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孢子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微粒子病,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及产王浆能力明显下降。

1.病原

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于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引起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病变为特征的原虫病。其生活史有二种生殖形态,即无性裂殖和孢子生殖。在蜜蜂体外以孢子形态存活。

在巢脾上可存活3个月至2年。孢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蜜蜂的粪便中可存活2年;孢子虫在直射阳光下,经15~32小时才能杀死;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需10~12小时;而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只需10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2.症状

病初行动缓慢,萎靡不振。后期则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病蜂常集中在巢脾下面边缘和蜂箱底部,也有的病蜂爬在巢脾框梁上。由于病蜂常受到健康蜂的驱逐,致有些病蜂的翅边缘出现缺裂。也有的病蜂在蜂箱巢门前和场地上无力爬行。病蜂体色较正常蜂暗淡,以意大利蜂为例,病蜂腹部末端暗黑色,故又称黑尾病。病蜂体内白细胞通常较正常蜜蜂减少50%左右。

3.诊断方法

①蜜蜂的检验

取10只病工蜂,拉出消化道,剪取中肠,放入研钵内加10毫升蒸馏水研磨,制备悬浮液,取1滴涂于载玻片上加盖片,置45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长椭圆形孢子,则可确诊为孢子虫病。

②蜂王的检验

检验蜂王是否患病,采取活体检验法。抓取蜂王,将其扣在小玻璃杯内或纱笼中,下面铺张白纸,使蜂王排泄粪便,然后再将蜂王送回原群,取少许粪便涂片,加1滴蒸馏水盖片镜检。

③蜂蜜的检验

取待检样品蜜l份,用9份水稀释,混匀后,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④孢子虫孢子与其类似物的区分

用苏丹Ⅲ染色液处理,以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脂肪球及花粉粒:涂片制备液加几滴苏丹Ⅲ染色液,数分钟后镜检,结果是孢子虫孢子无色,真菌孢子染成浓淡不等的红色,脂肪球橙黄色,花粉粒呈蓝黑色。

4.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律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江苏、浙江发病高峰期为3~4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北为5~6月份,而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发病高峰期出现在l~2月份。发病轻微的蜂群如遇丰富的蜜源条件,病情可暂时得到控制。//致富经//

②与发病相关因素

蜂群越冬饲料不良,尤其是在蜂蜜中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促使孢子虫病发生,工蜂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蜂王,在工蜂中又以青壮年蜂感染率最高,而幼年蜂和老龄蜂较低;幼虫和蜂蛹则不感染。在蜂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西方蜜蜂发生较普遍,而东方蜜蜂很少发病。

③传播途径

蜜蜂孢子虫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是消化道感染。被病蜂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害传染的主要来源。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及水源,尤其是当病蜂伴有下痢症状时,污染更为严重,孢子便经蜜蜂口器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繁殖,新的孢子体与肠壁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排出体外,由此继续传播蔓延。

5.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蜂群越冬需要优质的饲料,越冬蜜中不能含有甘露蜜;北方蜂群越冬室温以2~4℃为宜,并具有干燥和通风的环境条件;早春应及时更换病蜂群中的蜂王。

②严格消毒

对养蜂用具、蜂箱及巢脾等,在春季蜂群陈列以后要彻底消毒;蜂箱及巢框用火焰喷灯灼烧;巢脾可用4%甲醛溶液或冰醋酸消毒。

③药物防治

(1)药物预防:

根据孢子虫在酸性溶液中受到抑制的特性,选择柠檬酸、米醋、山楂水,分别制成酸性糖浆,浓度是1千克糖浆内加柠檬酸1克、米醋50毫升、山楂水50毫升,早春结合对蜂群奖励饲喂,任选其中一种喂蜂。

(2)药物治疗:

保蜂健粉剂,使用浓度为0.2%。将药粉1包溶于500毫升糖浆内,傍晚对蜂群喷喂,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可防治2~4群(10框群)。间隔10~15天可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

