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鳜

中文名称 暗鳜
拉丁名称 Siniperca obscura Nichols
英文名称 dusky mandarinfish
地方名称 石板鳜、茶叶片、石头鳜、梧不卷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鮨科
拉丁科名 Serranidae
中文属名 鳜属
拉丁属名 Siniperca Gill,186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Ⅷ,11;臀鳍条Ⅲ,8;侧线鳞64一7O;鳃耙外侧6一8;幽门垂10。体长为体高的3.0~3.9倍,为头长的2.8~3.1倍,为尾柄长的5.1~5.6倍,为尾柄高的8.2~9.1倍。头长为吻长的3.2~3.8倍,为眼径的4.0~5.0倍,为眼间距的5.2一6.1倍。体稍侧扁,头后微隆起,体背呈弧形。口端位,吻钝圆,且较短。上、下颌几乎等长,均具绒毛状的细齿,无明显的犬齿。前鳃盖骨后缘有11个显著的锯齿。鳃盖骨的后缘有2或3枚硬刺。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鳞片细小。侧线与背部边缘平行,向后延至尾柄中部。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垂直上方,背鳍硬刺最长的是第5或6根。胸鳍圆形。腹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垂直下方,末端伸至背鳍第10个硬刺的垂直下方。臂鳍第2根硬刺最长。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近切截形。体深暗灰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斑。<M.YZ023.Com/p>

相关阅读

大眼鳜


[学名]: Siniperca kneri Garman
[资源名称]: 大眼鳜
[外文名]: bigeye mandarinfish
[别名]: 桂鱼、桂花鱼、嘴爪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不甚高;背、腹缘圆凸,尾柄较高,头大,吻长;眼大,上侧位,偏于头前部;眼间隔平坦,项部隆起。每侧的前、后鼻孔相互靠近,都为长圆形;前鼻孔有瓣膜,后鼻孔周缘平整。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后端宽阔,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齿绒毛状,下颌两侧齿常扩大为犬齿,单个着生排成1列,偶而也有2个并生的;上颌缝合部有犬齿;犁骨及腭骨表面绒毛齿密集成群。前腮盖骨后缘有锯齿12枚以上,远隅角处一枚最大;腹缘无锯齿,有棘状骨突2个,棘端均指向前方。鳃盖骨后端及后上方各有扁棘1根。间鳃骨及下鳃盖骨腹缘光滑。鳃耙短,梳齿状,排列稀疏。 躯干部鳞片狭长,颊部上方、鳃盖及前腹部也都有小圆鳞覆盖,侧线沿体上方1/3处后行,至尾柄部顺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 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2根鳍棘,第五或第六棘最长,各棘间有鳍膜相连,鳍膜边缘呈波形缺刻;鳍条部边缘圆凸,最长鳍条长于最长鳍棘。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几乎相对;第二棘最长且粗壮,压倒后超过第三棘,胸鳍靠近鳃孔,扇形,后缘弧形。腹鳍起点在胸鳍下方稍后;有1根棘,5根鳍条;棘长小于鳍条长的1/2。尾鳍发达,后缘微圆。肛门靠近臀鳍。 体长为体高的2.9~3.4倍,为头长的2.4~3.0倍,为尾柄长的6.2~7.7倍,为尾柄高的9.1~10.7倍。头长为吻长的2.9~3.7倍,为眼径的4.3~5.6倍,为眼间距的6.1~7.1倍。%576%

[地理分布]: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与鳜鱼相似,但更喜欢栖息于流水的环境。常在浅水沿岸地区游动觅食,冬季在岩石洞穴中越冬。大眼鳜为肉食凶猛性鱼类。食物中以鱼为主,约占92%,其次为虾类,约占7%。在长江干流所获大眼鳜的食物中,以黄颗鱼、虾虎鱼为主,而在湖泊中的大眼鳜则以鳑鮍、蒙古红鮊、麦穗鱼及虾类为食,这是由于不同水体的饵料基础不同所致。

麻鳜


中文名称麻鳜

拉丁名称Siniperca fortis (Lin)

异名铁桂、麻桂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鳜属

拉丁属名Siniperca Gill,186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都柳江(贵州省南部)及融江(广西北部)。

