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之成鳖的工厂化养殖技术

yZ023.cOm
下午4~5时投喂1次,投喂量占全天投饵量的20%;晚上8~9时,再投喂1次,投喂量占全天投饵量的20%,每次投喂要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若投喂时发现剩饵过多,可以适当减少当次投喂量或减少投喂1次。
三、日常管理
成鳖养殖中,管理人员要经常监测水温、水质和水质的变化,适时加以调节。主要日常工作有:
1.早晨给各鳖池充气1小时,洗刷消毒晒背台、饵料台。
2.定时投饵,定时测量水温、室温,适时进行调节。
3.中午开启通风系统,换气1小时左右换气期间随时观察水温、室温变化,变化过快过大时,马上关闭通风系统,采取补救措施。
4.下午定时排污,并换水5%~15%,换水时随时注意水位变动,切忌变化过大。
5.晚上打开日光灯和红外辐射灯,增加2小时晒背时间,晒背时注意观察鳖的活动状况,对刺激的反应状况,以便判断鳖的生长情况。
6.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消毒池水,定期清池,定期进行鳖体药浴,有条件的地方要定期注射或拌饵投喂抗菌药物。
7.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鳖的摄食、活动和晒背状况,发现反应迟钝,受惊不下潜,沿水边独游,或独自静卧的异常鳖,马上隔离,及时诊断疾病,及早对症下药,对未发病的同池鳖要采取全面预防措施。
8.每隔十天半月,要抽检1次鳖的个体,同一池中至少20只,称重,记录,以便确定下一步养殖方案。对已出现大小悬殊的鳖池,要适时进行分级分养和稀养。

相关知识

甲鱼工厂化养殖的夏季管理要点



在工厂化控温养鳖过程中,尽管每天的日常工作都不外乎围绕水温监测、水质调控、光照调节和疾病防治来进行,但每月又各有侧重点不同。控温养鳖一年中夏季的工作要点有:
1.5月
①成鳖
由于捕捉和挑选分级所引起的紧张已消除,鳖的摄食量逐步增多,这时,投饵量约为体重的2%。
②亲鳖
雌、雄鳖开始交尾渐多。每天傍晚要对产卵场进行清扫和平整沙盘,以便产卵,加强产卵场周围的环境管理。
2.6月
①成鳖
水温已较稳定,鳖开始正常摄食。由于正值梅雨季节,露天常温池,鳖的摄食状况随天气不同而变化:一般在晴天时适当地增加投饵量;雨天则酌情减少,给饵的标准为体重的3%;保温棚内的鳖摄食比较稳定。
②亲鳖
产卵越来越多,管理工作同上个月,产卵场的沙子不要让雨淋湿、板结,应保持适中的干湿度。亲鳖摄食活跃的时期,应投足饲料并尽可能多投放些鲜活饵料,以保持营养上的均衡。
3.7月
①成鳖
本月梅雨过后,是水温、气温最适宜、鳖摄食最活跃、生长最快的月份,也是养殖上最重要、最繁忙的月份,给饵的标准为体重的3%~3.5%。
塑料棚内,气温可能上升到40℃以上,白天应把两侧敞开使之通风降温。晚上仍须关好以保持温度。
②亲鳖
当从产卵场向孵化场转移鳖卵时,必须十分注意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如遇到连续的晴天,产卵场沙盘需要洒水,以保持适当的湿度。

