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绦虫病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一些养鹅区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寄生于鹅肠管的绦虫还有多种,如片形绉缘绦虫、膜壳绦虫等。但以矛形剑带绦虫危害性最为严重。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患鹅病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的高低、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虫体数量的多少以及鹅只日龄等因素。轻度感染一般不呈现临诊症状。20日龄至2个月龄的幼鹅严重受感染后,其症状较重。患病幼鹅呈现精神沉郁,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渴感增强,消化障碍,食欲不振。排出灰白色或淡绿色稀薄粪便,有恶臭,并混有黏液和长短不一的虫体孕卵节片,使肛门四周羽毛污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鹅生长发育进一步严重受阻,明显消瘦,精神委顿,羽毛松乱不洁,离群独处,不喜欢活动,翅膀下垂。放牧时,常呆立在岸边打瞌睡或下水后停浮在水面上。有些病例显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走路摇晃,两脚无力,突然倒地,花很大力气想站起来,结果又倒下去,反复多次发作后即死亡。若患鹅由于受冷、受热、突然更换饲料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常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死亡。

当虫体在鹅的小肠内大量积聚时,对小肠呈现机械的或毒素的有害作用。机械的有害作用是使肠腔阻塞,压迫肠黏膜并用其头部上的吸盘和钩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影响消化过程。绦虫具有极为迅速的生长能力,所以能剥夺鹅只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对鹅只的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

二、病理变化可见小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幼鹅(15天至3个月),当虫体大量积聚时,造成肠管阻塞、肠扭转,甚至肠破裂。此外,也可见到脾、肝和胆囊增大。死于绦虫病的鹅只的尸体消瘦。

三、流行特点本病的传播者是剑水蚤。当健康的鹅只,特别是幼鹅在被污染的水池内饲养即可受到侵袭而得病。本病多发生于4~10月,以1~3月龄的鹅多见。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英勇剑水蚤、缘剑水蚤、锯缘剑水蚤、白剑水蚤等)能生活1周年。在上一年曾饲养过患矛形剑带绦虫的病鹅的水池内,部分剑水蚤带着矛形剑带绦虫的幼虫过冬。在水池内的矛形剑带绦虫卵,大约一共只能生存15昼夜。当虫卵在秋节被剑水蚤吞食了之后,虫卵内的幼虫发育很慢,甚至可以发育完全停止,只有在春季温暖的天气到来之时,才重新开始发育。因此,在春季当鹅只在水中放牧的时候,水池内已经可能出现已被感染的剑水蚤。

越冬后的患鹅,早春在水池内放牧时,将节片和虫卵排到水池内,剑水蚤则被这些虫卵所感染,并在其体内形成侵袭性幼虫。因此,雏鹅放到水池的第一天,便有可能感染矛形剑带绦虫。约经15~20天即可引起大批鹅只发病。

环境对本病的传播具有很大的作用。地势较低、岸边有植物的水塘、水池内,有利于剑水蚤的生存和发育。从一个水塘到另一个水塘的野生飞禽,也有可能传播本病。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还有片形绉缘绦虫(Fimbriariafasciolaris)、缩短膜壳绦虫(Hyrnenolepiscompressa)、冠状膜壳绦虫(Hymenolepiscoronula)、长囊膜钩绦虫(H.longicirrosa)、纤细幼钩绦虫(Sobolevicanthusgra-cilis)、长针壳绦虫(Stylolepislongistylosa)及细刺柴壳绦虫(Tschertkovilepissetigera)等。

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lanceolata(Bloch1782)的虫体呈带状,新鲜虫体呈灰黄色,长60~160毫米。

头节小,呈梨形,有4个圆形的吸盘,顶突上有8个角质的小钩。在同时具有雌、雄生殖器官系统的成熟节片内,3个精巢位于体中线一侧,一个卵巢分两片排列在节片的另一侧。虫体的后部节片逐渐宽大,孕卵节片几乎为积满卵子的子宫所充满。虫卵呈椭圆形,灰白色,大小为0.046~0.106毫米0.037~0.103毫米,外胚膜呈橄榄形,两端各有一对短的卵丝,六钩胚为椭圆形,内有三对小钩(图4-4,A)。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各种剑水蚤。虫卵或孕卵节片随鹅的粪便排出体外,含有六钩胚的虫卵被剑水蚤吞食后,经6~7小时,六钩胚在剑水蚤的肠管内钻出来,进入其体内,大约经过30天,则发育为似囊尾蚴。鹅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受感染。剑水蚤在鹅肠内被消化,幼虫释出,以其头节附着在黏膜上,约经19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图4-4,B)

