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蛙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蝌蚪气泡病水质过肥,水中气泡较多,使蝌蚪不断吸人体内而发病。其体膨胀,浮于水面,严重时甚至仰浮水面,身体失去平衡。治疗时,可将发病蝌蚪放在清水中浸泡几天,停止喂食,直至痊愈。

(2)蛙烂皮病。此病是长期投喂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A, 使上皮细胞的生理性再生受影响所致。患病蛙头背部皮肤无光泽,出现白蓝纹,接着表皮脱落并扩展到整个身躯,同时其瞳孔有粒状突出,起初黑色,后变白色,失去视觉。治疗可对病蛙补喂鱼肝油或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也可用动物肝脏,每2d1次,每次1g严重时可对其进行消炎治疗。

(3)蛙脱肛病。主要症状是病蛙直肠外露于泄殖腔外1-2cm,并由此引发感染。病蛙食欲减退,行动不便,体质瘦弱。治疗,先用冷开水或蒸馏水洗净外露直肠,最好先消毒,后清洗干净,用裹一些棉花的火柴梗立即塞人泄殖腔内,再隔离饲养,直至治愈。

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放养。密度不宜过大,要适宜。
(2)饵料投喂。美蛙饵料要保证新鲜充沛,营养全面,坚持四定原则,科学投喂。
(3)加强日常管理。勤观察,勤清理剩饵,适当控制水温和气温,调节水质。
(4)控制病体繁衍及传播。对养殖池、水体、饲养工具等定期消毒处理。
(5)药物防治。定期对蛙体、饵料进行消毒,发现有病,应对症下药,及时隔离治疗。

相关阅读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传染性疾病防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1)腐皮病
【病原】该病由产气单胞菌、假单胞菌、无色杆菌三种细菌共同感染引起。
【症状】病鳖的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糜烂坏死而形成溃疡,严重者颈部骨骼露出,四肢烂掉,爪脱落。鳖体缺乏维生素会加重病情。此病病程很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能长期生存,也有少部分能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情严重者,大部分在短期内死亡。
【防治方法】
①投喂鳖全价配合饲料,或在动物鲜活料中添加1%的“特型甲鱼预混料”(佳纬牌)。
②注意培养嫩绿水质,防止鳖群相互咬斗,每半个月用3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和调理水质。
③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呋喃唑酮溶液浸浴鳖体(水温低于20℃时浸40~50分钟,高于20℃时浸30~40分钟),有预防及早期治疗的作用。
④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百炎净等药物制成药饵,药物任选一种,交替使用。每千克饲料拌入药1~2克做药饵,每半个月1次,每次连续喂2~3天,每天喂1次作为预防;治疗量加倍,每天1次,连续喂6天。

第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猪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法


猪群中如果有个别猪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应该尽快采取注射的方式对于发病猪进行个体治疗措施,同时还要针对全群的假定健康猪采取药物混饲的预防手段。在选择药物时,应该挑选效果良好且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猪在进行疫苗免疫和转群的过程中,饮水中应该适量的添加电解多维等营养元素。消毒是控制和减少猪群发生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方式,使用消毒药物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好消毒药的使用剂量和消毒次数。实行全进全出的猪群消毒更加重要,生产中应该多加注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法。

1、猪场管理人员的要求

猪场的整体管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状况,承载着猪场的文化状况。养猪业要求猪场的管理人员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技术。管理者应该力争将原有的饲养模式与规模化饲养相结合,更进一步采取节约型和多样化的饲养方式,推动养猪业的全面发展。

2、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

临床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猪发生多重感染的情况,有的大型猪场会通过引入国外的新技术(多点式饲养、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二次保育)加以综合的防控,并且收到了相应的防控效果。但是还有的猪场却因为缺乏经验,不能正确诊断出猪场发生疾病的具体原因,而不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即使在生产中也采取了相应的疫苗接种和药物保健的手段,但是仍然没有很好的控制疾病的传播。所以生产中应该清楚的判断出病猪的发病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式。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了解到:猪群在同样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猪发病,尤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杜绝疫苗和药物的乱用、滥用、误用,必须贯彻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根据自场建立的养猪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的执行,并且根据关键点进行标准化操作,保证猪减少应激甚至是不受应激。在养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猪的动态,规模化猪场要求一年四次血清学检测,主要是猪瘟、猪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如有呼吸道疾病还要对弓形虫进行检测。

