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母猪繁殖时要满足营养需求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空怀母猪的任务。此期由于多种原因,母猪体内多种营养物质消耗较多,多数比较瘦弱。因此要加强营养,迅速复膘,满足其对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需要。

空怀母猪的饲养方法。饲养方式因猪而异,后备母猪一般采用短期优饲法,以配种前10天~14天加料效果最明显;比较瘦的空怀母猪采用复膘加配种优饲法,先复膘达到配种体重6成~7成膘,不宜过肥。然后改为中低能量的基础营养饲料,配种前后几天适当优饲。

空怀母猪的管理。要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经常打扫猪舍,保持猪舍和猪体干净卫生,还要适当运动。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搞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防止死胎和流产现象的发生,获得量多质优的仔猪,为哺乳期顺利泌乳打下基础,也是提高母猪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由于此期胎儿的不断生长,子宫和其他器官的发育,以及要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物质储备等,会需要更多营养。

注意妊娠母猪的两个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的20天左右,要满足营养,防止刺激,预防疾病。第二个关键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的90天左右,要加强营养,压缩饲料体积,即逐渐减少青粗饲料,增加精料,最好适当增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主要有抓两头顾中间、前粗后精、分期提高三种方式。母猪日粮必须有一定的体积和全面的营养,既能使母猪有饱足感,又不会压迫胎儿。应适当增加轻泻型饲料(如麸皮)以防便秘导致流产。日粮必须多样化,既要有良好的适口性,又要有全面的营养。3个月后应限制青粗饲料给量,禁止喂劣质饲料,提倡喂稠料或者干料,并供给充足饮水。

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妊娠中期适当运动,妊娠后期(产前1个月)要少运动多休息,要单圈饲养,保证空气新鲜和良好的舍内卫生。

延伸阅读

养殖猪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


母猪繁殖率的高低关系到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是将母猪潜在的生物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规模养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保持母猪群体结构合理

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根本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1胎~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胎~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实现猪场的均衡生产,应有计划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个体选择要严格,要求肢体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后备母猪还要加强培育,使之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繁殖体况。

采取措施增加产仔数

猪舍温度与母猪繁育有很大关系。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这是因为高温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子宫温度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可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21℃。

适时配种对于获得较高的窝产仔数至关重要。过早或过迟配种都会损失部分卵子,从而降低产仔数。待母猪发情征兆明显,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不动或见到公猪不走动,之后12小时再复配1次,一般都会取得较好配种效果和较高产仔数。规模化养猪一般采用两次重复配种,如上午喂前配种1次,下午喂前再复配1次,如下午配种,第2天早晨再复配1次。

掌握初配年龄适时配种,母猪第1次发情或公猪第1次爬跨配种,基本不受胎。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低于8.5月龄,体重应在110公斤以上。以第2次或第3次发情期配种较为理想,过早配种会影响产仔数和第2胎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受胎率和使用年限。要获得较高产仔数,一定要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防止过早和过迟。

实施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一般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1天~28天断奶较为合适。此时断奶,对母猪膘情和下一窝产仔数影响较小,对仔猪的不良刺激也较小。青年母猪的断奶时间应推迟到35日龄左右,这样有利于维持或提高第2胎的产仔数。

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临产母猪转群或轻胎母猪并圈后,要细心观察,精心管理,如发现流产征兆或对有流产史的母猪注射黄体酮。

注射促排2号,母猪一个发情期内排卵20个左右,排卵持续时间10小时~15小时,采用LRH-A2处理母猪,能促进卵子成熟和集中排卵,从而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数。

增加母猪营养成分

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尽管需要量很小,却是维持母猪健康、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在母猪的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母猪性周期紊乱、流产或死胎、弱胎、畸形胎或瞎眼胎,降低活仔数;缺乏维生素D会降低受胎率、窝产仔数及断奶前的成活率;缺乏维生素E会降低卵巢的功能,使卵泡黄体细胞减少,从而减少产仔数,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高;铁缺乏会使仔猪成活率少,铜缺乏会使母猪产死胎多,锰缺乏会使母猪抑制性器官发育、骨骼发育异常等等。

合理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

有计划调整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和年龄结构,及时将优质后备猪补充进去,保持合理健康的母猪群体结构。淘汰的原则一般为:习惯性流产或子宫炎久治不愈的母猪、连续3次配种不受胎或两次情期发情拒配的母猪、7胎以上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断奶后两个月不发情的母猪、哺乳性能差的母猪,如产后无奶或咬仔不让吃奶等、连续两胎产仔数在5头以下的母猪、产后瘫痪或患肢蹄疾病影响配种的母猪。