生前确诊,可从被检鹅只的粪便中是否发现绦虫的节片进行判断。方法是收集不同鹅只的若干粪便样品,放人500~1000毫升的量杯或其他玻璃器皿中,加满清水,用玻璃棒或干净木棒仔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此时由于虫体节片比重大,便会沉于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倒弃一大半,再加清水,反复洗涤数次后,取出沉淀物置于平皿中,底部用黑纸衬托,用肉眼观察,找到节片便可以确诊。镜检鹅粪(用饱和盐水浮卵法)发现虫卵而确诊。也可用诊断性驱虫和尸体剖检发现虫体来确诊。

防治策略

一、预防(1)在绦虫病经常流行的地区,带病的成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通过粪便可以大量排出虫卵。其中间宿主一剑水蚤虽然在冬天大部分死亡,而每年春天又繁殖起来。因此,在每年入冬及开春时,及时给成年鹅进行彻底驱虫,以杜绝中间宿主接触病、原,这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2)绦虫病主要是侵袭1~3月龄(或5个月内)幼鹅,在流行地区,应定期给雏鹅进行驱虫,(一个月龄内驱虫一次,放到水塘后经半个月再进行一次成虫期驱虫。)尤其在秋季和春季母鹅开始产蛋前一个月内进行,这可防止水塘内的剑水蚤遭到感染。同时坚持每天清除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

(3)鹅场应尽可能在水源流动的水塘放牧,以减少中间缩主一剑水蚤接触鹅只感染绦虫病的机会。

(4)新购人的鹅只,须隔离一段时间并进行粪便检查,检查其是否患有绦虫病。必要时进行一次驱虫后才合群饲养。

二、治疗1.槟榔碱将1克干燥的槟榔碱粉末,溶解于1000毫升沸水中,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1.5毫升,用小胃管投药。投药后几分钟,鹅只会呈现兴奋、呼吸及肠蠕动增快,频频排粪,这种现象经1~2分钟消失。绦虫通常经20~30分钟排出。槟榔碱在大群鹅投药之前,应预先在一组鹅(15~20只)中试用,确认安全时,即可全群使用。

2.槟榔煎剂用槟榔粉或槟榔片,剂量为鹅每千克体重0.5~0.75克。

煎剂的制法:取50克槟榔粉,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的槟榔液,去渣即成。0.5千克重的鹅用5毫升。上述煎剂每15毫升含槟榔粉1克。可用小胶管经口投入鹅的食道膨大部,投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

3.槟榔丸将槟榔粉制成丸剂。具体制法是将槟榔研成末,加入熟番薯(地瓜)或面粉,做成丸剂,晒干备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15~0.2克的槟榔粉计算,做成每丸含1.0克、1.5克和2.0克不同规格,按不同个体采用不同规格塞人鹅只口中直至食道上端。

使用槟榔治疗鹅的绦虫病,不但效果好,而且这种药物来源容易,价钱便宜。可以推广应用。但在驱虫时务必注意下列事项:

?在大群鹅只驱虫前,必须先以15~20只做小群的驱虫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后才可全群进行。

?投药前,鹅只需绝食12小时,一般在晚上8时喂料后,第二天上午8时空腹投药。投药后供给充足清水。一般在投药后10~15分钟开始排虫,持续排虫2~3小时。因此,在驱虫数小时后,应注意观察检查粪便内的虫体,并将粪便及时集中堆沤,杀灭虫卵。场地及时消毒。投药后4小时内不到水塘中放牧,4小时后才喂料。

