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知识:沙漠的湖泊里有鱼吗?

在湿润的地区有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沙漠有鱼吗?很多人认为干旱、缺水的沙漠怎么还会有鱼,然而沙漠中确实生存着一种名沙漠鱼的鱼种,沙漠鱼是比较小的一种鱼,为鳉形目鲤齿鳉科鱼类,生活在死寂的沼泽地死亡谷,这里目前仍是北美洲海拔最低、最干燥、最热的地区,闲杂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沙漠鱼。

沙漠鱼是一种濒危鱼种,生活在死寂的沼泽地死亡谷,沙漠中罕见的水源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所有种群的栖息地都是在死亡谷中的一个小水池里,但因为地下水资源枯竭,濒临灭绝。但是,沙漠鱼的行为有赖于其栖息地的环境,而对唯一栖息地的过分依赖会使魔鬼洞的沙漠鱼易灭绝,为此人们建了三个模仿魔鬼洞环境的避难所,5年后发现避难所中与魔鬼洞中的沙漠鱼的表型差异很大。

沙漠鱼生活在哪里?

死亡谷东部96公里处的魔鬼洞是沙漠鱼唯一天然的栖息地,地理学家估计这个洞深度至少有130米,形成已有50万年,这些鱼来到这个洞的时间不超过5万年。5万年前可能是因为地震,洞穴的顶部坍塌,让它和里面的水暴露出来。魔鬼洞里的水很缺氧,而且温度维持33.3~33.9℃,这是大多数鱼类能容忍的温度上限。

沙漠鱼怎么来的?

沙漠鱼的体型、大脑和行为都很灵活,其发育受早年环境的影响很大,这种灵活性称为表型可塑性,对沙漠鱼表型多样性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许多动物如蜜蜂和脊椎动物都有表形可塑性,一些特殊表型的形成取决于他们特殊的栖息地,一旦栖息地变了,表型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可塑性也是有遗传基础的,由生物个体的染色体组和生存环境共同决定。一个适应性进化的新方向取决于生物体本身是可变异的,这种变异共同取决于基因型和结构、生理、行为上的表型可塑性。

精选阅读

水产知识:巨骨舌鱼能吃吗


【常见问题】:巨骨舌鱼鞥吃吗?

【专家解答】: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别称海象鱼、大头巨骨舌鱼、军舰龙等,属于残存的古生淡水鱼类,据推测最早出现于一亿年前,由于舌中有长出硬骨牙齿而被称为骨舌鱼,以鱼、虾、蛙类为食,那么巨骨舌鱼我们人类能吃吗?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巨骨舌鱼能不能吃。

巨骨舌鱼能吃。巨骨舌鱼具有庞大的经济价值,肉可制成干品或盐制品,牙齿晒干后可用来代替锉具,一条巨骨舌鱼平均有70千克的鱼肉。在巴西,土著居民在当地政府的许可下,可以猎杀一定数量的巨骨舌鱼作为食用,但数量和鱼的大小都有严格限制。在南美洲巨骨舌鱼的舌头被用来磨成粉末,同瓜拿纳一起混水喝下去,据说能杀死蛔虫。

巨骨舌鱼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区域是最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在巴西作为食用鱼的巨骨舌鱼价格是一千克5美元,相当于用16元人民币买一斤的鱼肉。作为观赏鱼来欣赏的话,一般一条20公分大小的巨骨舌鱼价格在300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巨骨舌鱼已进入非常罕见的鱼种行列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保护动物,对其捕杀进行了严格管制,其中包括设置禁止捕鱼区和捕鱼的上限等。

巨骨舌鱼是南美大陆最大的淡水鱼,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中,栖息在天然的澙湖和亚马逊河流水流缓慢的河段里。巨骨舌鱼主要发生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河滩,但其确切分布的年代,特别是在盆地的下部,不得而知。最早被记录在圭亚那的埃塞奎博盆地,有化石证据表明其历史存在于哥伦比亚的里约热内卢马格达莱纳河流域。其原生范围之外,巨骨舌鱼已被引入到亚洲地区河流和渔业,也人工饲养于各水族馆用于观赏。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巨骨舌鱼的知识,巨骨舌鱼能吃但是已经列入了濒危动物了哦,所以,要保护巨骨舌鱼。

水产知识:鸭嘴鱼是什么鱼


【常见问题】:鸭嘴鱼是什么鱼?

【专家解答】:鸭嘴鱼学名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为鲟形目匙吻白鲟科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是一种从3亿年之前(即恐龙时期)就在地球上生活并存留下来的一种珍稀鲟鱼类,也是世界上匙吻鲟科中仅有的两个品种之一,与中华鲟以及长江水域中的白鲟同属鲟形目白鲟科。

鸭嘴鱼为软骨鱼类,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似鸭嘴,故又名鸭嘴鲟。吻特别长,呈扁平,如浆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一些斑点间在其中。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

鸭嘴鱼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下的匙吻鲟鱼,能逐个蚕食浮游动物,也蚕食小鱼、小虾。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随着匙吻鲟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

鸭嘴鱼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22个洲均有发现,包括密苏里河到蒙大拿州、俄亥俄河和它的主要支流流域。鸭嘴鱼每年春季在特定流域的浅滩上产卵,产卵数量在300~600万之间。雄鱼性成熟在7岁,雌鱼性成熟在9岁,野生匙吻鲟寿命可达55岁,但是通常只存活到20~30岁。

鸭嘴鱼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鱼皮可制成优质皮革,每公斤成品鱼约200元。鸭嘴鱼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出售,体长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国于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现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开始推广生产。

以上就是第一农经小编整理的关于鸭嘴鱼一的介绍了,对于鸭嘴鱼你了解了吗?

沙漠鱼人工养殖技术 沙漠鱼怎么养?


沙漠鱼人工养殖技术沙漠鱼怎么养你知道吗?

【常见问题】沙漠鱼人工养殖技术沙漠鱼怎么养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专家解答】 【小伙养殖沙漠鱼致富】前日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沙漠养鱼的报道,说的是曾在海水中用网箱养过鱼的潮州青年郭武政,2002年跟随一建筑商到了非洲利比亚后,在那里发现一个沙漠湖泊,便决定闯一闯沙漠湖不能养鱼的禁区,探索养殖以泥沙中微小动植物等食物为生的热带鲻鱼。经努力不仅养鱼成功,还注册了沙漠鱼商标,把沙漠鱼销售到了非洲30多个国家,挣来了千万元财富。

【沙漠鱼人工养殖技术】在沙漠里能养鱼吗?你肯定认为,沙海茫茫,谓之死亡之海,到那里养鱼简直是天方夜谭,连想都不敢去想。但是几年前,广东人郭武政却既敢想又敢做,他不仅在著名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实现了这个神话,而且还靠在沙漠养鱼狂挣了1000多万元!