控制疾病传入猪群

规模化养猪场要采取自繁自养,严防繁殖疾病的传入。从外地猪场引进种猪须严格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保购进种猪的健康水平。对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应进行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脑等疫苗注射,防止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对患阴道炎、子宫炎的母猪应及时治疗,可用生理盐水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注入青霉素、链霉素,待子宫净化后再配种。

养殖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经验


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因此,从湖泊、水库到池塘、稻田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河蟹养殖,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要求配合饲料产业也要相应跟上。而我国目前关于河蟹配合饲料营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现将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制做一简述。

1河蟹的营养需求

1.1蛋白质和氨基酸

河蟹从搔状幼体期至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28%。以白鱼粉、饼粕类、面筋粉、虾糠粉、蛋黄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粗蛋白质为45%的河蟹溞状幼体期配合饲料,其产品细度为80~250目,分别投喂于Z1~Z5期幼体,其幼体摄食后拖的粪便率高,变态整齐、蜕皮时间短、成活率高。蟹苗出池后池底的残饵很少,用粗蛋白质为42%的配合饲料(开口料)喂养大眼幼体至V期幼蟹,经过约1个月的喂养,幼蟹生长快、活泼健康,其成活率约在50%,饲料系数在0.8左右。河蟹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而且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可盈利。根据河蟹的生理特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可喂36%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中期水温较高,河蟹生长相对缓慢,可喂28%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并结合投喂一些水草和杂粮;后期水温较适宜河蟹生长,此时河蟹大量摄食,为越冬贮备营养,可投喂33%的配合饲料,因此,秋末冬初捕捞的河蟹是蟹肥膏黄。这样的喂养模式也符合河蟹养殖的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河蟹将饲料中获取的蛋白质消化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最终转化到蟹体组织。河蟹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基本上和虾类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河蟹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适合需要量还未见报道,在设计配方时主要参照虾类,河蟹对添加的游离氨基酸生长效果不显著。为了使配合饲料中氨基酸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料原料时,尽可能使用多品种原料,如鱼粉、各种饼粕类、酵母、糠麸类等。但是在使用饼粕类时要注意:花生粕尽管在河蟹饲料中可较大量使用,但易产生黄曲霉素,要注意保管和质量;棉粕中含有棉酚、菜籽粕中含有芥子甙等有毒物质,而且味苦,对于河蟹的适口性较差,因此,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7%。

1.2脂类

脂类是河蟹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河蟹生长所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还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河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很大,约为70%~83%,而其中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又占很高比例。此外幼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成蟹,而单烯脂肪酸的含量又显著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二碳四烯酸比成蟹的含量高出2倍多。因此,幼体至幼蟹阶段的粗脂肪含量设计在6%~8%,成蟹阶段在3%~6%。鱼油中含有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未知生长因子,是河蟹饲料适宜添加的油脂原料。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和加速蜕皮,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为1%~1.5%。

1.3粗纤维

粗纤维一般不能被河蟹所利用,但却是维持河蟹健康所必须的。适量的粗纤维可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适宜的粗纤维含量是:大眼幼体至幼蟹期为4%~5%,养成期为6%~7%。

1.4矿物质与维生素

河蟹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的报道甚少。在生产实践中,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幼蟹期以前钙为1.5%~2.0%,磷为1.8%~2.5%,钙、磷比约为1∶1.2,成蟹期钙为1.2%~2.0%,磷为1.0%~1.8%,钙、磷比约为1∶0.9。

由于蜕壳生理和生长的特殊要求,河蟹对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需要量较高。维生素C在河蟹体内能参与几丁质的的合成,使甲壳硬化正常,提高蜕壳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维生素D3对促进钙磷在肠道中的吸收及在骨基中的沉积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在制粒过程中易受高温而被破坏,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喷涂办法。

2河蟹配合饲料制作的几个关键

2.1原料选择

在畜禽饲料配方中玉米是用量最大的原料之一,故通常称畜禽料为能量饲料。而河蟹对糖的代谢能力低下,对蛋白质需要量较高。饲料蛋白质水平、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的比例都直接影响蟹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另外,河蟹和鱼类一样是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蛋白质代谢的废弃产物为氨氮,这种代谢形式比畜禽代谢废物主要是尿素和尿酸消耗能量少得多,因此,河蟹利用的基本上是蛋白质,又称河蟹料为蛋白饲料,这与畜禽饲料有较大差别。

