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带鮠

中文名称 纵带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argentivitatus(Regan)
英文名称
地方名称
作者单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4一16;胸鳍Ⅰ~6一7;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2。脊椎骨5十31~32。
体长为体高的2.8~5.2(平均2.8)倍,为头长的3.8~4.7(4.l)倍,为前背长的2.6一2.9(2.8)倍。头长为吻长的3.l~4.0(3.7)倍,为根径的2.8~3.4(3.1)倍。为眼间距的2.1~2.8(2.5)倍,为上颌须长的0.8~1.0(0.9)倍,为尾柄长的1.1~1.5(1.3)倍,为尾柄高的2.0~2.4(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1.9(1.7)倍

相关知识

纵带髭鲷


[学名]: Hapalogenys kishinouyei
[资源名称]: 纵带髭鲷
[外文名]: Fourstripe grunt、four-stripe grunt、Spotted beard grunt
[别名]: 岸上氏髭鲷
 
[形态特征]:
 
背鳍Ⅰ,Ⅺ-14;臀鳍Ⅲ-9;胸鳍18;腹鳍I-5,尾鳍17。 侧綫鳞45。 体呈椭圆形,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1.9倍,为头长2.4倍;体背面狭,背缘沿背鳍鳍棘基较平直,腹缘几近平直;尾柄短而侧扁,其长与高约相等。头较大,由吻端至第一背鳍前、坡度甚陡,颜面约呈55度角,头腹面近平直;头长为吻长3.5倍(斜长2.9倍),为眼径3.2倍。吻钝尖,其长约于眼径相等,眼中大,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上角略近。眼间而平。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眼前上缘,椭圆形,两鼻孔约等大,前鼻孔后缘具三角形鼻瓣。口前位而低,微倾斜,上下颌等长。两颌牙呈绒毛带状,最外一行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额部小髭细小;额孔4对,最后一对呈裂缝状孔。鳃孔大。前鳃盖骨边缘有锯齿。具假鳃。鳃盖条7。鳃耙8+11,短小,最长鳃耙为眼径1/4。 体被细栉鳞,栉状齿弱,头部鳞较体上为小,除吻前端及额部外,余均被鳞。上颌骨无鳞。背鳍与臀鳍鳍条部基底及胸鳍基底被细鳞。侧綫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11具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仅在基底部相连,中间形成一深凹陷;鳍棘强大,其起点在胸鳍基底稍前上方,前端有一向前倒棘,以第四鳍棘最长,向后逐渐缩短,鳍条部后缘圆形,基底短,其长为鳍棘部基底长的1/2。臀鳍具3鳍棘,9鳍条,其起点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以第二鳍棘最粗大。胸鳍中大。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末端达肛门。尾鳍圆形。 全身灰褐色,体侧有4条深褐色的纸带:第一条沿背鳍鳍棘部基底全长;第二条始于背鳍鳍棘前方,止于背鳍鳍条部基底中央;第三条始于前鳃盖骨上,止于尾柄上缘;第四条始于胸鳍基底部止于尾柄下缘。腹鳍褐色,其他各鳍均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东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沿岸水深在5-50公尺的礁砂混合区或砂泥底质水域,单独游动,或成群结队地巡游。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的虾类、鱼类、软件动物等为食。会使用咽头齿磨擦发声,再藉由鳔加以放大,但是一般并不容易听得到所发出的声音。


长吻鮠喜欢生活于江河的底层,冬季栖息于靠岩石或有乱石的深水处,在湖泊等静水水域中极少发现。喜欢较清澈的水,常在水底借助口须的触觉觅食,性情较温顺。其分布于长江、辽河等水系,以长江中下游产量最高。

为肉食性鱼类,体长在20 cm以内的个体主要吞食各种虾类及水生昆虫幼虫,体长20 cm以上的个体摄食虾类和各种小杂鱼。

其性成熟年龄为4-5龄,最小为3龄,最小性成熟体长为50 cm左右,产卵期在4月至5月下旬,产卵场在砾石底的江河内。同一个体的卵子分两批成熟,怀卵量随体长和体重的增长而增大,一般变动在10万-14万粒。受精卵具极强的黏性,黏附在石块上孵化,孵化期2-4d孵出后4d,可开口摄食, 10d具成鱼形态。

