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单殖吸虫病

常见的病原体为真鲷双阴道虫。虫体浅褐黑色,扁平,呈长细叶片状,长3~7毫米;前端有2个吸 盘,后端有1个圆形固着器。固着器两边有相对排列的10个固着夹。虫体外有一透明的角质层。雌雄同 体,雄性有精巢22~37个,位于身体中部;卵巢在精巢之前,带状,呈倒u字形;卵黄腺在身体两 侧,阴道孔2个。卵呈梭形,黄褐色,成团地附在鳃上。卵的两侧各伸出一条卵壳丝,一长一短,短的 一条弯曲,长的一条在卵脱离鳃后,用以缠于水中的其他物体上。

病症

虫体以固着器的夹子固着于鱼的鳃丝上,身体可做前后伸缩运动,吸食鱼的血液。鱼被虫体寄生 后,鳃丝受损伤,大量分泌粘液。当寄生虫体较多时,鱼的鳃丝颜色变淡,严重时呈苍白色,极度贫 血。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不振,鳃盖张开,呼吸困难,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防治方法


鱼体被此病原体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引起死亡,特别是与其他病并发时,病情发展很快,死亡率较高。

治疗方法

亲鱼池应事先彻底消毒,用水要经过滤处理;

在海水中加入6 ~8 的食盐以提高盐度,将病鱼放人1~1.5分钟,绝大部分虫体会因不适而脱落。

相关知识

鸭前殖吸虫病


疾病名称鸭前殖吸虫病

疾病类型 寄生虫病
动物种类 鸭
疾病概述 前殖科前殖属的某些吸虫寄生于鸭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等部位引起的疾病。患鸭发生输卵管炎,产软壳蛋或无壳蛋,有时因继发腹膜炎而死亡。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成都、昆明、广东、福建省均有报告。

流行病学特点 寄生于鸭体的前殖吸虫主要有以下4种。透明前吸虫、楔形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和家鸭前殖吸虫。成虫寄生于鸟类动物的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等部位,卵随粪便或泄殖腔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虫卵被螺吞食,再发育为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游于水中,遇到蜻蜓稚虫时即经其肛孔钻入其体内,在肌肉中形成囊蚴。蜻蜓稚虫变为成虫后,囊蚴仍保持其感染力,鸭由于啄食含囊蚴的蜻蜓或其稚虫而感染。囊蚴在家食消化液的作用下逸出幼虫。幼虫经肠到达泄殖腔,再由此转入输卵管、腔上囊等部位,经l一2周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一般症状不甚明显。严重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产软壳蛋或无壳蛋、畸形蛋,产蛋率降低、消瘦、羽毛脱落等症状。病理检剖可见输卵管炎,输卵管粘膜充血、增厚,朴管壁上可发现虫体。如发生腹膜炎,在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浑浊的渗出液,有时出现干性腹膜炎。

诊断方法 诊断可用粪便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并结合症状和死后剖检,在输卵管或腔上囊内找虫体。同时,应注意与缺钙症或维生素D缺乏症相区别。

预防 在发生本病的地区,一般在流行季节进行预防性驱虫,药物选用六氯乙烷,剂量和用法与治疗的相同。每只鸭0.2~0.5克,混于饲料中,每天1次,连续3天。或用四氯化碳,成鸭一次剂量为2~3毫升,灌服或嗦囊内注射。

鹅前殖吸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的前殖吸虫寄生于鹅的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及直肠所引起的疾病。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前殖吸虫病的临诊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患鹅外表无明显症状,母鹅开始产薄壳蟹或软壳蛋或畸形蛋,随后产蛋率下降,有时仅排出卵黄或少量蛋清。一这是由于虫体以吸盘及体表小刺刺激输卵管黏膜,并破坏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石灰质的产生过多或停止,继而破坏蛋白腺的功能,引起其他物质的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输卵管壁的不规则收缩所致。这一阶段持续约一个月。

第二阶段:患鹅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腹部膨大、下垂,步态蹒跚,两脚叉开,从泄殖腔排出卵壳碎片或流出石灰质、蛋白质等半液体物质。这一阶段持续1周左右。

第三阶段:患鹅体温升高,渴感增强,腹部压痛,泄殖腔突出,肛门边缘潮红,泄殖腔及腹部的羽毛脱落,四周粘满污物。若继发腹膜炎时,则呈企鹅步行姿态,患鹅经2~3天或经一周左右死亡。

二、病理变化其主要的病变是输卵管发炎,输卵管黏膜严重充血、增厚,在黏膜上可找到虫体。有时输卵管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可以看到外形皱缩、大小不一,内容物变质、变性、变色的卵泡,并有大量黄色浑浊的渗出物。此外,法氏囊、泄殖腔亦见有炎症变化。

三、流行特点前殖吸虫的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蜻蜒。虫体寄生在鹅的直肠、输卵管、法氏囊和泄殖腔内,所产的虫卵随着粪便一同排到体外,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孵出毛蚴,毛蚴钻入螺的肝脏发育成胞蚴,胞蚴形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在水中又钻入第二中间宿主蜻蜓的幼虫和稚虫,被其吸入肛门孔中,在肌肉中变为囊蚴。当蜻蜓的稚虫过冬或变成为成虫时,这些囊蚴在蜻蜓稚虫或成虫体内都保持有生活力。当鹅吞食含有囊蚴的蜻蜓稚虫时即遭感染。囊蚴一经过消化道,发育成为童虫,最后从泄殖腔进入输卵管或腔上囊,经1~2周发育为成虫。

