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能量

能量是机能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第一营养要素,对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不足,会导致性成熟推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延迟。母猪在妊娠后期的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断奶后的再次发情,使母猪产后的发情异常,出现不发情,或者发情期延长的现象,导致母猪的平均产仔间隔延长,降低母猪的繁殖率,从而使母猪的利用率降低。母猪在产后的能量水平过低会使母猪的配种受胎率降低。而瘦肉型母猪在哺乳期则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所需,另一部分则要满足泌乳所需。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种猪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公猪精液的重要成分,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成年公猪精液的品质会有所下降,活力变差,密度变低,公猪的配种能力变差。对青年母猪的影响则是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出现卵巢和子宫发育不正常,母猪出现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现象。母猪在哺乳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也非常的重要,对母猪的体况以及泌乳功能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给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饲喂含高蛋白质和高赖氨酸的饲料,可以提高乳汁中的雌激素含量,而乳中的雌激素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哺乳母猪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添加量,要根据母猪的泌乳量、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以及体蛋白质沉积数量等因素来确定。

3、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分为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其中常量矿物质元素中的钙、磷是猪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矿物质元素。钙、磷是猪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决定了骨骼的坚固性,并且是子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母猪在妊娠后期的摄入量过低会导致母猪在下一下泌乳期的泌乳量降低,当妊娠母猪的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时,母猪在产仔前后会运用骨骼中的钙和磷,钙、磷会随着乳汁流出体内,就会导致母猪体内缺乏钙、磷而瘫痪,甚至会影响生殖机能,当产仔20d后的母猪的泌乳量达到高峰时,更为严重。钙、磷的供应还要注意其比例,一般最佳的钙、磷比例为1.5∶1,当日粮中的比例小于该值时,会导致母猪的受胎率下降,还会出现流产、胎衣不下、子宫炎和输卵管炎等;而当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大于该值时,同样会影响母猪的生殖机能,会发生阴道和子宫脱出、乳房炎等疾病。因此要科学合理的搭配母猪的日粮,保证钙、磷的足够供应,但要注意其比例。可以给母猪饲喂青绿饲料,同时补充矿物质饲料或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并预防母猪瘫痪。

微量元素在猪的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却非常的大,研究表明,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把过氧化脂类还原,以保证生物膜的完整性。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硒可以对母猪的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这种作用可以协调内分泌的活动,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机能,从而提高母猪繁殖性能。进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成活率以及断奶重等;铬通常与胰岛素一起发挥作用,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铬可以增加母猪的窝产仔猪数、初生重、活仔率和个体重,还会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了母猪的繁殖率和利用率;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对维持机体体正常的生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维生素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可以促进母猪排卵,并能改善子宫内环境,并促进哺乳母猪乳汁的分泌,增强胎儿的活力和仔猪的免疫力,从而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维生素E是机体内必需的维生素之一,

可以作用于与性机能相关的一些激素,如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激素和前列腺激素等的合成与分泌,调节性机能,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在母猪的整个妊娠期添加维生素E,可以有效增加窝产仔猪数,并降低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及无乳症的发生机率。另外研究表明,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后,母猪的卵巢机能有着显著的增强,血清中的孕酮有所提高,而高浓度的孕酮值对维持母猪的妊娠和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5、粗纤维

在母猪的妊娠供给一定量的粗纤维,可以提高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为发育中的胎儿提供生酮物质,增加了胎儿体内能量的储备。母猪在妊娠期,应控制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10%左右,进入妊娠后期后,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8%左中,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使母猪有饱腹感,可以起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简介:徐长利(1971-),女,黑龙江绥化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徐长利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绥化152000)

相关知识

肉牛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水分的需求


1、能量的需求

肉牛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保持体温,从事各种生理活动,产肉、奶等产品,都需要一定的能量。一般能量的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肉牛的生长缓慢、体重减轻、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等。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是都能转化为肉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所需要的能量,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营养来源,在植物饲料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主要来源于谷物饲料,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粗纤维。

肉牛的能量的用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另一个是用于生产,即长肉、产乳、繁殖等的能量需要。肉牛的能量需要以净能来表示,各种饲料的热能被用于维持需要、增重和产奶的效率不同,这就使不同饲料的维持、增重、产奶的净能比率也不同,一般来说,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增重净能比例越低。