2.2原料粉碎粒度

河蟹消化器官简单且短,消化道长与体长之比要比畜禽小得多。消化腺不发达,各种消化酶因体温低活性均不高,肠道中消化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明显短于畜禽。因此,在饲料加工中,蟹饲料原料要求具有更细的粉碎粒度,通常情况下,普通鱼饲料的原料细度要求全部通过40目,而蟹饲料则要求95%以上通过80目。较细的粉碎粒度有利于提高河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率,提高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

2.3摄食方式与饲料溶散时间

畜禽的摄食方式为嚼食或啄食,对饲料形状无特殊要求;鱼类为吞食,只要饲料粒径与鱼的口径相适应,饲料入水后即可被鱼类摄食,在饲料溶散时间上也不太讲究,正常要求在水中溶散时间不低于0.5h;而河蟹则为抱食,利用两只大螯将配合饲料送人咀嚼器中磨碎,然后才进入嘴里,因此,要求河蟹配合饲料在水中溶散时间必须在12h以上。要达到适宜的水中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含淀粉多的原料如次粉、小麦等的用量,制粒过程中淀粉糊化后产生粘性,从而增加饲料的水中稳定性;②添加非营养性的专用粘合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高聚合物类粘合剂,如多聚脲甲醛,但此粘合剂用多后有毒性,要按规定量添加;③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河蟹料需要较高的糊化度和水中稳定性,为此,一是加大环模的压缩比,可在20以上,这样原料在环模内挤压强度增大,剂压时间较长,能提高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二是采用3级调质器,调质温度在90℃以上,充分的调质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提高了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耐水性。另外,可采用后熟化工艺,让刚出模的热颗粒在高温高湿下持续一段时间,使淀粉进一步糊化,颗粒饲料在后熟化器中保温12min,淀粉糊化率可由33.3%提高到53%。经过后熟化的颗粒饲料可提高耐水性。

2.4添加剂

河蟹饲料除了为提高水中稳定性而使用粘合剂外,还需要刺激动物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而使用诱食剂;为防止油脂氧化还需要使用抗氧化剂。河蟹摄食量没有鱼类大,批次投饵量相对较小,饲料需要保存的时间要长,为了防止霉变,除了在高温多雨季节添加防霉剂外,还需将饲料水分控制在11%以内。

豪猪怀孕时要怎么管理


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殖豪猪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豪猪的怀孕问题。要怎么管理好怀孕的母豪猪,对于今后养殖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每个豪猪养殖户都必须学习好关于豪猪妊娠期的管理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豪猪妊娠期的管理以及照料问题。

豪猪怀孕时要怎么管理?妊娠期种豪猪管理技术

一、保障供给新鲜优质的饲料

在豪猪的妊娠期,必须供给其优质新鲜的饲料,严禁饲喂贮存时间过长,以及发霉的谷物等。凡是没有把握的和不合乎卫生要求的饲料,都不能饲喂;在寒冷的冬季和春季里,一定不能喂给冰冻饲料,而且要提供温水以供其饮用,以防止流产。妊娠期饲养管理的重点在于保胎,所以此期一定要把好饲料质量关。要求饲料种类多样化和相对的稳定性。

二、保证饲养池内的干爽

在冬季和春季,一定要保证饲养池内有充足松软、干燥的垫草,防止潮湿。

三、保持饲养场内安静

孕妊豪猪需要安静的环境,应尽量避开外界干扰。怀孕后公母豪猪要分笼饲养,工作人员进出饲养舍工作时动作要轻巧,同时不要轻易捕捉妊娠豪猪,防止流产事故的发生。临产的母豪猪表现为烦燥不安,行动频繁,有的母豪猪在临产衔取周围的干草做窝。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惊动它,更不要让家养动物干扰它,以免母豪猪受惊而弃仔或吃仔。

四、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在妊娠期间,应认真搞好卫生防疫工作,经常保持场内笼舍的干燥、清洁,搞好饲料的卫生,对饲具要严格消毒刷洗。及时发现病豪猪并分析病因,并给以妥善治疗。

五、做好产仔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预产期,产前一周左右时彻底清理好饲养池,并用2%的热碱水进行洗刷消毒,垫好干草。

