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白点病

【病原】由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蛙头部两眼间的中央有一白点,开始病灶很小,比蚕豆略小,两三天后沿纵轴方向扩展成长条状。起初是病灶的皮肤失去色素,呈白色,慢慢地皮肤腐烂,严重时露出白骨。m.Yz023.coM

【流行病学】本病四季发生,常发生于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的高度密集的养殖池内。主要是饵料中缺乏维生素,造成蛙的抗病能力下降,当蛙头部受伤后,继发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在配合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对病蛙要及时补充维生素;每立方米水体中加3千克食盐,维持3天,以抑制病情的恶化;隔离病蛙,用3%食盐水进行体表消毒;口服药物治疗与红腿病相同;喂适量的鲜活饵料,用金霉素眼膏涂擦患部,6天后即可治愈。

相关阅读

林蛙的出血病


【病原】主要由细菌如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蝌蚪腹部、肛门附近及尾部有出血斑,剖检时有血水从腹腔流出。病蛙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腿部发红充血或出血,严重时四肢腐烂、发炎此病经常与腐皮病、肠胃炎等并发,传染快,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此病为蝌蚪、幼蛙和成蛙常见病,四季流行,5-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保持池水清洁,定期用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1.5毫克/升漂白粉、0.5毫克/升的强氯精消毒,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尽可能避免蛙体受伤,发现病蛙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内服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每千克饲料拌2-2.5克土霉素或强力霉素,可起到良好效果;病情严重时,每千克蛙体重用硫酸庆大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进行肌肉注射。

林蛙的腐皮病


[病原]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是因某种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腐皮病;其二是细菌感染伤口而继发的细菌性腐皮病。

[症状]两种腐皮病的症状相同。表现为患病初期,头部出现花纹状的白斑,接着表皮脱落,头部和吻端皮肤溃烂,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蔓延至身体背部、四肢等处。解剖病蛙时,发现腹部积水,内脏有不同病变。本病对幼蛙危害很大。两者的区别是:营养性腐皮病常伴有烂眼症状,病蛙视力逐渐丧失,呆滞于池角阴暗处,仔细观察皮肤溃烂处可见出血现象。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发生于幼蛙,可见病蛙头部两眼间有条状白斑,形如硬物擦伤痕迹。

【流行病学】幼蛙和成蛙可常年发生营养性腐皮病,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危害幼蛙。本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危害十分严重。

【防治方法】

①营养性腐皮病的防治。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富含维生素A, B, C和D患病初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鱼肝油,病情严重时还应全池泼洒漂白粉,终浓度为2毫克/升。并同时加服抗菌药物如土霉素,维生素C,B6等,效果良好。

②细菌性腐皮病的防治。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同池蛙的规格大小相近。保持池水清洁卫生,经常用生石灰、藻荀蒸霜薪剂消毒食台和幼蛙聚集处。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和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有效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中的一种进行泼洒、浸泡和注射,均有良好效果。采取全池泼洒方法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20万、1.2万、30万国际单位;药浴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300万、20万、400万国际单位,浸浴 30分钟;注射用时,用量分别为每千克蛙体重4万-5万、 1万-2万、5万-10万国际单位。

林蛙的红腿病


【病原】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在捕捉、运输和转池中操作不慎使蛙受伤,继发细菌感染而引发本病.

【症状】腿部充血发红,皮肤下肌肉充血,严重者发炎MWO 剖检时可见肠肾、肺等内脏器官充血发红,且有出血现象。病蛙行动缓慢且困难,食欲不振,死亡率较高。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危害成蛙和幼蛙,是蛙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可常年发生,危害较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在放养、运输、捕捉和转池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勿挤压碰撞,勿使皮肤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前做好蛙体消毒。对于病蛙可用3%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或用 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0-30分钟,或注射庆大霉素1000国际单位/只。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7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