2、蛋白质的需求

蛋白质有各种氨基酸成分,是肉牛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犊牛和架子牛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育肥牛为13%左右。肉牛在早期的生长发育迅速,瘦肉的比例较大,所以蛋白质的需求量大,在3~6月龄时,肉牛日粮中粗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6.5%,7~9月龄为15%,10~12月龄为12%,13~36月龄为11%。另外,怀孕母牛在妊娠的最后2个月的胎儿增重速度快,需要蛋白质的量也较多。蛋白质的缺乏会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不良,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饲料中的植物性以及动物性的蛋白质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会影响牛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而从嫩度以及风味上影响牛肉的品质。

3、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是也参与了新陈代谢、维持牛体渗透压、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等生命活动。矿物质在牛体内的含量低,但是却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肉牛体内缺乏矿物质会使犊牛的生长迟缓、育肥牛的日增重降低、母牛的繁殖性能下降。但是矿物质元素的量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过量同样也会对肉牛造成危害,如钾过量会导致肌肉无力,血液循环紊乱,肢端出现水肿的现象。因此,在补充矿物质时要注意用量的范围。日常的饲料,如玉米和豆粕不能满足肉牛对矿物质的需要量,需要额外添加。

根据矿物质在肉牛体内存在的浓度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中的钙、磷在肉牛体内的分布最广,其中90%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钙、磷比例为2∶1。钙、磷过多或不足都有害,如果钙过多会抑制其他矿物质,如磷、镁、锌的吸收,导致软组织钙化等。犊牛体内缺钙和磷会使犊牛得佝偻病,成年牛得软骨病;钠和氯是肉牛体液中重要的离子,缺乏会导致肉牛的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生产中主要通过饲喂食盐来补充肉牛所需的钠和氯,按日粮干物质量的0.25%,将食盐混合在饲料中饲喂肉牛,即可满足牛对氯和钠的需要;除此之外,肉牛对硫的需求可以通过饲喂硫酸钠等含硫物来补充;在饲喂高水平的精料时,要注意镁和钾的供给。微量元素主要有铜、铁、锰、钴、硒等,其中铜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时肉牛会出现贫血的现象;铁参与了血红蛋白、细胞色素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缺乏会引起犊牛的生长受阻;硒是肉牛生长以及维持繁殖力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肉牛的生产力低下,母牛的繁殖率低,还会导致母牛产后出现胎盘滞留的现象。

4、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植物饲料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牛的小肠中可以转为维生素A,贮存于肝脏中,维生素A在维持暗视力和合成多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会导致牛患夜盲症,公牛则表现为不育或繁殖力下降。生长犊牛和成年牛最低的胡萝卜还给需要量为每100kg活重为10.6mg,繁殖母牛为19mg。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D,但是含麦角固醇,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牛体吸收后,贮存于肝脏中。肉牛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干物质275U。供给维生素D的两个主要方法是饲喂优质干草,并且通过让牛在户外多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就能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维生素E在肉牛体内主要起抗氧化作用,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肌肉萎缩或发生白肌病。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所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其中B族维生素有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等。

5、水分的需求

水分既是肉牛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犊牛体重的70%多为水分,肉牛饮水不足会导致肉牛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明显受阻等。肉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应该让肉牛自由饮水。

作者简介:田晓东(1971-),男,黑龙江绥棱人,大专,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方面工作。

田晓东

肉羊需要什么样的营养 肉羊的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1、能量

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是肉羊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肉羊对能量的需要是对饲料中有机物质的总需要量,只有能量满足肉羊的维持和生产所需,其他类营养物质才正常的发挥作用。肉羊对能量的摄入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及生命活动,供给生产所需,另一部分则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以备饥饿时使用。肉羊对能量的需求与体重、年龄、生长阶段以及日粮中的能蛋比有关,还随着生活环境、育肥、生理变化等发生着变化。因此,要根据肉羊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对能量的供给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肉羊所需。