生长较快,1龄鱼平均体长19 cm,重70g,2龄鱼30 cm重300g以上,3龄鱼重近1 000 g, 4龄鱼可达60 cm,重 2.5 kg,以后生长减慢,其最大个体体长98cm,重86-70g。

粗吻鮠(粗唇鮠)


[学名]: 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unther
[资源名称]: 粗吻鮠(粗唇鮠)
[外文名]: Cuchunwei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5~18;鳃耙外侧9~11;脊椎骨40~41。体长为体高的3.9~5.3倍,为头长的4.2~5.2倍,为尾柄长的4.5~5.7倍,为尾柄高的11.2~16.0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8~3.2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4.6~6.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倍,为眼径的6.1~9.0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背鳍刺长的1.1~1.8倍,为胸鳍刺长的1.3~1.8倍,为上颌须长的1.5~1.9倍。雌鱼一般短胖,雄鱼则细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雌鱼的体高、尾柄高、胸鳍刺长、背鳍刺长以及鳍条长也相对增大;尾柄则相对减少。头部在眼之前稍平扁,头顶部盖以较厚的皮,自背鳍后体侧扁,吻柔软而圆钝。口下位,横裂,唇较肥厚。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眼中等大。须4对,鼻须达眼之中点,上颌须超过眼后缘而接近鳃膜;颐须外侧一对较上颌须短,肩骨突起,位于胸鳍之上方。鳃孔宽阔,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刺后缘有细小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12~19枚。脂鳍基长于臀鳍基,其起点约于肛门相对,末端游离。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裸露,侧线平直。生活时体侧灰色,鳍条深灰色,腹部浅灰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四川、湖北等  [原产地区]:南充、洪湖等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长江干、支流颌附属湖泊  
[水域环境]:淡水  

巨目鮠


[学名]: Leiocassis macrops Nichols
[资源名称]: 巨目鮠
[别名]: Leiocassis crassilabris macrops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4.2-5.2倍,为头长4.O一4.1倍。头长为吻长2.7-3.1倍,为眼径4.2-6.4倍,为眼间隔2.1-2.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2.5倍。 体延长,前部略平扁,后部侧扁。头中大,头顶为皮膜所盖。吻圆钝,突出。眼中大,上侧位,为皮膜所盖;无游离眼缘。鼻孔每侧2个,前后鼻孔相距颇远;前鼻孔短管状,位近吻端;后鼻孔裂缝状,位于吻侧中部。口下位,腹视浅弧形。上颌突出。上下颌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带。唇颇厚,口角唇褶发达,上下唇沟明显。头部具须4对:后鼻孔前缘具鼻须一对,细小,伸达眼中部;上颌须一对,细长,伸达鳃盖膜;颏须2对,细短。鳃孔宽阔。左右鳃盖膜在腹面前端相连,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短。肛门位于臀鳍与腹鳍的中间,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起点为近。 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平直,沿体侧中部伸达尾鳍基部。 背鳍较小,基部短,具2鳍棘,第一鳍棘短小,埋于皮下,第二鳍棘尖长、锐利,外缘光滑,内缘具细小锯齿;背鳍起点距脂鳍起点较距吻端为近。脂鳍起点几与臀鳍相对,略长于臀鳍,后端游离。臀鳍基部较长,起点距尾鳍基较距胸鳍起点为近。胸鳍下侧位,位于肩骨下方,远离腹鳍,具一宽扁鳍棘;棘长约与背鳍棘相等,外缘光滑,内缘具强锯齿。腹鳍末端伸达臀鳍起点。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圆钝。 体灰黄色,腹部浅黄色。各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福建  [原产地区]:长江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珠江和闽江、晋江、交溪等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底栖鱼类。多生活在江河草丛、岩洞及水流缓慢的河岸边,白天潜伏水底或洞穴内,入夜出来觅食。摄食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软体动物、虾、蟹和小鱼。秋季在河边草丛中产卵。卵粘性,粘于水草上孵化。一龄鱼体长达100毫米,最大的个体可达400余毫米。肉质细嫩,味鲜美,脂肪含量多,骨刺少,为淡水中小型的经济鱼类之一。鳍棘有毒。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生活区域]: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研究教学,其它

