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热应激的危害、表现和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2016-02-18

1、奶牛热应激的危害

1.1生产性能降低

奶牛发生热应激后,先导致食欲减退,减少采食,从而容易导致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奶牛受到严重的热应激刺激,即高温、高湿,会导致饮水大量增加,从而造成瘤胃内容物加速流动,引起消化不良,降低消化率。由于奶牛采食减少,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代谢,减少产热,相应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用于合成乳汁。如果温度达到26℃以上,会导致产奶量降低。

1.2繁殖性能下降

奶牛发生热应激时,会导致体内减少分泌催乳激素、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从而导致成年母牛不能够正常发情、安静发情或者能够发情但不会排卵。成年公牛发生热应激后会导致性欲减退,性腺萎缩,精子发育较差,容易造成不育。

1.3免疫力降低

奶牛如果长期经受热应激刺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奶牛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疾病。

1.4牛奶品质变差

奶牛发生热应激后,会导致分泌乳汁中的非脂固形物、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等指标降低。另外,在奶牛采取措施减缓或者治疗热应激时,也会导致牛奶品质受到影响。

2、临床表现

通常临床生产中可见大多病牛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张口喘息,鼻镜干燥,结膜潮红,呼吸频率加速,心跳次数增加,增加排汗量,经常性口渴,减少粗饲料采食量,增加采食精料。减少排尿,排出稀薄粪便。泌乳奶牛会导致产奶量减少,乳蛋白比率、乳糖含量、乳脂率降低,导致乳汁营养水平降低。母牛患有热应激尽管不会对排卵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会缩短发情持续时间,延长发情周期,表现出不明显发情,无法适时进行配种。另外,母牛如果体温过高,会降低授精后的受胎率和妊娠率,造成早期胚胎更容易发生死亡,容易出血流产,所产犊牛初生重较小。种公牛患病后尽管不会影响性欲、射精量以及精子密度,但会降低精液品质和精子活力。

3、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选择在清晨和午后温度较凉爽的时间进行放牧,在温度较高的阶段及时收牧,还要注意防止在放牧过程中采食过多的露水草。收牧后奶牛要在阴凉干燥的圈舍内饲养,如有需要还可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另外,加强蚊虫防治,避免牛群受到惊吓,为其创造比较舒适清凉的环境。适时调整奶牛日粮组成和饲喂时间,夏季一般每天饲喂4次,即在夜间增加1次,选择在清晨和夜间温度较低的时候饲喂,且适当延长采食时间。饲料配方也要进行调整,尤其是适量添加具有抗热应激作用的添加剂。

3.2药物预防

近几年,根据夏季高温的特点,结合我国传统医学的的理论,即“理、法、方、药”辨证施治,还要考虑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性特点,选择使用含有一定营养和具有药物作用,且安全无害、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无抗药性的芳香型中草药,用于抗应激。据报道,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不仅能促使产奶量提高,改善乳品质,还能够使其具有较高的抵抗环境热应激的能力,导致其在夏季发生感冒时明显减少发热。还有报道表明,奶牛精料中分别添加0.5%的板蓝根和甘草,可使产奶量和受胎率都有所提高;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甘草、白芍、黄苓、淡竹叶、苍术、板蓝根、黄茂、石膏、当参等中草药,可使其平均料奶比和产乳量提高;添加混合中草药(主要成分是甘草、芦根、石膏草和夏枯),能够预防奶牛中暑,减轻热应激,还能够使产奶量提高,减少饲养成本。

3.3治疗措施

主要对病牛采取对症治疗,并配合物理降温等。病牛要避免处于通风凉爽的圈舍,服用适量的冷盐水,全身用25℃左右的水进行浇洒或者在头部用冷水冲洗,还可使用冷水进行灌肠。在病牛耳部静脉放出1000~2000mL血液。如果病牛出现高烧,且呼吸过于急促,要注射镇静剂和退热剂。病牛可静脉注射由500mL25%葡萄糖液、1000~2000mL生理盐水、50mL40%乌洛托品、10~20mL10%安钠咖、1g维生素B1、3g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用于缓解呼吸困难、肺部水肿以及强心,一般每间隔3~4h进行1次;或静脉注射由500mL25%葡萄糖液、1000~2000mL生理盐水、300~400mL5%碳酸氢钠、10~20mL10%安钠咖组合的混合溶液,每天2次。如果病牛卧床不起,要在身下铺垫干草,且定期辅助其进行翻身,避免褥疮形成。

作者简介:常名明(1971-),女,黑龙江杜蒙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常名明

相关阅读

蛋鸡热应激的产生机理 蛋鸡热应激的控制措施


正热应激是指动物对高温环境所发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状态影响鸡体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物质的代谢,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高温对家禽的生产力及健康的不利影响已众所周知,因为鸡无汗腺,不能通过出汗排出剩余热量,加以被覆厚羽又难于排出辐射与对流热,特别是由于高密度饲养的采用,高生产性能鸡的引进,鸡舍降温设施受限等方面使鸡受高温应激影响更为加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热应激的产生机理和蛋鸡热应激的控制措施。

1、热应激的产生机理

1.1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蛋鸡产蛋的最适温度17-23℃,温度太高会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小,壳薄、脆,表面粗糙。高温会导致鸡的摄入量下降,缺乏营养,产蛋率下降。从21℃开始,环境温度每升高10℃,产蛋率下降o.5%,25-30℃,每高10℃,产蛋率下降15%;超过30℃,产蛋率急剧下降。

1.2血液指标变化

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鸡在急性热应激刺激下会出现热喘息,引起肺通气过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排放过多;血液中的碳酸浓度下降,pH值增加,严重时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但呼吸性碱中毒,热呼吸停止后很快恢复正常。

