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对虾微孢子虫病的防治

(1)病原在我国已发现有3种:中国对虾、墨吉对虾虾体上的微粒子虫(Ameson)、墨吉对虾虾体上的八孢虫(Agmasoma)、长毛对虾虾体上的匹里虫(Pleistophora)。孢子略呈卵圆形或梨形,孢子长2~10微米,宽1.5~4.2微米,内部构造需在电镜下才能看清。此病的传播途径不十分清楚。

(2)症状随着不同种类的病原感染,症状有差异。墨吉对虾、中国对虾肌肉上寄生微粒子虫后,病虾肌肉变白浑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故有人称之为乳白虾或棉花虾;墨吉对虾卵巢感染八孢虫后,背甲往往呈橘红色。微孢子虫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病虾逐渐衰弱,最后死亡。Yz023.cOM

(3)诊断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病毒性疾病、弧菌病和肌肉坏死病等,也可使对虾肌肉变白。因此,必须取变白组织做成涂片或水浸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孢子母细胞,就可确诊了。

(4)流行情况微孢子虫病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在整个疾病防治周期感染率可达90%,积累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山东青岛疾病防治的对虾,体长1.5~3.0厘米的幼虾曾出现过急性感染,使数百亩幼虾在两周内全部死亡。

(5)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可用鱼虾壮元5%与每千克饲料混匀,连续喂3天。

延伸阅读

对虾养殖镰刀菌病的防治


(1)病原为镰刀菌有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carum)。菌体呈丝状分枝,常有分隔。生殖方式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故名为镰刀菌。

(2)症状镰刀菌多寄生在病虾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有人称之为黑鳃病。

(3)诊断由于镰刀菌病的主要症状往往与细菌引起的褐斑病和黑鳃病相似,所以必须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有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4)流行情况该病是一种对虾、蟹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在海水中各种对虾、龙虾和蟹类均可感染,感染率高达70%,积累死亡率90%(如美国加州对虾)。我国目前主要发生在人工越冬亲虾。对虾疾病防治期间较少见。

(5)防治①放养前用6.00.000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处理,可有效地杀死池内分生孢子。②亲虾进入越冬池前用3000.000001的高锰酸钾洗5分钟,并严防虾体受伤。③用经过消毒和过滤无镰刀菌污染的水源培育亲虾。

养殖对虾丝状细菌病的防治


(1)病原病原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mucor)以及硫丝菌(TAiothrix)和屈挠折菌(Flexibacter)等。亮发菌为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末端稍细,长度5~500微米以上。以分生孢子法繁殖,发育为新生菌体。

(2)症状受严重侵害的病虾,头胸甲鳃部变为黑褐色,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蜕皮困难。没有增氧机的虾池,天亮前夕,由于池中溶解氧含量低,常导致重患者窒息而死亡。

(3)诊断主要对虾卵和幼体及越冬亲虾感染,取卵或幼体及亲虾的鳃组织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丝状细菌即可确诊。

(4)流行情况毛霉亮发菌等是河口和海洋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它可以独立生活,也可在海洋动物或藻类的表面团着。因此,在对虾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但只有在疾病防治密度大、池水肥等情况下会被大量固着。受害虾积累死亡率可高达60%。毛霉亮发菌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对虾育苗场和疾病防治场,特别是在疾病防治中、后期或池水交换条件差、封闭、半封闭的亲虾池最为常见。

(5)防治①彻底清塘消毒除害,保持底质干净,水质清洁良好。②投喂优质饲料,减少残饵,防止有机碎屑污染。③用螯合铜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0.50.000001~0.80.000001。④用高锰酸钾2.50.000001~50.000001药浴4小时。

养殖对虾甲壳溃疡病(褐斑病)的防治


(1)病原从病灶处可分离到的细菌有弧菌(Vibrio)、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杆菌(Flavohacterium)等。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症状①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形成褐色的凹陷。凹陷的中部较深,凹陷的周围较浅,稍白。②病情严重者,溃疡达到甲壳下的软组织中,有的病虾甚至额剑(虾的额角剑突,亦称虾枪)、附肢、尾扇烂断,断面呈黑色。虾的溃疡处的四周沉淀黑色素以抑制溃疡的迅速扩大,形成黑斑。致病菌可从伤口侵入虾体内,使虾感染而死亡。

(3)诊断一般肉眼可诊断,但要与镰刀菌病区分。镰刀菌病主要表现在头胸甲鳃区,而甲壳溃疡病位置较分散,背甲、侧甲、尾扇、触角鳞片和额剑等到处都有。其次镰刀菌病在镜检观察可见到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而褐斑病多为运动性杆菌。