相关推荐

鹅隐孢子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的微绒毛而引起的疾病。隐孢子虫还可寄生于泌尿道和法氏囊等黏膜上皮细胞。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5天。病程长短不一,约2~14天。

经呼吸道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患鹅出现咳嗽,精神沉郁,嗜眠,打喷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随着病的发展,,严重病例伏地不起,不愿活动,失声,食欲下降,羽毛粗乱,两翅下垂。

经消化道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患鹅表现厌食,精神委顿,闭目嗜眠,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受阻。下痢,粪便呈水样,为白色或淡黄色,有时粪便呈糊状。

其他器官感染的隐孢子虫病,由于感染部位不同,其表现的症状各异。当沁尿道感染时,见肾苍白、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当眼结膜感染时,见眼结膜水肿,流泪。当隐孢子虫与支原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痘病毒等混合感染时,便给临诊上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病理变化鼻道、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并有大量黏液性、泡沫状的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气囊膜混浊。两侧腔下窦内有大量白色液体。肺出现肝变或出现浅红色斑点。胸腔积水。

小肠、回肠积液,黏膜充血。法氏囊内有黏液。

雏鹅人工感染隐孢子虫的潜伏期为8~17天,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发生喉鸣音,严重者失声,双侧面部眶下窦肿大。

三、流行特点根据报导,我国各地的鹅、鸭、鸡的隐孢子虫感染普遍存在。

这就说明隐孢子虫是一种多宿主寄生原虫。主要危害雏鹅,成年鹅则是带虫而不显症状。隐孢子虫既可通过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消化道感染是由于隐性带虫者的粪便中的卵囊污染了鹅的饲料、饮水等。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吸人环境中存在的卵囊。隐孢子虫卵囊不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发育,一经排出便具有感染性。迄今也尚未发现有传播媒介。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容易流行本病。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是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其卵囊的大小平均为6.3微米5.1微米,呈卵圆形,卵囊壁光滑无色,厚度为0.5微米。囊内无孢子囊,只含4个裸露的香蕉形子孢体和一个颗粒状残体。其发育可分为脱囊、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等4个阶段。其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孢子化的卵囊随受感染的宿主粪便排出,污染环境、食物和饮水,鹅吞食卵囊或经呼吸道而感染。在鹅的胃肠道或呼吸道,有感染性子孢子从卵囊中释放出来。进入呼吸道和法氏囊上皮细胞,头部变圆,子孢子缩短,形成滋养体,进一步发育为含有8个裂殖子的第一代裂殖体。成熟的裂殖子释放出8个裂殖子。第一代裂殖子经滋养体发育为第二代裂殖体,内含4个裂殖子。第二代裂殖子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含有8个裂殖子的第三代裂殖体,进一步发育为小配子体和大配子。成熟的小配子体含有16个子弹形的小配子和一个大残体,小配子无鞭毛。小配子体附着于大配子上受精,受精后大配子即发育为合子。合子外层形成卵囊壁后即发育为卵囊。在卵囊内形成感染性的子孢子。隐孢子虫卵囊有厚壁型和薄壁型两种,厚壁型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可直接感染新的宿主;薄壁型卵囊囊壁破裂释放出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在宿主体内立即钻人附近的细胞进行自身感染。

防治策略

对隐孢子虫病目前尚未有可推荐的预防策略,其原因是业已证明一些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抗球虫药物均属无效;其卵囊对常用的消毒剂均有很强的抵抗力,如卵囊在25%次氯酸钠(漂白粉)中10~15分钟仍有活力,在4℃条件下贮存数月仍能保持活力。据报道,10%的福尔马林、52%的氨水和50%的漂白粉对隐孢子虫卵囊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因此,目前只能从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增强机体免疫力人手,才可控制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保持饲养场地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减少病原散播。