2、蛋白质

处于各生理阶段的肉羊都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蛋白质供应不足会使肉羊消瘦、衰弱,甚至死亡。如果母羊在妊娠阶段蛋白质不足会使胎儿的生长发育不良,导致产死胎、畸形胎的机率增加,产后的泌乳量少,幼羊的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差。肉羊的瘤胃中的瘤胃微生物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有限,合成的数量和速度都不能满足肉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从日粮中额外的添加,合理的蛋白质供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及肉羊的生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肉羊在各生长阶段及生理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其中幼羊生长发育快,对蛋白质需求量较高。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减慢,对蛋白的需求量逐渐下降。育肥羊以及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羊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类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以及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不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要优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其中以鱼粉、血粉和肉粉的蛋白质品质最好。

能量和蛋白质作为肉羊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其比例关系直接影响肉羊的生产性能。日粮中提供适量的蛋白质,可使能量沉积量增加。当日粮中能量浓度低,蛋白质量不变时,羊为满足对能量的需要,会增加采食量,导致蛋白摄取量过多,多采食的蛋白会转化为低效的能量,造成饲料的浪费。因此,日粮中要保持合适的能蛋比,可以保证能量饲料的最大利用率。

3、矿物质

肉羊体内所含的矿物质种类丰富,但含量较少,约占0.3%~0.6%,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理过程。矿物质是肉羊体组织和乳汁中不可缺乏的成分,缺乏时会导致神经系统、营养运输、体内酸碱平衡等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危及肉羊的生命。

钙、磷是羊需要最多的矿物质,其中有99%的钙、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如果缺乏钙、磷会引起肉羊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停滞;导致公羊的繁殖力下降;幼羊会患软骨症,成年羊发生骨质疏松症;母羊产前或产后瘫痪,甚至死亡。钙、磷过量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元素的代谢,造成骨组织营养不良。肉羊日粮中的钙、磷比例要适宜,一般为(1.5~2)∶1为最适宜。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中缺钙,可以补充骨粉或石粉,缺磷则补充磷酸氢钙。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肉羊生命活动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营养物质,在饲料中的含量虽低,却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在肉羊的体内无法合成,需要在饲料中额外补充,才能满足肉羊维持和生产需求。

维生素A的作用是维持羊的正常视觉,促进细胞的增殖,调节相关养分的代谢。当舍饲肉羊大量饲喂劣质粗饲料时,常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而使未成年羊出现夜盲、失明;成年羊则表现为繁殖性能下降。因此,要饲喂肉羊优质粗饲料,其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在肝脏中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D的作用是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并制约骨骼和牙齿对钙、磷的沉积量。当机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起幼龄羊患佝偻病,成年羊则患骨质疏松。对于肉羊的管理要加强室外的运动,保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而对于经常见不到阳光的羊,则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或多喂青绿饲料。

维生素E可以有效调节生殖功能,并可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当肉羊体内缺乏维生素E时,会导致其发生运动障碍,不能站立。当母羊体内缺乏维生素E时,所产羔羊的体质较弱,成活率低。

5、水分

水不但是营养物质,还参与了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组织的形成,消化吸收,营养运输,器官的润滑,血液和体液的循环,泌乳的维持,内分泌活动以及繁殖等。如果肉羊的水分供应不足,当体内失去10%的水分时,羊即会有不舒适感,当失去20%~25%的水分时,就会危及羊的生命。所以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要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用水,在羊舍以及运动场内都应设置水槽或水盆,保证肉羊随时都能喝到水,在炎热的夏季更应注意水的供应。

作者简介:齐刚(1976-),男,辽宁北镇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方面工作。

齐刚

(辽宁省北镇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北镇121300)

火鸡需要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


为了提高火鸡生产效益,控制营养物质的供给很有必要。

火鸡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维生素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维持生命活动的要素。尽管火鸡对维生素的要求量很少,但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都会影响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直接造成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A能促进火鸡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和提高繁殖能力,缺乏时,火鸡易患眼病和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B族缺乏,雏火鸡生长发育不良,腿不能直立,趾弯曲变形。种火鸡缺乏维生素B族,则种蛋孵化中期死胚胎增多。

维生素D与体内钙、磷及锰的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D,雏火鸡出现软脚、瘫痪,种火鸡蛋壳质量下降,也有瘫痪发生。维生素E与生殖有关,充足的维生素E能保证种蛋有较高的孵化率,又能弥补饲料硒的不足。

