2.1 确保消毒效果 目前用于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甲醛和戊二醛)、碱类(火碱和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白粉、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氧化物类 (过氧乙酸)、季铵盐类(百毒杀)。消毒前先进行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对消毒前后无差别的消毒药经提高浓度后仍无效的应予以淘汰,在检测得到有效的消毒浓度后,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经过比较计算最终获得适合的几种消毒药,以期轮换用药。这样既起到了消毒效果,又降低了消毒成本,且延长了一种消毒药的使用时间。

2.2 消毒 顺序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后商。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

2.3 消毒 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周全场和带鸭消毒不少于2次;发病时期,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3 建立疾病预防体系

3.1 把好入口关 养鸭场门口严格标识防疫重地,谢绝参观等标志,设专人把守,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场;进人生产区时必须洗手消毒并经消毒方可进入场内。

3.2 防止交叉感染 各舍饲养员禁止窜场和窜岗,以防交叉感染。场区环境应保持干净无污染,不轻视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严防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坚持定期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每日消毒;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任其污染环境,从而造成人为的传播疾病。

3.3 疾病防治 对病死鸭进行解剖,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防治。初期投药后,应跟踪治疗,直至病愈。兽医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发病El 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选药时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而延误病情,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3.4 疫病监测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的疫病至少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

4 其他 在购买鸭苗时,一定要做好考察,购进饲养管理正规、质量有保证、证照齐全场家的鸭苗。选苗时,应挑选健康活泼,大小均匀,体重55~60 g,卵黄吸收良好,无大肚脐,无明显病症的雏鸭。饲料的污染主要是鱼粉、肉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啮齿类及鸟类粪便,饲料在加工及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等。因此,鸭料要多用植物性蛋白饲料,根据肉鸭不同日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配制不同标准的饲料。要加强饲料的质量监管,不能使用发霉变质、虫蛀、有毒有害、劣质及不洁的饲料。购买原料或全价料时,要看饲料颜色、均匀度、包装商标、生产日期,以及闻饲料气味。舍内要备足清洁的饮水,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增强抗病能力。饲养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饲养密度等。一般适宜的饲养密度:地面圈养的1周龄内,l5~20只/in ,2周龄内10~15 只/m ,3周龄内8~10只/m ,以后按6~8只/m 饲养。若采用网上饲养,密度可适当增加。育雏室温度,1周龄内28 ~ 30度,2周龄内为25~28度,3周龄内为21~24度,4周龄内为20~21度,以后为15~20度。光照按每10 m 鸭舍安装1盏40 w 的普通照明灯泡即可满足光照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海霞,迟瑞宾,臧力铭.集约化养鸭场的卫生防疫措施[J].水禽世界,2006(2):1920.

鹅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 鹅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鹅流行性感冒又称鹅流感、鹅渗出性败血症或传染性气囊炎。由败血志贺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渗出性传染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对鹅(幼鹅)致病力较强,对鸡、鸭不致病。本菌抵抗力较弱,低于15℃不能生长,高于75℃可杀灭,适宜温度为37~38℃。常用消毒药物有杀灭作用。仅感染鹅,流行初期1月龄鹅易感,流行后期成鹅也感染。多发于冬春季节。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鹅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鹅流行性感冒具有发病迅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威胁养鹅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当气候突变、气候寒冷、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等因素都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舍内温度变化明显,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好,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较高,这些不良的因素都易引起鹅发生应激,从而引起该病的发生。鹅群饲养密度过大,易引起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容易使鹅出现啄羽的恶癖,致使防寒能力下降。当舍内温度过低时,鹅群易扎堆,扎堆后的雏鹅易出汗,羽毛潮湿,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容易发生该病。雏鹅日粮组成搭配不合理,导致雏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均衡,致使鹅雏生长发育缓慢,体质下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2、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在发病早期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鹅精神萎靡,羽毛凌乱,缩颈闭目,立群呆立,不愿走动,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全身发抖,随着病程发展,鼻腔和口腔不断流出清水样分泌物,全身体毛潮湿而附有黏液。伴有神经症状,病鹅曲颈歪头,左右摇摆,严重者垂头昏睡,病鹅头颈部肿大,眼结膜充血,眼泪呈红色,而后眼结膜浑浊,严重病例可致失明。病鹅死前出现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水样粪便。种鹅发生该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产蛋性能下降情况。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鹅头部及下颌皮下呈胶胨样浸润,还可见出血点。颈部、胸部皮下充血、出血,胸部、腿部等处肌肉组织可见片状淤血。鼻黏膜充血、出血、水肿,鼻腔内含有血红色黏性分泌物,喉腔、气管黏膜不同程度充血、出血,喉腔内有大小不等的凝血块,气管内有较多分泌物。心外膜充血、出血,心肌有灰白色坏死斑或白色条状变性、坏死,心内膜有出血斑或条状坏死。肺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或水肿,支气管内有泡沫状黏液。肝脏淤血、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表面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胰腺轻度肿大,其表面可见大量出血斑或褐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充血、淤血,表面有白色坏死点。肾脏稍肿大、淤血或出血。十二指肠黏膜有充血、出血,黏膜有出血斑或出血性溃疡病灶,小肠黏膜、直肠后端黏膜以及泄殖腔充血、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和出血带。