工厂化无沙生态养殖甲鱼



以往的垫沙养甲鱼,甲鱼钻沙后易被擦伤,病害多,成活率低,而工厂化无沙养殖就避免了这些问题。工厂化无沙生态养殖甲鱼主要模式有纯泥式、网袋式、挂网式、叠板式、无沙式。
纯泥式。
甲鱼池池底用泥垫底。这种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塑膜棚保温,用蒸汽锅炉蒸汽加温。这种类型的池塘,面积多在100平方米,排水口多设在池中间,池底是泥层,注水后池水比较浑浊,透明度在15厘米左右,2~3天需换一次水。养殖期间甲鱼病害较少,成活率较高,但养成出来的甲鱼体色呈土黄色,捕捞一次不能捕净。另一种是采光温室,在水池池底加2~3厘米厚新土一般为去掉表层腐质土的土,注水后泡成泥。放养前先把水培肥成绿色,透明度在20厘米以内,池中设晒背台。这种类型养殖的甲鱼体成野生甲鱼体色。泥胶颗粒能凝聚有机质,换水时只需抽取少量底层污水,一段时间后需补加新土。
网袋式。
在养殖中设一方形管架,管架上或经或纬地绑上聚乙烯绳,将无结网片叠成3~4层,制成边长40厘米的网袋,网袋一角系在绳上,行距20厘米,窝距15厘米。网袋离池底10~15厘米,网架露出水面5~10厘米。这样甲鱼有一定的隐蔽场所栖息,避免钻沙擦伤,换水次数也可相对减少。但网片也易擦伤苗种体表,特别是甲鱼种长到200克以上时,网窝易缠绕到一起,造成甲鱼相互撕咬。这种模式一般只用在封闭性温室。
挂网式。
池中挂网片,让苗种直接停栖在网片上。先在池的四周搭上框架,沿池的纵向绑上网绳,再把网片穿绑在绳上。无结网网目不超过0.5厘米,网离池底10厘米,高出水面3~5厘米,长40~50厘米。网片双层叠合后用线穿上叠合处绑在绳上,行距20厘米,顺长片距25厘米。这种方式一般不会造成甲鱼钻窝擦伤、撕咬,而且比挂袋式好操作,用网少。但苗种爬栖时也易挫伤脚爪和头项,换水不能彻底,要求水深不低于60厘米。
叠板式。
在池下部离池底20厘米处的池中间,顺长铺一层木板或水泥瓦,板宽50厘米,再在离池底30厘米处,靠池壁顺长放两排窄板,板宽相当于池底排板的一半。这种模式设备较方便,还可增加一定的放养密度,捕捞时只需把板拿掉。但换水不能彻底换干,大棚温室投喂需在水下进行。
无泥式。
池中无任何供栖息的隐蔽物,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擦伤引发疾病,放干水后甲鱼在池底集中聚堆互相抓咬,极易引发疾病,无法分养。

工厂化养殖甲鱼的疾病防治技术



在工厂化养殖中,一定要注意满足中华鳖生长的环境条件。池内各种饵料台、晒背台、躲藏台的搭建要合理科学,而且要与鳖的数量相适应,切忌拥挤。要定时检测水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良恶化水质。池内适当放少量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既可净化水质,又可以减少鳖的应激反应。
从购买亲鳖或鳖种的一刻起,就应树立综合防治疾病的观念,严格执行每一道工序的操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预防疾病,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病原体的侵入。主要预防环节有:①购买亲鳖或鳖种时要充分调查,严格检疫,不买重病区的鳖;②池塘放苗前要消毒,鳖体入池前要浸洗消毒,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注射一针灭活菌苗;③定期进行水体消毒;④定期投喂药饵;⑤搞好水质监控,定期排污、换水;⑥投喂全价优质饲料,投喂时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⑦如有疾病发生,要及时隔离病鳖,及时诊断,对症下药;⑧建立严格的饲养制度,责任到人等等。

稚鳖工厂化养殖的三级培育技术



三级养殖池放养25克左右的稚鳖,养至40克以上。
1.三级养殖池准备:三级养殖池仍使用稚鳖池,池底铺粒径0.3~0.4厘米的米石,厚度5~8厘米,池水保持30~40厘米深,池内设多处躲藏台,1处饵料台,2处晒背台,可少量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高等水生植物。
2.放养密度:在此阶段放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60~80只,在养殖前期,每平方米投放70~80只,到后期合理稀养,每平方米放60只左右,直到养成40克以上的幼鳖,再转入幼鳖池继续饲养。
3.饵料与投喂:该阶段采用全价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饵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类和诱食剂,提高稚鳖摄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同时,定期在饵料中交替添加抗生素类以及抗病毒的中草药添加剂来预防疾病的发生,确保稚鳖健康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要求呈颗粒状,粒径0.2厘米,长度0.5厘米,每天3次投喂,上午8时、下午3时、晚上8时各1次,全天投饵量占鳖体重的5%~6%,每次投喂量应以鳖在1~2小时内吃完为准。每隔4~5天,适量投喂鲜活饵料,补充稚鳖营养,调整其口味。
4.日常管理: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且保持水温、室温相对稳定;及时清理残饵,洗刷饵料台、晒背台,每天进行工具消毒;及时排污、换水,定期倒池,换水时注意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要一面排出老水,一面注入新水,严禁先放出老水,再灌入新水;定期向池中交替泼洒生石灰、漂白粉水消毒,定期药浴鳖体,定期注射疫苗或抗菌药物;定期抽检稚鳖个体,记录生长情况、摄食情况、体质状况,并对体表黏液、分泌物进行镜检,发现寄生物,马上采取防治措施;早、中、晚3次巡塘,发现病鳖,马上隔离,及时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5.及时合理分养:约经40天的饲养,25克左右的稚鳖平均体重可达40克以上,同一池中又会出现大小差异,这时可以全部捕出,按大小分级,转换到不同类别的幼鳖池中继续养殖了。