火鸡在繁殖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高于其他家禽。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也离不开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主要指钙、磷、氯、钠、钾、镁、铁、锰、锌、铜、硫、钴、硒等。矿物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包括组成骨骼、蛋壳、羽毛等复杂的物质,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参与生殖等生理活动。

如果火鸡不能摄入足够的矿物质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饲养火鸡,特别是规模化舍饲火鸡必须按饲养标准添加各种矿物质,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果。

河蟹对饲料的维生素需求


维生素是分子量较低的一类活性物质,它也是河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不会产生热量和构成机体组织,也不能在河蟹体内合成,而必须从饲料中摄取。河蟹虽然对维生素的需求很少,但绝不能没有。如果缺乏维生素,河蟹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机能,使其生长减慢,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目前已发现的20余种维生素,按物理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河蟹对主要维生素的需求及其生理功能见下。
1.脂溶性维生素
⑴维生素A(抗干眼醇):形成视网膜的紫红色杆状体,对眼病有治愈作用,促进生长,保护上皮组织。当缺乏维生素A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会降低。
⑵维生素D(钙化醇):增加钙与磷的吸收和参与代谢,与形成骨质、钙化等有密切关系。
⑶维生素E(生育粉):防止维生素A、胡萝卜素、B族和脂肪酸的氧化。
⑷维生素K:促进血液凝固。
2.水溶性维生素
⑴硫胺素(维生素B1):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辅羧酶作用,抗神经炎。
⑵核黄素(维生素B2):参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与呼吸,和生殖有关。
⑶吡醇(维生素B6):辅酶的成分,是氨基酸转移反应等的催化剂。
⑷维生素C(抗坏血酸):有利于生长,促进新陈代谢。
⑸烟酸(尼克酸):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抗神经障碍,抗消化障碍。
⑹泛酸:作为辅助酶A的成分,在脂肪酸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⑺胆碱:抗脂肪肝。

矿物质营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肉牛的影响


矿物质在肉牛体内的种类多,但是含量少,总量仅为体重的3%~4%。矿物质不像能量物质及蛋白质类物质一样,为肉牛提供能量以及蛋白,但是却是肉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参与了肉牛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如矿物质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肌肉、血液、皮肤以及激素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参与多酶的组成,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矿物质还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对其他体液的酸碱度、渗透压起着调节的作用。所以,矿物质是肉牛健康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根据矿物质在机体内的含量可以将其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主要有钙、磷、钠、氯、钾、硫、镁等;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铜、钴、碘、锰、锌、硒等。在实际的生产中,矿物质的缺乏症一般为慢性的,急性矿物质缺乏症以及引起的死亡现象很少见,通常都是日粮中矿物质营养成分的长期缺乏导致的。

1、肉牛对常量矿物质元素的需求

钙、磷在肉牛的体内分布最广,主要存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组织、体液以及血液中也有少量存在。其中血液中的钙参与凝血过程,可以调节神经的兴奋性;磷是维持血液正常反应的缓冲剂,参与肉牛体内能量、脂肪的代谢等,同时,磷还是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的重要成分。如果饲喂肉牛的日粮中缺乏钙、磷,或者比例失调时会导致犊牛出现佝偻病,使肉牛生长缓慢,成年牛易患软骨症或骨质疏松症,容易骨折。母牛在分娩前后还会因为缺钙出现乳热症。当肉牛体内缺磷时,表现为食欲不振,关节僵硬,生长缓慢,繁殖障碍等。因此,在饲喂肉牛时要注意钙、磷的补充,并且在补充时要注意钙、磷的比例合理,维生素D对钙、磷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应当给肉牛,特别是在犊牛阶段补充维生素D,可以利于钙、磷的吸收。在钙、磷的供应上要注意避免过量的问题,如会钙的摄入过多,会抑制其他类矿物质元素,如磷、镁、锌的吸收,还会使软组织发生钙化。对于肉牛来说主要的钙、磷来自于矿物质饲料,通常豆科类干草的含钙量较多,当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时可以适当添加骨粉、贝壳粉、磷酸钙等进行补充。

