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帆螺

[学名]: Calyptraea morbida
[资源名称]: 笠帆螺
[形态特征]:
 
壳呈笠形,质稍薄。壳形常随附着物而变化。贝壳上中部突如伞。壳顶位于中央。壳面光滑、黄白或淡棕色,同心生长线细。壳口近圆形,与贝壳等大。内隔板呈牛角状,以其右侧边缘向下方斜附壳内。肌痕近三角形,在隔板前方。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附着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石或其他贝壳上。

相关知识

光衣笠螺


中文名称 光衣笠螺
拉丁名称 Onustus exuta(Reeve)
生物代码 580050020270010002
拉丁门名 软体动物门
中文纲名 Mollusca
拉丁纲名 腹足纲
中文目名 Gastroroda
拉丁目名 中腹足目
中文科名 Mesogastropoda
拉丁科名 衣笠螺科
中文属名 Xenophoridae
拉丁属名 衣笠螺属
分布类型 Onustus
形态特征 海水,半咸水
分布 壳低圆锥形。壳高18.4mm,壳宽38.0
mm。螺层约9层。缝合线浅。每层边缘向外延伸出呈三角状的薄片。壳面淡紫褐色,具斜形波状细纹,生长纹明显,呈鳞片状。壳底中央凹陷呈碟状,具放射纹。壳口斜。脐孔深,呈漏斗形。厣角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浅海沙泥质海底。

帆蜥鱼


中文名称帆蜥鱼

拉丁名称Alepisaurus ferox Lowe

英文名称Lancet fish

异名玻璃鱼、长吻旗枪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帆蜥鱼科

拉丁科名Alepisauridae

中文属名帆蜥鱼属

拉丁属名Alepisa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西、中沙群岛海区,海南岛东南部外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头侧扁,尖突。眼大,口大,口裂延伸至眼后,几达前鳃盖骨;下颌稍突出,并有一列小孔。尾柄狭小而侧扁,两侧各有一脂质突起。牙尖利,但参并不齐,全部齿尖倒向后部。体光滑无鳞,皮很薄,侧线明显,前部位较高,后部成直线向尾部延伸。背鳍长而高,起点于鳃孔上方,延伸到臀鳍起点上方,鳍条可埋于背沟之中;脂鳍中等大;胸鳍侧下位,矛状;腹鳍小;尾鳍深叉形,上叶部分鳍条延长成丝状。体背蓝青色,体侧与腹部银灰色,有闪光。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帆蜥鱼通常栖息在大洋深海的1 000-3 000米水层,亦有少数可进入200米以浅的海域。和许多中层鱼类一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性,白天蛰伏深海,晚间上升到近表层。帆蜥鱼常喜在寒暖流相交汇的峰面处逗留。

丝帆鱼


中文名称丝帆鱼


拉丁名称Nematistius pectoralis Gil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丝帆鱼属

拉丁属名Nematist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太平洋热带,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被小圆鳞,侧线鳞119-130,无棱鳞。第1背鳍具7枚亟长的鳍棘,第2背鳍具1鳍棘26-28鳍条,二鳍基部不相连,臀鳍具3鳍棘15-17鳍条。胸鳍甚长,腹鳍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具1鳍棘5鳍条,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鳔经枕骨大孔伸入头骨而与内耳发生联系,可能借以增加听觉灵敏度,椎骨10+14。

生活习性
热带海水鱼类。

帆鳍鱼


中文名称帆鳍鱼

拉丁名称histiopterus typus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帆鳍鱼科

拉丁科名Alepisauridae

中文属名帆鳍鱼属

拉丁属名histiopte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菲律宾、澳大利亚、夏威夷,中国南海和东海,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体高而侧扁,背部甚隆起,头背部颅骨裸露,具辐射状骨质突起,口小,吻突出,唇厚具细髭。颌齿圆锥形,犁骨无齿,背鳍高大,帆状,4背鳍25-29鳍条,以第3鳍棘最强大,臀鳍3鳍棘10-11鳍条,以第2鳍棘最强大。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三角帆蚌


中文名称三角帆蚌


拉丁名称Hyriopsis cumingii (Lea)

英文名称Triangle sail mussel

异名劈蚌、翼蚌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真瓣鳃目

拉丁目名Eulamellibranchia

中文科名蚌科

拉丁科名Unionidae

中文属名楔蚌属

拉丁属名Hyri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三角帆蚌为双壳类,贝壳大而扁平,最大个体可达350毫米。壳顶低,不膨胀,壳质较厚、坚硬。因贝壳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三角形帆状后翼而得名。铰合部较发达,左右壳各具二枚拟主齿,左壳具2枚长条状侧齿,右壳具1枚长条状侧齿。壳顶窝不明显。壳面呈黄褐色,生长线呈同心圆环状排列。壳内面珍珠层光亮细腻,呈乳白色,粉红色、紫色、金黄色等,绚丽多彩,并且极富珍珠光泽。贝壳内面分布有各种肌痕。