2..1严格消毒制度

猪场进行的消毒工作要保证彻底并且有效,不能仅仅是流于形式。生产中应该间隔2~3天就对猪舍进行1次消毒,而每周应该对全场进行1次消毒。如果猪场有传染病流行,就要每天针对猪舍进行1次消毒,2~3天要对全场进行1次消毒。临床中经常使用的消毒药物包括百毒杀、过氧乙酸等,并且采取交替使用的方法。对于场内的死亡猪应该采取焚烧或者深埋处理。

2..2确保引种健康

猪场应该追求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不从外场引入猪,以避免引入病原。必须引种的情况下,一定要提前对引种区进行考察,坚决不能从疫区进行引种。引入的猪不能直接混群,必须采取隔离饲养模式并且进行观察确定无病后,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之后才能进行混群饲养。引种过程中最容易将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带人猪场而展开传播,所以生产中一定要重视自繁自养。

2..3合理免疫接种

每个猪场都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猪群健康状况,制定适合自场可行的免疫程序,切忌完全照搬其他场。对于猪瘟、日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链球菌病、副伤寒等疾病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猪场可以根据抗体检测的结果,调控免疫程序,然后采取针对性地免疫接种。

2..4合理用药防治

母猪分娩前7~14天驱除体内寄生虫。母猪产前及产后7天,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g/t,15%金霉素300g/t,阿莫西林150g/t,对于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仔猪要做好三针保健(3天、7天、21天),注射长效土霉素或氟尔康,可预防黄白痢。仔猪断奶后的7天及转入育肥(保育猪)前7天,饲料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猪场应该有专业的兽医人员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避免出现疾病反复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2..5猪舍保温

北方的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气温低,必须注意猪舍的保温措施,否则分娩母猪、哺乳仔猪会受到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临床生产中,可加厚舍内的垫草,增加饲养密度,或者用地龙、火墙的方式给猪取暖,但是同时必须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的发生。