钠和氯分布于肉牛体内的软组织和体液中,对维持肉牛体液的渗透压、调控酸碱平衡及水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钠和氯的缺乏会导致肉牛的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实际生产中通常以饲喂肉牛食盐的方式来满足肉牛对钠和氯的需求,食盐即是营养品,又是调味品。日粮中添加食盐除了满足肉牛对钠和氯的需求外,还可以起到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食盐是维持肉牛健康、生长及泌乳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盐的缺乏会导致肉牛食欲下降,消化机能减退,犊牛的生长发育受阻,母牛出现消瘦,精神状态不佳,被毛蓬乱。严重的盐缺乏还会导致肌肉颤抖,四肢运动失调,心率不齐。

硫是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及B族维生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牛瘤胃纤维素的消化。硫缺乏会导致瘤胃微生物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受阻,使肉牛的生长速度下降。可以通过饲喂硫酸钠等含硫化合物来补充肉牛对硫的需求。

镁和钙、磷一样是形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在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肉牛对微量矿物质元素的需求

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肉牛体内的基础代谢,可调节细胞的氧化速度。如果体内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的分泌受阻,使牛体的甲状腺增生肥大,基础代谢速率降低,公牛精液的质量变差,犊牛的生长速度缓慢,骨架矮小。成年牛则会发生黏膜水肿,繁殖机能紊乱。长期采食缺碘地区的饲料都会发生碘缺乏。如果肉牛缺碘可以用碘化食盐或者碘化钾来进行补充。

硒是肉牛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肉牛缺硒会导致其生产力低下,母牛的繁殖力下降,还会导致母牛在产后的胎盘滞留。同时硒还是谷胱甘胱过氧化酶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起抗氧化作用,从而起到保护体细胞的和用。日粮中硒的缺乏会导致犊牛发生白肌病,使其生长受阻。

钴是肉牛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可以促进红细胞的成熟。钴的缺乏主要表现为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肉牛出现贫血症状,食欲减退,极度消瘦。犊牛的生长停滞。一般动物性的饲料中的钴的含量丰富,植物性饲料中钴的含量和当地土壤中的钴含量有关。

另外,微量元素铜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不足会导致贫血、腹泻等;铁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缺乏会引起犊牛的生长受阻,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锰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肉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及血液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锰的缺乏会导致母牛发情不规则,排卵异常。

作者简介:曲宏伟(1969-),男,黑龙江嫩江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原科技推广与服务、草原管理方面工作。

曲宏伟

维生素A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维生素A对牛肉品质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对牛肉脂肪的影响。现主要从维生素A对内牛体增重、牛肉脂肪含量及分布、脂肪颜色、脂肪氧化和肌肉嫩度的影响等几方面探讨了维生素A在牛肉脂肪形成中的影响及作用,表明维生素A在肉牛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维生素A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1、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

维生素A在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生成的同时,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也随之下降,并且维生素A能够调节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同时维生素A在储存和代谢过程中,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维生素A,有可能解除抑制,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维生素A也能够调节动物体内生脂基因转录和附睾原代脂肪细胞的表达,这说明维生素A是参与调节肉牛体内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物质,而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肉牛体内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2、对肉牛增重的影响

张幸开研究表明,用添加50%饲养标准维生素A的饲料饲喂肉牛,其体增重高于饲喂未添加维生素A和高添加维生素A的饲料肉牛,并且维生素A在肉牛育肥的前期与脂肪沉积呈负相关,育肥后期对脂肪形成却影响较小。OkaA等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肉牛脂肪的形成受肉牛的年龄影响,23个月龄前对日本和牛的体增重没有明显影响,育肥后期饲喂高水平维生素A日粮有利于肉牛的体增重。

3、对脂肪分布及含量的影响

牛肉中脂肪的分布及含量决定大理石花纹的等级。李军涛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A能显著增加育肥120天阉牛的臀中肌和背最长肌脂肪的含量,Okacs]试验表明,饲喂高维生素A日粮的阉牛能够增加其皮下脂肪的厚度,万发春报道,饲喂高维生素A日粮的杂交肉阉牛背部和肋部皮下脂肪的厚度会增加,低维生素A能够增加背最长肌脂肪含量,还可降低用于无用脂肪沉积的饲料消耗。

