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腐皮病

[病原]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是因某种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腐皮病;其二是细菌感染伤口而继发的细菌性腐皮病。

[症状]两种腐皮病的症状相同。表现为患病初期,头部出现花纹状的白斑,接着表皮脱落,头部和吻端皮肤溃烂,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蔓延至身体背部、四肢等处。解剖病蛙时,发现腹部积水,内脏有不同病变。本病对幼蛙危害很大。两者的区别是:营养性腐皮病常伴有烂眼症状,病蛙视力逐渐丧失,呆滞于池角阴暗处,仔细观察皮肤溃烂处可见出血现象。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发生于幼蛙,可见病蛙头部两眼间有条状白斑,形如硬物擦伤痕迹。Yz023.Com

【流行病学】幼蛙和成蛙可常年发生营养性腐皮病,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危害幼蛙。本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危害十分严重。

【防治方法】

①营养性腐皮病的防治。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富含维生素A, B, C和D患病初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鱼肝油,病情严重时还应全池泼洒漂白粉,终浓度为2毫克/升。并同时加服抗菌药物如土霉素,维生素C,B6等,效果良好。

②细菌性腐皮病的防治。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同池蛙的规格大小相近。保持池水清洁卫生,经常用生石灰、藻荀蒸霜薪剂消毒食台和幼蛙聚集处。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和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有效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中的一种进行泼洒、浸泡和注射,均有良好效果。采取全池泼洒方法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20万、1.2万、30万国际单位;药浴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300万、20万、400万国际单位,浸浴 30分钟;注射用时,用量分别为每千克蛙体重4万-5万、 1万-2万、5万-10万国际单位。

相关知识

林蛙的厌食病


【病原】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多次惊扰,换池,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所引起的。

【症状】本病其本质不是病症,出现厌食的蛙停食或很少进食,蛙体消瘦,生长速率极低,严重影响蛙的生长发育。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幼蛙和成蛙,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

【防治方法】对蛙池、池水消毒及清除残饵时,要尽量不惊扰蛙,一般不下池捕捉;蛙自始至终最好饲养在同一池内,使其始终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饵料要以鱼为主,但要经常搭配其他饲料如螺蛳、蚯蚓、蝼蛄等;较大的蛙如出现厌食现象而不采取措施,则会较长时间不摄食,影响生长,此时可投喂其喜欢的活动性较强的饵料如蝼蛄等,诱其捕食,消除厌食情绪。

林蛙的白点病


【病原】由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蛙头部两眼间的中央有一白点,开始病灶很小,比蚕豆略小,两三天后沿纵轴方向扩展成长条状。起初是病灶的皮肤失去色素,呈白色,慢慢地皮肤腐烂,严重时露出白骨。

【流行病学】本病四季发生,常发生于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的高度密集的养殖池内。主要是饵料中缺乏维生素,造成蛙的抗病能力下降,当蛙头部受伤后,继发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在配合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对病蛙要及时补充维生素;每立方米水体中加3千克食盐,维持3天,以抑制病情的恶化;隔离病蛙,用3%食盐水进行体表消毒;口服药物治疗与红腿病相同;喂适量的鲜活饵料,用金霉素眼膏涂擦患部,6天后即可治愈。

淡水鱼腐皮病


疾病名称腐皮病

疾病概述 鱼体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

病原 为细菌

症状 此病主要是鱼体受伤或小瓜虫感染后引起的皮肤发炎,病情严重时,鱼体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病鱼游动缓慢,身体失去平衡,不久即死亡。病鱼往往会继发性感染水霉病。

防治方法
(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体有寄生虫感染时应及时予以杀灭。

(2)发病后,将池水水温提升至25℃以上,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治疗:①用1-1.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遍洒;②用0.1-0.2毫克/升亚甲基蓝全地遍洒;③亲鱼或后备亲鱼患病,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注射剂量视鱼体大小,在4万-9万国际单位/尾范围内灵活掌握。