异想天开,中国农民想在非洲沙漠养鱼

郭武政是广东潮州人。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后就辍学,跟父亲一起靠出海捕鱼为生。这种生存方式造就了他肯冒险、敢打拼的性格。后来,他当起了鱼贩子,可干这行的人太多,根本不赚钱!2000年,郭武政向亲戚朋友借了两三万元,买回一种浮动式的海水网箱,进行海水养鱼。谁知2001年7月,16级超强台风尤特将他的网箱全部卷入了大海!

这次天灾让郭武政损失巨大,钱没挣到,反而欠下几万元债。无奈,他决定离家别子到海外去打工!潮州是著名的侨乡,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做生意的潮州人。2002年9月,已移民到非洲利比亚的潮州籍建筑商余大弘回乡招工。可由于非洲经济落后,战乱不断,人们都不愿意去。但郭武政没有别的选择,他要赚钱还债,只好报了名,并很快办理了务工签证。

2002年11月,郭武政来到了利比亚。刚开始,他被分到利比亚班加西市一家建筑工地搅拌混凝土。很快,他就感觉,在国外打工生活太单调,休息主要就是看电视或者给家人打电话。好在,他每月有1万多元(人民币)的收入。到2004年底,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积攒了10多万元!

2005年1月,一些工友准备回国和家人团聚。那天,大家在餐馆吃饭时,一个老乡感叹:唉,我好几年没吃过新鲜鱼,现在终于可以回家吃鱼啊!老乡一句感叹让郭武政想起一个问题:在非洲,要想吃到新鲜鱼非常难,因为这里许多国家的领土都是沙漠和戈壁,尤其是利比亚,全境竟然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素有沙漠之国称号!突然,他脑海里崩出一个念头:非洲人吃鱼难,就说明它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不可以在这里做鱼生意呢?不久,他向利比亚工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可那个工友连连摇头,说:过去,有人通过空运,将东南亚的鱼贩过来卖,可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都亏本了!

此路不通,郭武政一直在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呢?2005年5月初,老板余大弘组织郭武政等一批优秀员工,到利比亚沙漠旅游探险。利比亚沙漠是世界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的一部分,因生存条件恶劣,被利比亚人誉为生命禁区。谁知在探险途中,大家不慎迷路了。他们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了3天,弹尽粮绝。干渴的他们企图寻找水源,后来竟真找到了一个沙漠湖泊。那湖水虽然清澈见底,但当大家一口喝下去时,竟又苦又涩!

然而,就是这趟惊心动魄的死亡之旅,郭武政产生了一个幻想:沙漠里竟深藏着一片未曾开垦的湖泊,这里若能投资养鱼,那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啊!可他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大家都以为他是在沙漠里惊魂,神经错乱了,嘲笑他说:我们刚才喝那湖水,都咸得要命,鱼还能生存?再说这个湖泊若能养殖,还会等到今天么!因此,很多工友都说郭武政是异想天开,就连见多识广的余大弘也觉得绝对不可能。但郭武政觉得海水比这里的水更咸,都能养鱼;更重要的是,非洲是个大市场,如果能养出新鲜鱼,将是稳赚不赔!

回到班加西后,郭武政就准备辞职到沙漠去养鱼!为了不让当地警方视其为非法务工或滞留,他请求华侨余大弘将自己的工作签证和居留签证依然挂靠在建筑公司里。余大弘看在老乡有面上,不仅同意他挂靠,而且允许他暂时住在公司。当时,工友们都劝他安心打工,再干几年挣够100万元就回国养老,但是郭武政却认定了在沙漠养鱼这个极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

但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没文化,他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语言交流问题。2005年6月底,他只好到利比亚加尔尤尼斯大学请了一个名叫哈和斯的翻译,哈和斯精通阿拉伯语、英语和汉语等多种语言。

有了翻译,郭武政首先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找有关在沙漠养鱼的资料。谁知,他查来查去,一无所获!后来,他不惜给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读书的侄儿打电话,让侄儿请教大学教授,得到的答复却是:沙漠养鱼,从未涉及过!但是,郭武政没有死心,因为他耿耿于怀的是,都是水,沙漠里的湖水为什么就另类呢?可常言道,有水就有鱼呀!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后,决定到沙漠湖泊实地考察一番!

2005年7月的一天,郭武政租了一匹骆驼,带上足够的干粮和行李,再次挺进利比亚大沙漠,并找到了那片湖泊。这次,他在湖边搭起了简易帐篷,准备住上两三天,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环境。白天,湖边一丝风也没有,太阳像火烤,帐篷里像蒸笼一样,最高气温高达60℃。可到了晚上,气温徒然下降,微风吹来,他感觉有一种清凉冰爽的感觉,非常舒服。第二天,他泡在湖水里,四处觅鱼虾,结果水底捞月忙乎了一整天,偌大的湖泊,竟连一个虾子也没摸着!他心想:难道沙漠湖泊真的不能养鱼吗?

出于好奇,郭武政临走时,用矿泉水瓶带了一瓶湖水,让哈和斯帮忙化验,发现其含盐量为3.87%。哈和斯解释说:由于沙漠湖水蒸发量远远大于冰水注入量,而且沙漠湖水中没有任何生物稀释其含盐量,这跟地中海是一个道理。地中海位于利比亚北部,郭武政去那里玩过,由于地中海富含盐量高,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无法生存,因此又名死海。他失望地问:你是说,我去的那个湖泊也是个死海?哈和斯答道:那倒不是,根据我们化验的数据看,你带回来的湖水盐度跟普通的海水差不多,而地中海的盐度高达39.8%呢!郭武政心想:既然那沙漠湖水的含盐量跟普通海水的差不多,根据科学常识判断,这恰恰说明沙漠湖泊适合鱼类生长呀!因此,他认定,含盐量不是沙漠湖水不长鱼虾的原因!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不久,他又去了一趟沙漠湖泊,并带了一些鱼苗,放进沙漠湖泊试验,可鱼苗很快死了!

勇闯禁区,中国汉子创造沙漠养鱼神话

郭武政折腾了两三个月,没有丝毫进展。朋友们都劝他放弃,可他还是不死心。2005年10月,他干脆跑到利比亚的胡夫赖市,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因为这里离利比亚沙漠很近。这次,他先用骆驼运回来几袋沙漠湖水,装进一个鱼缸里,再将鱼苗放进去。奇怪的是,他发现把湖水运到家里后,鱼儿跟在淡水中一样,只要放入平常用的鱼饲料,就可以在水缸中存活!这证明:沙漠湖水是完全可以养鱼!