由于低水平维生素A日粮能够提高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此降低日粮中维生素A水平能够提高和牛肉大理石花纹的等级,提高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减少肉牛的背膘厚度,且肉牛背膘厚度随着维生素A前体(p-胡萝卜素)水平的增加而出现递减的趋势。Oka等研究表明,维生素A影响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受育肥牛年龄的影响,当育肥牛年龄超过23个月时,肌肉大理石花纹改善作用不明显。李军涛用秦安杂交阉牛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15~24月龄之间的育肥肉牛肌肉大理石花纹影响明显。

4、对脂肪颜色的影响

脂肪颜色主要来自饲料的维生素A前体——胡萝卜素,饲喂低胡萝卜素含量饲料的肉牛,其肌肉脂肪呈白色,而饲喂胡萝卜素含量高的玉米等饲料,肌肉脂肪一定程度上呈黄色。

5、对肌肉保水力的影响

肌肉保水力直接影响牛肉的嫩度、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保水力高的牛肉鲜嫩、多汁,保水力低的牛肉可溶性营养成分损失大、比较干硬,低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日粮能够使肉牛肌肉保水力提高,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6、对肌肉嫩度的影响

剪切力是衡量牛肉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剪切力值高,牛肉嫩度低。肌肉嫩度与肌间脂肪含量多少有关,肌间脂肪含量越高,牛肉嫩度越大,剪切力值越低。牛肉嫩度与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万发春报道,1100万IU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日粮能够改善肉牛肌肉嫩度。

鳙鱼对10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消化率

消化率是指动物消化道吸收的能量或营养物质占摄入食物总能量或者营养物质总量的百分比,它是鱼类等水生动物对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吸收状况的反馈。消化率的测定是评价饲料原料营养水平的必须指标之一,也是设计成本合理、配制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和适当的饲料配方不仅可以节约养殖成本,而且对于控制不同原料在饲料中的比重、减少饲料成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水产饲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陆续开展了鱼类饲料原料的消化率相关工作,包含罗非鱼、鲑鱼、鳕鱼、鲤鱼、草鱼和青鱼等主要经济鱼类,另外,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近年来有相应的消化率数据报道。然而,鳙鱼饲料原料消化率数据目前尚无报道。

鳙鱼

鳙鱼属鲤科,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该种类分布广,在我国从南到北的淡水流域几乎都有,因其头大、肉质鲜美,具有较好的水产养殖前景。据《2016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报道,鳙鱼的年产量达335.94万吨;有关鳙鱼配合饲料的进展与生物饲料的开发已经有了初步研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猛增,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亟待开发;而膨化饲料因其内部有机物分子结构改变,具有淀粉更易消化、蛋白质更易利用的优势,鳙鱼对其适口性更好。另外,研究和了解鳙鱼对主要饲料原料的生物利用率,是开发优质高效配合饲料的前提。综合以上的研究现状,弥补和完善鳙鱼的饲料原料生物利用率数据库是研发鳙鱼配合饲料的必备基础。以鳙鱼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对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期为鳙鱼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及设计高效率、低成本、环保的鳙鱼饲料配方提供基础依据。

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

消化率是指动物消化道吸收的能量或营养物质占摄入食物总能量或者营养物质总量的百分比,它是鱼类等水生动物对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吸收状况的反馈。消化率的测定是评价饲料原料营养水平的必须指标之一,也是设计成本合理、配制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和适当的饲料配方不仅可以节约养殖成本,而且对于控制不同原料在饲料中的比重、减少饲料成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水产饲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陆续开展了鱼类饲料原料的消化率相关工作,包含罗非鱼、鲑鱼、鳕鱼、鲤鱼、草鱼和青鱼等主要经济鱼类,另外,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近年来有相应的消化率数据报道。然而,鳙鱼饲料原料消化率数据目前尚无报道。