工厂化养殖稚鳖的一级培育技术



一级养殖池培育指放养从暂养池出池的孵化2周左右的稚鳖,培育至体重10克以上。
1、放养密度:只要水质、溶氧有保证,放养密度可达每平方米120只左右。然而国内控温养殖场实际上目前还大多采用较低密度,每平方米放养30~40只。
2、饵料与投喂:在一级稚鳖池内,饵料全部采用水蚯蚓或红虫(水蚤)。水蚯蚓放在饵料台上,红虫直接投放在水中,培育稚鳖时,饵料必须充足,否则会影响其生长与发育。饵料投放原则是多次少量,使饵料台始终有少量剩余,一旦发现吃完,应立即再投放。这样,才能保证稚鳖饵料的满足,促进其生长。
3、日常管理:工厂化养鳖的日常管理主要围绕水温控制、水质调控、光照调节和疾病防治几方面进行。
(1)水温控制:工厂化温室中水温、室温均需保持在31~32℃。室温的控制在全封闭温室靠控温仪连接通风系统,供热系统来调节,在全采光温室,一靠采光,二靠加热,三靠换气通风系统,这些系统全部采用自动控制装置调控。
而水温的调节,在全封闭温室也应由控温仪控制冷热水开关和加热管道阀门,自动进行调节。在半封闭温室,目前大多数还需人工定时测温,调节水温。
(2)水质调控:工厂化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指标为:透明度25~30厘米,溶氧保持在5~6毫克/升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3.0~3.2毫克/升,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
工厂化养鳖为微流水,多采用生物净化系统,充气增氧系统以及化学药品来调节水化学因子。但日常的水质管理工作还需工作人员完成:
①每天定时抽测鳖池水质,如不符合要求标准,及时调节。
②每天早晨先启动充气机充气20~30分钟,再排水,既有利于充气增氧,又有利于排污,每天换水量20~30厘米,一般10~15天彻底换水1次,同时将饵料台上及池壁上的污物彻底洗刷打扫干净。
③为了净化水质,保持环境稳定,鳖池水面可少量放养水葫芦、凤眼莲、水浮莲等水生植物。由于这些植物生长较快,因此要适时捞出过多的,使之仅保留在池水面1/3处。
④定期抽取稚鳖样本检查,每次10~20只,每月1次,称重,检查生长、大小差异、健康和营养状况,以便确定以后的饲养管理措施,如投饵量的调整,防病措施和分养等。
(3)光照调节:全封闭温室的晒背台要求光线充足,每天开灯时间至少14小时;半封闭温室在晴朗的天气里,除白天采光外,早、晚还要开灯加晒各1小时,阴天更要全天开灯晒背,注意红外线灯光照度要够。因稚鳖特别喜欢晒背,培育中必须满足其晒背杀灭病菌和增强体能的要求。
(4)疾病防治:管理人员每10天,用10~15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和1~2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水交替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严防水质恶化和疾病的发生;每隔20天,需清池消毒1次,这时将稚鳖全部捞出进行检查,并进行全面的药浴。方法是先用10毫克/升的抗生素溶液在塑料盆中药浴20分钟,再用庆大霉素预防性注射1次入池。
4、及时合理分养:约需1个月以上的一级池培养,稚鳖平均体重在10克以上,这时应及时进行分级分养。合理分养,既有利于不同规格鳖的生长,又易于养殖管理。