至今尚未有防治孢子虫病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兔住肉孢子虫病(兔)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住肉孢子虫病(Sarcosporidiosis)

兔住肉孢子虫病是由兔住肉孢子虫(Sarcocoystiscuniculi)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兔住肉孢子虫属孢子虫纲,真球虫目、住肉孢子虫科、住肉孢子虫属。它是由德国的Mauz在1867年首次发现的,直到1913年Brumpt报道欧溯野兔有一种原虫,并命名为兔佳肉孢子虫(S.cuniculi).1914年Grawley报道在美国棉尾兔(cottantailrabbits)有一种住肉孢子虫,并命名为S.leporum。Levine认为寄生于家兔和野兔的住肉孢子虫只有一个种,即S.cuniculi。

家兔的住肉孢子虫病比较少见,但在白尾灰兔则经常发生。

病原体

住肉孢子虫寄生在宿主的肌肉中形成包裹.在兔体内,包囊长达5cm,外围有囊壁,内有许多中隔,其同充满滋养体。滋养体呈香蕉形,一端稍尖,大小为1213m45m,在用姬姆萨氏染色的抹片上,可见到细胞核位于钝端,核周围有许多糖原颗粒。

生活史

七十年代以前对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尚不清楚。自发现弓形虫的发育史以后,对研究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经过Fayer(1970)和Heydon(1972)等人的研究,发现住肉孢子虫的发育必须更换宿主。中间宿主是爬虫类、禽类、啮齿类和草食动物等,终宋宿主是肉食动物一猫、犬及人等。终末宿主吞食了中间宿主肌肉内的包囊之后,共间的滋养体,越过裂殖生殖期,直接发育为有性阶段,并进行配子生殖,产生卵囊。卵囊在肠壁上完成孢子化。孢子化的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其内备形成4个子孢子。卵囊壁薄而脆弱,常在肠内自行破裂。因此,在粪便中常见的虫体为含有子孢予的孢子囊。孢子囊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子孢子经血液循环到达各脏器,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裂殖生殖,产生裂殖子,再侵入肌纤维内形成包囊(又称米氏囊,因这种包囊是1843年由MieschCr氏首次在家鼠肌肉中发现的,故以此命名)。

关于兔住肉孢予虫生活史的细节尚待进行研究。

症状

轻度和中度感染是无症状的,严重感染时可出现跛行、运动障碍等症状。

病理变化

在心肌和骨骼肌,特别是后肢,侧腹和腰部肌肉容易发现病变,严重感染时,肉眼可见大量的顺着肌纤维方向着生的许多白色条纹。显徽镜检有时可见到肌肉中有完整的包囊而不伴有灸性反应,但也可见到包囊破裂,释出的滋养体导致严重的心肌炎和肌炎,共病理特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浸润和钙化。包囊产生的内毒紊称为住肉孢子虫毒素(sarcocytin),其毒力很强,兔对此毒素最为敏感,静脉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0.005mg/kg,一般认为这种毒素与舰炎有关。诊断

死后诊断比较容易,可根据在肌肉组织中发现包囊而确诊。肉眼可见与肌纤维平行的白色带状包囊。制作涂片时可取病变肌肉压碎,在显微镜下检查香蕉状的滋养体,也可用姬姆萨氏染色法染色后再观察。作缎织切片时,可见到住肉孢子虫囊壁上有辐射状棘突,包囊内有中隔。

Arcay-de-Peraza等试用色素试验、补体结合反应、沉淀反应和血凝反应诊断反刍兽的住肉孢子虫病,但上述方法对兔住肉孢子虫病的诊断价值尚待作进一步的研究。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的传播方式目前虽然尚未完全阐明,但应将家兔与白尾灰兔分开饲养。作为住肉孢子虫病肉品卫生评价,应将病变严重的肉作无害化处理之后,方可食用。