豪猪养殖有一个重要时期,就是豪猪的妊娠期,对母豪猪的照料要十分细致,这样才利于高产量,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对于养殖户来说,有必要好好学习关于这方面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虹鳟鱼苗鱼种对饲料的营养需求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粮农组织根据虹鳟的营养需要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原料供应和成本等情况,提出的虹鳟营养建议:虹鳟鱼苗鱼种对蛋白质的最低需求量为36%;对钙的需求量为1.0%~1.5%;对有效磷的需求量为0.5%~0.8%;对赖氨酸的最低需求量为2.0%;对蛋氨酸和胱氨酸的最低需求量为1.2%;对可消化能的最低需求量为1506.24千焦/100克;对维生素A的最低需求量为60万国际单位;对维生素D的最低需求量为10万国际单位;对维生素E的最低需求量为6000国际单位;对维生素K的最低需求量为1.2克;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求量为24.0克;对维生素B1的最低需求量为2.4克;对维生素B2的最低需求量为2.4克;对泛酸的最低需求量为6.0克;对尼克酸的最低需求量为12.0克;对维生素B6的最低需求量为2.4克;对生物素的最低需求量为0.024克;对叶酸的最低需求量为0.6克;对氯化胆碱的最低需求量为54.0克;对维生素B12的最低需求量为2.4克;对矿物质铁的需求量为5.0克/100千克;对矿物质锌的需求量为3.0克/100千克;对矿物质锰的需求量为2.0克/100千克;对矿物质磷的需求量为10.0毫克/100千克;对矿物质钴的需求量为1.0毫克/100千克;对矿物质硒的需求量为10.0毫克/100千克。

将饲料原料按营养要求配合后,加工成直径4~8毫米的颗粒后进行投喂,在水温3℃以上时,每天都要投饲,适温时每天投喂两三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以八成饱的食量为好,过量投喂会引起虹鳟生长不良,甚至还会带来疾病的发生。

地图鱼要怎么繁殖


地图鱼又名猪仔鱼、黑猪鱼、眼斑星丽鱼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观赏鱼类。地图鱼的身上都是不规则的斑点,就像我们的世界地图一样,一点一点的,非常的有趣,观赏价值很高。那么,地图鱼呀怎么繁殖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雌雄鉴别:地图鱼的雌雄差别不太明显,雄鱼头部较高而厚,背鳍、臀鳍较尖长,身上的斑块和条纹较多较艳。雌鱼身躯粗壮,臀鳍较小,体色较雄鱼暗。雄鱼生殖孔稍细呈尖状,雌鱼生殖孔较粗呈椭圆状。

2.亲鱼选择:选择自行配对的亲鱼组合。当雌鱼独处在水族缸的一角、不时地啃咬或用身体扇动石块或瓦砾,这是雌鱼在清理产卵场地,表明雌鱼快要产卵了。附近会有一雄鱼在保护着雌鱼,不让其它雄鱼接近,有时它会与雌鱼一起建立产卵场。这时便可将这对亲鱼捞出单独孵化,或将其它鱼捞出,把这对亲鱼留在缸内。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体色、体形适合的雌雄鱼,将其捞出来,配成一对。

3.繁殖方法:繁殖缸规格60厘米45厘米45厘米,缸底放些瓦片或石块。水温适当高些,保持在26-28℃,pH在6.5-7.5,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雌鱼将卵一排、一排地产在瓦片或石块表面,雄鱼随即去授精。这个过程大约需3小时。雌鱼产卵量在800-2000粒,卵粒较大。

4.孵化方法:受精卵在亲鱼缸中2-3天仔鱼出膜,再过6-7天仔鱼就能自由游动到处觅食了。其间雌鱼一直守侯在仔鱼身旁看护着仔鱼,而雄鱼也一直守护在雌鱼附近以防外敌侵犯。为了防止亲鱼吞食鱼卵,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可将受精卵单独孵化,即把粘有受精卵的瓦片和石块放到一个与亲鱼缸水质相同的水族缸中,也可将亲鱼捞出放到另外的水族缸中。孵化期间环境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在繁殖场地走动,缸壁、缸口最好遮住,减少外界的干扰。

5.喂养方法:仔鱼孵出能到外游动即可开始喂食,这时可投喂丰年虫或小水蚤,每天4次,半个月后可喂红虫,一个月后就可喂人工配合饲料,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

以上就是有关地图鱼的有关知识介绍。在地图鱼的养殖过程中,养鱼者们要掌握它的繁殖方法和饲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地图鱼每年都可以繁殖多次,多半是在夏秋季节进行繁殖。小编提醒,在繁殖过程中的的地图鱼是十分敏感十分凶恶的,饲养者们要小心不要被咬到。

