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中暑的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1.发病原因

家兔全身被毛,汗腺不发达,体表散热不足,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在炎热的夏季易引起中暑。一般长毛兔发病率高于皮肉兔,妊娠后期母兔更易发病。引起家兔中暑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气温较高,天气闷热,阳光照射强烈;兔舍建造结构不合理,通风不良,地面潮湿;家兔饲养密度不合理,过度拥挤;营养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青饲料不足,饲喂方法不当;饮水供给不足,饲喂次数过少;运输家兔方法不科学,时间过长,阳光直接曝晒;防暑措施不力,预防工作不到位;没有科学合理剪毛、散热极差等均易引起中暑,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家兔大批死亡,特别对怀孕母兔和幼仔兔威胁很大。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家兔安全越夏极为重要。

2.临床症状

家兔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烦躁不安,步态不稳,头部摇晃不定,四肢分开,喜卧不起,头向后扬。食欲减少,甚至拒食。体温升高,全身出汗。呼吸困难,喘气明显,心跳急速。口腔、鼻腔流血;眼结膜充血,潮红,甚至出现黏膜发绀,眼球突出;鼻流血水,唾液黏稠并带有血丝。发病后期家兔体温升高至40℃以上,虚脱,四肢痉挛或抽搐,间歇性发抖。有的家兔表现兴奋,盲目奔跑、尖叫,昏倒不醒,心力衰竭窒息而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脑有明显充血,肺肿大充血,气管内壁黏膜水肿并有充血。黏膜、皮肤乌紫,血色较暗。

3.预防措施

(1)控制环境条件:兔舍要建在地势平整的地方,尽可能做到冬暖夏凉,四周墙壁设有通风窗,室内合适的位置安装电扇和排风扇,墙壁用石灰涂成白色。兔笼置于背阳通风处,保持合适的湿度,空气流通。在兔舍四周栽种高大的树木和葡萄等藤蔓植物,地面种植牧草等。在兔舍、活动场地应搭设遮阴凉棚。室温超过30℃时,向笼舍地面喷洒冷水,用自来水冲洗屋顶降温。既能降低舍内温度,减少阳光直射,又能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收入。

(2)合理饲养密度:夏季养兔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防止拥挤,要给每只家兔留足适当的活动空间,每平方米兔笼饲养密度以10只左右为宜。同时,不同生产用途的家兔要分开饲养,泌乳母兔与仔兔分笼饲养,定时哺乳,精心管理,有利于防止家兔中暑的发生。特别是毛兔在夏季来临前要进行科学剪毛,毛茬留得越短越好,以利于体表散热降温。室内温度在30℃以上时,减少配种,禁止血配。产仔时不要垫草,产后及时把母兔垫的毛取掉。

(3)调结构精喂养:日粮结构合理,营养全面平衡,品种多样化搭配,适口性好,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注意补充含维生素C、无机盐等丰富的饲料。饲喂坚持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为辅,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做到早晚多喂饲料,中午适当少喂,在夜间加喂一次饲料。多喂西瓜、冬瓜、南瓜、地瓜、葫芦瓜、黄瓜、梨子等瓜果饲料,可起到较好的清热降温、止渴利尿的作用。在饲料中拌入大蒜水,既能开胃消热防暑,又能消毒杀菌。可以在饲料中添加3%的脂肪饲喂,防止热应激的发生。饲料要清洁新鲜,无发霉变质有毒。饮水清洁充足,饮水中可添加1%的食盐或小苏打或维生素C。

(4)科学长途运输:避免在高温天气长途运输,炎热天气停止运输家兔,如果必须运输,最好在下午、晚上或清早运输。夏季应避免在上午8点至下午18点前引种运兔,即使夜间运兔也应减少密度,以避免过分拥挤造成中暑。炎热天气用车、船运兔时,应注意通风,要避免装载过多,造成挤压,要做好防暑急救工作,防止太阳直射,途中定时给兔喷淋凉水。家兔运输前可以喂服人丹、金灵丹、十滴水、薄荷等防暑降温药物。保证饮水足够,可以添加适量的食盐、小苏打和维生素C,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减少应激的发生。