血清中离子浓度。在热应激刺激下,鸡血清中钙、钾、钠、磷浓度变化明显。热应激期间,鸡采食量减少,摄入量减少,与此同时骨钙几乎不被调动到血液中,尿钙排泄增加,然后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增加程度会随着热应激的时间而下降,血钙降低导致蛋壳薄。急性热应激的早期阶段,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血液pH值增加,为了保持平衡,通过肾脏和血液调节碱性离子,如钠、钾离子流动,降低血液pH值,导致钠的水平下降,也降低钾离子在血液中的浓度,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的分泌。热应激在一段时间后,激素醛固酮的作用下,血清钠水平上升,甚至超出正常水平,而钾离子水平进一步下降。磷的摄入量减少,导致血清磷水平下降得更快,钙、磷浓度比例显著增加。

血清有机物。鸡在高温度热应激,血糖、血脂和血清蛋白分别下降60%,41.9%和24.8%;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

1.3对激素的影响

生殖激素。高温环境会使产蛋母鸡峰值雌二醇水平下降,高温的作用影响下丘脑促垂体GnRH的合成和分泌,GnRH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影响卵泡发育,从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进一步影响卵子的成熟和排卵,产蛋下降。

甲状腺素。持续的高温使甲状腺萎缩,降低分泌活动,减缓鸡代谢,对于适应热应激很有帮助。由于甲状腺功能降低,使鸡卵巢重量、蛋重、蛋壳厚度降低。

肾上腺激素。热应激会增加皮脂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内脏血流量减少,影响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功能。同时,肾上腺素导致子宫和阴道环肌肉收缩和放松。

1.4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鸡患有急性热应激,细胞免疫受到抑制。热应激导致注射鸡血清中红细胞的抗体水平明显降低。热应激也可以影响某些传染病的鸡易感性。使用气雾法对6-7周的鸡进行新城鸡瘟病毒疫苗接种感染,当环境温度分别为o℃,10-13℃,21-23.5℃和29.6-32℃,死亡率分别为55%、75%、90%和100%。11℃环境温度中的鸡,球虫病病变明显低于生活在32℃的鸡。

2、控制措施

2..1增加营养浓度

高浓度的营养饮食,饲养成鸡在32℃下,饲料转化率提高,平均蛋重也有所改善。高温的环境,要特别注意平衡饮食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热应激降低蛋鸡摄入量,除了摄入足够的能量,其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取相应减少。满足鸡的营养需求,避免造成损失。建立一个高饲料配方,改善饮食能量浓度、提高蛋白水平前提下保持原来的蛋白质水平,更强调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合成量,同时提高蛋白质饲料的质量,减少棉浆、葵花籽膳食营养因子,如高纤维蛋白饲料的比例,改善蛋白质饲料利用率;提高磷酸钙的数量增加材料钙粉,增加钙源饲料粒度。提高植酸酶、植酸酶的利用率;鸡在高温压力下养分消化率降低,因此有必要使用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

2..2改善喂养方式

降低钙饮食的同时,单独喂钙提高采食量。鸡蛋一般位于卵巢下,所以每天下午单独喂养有助于提高鸡对钙的吸收。

2..3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根据血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添加到饲料或饮水碳酸盐,可以恢复身体酸碱平衡,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

2..4添加维生素C

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帮助鸡在高温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

奶牛不孕的病因 奶牛不孕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近几年,我国奶牛的饲养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饲养场重视奶牛的饲养,以期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饲养量的增多,奶牛患病的可能性也逐年增加,其中奶牛不孕的情况层出不穷,所以饲养者应该了解奶牛不孕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降低不孕对奶牛的危害,避免给奶牛场带来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不孕的病因奶牛不孕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因素。奶牛喂料量较少或者饲喂营养失衡的饲料,如饲料中含有过高或者过低水平的蛋白质,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能够使其发生不孕,特别是高产奶牛。奶牛分娩后过早增加精料的喂量,导致消化道及乳房过度兴奋,导致供应子宫的血液减少,使子宫复原受到影响,导致机体发情和配种时间延迟,从而使其较难配种受孕。另外,饲料中含有高水平的蛋白质,就会在体内生产大量的磷酸,同时缺乏钙、维生素A。由于奶牛体内存在大量的酸性物质,会导致机体失去生殖能力,并出现消化不良等疾病,造成体质减弱,对其发情、配种以及泌乳量产生不良影响。饲料含有低水平的蛋白质,奶牛就会开始动用体内储存的蛋白质,导致体内出现氮负平衡的现象,使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使其很难发情和成功受孕。另外,奶牛缺乏维生素,也能够引起生殖障碍。如奶牛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子宫以及卵泡止皮发生变性,使其不出现发情或者停止排卵;缺乏维生素B时,会导致发情周期紊乱;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钙盐的代谢失调,间接导致不孕;缺乏维生素E时,会导致生殖器官及其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不孕。奶牛日粮中长时间缺乏矿物质,也能够导致性周期紊乱,使其无法发情或者出现假发情。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奶牛发生应激,如果随意改变饲喂方式,舍内环境卫生较差,环境没有严格消毒,低温冷应激,高温高湿,缺乏饮水,噪音过大,运动不足等,都会直接对机体的生产和繁殖性能产生影响,从而都可能引起不孕。

疾病因素。奶牛在进行接产、助产及其他产科操作时,由于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会导致生殖道感染细菌,从而发生疾病性不孕。另外,奶牛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生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肾脏疾病等,也能导致不孕。