4、诊断要点

该病可根据发病原因、临床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特点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诊断:取具有典型病变的病死鹅的喉、气管内分泌物,脑组织、脾脏以及肾脏等组织,将样品研磨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将悬液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30min,取上清液,按1000万IU/mL的剂量分别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置于4~8℃条件下2~4h,然后进行病毒分离,按1:10的比例接种于非得免疫鸡胚,置37℃温箱中继续孵育,选择收集18~48h内死亡的鸡胚液,无菌检查后进行红细胞凝集实验,将血凝实验阳性的鸡胚液与新城疫阳性血清出现血凝抑制现象,则说明鸡胚液中含有新城疫病毒,即可进行确诊。

5、防治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做到不从疫区引种,从源头上控制该病的发生。必须引种时,对引进鹅应先隔离观察,淘汰盲眼、红眼以及状态不佳的鹅,隔离期满经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注意鸡、鸭等不同品种的禽类不能混养和串栏,以防禽流感病毒在种间进行传播,种鹅群和肉鹅也要进行分群饲养。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鹅舍内温度恒定,通风良好。保持养殖区域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楚舍内外的粪便、垫料及各种废弃物,定期对栏舍、场地、池塘、器具以及孵化设备进行冲洗消毒。水塘、场地可选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各种养殖器具、孵化设备可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注意鹅群日粮合理搭配,提供品质良好的饲草饲料,满足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需求。

坚持定期检测禽流感抗体水平,应用禽流感油乳剂灭火苗防控鹅的禽流感。由于禽流感病毒易变异、病毒亚型多且之间无交叉免疫,同时,不同品种、日龄、饲养水平的鹅对疫苗免疫的效果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应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禽流感的免疫程序,选择使用单价或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以确保免疫接种的成功。雏鹅应在7~10日龄进行首免,在颈部皮下注射多价禽流感灭活疫苗,首免15日后免疫力增强,若疫苗效价低,可在首免15日后再进行一次免疫注射,肉用鹅免疫接种一次即可,留作种用的鹅还要在2月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再开产前15~20日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6个月在鹅停产期间免疫一次。

流行病学
鹅流行性感冒(gooseinfluenza)简称鹅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亚型毒株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的小鹅。鹅流感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死亡率一般为50%~90%。
临床症状
鼻腔和口腔不断流清水,有时有眼泪,频频摇头,或将头伸向体躯前部擦抹鼻液,全身羽毛又湿又脏。张口呼吸,时发“咕——咕”声,精神萎顿,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全身发抖,蹲伏地上,下痢。病程2~4天。轻症可恢复,重症多死亡。肺表面、气囊和气管粘膜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鼻腔、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具有多量半透明渗出液。肝、脾、肾淤血肿胀。心内外膜出血,有的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皮下、肌肉出血。
解剖变化
鼻黏膜、眼结膜和瞬膜充血,出血,角膜灰白混浊,鼻腔充满血样黏液性分泌物;喉头、气管充血,出血;心肌出现灰白色坏死斑;肝肿大、质脆;脾肿大突出,表面有糜烂状灰白色斑点;胰腺斑点出血,透明或白色灶样坏死;肠膜灶性斑状出血或出血性溃疡;卵巢卵泡充血,斑状坏死。头部肿大的病例可见头部及下颌皮下呈胶冻样水肿。
预防
1、科学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鹅舍干燥通风,同时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
2、搞好环境卫生,对鹅舍、养鹅设备及地面等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先清洗再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2%~5%NaOH、0.1%~0.2%过氧乙酸等进行彻底消毒。
3、在该病多发地区使用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进行预防。首免在雏鹅7天~10天龄时在颈部下1/3处皮下注射多价禽流感灭活苗,隔15天后再注射一次。留种鹅在60天龄时进行二免,产蛋前15天~20天进行三免,以后每隔半年,在鹅群停蛋时再免疫一次。
治疗
1、禽流感卵黄抗体感立克或多价超高免蛋黄抗体,搭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能增强鹅机体的抵抗力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修补机体受损伤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有利于康复,在发病早期用效果较为理想,往往可以控制疫情的发展,减少死亡。
2、选用优良的药物减少患鹅应激,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和防止并发症。
3、治疗过程中要隔离病鹅进行治疗,加强带鹅消毒,以减少鹅群中流感病毒的浓度,及时清理死鹅,降低饲养密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3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