形态特征
背鳍Ⅷ-10-11(11为常见);胸鳍14一15;腹鳍Ⅰ-5;臀鳍Ⅲ-8。侧线鳞63-82。鳃耙4-5。

体长为体高的2.9-3.6(平均3.2)倍,为头长的2.7-3.5(2.9)倍,为尾柄长的5.4-6.8(6.2)倍,为尾柄高的8.l-10.6(8.7)倍。头长为吻长的3.2-5.0(3.7)倍,为眼径的3.6-5.4(4.6)倍,为眼间距的7.7-10.6(9.3)倍,为尾柄长的1.7-2.5(2.1)倍,为尾柄高的2.6-3.6(3.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l.7(1.4)倍。

体长而侧扁,略呈纺锤形。头大。吻短。鼻孔互相靠近,圆形的前鼻孔有瓣膜,椭圆形的后鼻孔光滑平整。眼中等大;眼间窄,稍隆起,眼后背缘平直。口端位,口裂大,稍倾斜。上下颌几乎相等或下颌稍稍超过上颌。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齿;下颌二侧有圆锥齿一列。前鳃盖后缘有锯齿11-14枚,近隅角二枚较大;腹缘有骨棘2枚。鳃盖后部有扁平棘2枚,有时上方较小的一枚隐埋皮下。左右二侧鳃膜不相连也不联于峡部。鳃盖条7枚。鳃耙4-5枚,梳齿状其长仅为鳃丝长度的1/2。

背鳍较长,基底约占体长之半,起点始于胸鳍基部的后上方,有鳍棘13枚、鳍条10-11枚(11为常见)鳍棘与鳍条连续,中间有浅缺刻。背鳍棘强,第6棘最长,约为头长的1/3,但稍短于最长背鳍条。背鳍鳍条部外缘高而圆凸,末端接近尾鳍起点。胸鳍始于背鳍前方,扇形,有鳍条14-15枚。腹鳍稍后于胸鳍,比胸鳍略长,有二棘5鳍条。臀鳍起点在背鳍第13鳍棘的前下方,有棘3枚,鳍条8枚,第2臀棘较长,倒伏时等于或稍稍超过第s棘。侧线前段偏于背侧,约与背部轮廓线平行,后段移行至尾柄中线。

体复细小圆鳞,头背部裸露无鳞,颊部、鳃盖及前腹部都有鳞。

幽门垂23-46枚。脊椎骨28枚。

体背侧色泽较深为棕色或黑色,腹侧较浅并有密集的棕色小斑点(一般比眼球瞳孔孔径为小)。各鳍灰黑色。尾鳍、背鳍及臀鳍都有深色斑点组成的横条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斑鳜


[学名]: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
[资源名称]: 斑鳜
[外文名]: spotted mandarinfish
[别名]: 岩鳜、园筒 (桶)鳜、石鳜
 
[形态特征]:
  体背、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头大,眼后头部平直或稍内凹。吻尖,眼上侧位,偏于头的前半部,每侧有鼻孔2个,离眼较近,前鼻孔圆形,小而有瓣膜,后鼻孔椭圆形,略大于前鼻孔。口前位,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下颌两侧齿扩大为犬齿,多为2个并生。间鳃盖骨及下鳃盖骨腹缘有浅缺刻。鳃耙稀少,梳齿状,略短于鳃丝。吻部及头顶处无鳞,余均有鳞。侧线前段稍弯,靠近背缘向后延伸;后段较平直,接近尾柄中部。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鳍棘发达,有12-13根鳍棘,第六鳍棘最长;鳍条部基底短,鳍条边缘圆凸。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几乎相对;鳍棘都较粗壮:第一鳍棘较短,第二鳍棘最长(压倒后超过第三鳍棘),胸鳍下侧位,起点稍前于腹鳍,腹鳍起点在背鳍第三鳍棘下方,鳍长约等于胸鳍长,有1根鳍棘,短细,不及鳍条长的二分之一。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  [原产地区]:中国广东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广东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喜栖于静水或微流水中,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流中,白天一般侧卧于底部凹坑中,较少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在水草丛中四处游动寻觅食物。

长身鳜


中文名称 长身鳜
拉丁名称 Coreosiniperca roulei(Wu)
英文名称 Slender mandarinfish
地方名称 竹筒鳜、彩鳜
作者单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鮨科
拉丁科名 Serranidae
中文属名 长身鳜属
拉丁属名 Coreosiniperca Fang et Chong,193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11;臀鳍条Ⅲ,7;侧线鳞89~99;幽门垂10。体长为体高的4.7一5.5倍,为头长的2.7一2.8倍,为尾柄长的5.9一6.1倍,为尾柄高的12.3~12.4倍。头长为吻长的2.9~3.0倍,为眼径的4.4~4.9倍,为眼间距的9.1~9.9倍。体延长,略呈圆柱状。头长,吻尖,上颌往后延伸至眼中部的下缘,下颌突出,大齿裸露于外,上颌前部犬齿排成多行,下颌犬齿成单行。鳞细小,仅头部及腹鳍之前的腹部不披鳞片。鳃耙退化。幽门垂数极少,约10个。体黑棕色,头顶及躯干两侧具不规则的暗色斑点。腹部白色