?投药后鹅只一般无中毒现象,有时也有少数鹅只兴奋性增高,呼吸迫促,不断排粪,不久即恢复正常。但由于有个别鹅只体质弱,或用药过量,一般在投药后15~30分钟内出现中毒现象,表现为口吐白沫,废食,站立不稳等症状。必须在鹅只倒地前(鹅只一倒地,很难抢救)及时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0.2~0.5毫升(每毫升含0.5毫克),几分钟内中毒症状即可消失。

?用槟榔驱虫,虫体虽可迅速排出,但只能排出大部分节片,虫体的头节可能没有排出,以后又可长出新的节片。因此,在疫区对鹅只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防治绦虫病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体弱的鹅只,要适当减少药量。

4.硫双二氯酚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合,一次投服。

5.南瓜子粉每只鹅20~50克,大群饲喂,使其自由采食。用前将南瓜子粉加水(1千克粉加水8升)煮沸1小时。

6.石榴皮槟榔合剂配法为石榴皮100克,槟榔100克,

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剂量为20日龄幼鹅喂1.2~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毫升,混入饲料中饲喂或用胃管投服,两天喂完。

7.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用60~150毫克,均匀拌料饲喂,一次喂服。

8.卡玛拉每千克体重3克,用牛奶稀释后拌人饲料喂服。

9.四氯化碳每千克体重2毫升,与3毫升液体石蜡混合后内服。

10.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

相关知识

鹅衣原体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也是各种畜禽和人类的共患的传染病。在家禽中,鸭、鹅、鸡、火鸡及鸽都可感染。雏鸭的易感性最高。鹅常为无症状感染,感染后常取隐性经过。本病主要的特征是发生结膜炎、鼻炎及腹泻。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患鹅初期表现全身震颤,步态不稳,食欲消失,精神沉郁,生长停滞,腹泻,排出绿色水样稀粪。

眼结膜及鼻发炎,流出浆液性及脓性分泌物,并将眼和鼻孔周围的羽毛粘连,时间稍长则结成千痂或脱落。

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鹅明显消瘦,肌肉萎缩,最后出现麻痹,惊厥而死亡。

本病常并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眼型大肠杆菌病。

二、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见于结膜炎、鼻炎、眶下窦炎,偶见有全眼球炎,眼球萎缩。

在胸、腹腔和气囊膜见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气囊壁混浊,增厚。

胸肌萎缩,常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充血肿大。肝表面呈肝周炎,表面覆盖一层灰色或黄色纤维素性薄膜。

三、流行病学资料鹅衣原体一般毒力较低,鹅的衣原体属低毒力株,很少造成流行或爆发。常呈现无症状感染。然而,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鹅只受冷、育雏室空气污浊,通风不良、营养低劣、特别是并发禽流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流行。

本病可以在鹅和鸭之间互相传染,不同年龄的鹅对衣原体有不同的易感性。一般是幼龄鹅比成年鹅易感。传染来源及途径主要是由病鹅传给健鹅,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鹅胚垂直传播。

四、病原诊断(一)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体是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属原核生物界,裂殖菌纲,衣原体目、衣原体科。在分类中的地位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衣原体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最常用的是鸡胚卵黄囊。

鹦鹉热衣原体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大,而对热较敏感,在室温下很快失去传染性。在禽类干燥粪便中可存活数月。70%酒精、0.5%碘酊和3%的过氧化氢溶液,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

(二)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取患病死亡的鹅气囊、心包膜或脾被膜,制成触片,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如果在单核细胞浆内有深紫色的球状颗粒,即可证明有衣原体感染。

2.病原体分离

(1)取病料经处理之后吸取0.5毫升上清液接种在6~7日龄鸡胚卵黄囊内,于37℃培养3~10天,致死鸡胚。取卵黄囊膜作触片,染色镜检。

(2)取病料接种物0.5~1毫升,给3~4周龄小鼠腹腔注射,衣原体可在腹腔内生长繁殖,引起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腹部膨大,腹水内含有大量衣原体的单核细胞。脾脏肿大。

本病单从症状、病变不易确诊。因此,必须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防治策略

一、预防1.搞好鹅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种蛋、孵化器的合理消毒。可用5%漂白粉、0.3%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