经过反复琢磨,郭武政终于摸索出,鱼虾无法在沙漠湖泊生存的真正原因:湖泊处于沙漠深处,长年高温,而湖水不深,仅2米左右,太阳光完全可以直射湖底,而湖面、湖边都没有水草之类的生物,鱼虾如果生活在这里的话,不被活活晒死才怪。而且千百年来,当地人受沙漠不可能有鱼以及地中海无法养鱼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认定沙漠湖泊是个死海,所以,当地人甚至连新鲜鱼都从没吃过,又怎会想到去利用那湖水养鱼呢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后,郭武政的心里就有底了。2005年12月,郭武政通过建筑商余大弘,认识了几位利比亚潮商协会的潮州籍巨商,他们都是已经移民到利比亚的华侨,在当地都有很高的声望。通过他们的帮忙,郭武政很快与胡夫赖市政府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并提出了承包利比亚沙漠湖泊用于投资养鱼的申请。对于那块不毛之地,当地政府本来就当成是一块废地,所以他的申请很快就通过了,而且他还享受半年免费使用的优惠政策!在余大弘等华侨的担保下,他还顺利办理了经商签证,正式开发利比亚沙漠渔场。

郭武政取得湖泊使用权后,立即在湖边搭建了简易房,然后购买了6台下沉式养鱼网箱,并从临近印度洋的苏丹进购了1万多尾鲻鱼鱼苗很快,他的20万元积蓄就全投了进去。郭武政当时的想法是,由于他承包的那个沙漠湖泊面积30多亩,如果按常规养殖方式,将鱼苗直接放入湖中,就必须在整个湖面之上搭建太阳帐篷,否则鱼儿很快会被晒死,但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投资也不小,所以他采取了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沉在湖底的网箱就像房子一样,可以抵挡炙热的阳光,既能控制网箱内的水温,又能让鱼儿避免晒死;网箱每分钟能转动3至8次,此功能可除去湖水中的杂质,并能不断注入氧气,从而使网箱内的微生物活跃,增加了鱼食料中的养分;另外,网箱可以有效控制鱼儿的生存空间,保证鱼儿的优越生活环境。郭武政的翻译兼助手哈和斯看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你们中国人,比犹太人还聪明呀!郭武政笑着卖起关子,说:在中国,这不过是小菜一碟!有机会,我带你到中国见识见识。

可是,在非洲沙漠里养鱼,远不如在国内池塘养鱼那样简单轻松!鱼苗第一个月放下去时,还是有一部分鱼因水土不服而相继死去,每次当他把死鱼捞起来时,心里就一阵一阵地疼,这毕竟是自己打工数年的血汗钱啊!对于他来说,养鱼就像自己的孩子,只要鱼有个风吹草动,他就急得吃不下睡不着。他只得拼命地看一些相关的书籍,采购最好的鱼饲料,希望鱼儿们能平安无事地快快长大长肥

那段日子是郭武政最难熬的岁月。一方面他要日思夜想如何养好那些鱼,另一方面他还要克服十分恶劣的自身生存环境:由于沙漠长年气温高达五六十摄氏度,他住在自建的简易帐篷房里热得要命,只好长时间泡在湖水里;虽然他利用当地居民常见的家用石油发电机照明等,但一天到晚发电机的响声也把他嘈得头痛;而且,由于湖泊位于沙漠深处,渺无人烟,交通工具只有骆驼,而且来回一趟要两三天,买米买菜这些特别困难,所以他都是吃干粮;更难熬的是寂寞,独自一人守在大沙漠里养鱼,每每想起远在中国的家人,他就觉得这钱赚得实在太辛苦了

2006年1月底,如果在国内,正是举国上下全家团聚过春节的好日子,可是那几天郭武政累得病倒了。在非洲,千万别生病,因为这边的医疗技术比较落后,药品价格很贵,是中国的10至20倍,他住一个星期医院花掉了近万元费用。当时他已经捉襟见肘了,幸好有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中国老乡,轮番帮助和照顾他,还替他垫了一些医药费。

更让郭武政差点绝望的是,2006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竟将他的帐篷房、生活用品等全部卷走了!当时,他反应快,钻入湖中躲在巨大的铁网箱后面,不然很有可能也被沙尘暴卷走,连性命都难保!自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听收音机,了解沙漠里的天气情况,一有沙尘暴他就游到湖泊中去。每次沙尘暴过后,鱼就会莫名其妙地死掉一些。

半年下来,郭武政养的1万多条鱼竟然只剩下6000多条!幸好剩下的这些鱼,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终于都长到了1公斤多!这不仅让他信心百倍,而且当地政府的官员闻讯前来参观后也欢欣鼓舞,并竖起大拇指夸赞他说:你这个中国汉子,真是太厉害了,敢勇闯我们的禁区,还创造了沙漠养鱼的神话啊!

非洲淘金,沙漠鱼为他带来千万财富

2006年7月,由于资金周转困难,郭武政决定先卖掉一部分鱼,也好试探一下市场,留下一部分继续养大和繁殖。由于人手不够,他只好从建筑工地请了一个湖南衡阳籍的老乡来帮他守鱼场。因语言交流困难,销售市场他也不能独挡一面,不过曾与他有过多次合作的哈和斯这时刚好大学毕业了,他便高薪聘请其为市场销售总监。哈和斯出身贫寒,对这份工作很珍惜,而且他特别佩服郭武政这个中国汉子,所以干得十分卖力,他和郭武政一起迅速打开了市场。

鲻鱼是常见的海产鱼类,能适应盐度、气温都比较高的水域,其体态丰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世界各地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非洲虽然穷人多,但富人也不少,而且多数非洲人普遍缺乏理财观念,有钱就花掉,所以非洲人的消费能力其实很强。为此,郭武政首先针对的销售对象就是利比亚各大城市的高级宾馆。以前,当地高级宾馆所用的活鱼都是从外地空运过来的,价格每公斤约人民币100元左右,而郭武政的销售价格只有约人民币70元,并且鱼更加新鲜。所以他的6000条鲻鱼(6万公斤)半月内就被抢购一空,共卖了人民币42万元,除掉各种成本,纯赚人民币20万元。这样,他养的第一批鱼就收回了成本!

这让郭武政无比振奋!要知道,在中国,鲻鱼每公斤才卖7元啊,在非洲却身价升了10倍!正因为此,他根本不愁销售市场了。所以,他决定加大投资,实现规模化养殖!刚开始,由于资金有限,他愁得要命,但现在竟然有多个在利比亚的华侨主动上门,找他投资,其中就包括当初嘲笑他异想天开的建筑商余大弘。2006年10月,吸纳一笔资金后,郭武政立即在利比亚成立了班加西克莱氏水产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占61%的股份,其它3位华侨共占39%。然后,他购置了50多台网箱沉入湖中,饲养了10万尾鲻鱼鱼苗。

转眼到了2006年底,郭武政的鲻鱼又开始陆续出售,因为是出自远离尘嚣的沙漠,没有污染,正宗的绿色产品,所以进入市场后一直供不应求。而且从那以后,他通过规模饲养、不断繁殖,使得一年到头每天都能向市场供应一批新鲜鱼。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养鱼产生了大量肥料,那个湖泊水底及湖边竟渐渐长起了青苔、水草等植物,成了沙漠里的一片绿洲!