(5)加强卫生防疫:每天清除家兔舍内粪便和污物,勤洗饲槽及各种用具,定期用0.1%~0.5%高锰酸钾对饮水或食具消毒,用2%~3%来苏儿水对地面或用具消毒。加强兔舍周边环境的治理,每周用20%的石灰乳或复合酚喷雾消毒,严防鼠、狗等进入兔舍。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养兔场内,工作人员进出要进行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应激发生。同时按免疫程序做好防疫注射和驱除蚊蝇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每天要观察兔的活动、采食等情况,认真记录和分析。

(6)喂降温防暑药: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不定期地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人丹、金灵丹、十滴水、薄荷等降温药物。同时,取清热降暑、消肿解毒,利胆杀菌的中草药,经济方便疗效高,如夏枯草、车前草、青蒿、艾蒿、茵陈、银花、蒲公英、黄花地丁、马齿苋、桑叶等,可以用鲜草或嫩叶嫩枝直接饲喂,也可以用这些草药水煎取汁饮用,或者将药物研成粉末按一定比例拌料饲喂,每周1~2次,较好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4.治疗方法

家兔中暑后及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湿毛巾冷敷头部,及时饮用1%的淡盐水,可将西瓜、苦瓜、黄瓜等切成细丝或者捣烂成汁,并加入适量的白糖给家兔喂服,同时采用下列方法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1)中西结合疗法:每只家兔取十滴水1毫升,或者薄荷水1毫升,藿香正气液2毫升,加水10毫升,1次灌服;也可以取人丹4~6粒,一次给家兔喂服。若病兔抽搐,用盐酸氯丙嗪0.5~1毫升,1次肌肉注射,降温镇静;若病兔昏睡,用风油精涂搽家兔鼻端或滴喂,提神醒脑;若病兔呼吸困难,可以取麻黄碱0.1毫升,1次肌肉注射;若病兔出现衰竭表现,取安钠咖0.5毫升,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毫升,1次静脉注射,以补充体液。

(2)中草药疗法:

①山苍子根5克,鱼腥草50克,银花、黄连各10克,甘草6克,洗净捣烂取汁,冲开水调匀灌服。

②枝子、连翘、金鸡脚、木防己、积雪草、白茯苓各10克,煎汁灌服,每只每次服20~30毫升。

③金鸡脚、积雪草、金银花各10~15克,煎水喂服,每只每次服20~30毫升,每天2~3次。

④香薷、荷叶、木通各10克,黄芩、淡竹叶各20克,知母、金银花各12克,石膏13克,水煎取汁喂服,每只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

⑤薄荷、荆芥、淡竹叶各8克,藿香10克,茯苓、甘草各5克,苍术6克,煎水待冷后灌服,每只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

⑥栀子、生地、茯神各10克,黄芩9克,天冬7克,朱砂10克,共研末,再加入1个鸡蛋的蛋清,冷水调匀,每只每次10~15毫升,每天2~3次。

⑦金银花、苦参、荆芥、木通各10克,鱼腥草、土薄荷、土黄芩各12克,共研末,兑淘米水100毫升,每只每次15~25毫升,每天2~3次。

⑧香薷、黄芩、柴胡、当归、连翘、花粉、黄连、薄荷、菊花、生地、玄参、麦冬各5~6克,金银花10克,桔梗、甘草各5克,淡竹叶、芦根各8克,共研末,开水冲,候温加蜂蜜10克,每只每次10~15毫升,每天2~3次。

(3)民间治疗法:

①大蒜泥剂。取去皮大蒜250克,捣烂成泥,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7天后即可使用。取大蒜泥剂1份,加4份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取其液滴鼻,每天3~4次;每兔每次用大蒜泥3~5毫升,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

②韭菜或姜适量,捣烂取汁滴鼻,每天3~5次。

③鲜藕100克,洗净切片,加糖适量,煎成浓汁,每次每只喂10~20毫升,每天2~3次。

④菠萝半个,捣烂取汁加凉开水冲匀灌服,每次每只家兔10~20毫升,每天3~5次。

⑤鲜苦瓜1条,切断去瓤,纳入茶叶,封合,悬挂通风处阴干。用时水煎,每次每只10~20毫升,每天3次。

⑥用丝瓜皮、落地花若干,洗净水煎成浓汁,每次每只喂服30~50毫升,每天2~3次。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中学幸奠权邮编:404040)

相关知识

猪中暑的病因分析 猪中暑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生猪养殖业在我国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猪肉作为我国人们日常饮食需求的一部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肉类食物。在养殖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生猪健康状况,己达到最佳的养殖收益。而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生猪极易因环境变化而产生中暑现象,因此,在夏季尽可能的做好生猪养殖过程当中的防暑控暑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中暑的病因分析猪中暑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