(4)流行情况一般是水质与底质差引起大量弧菌繁殖而引发疾病。尤其虾体受伤最易感染,为疾病防治虾类常见的病害之一。

(5)防治①投喂优质的饲料。②保证水环境有良好水质不受污染。③定期泼洒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保持稳定的环境。

养殖南美白对虾几种鳃病的防治


一、由弧菌引起的鳃病。

病虾浮在水面上游动缓慢,鳃丝轻微肿胀、暗灰色,尖端有变性坏死现象。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活泼运动的菌体。出现该病的池塘底质污染严重,水质差,发病高峰季节7~9月。

防治方法:①清除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冻池晒池,使池底有机物充分分解。②在养殖过程中施用沸石粉、海中宝等底质改良剂,改变底部厌气状态,稳定底层的pH值。③使用光合细菌、EM菌、生物护水素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抑制弧菌的繁殖。④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O.39/m。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0.1%或土霉素0.3%,连用5~7天。

二、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鳃病

固着类纤毛虫和吸管虫是一类附着性生物,主要有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钟形虫和吸管虫等,其成体阶段常附着于虾鳃、体表。数量较多时,虾表面可看到一层灰黑色绒状物,污浊难看,鳃区变黑。影响虾的呼吸和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起脱壳困难,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诊断,确诊则在低倍镜下观察到较多虫体即可。

防治方法:①由于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池水很肥,可通过换水调节水质;繁殖适量的浮游植物,调控水的生态环境。②许多养殖户采取泼洒茶籽饼刺激虾脱壳解决这一问题,但茶籽饼刺激脱壳是非正常脱壳。因此刺激脱壳后需饲料中添加矿物元素特别是钙、磷,添加量为饲料的2%,并改善营养。而且此种方法不能经常使用,否则影响虾的免疫力。③全池泼洒硫酸锌O.5~lg/m。④隔一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0.39/m或新洁尔0.5mL/m3,饵料中添加0.1%大蒜素。

三、由丝状细菌引起的鳃病

虾鳃部黑褐色,食欲不振、生长慢,脱壳困难。病原为毛霉亮发菌,以分生孢子繁殖,菌丝为丝状,不分枝,基部稍粗,末端较细。诊断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大量菌丝,较粗的一端固着在鳃部,细端游离。在养殖密度大、水肥的情况下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①控制池水肥度,降低有机质含量。②减少残饵,防止底质和水质的污染。③用螯合铜0.59/m全池泼洒或者亚甲基蓝O.1~0.29/m,同时内服氟苯尼考按1~29/kg饲料拌料投喂,连用5天。

四、水质不良造成的鳃病

养殖中后期池水负荷大,有害物质常会积累。加上受台风、暴雨、冷空气等恶劣天气影响,池水出现分层、对流、底泥泛起等异常情况,水环境的恶化常会造成鳃组织病变、坏死发黄发黑及粘附异物,有时虾体微红等。

防治方法:①经常测定水质,掌握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使用生石灰每亩5kg或降碱改水灵0.5~lg/m调节pH,并每隔10~15天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如EM制剂、生物护水素等,控制池塘藻类和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吸收并转化各种还原性物质,起到良好的稳定和修复水质作用。使pH值稳定在7.8~8.5、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氮小于0.1mg/L。②暴风雨或连续阴雨等恶劣天气会引起虾的强烈应激反应,造成虾免疫力下降,应通过增氧、换水、泼洒水质净化剂等措施控制水变,并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在饲料中添加0.2%Vc和1%的对虾根莲解毒散。

五、由营养不良引起的鳃病

投饵量少或饵料营养缺乏,对虾体虚而发病。由于缺乏Vc等,鳃区黑色素沉积,进而溃烂坏死发黑。诊断时另外可见虾胃壁、后肠壁、肝脏,特别是体节和附肢关节膜坏死。

防治方法:①掌握适宜的投饵量并改善饲料营养成分,使配方符合对虾的营养要求。②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3%的vc和0.2%的脱壳素。

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白浊病及痉挛病的防治


肌肉白浊病:

病因:温度突变是主要原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虫寄生于肌肉。

症状:腹部最后一、二节的肌肉变白,失去透明性,个别病虾则全身变白,镜检变白处肌肉已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池底有死虾,早期发病摄食正常,死亡之后,变白浊的肌肉先变红。