暗纹东方豚养殖


养殖环境
1、池塘条件:饲养池为大棚内正方形水泥池,池底铺15cm厚,直径2~3cm石子。棚顶高6m,为玻璃钢瓦,白色。池面积为400m2,池深1.8m,池底为漏斗形,中央有一排污孔兼出水孔。孔径60cm,用铁皮罩住,铁皮上有直径0.2cm网眼许多,鱼罩为2m高,沿池两侧各进水管,水源为温度25℃的地下探井水。每池备有0.75千瓦气泵和水车式增氧机各一台。

2、苗种放养 饲养池用200mg/L生石灰进行消毒,池壁用沸腾的浓液泼洒。待用工具也一并放入池内消毒备用(如食台、捞海、排污器、桶等),5天后清洗干净,并加满池水进行曝气,连续三次将池水放清再重新加注50cm水,开动气泵进行曝气。并测得Ph〈8.00〉5mg/L,水温20~30℃方可放苗。 苗种选2.5~3.5cm。以上,体重1~2g的较好,体质健壮,颜色油墨色,规格齐,无伤,无寄生虫,无菌。放养池的水温要与苗袋的水温相近,温差不得高于2℃。为了使苗袋的水温和池水温度相近,可将苗袋置于池内漂一段时间,再放苗。

饲料配方
育苗场苗种的主要饲料为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天然饵料。故购进的鱼苗要进的鱼苗要进行驯食转食。可用蚯蚓、虾仁糜、鱼肉糜、蚌肉糜,这四种饵料均为河豚的适口饵料。这些饵料必须新鲜,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可用食盐10、土霉素5mg/L。池子的四周吊上食台各一个(食台可用直径为1m钢筋圆圈,蒙上45目聚乙烯网布),并加低压灯泡40W在食台上方,食台吊离水面20cm深。鲜饲料放入食台上,投饵时间为5:20、12:00、16:00、20:00、1:00,晚上开灯诱食,要保证食台内24小时不断饵,日投饵量为12%。三天后将配合饵料经料(鳗料,现国内市场无河豚料售)加入鲜料,鲜料与干料之比为3﹕1,两天后改为3﹕2,再过二天后为1﹕1,周后转为全价配合饵料。饵料与水比为1﹕1.5。

随着色的长大,调饵时水的比例逐渐减小,到成鱼时为1:1,食台相应由四个减少至一个主食台,投饵时间逐渐由日五次改为早晚各一次,水位由50cm逐渐加高,食台逐渐放入池底(调饵需注意料沉入水底,防止鱼追逐浮饵时被水车式增氧机打到)。 河豚苗种的放养密度为规格3~6cm的放20P(尾)/m2,6~10cm放15P/m2,10~15cm放10P/m2。15cm以上放8P/m2。

此放养密度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生长快,不易发病。1998年7月27日进苗规格3cm,到第二年清明节前有30%长成400g/P的商品鱼。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指标,水恒温25~27℃。 河豚鱼的养殖过程中必须进行筛选与分稀,提前准备好备用池2个或2个以上,步骡为:拉网-鱼篮打鱼-司称-运输-手赶放鱼入预定的池子。拉网方法是一个人站在池边,另一个人站在池的中间,分别用脚踩住网的下钢,手提住网的上纲,再由三个人呈扇形赶鱼,速度由慢逐渐加快,赶一圈鱼90%以上都能上网。

河豚鱼性凶猛,饲养一段时间,易出现大小差异。苗常出现自残行为,尤其黎明和中午表现明显,主要是大鱼咬小鱼,或饥饿时也有表现,故饲量要足,同池鱼规格要相近。筛选时力求动作要轻、快、熟,入池后要用些抗生素药裕和投喂以防感染,例如呋喃唑酮、土霉素、氯霉素等,因为拉网后鱼容易咬伤或皮肤被网擦伤。

养殖管理
日常管理

1.排污,用排污器(直径25cm圆铁板中间用一根钢筋焊牢)垂直于池底部向上拉,一次排整个池的1/4,按顺时针方向两天排污次,换水量20%。第十天大排污,主要是食台下及排污孔周围。