这一奇迹引起了当地一个旅游投资商的关注,2007年春,精明的郭武政便又与该投资商合作,把自己的鱼场搞成了一个沙漠旅游热点,并且修了一条公路通往市区,以及9间平顶钢筋水泥房子,用于游客旅宿。过去,他的鱼都是靠骆驼运输,如今有了公路,他就买了私家车和货车,效益大大提高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2007年6月,郭武政看到了一则报道:中国人吃鱼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可谓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发达国家亦有充足的供应,但非洲的普通老百姓,却因地理条件很难吃到鱼,这也是导致当地人民长期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他听了后,立即决定养一批价廉物美的普通鱼,因为有钱人毕竟是少数,这样不仅能提高当地平民的生活质量,而且销售市场也会扩大很多倍。不久,他就申请注册了沙漠鱼商标,然后又将销售渠道地毯式地拓宽,不仅垄断了当地的高级宾馆酒楼,而且遍布普通饭馆、餐厅和居民,甚至将鱼出口到了埃及、南非和刚果等邻近国家,成了畅销食品。果然,到了2007年底,他顺利卖出了20多万公斤新鲜鱼,销售额竟达到了1600多万元!

在非洲人眼里,养鱼是一件高难度的稀奇事。而郭武政的成功不仅引起了利比亚人的兴趣,还为当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他的水产公司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并获得了利比亚2007年度优秀外商投资企业的荣誉称号。有了雄厚资本和名气的郭武政,于2008年初又承包了利比亚西部奥巴里沙漠的一个小湖泊进行鱼类养殖。由于这个小湖泊的水很浅,他就利用类似于采油的设备来穿透沙漠表层抽取地下水,把水输送到温暖舒适的养鱼池里。而经过多次尝试,他发现沙漠地下水不仅特别适合鲻鱼、鲶鱼、罗非鱼和条纹鲈鱼等水产生活,而且能够加速很多鱼类的繁殖,一般只需要五六个月便能上市。现在,他养的沙漠鱼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截止2009年底,他的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两千万元,按照他61%的股份算,他已经有1000多万元的身价了,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千万富翁!如今,郭武政个人不仅已有两辆私家车,而且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郊有一套近300平方米的别墅,目前他正准备将家人接到利比亚居住、旅游。

郭武政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些人认为,沙漠是个灰姑娘,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没有人真正想过沙漠,似乎那里什么都不可能。但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只要去行动,就有可能实现。是啊,凡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弹尽粮绝的人,一定会想:这里若有一个湖泊该多好!湖泊里若有鱼就更好了!可真正遇到一个湖泊,有多少人真正下水抓鱼呢?又有多少人会想到在沙漠里养鱼呢?就算是你想到了,你有胆量留在沙海茫茫的死亡之地吗?郭武政的成功,与其说他有过人的胆识、胆量和胆略,不如说这个凡事不断实践的人更多的是从理性分析中壮胆。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智商是基础,胆商是机遇和催化剂,情商是润滑剂;而智商+胆商+情商才等于成功!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的你整理了《沙漠鱼人工养殖技术沙漠鱼怎么养?》一文。沙漠鱼生活在北美洲海拔最低、最干燥、最热的沼泽地死亡谷沙漠鱼的体型、大脑和行为都很灵活,其发育受早年环境的影响很大.但一旦沙漠鱼的栖息环境变了,它就很难生存。海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由于过度捕捞,种类和数量在逐年减少。针对这种情况,以色列GFA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在陆地养殖海鱼的新方法。

这套设备是基于以色列科学家约西陶和希伯莱大学教授加凡瑞恩的技术开发的,他们将其称为零排放系统。

其关键部分是利用生物过滤器和一种特殊培养的细菌,处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使用时,只需向养鱼的水箱中加入该公司研发的这种混合微生物,即可处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氮和其他有机废料,对环境没有影响,也不会造成任何浪费。

人工养殖海鱼通常都存在废水排放的问题。一些临海养鱼场将养鱼废水排入海中,再从海中引入新鲜的海水,一旦这些含有大量氮和其他有机物的废水在浅水区聚积扩散不出去,就会对周围的鱼构成威胁。现在,研究人员通过生物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巴尔诺伊表示,他们研发的养鱼技术,可以使鱼在理想、稳定的温度下生长,期间不必换水或进行其他化学处理,也不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鱼的味道更鲜美。

另外,处理养鱼废水用的微生物价格低廉,使用简便,成本上完全可以和近海养殖场竞争。

据称,该系统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离海数千英里的沙漠中使用。目前,以色列已在几个地方安装了这种系统,每立方米水能养100公斤鱼,从而为在内陆养殖海鱼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沙漠鱼:沙漠中的虹鳟鱼养殖


【常见问题】沙漠鱼:沙漠中的虹鳟鱼养殖

【专家解答】4月26日,兩名養殖人員將金鱒魚與虹鱒魚分離。位于敦煌西南60公裏的陽關綠洲是敦煌最西面的一片綠洲,但當地風沙肆虐,威脅防護林、農田等農林設施。2006年以來,當地生態企業在沙漠中修建了13條共93公裏長的河道分流洪水,21公裏長的沙漠長城阻擋風沙,使這裏成了沙漠中的鱒魚養殖基地,如今這裏108方魚池裏養殖了500多萬尾鱒魚,沙漠已被逼退近6公裏。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紧邻库姆塔格沙漠,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然而,就在浩瀚沙海之间,却建有一片集科研、养殖、加工、生物提取、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沙漠高寒冷水鱼生产基地。基地创建者何延忠从基地建设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构筑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十余年中,何延忠植树造林,生态绿化面积达到2.6万亩,荒漠化治理达到56平方公里,防风固沙3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条20多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好转了,何延忠将沙漠中有限的降雨集中起来,经过自己研究建设的分洪涵养水源沙漠渗透过滤净化工程,建成了以虹鳟鱼、金鳟鱼等冷水鱼种养殖为主的养殖场。何延忠说:摸准沙漠的脾气,坚持再坚持,沙漠里照样能实现绿色的希望。

敦煌市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标准化养殖场内,金鳟鱼、虹鳟鱼等冷水鱼畅游池中。

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引用阳关镇西土沟丰富的泉水资源进行金鳟鱼、虹鳟鱼等冷水鱼养殖。养殖用水循环后直接灌溉葡萄,既是一个水产养殖、科研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又是集沙漠生态治理保护、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至目前,已累计投资1.8亿元,建成了高寒冷水鱼养殖基地、葡萄博览园等。