防治方法:高温季节,注意保持一定水位;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发现有病虾,6小时内,应即加适量新水降低温度调整水质;全池泼洒海因类或碘制剂,连用23次,内服维生素。

痉挛病

病因:温度、光度、压力、惊扰等刺激而引起。

危害性:病虾的腹部向腹面弯曲,僵硬,不能拉直,轻者仅腹部的中部弯曲,重者则将尾部弯到头胸部之下,最后死亡。病虾腹部略呈白色,但不象肌肉坏死病那样不透明。

预防措施:高温季节要注意提高水位;在高温和强光下,尽量不要捕捞或惊动虾;发病后加注适量新水可恢复。

但是,如果是向本地区一样由于一时加水过多导致水质的突变从而引起痉挛和肌肉的白浊坏死,建议需要加盐至千分之五的浓度,对虾会恢复健康。

养殖黄颡鱼小瓜虫病的防治


(1)病原多子小瓜虫。

(2)症状在病鱼的皮肤、鳍条和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者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斜裂,鳃上皮增生,鳃部因运动失调、呼吸困难而死亡。

(3)流行与危害小瓜虫寄生在黄颡鱼的鳃部和体表。黄颡鱼对小瓜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pH6.5~8,夏季少见发病。当过度密养、饵料不足。鱼体瘦弱时尤易被小瓜虫感染。

(4)防治方法

①采用生石灰清塘、鱼种消毒、合理放养等生产措施,可防止小瓜虫病的传播。

②用甲醛60~80毫克/升浸泡病鱼10~18分钟(视水温的高低灵活掌握),隔天再浸泡1次,转池饲养。原池用甲醛彻底消毒。此法只在发病初期疗效显著,如检查发现晚了,病鱼身上布满小白点,即使连续用药,苗种的损失也很大。

养殖绵羊焦虫病与链球菌病的防治


每年的八九月份,气候由高温、高湿转为风凉气爽,绵羊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相应调整自身状况,此时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焦虫病与链球菌病,严重危害羊只健康。现根据一接诊病例谈谈两病的防治。

一、发病情况

某羊场饲养绵羊120只,八月上旬突然发病,病羊表现高烧、气喘、流泪、黄疸等症状,畜主按感冒诊治,肌注安痛定、柴胡、病毒灵、青霉素等多种药物,连用三天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一停药,病症又复发且瘦弱,病羊开始出现零星死亡,共死亡5只。因病情复杂,遂来兽医站就诊。

二、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4~7天,呼吸促迫、困难,反刍停止,胃肠蠕动减弱,眼结膜充血、流泪,继而出现贫血和轻度黄疸,口流涎。咽喉部及颌下等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病羊拉恶臭稀粪,杂有黏液或血液。孕羊流产,个别羊尿液浑浊或血尿,病程6~12天,病羊死前磨牙,抽搐,肢体僵硬。

三、病理变化

各脏器广泛出血,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脂肪胶冻样、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胀、出血,以肩前、肠系膜、肝、肺等处较为显著,切面膨隆多汁、充血、出血,有一些淋巴结呈灰白色,有时在表面可见颗粒状突起。鼻腔、咽喉及器官黏膜出血。肺水肿、气肿和出血。肝、脾及胆囊肿大,胸腹腔积液。肾呈黄褐色,表面有结节和小点状出血。真胃黏膜上有溃疡斑,肠黏膜上有少量出血点。

四、实验室检查

根据上述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验。采取病羊耳尖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镜检发现焦虫虫体即可确诊焦虫病;采取肝、脾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单个、短链或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就可确诊链球菌病。必要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五、治疗措施

病羊上午肌肉注射板陈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陈皮、麻黄)和盐酸林可霉素,剂量均为0.1毫升/公斤;下午注射头孢噻呋钠,剂量每公斤体重30毫克,黄芪多糖每公斤体重0.1毫升。连续三天用药后,病羊基本痊愈且无再发病例。

六、预防和接种

加强对绵羊的饲养管理,圈舍、场地要保持清洁,无尖锐物体,防止发生各种外伤。新生羔羊断脐要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带菌羊只尽可能淘汰,病死羊及污染物应烧毁,环境及用具要定期用3%来苏儿、2.5%福尔马林或1%菌毒碘彻底消毒。每只绵羊接种羊链球菌菌苗,可获4个月的免疫力。在焦虫病多发季节,对羊只应用2%三氮脒溶液、剂量为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隔15天注射1次。也可口服焦虫片,另外日常饲草中添加知母、浙贝母、黄芪、甘草、黄药子、青蒿等,均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七、小结