改善管理方法控制猪的传染性疾病

疾病控制的要素
1、首先明确疾病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疾病(即与它共存),还是要根除疾病总的来说,控制疾病措施是通过合理减少猪只数量(即部分清群),来达到切断传染途径及对设备进行正确消毒的目的。部分清群可以通过中断产仔来实现,它可以在猪场的小范围内清除病毒,形成这种小范围的无病毒区,从而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的目的;而猪场的全部清群只有在小规模猪群中才可能实现。
2、其次要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疾病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猪只间的直接接触;鼻腔分泌物、唾液、粪便、尿的传播;长期饲养猪只的圈舍携带疾病;在妊娠期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外部引种和病原携带猪只在场内的流动;机械传播,如车辆、设备、鞋子、衣服、带菌者(昆虫、大鼠、小鼠、鸟);空气传播;野生动物传播,如鸭子;用染病公猪的精液输精时传播等。
3、必须配套严格的生物安全程序,防止疾病的进入场内要有严格的防疫卫生制度和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止通过车流、外来人员、引种、供水及物品、其他动物等将病带入猪场;同时加强死亡动物的处理,防止疾病在本场内流行。
4、必须建立充足的隔离设施猪场在建场之初选址时,必须考虑远离主要道路、居民点等;猪舍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在全进全出的基础上饲养替代种畜;猪场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严格隔开,并且管理人员不可在主场工作。
5、必须在高度健康的单位购买种畜,并做好与疾病感染猪群的隔离工作从外单位引进的种畜最少要在场外隔离63天,防止把场外的疾病带入本场;为让引入母猪或公猪适应本场内已经存在的疾病,可把他们与本场的母猪隔离混养一段时间,前15天为引入动物的感染期,从感染到恢复至少30天时间。
总的来说疾病控制的最重要方法是停止或者至少限制疾病在场内蔓延,要取得成功的控制,必须提高猪场的管理标准。
疾病控制的四条“黄金”原则
1、限制猪只间的接触传播疾病可以通过猪只间的接触传播,因而限制接触可减少疾病的流行。猪只间的接触也可能是间接的,如打针、手术工具、器械设备、粪便、人员和带菌者(如苍蝇、耗子、老鼠、鸟类等)。
2、减少应激应激是一可怕的杀手。应激会给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一旦免疫系统超负荷运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就会降低,这时细菌和病毒就可能乘虚而入造成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时刻思考:当一项饲养管理措施会给猪带来应激时,能否采用其他产生应激较小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
3、创造好的卫生条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良好的卫生和生物安全措施。保持栏舍的清洁卫生和经常性消毒会对疾病控制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杜绝针头和其他工具传播疾病。
4、良好的营养饲料营养好,不仅是猪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且对免疫系统发育也有重要促进作用。初乳可防止仔猪感染本场疾病,并提供足够的保护能力,因此必须确保仔猪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尽可能多的初乳。要给猪只提供高品质的日粮,特别是断奶仔猪。
控制疾病必须采取的管理办法
1、全进全出制传染源可在猪只间相互传播,全进全出的管理方法可以防止这种风险。全进全出应该运用在产仔、断奶、生长与育成、育肥等猪群循环的各个阶段。猪群的全进全出必须保证整个循环系统各批次间不能有相互交叉的现象,未达标的猪只不能混入下一批次,并且工作人员必须跟随猪群流动。
2、分批次生产由于栏舍的限制,传统的以周为单位的批次生产模式往往很难实现全进全出制所需要的批次隔离,批次产仔必须使每个批次有足够大的群体。实践证明,每3周为一批次的生产系统是有效的,这是因为:①每批的数目越大越易于实现批次隔离;②符合母猪3周为一情期的自然规律,易于管理;③21周的生产循环,仔猪在产后4周断奶,是比较理想的;④便于每周劳力的精细分工,诸如:服务、产仔、断奶、清洗和消毒。
3、最大限度地限制猪只混养混养会增加猪只间的接触,并使其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因而猪群混养时应注意以下原则:①可能的话,断奶到肥育应维持猪只分组不变;②同窝的仔猪应在同一天断奶,并保持每窝为一小组;③如果必须将不同窝的猪混合组成较大组时,应使混合的窝数达到最小;④最好是通过分群而不是通过猪只混合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的猪群规模;⑤保持生长育成猪始终在同一个小组中,同组的猪只应同时进入肥育期;⑥可根据栏舍大小把猪群小组进一步细分;⑦不要通过混合猪群小组的方式来增加组的大小;⑧猪群循环系统的每个阶段杜绝不同批次间猪只的混养。
4.严格执行清洗及消毒程序大多数传染源生存于有机废物中,如果猪圈消毒不完全,疾病会传给下一组猪群,因此猪群迁出后要立即清洗、消毒。栏舍清洗消毒程序为:用水浸泡,使有机物质容易清除――用水冲洗――用清洁剂清洗――用水漂净――消毒――下一批猪移入前,使其完全干燥。并在每栋栏舍入口处放置脚踩消毒池。
5.产仔时管理好初乳仔猪在出生6小时内吃好初乳对仔猪的健康生长很重要。有些母猪可能没有某些疾病的抗体,这时要考虑把仔猪进行“寄养”,就是在6至12小时内交换仔猪(新生小猪必须从其生母那里至少吃一次初乳)。
6.出生24小时后停止寄养仔猪出生24小时后抗体的吸收停止,并且24小时后仔猪寄养可能有助于病毒的传播,应当尽可能的避免。
7.圈舍间实体隔离不同栏舍的猪只在开放式隔离圈舍中接触的机会增多,这样会造成病原体容易在猪只间的传播,因此圈舍设计时一定要将开放式隔离改为实体隔离。
8.断奶时,保持舍内较低的猪只密度猪群密度越低,猪的应激越小;应激小等价于好的健康。在英国,推荐的猪只饲养密度为:从断奶到22kg猪群――0.3平方米/头;生长至50kg猪群――0.6平方米/头;育肥猪群――0.75平方米/头。
9.增加饲喂点如果小猪为了争抢食物而打架,会增加猪群的应激水平。增加饲喂点可以减少猪只争抢食物,必须保证每头断奶仔猪至少要有7cm的采食空间;大猪也要保证有充足的采食空间,保证它们能同时吃到食物。

10.良好的营养仔猪断奶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应激,食物摄入量也会下降,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也需要良好营养供给;这要求仔猪断奶后必须供给优质饲料以减少由于断奶造成的应激,并经常更新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同时保证猪只在任何时候都方便饮到清洁的水。对水的清洁我们要形成这种观念:“如果你不喝这样的水,为什么要求猪喝呢?”
11.提高温度和通风的控制能力寒冷会引起猪群应激,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因而一定要保持猪群生活的最适温度,减少猪群生存环境温度的变化,尤其是要确保刚断奶仔猪的适宜温度。改善畜舍内通风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的刺激,猪舍有害气体推荐最大水平为:氨――10ppm;二氧化碳――0.15%。尽量消除寒冷气流和有刺激性气流对猪群的影响,减少灰尘的污染。
12.限制每组猪群的数量栏舍的猪只数量越少,个体间传播疾病的机会越少。建议每窝仔猪编成一组,如果必须混合不同窝的猪只来组成较大的组的话,一定谨记管理办法3!
13.断奶时不要剪牙有没有必要剪牙?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现在许多英国饲养者不再剪牙,他们认为剪牙只会起到传播疾病的作用,不剪牙还可节省时间来执行其它一些有利的管理措施。
14.严格执行卫生措施注射、断尾时保证良好的卫生标准,不同窝猪只注射时要更换针头,不同猪之间要严格消毒器具;用很多工具时,把它们都放在消毒盘内轮换使用。每栋猪舍间要保持消毒措施的独立,每栋猪舍门前要设立脚踩消毒池,并且每栋猪舍使用各自独立的工具设备。
15.制定关于病猪的规定病猪是个传染源在栏舍的时间越长,其它猪被感染的机会越大,因此要制定一个有关病猪治疗规章并长期坚持下去。猪只一旦有疾病的症状应迅速移到隔离栏,及时治疗,并对猪只何时康复、何时处死做出规定。
16.死猪的处理病死猪只不要随处抛弃,一定要在离畜舍较远的地方进行掩埋和无害化处理。
总结
1、防止新的传染源带入猪群,要有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程序。
2、要从高度健康的单位引进种猪。
3、一个猪群的健康状况越好,新的疾病在猪群中的影响越小。
4、如果要成功的控制疾病,必须实行高标准的管理措施。
5、谨记四条“黄金”原则:减少猪只间接触、减少应激、良好的卫生条件、良好的营养。