2、临床表现

先天性不孕症,即奶牛临床上表现出在达到性成熟以及繁殖年龄后,没有表现出发情,或者尽管出现发情但没有排卵,如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卵巢机能障碍等。由于饲养管理因素导致奶牛发情异常而没有适时配种,临床上表现出尽管能够发情,但没有规律,且发情表现微弱,如迟发情、早发情、暗发情、隐性发情等。奶牛卵巢功能处于休止状态或者发生持久黄体等,临床上表现出产后长时间无法发情,如泌乳期阶段休情、不发情等。奶牛由于患有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临床上表现出发情周期正常,直肠检查或者阴道检查也一切正常,但多次配种无法受孕,部分在发情期会流出混杂大量絮状物的阴道分泌物。奶牛由于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不孕,临床上表现出无法准确配种,并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或者死胎等,如布氏杆菌病等。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对于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青年奶牛,可使用50mL4%露它净溶液对子宫进行冲洗,经过12~15天,根据分泌物的情况再选择使用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药物对子宫进行冲洗,并配合肌肉注射20~40mL鱼腥草注射液,通常2个疗程就能够痊愈,症状严重时3~4疗程就能够痊愈。对于患有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经产母牛,可使用有生理盐水、青霉素、链霉素造成的溶液对子宫进行彻底冲洗,接着向子宫内注入20mL宫得康,通常2个疗程就能够痊愈。宫颈炎与增生,向子宫颈及颈口上注入奶油剂3~5mL,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2~3个疗程可治愈。对于患有输卵管炎的病牛,可肌肉注射3~5mL添加有200万IU链霉素或者100万IU青霉素的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使用4~5天,然后进行触检,如果没有好转则要继续注射药物,直到炎症完全消除,对于治疗后没有好转的年老奶牛要采取淘汰处理。对于患有卵巢囊肿的病牛,可使用促黄体素、促性腺释放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对于患有持久黄体的病牛,可肌肉注射5~10mL前列腺素,一般在5天内就能够发情;也可肌肉注射0.5~1mg氯前列烯醇,一般7天内见效;也可采取孕马血液疗法,即取20—40mL妊娠40—90天的孕马血液,添加适量枸缘酸钠,混合均匀后采取颈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还可皮下注射20mL胎盘组织液,间隔1~2天使用1次,经过8~10天就能够出现发情。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喂蛋白质水平适宜,并含有足够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钙、磷等),调整钙、磷比例平衡,同时确保饲料矿物质平衡。确保饲料多样化,供给充足的优质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干草、秸秆以及腐败的青贮饲料。奶牛可分别在每天上,下午以及夜间到舍外进行大约th的运动,且每天进行日光浴,刷拭l~2次牛体,保持血液循环良好,增强体质。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热应激的预防


现代畜禽业生产中,应激因素相对较多,如高温应激,运输、饲料成分和饲养方式的改变,疾病、投药与免疫接种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与生产性能。在禽类生产中,高温应激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热应激通过改变鸡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鸡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和繁殖能力等,常会给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生产实践中,了解高温对鸡的影响及在高温季节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鸡舍温度和鸡群热应激,以减少不必要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热应激的预防。

蛋鸡对不良环境表现的极为敏感,尤其是对高温,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易引发蛋鸡发生热应激。严重时还会发生中暑死亡,给蛋鸡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高温季节热应激的预防工作对于蛋鸡养殖来说非常的重要。

1、热应激对蛋鸡的不良影响

产蛋率下降。当蛋鸡处于热应激状态下时,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饮欲增强,饮水量增加,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而使得产蛋量下降,并且还会导致蛋的品质下降,蛋重减轻,鸡的体重也随之下降,进一步使得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另外,在采食量下降的同时,饮水量增加,会导致胃肠道内消化酶的浓度降低,消化能力变弱,而使得采食的饲料不能很好的被消化,导致饲料中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变短,而引发蛋鸡出现消化不良,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

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因鸡没有汗腺,并且全身覆盖羽毛,在炎热天气无法通过皮肤散热,而只能通过加快呼吸的频率来散发体内的热量,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时,蛋鸡的呼吸加快,气体的交接频率增加,此时过度的换气会导致血液中酸碱平衡失调,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从而导致蛋鸡产软壳蛋、破壳蛋的数量增多。

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菌侵袭。蛋鸡处于热应激状态下,血液中的IgG的水平和外源抗原抗体的滴度会降低,从而导致蛋鸡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多种疾病。另外,蛋鸡为了散热持续张嘴呼吸,如果舍内卫生条件较差,病原微生物较多,会导致空气中漂浮的病原菌通过气管进入体内,引发多种炎症,危害到蛋鸡的健康,使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升高。

内分泌失调,酶活性降低。在高温的影响下,蛋鸡的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等腺体的功能失调,激素分泌紊乱。例如,热应激状态下蛋鸡的甲状腺会发生萎缩,机能减弱,从而使影响了糖类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另外,热应激状态下,鸡体内的一些生化指标也会发生改变,一些酶的活性会降低或者丧失,例如,热应激状态下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从而使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2、热应激的预防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热应激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高温季节切实做好热应激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做好营养的调控工作,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并进行科学的饲喂。高温条件下蛋鸡的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到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在高温季节可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浓度。研究表明,高温季节通过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可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目前多采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脂肪的方法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因机体代谢脂肪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可缓解热应激。另外,通过添加脂肪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蛋鸡的采食量,添加脂肪还可延长饲料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除了能量外,还要注意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但是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在高温季节并不提倡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因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的较高的热量,而增加体热,从而加剧热应激,并且还会增加饲料成本。因此可选择利用氨基酸来替代蛋白质。氨基酸不必经蛋白质酶的分解直接进入机体,可减轻热应激,并可迅速补充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有的氨基酸还具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环境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机体对钙磷的吸收,而蛋鸡产蛋对钙磷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在高温季节要及时调整日粮中的钙磷水平和钙磷的比例。另外,高温情况下蛋鸡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增加,此时要适当的提高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而维生素C、维生素E又对热应激有缓解的作用。