【沙漠鱼:如何在沙漠中饲养虹鳟鱼?】小编汤姆为探索沙漠中的虹鳟鱼养殖的你整理了《沙漠鱼:沙漠中的虹鳟鱼养殖》。2011年6月1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直扑敦煌市阳关镇。

危急时刻,一个名叫沙漠都江堰的工程,将90%的洪水成功分流、化解,使阳关几千人的生命和2万多亩农田得到保护,阳关古城消失的悲剧没有重演。

2000多年前,都江堰的修建,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00多年后,一项被称为沙漠都江堰的生态治理工程,挡住了沙漠东进的步伐,并拦截化解了泥石流灾害,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没有让诗章辞赋中的阳关今天的敦煌阳关镇,像历史上那样在泥石流灾害中湮没。

创造沙漠都江堰这一奇迹的是,被誉为当代李冰的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延忠。

2014年1月9日,何延忠被评选为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络人物。

何延忠来到阳关时,他已经是位身家过亿的成功企业家。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何延忠到阳关,缘于他的一个梦想建立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

1986年,24岁的何延忠在家乡永登县成立了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祁连雪山冷水资源,在黄土高原发展冷水养殖虹鳟鱼产业,成功填补了我国虹鳟鱼养殖的空白。

在何延忠的带动下,永登成为全国闻名的虹鳟鱼之乡。全国60%的虹鳟鱼出自甘肃,永登又占到其中的七成。何延忠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随着虹鳟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好,何延忠萌生出一个念头:高寒冷水虹鳟鱼产业,基本不消耗水,经济效益却相当于种植小麦的600多倍,是最节水、能使农民快速致富的产业。为什么不利用祁连山冰川融水,建立一条高寒冷水鱼产业带?这样,既能带动百姓致富,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何延忠从地图上看到,祁连山冰川最东头在永登,最西端在千里之外的敦煌。

2000年,敦煌市政府为保护阳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敦煌沙漠生态旅游项目为依托招商引资。

为了实现梦想,何延忠决定去阳关投资兴办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建设集科研、养殖、加工、生物提取、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亚洲最大的沙漠高寒冷水鱼基地,创新技术,形成规模,辐射带动,最终在河西走廊形成一条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

2001年3月,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何延忠率领技术专家和工作团队,来到了中国第三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在曾经被泥石流湮没过的阳关故地,开始在这个常年受沙尘暴侵袭的小镇上创业。

当时好多人都投房地产了,但我就想建成一条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带动整个河西的人民都通过养鱼致富。同时,用冷水虹鳟鱼实现生态治理,让沙漠变绿洲。何延忠说。

敦煌市政府批复给他的项目用地在阳关古烽燧遗址西南的龙勒村,这里有条西土沟,沟里的小溪每秒有0.35立方米的水流量,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唯一水源,也是何延忠养殖冷水虹鳟鱼的水源。

何延忠到来后,发现严酷的现实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这里除了几万亩沙漠戈壁外,荒无人烟,水、路、电,什么设施也没有,只有满眼黄沙和一片荒凉。更为严重的是,沙丘每年以4至10米的速度向阳关逼近。

何延忠没有被眼前的荒凉吓住,他怀着梦想和激情,带着一拨人,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兵分几路,规划、测量,绘图、论证,搭窝棚、建公路、拉电、栽树、种草,考察、取水样、修水渠,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中。

经过艰苦努力,一个初具雏形的科技园出现在茫茫沙漠中。然而不久,沙漠就给了何延忠一个下马威,使科技园受到重大损失:一场50年难遇的特大沙尘暴,把帐篷全部卷走;随之而来的洪水泥石流,把鱼塘摧毁淤平,8000万元投资付之东流。

面对严酷的环境和严峻的现实,好多人选择了放弃:投资伙伴相继撤资,先后有80多名员工离开了敦煌。

何延忠这个倔强又坚强的西北汉子却没有退缩,他时常来到沙漠之中,独坐沙丘,苦苦地思索着破解之策。

阳关自古以来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极度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100倍,沙漠化严重,沙尘暴猖獗。树木栽了枯,枯了再栽,2000多米长的防风林带被沙丘掩埋,余下的200米也只剩下树梢,在与风沙苦苦抗争。

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是缺水干旱的地方,但是,库姆塔格沙漠却长期面临水患的严重威胁。有旱极之称的阳关,洪涝灾害频发,到了汛期,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轻则污染水源,重则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等,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在这里,防洪堤坝修了垮,垮了再修,洪水是祖祖辈辈过不去的坎。资料记载:阳关古城就是被一场洪水泥石流淹埋而消失的!

必须千方百计治住水害沙害,守住阳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何延忠暗下决心。

何延忠请来了不少生态水利专家实地勘查,共同寻找降服水害、沙害的办法。

何延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忽然一个灵感在他头脑中闪现: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修建了都江堰,秦人在崇山峻岭上修筑了万里长城,我为何不能学他们呢?他决定修个沙漠长城阻击风沙,再建个沙漠都江堰导洪疏流,保卫阳关。

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这个想法。何延忠筹资2亿多元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阳关保卫战。

阳关的防洪坝为什么会垮了建、建了垮?我们经过考证,是因为阳关镇地势较低,敦煌、肃北、阿克塞的洪水全部汇集在这里,在这里修坝无济于事。我们决定,把拦洪坝修到阳关的上游,肃北、阿克塞山洪的出山口。何延忠说。

何延忠先是种植防护林,紧接着在沙漠中勘测洪水路线。在肃北、阿克塞山洪出山口,何延忠修建堤坝拦截洪水,减缓流速;再开凿梳齿状分洪河道,把倾泻而下的洪水分割疏流在库姆塔格沙漠;又开挖蓄水工程,将分流的洪水分别拦蓄其中,积蓄的洪水下渗涵养水源,形成地下水库;在地下水库附近开挖侧渗截面,下渗的洪水经沙漠过滤变清后流淌出来,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进而植绿种树,恢复生态,发展高寒冷水鱼养殖和葡萄种植。在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高筑沙障修建沙漠长城,阻挡沙丘前移;修建蓄水工程,救活防风林。

10年来,何延忠先后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拉运沙石料1亿多立方米,修建了13条共93公里长的河道、21公里长的沙漠长城、100多个蓄水工程,在库姆塔格沙漠中建成了治理洪水、沙害的综合系统工程沙漠都江堰。

如今,在库姆塔格风口,已经形成了长达20多公里、宽近千米的绿色生态屏障,把沙丘推出阳关5.6公里,原本被沙漠掩埋枯死的防护林又抽出绿色枝条。随着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沙漠都江堰周边形成湿地9600多亩,绿化面积2.6万亩,荒漠化治理面积56平方公里,防风固沙面积30多平方公里。

