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石鲈

[学名]: Pomadasys maculatus
[资源名称]: 大斑石鲈
[外文名]: Grunter、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grunt、Spotted grunter、 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javelinfish、saddle grunt、saddle grunter
[形态特征]:
 
背鳍Ⅻ-14;臀鳍Ⅲ-7;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49。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8倍,为头长3.1倍;体背面较挟,腹面钝圆,背缘隆起度较腹缘为大,腹缘在臀鳍前部弧度甚小,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其长稍大于高。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4倍,为眼径4倍,背面稍隆起。吻钝尖。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与距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间隔宽而平。鼻孔2个,呈椭圆形,相距甚近,前鼻孔略大于后鼻孔,紧位于眼前缘。口较小,端位,微斜;上颌稍长于下颌。颏孔一对。头腹面由鳃盖骨曲折形成一中央沟缝。两颌牙细小,圆锥形,外行牙略大;上颌前端牙4~5行,下颌6~7行,排列均不规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耙7+14,短而细,最长鳃耙为眼径的1/3左右。 体被弱栉鳞,头部鳞较小,除吻部外,余皆被鳞。背鳍、臀鳍基底均被有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后端达尾鳍基上。 背鳍具12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凹陷;背鳍鳍棘以第四鳍棘为最长,向后渐次缩短,各鳍棘平卧寸,左右交错,部分可收藏入鳞鞘的沟中,背鳍鳍棘部基底长于鳍条部基底。臀鳍起点位在第四背鳍鳍条的下方,具3鳍棘,7鳍条,以第二鳍棘最强大。胸鳍位低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稍后,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浅凹形。 体背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一般具4个大黑斑:第一黑斑最大,从背看呈马鞍形,第二、三黑斑在体侧中部,第四斑位背鳍鳍条部末端。第4~8背鳍鳍棘间有一黑色椭圆形大斑。尾鳍灰色,臀鳍、胸鳍、腹鳍均淡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与东海,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渔场有北部湾海区及涠洲岛附近,渔汛期为每年的3~6月份,在涠洲岛及汕尾外海,渔获旺季是3~7月份,在昌北渔场4~5月份为渔获旺季。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其它

相关知识

银石鲈


[学名]: Pomadasys argenteus
[资源名称]: 银石鲈
[别名]: 断斑石鲈Pomadasys hasta (Bloch,1790)
 
[形态特征]:
 
体长113-315毫米。体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的2.7-2.9倍;为头长的2.7-3倍。背面狭窄,沿背部呈弓形隆起。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腹部钝圆;隆起处小,或几近水平状。尾柄侧扁,其长为高的1.5-1.7倍。头中等大,头长微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的2.7-3.4倍;为眼径长的4-5.2倍。背面微凸,两侧平坦,吻钝圆,其长约为眼径的2倍弱。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鳃盖后上角为近。眼间隔宽,微凸,其宽约为眼径的2倍。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前鼻孔大于后鼻孔,后鼻孔被于瓣膜下。口较小,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完全位于眶前骨下。其后端达眼前缘下方。两颌齿细小,呈绒毛狭带状。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鳃盖后缘具细锯齿,下缘平滑。鳃盖骨无棘。鳃耙短而尖,最长鳃耙为眼径的1/4。鳃耙5-6+11-12。 体被较大的栉鳞,栉状齿甚细弱。头上被薄圆鳞。侧綫完全与背缘并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缺刻。背鳍起点于胸鳍基的上方,鳍棘部强大,以第三鳍棘为最长,鳍棘折迭时左右交错,部分可收藏于背部浅沟中。鳍条部基底短于鳍棘部基底,最长鳍条短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始于背鳍鳍条部第五鳍条的下方。第二鳍棘最强大,为眼径的2.5倍。胸鳍长大,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浅凹形。 体背部银灰色,腹部乳白色。背侧方若干褐色斑点。连成不规则的纵条。背鳍鳍棘部的鳍膜边缘黑色,鳍膜间具灰褐色斑,鳍条部斑点成二纵带。尾鳍灰褐色。其他各鳍无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日本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为石鲈中大型种类,近海产,有经济价值。

斑石鲷


中文名称 斑石鲷
拉丁名称 Oplegnathus punctatus
英文名称 Spotted knifejaw、Spotted parrotfish、Rock porgy、stonewall perc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石鲷科
拉丁科名 Oplegnathidae
中文属名 石鲷属
拉丁属名 Oplegna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XlI-16;臀鳍Ⅲ-13;胸鳍18;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约110个。
体高,侧扁,背缘在背鳍起点稍前及背鳍鳍条部起点处,腹缘在腹鳍附近,臀鳍鳍条部基底均形成一钝角,使体略呈钝角六边形。体长为体高1.7倍,为头长3倍。头小,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径4.9倍。吻短,前端梢尖。眼小,位于头侧,靠近背缘,距鳃盖后上角与距吻端约相等。眼间隔宽而圆凸。鼻孔2个,甚接近,前鼻孔椭圆形,后缘有高的鼻瓣;舌鼻孔裂缝状,前上缘有一低鼻瓣。口小,前位,不能伸缩。上下颌约等长,牙与颌愈合,牙间隙充满石灰貭,形成坚固的骨缘。腭骨无牙。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一扁平棘。假鳃发达。鳃耙较短,7+13。