杂色鲍工厂化养殖技术


1.准备工作。在鲍苗投放之前,对养鲍场各项设施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对养殖池和养殖器材的消毒进行测试,要求其达到工厂化养鲍所要求的标准。供水、供气系统的配置。供水系统的日供水能力必须在养殖池水容量的3倍以上,水质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供气系统的气压选用,池水深1~1.5米,选用20~35千帕斯卡,池水深1.5~2.0米,选用35~50千帕斯卡。供气量按养殖面积计算,每40平方米约配1000瓦功率的鼓风机,其供气量因气压不同而不同,每分钟在0.6~1.2立方米间。供水、供气机械要留有三分之一的备用。养殖池、养殖笼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要先用海水进行清刷,再用醋酸对池底及池壁擦洗一遍,最后灌满海水进行浸泡,浸泡池时间应不少于15天。新购置的养殖笼先用海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已用过的养殖笼必须清洗一遍,尔后置于露天处暴晒数天,再移入已用过的养殖池,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一起进行浸泡。
2.种苗投放。苗种选择。主要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其活力,优质苗的贝壳外表具有较强光泽,贝壳上生长纹、放射肋清晰,无其他附着物,若把其露空数分钟后放入海水中,能在短时间内伸出头部触角和上、下足角度角;二是观其外形,优质苗无畸形现象,贝壳呈长椭圆形。投放方法。鲍苗在进笼之前,必须先清除死鲍,并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海水溶液(如呋喃西林或氯霉素、土霉素等溶液)进行药浴,然后再按计划好的密度投入养殖笼内。放苗后的前几个小时,一般不给饵,待鲍苗恢复活力后排干池水,边清除死鲍边投放饵料,在重新注入新水后,即可进入正常的养殖管理。投放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22个笼,每个笼放苗40~45粒,即每立方米水体放苗900~1000粒,规格大的少投些,规格小的多投些。
3.饵料投放。鲍的摄食量因其规格的不同、饵料种类的不同及水温和养殖地带的不同而有异投饵量依摄食量而定。投喂江蓠,日投放量约为鲍体重的10%~13%。在水温18℃~28范围内,一般4~8天投饵一次,一次投足相应天数的饵料量(水温低,每次的投放天数拉长,水温高则缩短)。当水温低于18℃或者28℃时,鲍的摄食量明显减少,这时饵料的投放量可随着减少。
4.管理方法。
(1)维持良好的水质。要实行全日值班制,控制适量的水、气进入养殖池,保持日换水量在3倍以上,水中溶氧量在5毫升/升以上,防止因断水、断气而引起水质变恶的事故发生。在高温期间,要增加换水量,以求降低池水温度及保证水质新鲜。
(2)控制水质因子的变化。要对养殖池的水质因子(水温、比重、溶氧量、pH值和重金属含量)和鲍的养殖情况(生长速度、摄食量和成活率等)进行测量及记录。池内的水质因子需与自然海区作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如洪汛期海水比重下降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养殖情况的记录要注意保存,可作为今后改进生产工艺的科学依据。
(3)定期清理养殖池。排水后投饵前,要清除残饵和病鲍、死鲍,并用高速水流对养殖池及养殖笼进行冲洗,减少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的附着量,防止这些生物堵塞笼孔,确保笼内外部水体充分交换。排水投饵的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鲍的露空时间。
(4)适时调整放养密度。随着鲍的生长,各个养殖笼鲍的存活情况不同,成活率高的过于拥挤,成活率低的过于稀少,这时应适当调整放养密度,使每个笼的放养量控制在:壳长3~4厘米的为40~35粒,4~5厘米的为35~30粒,5~6厘米的为30~25粒。

美洲黑石斑工厂化养殖技术


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fsstriata)又名条纹锯艏或黑锯鮨,属于脊索动物门、鲈形目、鮨科、亚斑鱼亚科、锯鮨属、石斑鱼种。主要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沿岸100m深的海中。

一、美洲黑石斑的生物学特征

美洲黑石斑鱼体被细小栉鳞,色深蓝近黑,带白斑。体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侧扁而粗壮。胸鳍圆形或三角形,口大稍倾斜,前鳃盖骨的后缘具锯齿,背鳍棘10根~20根,鳍条10根~20根,与鳍条相连。臀鳍鳍棘3根,以第二鳍棘较大,鳍条7根~12根。

二、美洲黑石斑鱼的生活习性

美洲黑石斑属暧水性鱼类,喜清水,常栖息在礁石底,白日进食,喜食蟹、鱼、贝类等,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存活温度为5℃~3℃,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7℃;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0~35,最适宜范围为23~33。