焦虫病和链球菌病已成为绵羊感染发病率之首,一旦得病,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在羊群有疑似病羊时,应及时采取血样送实验室检验,不可凭经验盲目用药而延误病情。

养殖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的防治


桃拉病毒病是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亦称红体病(通常病毒感染是身体红,附肢不红;细菌感染是附肢红,身体不红;身体红,附肢亦红的可能是混合感染)。病虾不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甲壳变软,体色变红,空胃。镜检可看到体色素扩散,在上皮组织亦可见有大量呈散蛋状分布的坏死区域。鳃黄、肿鳃,有的头胸甲出现白色斑点。

防治方法:

1、放养健康的优质种苗:苗大小在0.8~1.0厘米,身体半透明,肌肉饱满、粗壮,逆水游动有力,育苗池水温在30度以下为好。

2、合理的放苗密度:半精养殖池放养密度为1~3万为宜,精养池塘放养殖每亩放养4~8万为宜,高位池(高密度精养池)每亩放养12万以下为宜。

3、在水温较高时才养殖。如无保温棚,要在5月份水温上升到25度以上放养较好。

4、保持良好的水质:盐度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pH值(7.8~8.6)日变化幅度在0.5以下,溶氧保持在4毫克每升以上,氨氮在0.02毫克每升以下,亚硝酸盐在0.01毫克每升以下,水体透明度在40~60厘米。

5、药物防治:第一天每亩每米水深用133克超碘季胺盐全池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深继续用133克超碘季胺盐全池泼洒,第三天每亩每米水深用200克二溴海茵全池泼洒。第六天每亩每米水深用200克枯草芽胞杆菌和13340克沸石粉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2克免疫多糖,15克红体消,10克鱼油,2克维生素C,每天早晚二次投喂药饵,连喂6天。

养殖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的防治措施


1、主要症状。

病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病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斑点,甲壳软化也较常见,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体色暗或呈微红色。肝胰腺呈棕黄色且易碎。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

2、防治方法。

①选购无病虾苗。

②常年在饲料中添加虾必康以及含有核苷素、氨基酸、多肽类、酶类及配糖体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保肝泰、虾康素等。主要作用是:刺激对虾免疫系统及激发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对虾酶系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修补由于病毒侵染造成的肝胰脏组织损伤,恢复肝细胞活力。

③疾病流行季节,每15天泼洒一次75~150千克/公顷生石灰水或强力消毒水,或每星期用虾用杀毒威或白虾灭毒灵、保虾定,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④在整个养殖周期,经常泼洒绿水宝、活水菌、复合型光合细菌、爽水宝等,调节水质。

养殖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小瓜虫病的防治


小瓜虫病是淡水白鲳越冬期间第二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比水霉病低,而单位面积内发病的死亡率却比水霉病高,同时也可导致并发水霉病。

1、病原

多子小瓜虫。

2、症状

鱼体表面和鳃瓣上肉眼可见许多点状囊泡并覆盖一层白色的粘液层;镜检这些白点黏液可发现有多子小瓜虫存在。寄生处的组织发炎、坏死,鱼鳃有时出血,呈暗红色。眼角膜被寄生时,有时引起膜眼,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于水面,呼吸困难,可引起大批死鱼。

3、防治方法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15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浸泡鱼体15~20分钟,隔天进行一次,一个疗程用药2次~3次。

②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水体用15~30毫升,使池水为20毫克/升浓度,隔天使用一次,连用2~3次。

③每亩水面用生姜0.5千克捣烂,辣椒粉0.25千克,加水10千克,下锅熬成辣姜汤,再加15千克冷水稀释,然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养殖淡水白鲳越冬期间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的防治


1、病原

鲤斜管虫、车轮虫。

2、症状

两种虫都是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上,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使病鱼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淡蓝色薄膜(斜管虫病)或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膜(车轮虫病)。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变黑,漂游水面或作侧卧状,游动缓慢,靠边、呼吸困难、以至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对入池前发现有血管虫、车轮虫寄生的鱼,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水溶液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2%~4%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

②越冬期间发生此两种病时,都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毫克/升的浓度。

③每亩水深1.5米用苦楝树叶(果)、马尾松、樟树叶各5千克,熬成汁50千克,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或用桉叶20千克,熬汁兑水100千克,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4天。

养殖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画眉鸟我想很多人都坚果吧,它其实长的并不是特别可爱,但是因为它的眼睛上边有一道白色的羽毛类似一道眉毛,因此大家就给他取名为画眉鸟,画眉鸟的观赏价值很好,很多喜欢养鸟的人都很喜欢养。