1月3日,记者来到沙漠都江堰,看到西土沟如今已变成了一条芦苇沟,清澈的泉水咚咚作响,成片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摆,红柳,拐枣、梭梭等沙生植物十分丰茂,西土沟紧连沙漠的一面砾石崖壁,变成了长数公里的渗水面,西土沟溪水的流量新增了近两倍。枢纽调蓄工程月亮湖、九连湖等,碧波荡漾,吸引了野鸭、仙鹤、天鹅、鸳鸯、翠鸟、白鹭等十几种水鸟前来栖息。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程国栋、郑晓静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专门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浩大、设计巧妙、建成不易,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治沙治水思路,融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

目前,这里被科技部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敦煌基地。中科院兰州分院也同何延忠合作,在这里成立了寒区旱区环境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沙漠都江堰项目已经被列入中科院星火计划中。

在修建沙漠都江堰的工程中,何延忠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沙漠、洪水治理沙害、水害,其以害治害的大胆创新,不仅为生态治理沙害水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也竖起了保护敦煌阳关的三道屏障:

黏土固沙工程利用洪水带来的大量黏土物质覆盖于沙层之上,在沙粒表面形成厚厚的黏土盐壳,对移动的沙漠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一道屏障;

沙漠长城采取以沙治沙的办法,在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修建沙障,有效阻挡了沙丘向阳关推进,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第二道屏障;

生态固沙是种植耐旱植物,生长后形成了保护阳关的第三道屏障。

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沙漠都江堰的这种分洪梳流治沙模式效果明显。在这里,洪水好像安装了水龙头,沙漠则成了过滤器,水害化水利,沙害变沙利,实现了生存、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举,彰显出治沙、驯洪、富民等多重效果。

2011年6月16日,敦煌、肃北、阿克塞普降暴雨,一整天的降雨,突破了当地两年的降水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直扑阳关镇。

危急时刻,沙漠都江堰发挥了威力,通过分洪河道和分流梳坝,拦截、疏流了洪水,降低了水位,减缓了流速,将90%的洪水成功分流、化解,保护了阳关几千人的生命和2万多亩农田,使阳关古城消失的悲剧没有重演,在大漠戈壁创造了人间奇迹。

时任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说:多亏沙漠都江堰工程,挡住了这次灾难性的洪水泥石流,要不,下游阳关镇和周边地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可就遭殃了。

是这个大坝把90%的洪水分流。如果没有这个分洪工程,阳关镇就是一片汪洋。阳关镇党委书记刘占英说。

阳关镇被保住了,处于阳关最前沿的飞天生态科技园却遭受毁灭性打击,洪水冲毁了园区的生态林、引水渠枢纽工程和蓄水库,淹没了园区的养殖基地、科研中心和加工车间,将碧泊人20多年精心培育的亲本种鱼12万尾全部冲毁,350万尾商品鱼、600多万尾鱼苗被泥石流掩埋。经敦煌市政府评估,直接损失1.6亿多元。

对何延忠来说,这个损失是灾难性的。10年来,每年养殖赚的钱,都被他拿来投入到修建沙漠都江堰中,具体投了多少钱,何延忠已经算不清了。这次灾难后,何延忠已经没有资金来源。

碧泊公司副总经理孙惠丽说:当时何总站在堤坝上,眼睛一直看着洪水,整整40分钟没说一句话。

两年以后的今天,科技园工程部部长王永斌提起这次灾难,仍然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在惨重的损失面前,何延忠想得最多的还是尽快修复分洪河道。现在是雨季,如不尽快修复分洪河道,再来洪水,下游的村庄就危险了。何延忠说。

有人劝他放弃,他却说:我们把90%的洪水分流了,能把阳关保住,使村民免受灾难,我们还是成功的。现在我们已经摸出了规律,解决了根本性问题,以后就更有信心了。

何延忠把自家的住房抵押给银行,筹集来资金,立即开始清理河道,同时恢复生产。

沙漠都江堰工程,耗尽了何延忠的心血。他常年在阳关修筑堤坝,远离家乡,由于操劳过度,在酷热难当的沙漠之中,何延忠曾昏倒过四次,最长的一次高度昏迷长达21小时。

何延忠在飞天科技园的宿舍,十分简陋,里面只有两张老式的单人床,两个简易的无纺布衣柜,一张书桌,几把椅子。

他对儿子、女儿说:你们要买房,我只帮你们付首付,其余的钱,你们贷款慢慢还。

很多人说他傻,何延忠却说,当我看到沙漠都江堰有了成果时,当我看到沙退人进时,当我看到洪水不再冲毁老百姓的家园时,当我看到防风林被救活时,我觉得,这比我在银行存多少个亿更有价值!

何延忠,这个坚毅的汉子没有被困难和挫折压倒,即便是屡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也没有动摇他建设沙漠都江堰和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的信心。如今,他带领的碧泊人仍旧在沙漠中战天斗地,坚持和实践着他们不同寻常的梦想,书写着阳关故地新的历史。

水产知识:翻车鱼是什么鱼


世界上的鱼类大概有两碗种,有许多的鱼种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今天第一农经小编来介绍翻车鱼。翻车鱼别称翻车鲀、曼波鱼、头鱼等,为硬骨鱼纲翻车鲀科3种大洋鱼类的统称,分别为翻车鱼、枪尾翻车鱼及长翻车鱼,栖息于各热带、亚热带海洋,也见于温带或寒带海洋,我国沿海均产,那么什么是翻车鱼呢?

翻车鱼是什么鱼?

翻车鲀为大型大洋性鱼类,最大体长可达3.0~5.5米,重达1400~3500千克。单独或成对游泳,有时十余尾成群,小个体鱼较活泼,常跃出水面,大个体鱼行动迟缓,常侧卧于水面,或背鳍露出水面,也能潜入百余米深水中,摄食海藻、软体动物、水母、浮游甲壳类及小鱼等。翻车鱼是鱼类中怀卵数最多者,怀卵量极多,可达3亿粒。幼鱼被瘤状棘突,随年龄增长而渐消失,身体变为卵圆形。

翻车鱼为什么叫翻车鱼?

曼波鱼在台湾最初叫做翻车鱼,渔民常常看见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车的名字来形容它。当天气较好时,翻车鱼会将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水漂流,晒太阳以提高体温。天气变坏时,就会侧扁身子平浮于水面,以背鳍和臀鳍划水并控制方向,还可用背鳍在海中翻筋斗而潜入海底。

翻车鱼为什么没灭绝?

翻车鱼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鱼类、海兽吃掉。而它不至于灭绝的原因是其所具有强大的生殖力,一条雌鱼一次可产约2500万至3亿枚卵,但只有30条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节。每当生殖季节来临时,雄鱼则在海底选择一块理想的场地,用胸鳍和尾巴挖开泥沙,筑成一个凹形的产床,引诱雌鱼进入产床产卵。雌鱼产下卵之后,便扬长而去。此时,雄鱼赶紧在卵上排精,从此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直到幼鱼长大。

翻车鱼的死法是真的吗?