2.每月拉网测规格一次(聚乙烯网布45目做成),也起到拉网锻炼的作用。

3.每月初投喂抗生素一个疗程(如土霉素、氟哌酸、大蒜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等),每月用生石灰8~10mg/L泼洒二次,广谱杀药浴一次。

4.确保恒温25~27℃,DO6mg/L,NO3-NH4+N、不能超标。

疫病防治
疾病防治

1.由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为水霉病)主要是由扦拉分池等机械损伤引起。症状: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浸入,而且已向外长出似灰白色棉毛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在池边发生摩擦,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①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②2mg/L亚甲基蓝药浴。③提高水温并保持恒温27℃ 1周。

2.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小瓜虫 症状:小瓜虫寄生处形成1mm以下的小白点,故又叫白点病。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鳃、鳍、眼睛等处都布满小瓜虫。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游动异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或池底摩擦。

防治方法:升水温至28~30℃保持5天,并且大换水,效果很好,也很安全。

(2)车轮虫 症状:寄生处粘液增多,游动谩,呼吸困难。主要寄生在体表及鳃,不断爬行,损伤上皮细胞,病鱼常在池内打转及池壁或石子上摩擦。

防治方法:①0.7mg/L CuSO4+FeSO4(5﹕2)合剂药浴。②2510-6甲醒药浴。

(3)啄异沟虫 症状:游动异常,常在池壁或池底摩擦。

防治方法:0.81mg/L甲苯咪唑药浴12小时。

(4)指环虫 主要寄生在鳃上。 防治方法:同啄异沟虫。 说明:鱼凡被寄生虫所寄生,必须先杀虫(否则引起烂鳃),后用大黄加五倍子各4mg/L药浴。

3.细菌引起的疾病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重。游动较慢,反应也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镜检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缺血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呈紫红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小片有杂物。

治疗方法:如果有寄生虫要先杀虫、后治菌。 ①强氯精0.2~0.3mg/L药浴。 ②大黄4mg/L加五倍子5mg/L煎汁药浴48h以上。③甲醛1010-6、呋喃2mg/L药浴。④黄连5mg/L加五倍子5mg/L熬水药浴。⑤黄芩2mg/L加黄柏2mg/L加黄莲5mg/L加五倍子5mg/L水药浴。⑥土霉素3-5mg/L药浴。在外治的基础上应与内治相结合。以下任选一种用一个疗程,内服药有土霉素1g/L料;氟哌酸1g/L料;环丙沙星1g/L料。 注:在用药治疗方面,最好使用中药性。以减少病原的抗药性。

(2)细菌性拦尾病 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充血。随着病情发展各鳍基部后面发白,严重时尾鳍及其它鳍烂掉,病鱼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

治疗方法:同细菌性烂尾病。

(3)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体:肠点状单胞菌。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解剖,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肠内粘液较多呈黄色,肛门红肿。防治方法:发病早期,可投药饵,大蒜素2g/L料。氟哌酸1g/L料。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

4.气泡病 盛夏水温31℃,傍晚5:00~6:00水质过肥,水色呈浓绿色,透明度约5cm。 症状:鱼各鳍条均发白,内有气泡,严重的失去平衡,侧卧水面,直至死亡,但所有因气泡病的死鱼死后都浮于水面,死亡,但所有因气泡病的死后都浮于水面,死亡率5%,最大17.5%。

防治方法:大排老水,加注新水。待鱼较稳定时用30mg/L食盐泼洒。

暗纹东方鲀


[学名]: Fugu obscurus
[资源名称]: 暗纹东方鲀
[外文名]: obscure puffer,Far east puffers
[别名]: 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古名肺鱼
 