林蛙的出血病


【病原】主要由细菌如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蝌蚪腹部、肛门附近及尾部有出血斑,剖检时有血水从腹腔流出。病蛙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腿部发红充血或出血,严重时四肢腐烂、发炎此病经常与腐皮病、肠胃炎等并发,传染快,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此病为蝌蚪、幼蛙和成蛙常见病,四季流行,5-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保持池水清洁,定期用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1.5毫克/升漂白粉、0.5毫克/升的强氯精消毒,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尽可能避免蛙体受伤,发现病蛙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内服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每千克饲料拌2-2.5克土霉素或强力霉素,可起到良好效果;病情严重时,每千克蛙体重用硫酸庆大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进行肌肉注射。

林蛙的红腿病


【病原】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在捕捉、运输和转池中操作不慎使蛙受伤,继发细菌感染而引发本病.

【症状】腿部充血发红,皮肤下肌肉充血,严重者发炎MWO 剖检时可见肠肾、肺等内脏器官充血发红,且有出血现象。病蛙行动缓慢且困难,食欲不振,死亡率较高。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危害成蛙和幼蛙,是蛙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可常年发生,危害较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在放养、运输、捕捉和转池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勿挤压碰撞,勿使皮肤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前做好蛙体消毒。对于病蛙可用3%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或用 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0-30分钟,或注射庆大霉素1000国际单位/只。

林蛙的车轮虫病


【病原】由车轮虫寄生于蝌蚪的体表和鳃部组织而引起本病。

【症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可见体表出现许多青灰色的斑点,尾部发白、腐烂,鳃丝颜色变淡,黏液增多,呼吸困难,最后漂浮于水面窒息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4-6月份,常发生于放养密度过高,饵料供应不足的养殖场,主要危害蝌蚪。

【防治方法】适时分池放养,保持合理养殖密度,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发现病情后,即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 毫克生浓度全池泼洒,疗效极佳;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30分钟,或50毫克生福尔马林溶液,药浴20分钟,或用 3%食盐水浸泡蝌蚪15-20分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林蛙的气泡病


【病原】本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空气等)过饱和而引起的。

【症状】患病的蝌蚪肚子膨胀,体表附着大量气泡,身体失去平衡而仰浮于水面,解剖时可见肠内也充满气泡。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在高温季节,水质较肥的蛙池,容易发生本病,应特别小心。

【防治方法】勤巡塘,多换水,发现水质转浓,应及时灌注新水;蛙池施用肥料,要经过腐熟发酵;投喂干粉饲料,要充分浸泡透湿;发现本病时要及时加注新水,可有效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配合使用食盐,然后投喂煮熟的麦熬或添加酵母片(1000尾蟒鲜用0.5克),通过消化,排出肠内气体,恢复健康;将病蛙捞出蛙池,暂养于清凉水中,待病情好转后再转入蛙池饲养。

林蛙的锚头鳋病


【病原】本病是右妇锚头鳋的雌虫寄生于蝌蚪引起的。

【症状】锚头鳋寄生于蝌蚪胴体与尾交界处的略微凹陷部分,虫体头部深深钻人蝌蚪组织中(其余部分则留在蝌蚪的体表)致使寄生部位的肌肉组织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当蝌蚪身上寄生 1-2只锚头鳗时,蝌蚪就会生长停滞,以致消瘦死亡;寄生3- 4只时,蝌蚪会很快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4-7月份,当水质条件差,蝌蚪抵抗力低时,易发锚头鳗病,本病对蝌蚪的危害非常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卫生;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每天浸泡1次,连续2一3天,虫体在2周以后陆续死亡〔注意事项:在浸泡时,当蝌蚪出现浮头现象时,立即用清水清洗掉鳃上少量被氧化的黏液和沉积的微量二氧化锰.以保证鳃的正常呼吸。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1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