加强高温季节蛋鸡的管理工作。首先要调整适宜的饲养密度,在高温季节要降低鸡群的密度,以降低鸡群的散热,还可以改善饲养环境。调整饲喂的时间和次数,因高温条件下,蛋鸡的采食量下降,因此可以将饲喂时间调整到一天中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并可增加每天的饲喂次数,以保证全天的采食量。在高温季节还要注意提供充足且清凉的饮水,饮水的增加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还可有效缓解热应激,防止鸡群脱水。加大鸡舍通风换气的力度,尤其是对于封闭式管理的鸡舍来说,更应注意通风,可在鸡舍内安装通风、降温、湿帘、喷水等降温设施,以有效降低鸡舍内的温度,还可以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为鸡群提高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温季节还要合理的调整光照,科学稳定的光照可保证蛋鸡高产稳产,在炎热季节可在不改变光强和光照时间的情况下,在凌晨天气较为凉爽的时间给予1-2h的光照,同时加喂1次,可起到提高采食量,改善鸡蛋的品质,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奶牛流行热的发生与中西医防治措施


张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作者简介:张君(1985-),女,山东武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监督、执法工作。

1流行特点

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奶牛。病牛流出的眼泪、唾液以及鼻液等都含有病毒,尤其是处于发热期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出更多的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对热非常敏感,对酸碱、紫外线和脂溶剂也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物通常就能够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中需要借助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这些昆虫通过在病牛和健康奶牛将相互叮咬而造成病毒传播;还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动物:该病主要是奶牛、水牛和黄牛容易发生,其中奶牛发病相对更加严重,尤其是妊娠后期的奶牛非常容易发生。在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奶牛要比水牛、黄牛高,青壮年奶牛要比老龄奶牛高,小于2岁时很少出现发病。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容易发生,一般是夏季和秋初,尤其是在7~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如果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更容易导致该病出现流行。该病流行初期只有少量的奶牛发病,但经过1星期左右就会快速扩散,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大量奶牛发生感染。发病高峰期过后,只有个别出现发病,即呈散发性,当气候凉爽时逐渐停止流行。

2临床症状

支气管肺炎型: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2℃,往往呈急性发病,停止采食,张口吐舌,呼吸困难,出现咳嗽、气喘,上下眼睑发生肿胀,眼结膜出现充血潮红,不停流出眼泪,非常畏光,有清鼻涕或者黏稠分泌物从鼻孑L流出,口腔流涎,口角黏附有泡沫,站立时往往伸直头颈。对病牛进行听诊,发现呼吸音粗砺,有湿性或者干性哕音,心跳每分钟能够超过100次。

运动高度障碍型:通常是妊娠超过6个月或者分娩后1个月以内的泌乳奶牛容易发生。病牛往往呆立不动,行走时步态僵硬,出现明显的跛行或者由于很难稳定站立而倒地不起,肌肉厚实部位变得僵硬,且体表温度不均,如同风湿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瘫痪症状。

胃肠炎型:病牛主要表现出腹痛,停止采食,发生便秘或者腹泻,排出的粪便中混杂有黏液或者血液,并且散发出明显的恶臭气味。

3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静脉注射2000~3000mL添加有1~2g四环素的5%~10%葡萄糖生理盐水,用于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使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如肌肉注射20~50mL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ImL复方双氯芬酸钠,每天2次。

应用激素:病牛静脉注射50—lOOmg地塞米松,同时配合500~lOOOmL5%~10%葡萄糖、lOOOmL生理盐水;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500~lOOOmL葡萄糖盐水和50~150mg氟美松组成的混合溶液,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发病初期可取甘草、知母各24g,防风、羌活、黄芩、荆芥、葛根、柴胡、秦苑各30g,以3根大葱作为药引,全部研成粉末后给病牛用水冲服。也可取60g白菊花,90g紫苏,60g板兰根,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还可取60g大黄,柴胡、黄芩各35g,苍术、苦参各40g,全部研成细末后给病牛灌服。还可取摈榔、茯苓、车前子、生地、甘草各45g,黄芩、连翘、杜仲、牛膝、双花、巴戟各50g,全部研成细粉后用开水冲调,并添加200g蜂蜜作为药引,给病牛灌服1次。

重症病牛:如果病牛瘫痪,可静脉注射300~500mL10%葡萄糖酸钙,50~80mg地塞米松,100~300mL10%水杨酸钠。如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乌洛托品,然后进行静脉注射。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用于饲喂奶牛的各种草料必须提前进行检测,确保合格后用于饲喂。同时,要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栏舍整洁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还要确保圈舍通风良好,特别是该病容易发生的炎热夏季更要注意。另外,加强对牛场进行除蚊灭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防暑降温:首先是确保牛舍通风良好,同时还可搭建遮阳棚,禁止奶牛直接照射日光。奶牛饲料配方要适当调整,确保适口性良好,并可适当增加氯化钾和小苏打的用量,从而预防发生热应激。必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确保奶牛营养需要得到满足,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免疫接种:如果奶牛出现自然发病并康复,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对该病具有免疫力。对于没有出现发病的奶牛群,可适时接种牛流行热灭活疫苗,且第一次注射后经过3星期还要加强免疫1次,每次接种4mL,能够持续6个月具有免疫能力。

肉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肉牛流行热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流行热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导致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突然发病,快速传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大多数病牛呈良性经过,经过2-3天就会恢复正常。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会出现群发,通常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肉牛流行热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只有牛会发生,传播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部分牛群发病率能够达到30%~90%,且往往呈跳跃式流行,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通常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5%以下。黄牛和奶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水牛较少发病;肥胖肉牛和高产母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生产性能低下的牛较少发病;3~5岁的青壮年肉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老年及幼年牛较少发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大约每10年会发生1次大规模流行,每3~5年发生1次小规模流行,期间会在1~2年出现1次更小规模的发病。另外,该病的发生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夏末到秋初即7~10月份容易发生,在我国南方甚至在4月初就会出现发病。炎热高温、潮湿多雨环境能够诱使牛发病或者导致病情加重。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吸血昆虫(如蠓、蝇、蚊等)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即其出现时间与该病的发生时间相同。