养殖野猪影响野猪繁殖性能的几种微量元素


1、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与动物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具有促进性腺、卵巢发育、促成受孕、防止流产等作用,VE缺乏将造成繁殖机能紊乱,不发情或发情延迟、不孕、流产、死胎甚至丧失生殖能力。此外,VE还是体液免疫的物质基础,具有增强抗体水平,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抗应激能力的作用。

2、-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身。卵泡的发育需要高浓度的维生素A,维生素A很难透过血液和卵泡膜之间的屏障进入卵泡,而-胡罗卜素能够透过卵泡膜进入卵泡,转化为维生素A,调节生殖活动。VA还具有保护上皮组织健全、完整的作用,是黏膜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对生殖器官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3、蛋氨酸

野猪饲粮中蛋氨酸一定不能缺乏。蛋氨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

4、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细胞(如卵子)间质的完整,使卵子健壮。缺乏VC时还可以引起坏血病、贫血和抵抗力下降。

波斯猫要怎么繁殖


波斯猫是人们最喜欢的宠物猫之一,有猫中贵族的美称。波斯猫是长毛猫的一种,它的形态看起来非常优雅,性情也很温和,很多人看过它的第一眼后就喜爱上它。波斯猫是哺乳型动物,在繁殖的过程中也是需要饲养者们精心呵护和管理的。那么波斯猫要怎么繁殖呢?在波斯猫繁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波斯猫要怎么繁殖?

波斯猫的正常怀孕周期是在63-67天左右。在波斯猫怀孕初期,饲养者并不需要给与特别的饮食管理,但是必要的行为管理就非常的重要了,饲养者应该限制波斯猫大幅度的运动和奔跑,避免波斯猫由于撞击和过激的运动而导致流产。

随着猫咪怀孕期的延长,腹中胎猫逐渐的长大,波斯猫的食量也会逐渐的增加。饲养者在波斯猫怀孕的中后期,应该为它准备足够的、营养丰富的、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每天可以为波斯猫准备瘦肉、鱼肉等蛋白质食物,适当准备一些青菜,日补钙片0.2克。同时减少粮食类碳水化合物食量,以免波斯猫过肥而导致难产。

在波斯猫临近产期的时候,饲养者还应该帮助波斯猫做好备产的准备。为猫咪选择安静舒适的生产地,准备足够大、舒适干净的产箱、剪刀等等。在波斯猫临近分娩的时候,不要去惊扰它,饲养者可以在一旁静静的观察波斯猫的分娩状况,当发现宠物猫出现生产困难时,在及时的给与帮助,让胎猫可以健康安全的降生,同时也保证母猫的生命安全。

波斯猫繁殖注意事项:

1、对象的选择:一般说呢,纯种猫配种必须选择同种的纯种猫,这样生出来的后代才会血统纯正。体型差异大的波斯猫不建议交配,容易导致生产时出现难产。

2、配种前的准备:保证公猫的营养,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精液,宝宝才会健康。母猫应该剪掉指甲以免抓伤公猫。

3、配种场地的选择:应选择安静、少扰少的地方。

4、主人的协助:缺乏经验的母猫对公猫爬跨有抵触,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帮助保定母猫,按住母猫的前肢和颈部,不让它回头咬到或抓到公猫,帮助公猫交配。

5、判断成功的方法:公猫会准确地叼住母猫的颈部,趴在母猫身上交配,一般需要1~10分钟交配可以完成。母猫在交配后会发出大叫声,回头攻击公猫。公猫闪开后,母猫不停打滚舔阴部。

6、不同品种的交配:在繁育纯种猫的时候,除了同品种间的繁殖,允许一些纯种猫之间的杂交,它们的后代也是被权威猫会认可的。

以上就是有关波斯猫的繁殖知识介绍。波斯猫是一种人们比较喜爱的高贵宠物,在波斯猫的怀孕中后期,饲养者们要给它准备好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来保证它有足够的营养,使波斯猫能够顺利的生下小波斯猫。波斯猫在繁殖的时候比较敏感,饲养者们要小心,不要轻易碰触它们的肚子,不然会做出攻击的行为。