[形态特征]:
  背鳍条17-19(多数为17);臀鳍条15-17(多数为16);胸鳍条16-19;鳃耙外侧7-9,内侧9-12;脊椎骨21-24。体长为体高的2.7-4.2,为头长的2.8-3.7倍,为尾柄长的4.4-6.1倍,为尾柄高的8.3-12.3倍。头长为吻长的2.0-3.1倍,为眼径的8.5-10.5倍,为眼间距的1.5-2.2倍。随着身体的增长,体高、吻长、眼间距的比例相对增大,而头长、眼径、尾柄高的比例相对减少。体稍延长,前部钝圆,后部渐狭小。吻短,钝圆。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颔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口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微凸。鳃孔小,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均被小刺;吻部侧面后部及尾部光滑。背鳍与臀鳍几乎相对。胸鳍宽短,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侧线显著,上侧位,至尾部向下弯至尾柄中央。侧线在头部多具分支,腹面在胸鳍下方开始有一腹支伸达尾鳍基部。体腔大,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鳔大,1室,贴于体腔背面。有气囊。背鳍前方的背侧面具暗褐色的横带纹4-5条,横带纹之间具白色狭条纹3-4条。胸鳍后上方具一白缘黑色大斑;背鳍基部两侧合有一大黑斑,周缘为白色。性成熟个体暗色宽带较暗淡,幼鱼的暗色宽带上散布有白色小斑。体背面灰褐色,腹部白色。臀鳍黄色。背鳍、胸鳍和尾鳍后缘均呈灰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  [原产地区]:长江下游干流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72-84  
[地理分布]:东、黄海沿海及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暗纹东方鲀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水体中、下层。遇有外敌,其腹部气囊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性成熟的暗纹东方鲀成群地由东海进人长江,逆流而上至长江中游江段产卵。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翌年春洄游入海(也有直接入海的)。在海里长大到性成熟时又复进入长江,在淡水河流中产卵。杂食性,肠管中虾、蟹、螺、昆虫幼体、枝角类、挠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丝状藻类均有出现,幼鱼和成鱼的食性稍有不同。2.0厘米左右的幼鱼的食性与其生活环境的食料基础密切相关。长江下游(枞阳、桐城)的幼鱼完全以别种鱼类的幼鱼为食,太湖里的幼鱼则几乎全以象鼻溞为食。体长5.5厘米以上的幼鱼上、下颌已具有齿板,适于压碎虾、蟹、螺壳,其食性与成鱼基本相同。

暗纹凤鳚


中文名称暗纹凤鳚

拉丁名称Salarias edentulus (Bloch et Schneider)

异名暗带动齿鳚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鳚科

拉丁科名Blenniidae

中文属名凤鳚属

拉丁属名Salar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头顶有1肉质冠状皮瓣或1低隆起,鼻上和眼上有皮须,唇发达,上唇边缘有或无锯齿状细突,上下颌细小,1行,栉状,能活动,犁骨和腭骨无齿,侧线不完全,常止于胸鳍后方附近。背鳍12-14鳍棘15-23鳍条,腹鳍1鳍棘3鳍条,鳃棘埋于皮内。项上皮须成针状,2背鳍间有缺刻,体有7横带。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柳州鳜


[学名]: Siniperca liuzhouensis Zhou, Kong and Zhu, 1987
[资源名称]: 柳州鳜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侧扁,背腹缘均稍隆起,弧度约略相等。头大,吻短尖。口端位,口裂大,稍斜,上颌骨末端伸达眼中部,但不伸达眼后缘的下方。下颌稍超过上颌。上下颌骨、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齿,下颌两侧和前颌骨缝合部后方有较大锥形齿,无犬齿。犁骨齿带呈三角形。鼻孔互相靠近,距眼较距吻端为近,前鼻孔有圆形瓣膜,后鼻孔椭圆形,周边光滑平整。眼中等大,眼间隔窄,稍隆起,眼后背缘平直。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8枚;腹缘有4枚较大的骨棘,前1枚棘尖指向前方,后3枚棘尖指向后方。鳃盖骨后部有扁平棘2枚,下侧1枚明显长于下侧1枚。间鳃盖骨和下鳃盖骨下缘亦有少数弱锯齿,但后者有的光滑。鳃盖条骨7枚。鳃裂大,左右两侧鳃膜不相连也不联于峡部。体被细小圆鳞,头背部及鳃盖下部裸露无鳞,颊部、鳃盖上部及胸鳍基及腹鳍前腹部都有鳞。侧线完全,侧线前段偏于背侧,约与背部轮廓线平行,后段移行至尾柄中线。 背鳍2个,基部相连,中间有浅缺刻,分鳍棘部和鳍条部,起点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第1背鳍全为鳍棘,第6棘最长,第2背鳍鳍条部外缘高而圆凸,末端接近尾鳍起点。臀鳍起点在背鳍第13鳍棘的前下方,第2臀鳍棘长而粗壮,压倒后超过第3棘,鳍条末端不达尾鳍基部。胸鳍扇形,末端伸达第6背鳍鳍棘的基部下方。腹鳍稍后于胸鳍,起点至吻端距等于该点至臀鳍前部鳍条的距离,比胸鳍略长,约为腹鳍至肛门之间的3/4。肛门位于腹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3/4处。尾鳍圆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融水、柳城县和宜州市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广西的融江和柳江水系,广西外分布于贵州省的都柳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江河缓流处,以小型鱼类为食。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抗逆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观赏、娱乐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太湖短吻银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