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

从表1中可知,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69.9%~85.7%,其中鱼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达到85.7%,显著高于其他9种饲料原料(P<0.05);其次,豆粕、花生粕、菜籽粕、DDGS、棉籽粕和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也较高,均达到了80%以上,显著高于除鱼粉以外的其他各组饲料原料(P<0.05),其中花生粕、豆粕和棉籽粕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棉籽粕、DDGS、菜籽粕和玉米蛋白粉之间也差异不显著(P>0.05);酶解羽毛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仅仅只有69.9%,显著低于其他9种饲料原料(P<0.05);而米糠和小麦麸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也比较低,分别为76.4%和76.1%,显著低于除酶解羽毛粉以外的其他各组饲料原料(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鱼粉>豆粕>花生粕>棉籽粕>DDGS>菜籽粕>玉米蛋白粉>米糠>小麦麸>酶解羽毛粉。
10种饲料原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除玉米蛋白粉以外,均超过80%以上,其中鱼粉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9种饲料原料(P<0.05);其次,豆粕、棉籽粕、米糠、花生粕和菜籽粕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彼此相当,为83.7%~85.3%,五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DDGS、小麦麸和酶解羽毛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低,显著低于除玉米蛋白粉以外的其他6种饲料原料(P<0.05),但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0种饲料原料中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低,仅为73.5%,显著低于其他9种饲料原料(P<0.05)。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大小顺序为:鱼粉>棉籽粕>米糠>豆粕>花生粕>菜籽粕>小麦麸>DDGS>酶解羽毛粉>玉米蛋白粉。

所有试验饲料原料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达到81%以上。其中,棉籽粕、鱼粉和菜籽粕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在88.8%以上,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除豆粕外其他饲料原料(P<0.05)。豆粕和DDGS的粗脂肪也有较好的利用效果,其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8.7%和86.4%,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小麦麸和米糠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相当,在83.3%~86.1%之间,四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酶解羽毛粉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9种饲料原料(P<0.05)。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鱼粉>菜籽粕>棉籽粕>豆粕>DDGS>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小麦麸>米糠>酶解羽毛粉。从总能表观消化率方面来看,除酶解羽毛粉以外,鳙鱼对其他9组试验原料的总能表观消化率均在84.0%~86.3%之间;酶解羽毛粉的总能表观消化率为81.9%,显著低于其他9组饲料原料(P<0.05)。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米糠>鱼粉>菜籽粕>DDGS>豆粕和棉籽粕>小麦麸>花生粕>玉米蛋白粉>酶解羽毛粉。

鳙鱼对10种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从表2中可知,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65.59%~99.17%,不同种氨基酸在同种饲料原料中的表观消化率不同,而同一种氨基酸在不同种饲料原料中的表观消化率也相差很大。亮氨酸和精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普遍较高,在酶解羽毛粉中,这2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高达97.81%和99.17%,而在小麦麸中,这2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也分别达到了81.06%和94.60%。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在酶解羽毛粉中均是最高的,而这9种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在小麦麸中是最低的;异亮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较其他氨基酸较低;在鱼粉中,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较低的是苏氨酸和缬氨酸;在小麦麸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的为异亮氨酸。

赖氨酸和苏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苏氨酸表观消化率最高的是酶解羽毛粉(97.38%),显著高于除鱼粉、豆粕以外的其他7组饲料原料(P<0.05);而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最高的是鱼粉(97.94%),显著高于除豆粕、棉籽粕以及酶解羽毛粉以外的其他6组饲料原料(P<0.05);这2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在鱼粉、豆粕和酶解羽毛粉之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

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鱼粉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为98.15%,除与豆粕(94.11%)、菜籽粕(93.76%)、棉籽粕(93.52%)和DDGS(95.22%)无显著差异(P>0.05)外,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小麦麸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82.49%)显著低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组氨酸的表观消化率:酶解羽毛粉组氨酸表观消化率最低,为90.48%,与花生粕(93.76%)、菜籽粕(92.77%)和米糠(94.02)无显著差异(P>0.05)外,显著低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

总结

①鳙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豆粕和花生粕,二者相当;而酶解羽毛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小麦麸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比较低,在鳙鱼饲料中需谨慎控制。

②试验所得数据中鱼粉、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都是配制鳙鱼配合饲料的适宜原料,在考虑营养充分和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豆粕与花生粕蛋白可部分替代鱼粉蛋白,以降低饲料成本。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56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