2.在鹅舍周围避免饲养其他动物,如鸭等禽类。

3.人类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因此必须注意防护。

二、治疗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内服按本品1克拌20千克料,一天1次,连用3~5天。肌注按每千克体重用20~30毫克。

卡那霉素可溶性粉:每50克含2克(4%),混饮按每升水30~120毫克,混料按每千克料用60~250毫克,连用3~5天。或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肌内注射按5~10毫克/千克体重。

庆大霉素可溶性粉:100克含4克。拌料按每千克饲料用50~200毫克。肌注按每千克体重用3000~5000国际单位(或5~10毫克),每日2次。饮水按每升水加入2万~4万国际单位,连喂3天。

红霉素粉针:每支0.25克、0.3克。肌注1次量为每千克体重5~20毫克,一日2次。饮水,0.005%~0.02%;拌料0.01%~0.03%。

罗红霉素可溶性粉剂:每瓶5克,含0.5克。混饮,每升水用10~20毫克,连用3~5天。或饮水按0.005%~0.02%,拌料0.01%~0.03%。

鹅葡萄球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葡萄球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皮炎、脐炎及趾瘤等。幼鹅感染本病,常呈急性败血症。成年鹅感染本病常呈慢性经过的关节炎及趾瘤。本病是鹅的常见病。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鹅发生本病,其临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脐炎型及趾瘤型。

1.急性败血型幼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两翅下垂,缩颈,眼半开半闭呈嗜眠状,羽毛松乱,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还可见到鹅的胸腹部、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滞留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液,严重者可自然破溃,流出棕红色液体,污染周围羽毛。

2.慢性关节炎型鹅只患病后表现多个关节由于炎症引起的肿胀,特别是跗、趾关节发炎肿胀,表面呈紫黑色,并结成污黑色痂,有些病例出现趾瘤、脚底肿大、变硬,有些趾尖发生坏死,呈黑紫色。发生关节炎的病鹅表现运动障碍,跛行,不愿行动,多伏卧,一般仍有饮、食欲。如果由于行动不便,因采食困难,饥饱不匀,病鹅日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3.脐炎型主要见于雏鹅(尤以1~3日龄为多)。病雏表现怕冷,翅膀下垂,腹部膨大,脐部肿大发炎,局部呈黄红色或紫黑色,质稍硬,间有分泌物,俗称大肚脐。病雏一般在出壳后2~4天死亡。

4.趾瘤病型(脚垫肿)本病多发生于成年或重型种鹅。由于体重负担过大,脚部皮肤龟裂,感染本菌,表现趾部或脚垫发炎、增生,导致趾部及其周围肿胀、化脓,变坚硬。

5.眼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在出现于败血性的后期。在临诊上表现为上下眼睑肿胀,开始时眼半开半闭,后期会由于分泌物的增多而使眼睛完全粘闭。倘若将上下眼睑强行掰开,可见有多量的分泌物。眼结膜红肿,有时还可以发现肉芽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眼球出现下陷,最后失明,病鹅多由于食不到料、喝不到水而饥饿或互相踩踏、衰竭而死。

6.肺型有些病鹅通过呼吸道感染了致病性葡萄球菌而发生肺炎型的葡萄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症状。

二、病理变化本病的病理变化根据不同的临诊病型而异。

1.急性败血型以幼鹅为主。肝脏肿大,淡紫红色,有花纹或斑样变化,病程稍长者,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或出血点,脾脏肿大或见白色坏死点。有些病例还可以见到肺呈黑红色(即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有些病例可见胸部及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滞留血样渗出液,数量不等。

2.慢性关节炎型以成鹅为主,常表现关节炎,关节囊内或滑液囊内有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多见于趾、跗关节,表现出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病程较长的病例,则变成脓性和干酪样坏死,甚至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3.脐炎型多见于雏鹅,患鹅脐部肿大,呈紫黑色或紫红,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时间稍久则为脓样干固坏死物,卵黄吸收不良,稀薄如水。

趾瘤型则见脚部有瘤肿、坏死。眼型可见与生前相应盼病状。肺型则见肺部淤血、水肿和肺部组织发生各期的肝变。

三、流行病学资料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鹅群的周围环境中,鹅舍内的空气、地面、鹅体表、鹅蛋表面、鹅粪、饲料j羽毛都可分离到本病原体。