猪体自身代谢时会产生热量,正常也需要散热。散热主要通过蒸发、传导、辐射以及对流来实现,但当外界环境温度达到31℃以上时,通常会经由蒸发和对流进行散热。但是,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例如,当外界环境湿度达到55%以上时,就会阻碍猪体散热,增强其对热的敏感度。此时如果环境温度达到31℃,就会导致猪体温急剧升高。当外界环境湿度达到65%以上、温度35℃时,猪体温就会快速升高达到濒死临近值即41℃。由于猪体温急剧升高,环境闷热,促使机体代谢加速,并在体内积聚大量没有完全氧化的代谢物,非常容易导致机体发生中毒。例如,猪发生中暑后,促使流经肺循环的血量明显增加,加快呼吸,引起肺水肿、充血,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往往会由于心力衰竭而发生死亡。

2、病因分析

正常情况下,猪适宜在15-24℃温度下生长、育肥。气候炎热的夏季,猪圈只建有比较简陋的防暑降温设施,或者猪在进行长途运输时没有加强防暑降温,或者在日光下照射,容易引起日射病。或者在气候炎热、湿度较大的季节,运输车(船)、猪舍较小,且非常拥挤,形成温度高、湿度大、通风较差的小环境,影响机体散热,导致体内积聚过多的热量,并大量排汗,容易引起热射病。另外,体质虚弱、体况过肥的猪以及老龄和幼龄猪,往往心肺功能较差,夏季机体代谢容易发生紊乱。此外,猪体表皮肤卫生较差,大量排汗,缺乏饮水,摄取食盐不足,从北方向南方引种等,都可能诱使猪发生中暑。

3、临床症状

猪急性发病时,会在2-3h内发生死亡。发病初期,病猪表现出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速,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眼结膜发生充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但能够饮水,往往出现呕吐。症状严重时,病猪体温能够升高超过42℃。发病后期,病猪陷入昏迷,只能够卧地不起,四肢不停乱划,且由于心肺功能衰竭而发生死亡。临死前,病猪心音衰弱,心律不齐,静脉萎缩,呼吸浅且弱,肺部存在哕音。另外,由于发生脑充血,少数会在初期表现出短暂性的兴奋,在地面上不断挣扎。

4、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该病主要以防暑降温,加强护理,纠正酸碱不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以及维持心肺机能为治疗原则。病猪要立即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加速体温下降。先对病猪使用冷水进行冲洗,然后在头部放置冰袋,接着使用冰盐水进行灌肠。将病猪的尾尖或者耳尖用针刺破或者用剪刀剪破进行放血,具体放血量要根据病猪症状轻重和体型大小确定,通常成年猪适宜控制在100-200mL。放血之后,病猪可立即灌服10-30mL十滴水。另外,病猪在采取降温治疗之前或者之后,可按体重静脉注射1-2mgjkg地塞米松。如果病猪心功能不全,可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如10-20mL10%安钠咖,并根据症状静脉注射1000-2000mL0.1%氯化钠溶液。也可取20g韭菜、15g生姜,将其捣碎,然后在病猪鼻孔内滴入汁液,或者在其口、鼻部喷洒适量的酸醋或者酒,能够快速促使机体呼吸恢复正常,同时配合静脉注射200-500mL5%葡萄糖盐水、10-20mL维生素C,并肌肉注射10-20mL安乃近。

中药治疗。病猪症状较轻时,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暑,可使用“清暑香薷汤”加减,即取25g香薷,陈皮、青蒿、知母、佩兰叶、霍香、炙杏仁各30g,90g滑石(布包先煎),加水煎煮后灌服。也可取玉竹、地骨皮各20g,30g青蒿,马齿苋、蒲公英各40g,加水煎煮后取药液一次性灌服。也可取芦根、荷叶、桑叶、茅根各50g,加水煎煮后取药液分成2次灌服。病猪症状严重时,初期适宜以清热解暑开窍、镇静为治疗原则,可使用“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即取300g生石膏(先煎),25-30g庄甘草,黄芩、青蒿、玄参、生地、竹叶、知母母、金银花各30-45g,1kg西瓜皮,加水煎煮后灌服。也可取30g桅子,茯神、黄芩、天竹黄、生地、天门冬各25g,3g朱砂,加水煎煮后灌服。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季节注意防暑降温。例如,猪舍可建设双坡式屋顶(即设置吊顶),并在两侧山墙上设置通风口,但注意气候寒冷的冬季要将其堵严,并在猪舍窗口安装垂直或者水平遮阳板等;如果猪舍采取自然通风,要设置屋顶通风管、地窗等,其中管内可安装翻板调节阀,而地窗做成保温窗;猪舍向阳面可种植适量的乔木,利用其树干高、树冠大的特点能够在窗口和屋顶处形成树荫,或者搭建棚架后种植攀缘植物。