纵条拟鲱鲤


中文名称纵条拟鲱鲤

拉丁名称Pseudupeneus fratercu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异名Parupeneus ciliatus (Lacepde, 1802)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羊鱼科

拉丁科名Mullidae

中文属名拟鲱鲤属

拉丁属名Pseudupen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大西洋、红海、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条椭圆形,侧扁,被大栉鳞。侧线鳞26-30。吻部较长,眼小,位于头的后半部,口裂近水平,位低,颌齿尖锐,1-2行。犁骨和腭骨无齿。颊部具3行鳞,眶前部不被鳞。颏须长,伸达眼的后方,有的个体可伸达腹鳍基。第2背鳍和臀鳍均不被鳞。体侧无黑斑或条纹。尾柄上有2条纵条纹,头侧有4-5条细条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鮠的产卵与孵化


1.成熟度较好的雌鱼,到了催情药物的效应时间其卵子通常很容易挤出,而且往往能挤空。雄鱼的精子不得不采,用杀鱼取精的办法获得。用13液或生理盐水做精液稀释液,用羽毛搅拌受精卵2-8min 使之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黏附在着卵板或棕片上。置于微流水的水槽里孵化。也可脱黏后放人孵化桶内孵化。孵化用水的溶氧要求在7 mg/L以上,水温为22-26℃,pH值在8左右,氨氮控制在0.03 mg/L以下。

2.长吻鮠的成熟卵遇水就会产生极强的黏牲,卵膜吸水膨胀,然而只有受精卵的这种黏性能一直保持到鱼苗出膜,未受精卵、过熟卵和未成熟卵几小时后就会变白,失去黏性,或因附生了大量水霉而粘连在一起。连续孵化16 h后测定受精率。当胚胎发育到胚体扭动前期先剔除死卵,然后把着卵板放人小网箱中继续孵化,直至鱼苗出膜。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关系十分密切,水温在25-28℃时,孵化时间为40 h左右,水温在23-24℃时,孵化时间为60 h左右,水温在18-22度时,则孵化时间为100 h左右。最适孵化水温为24-26度,且温差不超过3℃。其胚胎发育的敏感期有2个,即原肠期和脱膜期,故人工孵化时应特别注意这两个发育阶段的水质、溶氧、流速及温度的调控.

开封鮠


[学名]: Leiocassis kaifenensis Tchang
[资源名称]: 开封鮠
 
[形态特征]:
 
体长形,裸露无鳞,后部侧扁,头稍扁平。吻圆钝,口下位,口裂大,呈弧形。上、下颌及犁骨均有绒毛状齿带,上颌齿带长为宽的3.5倍以上,犁骨齿带为连续齿带,弧形。眼很小,侧上位。两队鼻孔,前后分离,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位于鼻须基部之后。须4对,均细短,上颌须伸不到胸鳍基部。鳃孔大。侧线完全。背鳍棘前缘光滑,后缘锯齿发达。尾鳍内凹形,两叶略圆钝。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河南省  [原产地区]:开封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黄河及黄河的附属水体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黄河及黄河的附属水体,为底层肉食性鱼。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砂质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
[资源状况]:濒危

短尾鮠


中文名称 短尾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brevicaudatus Wu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7~18;鳃耙外侧10~13;脊椎骨37~39。体长为体高的4.2~5.3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尾柄长的5.1~5.5倍,为尾柄高的10.8~12.7倍,为脂鳍长的3.7~4.2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的2.7~3.8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7.0~8.2倍。头长为吻长的3.0~3.5倍,为眼径的5.1~6.2倍,为眼间距的2.1~2.2倍,为背鳍刺长的1.2~l.5倍,为胸鳍刺长的1.3一1.5倍,为上颌须长的2.0~2.2倍。体长,背鳍后稍侧扁。口下位,核裂。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吻近圆锥形,稍突出,上唇厚。眼中等大,侧上位,限间隔稍隆起。须4对,细小,鼻须末端达眼中点,上颌须末端略超过眼后缘。颐须较上颌须短,外侧一对达眼后缘。肩骨显著突出于胸鳍之上方。背鳍刺长于或等于胸鳍刺,其后缘有弱的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锯齿发达。胸鳄长,其最长鳍条达胸、腹鳍间距的2/3处。腹鳍末端接近臀鳍。尾柄上、下缘与尾鳍基连接处有梭起。尾鳍内凹,尾鳍中部鳍条的长度约等于其最长鳍条的2/3。尾柄长一般为其高的2倍。体肉红色,背鳍和尾鳍末端黑色,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黑色。