兔卡氏肺孢子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卡氏肺孢子虫病是由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寄生于肺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多种动物,如大鼠、小鼠、兔、马、羊、猪、猫、犬和灵长类等,动物的感染常常是隐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但在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如考的松之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大鼠、小鼠、家兔可作为研究人类卡氏肺孢子虫病的动物模型。

病原体

卡氏肺孢子虫的分类地位尚无定论。在病畜肺组织的涂片和切片上,小滋养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小约为1m,有一个核,胞膜薄而光滑;大滋养体形状不规则,有伪足,具活动力,胞膜表面较粗糙。包囊前期呈圆形,具单核,壁较厚,体内有散在的染色质团块,大小为5~12m,含有8个不规则分散的或呈玫瑰花结形排列的小体,可能是子孢子。

生活史

尚未完全阐明,据推测,当孢子囊被宿主吞食后,子孢子即溢出,穿过肠壁侵入上皮细胞。在患病动物的肺泡及小支气管的泡沫状分泌物中即可见到卡氏肺孢子虫,体小、单核,呈圆形或长圆形,以二分裂法繁殖,最后形成8个子孢子,这种8核包囊即为诊断上的重要依据。

传播方式

本病是以直接传播的方式而传播的。有人用患肺孢子虫的病人和病兔的肺组织经鼻内感染健康兔而获得成功,由此证明本病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也有人报道本病可通过子宫传播,动物的隐性感染也可能是通过胎盘感染的(Frenkel,1971)。

症状

动物的卡氏肺孢子虫病的症状不明显。Frenkel氏等(1966)对大鼠使用考的松(免疫抑制剂)后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但Sheldan氏(1959)报道,对兔使用考的松后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病多流行于早产儿、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且可出现高热,气促,干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发生死亡。

诊断

主要依靠对肺组织的涂片和切片进行检查,当发现肺脏中有包囊和滋养体时即可确诊。在医学上,可用针头作肺穿刺进行活组织检查,或以患者的气管冲洗物和肺组织作抗原,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防治

由于其传播途径未明,故尚缺乏预防措施。有人认为使用磺胺嘧啶(100~200mg/100g饲料)和乙胺嘧啶(30mg/100g饲料)效果很好。但这种疗法可导致骨髓中粒细胞的成熟受到阻碍。磺胺嘧啶抑制叶酸的生物合成,乙胺嘧啶干扰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这可通过补充叶酸来拮抗这种副作用。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效果都较差。在医学上,用戊烷脒治疗人的卡氏肺孢子虫病有效。

蜜蜂蛹病的防冶


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患病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造成蜂蜜和王浆产量明显降低,严重者全群死亡。

1.病原

为蜜蜂蛹病毒。

2.症状

死亡的工蜂蛹和雄蜂蛹多呈干枯状,也有的呈湿润状,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体色呈灰白色,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色,尸体无臭味,无粘性,多数巢房盖被工蜂咬破,露出死蛹,头部呈白头蛹状。在患病蜂群中也有少数病蛹发育为成年蜂,但这些幼蜂由于体质衰弱,不能出房而死于巢房内。有的幼蜂虽然勉强出房,由于发育不健全,出房后不久即死亡。患病蜂群,工蜂行动疲软,采集力明显下降,分泌蜂王浆和哺育幼虫能力降低,所以对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蜂群出现蜂王自然交替或飞逃。

3.诊断方法①症状诊断

(1)蜂箱外观察:

患病蜂群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场地上可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健全的幼蜂,可疑为患蜂蛹病。

(2)蜂群内检查:

提取封盖巢脾,抖落蜜蜂,若发现封盖子脾不平整,出现有巢房盖开启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现象,即可初步诊断为患蜂蛹病。