猪中暑的病源
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是猪在外界光或热作用下或机体散热不良时引起的机体急性体温过高的疾病。日射病是指猪受到日光照射,引起大脑中枢神经发生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机能严重障碍的现象。热射病为猪在炎热季节及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在炎热的夏季,日光照射过于强烈、且湿度较高,猪受日光照射时间长、或猪圈狭小且不通风,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时运输车厢狭小,过分拥挤,通风不良,加之气温高、湿度大,引起猪心力衰竭等发生中暑。
特征
本病发病急剧,病猪可在2~3h内死亡。病初呼吸迫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四肢乏力,走路摇摆;眼结膜充血,精神沉郁,食欲缺乏,有饮欲,常出现呕吐。严重时体温升高到42℃以上。最后昏迷,卧地不起,四肢乱划,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广泛性出血,脑组织水肿,肺充血、水肿,胸膜、心包膜以及肠系膜都有淤血斑和浆液性炎症。日射病时可见到紫外线所致的组织蛋白变性、皮肤新生上皮的分解。
诊断鉴别
主要根据临诊症状和病史做出诊断。
防治措施
治宜立即移至阴凉处,用冷水浇头和灌肠,并结合清热解暑疗法。

(1)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4-6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
(2)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500ml用法:耳静脉放血100-300ml后一次静脉注射,4-6h后重复一次。
鱼腥草100g野菊花100g淡竹叶100g陈皮25g用法:煎水1000ml,一次灌服。
生石膏25g鲜芦根70g藿香10g佩兰10g青蒿10g薄荷10g鲜荷叶70g用法:水煎灌服,每日一剂。
针炙穴位:山根、天门、血印、耳尖、尾尖、鼻梁、涌泉、滴水、蹄头。针法:血针。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养猪场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均采用自留种猪的方式进行繁殖,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仔猪死亡率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较为复杂,母猪的品种、生产经历、年龄等自身因素,饲养不善、环境、疾病感染等外界因素均在其列。预防母猪产后无乳可通过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
(1)母猪自身的因素。母猪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最直接原因。母猪的品种不同,产后泌乳能力也不一样,通常外来品种比本地品种的母猪泌乳力弱;初次生产的母猪因为没有生产经验而非常容易紧张、不安、烦躁或者兴奋,也会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母猪的年龄过小,身体发育和乳腺功能还未成熟,或者年龄过大,身体机能下降,也是母猪产后无乳的主要因素;母猪在初生仔猪吮吸乳头时感到剧烈疼痛而产生抵触心理不愿进行哺乳等,这些母猪自身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后无乳。
(2)饲养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不善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猪舍的建设不科学,选址不合理,猪舍无阳光照射,长期阴暗潮湿、通风不畅、周围环境不佳、有噪音等对母猪的生长及生产影响很大,容易导致母猪产后无乳。二是饲料调配不合理,每次的饲喂量及饲喂的频率不科学导致母猪营养失衡,母猪太瘦或者太肥都会影响生产及产后的泌乳。三是饲养过程中对母猪太粗暴或者母猪缺乏运动,因体质差导致分娩困难也会使母猪产后无乳。
(3)疾病感染。疾病感染也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一大因素。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蓝耳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以及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乳腺炎、急性子宫炎、传染性繁殖障碍、产褥热及腹泻等疾病都会导致母猪产后无乳。