白边鮠


中文名称 白边鮠
拉丁名称 Leiocassis albomarginatus Rendha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鮠属
拉丁属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9~21;鳃耙外侧13~14;脊椎骨43~44。体长为体高的4.6~7.7倍,为头长的4.7~5.4倍,为尾柄长的15.1~18.5倍,为脂鳍基长的3.0~3.7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倍,为眼径的5.8~8.0倍,为眼间距的1.3~1.7倍,为背鳍刺长的1.5~1.8倍,为胸鳍刺长的2.1~2.4倍,为上颌须长的2.9~3.5倍。体细长,头平扁,尾部侧扁,头顶有粗厚的皮膜覆盖。吻钝,宽而圆,口下位,横裂。须4对,均较短,鼻须末端不到眼中点,上颌末端超过眼后缘。眼小,眼间隔较宽,鳃孔宽阔,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刺长于胸鳍刺,胸鳍后缘锯齿发达。脂鳍肥厚,其基部稍长于臀鳍基部。尾柄后半部的上下缘有皮褶棱与尾部相连。尾鳍圆形,腹鳍盖过肛门,接近臀鳍起点。侧线平直,体裸露。体背侧青灰色,腹部白色,其他各鳍灰黑色,尾鳍边缘镶有明显的白边。雌雄个体略有差异:一般雌性个体短胖,雄性个体较细长,身体各部的比例性状也有一些差异。

长臀鮠


中文名称 长臀鮠
拉丁名称 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s(Richardson)
英文名称 helmet catfish
地方名称 骨鱼(广东英德、广西梧州、南宁)、牯鱼(广西)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长臀鮠科
拉丁科名 Cranoglanididae
中文属名 长臀鮠属
拉丁属名 Cranoglanis Peters,188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Ⅰ~5~6;臀鳍Ⅱ~Ⅲ~26~34;厦鳍Ⅰ~9~10;胸鳍Ⅰ~9~13。
体长为体高3.7~4.9(4.3)倍,为头长3.7~4.1(3.9)倍,为尾柄长6.8~8.4(7.9)倍,为尾柄高9.4~11.4(10.5)倍,为背前距2.5~2.7(2.6)倍,为背鳍起点至脂鳍基后端的2.O~2.4(2.2)倍,为背鳍刺长4.3~5.7(5.0)倍,为胸鳍刺长4.1~5.1(4.6)倍,为臀鳍基3.2~3.7(3.4)倍。头长为眼径4.0~5.9(5.1)倍,为吻长2.0~2.5(2.1)倍,为头宽1.3~1.5(1.4)倍,为眼间距1.9~2.3(2.l)倍。

身体侧扁。头略呈三角形。吻突出,钝圆。上颌齿带根列,中间有裂缝;下颌齿带明显,分为左右两块。两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近吻端,呈短管状;后鼻孔有一发达的鼻须。眼位头之中央偏后。口近端位,弧形,上颌略突出。鼻须一般仲达眼后缘,个别略超过或仅至眼中心,颌须一般仲达胸鳍刺的1/2一4/5,较小个体可达胸鳍刺的末端。下颌外侧须一般达胸鳍起点,下颌内侧须可达峡凹部。

背鳍很高,硬刺的后缘及前缘的上部具弱锯齿,短于最长的分枝鳍条。脂鳍短,后端游离。臀鳍基很长,起点距尾柄基较距胸鳍起点为远。腹鳍起点在背鳍基后端的下方,鳍端超过臀鳍起点。胸鳍刺与背鳍刺相似,鳍条后伸不及腹鳍起点。尾鳍深分叉,侧线平直,有许多分枝。

鳔略呈心形,鳔壁厚,富弹性,约在前端三分之一处有一纵隔和横隔,把鳔室大致分为前、左后、右后三部分,前部与左、右后部可以互通,而左、右后部之间则不可直通。

体高、尾柄长和眼径呈现异速生长的情况,随着个体之成长,相对体高增大,相对尾柄长和眼径变小。

体呈橄榄色,向腹部逐渐转为乳白色。鳍条灰白色,基部黄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疣荔枝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