2、临床症状

病牛最初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41~42℃,但体表皮温不均,耳朵、角根、四肢具有冷感,但经过2~3天体温就逐渐恢复正常。在发热的过程中,还伴有眼结膜充血、水肿,持续流泪,以及鼻子干燥等症状。呼吸困难、加速,能够达到80次/min左右,往往在呼吸时抬头,持续发出呻吟声,有些会发生肺充血的现象,严重时会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这种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达到14%左右。另外,病牛还可表现出跛行,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四肢尤其是后肢大腿处的肌肉明显颤抖,关节发生肿胀,只能够卧地不起,较难进行运动,该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高达78%左右。此外,病牛有时会停止反刍,主要是影响食欲,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废绝,第一胃停止蠕动,胃内存在捏粉状的物质,且由于缺水促使胃内过于干涸,大部分能够排出正常粪便,但部分会排出混杂黏液和血丝的粪便,严重时会发生腹泻,排出稀软粪便,并散发恶臭味,伴有腹痛症状,尾部明显抖动,该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达到8%左右。妊娠母牛发生该病,会发生流产,且泌乳量下降,甚至停止泌乳。

3、实验室诊断

细胞培养传代试验。病牛在发热期取适量血液于猴肾或者乳仓鼠肾细胞中,放在37℃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一般每间隔4~5天进行1次传代,经过2~3天就可见细胞发生病变,并取以上细胞培养物进行电镜检查。根据细胞病变和电镜观察结果,判断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牛流行热病毒。

血清学诊断。主要包括ELISA、免疫荧光技术、中和试验以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其中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是目前实用且快速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4、防治措施

免疫接种。在该病的流行地区,健康牛群可每年使用牛流行热灭活苗进行免疫,一般大于12月龄的牛,每头颈部皮下注射4mL,经过21天再进行1次免疫接种;小于12月龄的牛,推荐进行3次免疫接种,也就是在进行2次正常的免疫接种后,在2~3月之后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每头接种3mL,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该病。

西药治疗。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为促使病牛恢复健康,抑制症状加重,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只能够进行对症治疗,且恢复朔要调整机体胃肠功能,加强护理,确保疗效良好,使其尽快康复。病牛体温升高、停止采食时,可每次静脉注射2000~3000mL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每天2~3次;或者每次静脉注射100mL10%磺胺嘧啶液,每天2~3次;或者每次肌肉注射30~50mL30%安乃近、30~50mL百尔定,每天2~3次。如果病牛呼吸困难、急促,要及时进行输氧。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输氧时要控制速度缓慢,通常以每分钟3~4L为宜,之后输氧速度可逐渐加快,但适宜控制在5~6L/min,一般持续2~3h。也可每次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10~20mL尼可杀米注射液,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1500mL糖盐水、50~70mg地塞米松组成的混合药液,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但容易导致妊娠母牛发生流产,因此要注意慎重使用。

中药治疗。病牛可选用“九味姜活汤”,即取白芷31g,黄岑31g,防风46g,生地31g,细辛24g,苍术46g,川芎31g,姜活40g,甘草31g,生姜31g,再添加一颗大葱,添加适量水煎煮2次,取药液灌服。如果出现寒热交替,可再添加适量的柴胡;如果发生跛行,可再添加地风、木瓜、年见、牛膝;发生咳嗽,可添加杏仁;如果发生肚胀,可再添加青皮、松壳、苹果;如果粪便干燥,可添加芒硝。也可选用“清热败毒饮”,即取生石膏25g,木通30g,桔梗25g,车前子30g,川莲25g,赤芍30g,黑元参15g,知母30g,连翘30g,桅子30g,黄苓45g,生地45g,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2次。

高温季节如何预防鸡的热应激


高温季节,鸡常常处于热应激状态,但鸡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持代谢平衡和正常生产性能。当鸡舍温度超过30℃时,鸡群便处于强烈的热应激状态。鸡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临床症状、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降低、体重降低、中暑死亡等系列状况,给生产带来损失。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把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热应激对鸡的影响

1.1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率降低

鸡处于热应激状态时,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部分抑制,表现出采食量下降,同时以增加饮水量来减轻热负荷。采食量的下降将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使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品质变差,体重持续下降。鸡采食量下降的同时,相应增加饮水量,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

1.2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鸡没有汗腺,身体覆盖有羽毛,当温度升高到30~35℃时,蛋鸡则主要靠张口、加大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过度换气使血液中的CO2、HCO、Ca++、K、Na等显著降低,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调,致使呼吸性碱中毒,引起软壳蛋、破蛋增多。

1.3导致免疫机能降低

热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应激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结果。由于糖皮质激素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的蛋白质合成,降低血液中IgG水平及外源抗原的抗体滴度,最终导致免疫机能的降低。

1.4引起机体内分泌失调,造成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受高温影响较大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甲状腺素可促进糖类的吸收、利用和糖朊的异生,加速脂肪的动员、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分解,具有加强组织代谢,提高耗氧量和产热量的作用。热应激时鸡的甲状腺萎缩,重量减轻,机能减弱,以此来适应高温环境而降低代谢率和产热。

1.5使产蛋鸡某些生化酶活性降低

热应激期间可导致产蛋鸡机体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尤其是酶水平的改变。在热应激状态下,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明显降低,从而导致鸡体分解代谢水平降低,进而影响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1.6引起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继发感染