鹦鹉鱼要怎么进行繁殖


鹦鹉鱼其实是台湾人无意间发现的人工杰作,它的来历很奇特。鹦鹉鱼的父亲是红魔鬼,母亲是紫红火口,都属于南美大型慈鲷科鱼类。它红色的身躯和憨态可掬的外形吸引力了鱼友,三角型无法闭合的最,高高隆起的背部,大大的眼睛,让人很稀罕。那么,鹦鹉鱼要怎么进行繁殖?鹦鹉鱼的繁殖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鹦鹉鱼要怎么进行繁殖?鹦鹉鱼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一、鹦鹉鱼的繁殖方法

鹦鹉鱼虽然可爱,它完全是人工的产物,虽然可爱但是却经过人工雕琢。它的来源,它的体色,它的体形都是人工雕琢的。鹦鹉鱼在还是幼鱼的时候是黑不溜秋的样子,后来黑色慢慢退掉,变成粉红色,在此时这就要喂食增色饲料,给其增色,为以后艳丽的色彩打下基础,否则错过了时期,即使以后喂增色饲料也无济于事。它最普遍的是红色,但是体色多边,随着环境水温而有所变化。通常水温较低或者刚刚换水就会体色变淡,呈现粉红色或白色。它还有黄色的品种,由于杂交,它的基因恨不稳定。为它特殊紫色饲料,长大了就是紫色的。

鹦鹉鱼之间的卵无法繁殖,就相当于骡子,要想得到鹦鹉鱼只能通过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来繁殖。由于慈鲷类鱼领地挂念强,两只鱼在一起往往会打架,直至置另外一只于死地,所以繁殖前,将父本红魔鬼和母本紫红火口麻醉然后用剪刀把他们的嘴和牙剪掉然后止血消毒,怎么样?残忍吧。孵化不久的小鹦鹉要喂他们色素饲料,如果想要得到独角兽品种则把他们的背鳍剪掉一部分,如果要得到一颗心品种,把他们的尾鳍全部剪掉。

二、鹦鹉鱼的繁殖环境

1、水质要求: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左右、溶氧8毫克/升。

2、温度控制: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3、饲养管理: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以上就是关于宠物鱼鹦鹉鱼的繁殖技术以及繁殖方法,对于想要饲养鹦鹉鱼的朋友来说,在饲养之前最好查询一些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想我们上面提到的关于鹦鹉鱼的繁殖方法就属于其中的一种。鹦鹉鱼的繁殖,除了要有一个正确的繁殖方法外,还要有一个适合的繁殖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繁殖的顺利进行。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鹅要怎么提高繁殖力


鹅是世界上饲养最多的家禽之一,也是今年来很受养殖者们欢迎的养殖项目之一。在鹅的养殖过程中,用于繁殖其后代的鹅就称为种鹅或鹅的亲本。顾名思义,种鹅就是用来繁殖后代的鹅。那么,种鹅要怎么来提高繁殖力呢?接下去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提高种鹅繁殖力的方法吧。

1.选择优良种鹅:选择种鹅除了考虑到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挑选体格健壮、精液品质好、无杂毛的公鹅留种。

2.加强后备鹅的培育: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要定时不限量地喂全价饲料,一般每日喂3-5次。从4月龄至产蛋配种之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料量,精料酌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吃足青料。将公母鹅分开饲养。在开产配种前15-20天,开始逐步增加精料给量。

3.优化鹅群结构:在生产中应及时地把过老的公母鹅淘汰掉,及时补充新的鹅群。一般母鹅的利用年限不超过3年,公鹅利用年限不超过4年。

4.繁殖季节采取科学补饲:鹅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10月份至翌年的5月份,为了获得量多质优的种蛋,必须进行科学的补饲。其方法是:每天补饲4次,分别在上午7:00和11:00,下午的3:00和7:00进行,每只补饲精料200克,另加喂青草、菜叶0.5-1.0千克,酒糟、红苕或胡萝卜0.25千克左右,将精料、粗料拌匀喂给。

5.充分配种:一般大型鹅种其公母比例为1:3-4,中型1:4-6,小型1:6-8。人工授精是提高种鹅受精率一种最有效和最好的方法。

6.合理的光照: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就可满足鹅产蛋、配种的需要。

7.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产蛋种鹅每千克配合日粮含代谢能为10.3-10.7兆焦,粗蛋白16%-17%,钙磷比为2.5-3:1。配合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实行自由饮水,自由放水。为提高种鹅的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应以全价配合饲料喂种鹅。

8.搞好疫病防治:对本地区的常发疾病一定要进行疫苗接种或药物防治,要做到每天打扫圈舍1-2次,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无害的消毒液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饲料中应定期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种鹅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鹅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