2.母猪产后无乳的预防措施
(1)加强母猪管理。当母猪留作种用时要选择品种优良、泌乳力好的母猪;初次配种要在母猪身体和乳腺发育成熟时进行;配种后要做好母猪的产前、分娩及产后的各项护理消毒工作,对用作分娩的猪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母猪的乳房、外阴和腹部做好消毒工作。如需人工助产,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同时饲料的配比要科学合理,保证母猪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喂食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以每日3次为宜。早晚两次喂食量可以多一些,中午可以少些。严格控制母猪营养的摄入量,防止母猪营养不足过瘦或者营养过多太肥,造成分娩困难而导致产后无乳。
(3)加强环境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建造猪舍。在建造猪舍前,先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避免周围噪声影响母猪。要确保选址合理、采光充足、通风性好。其次做好不同季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冬季需加强保暖,夏季要避免高温湿热。最后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每天都要清理猪舍的粪便,并进行消毒,保证母猪有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
(4)加强病害预防。做好病害的预防控制工作也是预防母猪产后无乳的关键。要做好驱虫工作,杀灭母猪体内寄生虫可在饲料中混入伊维菌素或者芬苯达唑,杀灭母猪体外的寄生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预混剂。母猪生产前1个星期可将复合电解多维素加上荆防败毒散混在水中进行饲喂。在母猪产后要采取相关的消毒和抗感染措施,如生产后1天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复方注射液。

甲鱼疾病的预防措施



五定一清的原则,即:
(一)定时一般每天上午8-9时与下午5-6时各投饲1次,让甲鱼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
(二)定位设置固定食台,饲料投放食台上,便于甲鱼迸食和清理残剩饲料。食台勤刷,定期进行食台消毒。
(三)定质讲究饲料质量,不投变质饲料。动物饲料要新鲜,并切碎投喂;配合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面,脂肪含量不宜太高,蛋白质含量
在45%以上,且颗粒大小要适口。
(四)定量日投料根据甲鱼体重,水温高低,饲料种类和甲鱼进食灵活掌握,一般配合饲料日投量为甲鱼体重2%左右,鲜活动物饲料5-10%,二小时吃完为宜。 
(五)定期一般每月投喂防病药饵1疗程,每疗程连投5-6大。为防耐药性,可采取多种药物交替内服法。 
(六)加强管理要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随时掌握甲鱼的迸食与活动情况,发现患病的甲鱼要捕出进行检查诊断,有条件要用镜检和细菌培养等方法,以确定病源,并进行水质检测和饲料检测,找病因对症治疗,对病鱼要换新水消毒。

河蟹脱壳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河蟹蜕壳是其生长的一个关键阶段,每蜕一次,就长大一点,如果进行得不顺利,不仅影响生长,还易引起死亡。死亡原因如下:
一、体质弱,蜕壳不遂。河蟹蜕壳时,甲壳硬、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胸足齐全的容易蜕壳;反之,体质差、受过伤的即容易引起死亡。
二、水质不适宜。河蟹蜕壳时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喜清瘦、无污染的水体,河蟹蜕壳大多在离水10-20厘米的近岸边进行;水质不好、溶氧不足即对河蟹蜕壳不利。
三、饵料中缺乏钙等微量元素。壳长不硬,蜕壳也困难。平时需补充大量的钙铁等元素,食料中应加些贝粉或者钙片。
四、敌害侵袭。河蟹在蜕壳时,易遭受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生物的侵袭,有时甚至发生互相残杀。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如下几条预防措施:
一、调节好水位。河蟹蜕壳时池水不宜过深,防止因水的压力过大而给蟹蜕壳带来困难,故河蟹便于在浅水区自行蜕壳。另外,河蟹蜕壳必须带水,离开水就无法进行,所以池水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二、清除池中敌害。河蟹蜕壳时喜欢爬到安静而隐蔽处,故可在蟹池边栽种漂浮和沉水植物,使河蟹得到隐蔽而不受惊扰。但要注意,放入的水草不能满池覆盖。
三、在河蟹蜕壳期要增加对动物饵料的投喂,防止脱壳期互相残杀。
四、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河蟹生长旺季大量投饵时,要注意及时清除吃剩的饵料。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

雏鸡死亡的预防措施


1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
2饮水要及时。特别是雏鸡经长途运输,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1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
3密度要适宜。育雏密度过大,鸡舍内会产生较多有害气体,并会产生啄癖现象;育雏密度过小,育雏面积和设备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密度:平养为每平方米20只,笼养时每平方米40~50只。
4光照要合理。光照可促进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出壳后3日内应给予24小时的照明,以后每昼夜光照8小时。
5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65%)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55%),以免诱发球虫病。
6用药要细心。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饲料中拌和不匀会产生药物中毒。所以。预防和治疗雏鸡疾病时,一定要按剂量饲喂。片剂类药要碾成细粉,均匀掺和在饲料和饮水中饲喂。
7看护要周密。对雏鸡要特别精心看护,()以防被饿死、渴死、淹死、踏死、狗猫鼠咬死及中毒而死,还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食用菌营养液的简易配制戴望月