对于翻车鱼过度紧张和打击过大而死的说法,科学界并没有这方面的报道,而且翻车鱼是一种寿命较长的鱼类,长到3米长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所以姑且不谈翻车鱼能否感受到情绪紧张和打击过大,对于这种长寿命的鱼类而言,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至于眼睛进气泡其实是一个不会发生的问题,潜水时翻车鱼的眼睛完全暴露于水中,日光浴时可能会有一只眼睛完全暴露于空气中,而且翻车鱼没有眼睑,气泡也没有驻留的空间。而至于翻车鱼真正的死因,可能还是和人类有关。

以上就是关于翻车鱼的知识了,你了解了吗?

水产知识:金鱼寿命有多长


【常见问题】:金鱼的寿命有多长?

【专家解答】: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金鱼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易于饲养,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那你知道金鱼的寿命有多长吗?

金鱼的寿命与喂养条件和喂养方法有关,寿命有长有短,常条件下喂养金鱼可活7-8年,有人观察到在良好的喂养条件下金鱼可以活超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观赏价值最高是第2年至第4年这段时期,以后就会逐步现出老态。

家养金鱼的选择方法

家养金鱼的寿命大多在4-6年,2-3年是最佳观赏鱼龄,此阶段金鱼品种特征明显、身体强健、游动自如。

4-6年就属于老龄金鱼,体色退去,懒于游动,食欲减弱,极易生病。而6个月以内的金鱼由于身体发育刚开始,品种特征不明显,颜色没有定型。

不良品比率很高,而且限于家庭养殖条件,不易养大。因此选择6-18月龄的金鱼最为合适。这一阶段金鱼,食欲旺盛,游动自如,品种特征初步显现,而且价格合理,可以在家中连续饲养2年左右。

【小编总结】:在选择金鱼的时候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当然出来要选择好还是科学的养殖,定期的换水,这样才能够使得金鱼的寿命更加长。

水产知识:青蟹死了能吃吗?


【常见问题】:青蟹死了能吃吗?

【专家解答】:青蟹在市场上是很熟消费者欢迎的,几个也是很稳定,但是从养殖场运输到市场上难免会有青蟹死掉,那么,今天第一农经的小编就来说说,青蟹饲料还能吃吗?

青蟹死了不能吃。青蟹喜欢吃水中死鱼、死虾等腐败的动物尸体,在体内便会感染一定的细菌,活青蟹可以通过体内的新陈代谢将细菌排出体外。但青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产生毒素,若人们吃了这样的青蟹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抽搐,甚至休克、昏迷、败血症等。

【选购方法】:

1、必须要选新鲜的青蟹,千万不要买死了或者快死的青蟹,死青蟹是很不健康的,可以将它翻一面,如果能自己翻回来,说明还比较有活力,可以买了。

2、可以将青蟹举起来,背光察看蟹壳锯齿状的顶端,如果是完全不透光的,说明这只青蟹比较肥满,反之就是不太饱满的。

3、大家要知道青蟹是要换壳的,刚刚换完壳的青蟹往往消耗了很多能量,肉一定不多,底部呈白色甚至透明状就说明它是刚刚换完壳的,这种就不要买了。

以上就是第一农经小编整理的关于《青蟹死了能不能吃》的这一文,供消费者参考。

水产知识:基围虾是海虾吗


基围虾的蛋白质十分的丰富,具有众多人体苏需呀的微量元素,占有大量的市场,很受消费在呢的欢迎,但是许多人都在问基围虾到底是不是海虾?今天就有第一农经小编为你说说,基围虾是不是海虾。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市场上有些商家用白虾(明虾)冒充基围虾,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就很容易鉴别了。

因为麻虾属沙虾类,又叫基围虾,因为野生的麻虾喜好生活在沙泥底及盐分较低的浅海中,平时习惯将身体收藏入海床中,只凸出双眼及头部前端呼吸,用来逃避敌人及等候食物之用,涨潮时则会爬入一些缓流的内湾栖息。

渔民发现麻虾的这种特性之后,就在内湾拉网或修筑石基来等麻虾自投罗网。老一辈的渔民叫这些陷阱做基围(即用基石来捕捉),所以用基围所捕的虾也叫基围虾。

基围虾是一种蛋白质非常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无机盐含量比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虾的肌纤维比较细,组织蛋白质的结构松软,水分含量较多,所以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适合病人、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以上就是对基围虾是海虾吗的介绍,你知道了吗?

水产知识:石斑鱼的养殖种类有哪些


石斑鱼的经济价值很好,蛋白质丰富,是名贵鱼种,还具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许多养殖户都想开始转型养殖石斑鱼,但是你知道石斑鱼有几种种类吗?接下来就有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石斑鱼的种类有那些。

石斑鱼为雌雄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

东星斑(海南常见)

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因为它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

青石斑鱼

青石斑鱼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体侧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3与第4带间隔最宽;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鱼先性成熟,体长250~400毫米时性逆转,雄鱼6龄(个别5龄)全部性成熟。绝对生殖力为8万~25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7月,20℃开始产卵,22~24℃盛期,产浮性卵。水温22~25℃,需23~30小时孵出仔鱼。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活鱼大量销往香港及澳门。为我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可以用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日本。

宝石石斑鱼

宝石石斑鱼一般体长25~30cm,体表以及除胸鳍外的各鳍上满布宝石状斑点。胸鳍上具赤色条斑,尾鳍浅凹形,边缘呈白色。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具性转变,为先雌后雄。生长较为缓慢。石斑鱼性凶猛,机警,以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宝石石斑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我国多个省份有进行人工网箱养殖。

龙趸

学名中巨石斑鱼,别名猪羔斑,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属鲈形目,石斑鱼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它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为大型名贵食用鱼类。在天然海域,成鱼一般体长60厘米~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达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据记载,1999年7月,,香,港渔民在东沙群岛曾活擒一头母龙趸,体重180千克,被视为龙趸王。

点带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吻短钝,背鳍8~11根棘,基底无黑斑,体侧有5条不明显横带,体侧及各鳍上分散着斑点。为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为南海名贵鱼类。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最适水温22~28℃,18℃以下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失去平衡。可进行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赤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背鳍基底具一黑斑,体棕褐色,头、体、奇鳍有许多橙黄色斑(浸制标本变白色)。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大部分3龄性成熟,体长231~295毫米时,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大部分6龄鱼(个别为5龄鱼)体长340~400毫米,绝对生殖力为10万~25万粒,产卵期为5~9月,盛期为5~6月。肉鲜美,可供出口,是名贵鱼类,现已进行人工繁殖,是网箱及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斜带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主要的繁殖期在3~6月。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

石斑鱼的种类繁多,以上就是石斑鱼的种类了,你现在清楚了吗。

水产知识:世界上存在独眼鲨鱼吗


世界上有几百万种的动物,但是奇怪的动物也是很多的,今天第一农经小编就要来说说读研鲨鱼,独眼鲨鱼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缺陷,2011年10月18日有渔民在美国加州海岸发现只有一只眼睛的鲨鱼,这条奇特的鲨鱼不仅只有一只眼睛,还患有白化症,通体雪白,诡异的外形让人不禁疑虑它是否是伪造的,那么独眼鲨鱼真的存在吗?