创伤是本病主要的传染途径,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脐带感染也是常见的传染途径。

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周围环境中葡萄球菌的数量急剧增加,超过鹅体所能抵抗的程度。

(2)鹅体皮肤的损伤或创伤,为病菌提供了感染的机会。

(3)鹅体患有其他疾病,如痘、传染性囊病等,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4)由于接种疫苗,不注意针头的消毒,而导致病菌侵入体内,引起发病。

(5)孵化时葡萄球菌污染种蛋而引起胚胎死亡,同时还会使雏鹅体表污染大量病菌而致病,或通过脐孔感染,引起脐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四、病原诊断(一)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圆形或卵圆形球状菌。常由于很多球菌相连在一起形成葡萄串状。无鞭毛,不产生芽孢,可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光滑、隆起,圆形,幼龄菌落呈灰黄白色,逐步变成金黄色。禽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血浆凝固酶,在血液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环,能凝固兔血浆。

在不产生芽孢的细菌中,葡萄球菌对外界的抵抗力是最强的细菌之一。要在60℃30~60分钟或80℃10~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煮沸后迅速死亡。3%~5%石炭酸在3~15分钟内、75%酒精及1:25000的龙胆紫在5~10分钟内均可将其死亡。

(二)实验室诊断

1.采集病料采取脓灶中的脓液渗出液及肝等病料作为被检材料。

2.涂片染色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葡萄串状或呈短链状球菌。

3.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挑选金黄色、并具有溶血的菌落作纯培养。进一步做生化试验以确定其是否属致病性。若属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分解发酵甘露醇,产酸;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将兔血清凝固。

4.动物接种

(1)静脉注射法于家兔的静脉接种0.1~0.5毫升肉汤培养物,若属致病性葡萄球菌,于注射后24~48小时内,家兔死亡。剖检可见浆膜出血,肾、心脏、心肌及其他器官组织有大小

不一的脓肿病变。

(2)皮下注射法于家兔皮下接种1.0毫升24小时肉汤培养物,若属致病性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皮肤溃疡、坏死。

防治策略

一、预防1.彻底清除鹅场内的污物、一切尖锐物体,以免刺伤鹅体的皮肤,防止感染。

2.注意做好种蛋、孵化器及孵化全过程的消毒工作。减少污染。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补充饲料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止互相啄毛而引起外伤。

4.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减少环境中含菌量。降低感染机会。

5.在本病严重发生的鹅场,给鹅群注射多价葡萄球菌铝胶灭活疫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2个月。

二、治疗一旦发现病鹅,立即给予隔离治疗,一般可使用以下药物。

妥布霉素注射液:若病鹅不多,可用妥布霉素针剂,按每千克体重用0.5~1毫升,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丁胺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用2.5万~3万国际单位(或5~1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饮水,按千克体重10~15毫克(每克含62万~72万国际单位),或按0.005%~0.01%,每日饮3次,连饮3天。

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000~5000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红霉素:按0.01%~0.02%药量加入饲料中喂服,连服3天。

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5~20毫克拌料,连用5天。

盐酸沙拉沙星:治疗量10克对100千克水连饮3天,或10克拌40千克料连喂3天。

由于本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必须选择本地区、本鹅场少用的药物,或几种药物混合或交替使用。有条件的可及时分离细菌做药敏试验。以决定选择使用的药物。

鱼头槽绦虫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病原:

主要致病虫种有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九江头槽绦虫主要寄生于草、青、鲢、鳙、鲮等鱼肠道内,马口头槽绦虫主要寄生于青鱼、团头鲂、赤眼鳟等鱼肠道内。头槽绦虫为扁带形,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每个体节片内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成熟节片内充满虫卵。虫卵随着粪落入水中,孵出钩球蚴为中间宿主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带尾蚴的水蚤为鱼误食后,即在鱼肠道中发育为裂头蚴,并陆续长出节片发育成成虫。

症状:

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干口病。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形成胃囊状扩张,破肠后,即可见到白色带状虫体聚集在一起。

流行情况:

此病主要危害草鱼种。越冬草鱼种死亡率达90%,是主要鱼病之一。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杀灭剑水鳋。

(2)用含90%的晶体敌百虫50克和面粉500克混合做成药饵,按鱼定量投喂,每天1次,连喂6天。

(3)每千克鱼用48毫克吡喹酮拌饲料投喂1次,隔4天用同样剂量再投喂1次。

旋锐形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又名禽线虫病

病原体

旋锐形线虫(Acuariaspiralis)的前部有4条饰带,由前向后,然后折回,但不吻合。雄虫长7~8.3mm。肛前乳突4对,肛后乳突4对,交合刺不等长,左侧的纤细,长0.4~0.52mm,右侧的呈舟状,长0.15~0.2mm。雌虫长9~10,2mm,阴门位于虫体后部。卵具有厚壳,大小为(33~40)m(18~25)m,内含幼虫。该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等的前胃和食道,罕见于肠。

发育史与致病作用

虫卵被中间宿主如等足类吞咽,经26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禽类感染是由于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所致。雌虫发育到性成熟排卵约需27天。

旋锐形线虫的致病作用和感染强度与宿主年龄和品种等因素有关。严重感染时,可在前胃见有深溃疡,虫体前端深藏在溃疡中;被寄生部位的腺体遭受破坏,其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细胞浸润。

症状

严重感染时,特别是1个月左右的雏鸡有食欲消失,迅速消瘦,高度贫血和下痢(粪便稀薄呈黄白色)等症状。患鸡出现症状后数日内死亡。

诊断与治疗

与小钩锐形线虫相同。

预防

满1月龄的雏禽可试作预防性驱虫;防止禽群与中间宿主接触,尽量不要在潮湿的地方放牧。

锐形属线虫除上述两种外,还有钩形锐形线虫(A.uncinata),寄生于鸭、鹅和一些野生水禽的食道、前胃和小肠。每一对饰带的后端均互相连接。雄虫长8~10mm,雌虫长12~18.5mm。中间宿主为水蚤。患禽严重感染时可能引起死亡。治疗方法见小钩锐形线虫病;预防是颇为困难的。

鹅肠炎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肠炎是指非传染病引起的肠黏膜及其下层组织的炎症。临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腹泻为特征。

【病因】本病是肠黏膜常见的炎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肠黏膜发炎,常常侵害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喂饲发霉变质、酸败的饲料;饲喂过量的青嫩的青菜、青草;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全;饲料里含有芒刺及有毒物质;吃了不干净的饲料、饮水;食物中毒或由于某些寄生虫和微生物的作用;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沙砾;因气候剧变,受寒或中暑等可促进肠炎的发生。

【临诊症状】本病多发生于2~3周雏鹅。特别多见于低温、消化不良、冬天及早春育雏阶段。其主要的临诊症状:患鹅精神不振,垂头闭目,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或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常挤在一起。腹泻,排出白、黄、绿及棕黄色或混合色泽的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满粪便常见患鹅的泄殖腔频频急剧收缩。喜欢饮水,并经常发出吱吱的尖叫声。最后因脱水衰竭而死。病程长而耐过的鹅只,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成年鹅患病与雏鹅症状基本相似,但表现轻而缓慢,死亡率也较低。产蛋母鹅患病后产蛋明显减少或停蛋。

【病理变化】主要是肠管的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

【防治】根据病因改善饲养管理,饲料合理搭配、严禁喂饲发霉和腐败的饲料,搞好鹅舍及运动场的卫生,供应清洁的饮水。治疗可采取下列方案:

(1)饲料中加入磺胺咪(SG):每千克体重0.07~0.14克,一日2次。混饲0.2%,连用3天。

(2)土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克,连用2~3天。

(3)脱水较为严重的病例,可补充盐水补液(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凉开水1000毫升,溶解后让其自由饮用)。最后喂给微生态制剂及多种维生素。

(4)可试用下列组方:

庆大霉素:混饮按每升水用20~40毫克,混饲按每千克料用50~200毫克。于第一天使用。

益生素微生态制剂:拌料,加入鞣酸蛋白及微量元素。于第二、三天使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1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刺猬吃老鼠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