由于鸡张口呼吸,失去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使得漂浮于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支原体的病原畅通无阻地经过气管进入肺脏、气囊、胸腹腔,引起严重的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等炎症,导致死亡率增加,生产性能降低。

2防控措施

2.1降低鸡群密度

对产蛋鸡群中病、残、弱鸡、低产寡产鸡提前淘汰,对高产期或高峰期来临的鸡群中体重严格不达标或高峰期仍未开产的鸡应及时淘汰掉。这样做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助于减少鸡群的饲养密度,降低鸡群散热,改善饲养环境。

2.2改善硬件设施

安装通风、湿帘、喷水降温、除尘设施,以增加采食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专业化设备,建立高标准鸡舍,为鸡提供舒适生存、生产环境,看似基建成本增加,但是良好的生产性能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2.3调整饲喂时间和次数

高温对鸡营养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降低鸡的采食量,从而使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造成鸡营养缺乏。因此,提高鸡的采食量就成为高温时营养调控的关键,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喂料时间要提前和延后,即安排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在温度最高时的午前午后限食2~5h,使蛋鸡产生饥饿感,可以提高晚上饲喂时的采食量。

2.4饮水管理

高温下鸡饮水量的增加可补充因呼吸道和尿液排出而损失的水分。饮水的增加还可促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增加。高温情况下,持续供应新鲜、凉爽且干净的水将减轻热应激程度,提高水的消耗,防止由于蒸发造成的脱水。

2.5调整光照

稳定科学的光照是保证蛋鸡高产的重要因素。为解决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下降,可在不改变光照强度和时长的情况下,在凌晨0∶00~3∶00天气凉爽时给予1~2h光照,同时加料一次,可有效增加采食量,改善鸡蛋品质,减少热应激造成的死亡。

3营养调控措施

3.1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高温时鸡采食量的降低使能量的摄入量不足,提高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含量可以改善鸡的生产性状。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提高饲料中能量的方法是用脂肪来代替碳水化合物,因为脂肪产热低,可改变饲料的适口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鸡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

3.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调整

高温时传统方式往往是提高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来维持产蛋鸡蛋白质摄入的不足,但蛋白质代谢产生热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了机体内的代谢产热积累。所以添加蛋白质不仅增加饲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热应激。目前,很多营养学家提倡用氨基酸来替代蛋白质。氨基酸不必通过肠道内蛋白酶的分解就可直接吸收进入机体,可以减轻热应激受损肠道的负担,也能迅速补充机体所需。另外有研究发现蛋氨酸、赖氨酸可以缓解热应激。

3.3调节钙磷的平衡

钙和磷是组成骨骼的最主要矿物元素,而钙同时又是蛋壳的构成成分。由于高温降低家禽对钙磷的吸收,增加体内钙的排出,导致产蛋鸡低血钙和低血磷。所以必须调整日粮中钙磷(有效磷)的含量及钙磷比例,以保持其平衡。

3.4合理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高温情况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和生物素等有很好的效果

3.5添加抗应激物质

饲料中添加杆菌肽锌、酶制剂、酸化剂、中药制剂等,可有效缓解、预防热应激。

防控奶牛流行热发生的主要方法措施


奶牛流行热是近些年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可造成奶牛高比例的淘汰。养殖场(户)应落实自繁自养、强化日常隔离消毒、完善预防保健、改善饲养条件、注意日常检查与及时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以确保该疫病得到有效的防控。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防控奶牛流行热发生的主要方法措施。

1、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子弹形或圆锥形。成熟的病毒粒子长130-220nm、宽60-70nm,是一种包被囊膜的单链RNA病毒,处于发热期的病牛,其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热、脂溶剂、酸碱度敏感。56℃灭活10min、37℃灭活18h、pH值≤2.5或pH值≥9.0的条件下10min均可以致病毒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物就可将其杀灭。

2、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特点,通常发生在夏季和秋初等温度较高的季节,特别在每年的7-9月份,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的时期,发病率较高。一般在发病初期,只有少量奶牛发病,约1周左右的时间,可迅速扩散至全群,随着气温的下降,发病和流行就会逐渐停止,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的牛都易感染发病,但以奶牛发病更为严重,特别是处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发病率与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犊牛发生感染,但很少发病。

3、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2-7天,病程2-15天,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可分为呼吸型、神经型、消化型三个类型。

呼吸型是奶牛临床流行热病常发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程初期病牛突然高热,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持续2-3天,病牛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处于泌乳期的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其他症状表现温和,不易觉察。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呼吸障碍,张口吐舌,腹部起伏明显,鼻孔开张,口鼻有水样黏液或黏稠分泌物流出,上下眼睑肿胀,眼睛畏光流泪。排少量干燥暗黑色粪便,粪便表面附有黏液或血丝。病牛皮温不整,肌肉震颤,重症病例出现四肢伸直,眼睑闭合,呼吸微弱,或狂躁不安,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听诊肺部,可见肺泡音高亢、支气管音粗粝,有干湿性音。

神经型病症是由于病毒侵染患牛的后驱运动神经和关节囊腔引起的。临床表现为病牛关节肿大,四肢疼痛,呆立不喜走动,后肢交替负重,行走时步态僵硬、跛行、无力,甚至瘫痪不起,食欲废绝,粪便干燥、下痢,产奶量迅速下降,孕牛死胎、早产或流产等。

消化型病例主要以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病牛体温升高至40℃左右,初期病牛精神委顿,流涎,腹痛,食欲减退或废绝,出现便秘症状,排出粪便带有恶臭气味,尿少混浊,病程后期出现腹泻症状,泌乳奶牛产奶量迅速下降,孕牛出现死胎、早产或流产等现象。该型病常呈良性经过,护理好且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4、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特征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该病还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或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检验。在诊断该病时,还要与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做好鉴别诊断。

