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气泡病

【病原】本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空气等)过饱和而引起的。

【症状】患病的蝌蚪肚子膨胀,体表附着大量气泡,身体失去平衡而仰浮于水面,解剖时可见肠内也充满气泡。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在高温季节,水质较肥的蛙池,容易发生本病,应特别小心。

【防治方法】勤巡塘,多换水,发现水质转浓,应及时灌注新水;蛙池施用肥料,要经过腐熟发酵;投喂干粉饲料,要充分浸泡透湿;发现本病时要及时加注新水,可有效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配合使用食盐,然后投喂煮熟的麦熬或添加酵母片(1000尾蟒鲜用0.5克),通过消化,排出肠内气体,恢复健康;将病蛙捞出蛙池,暂养于清凉水中,待病情好转后再转入蛙池饲养。

相关推荐

鱼苗气泡病


疾病名称气泡病

为害对象 鱼苗阶段和亲鱼越冬阶段
疾病概述 鱼苗肠道出现气泡,鱼苗和亲鱼的体表、背鳍及鳃丝上附着很多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气泡

病原 池水中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过饱和或池中饵料不足,鱼苗误吞气泡,是造成此病的原因。

症状 有两种类型:一是鱼苗肠道出现气泡;二是鱼苗和亲鱼的体表、背鳍及鳃丝上附着很多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气泡。解剖病鱼;肝脏由土黄色变为紫色,血液变为浓红黑色。

发病规律 鱼苗气胞病通常发生在6-7月。

防治方法
(1)采取加注水库永或经曝气后的深井水,使患轻度气泡病的亲鱼在冲注水的环境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2)鱼苗池是水泥池,使用前须经过清水浸泡2-3天后再使用。放养后应在池面上设立席棚遮荫(也可在池中放一些水葫芦遮荫),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避免氧气过多。

(3)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橡皮0.19克,广木香0.38克,鲜扁柏树叶3.0-3.7克煎煮,用药汁全池遍洒。

(4)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清木香0.38克煮水加入清尿22.5克全池遍洒。

蝌蚪气泡病


疾病名称气泡病

为害对象 蝌蚪
病原 为池水中含氮量和含氧量过高所致。

症状 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水面,肠内充满气体。

防治方法
(1)清除池底淤泥和过多的水草;投喂米糠等饵料时,要煮熟再投喂。

(2)高温季节每2-3天向养殖池(尤其是蝌蚪池)冲注新水1次,并在池上搭设荫棚降温。

(3)发现本病后,可换水或加注新水并用4毫克/升的食盐溶液全池遍洒。

(4)病情严重时,可用筛网将患病蝌蚪捞出,集中放于较清凉的水中,用20%的硫酸镁溶液浇洒,1-2天后再放回蝌蚪池,并用酵母片拌饵投喂,每100尾蝌蚪喂药0.5克,连喂6天。

林蛙的厌食病


【病原】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多次惊扰,换池,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所引起的。

【症状】本病其本质不是病症,出现厌食的蛙停食或很少进食,蛙体消瘦,生长速率极低,严重影响蛙的生长发育。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幼蛙和成蛙,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

【防治方法】对蛙池、池水消毒及清除残饵时,要尽量不惊扰蛙,一般不下池捕捉;蛙自始至终最好饲养在同一池内,使其始终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饵料要以鱼为主,但要经常搭配其他饲料如螺蛳、蚯蚓、蝼蛄等;较大的蛙如出现厌食现象而不采取措施,则会较长时间不摄食,影响生长,此时可投喂其喜欢的活动性较强的饵料如蝼蛄等,诱其捕食,消除厌食情绪。

鲟鱼气泡病的症状及冶疗方法


1.症状:鲟鱼发病时,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贴边,有的反游游速快、活泼者不属病鱼。严重时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呈线型排列的许多气泡。镜检,腮发白,鳃丝间粘液增加,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肝较白,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黄色粘液和气泡,外观无其它症状,如同失血而死之鱼,有的鱼也表现为整个头部都充血,口的四周红肿而使口不能闭合。

2.病因:本病是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时大于10mg/L,使得鲟鱼的肠道、鳃内、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再汇聚成较大的气泡,进而使微细血管产生栓塞,造成组织水肿等现象,而使鱼致死。在使用地下深层水或自喷地表水时,极易取到氮气过饱和的水而引发此病。

3.危害:该病对鲟鱼幼鱼15cm以上造成危害最大。据介绍,严重时,3~5天就可使过半数或大部分的鱼儿死亡,危害极大。本人在养殖中也曾遇过此病,所幸救治及时,损失不大。

4.治疗方法:

病重的鲟鱼是较难恢复的。如果发现早,措施得当,此病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经验:

(1)根本的方法是解决水源中过饱和的氮气或氧气。可用如下方法:

a.经沉淀―――曝气―――晒水之后再用

b.生物过滤或物理过滤水源

c.如果能换水源那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2)继续进行治疗

a.我们可以把有病的鱼收集到经上述处理过的较低温水中,加大水流速度。

b.