三、工厂化养殖技术

1.养殖池

圆形或八角形水泥池或玻璃钢池,底面积在20平方米~50平方米,池底有20cm~30cm的斜坡,最好水深可调至1.2m左右。有充气、进排水设备,并且方便操作。

2.水质条件

美洲黑石斑喜清水,因此自然海水必须经过沉淀、砂滤、消毒,才能进入养殖池。PH7.8~8.4,水中溶解氧5mg/L以上,亚硝酸盐小于0.1mg/L。

5.放养密度

美洲黑石斑的放养密度根据水质条件及个体大小而定。一般全长10cm左右的苗种放养密度为80尾/立方米~100尾/立方米。也可以按鱼体重放养,一般平均体重50g以下的放养密度为80尾/立方米~100尾/立方米。平均体重50g~100g的密度为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体重250g以上的放养密度为20尾/立方米~40尾/立方米。在养殖期间根据鱼体生长和水质条件,适时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通常养殖密度控制在7kg/立方米~8kg/立方米之间。

4.换水

投喂15分钟~20分钟后即可换水,养殖池每天换水2次或用循环水养殖,换水量在200,一般在投饲半小时后换水,清除池底残饵及清扫池底和池壁,以保持池中水质的清洁。

5.投饵

美洲黑石斑饵料以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为主(鳀鱼、玉筋鱼、虾、乌贼等),也可以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前期以鲜鱼为主,配合饲料为辅;后期反之。投喂原则:四定(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在投喂时要求慢~快~慢的方式投喂。每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以饱食量的80~90为宜,如有剩饵及时捞出,且根据鱼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6.水深

美洲黑石斑属游泳鱼类,水深以1m以上为宜。

7.互残

美洲黑石斑有互残现象,故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分选、疏密。每个养殖池中的鱼,个体尽可能大小一致。

8.疾病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勤观察勤检查,严格日常管理操作:①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时换水、清污,保持水质清新和足够的溶解氧。②保证投喂饵料的质量和数量。定期用药饵(一般15天一次,连用3天)进行疾病的预防。③适时筛选大小进行分养,密度要合理。④操作要轻,不能使鱼体受伤。⑤发现疾病及时隔离、诊断、治疗。

工厂化养殖甲鱼的水温、光照与水质调控



1.水温调控:研究表明,水温30℃时,鳖摄食最旺盛,生长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因此,无论是工厂余热,温泉,还是锅炉加温,用自动化控温系统调节,池水水温均应保持在28~30℃,温度变化幅度不能超过3℃。王高学等多年实验研究表明,晚上将水温调节在28℃,白天再提高到30℃左右,长期交替,鳖摄食量更大,增重更快。另外,在调节水温的同时,室内气温也应控制在28℃以上为好,避免鳖爬上饲料台摄食时或爬上晒背台晒背时,因气温过低和水、气温差过大而“感冒”。
2.光照与水质调控:光照能杀死鳖体表的寄生虫、霉菌等病原体、能增强鳖的抗病力。光照强度与长度是影响中华鳖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如果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在自然采光的基础上,最好在日落后和日出前再延长1~2小时的灯光照射,延长全天光照时间为14~15小时,使水面照度保持在3000勒克斯以上。若是全封闭温室,每天灯光照射时间也应在14~15小时,池内的晒背台照度最好达8000勒克斯,红外线灯光照射温度在30~34℃。这样,亲鳖可延长产卵期,增加产卵数量,幼鳖可促进性腺发育,稚鳖可加快生长速度。
养殖池内水质的优劣是养殖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池水中溶解氧、pH值、硬度都是工厂化养鳖中水体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水化学因素。研究证明,pH值7.5~8,碱度和硬度稳定在3.0~3.2毫摩/升之间,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时,是中华鳖适宜的生长环境。另外,中华鳖是怕盐的动物,水中含盐量不得超过5%。
特别强调的是,工厂化养鳖密度大,排泄物多,水温高,水质易恶化,特别是氨氮含量易升高。如果管理不善,易引起中华鳖的氨中毒,继而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及时检测氨氮含量,随时控制其不得超过100毫克/升。
对于工厂化水质调节,通常采用综合调节来实现。一是定时加注新水,定期打开排污阀排污;二是实现微流水循环(锅炉加温、工厂余热)或微流水养殖(温泉水);三是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不但增氧,而且可曝气,使水中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逸出;四是采用生物方法净化水质,即向水中定期泼洒沸石粉或光合细菌,在微流水循环养鳖流程中安装生物膜净化装置。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6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