独眼鲨鱼真的存在。鲨鱼研究者证实,2011年发现这条独眼鲨鱼的确是天生如此,这只鲨鱼是据说是在墨西哥海域打捞上来的一只牛鲨,当地渔民从一头雌牛鲨的腹中取出的牛鲨胎儿,身长22英寸(约合56厘米),只有一只眼睛,长在头部前部。畸形鲨鱼胎儿的案例非常稀少,目前世界上也仅有不到50例,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些动物都会出现独眼畸形。

独眼鲨鱼能活下来吗?

科学家使用X射线扫描了鲨鱼胎儿并评估了其它物种中的独眼畸形现象,最终证实它的确是一只独眼鲨鱼,鲨鱼的这种症状被称作独眼畸形。美国生物学家称,此前科学家曾多次记录过独眼鲨鱼,也是鲨鱼胚胎形式。事实上并未发现脱离母体在水中自由生长的独眼鲨鱼,意味着独眼鲨鱼不可能在野生环境下存活。

独眼鲨鱼怎么形成的?

独眼畸形是由未分叶空脑症所致,胎儿极易死亡或者流产,因此能见到的情况非常罕见。脊椎动物正常的都是一对眼睛,相反其只生一只眼睛的,称为独眼畸形,多数生在面部正中,只有一个晶状体,与此相关往往鼻和口也发生异常。除了遗传方面的原因之外,也可由各种药物(锂、镁等)、缺氧以及其他抑制发育的因素或手术切除与眼诱导有关的神经索等所引起,在类似的实验条件下无脊椎动物也会产生独眼畸形。

鱼有耳朵吗


鱼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海鲜,同时也是生活在水里的水生冷血最古老脊椎动物。其主要用鳃呼吸,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世界上现存已发现的鱼类约二万六千种。有很多人认为鱼没有耳朵,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鱼有耳朵吗?鱼的耳朵在哪里?

鱼有耳朵。从外表看鱼好像没有耳朵,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鱼什么都听不见,但是鱼确实有耳朵,且多数鱼听力甚好。鱼没有鼓膜,事实上多数鱼的耳朵本不与外界相通,而是被保护在头两侧的囊中,囊就在眼睛后面。声音在水中传播要比在空气中容易得多,像其他动物一样,鱼的体内有大量的水,声音能直接穿过鱼的身体,到达耳朵。

许多种鱼能用另一种方式收集声音,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然后这种振动通常沿着与鳔相连的一串小骨头传到耳朵里。有些鱼不是靠小骨头传送振动,而是靠从鳔延伸出的管状器官。声音对鱼很重要,许多鱼能彼此发出有力的叫声,几公里以外都能听见,有些鱼通过磨牙发声,另一些鱼在身上磨擦鳍发声,许多鱼用鳔发声辨声,特殊的可敲击肌肉振动鳔发出声音。

从上面我们可知,原来鱼是有耳朵的,只不过鱼的耳朵相对于人类来说,没有那么明显,它的耳朵主要分布于头两侧的囊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相通。世界上的生物无奇不有,每一种生物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也许相对于人类来说,它们的身体构造有很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之处,但这也是它自身焕发出的活力不是吗?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鱼有耳朵吗?


【常见问题】鱼有耳朵吗?

【专家解答】鱼食有耳朵的.从外表看鱼好像没有耳朵。的确,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鱼什么都听不见。但是鱼确实有耳朵,且多数鱼听力甚好。鱼不像人一样长着外耳,因此看上去它们没有耳朵。但是,人头部两侧长着被称为耳朵的两块皮只是有助于收集声音的外耳。

人类耳朵里有鼓膜,声音进入耳朵使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传到耳朵内的听觉部分,就能听见声音了。

鱼没有鼓膜,事实上多数鱼的耳朵本不与外界相通,而是被保护在头两侧的囊中,囊就在眼睛后面。

声音在水中传播要比在空气中容易得多。像其他动物一样,鱼的体内有大量的水,声音能直接穿过鱼的身体,到达耳朵。

许多种鱼能用另一种方式收集声音。它们的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鳔壁振动,就像声音穿过空气使鼓膜振动一样。然后这种振动通常沿着与鳔相连的一串小骨头传到耳朵里。有些鱼不是靠小骨头传送振动,而是靠从鳔延伸出的管状器官。

声音对鱼很重要。许多鱼能彼此发出有力的叫声,几公里以外都能听见。有些鱼通过磨牙发声,另一些鱼在身上磨擦鳍发声。许多鱼用鳔发声辨声。特殊的可敲击肌肉振动鳔发出声音。

【小编点评】鱼有内耳,没有中耳、外耳,鱼的内耳在头骨里。鱼的耳朵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确切他说鱼有内耳,没有中耳、外耳,鱼的内耳在头骨里,只有打开头骨才能看到,鱼耳的功能和人类一样,一是收听声音,二是维持身体平衡。英国鱼类学家克利特尔博士发现,每当投放饵料时,同时摇铃,铃声一响,果然不少红鳟鱼便云集而来,等待喂食。鱼类耳朵的构造,要比高等脊推动物简单。它可分为两部分:鱼耳上面一部分叫作椭圆囊,椭圆囊有1个小孔和3个半圆形的管子相通,这3个半圆形的管子叫半规管,是感觉平衡器官,在每根半规管的一端有一个涨大部分,叫作壶腹,鱼耳下面的部分,叫作豆状囊,在它的后面有一个突出的部分,叫作耳壶。鱼类的这个耳壶并没有多大用途,不过在高等脊推动物身上便是听党的主要部分。

一般来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每秒16~20000次振动的音波。而多数鱼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只能是每秒340~690次振动的音波。可是有些鱼类的听觉就比较灵敏,这是因为它们的嫖和内耳中间,生有一串小骨刺,靠着这些构造,它们便能听见高频率的音波,像白膘鱼和鳊鱼就能听到每秒2750次的振动。所以说,虽然我们看不见鱼的耳朵,但它的作用却不小呢。小编汤姆为探索鱼是否有耳朵吗的你整理了《鱼有耳朵吗?》。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水产知识:沙漠的湖泊里有鱼吗?》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鸭塘里的鱼怎么钓”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13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