体被栉鳞,甚细小。头部除吻部,眼间隔及颊部无鳞外,其余均被鳞。各鳍基均被小鳞。侧线位高,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前部鳍条显著隆起,后部较短,在鳍条部的后缘呈截形。

臀鳍具鳍棘3,以第二棘为最长,鳍条部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稍小。胸鳍圆形,位低。腹鳍较胸鳍为长,位于胸鳝基后方。尾鳍后缘微凹。

体灰白色,密布杂乱的黑斑块。仅腹鳍黑色。


生活习性 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中,稚鱼与漂流的海草聚在一起。

斑尾拟鲈


中文名称斑尾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polyophthalma (Cuvier)

英文名称Ocellated grub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柱形,头尖,略平扁。腭骨无牙,下颌外侧犬牙8个。背鳍鳍棘5。头部和体背部具许多小斑点,腹侧具3-7个长椭圆形眼状斑,尾鳍中央具1长方形大黑斑,奇鳍上都有小圆斑。

生活习性
为热带珊瑚礁海区小型鱼类。体长100-200毫米。

海(洋)生。

单斑眶棘鲈


中文名称单斑眶棘鲈


拉丁名称Scolopsis monogramm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眶棘鲈科

拉丁科名Scolopsidae

中文属名眶棘鲈属

拉丁属名Scol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主产印度洋、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栖息于珊瑚礁区泥砂底海域。肉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

经济价值
可食用鱼。

条纹狼鲈(条纹石鮨、美洲条纹鲈)鱼种培育


(一) 鱼种培育池条件
鱼种培育池与鱼苗培育池的要求基本相似,面积可大一些,一般为3~5亩;水深1.2~1.5米较为合适。为确保鱼苗的成活率,必须严格进行清塘消毒。由于鱼种培育阶段主要以人工投饲为主,因此一般情况下培育鱼种的池塘无需施肥,但如果水质太瘦,透明度太大,也应施用适量有机肥或无机肥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鱼塘要在进足水后才能放养鱼种,否则会增加水鸟的危害。放种前应对重要的水质指标如溶氧、pH、水温等进行测定,以保证理想的放养条件。以上这些工作应在夏花鱼种出塘前全部准备好。

(二)放养规格与密度
鱼种培育阶段是紧接着鱼苗培育阶段进行的。鱼种培育阶段放养的鱼种,即为鱼苗培育阶段收获的夏花鱼种,规格多在2.5~5厘米之间。同一个池塘必须放养规格一致的夏花鱼种,以减少自相残食的机会。

鱼种放养密度,要根据实际生产目标、鱼池条件(如水源)以及池塘设施的配套情况等来确定。例如,若养殖单位要求在成鱼养殖时放养尾重10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鱼种培育时的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2500尾/亩;若要求生产规格较小的鱼种(30~40克/尾),每亩放养量以4000~5000尾较为适宜。此外,每亩应套养规格相近的鲢、鳙鱼种100~150尾,以控制水质。养殖实践表明,过低的放养密度(每亩1000尾以下)会造成鱼种个体生长速度出现较大的差异,还会因此而出现自相残食,降低成活率。池塘条件及其设施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放养密度,若水源充足,水质好,增氧设备齐备,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则应适当降低放养量。

(三)日常管理
鱼种培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池塘管理。经常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注意观察、测定水质,了解鱼种的生长,及时分筛,合理投喂等都是鱼种培育阶段日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1.水质管理池塘水质调控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鱼种的生长和生存,鱼种培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质管理水平的高低。鱼苗培育阶段的水质管理方法大多也适用于鱼种培育,但鱼种培育阶段也有其自身特点,如鱼种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池塘鱼载量增加等都有别于鱼苗培育阶段。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管理好池塘水质,以满足鱼种的生长要求。调控水质的最有效方法是换水和增氧。如果条件允许,应经常测定溶氧、pH、水温、氨、透明度等以便于根据池塘的水质变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鱼种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条纹鲈鱼种阶段对溶氧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如果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要开机增氧或加水以提高溶氧含量,防止泛塘。每个池塘均应装备增氧机,以叶轮式增氧机效果最佳。在水温较高的夏季,最好每天午夜开机增氧2~3小时,若用换水方式以提高溶氧,则应加注含氧丰富的表层水,并在池塘相对的一边从底层排水。水体溶氧的饱和含量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水温高,饱和溶氧含量低;水温低,饱和溶氧含量高。所以,缺氧泛塘事故大多发生在高温季节(6~9月),在高温季节,如果上下水层溶氧含量差异过大,遇暴雨时常会造成泛池,故应经常测定溶氧,以便在需要时即采取增氧措施。