1菇根液。利用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细菇等,洗净切成薄片,然后每3-5千克料加水7-10千克,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25千克。可喷施100平方米。常喷施可使子实体增厚。可增产10%-12%。
2胡萝卜液。取胡萝卜10千克,切细,加水15千克,煮沸15分钟,滤胡萝卜汁,加水8倍喷施,可增产8%-10%。
3棉壳液。在棉壳中加入10%的清水,煮沸10分钟,冷却后滤汁,加2倍水量的使用,使菇体厚实,可增产10%。
4葡萄糖液。用1%葡萄糖和0.5%碳酸钙配液体,对菌丝和菌蕾进行喷洒,都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抗寒能力、产量和质量,增产10%-12%。
5尿素液。用0.1%-0.2%尿素溶液,每3-4天喷一次,促使子实体增大增厚,特别对中后期菇床效果更佳,可增产10%-12%。

蟹疾病预防措施


自然水域中生长的河蟹很少得病,在人工养殖下的河蟹由于养殖密度大,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活动范围缩小,水质相对比自然水域要差,因此得病机会相对增加。应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1.消毒池塘、稻田等在放养前必须彻底进行清塘消毒,杀死各种寄生虫和敌害,病原体。另外,进行各种操作的器具,如运苗箱、捞海、水草、毛巾等都要进行消毒,身体受伤的蟹苗种也要进行药浴处理。常用消毒药及用法如下:

(1)生石灰。用于清塘和平时预防疾病。清塘时,分带水清塘和干池清塘两种,前者每667m水深1m泼洒生石灰150kg;后者排干池水,仅剩10-15cm水位,每667m用75kg兑水泼洒。1周后注水施肥。日常养殖期间,每隔巧d左右,每667m 水深lm用25kg对水泼洒,用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2)漂白粉。也用于清塘和平时预防疾病。带水清塘每 667m水深lm用50kg。用法:将漂白粉倒入木桶中,加水混合成糨糊状,再加水稀释泼洒。干池清塘,每667m水深10-15 cm用15kg,1周后即可放苗。预防疾病时,每667m水深1m 施用666 g,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

(3)福尔马林。一种防腐剂,对杀灭池中病毒、细菌和原生 动物有很好效果。在干塘情况下,每667m用工业福尔马林10 kg.全池泼洒,对聚缩虫有杀灭作用,施药以后10 d方能注水 (4)孔雀石绿。采用全池泼洒,浓度为0.1-0.4 ml/L,对 杀灭浮游动物如挠足类有明显效果。一般在放养前10 d用药。 孔雀石绿也可用于药浴,预防水霉、黑鳃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药浴的浓度为2 mg/L。

(5)敌百虫。对原生动物门中的各种寄生虫有特效。其一般 治疗浓度为0.7 mg/1.,消毒浓度为1 .5-2 mg/ l,消毒后15 d才 能注水放养。

(6)鱼藤精。含25%鱼藤酮,用于清池,药物用量少,药 性消失快,换水后无残余毒性清塘的有效浓度为2 mg/Lo用 法是将鱼藤精加池水10-15倍,装入喷雾器中全池喷洒。

(7)铜、铁合剂。为硫酸铜、硫酸亚铁5:2的混合物。铜、 铁合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非常广泛,其杀虫药效强而持久,尤其 对甲壳类动物。在使用铜、铁合剂时,一定要准确称量,计算浓 度,否则易引起药物中毒。其防治浓度为0.7 mg/L。

黄鳝养殖对温度的要求及预防措施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适宜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5℃时,黄鳝食欲减退,摄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10℃以下时,则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

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黄鳝在水温的骤变大于5℃,则易导致黄鳝性腺发育停止。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投喂多种维生素。给黄鳝补充维生素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防止环境突变出现应激反应,在天气突变时一定要在鳝鱼的饲料中拌多维。拌料一般持续三天,若是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更要经常添加,拌的数量参照使用说明。

2、定期投喂预防药。一般每隔半个月用药一次,连续三天。一定要注重预防,以免发生病害。

3、阴雨天气不要投食。在气温突降时,水温相对来说降得比较慢,此时若给黄鳝投食,黄鳝在采食时,其身体部分暴露到水面上,易导致黄鳝感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71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