①内服药饵。氟哌酸2-6,干酵母8-12,鱼肝油5-8,食盐5-10,大蒜8-10,同时可在饲料中增加一些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把以上药同饲料一起作成药饵,连续喂养7天,可以鲨司提内的有海细菌,以免造成感染,同时增加他的营养,提高抗病力。第一餐用药时,建议增加25-30%药量,第二餐回复正常用量。

②进行体外和水体消毒:采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进行药浴消毒。方法为留20-30厘米水深对鱼进行药浴消毒,30-45分钟后加入新水。鱿鱼一般的消毒剂药性都比较烈,而且每个渔场的水质情况都不相同。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实用、安全的方法,让你自己找出一个适合自己鱼池用药浓度,在你确定病因选准用药后,你不妨花2-3小时做一个药物浓度的梯度毒性食盐,这会比照搬别人的经验浓度有更切合实际一些,第一次用药就有效,这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说明用药(说明书)的浓度之上设3-4个浓度梯度,每个梯度增加0.25ppm或0.5ppm或1.00ppm等,以这些浓度的药液进行试验取水20升5条鲟鱼,防在不同浓度药液的大盆中进行观察、计时,当两个小时左右,最高浓度盆里的鲟鱼有不适应时,取次高浓度作为治疗的标准浓度,治疗时间为30-45分钟。这个浓度可作为以后用药的知道标准。

这里寻定2.5ppm浓度作为用药的标准浓度,外用消毒应该连续3天之后停止3天,再次连续消毒3天。

林蛙的白点病


【病原】由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蛙头部两眼间的中央有一白点,开始病灶很小,比蚕豆略小,两三天后沿纵轴方向扩展成长条状。起初是病灶的皮肤失去色素,呈白色,慢慢地皮肤腐烂,严重时露出白骨。

【流行病学】本病四季发生,常发生于用人工配合饵料投喂的高度密集的养殖池内。主要是饵料中缺乏维生素,造成蛙的抗病能力下降,当蛙头部受伤后,继发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在配合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对病蛙要及时补充维生素;每立方米水体中加3千克食盐,维持3天,以抑制病情的恶化;隔离病蛙,用3%食盐水进行体表消毒;口服药物治疗与红腿病相同;喂适量的鲜活饵料,用金霉素眼膏涂擦患部,6天后即可治愈。

林蛙的出血病


【病原】主要由细菌如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蝌蚪腹部、肛门附近及尾部有出血斑,剖检时有血水从腹腔流出。病蛙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腿部发红充血或出血,严重时四肢腐烂、发炎此病经常与腐皮病、肠胃炎等并发,传染快,死亡率高。

【流行病学】此病为蝌蚪、幼蛙和成蛙常见病,四季流行,5-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保持池水清洁,定期用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1.5毫克/升漂白粉、0.5毫克/升的强氯精消毒,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尽可能避免蛙体受伤,发现病蛙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内服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每千克饲料拌2-2.5克土霉素或强力霉素,可起到良好效果;病情严重时,每千克蛙体重用硫酸庆大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进行肌肉注射。

林蛙的腐皮病


[病原]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是因某种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腐皮病;其二是细菌感染伤口而继发的细菌性腐皮病。

[症状]两种腐皮病的症状相同。表现为患病初期,头部出现花纹状的白斑,接着表皮脱落,头部和吻端皮肤溃烂,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蔓延至身体背部、四肢等处。解剖病蛙时,发现腹部积水,内脏有不同病变。本病对幼蛙危害很大。两者的区别是:营养性腐皮病常伴有烂眼症状,病蛙视力逐渐丧失,呆滞于池角阴暗处,仔细观察皮肤溃烂处可见出血现象。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发生于幼蛙,可见病蛙头部两眼间有条状白斑,形如硬物擦伤痕迹。

【流行病学】幼蛙和成蛙可常年发生营养性腐皮病,细菌性腐皮病主要危害幼蛙。本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危害十分严重。

【防治方法】

①营养性腐皮病的防治。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并富含维生素A, B, C和D患病初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鱼肝油,病情严重时还应全池泼洒漂白粉,终浓度为2毫克/升。并同时加服抗菌药物如土霉素,维生素C,B6等,效果良好。

②细菌性腐皮病的防治。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同池蛙的规格大小相近。保持池水清洁卫生,经常用生石灰、藻荀蒸霜薪剂消毒食台和幼蛙聚集处。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和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有效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中的一种进行泼洒、浸泡和注射,均有良好效果。采取全池泼洒方法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20万、1.2万、30万国际单位;药浴时,每立方米水体分别用300万、20万、400万国际单位,浸浴 30分钟;注射用时,用量分别为每千克蛙体重4万-5万、 1万-2万、5万-10万国际单位。

林蛙的红腿病


【病原】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在捕捉、运输和转池中操作不慎使蛙受伤,继发细菌感染而引发本病.

【症状】腿部充血发红,皮肤下肌肉充血,严重者发炎MWO 剖检时可见肠肾、肺等内脏器官充血发红,且有出血现象。病蛙行动缓慢且困难,食欲不振,死亡率较高。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危害成蛙和幼蛙,是蛙养殖过程中的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可常年发生,危害较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在放养、运输、捕捉和转池过程中,操作要轻柔,勿挤压碰撞,勿使皮肤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前做好蛙体消毒。对于病蛙可用3%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或用 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0-30分钟,或注射庆大霉素1000国际单位/只。

林蛙的车轮虫病


【病原】由车轮虫寄生于蝌蚪的体表和鳃部组织而引起本病。

【症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可见体表出现许多青灰色的斑点,尾部发白、腐烂,鳃丝颜色变淡,黏液增多,呼吸困难,最后漂浮于水面窒息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4-6月份,常发生于放养密度过高,饵料供应不足的养殖场,主要危害蝌蚪。

【防治方法】适时分池放养,保持合理养殖密度,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发现病情后,即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 毫克生浓度全池泼洒,疗效极佳;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30分钟,或50毫克生福尔马林溶液,药浴20分钟,或用 3%食盐水浸泡蝌蚪15-20分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7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