外套痕:是外套膜边缘与贝壳内面相连形成的环状肌痕,并以此将外套膜划分为中央膜和边缘膜两部分。

闭壳肌痕:包括前闭壳肌痕和后闭壳肌痕,闭壳肌的作用为闭合左右贝壳。

伸足肌痕和缩足肌痕:控制斧足的伸缩。

贝类的软体部分由外套膜、足、肌肉、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组成。

外套膜:包被贝类的内脏团,是育珠手术的重要部位,不仅是制备细胞小片的材料,还是插核植片的主要场所。

外套膜紧贴于左右贝壳内面,以外套膜环肌与贝壳内面相连,外套膜环肌以内部分为中央膜,外套膜环肌以外部分为外缘膜。

足:是贝类的运动器官,很发达,形似斧头,故称之为斧足。具缓慢爬行和挖掘洞穴的功能。

肌肉:包括闭壳肌、缩足肌和伸足肌。闭壳肌分前、后闭壳肌,连接左右两壳,功能是关闭和开张贝壳。缩足肌分前、后缩足肌,一端附于贝壳,另一端的肌纤维分布于足内与前伸足肌牵动着斧足的运动。

呼吸系统:鳃是贝类的呼吸器官,位于内脏团两侧,呈棕色。每侧共两片,位于内侧的称内鳃瓣,外侧的称外鳃瓣。鳃瓣由许许多多鳃丝组成,水通过鳃丝进行气体交换。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育儿囊,在繁殖季节为受精卵的孵化发育提供理想的场所。另外,鳃还有辅助摄食的作用,鳃纤毛把呼吸时水流所携带的饵料经唇瓣送入口中。

生殖系统:三角帆蚌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时,雌贝的生殖腺即卵巢,呈黄色;雄贝的生殖腺即精巢,呈白色。生殖腺呈葡萄状,成对分别排列在内脏团的两侧足的上方,以一短管开口于外套腔肾孔边。

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肛门和消化腺等。胃内有很特殊的结构几丁质的晶杆体,长约10-15厘米,半透明状,在胃内不停旋转,搅拌胃内食物,同时分泌出的消化酶也起到了消化食物的作用。晶杆体还是判断贝类健康及生长状况的指标。生长良好的健康贝类,其晶杆体具有弹性,色泽晶莹、光滑、透明。患病或生长不良的贝类,晶杆体细长无弹性,色泽暗淡。

循环系统:属于原始开放式,由心脏、动脉、静脉和血窦组成。贝类的血液是无色的。

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组成。

神经系统:贝类的神经系统不发达,由三对神经节和它们之间的神经链索组成。除了外套膜缘具发达的触手,仅在唇瓣、入水管和外套膜上皮分布有单个感觉细胞。

生活习性
自然状况下,三角帆蚌营底栖生活,喜缓流、水质清、泥沙底或泥底的环境。以斧足挖掘洞穴潜埋在底层中,后缘朝上,靠出水孔和进水孔进行水体交换。在冬季缺水的情况下,将整个身体埋入泥中,仅露出贝壳的后缘部分。

三角帆蚌营被动摄食方式,无法主动追捕食物。幼贝以单细胞藻-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为主。成贝除此之外,还能滤食一些群体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及部分小型浮游动物。

淡水生;耐受温度(℃):14-34,适温范围(℃):10-30;pH范围:7-8。

繁殖习性
三角帆蚌为雌雄异体,外形上不太容易分辨出性别,同龄的雌贝比雄贝略显宽厚。从鳃丝的形状可判断其性别,雌贝的鳃丝较细窄,排列较密,而雄贝的鳃丝较宽大,排列稀疏。繁殖季节,成熟的雌贝外鳃充实饱满。三角帆蚌的繁殖季节为4-8月,性腺成熟的雄贝将精子由输精管送到鳃上腔,再随水流从排水孔排出体外,精子进入水中后,又随着雌贝的呼吸随水流经入水孔被带到雌贝的鳃瓣间,在此与雌贝体内由输卵管输送出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此时的雌贝外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非常膨胀粗壮,受精卵在此逐渐发育成钩介幼虫后排出体外。水温20℃时,从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一般需30-45天。当水温达18℃,雌贝开始排放钩介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温23-26℃,为雌贝排放钩介幼虫的最盛期,排出的钩介幼虫寄生鱼体发育成幼贝。

五棘帆鳍鱼


中文名称五棘帆鳍鱼

拉丁名称Pentaceros japonicus Doderlei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帆鳍鱼科

拉丁科名Alepisauridae

中文属名五棘帆鳍鱼属

拉丁属名Pentacero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背部甚隆起,头背部颅骨裸露,具辐射状骨质突起,口小,前位,体被中大栉鳞,颊部被细鳞,背鳍较高,11-13鳍棘12-15鳍条,臀鳍4-6鳍棘4-10鳍条。

生活习性
海(水)生。

枣螺


中文名称 枣螺
拉丁名称 Bulla vernicosa Gould
生物代码 58006002005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头楯目
拉丁目名 Cephalaspidea
中文科名 枣螺科
拉丁科名 Bullidae
中文属名 枣螺属
拉丁属名 Bu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卵圆形。壳高41.3mm,壳宽32.3
mm。螺旋部卷施凹陷入体螺层内,壳顶中央形成一个深凹的小穴。体螺层膨胀。壳表白色,饰有黄褐色小斑纹,有时这些斑纹聚集形成3~4条不太明显的暗色横带。生长线精细而明显,常密集成皱褶。壳口稍高出壳顶,上部狭,底部宽而圆。壳口内面白色。
生活习性 暖海产,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珊瑚礁间沙质海底。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7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马氏珠母贝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