②鉴别诊断

蜜蜂蛹病的病状常易与蜂螨、巢虫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状相混淆,可根据其特征加以区分。受蜂螨危害的蜂群常出现幼蜂翅残缺或蜂蛹死亡,此种情况可在蜂体及巢房内的蜂蛹和幼虫体上检查到较多数量的大蜂螨和小蜂螨;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较重,常出现成片封盖巢房被工蜂开启,死蜂蛹头部外露,呈白头蛹状,拉出死蛹后可见到巢虫;囊状幼虫病多出现在大幼虫阶段,死亡幼虫呈典型囊状袋,头部上翘,而蜂蛹病无此症状,受美洲幼虫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会出现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征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无此病状。

③样品送检

如需确诊,可将死亡蜂蛹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做血清学诊断。

4.流行特点

①传播途径

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

②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云南、福建出现在12月份,四川在2~4月份,江西、浙江在3~4月份,陕西在4~6月份,甘肃6~8月份。

③发病程度和危害情况

各地区和各蜂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有个别蜂群少量蜂蛹死亡,如此时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群势较强,辅以更换蜂王措施,病情则可得到控制。严重病群,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若发病率高达30~50%,则蜂群完全失去生产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群蜂死亡。

④发病相关因素

(1)与温度的关系: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

(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蜂蛹病。

(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

意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较轻,中蜂则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说来,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轻蜂王群发病较少。

5.综合防治技术

①选育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②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蜂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保持蜂群内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内保温,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蜜粉饲料,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需给蜂群喂以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辅以适量的维生素、食盐。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蜂场卫生,清扫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烧毁,以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勿将病脾调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为传染。

③消毒措施

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场应对换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喷灯灼烧消毒。对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100片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④药物防治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并换以优质蜂王的蜂群,喷喂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药加水500毫升,每脾喷10~20毫升药液,每周2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蜜蜂螺旋体病的防冶方法


1.蜜蜂螺旋体病的病原

蜜蜂螺旋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菌体直径0.17微米。

2.症状

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缓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吻伸出,发病严重时,不仅青壮年蜂死亡,而且刚出房不久的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患病蜜蜂消化道变化不尽相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缩小呈褐色,后肠有的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充满混浊水状液。

3.诊断方法

显微镜诊断,取病蜂10只加蒸馏水10毫升,研磨,制备病蜂悬浮液,5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少许涂片,置暗视野显微镜下1500倍即可观察到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状态,若发现晃动的小亮点并拖有一条丝状体,即为蜜蜂螺旋体,从而可确诊此病。

4.流行特点

蜜蜂螺旋体病分布较为广泛。转地放蜂的蜂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而定地饲养的蜂场,发病率低,病情较轻。

该病原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发病的。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

本病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因此,在防治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5.防治方法

蜜蜂螺旋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药物防治

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发病初期,根据有否混合感染而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单一感染可用青霉素糖水饲喂数次,或青霉素、链霉素各300万单位溶于糖水中饲喂数天。

②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4%甲醛溶液消毒)或5%漂白粉浸泡蜂箱消毒。

③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

1.病原

为囊状幼虫病病毒。它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可在成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春、夏两季流行。此病多危害中蜂,引进的西蜂有较强的抵抗力。

2.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7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蜂清理。蜂群发病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蜂群中通常出现近百只死亡幼虫,工蜂采集活动正常,称为慢性型;另一种是早春或晚秋,蜂群繁殖时患病,蜂群内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工蜂表现不安,采集力明显下降,甚至整群飞逃,称为急性型。

3.诊断方法

当蜜蜂开始采集活动时,可以看到从巢内拖出的病死幼虫,在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幼虫,可疑为本病。检查幼虫和封盖子脾,是否死亡幼虫比健康幼虫多,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从幼虫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将病虫或死虫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用电镜观察。