5、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污物,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牛舍、牛栏、地面、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定期进行杀虫、消毒、灭虱、灭蚊、灭蝇等工作,彻底杀灭蚊蝇,切断传播途径。对出现瘫痪症状的病牛,要经常进行人为翻动,防治发生褥疮。夏季要确保牛舍通风良好,适当调整日粮配方,提高青绿多汁饲料的比例,给奶牛提供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日粮中可适当添加氯化钾和小苏打,以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该病在临床治疗上无特异性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等为主。对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的牛,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每日2-3次,也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20-30mL,每日2-3次。瘫痪的病牛,可一次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400-600mL。对皮下气肿的牛,可用3%盐酸普鲁卡因50mL、氨苄青霉素600万IU和安痛定50mL,兑入500mL生理盐水中,在气肿部位进行分点皮下注射,每天注射2次。对病情好转的牛,应及时调理胃肠道功能,可用曲麦消食散40g、小苏打粉60g混合,一次灌服。

如何防治奶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秋季奶牛主要传染病之一。奶牛流行热又叫“三日热”或“暂时热”,由流行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蝇和空气传播。多发生于7—10月份,特别是夏秋交季时。
此病发病快,来势猛,传染性强,如隔离措施不到位,会引起全场牛染病。此病易引起怀孕母牛流产,造成产奶牛奶量急剧下降,对生产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会引起患牛病情加重或体弱牛死亡。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很快控制。
症状:突然高热,体温高达40℃—42℃,持续2—3天。心动过速,喘气、眼发红、流泪、泡沫状线性流筵,肺水肿,肌肉震颤,不食,不反刍。有的患牛会出现腹泻、胃肠出血、胃溃疡、便血,有的患牛会表现神经症状,肢蹄无力、脚跛,继而发生瘫痪,或心脏突然停止。怀孕母牛流产、早产率高。
预防:每年5—6月份接种奶牛流行热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流行热。因不属于重大动物疫病,不属于国家强制免疫传染病,疫苗需要每年2—3月份跟生产厂家预订。
治疗:对此病病毒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只要治疗及时处置得当,病牛2—3天可治愈。
秋季还应当加强口蹄疫疫苗的强制免疫,做好来年春季牛流行热、牛出败、牛炭疽疫苗接种计划和疫苗购买登记。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传染病的接种免疫,防患未然,减少疫病。

种公牛热应激产生的原因 热应激对种公牛繁殖机能的影响及对策


热应激对种公牛的危害极大,会严重影响种公牛精液的品质,使精子的数量、精子的活力、精子的密度等发生变化,从而使精液的品质下降,受精率降低,因此在养殖生产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或者减轻热应激对种公牛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种公牛热应激产生的原因热应激对种公牛繁殖机能的影响及对策。

1、种公牛热应激产生的原因

环境高温。环境高温是导致种公牛发生热应激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外界环境的温度越来越高,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引起种公牛发生热应激。一般种公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8-16℃,当环境的温度超过机体的生理值时就会产后热应激。

自身的生理特点。种公牛的体型一般较大,导致相对散热面积小,另外,牛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大,而牛的汗腺并不发达,不能很好的利用皮肤进行散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大,再加上机体产生较大的热量则会加剧热应激的发生。

采食的饲料。牛是反刍动物,采食的饲料会在瘤胃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牛在消化和吸收饲料以及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代谢热,这是引起种公牛产生热应激的主要原因之一。饲料的组成成分是使热应激加剧的主要因素。如果饲喂的草料质量较差,会使消化产生的热量增加,更易发生热应激。

2、热应激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睾丸的适宜温度要低于体温3-7℃,当睾丸的温度升高后,达到38℃以上时就会导致生殖上皮细胞变性,从而导致精子的成熟、性激素的分泌以及成分都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种公牛的繁殖性能下降。热应激使精子的活力下降,精子的密度降低,使死精量、畸形精子的数量增加,顶体的完整性也降低。

对精子活力的影响。通常情况热应激对射精量和精子数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有研究表明,夏季种公牛的射精量和精子的数量要高于其他季节,但是活力却是最低的。这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环境下,睾丸的温度升高,精子受到损伤而使精子的活力下降,其原因是由于高温应激下精子的呼吸作用增强,同时消耗大量的代谢基质,导致精子在排出后活力降低。

对顶体完整率的影响。精子的顶体位于精子的头部,对热应激表现的极为敏感,易变性而从头部脱落。研究表明,顶体的完整性在8、9月份最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夏季高温会引起睾丸的温度过高,从而使精子产生自体免疫,在自体免疫的过程中,顶体的完整性下降。另外.热应激还会使种公牛性腺分泌物的量以及成分发生变化,从而使顶体的完整率下降。

对精子密度的影响。在热应激下,阴囊和睾丸的热调节能力失去作用,睾丸的生精能力受到损害,从而抑制了精子的形成,而种公牛的射精量在夏季高温的影响作用较小,有的还会升高,从而使精子的密度下降,另外,夏季高温还会使异常精子的数量明显增多,进一步的使精子的密度下降。