以上就是有关种鹅的知识介绍。在鹅的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种鹅的繁殖能力,要做好优良种鹅的选择,以及优化鹅群的结构来进行合理的配种等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整个种鹅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种鹅为种植户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春夏气温多变时养殖锦鲤要谨防寄生虫病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锦鲤开始活动摄食,进入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但同时每年3月至4月是一年中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正值春季转为夏季,气温明显回升,同时由于阴天梅雨等天气在此季节经常出现,降水量明显增多,光照不足,气压较低,气温起伏变化较大,常有寒潮和强冷空气影响,乍寒乍暖天气较多,容易造成池养锦鲤应激反应增强,导致鱼病逐渐增多。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鱼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就要到来。

据顺德乐从镇及龙江镇的部分养殖户反应,今年自4月以来,部分养殖场的锦鲤就发生了各种寄生虫病,尤其是车轮虫病比较严重。而锦鲤受寄生虫寄生会影响外观,降低观赏价值。因此,要积极防治,平时注意调节好水质,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较为成熟的杀虫药品进行杀灭。以下介绍锦鲤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1、锦鲤三代虫病:病鱼体表或有充血,或局部有粘液脱落褪色,部分鳃丝溃烂。镜检可见鱼鳃部有三代虫。采用传统的杀虫药能有效治疗此病,用高锰酸钾与晶体敌百虫合剂(17:3)全池泼洒,用量为1~2ppm,低温下仍有较好效果。2、锦鲤指环虫病:指环虫一般寄生在锦鲤鳃上,破坏鳃组织,造成鱼体贫血、消瘦。病鱼鳃丝粘液增多,浮肿,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有腐烂现象;鳃盖张开,行动迟缓,吃食量急剧下降,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反应,浮在岸边水面不动或在水中急剧窜跳。防治方法:(1)发病后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病鱼15~30分钟。(2)全池泼洒甲苯咪唑,剂量为每亩每米水深15克,在用药后72小时内不加注新水。(3)内服恩诺沙星药饵,每100千克鱼每天用2克恩诺沙星原粉拌饵,分三次投喂,6天一个疗程。(4)待病情得到控制后,患病鱼池要换注20厘米左右的新水。3、锦鲤车轮虫病:车轮虫主要破坏锦鲤鳃组织,影响鱼呼吸,使鱼致死。发病后病鱼做出擦底和缩起鱼鳍的动作。锦鲤鳃部被病原体侵袭后喜欢在水表面或池边游动,似浮头状,身体瘦弱,鱼儿呆滞,体色较深,鱼体失去光泽。防治方法:(1)食盐洗浴法:用浓度为1%~2%的食盐水溶液,对病鱼进行药浴治疗,洗浴10分钟左右,隔日1次,连续3次。将病鱼专缸或专池静养,小心呵护。(2)高锰酸钾药浴法:每5千克养鱼用水溶入0.1克高锰酸钾药剂,药浴病鱼,洗浴15~25分钟,隔日1次,连洗3次。将病鱼专缸或专池静养,小心呵护。(3)敌百虫溶液药浴:0.2ppm的敌百虫溶液药浴病鱼1小时左右,每天一次。鱼池泼药杀虫药剂要视水体的肥瘦、天气、水温、鱼群活动情况安排。有经验的养殖户提醒:在用药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千万不能过量用药,否则易造成锦鲤死亡。在天气、水温正常,鱼群无明显异常时可在下午3~4时泼洒药水;杀虫时应特别注意观察锦鲤的表现,如出现狂游、抖动、贴边、浮头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换水50%并增氧,再进行观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杀虫结束后,应立即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猪鼻龟要怎么养?饲养猪鼻龟的方法


猪鼻龟是长相最为奇特的淡水龟之一,它的鼻部长而多肉,形似猪鼻,所以有了猪鼻龟的称号。猪鼻龟是高度水栖的动物,很多幼年的猪鼻龟可以选择直接养在鱼缸里。现在已经很少会见到野生的猪鼻龟了,越来越多的猪鼻龟是人工饲养的。那么,猪鼻龟要怎么养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饲养环境

充足的阳光能够促使水中植物的生长,间接提高水质,不过往往猪鼻龟也喜欢咬水草。猪鼻龟很喜欢挖缸底的碎沙石,表面圆滑的沙砾很适合做底材。不过,太厚的底材可能导致难以清洗并容易导致龟只误食,所以有些饲养者喜欢没有底材的饲养缸,若非出于繁殖的需要鱼缸里可以不铺设陆地。