4.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蜜蜂在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给健康蜂群。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和蜂种有关。在我国南方,中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广东、福建在3~4月和11~12月;江西、湖南出现在4~5月和10~11月;北方发病较晚,一般出现在5~6月。不同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如西方蜜蜂较东方蜜蜂抗病力强,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性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5.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第二,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鹅棘头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棘头虫病是由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和细颈棘头虫寄生于鹅的小肠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可以引起鹅,尤其是幼鹅的大批死亡。除鹅之外,鸭也可以感染发病。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成年鹅患病后往往症状不明显。幼鹅,尤其严重感染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下痢,粪便常常带血,造成患鹅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当棘头虫虫体固着部位由于发生脓肿或肠穿孔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时,可以导致病鹅死亡。

二、病理变化虫体用其前端吻突和吻钩深刺人鹅只肠壁肌层而穿过肠壁的浆膜层时,可以造成肠穿孔,使局部组织受到损伤而为细菌的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从而继发腹膜炎。有时可见肠道的浆膜面上看到突出的黄白色的小结节;肠壁上有大量的虫体。肠黏膜发炎或化脓,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三、流行特点棘头虫的中间宿主均为钩虾、河虾、岸蟹和栉水虱。以大多形棘头虫为例,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被中间宿主吞食,经一昼夜孵化出棘头蚴。经18~20天发育成椭圆形的棘头体,被一厚膜包围,游离于体腔内。以后就进一步发育为卵圆形的棘头囊(有感染性)。再经54~60天,则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鹅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钩虾后,幼虫在鹅消化道逸出,附着在小肠壁,经27~30天,发育成为成虫并产卵。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体有大多形棘头虫、小多形棘头虫和细颈棘头虫三种。

1.大多形棘头虫Polymorphusmagnus(skrjabin1913)虫体为橘红色,纺锤形,前端大,后端狭细。吻突上有18个纵列的小钩,每个纵列7~8个,其前4个钩比较大,并有发达的尖端和基部,其余的钩不甚发达,呈小针状。吻囊呈圆柱形,为双层构造。雄虫长9.2~11毫米。睾丸呈卵圆形,位于虫体前1/3部分内,靠近吻囊处。雌虫长12.4~14.7毫米。体内充满大量虫卵,阴门位于虫体末端正中。虫卵呈纺锤形,大小为113~129微米17~22微米,在卵胚两端有特殊的突出物(图4-5A)。

2.小多形棘头虫Polymorphusminutus(schrank1788)虫体较小,呈纺锤形,新鲜时呈橘红色,吻突呈卵圆形,具有16纵列的钩,每列7~10个,前部的钩大,向后逐渐变小。虫体前部有棘,排成56~60纵列,每列有18~20个小棘。吻囊发达。雄虫长3毫米。睾丸近于圆形,前后斜列于虫体的前半部内。雌虫长10毫米。卵呈纺锤形,有3层膜,大小为100微米20微米,内含一黄而带红色的棘头蚴(图4-5B)。

3.细颈棘头虫Filicollisanatis(Schrank1788)虫体白色,呈纺锤形,前部有小刺。雄虫长4~6毫米,宽1.5~2毫米。吻突呈椭圆形,具有18纵列的小钩,每列10~16个。吻腺长,呈纽带形。睾丸前后排列,其下方有6个椭圆形的黏液腺。雌虫比雄虫大,呈黄白色。长10~25毫米,宽4毫米。吻突特殊,呈球形膨大,直径为2~3毫米,其前端有18纵列的小钩,每列10~11个,呈星芒状排列。小钩仅位于膨大部顶端,其排列和数目与雄虫的相似。虫卵椭圆形,大小为62~70微米20~25微米。

防治策略

一、预防(1)成年鹅为带虫传播者,所以应将幼鹅和成鹅分开饲养或放牧。

(2)在本病的流行区域,经常对成年鹅和幼鹅进行预防性驱虫,并防止棘头虫卵落入水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驱虫后的鹅群转到安全的水池放牧。加强粪:便处理工作,防止散布病原。

二、治疗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

国产硝硫氰醚:按每千克体重用100~125毫克,一次灌服。四氯化碳:按每千克体重用0.5~2毫克,一次灌服。

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用10~25毫克,一次灌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191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