3、应对种公牛热应激的对策

营养调控。营养是提高种公牛繁殖性能,提高精液品质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养殖生产中所提供的营养是否充足、配比是否均衡对于种公牛的繁殖性能充分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营养的调控来避免或者减轻热应激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合理的配比日粮,种公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也要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日粮中要有适当的精粗比,通常低粗纤维可减少热负担,因此在保证种公牛瘤胃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增加营养,以缓解热应激。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热应激会使蛋白质的降解速度加快,同时蒸发散热还会使氮的排出量增加,另外,热应激下种公牛的采食量下降,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会使精子的生成受阻。如果能量不足也会使种公牛的睾丸和附睾发育不良,导致精液的品质较差。因此在热应激条件下可适量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保证种公牛摄入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另外,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添加剂或者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草药以缓解热应激。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温度调控工作,可在养殖场的四周、场区内的空地以及运动场周围种植树木和植物以改善牛场的小气候。运动场搭建凉棚,防止太阳直射。牛舍内则可安装电扇等通风装置,以加强舍内通风换气的力度,同时为了达到快速降温效果可结合用水。除了要保证种公牛有充足且清凉的饮水外,还可用凉水冲刷牛体或者沐浴,以降低体表的温度。夏季还要保证牛体和牛舍的卫生,要经常的刷拭牛体,每天都要彻底的冲洗牛舍,每周消毒1次。另外,夏季也要保证种公牛有一定的运动量,可增加种公牛的体质和性欲。但是要注意在高温时段尽量让种公牛躺卧和休息,避免由于运动产生体热,减小热应激的危害。

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 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


在肉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引种、肥育、出售、屠宰等操作,需要进行长途运输,很容易在此过程中发生应激综合征,导致肉牛食欲不振,抵抗力降低,体重减少,甚至出血发病或者死亡,给肉牛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肉牛运输应激的影响因素肉牛运输应激的防治措施。

1、影响因素

运输工具。目前,运输肉牛的基本方式是火车运输和汽车运输。如果肉牛采取火车运输,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装卸才能够到达指定地点,从而对机体造成较大应激,并且容易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肉牛采取汽车运输,只需要进行一次装卸就能够到达目的地,相对来说会对机体造成较小的应激刺激,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随时对牛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就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即肉牛采取货车运输会对机体产生较小的刺激。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货车地面光滑而使肉牛在拐弯、刹车时发生摔伤,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增强机体的应激强度。

运输密度。肉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密度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运输密度过小,既会导致牛间存在相互争斗的现象,从而消耗较多的糖原,且在运输工具突然出现异常情况时容易使其摔倒,从而形成挫伤,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如果运输密度过大,就会导致机体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呈站立姿势,导致机体过于疲劳,即运输密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肉牛的福利。

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一般运输距离决定运输时间。当肉牛进行长时间运输,会使其感觉到疲惫,再加上可能缺少饮水和饲料,并存在较多的尿液、排泄物及发生脱水等,都会导致牛活重明显下降,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1-41.5℃,食欲不振,且有黏性或者脓性鼻液流出,并伴有气喘等,症状严重时会排出混杂肠黏膜的血便,并出现了关节脓肿、跛行,有些犊牛甚至出现卧地不起的现象。随着症状的加重,听诊肺部有哨音或者湿音,机体严重消瘦,发出呻吟声,双眼无神,眼球明显下陷·且心跳加快,脉搏细且快,呼吸非常困难,往往呈现腹式呼吸,甚至由于严重窒息而发生死亡。部分病牛耐过后会转变成慢性。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为缓解脱水、调节电解质平衡和减轻酸中毒,可给病牛静脉注射由1000mL生理盐水或者复方盐水、1000-l000mL5%的葡萄糖、300~500mL5%的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溶液,如果发生瘤胃积食或者前胃迟缓,可再添加500~1000mL促反刍液。如果肉牛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负平衡而引起酮病,在治疗时可采取静脉注射500~1000mL添加有20mg地塞米松的25%的葡萄糖溶液,对于妊娠母牛则要使用氢化可地松。如果病牛表现出急性心力衰竭,如可视黏膜发绀、静脉怒张,可根据实际情况放血1000—2000mL,然后静脉注射1000mL25%葡萄糖、30-40mL安钠咖或者3~5ml_1%的肾上腺素。如果发生前胃迟缓而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在治疗过程中还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通常是静脉注射500mL葡萄糖酸钙或者口服速补钙。

运输前准备充分。运输前,要对合理估算运输路程,并结合实际运输肉牛数量计算出所需准备的草料以及水分等,并提前做好相应的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淋雨而发生霉变,且出发前必须再次检查是否准备足够的饲料、饲草,是否准备充足的医疗药品器械,是否具有齐全的相关检疫证件。运输前,必须对肉牛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如果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患有疫病则禁止进行运输。运输前2天开始,每天给每头牛注射25万~100万IU维生素A。进行短途运输时,可在装运前肌肉注射适量的2.5%的氯丙嗪。

合理装车。装车时,要使用装牛台,且在装车过程中禁止采取任何粗暴行为,尤其要注意避免妊娠母牛由于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发生流产。确保装载数量合理,确保每头牛所占面积适宜。肉牛体重小于300kg要求每头占有0.7~0.8IT12,体重在300-350kg之间每头占有1.0-1.1m2,体重达到400kg左右每头占有1.2M2,体重超过500kg每头占有1.3-1.5M2,对于妊娠中后期的母牛每头占有2.0M2。装车后,肉牛可采取拴系或者不进行拴系,通常体重小于300kg的可不进行拴系。肉牛拴系时,要采取头、尾颠倒依次交替拴系,并给没有角的牛带上笼头。

运输要求。肉牛运输最好选择在春、秋季节进行,如果在冬季运输则要注意加强防寒,而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尽量不进行运输。运输车辆内要铺垫厚度为4~7cm的稻草,且运输车速控制在70km/h以内,并保持匀速。车辆进行转弯和停车前都要先进行减速,禁止急刹车,特别是在转弯和上、下坡时必须缓慢行驶。押运员要备有刀具和手电,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运输过程中,要每间隔2~3h对肉牛状况进行1次检查,并及时扶起趴卧的牛,避免被踩伤。如果要进行长途运输,则要运输途中及时进行饲喂和饮水。根据牛体质强弱、体重大小进行合理分群,但妊娠母牛必须单独组群。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8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