养殖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主要由虱子、螨虫等引起。虱子、螨虫体小,主要寄生在羽毛和皮肤上,以鸟的皮屑和羽毛为食,有时也吸食血液,有的隐藏在笼子或罩布的细缝里。有经验或细心的养鸟人查看鸟笼和罩布,便可知道画眉鸟是不是滋生了虱子和螨虫,而且还知道有多少。因为虱子和螨虫会1、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的起因:画眉鸟没有经常洗浴;鸟笼和罩布没有定时清洗。

2、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的症状:画眉鸟滋生了虱子和螨虫后,整个身体都会受到侵害,造成鸟的皮肤瘙痒或出血,鸟烦躁不安,多数鸟还会自咬羽毛,使鸟的羽毛特别是尾羽、翅羽残缺。严重时,鸟的羽毛脱光,皮肤红肿等。

3、画眉鸟的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①以预防为主,做到按时给画眉鸟洗浴,定期清洗、消毒鸟笼和罩布。

②画眉鸟一旦滋生了虱子和螨虫,应立即与其他鸟隔离,对其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③选用百虫灵等药物进行药浴和喷洒。

④将土烟的茎捣烂煮水给画眉鸟洗澡,3天即可。

⑤对皮肤红肿的,要内、外应用消炎药进行消炎。

画眉鸟喂食方法

1、画眉鸟的雏鸟分为窝雏、软毛、齐毛三阶段,刚出世的幼鸟叫窝雏,羽毛已长成的叫软毛,齐毛则是已换毛之后称之。在这三个时期的鸟,性情最温和且不怕生人,容易饲养,跳过此三个时期,就不是初接触画眉者所能胜任。

2、画眉鸟幼雏取得后,可用小纸盒下垫棉布或碎纸条,让它居住,雏鸟吱吱鸣叫时,以细竹片,尖端磨成椭圆型,挑起饲料浆,就其口边拨动食,约二、三十分钟一次,且须注意它的排便情形,酌予增减时间,每次喂食时,清除其排便,直到其羽渐丰,且能自行啄食为止。

画眉鸟训练方法

1、画眉鸟出雏后的小鸟在野外经过八、九个月的时间,羽翼丰满,已可以择偶迁居,过其独立之生活。这时候的小鸟,因常在枝头上跳来跳去,所以称此时的小鸟叫跳枝。事实上已是完全成熟的成鸟,经此以后愈老愈壮,鸣唱愈佳,但也愈性强难驯,每见生人,就决裂吻,蹦跳不已,虽然如此,但一般玩家都喜用这种鸟龄,来加以训练。

2、画眉鸟驯养虽难,却非绝对没办法,一旦训练成功,绝大多数都是唱、斗俱佳的上乘极品。这一时期的鸟,初入饲笼,没有不惊慌乱蹦的,此时须先用竹条较密的矮身鸟笼饲养。初期将帷幔放下,不使其露面,放在人声嚣杂处,让它先习惯人声。习惯后,再将帷幔掀开一半,成人字型开口,让它露面看人,待其不畏人后,再置于群鸟之中,使之渐进叫唱,直至驯服熟练,方可高挂献唱,才不至前功尽弃。

3、画眉俱有天赋的好嗓门,更具倔强好斗的个性,画眉鸟的训练,换句话说,既在消除其野性,使其适应人类生活环境,能悠然自得,善解人意,终日高歌,使人怡然惬意。要将一只画眉,饲养的能婉转高歌,并骁勇善战,除了要用高度的耐心,和漫长的时间来饲养外,还必须依循鸟的本性,渐次养成,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养画眉鸟的注意事项

1、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雄性画眉鸟比较好斗,最好是单笼饲养。并且笼子要坚固,因为刚捕来的生鸟野性比较大,经常乱扑乱撞,如果笼子不牢固有可能被撞坏哦。饲养画眉鸟的笼子笼底应为亮底,下有托粪板。

2、搬是画眉鸟最容易出现的有碍观赏的毛病,而且越是叫得好的鸟越容易搬。所谓搬,是指鸟不断地将头部并连到颈胸部,向后方仰搬而下。这种毛病都是因饲养不得法而造成的,而且一旦鸟搬了,则很难再纠正过来,所以要防患于未然。

其实任何的鸟都是有野性的,他们喜欢大自然自由自在飞翔的感觉,但是从小养的鸟,他们飞出去之后还会飞回来,这就需要养殖者的不断驯养,鸟也会和人建立起深受的感情。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对虾微孢子虫病的防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常见病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