水质管理

饲养猪鼻龟水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必须配备过滤装置并安装紫外灯,抑制水中的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以减少皮肤感染的发生。猪鼻龟原生地河床底部富含石灰质,导致河水呈弱碱性(pH8.0~8.3),足以证明pH8.0~8.3的弱碱性硬水是饲养猪鼻的最佳水质。水温则必须保持在26~30℃之间。

饵料投喂

猪鼻龟幼龟偏向于肉食性,可多喂些鱼虾、牛肉、蚯蚓、红虫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其生长所需,但喂前要切成适当的小块以便龟的吞食。幼龟一般不喜植食,但成龟比较喜欢,所以饲主可以投喂粟米、香蕉、梨等甜度较高的蔬果,另外也可试喂苦草、金鱼藻、菊花轮藻等各种水生植物以利平衡营养。

混养搭配

猪鼻龟千万不要与清道夫(带吸盘的鱼)混养,如果猪鼻龟有外伤,会破坏其皮肤表层造成二次伤害,导致皮肤溃烂。建议用彩虹鲨(红尾鲨)这类小热带鱼,嘬力小,频率高,对猪鼻龟没有伤害,能很好的给猪鼻龟清理背甲。

人工繁殖

猪鼻龟人工繁殖成功的报道极为少见,已经成功孵化猪鼻龟的那些饲养者发现它们呈现出温度依赖性的性别决定现象,也就是说性别决定于卵在孵化时的温度。温度保持在27.7~30℃时,卵里孵出的是雄龟(另有作者称32℃时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为雄性,高半度即全为雌性,条件似乎过于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到70天不等,人工饲养的龟苗生长十分缓慢。

以上就是有关猪鼻龟的饲养知识介绍。饲养猪鼻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它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一定要有好的过滤设备,这也是饲养猪鼻龟的关键所在。猪鼻龟是很温顺的动物,但是同类之间免不了会有斗争的存在,所以饲养猪鼻龟最好是单只饲养。

养殖田螺饲料的需求特点


田螺我想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这几年我国夜宵行业的迅速发展,田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夜宵的行业当中,田螺的市场占有率是非常大的,因此这几年田螺的养殖前景也是非常不错的。

养殖田螺饲料的需求特点

养殖池应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1、仔螺饲料。仔螺产后两星期要开始投饵,开始宜用蛋黄,l~2天后即可让其摄食天然饵料。田螺摄食时,用其齿舌舔食饵料,所以投喂固体饵料时,必须泡软,以适合于摄食

2、幼螺饲料。田螺放人池后,即开始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茶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田螺摄食。

3、成螺饲料。成螺饲料需求1年可分为4个时期:

①3~5月份为交配前的准备期,开始摄食。

②5~8月中旬为产卵、肥大期,前期食欲急增,后期因产卵和高温的影响,食欲有时不振。

③8~10月中旬为冬眠前作准备,早期食欲渐盛,积贮养料,准备冬眠。进入冬眠前,其食量减少。

④当春天来临、田螺冬眠后开始醒来时前一星期开始投喂有机肥料(5)产卵准备期及冬眠准备期均需给食,以每周投喂2次饲料为宜。其投饵量可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水质状况灵活掌握。(6)田螺最适合在20~26℃范围内生长。、当水温低于15度或高于30度是,则不需要投饵

田螺养殖前景

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它含蛋白质达10.3%、脂肪1.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

养殖田螺赚钱吗

田螺为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总称,其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圆田螺、田螺、黄螺、蜗螺、香螺等。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它含蛋白质达10.3%、脂肪1.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目前在广东、福建等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大力发展。

田螺的经济效益分析

1、饲养幼螺当年有效益。早稻插秧后7~15天放养6万只田螺苗,到晚稻收割时已达到出售的规格,以成活率90%计算,共有5.4万只,平均每只重10克,共540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6元,共收入3240元。

2、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人3390元。2.当年支出:973元。收支相抵,盈利2417元。第一年放养大螺1100只,留在鱼沟、鱼坑内继续饲养作为第二年的种螺。进行自繁自养,可省去种苗钱,收益更高。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知,田螺的成长也是分为好几个阶段的,每个阶段它所需要的饲料配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它的每个阶段的生长习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者要注意区分对待。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猪母猪繁殖时要满足营养需求》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妊娠母猪”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9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