斑点叉尾鮰主要传染性疾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1、斑点叉尾鮰病毒性疾病

[病原]: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CVD)

[病状]: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眼球突出。如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和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

[流行]:该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水温30℃时发病,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鱼种,病程一般为3~7天。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

[防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应从预防着手,注意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控制投饵量和防止水质恶化。外用药物可以用碘制剂进行浸泡。预防内服药物,可以用三黄粉拌饲料投喂,治疗混合感染可以用盐酸土霉素或氟苯尼考。

2、出血性腐败症

[病原]:嗜水气单孢菌

[病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粘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防治]:一般采用内外结合治疗法。使用二氧化氯0.2mg/L或二溴海因0.2mg/L泼洒池水。选用磺胺类药物每天每公斤鱼投放药物约200mg,第2-7天用量减半。

3、肠道败血症(ESC)

[病原]:爱德华氏菌

[病状]:初期病鱼胸鳍侧有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在10~15天内损伤面积逐渐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患病的成鱼在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的气体。

[治疗]:水体消毒,二氧化氯0.2mg/L或溴氯海因0.2mg/L或三氯异氰脲酸0.3mg/L全池泼洒。同时拌饵内服蒽诺沙星10~15g/kg鱼或恩诺沙星20-50mg/kg鱼,连用5~7天。

4、细菌性烂鳃病(又名柱状病)

[病原]:柱状鳍纤维菌

[病状]:初期在病鱼躯干部、头部出现损伤,或鳍条有灰白点,并有轻微充血。皮肤完全被侵蚀、肌肉暴露。另外感染鱼的鳍被腐蚀后,病原体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通常鳃丝末端开始有褐色的坏死组织,发展到鳃丝基部。

[防治]:用1~3%的食盐水浴至鱼有不安状。用30%溴氯海因0.1-0.15ppm全池泼洒。

每公斤鱼用磺胺甲噁唑200mg拌入饵料投喂,或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50~100毫克,连用3~5天。

5、传染性套肠症

[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病状]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主要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量死亡。病鱼腹部膨大,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在退色斑的基础上发生溃疡,并很快着生水霉;腹水,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

[流行]该病在自然情况下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

[防治](1)及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的刺激。(2)二氧化氯0.2mg/L或溴氯海因0.2mg/L或三氯异氰脲酸0.3mg/L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15-20g/kg鱼拌饲料投喂,连喂5-7天;或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第一天用药200mg/kg鱼,第2-7天减半,同时拌入护肝药物以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美蛙红腿病的防治


美国青蛙的红瞧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传染快.危害太。饲养户在引种、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治。

l发病规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为主。饲养密度过大,水温过高时容易发生此病;成蛙发病较多见。池水不良.摄取腐败变质饲料是引发此病的诱因。

2症状和诊断

病蛙行动迟缓.无力跳跃。身体耀软,逐渐停止觅食。剖检可见胃晒充血,腹部和腿部肌肉旱瓿状出血,严重者叽肉全部呈紫红色。

3防治

以预防为主,病蛙直置时蹒离治疗。

3.1养殖密度要适中 蝌蚪每平方米投放 2000尾左右.幼蛙每平方米600只左右,中蛙每平方米120只左右,成蛙每平方米80只左右.繁殖种蛙的养殖密度要显著降低。

3.2注意换水和投食 蛙池要经常换水,每l ~2天换水1次,以保持水质清洁。水温适宜,水耀 45cm,微量流水,效果更好.蛙料中的小鱼、小虾和黄粉虫等动物性蛋自质饲料应确保新鲜。