前殖吸虫病多为地方性流行,其流行季节与蜻蜒出现的季节有关。每年5~6月份,为蜻蜒活动盛期,故本病多发生在每年的5~6月份。温暖和潮湿的气候可以促使本病的散播。

四、病原诊断鹅的前殖吸虫病的病原体是前殖科的楔形前殖吸虫Prgsthbgonimuscunea-tus(Rudolphi,1809)。另寄生于鹅的前殖吸虫有好几种,常见的还有:卵圆前殖吸虫P.ovatus(Rud,1803)、透明前殖吸虫P.peUucidus(Linstow,1873)、日本前殖吸P.japonicus(Braun,1901)、卡罗前殖吸虫P.karausiake(Layman,1926)等。

楔形前殖吸虫的虫体扁平,红色,外形呈梨形,长2.89~7.14毫米,宽1.70~3.71毫米。体表有小刺。口吸盘近似圆形,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3处的后方。睾丸呈卵圆形,左右对称排列。卵巢分为3个或3个以上的主叶,每个主叶又分为2~4小叶,位于腹吸盘后方,虫体的右侧。虫卵呈椭圆形,具有小盖,大小为0.022~0.024毫米0.028~0.013毫米(图4-17)。

对本病的确诊是剖检患鹅找虫体并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治策略

一、预防(1)在不安全鹅群中,每三个月普查一次,一旦发现患鹅,立即进行驱虫。预防性驱虫可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每半月进行一次。

(2)鹅舍及运动场每天打扫粪便,并堆放在固定场所进行生物热除虫。

(3)消灭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蛳,可用化学药物,如1:5000的硫酸铜。

二、治疗四氯化碳:其剂量是,2~3月龄鹅用1.2毫升,成年鹅2~4毫升,加等量的水或米汤均匀混合后灌服。间隔5~7天,再投药一次(可用胃管投服或食管膨大部注射)。在治疗时,要检查患鹅的体质和大小,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增减药物的剂量。病重的(特别是有腹膜炎或卵黄性腹膜炎)患鹅则难以治愈(也无治疗价值)。鹅只在服用四氯化碳后18~20小时,便发现有虫体排出,并可延续排虫3~5天,多数虫体崩解。因此,在治疗后必须把患鹅关在固定场所内3~5天,病鹅排出的粪便应收集起来进行生物热处理。同时应改善饲养管理,增加营养,促进患鹅康复。

六氯乙烷:每只鹅0.2~0.5克,混在饲料内或以米粉制成的小丸投给,每天1次,连用3天。服用六氯乙烷的注意事项与上述四氯化碳相同。

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用200毫克均匀拌料,一次喂饲。

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用60毫克均匀拌料饲喂,一次喂服,连用两天。

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用100~120毫克均匀拌料饲喂,一次喂服。

真鲷淋巴囊肿病


疾病名称淋巴囊肿病

为害对象 多见于鲈形目、鲽形目中的一些鱼类;我国常见的海水养殖鱼如牙鲆、大凌鲆、真鲷、东方鲀等
疾病概述
属于病毒病

引发此病的病原为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Virus,LCV),病毒形态呈正20面体,大小为200~250nm。

这类疾病多见于鲈形目、鲽形目中的一些鱼类,我国常见的海水养殖鱼如牙鲆、大凌鲆、真鲷、东方鲀等都曾发生过这种疾病。该病在水温10~25℃时容易发作,0~1龄鱼患此病后,于2个月内死亡率可达30%,2龄以上的鱼患此病后,一般不引起死亡,但鱼体消瘦,体表难看,丧失商业价值。该病发生时,鱼表皮、鳍、眼球表面出砚许多肿胀物,有时这些肿胀物聚集成团或连成片状。有时在鱼的鳃、肝、脾、卵、咽喉等组织和器官上也可能出现肿胀物。

病原 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Virus,LCV)

防治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孵化用水;将受精卵收集到孵化池中孵化时,用25g/m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有效碘10%)水药浴15分钟;用1g/m3的漂白份(含有效氯30%)水泼面养殖池。

真鲷隐核虫病


孵出后18天左右、全长0.8厘米左右的仔鱼全身透明,身上有肉眼可见的细砂状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见小白点内有一个虫体在转动。由于虫体的转动,破坏了鱼体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形成一个空洞。 虫体为单细胞,全身披有纤毛,细胞内有许多小颗粒,有一个漏斗状的胞口。在显微镜下,隐约可见细胞中有一个U形大核。当仔鱼死后,虫体会钻出鱼体。经确定,病原体为刺激性隐核虫。 发病仔鱼的体表小白点,少则1个,多则3~4个;发病严重时,仔鱼在水中打转,最后沉底死亡。病原体的繁殖很快,发病后的蔓延速度较快,一般5~6矢即可使整池仔鱼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

应确保繁殖用亲鱼无病;

亲鱼池及育苗池要彻底消毒;

真鲷虹彩病毒病


疾病名称虹彩病毒病

为害对象 可感染真鲷等多种海水鱼
疾病概述
属于病毒病

病原为虹彩病毒(Iridovirus)。病毒粒子平面观察为六角形,大小为200~240nm,位于病鱼的腺脏中。
该病毒可感染真鲷等多种海水鱼,20~25℃为其适应温度,水温降至18℃以下则较少发病。病鱼体色发黑,鳃部呈贫血状态,体表和鳍出血。病鱼肝脏、脾脏、头肾等处增生肥大,脾脏组织切片中能够观察到异常肥大的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病毒粒子。

病原 虹彩病毒(Iridovirus)

防治方法
以预防为主,国内尚未见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03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