3.3做好消毒工作 饵料、食白和用具应定期消毒。池水每周用澡自粉捎毒1次,池水漂白轿含量为1ppm(1kg水用瀑白粉1mg).蛙池发病.可喟硫酸铜溶渣全池泼洒,池水中硫酸铜古量为1~2ppm。

3 4病蛙治疗 病蛙置于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水溶液或0.1%的盐水溶液中浸泡15分钟,2~3天后可愈。

甲鱼养殖户必须要重视非病原性疾病



在甲鱼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很多养殖户都把工作重点放在病原性疾病方面,消毒、内服药物、杀虫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根据这两三年的实体药店鱼病防治技术期间,发现单纯的杀虫、消毒并不能解决大量死亡的问题,有时大量用药还会引起药物应激和药物残留造成的水质恶化。通过对甲鱼的临床诊断发现甲鱼养殖过程中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很多都不是病原性疾病,和水体环境,物理性和化学性应激以及配饵营养方面的因素较多,如果没能准确分析病因而盲目用药是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以控制死亡现象和病情恶化。
一、病因分析
1、应激性的反应
应激是甲鱼为克服水体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的作用、在生理上作出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以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保证在损伤或功能障碍后恢复正常状态。适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甲鱼本体的正常生长。但是如果应激原过强,应激作用时间过长,则使得难于适应,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织织器衰竭。引起应激反应因素主要包括:
A、物理性环境应激:水温剧变、透明度高低、人为刺激、机械振动和机械损伤等。
B、化学性环境应激: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是否健康生长。在养殖过程中,溶解氧,PH,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是我们经常检测的指标。当这些指标出现问题时,都会对甲鱼造成影响。农药、杀虫药和消毒剂等药物的使用不当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水体环境,引起慢性中毒,更有甚者会导致甲鱼应激性死亡。
C、生物性环境应激:养殖密度过高,藻类、甲壳类过度繁殖、有益菌种群单薄及敌害动物干扰等都属于生物环境应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使得养殖密度逐年增加,甲鱼的活动空间逐渐减少,进而引起养殖动力的对生存空间、食物、溶解氧等竞争加剧,产生拥挤胁迫。
2、营养缺陷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是甲鱼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由于近年来鱼粉、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上升。非常规原料的大量采用,导致饲料质量不稳定,甚至营养缺乏,难以满足甲鱼的正常健康生长。
3、食物中毒
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将饲料直接堆放在潮湿的环境中,饲料很容易受潮变质。还有睦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导致中毒事件。
4、代谢紊乱
甲鱼摄食饵料,经机代谢反应转化为自身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保证机休的正常生长,在代谢的过程中,每一步物质转化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发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经起代谢转化链断裂,终产物的合成受阻,出现代谢紊乱的现象。而代谢不完全的就成机体内的残留,再由肠道分泌排泄,但是也有不能代谢分泌的,因此长久积淀在体内易产生糜烂素,对甲鱼机体形成相当大的负荷,对甲鱼内脏功能产生破坏。
二、应对措施
1、加强饲料管理
病从口入,很多疾病都是从摄取的饵料带入的,因此要把好饲料第一关。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饲料,霉变受潮的饲料禁止投喂,饲料投喂应做到“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2、加强水质管理
高密度养殖,全程投喂饲料,不合理施肥,水源差,温室密封养殖等因素,导致水体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的破坏,因此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在外源水质较差情况下,要少换水或不换水,定期泼洒解毒调水王,池底解毒丹,高效芽孢杆菌等水质改良剂,调控改善水质,高温季节坚持合理开动增氧机,遵守“晴中阴晨连雨傍”的原则。
3、科学合理用药
首先要对症用药,针对病因、病症选择合适的药品,不要乱用药物;其次要安全用药,用药剂量,用药方式要严格遵守技术人员的指导,切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有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影响用药效果的各种因素,如光照、水温、酸碱度、水体肥度等;第三、严禁使用违禁渔药,以及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第四,科学选择药品,避免使有假药、农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渔药,以及一些甲鱼高敏感的药品。
4、坚持保健用药
现在养殖甲鱼使用保健药已经越来越受养殖户和厂家的重视。在饲料中定期或长期添加甲鱼多维、肝肽乐、水产诱食酵母等保健药品,可以提高甲鱼免疫力和抗应激力,增加鱼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鱼病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提高甲鱼的外观和品质,增强甲鱼的营养价值。
5、加强日常管理
每天应加强巡塘,定时观察养殖鱼类的摄食、活动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及时清除残饵、死鱼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7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