条纹鲈在鱼种阶段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强于鱼苗阶段,16~30℃均能正常摄食,超出此范围,则摄食活动下降。鱼种对pH的适应范围也有所增加,但中性更适于鱼种的生长,如水体酸性较大,可使用石灰加以调节。

氨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很低的浓度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由于鱼种培育阶段以人工投喂为主,在放养量大、投饲较多的情况下,鱼类的排泄物及残饵可能会导致氨含量的上升,水温偏高时更易于引起鱼类中毒,必须予以注意。降低水温(如加入低温新水),减少投饲,以及换水、增氧等均可降低池塘氨的含量。

虽然鱼种培育期间浮游动物并非是条纹鲈的主要食物,但池水也应保持一定的肥度,水质过瘦,透明度增大,太阳光可直照池底,常会造成水生维管束植物及丝状绿藻的大量繁殖,这些植物的大量存在会干扰鱼种取食,对鱼种的生长产生不良作用,而且对拉网捕捞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维持一定量的浮游植物十分必要,池水理想的透明度应保持在50~80厘米之间,透明度过大,可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若水过肥,则应及时加注新水。


2.饲料及投喂在鱼苗培育后期或夏花鱼种暂养期间,已进行食性驯化的鱼种,放养后即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条纹鲈属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在实验条件下,个体重为1.4克的鱼种投喂含47%蛋白质和12%脂肪或57%蛋白质和17%脂肪时,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利用率;个体重为9~16克的鱼种,饲料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52%和13.2%时,净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的利用率最大。目前尚未研制出条纹鲈鱼种的专用饲料配方,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投喂高质量的鲑鳟鱼商品饲料,蛋白质在40%~45%之间;使用优质加州鲈鱼或斑点叉尾鮰配合饲料效果也比较理想。可用沉性或浮性饲料投喂,不过最好是浮性饲料,因为浮性饲料易于观察,鱼到水面争食,多余饲料漂浮在水面上,容易发现,能减少浪费,还可避免因过量投喂而引起池塘水质变坏。饲料颗粒的大小应根据鱼种的个体大小作相应的调整,通常是开始使用直径约1毫米的饲料,以后随着鱼种的个体长大而相应增加,以鱼种能正常摄食为度。投喂率的确定,也与鱼的个体大小有关,总的原则是鱼规格小,日投饵率高,鱼规格大,日投喂率低(表3-5)。

从表3-5可知,初期的投饵率可高达鱼体重的15%~25%,但由于鱼的总重量较小,实际投饵量并不会很大。初期高投饵率的目的是使鱼种能有更多机会援食人工颗粒饲料,减少因部分鱼尚不习惯摄食颗粒饲料而造成规格的差异。大约2周以后投饲率要逐渐减低,直至接近收获时日投喂率为鱼体重的3%左右。投喂率的调整依据主要是对鱼生长进行测定,通常每月1次,由于拉网会造成鱼体紧张或引起损伤,故应尽可能小范围采样(如围池之一角等),而且拉网要选择水温低的时候进行,采到鱼样本后无需作个体测定,在池边混合秤重后即可估算出池塘鱼的总重量,并据此计算投饵量。

投喂方式多为人工投饲,也可使用自动投饵机投喂。每天早晚各投饲1次,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增加投饲次数(每天3~4次),可减少个体间大小的差异。通常是沿着池的一边投喂,应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撒放饵料,以使所有的鱼都能摄食到足够的食物。若使用浮性饲料,在风浪较大时应在上风处投放饲料,以免被风浪吹至岸边造成浪费。

条纹狼鲈(条纹石鮨、美洲条纹鲈)亲鱼培育


(一)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亲鱼培育池是亲鱼的生活栖息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因此,必须认真加以选择。亲鱼池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人工繁殖场,这样可缩短亲鱼运输路程,减少运输时间。为了让亲鱼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要选择水源充裕、水质优良、排灌方便,最好有微流水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面积不宜太大,以3~5商为佳;水深1.8~2米;池形以长方形较好,池底应为沙质或壤土池塘。亲鱼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清整,包括干池曝晒数日,挖去多余的淤泥,维修和加固池埂,清除池塘四周杂草等,为亲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以利于亲鱼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体质健壮、个体大、无伤无病的条纹鲈作为后备亲鱼。年龄应在3龄以上。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以及亲鱼的个体大小灵活掌握,以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使亲鱼性腺发育良好为原则,亲鱼池的最大负载量应控制在250~300千克/亩以内,由于放养后亲鱼还会有较大的增重,因此开始放养量不宜过大,如每尾体重2千克左右的后备亲鱼,每亩放养100尾左右比较合适,雌、雄鱼同池培育。亲鱼培育池要搭配大规格的鲢、鳙鱼种50~100尾以调节水质,但一般不宜套养其他鱼类。

(二)日常管理
饲料是亲鱼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能否满足亲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其性腺发育关系很大,因此亲鱼培育期间必须保证投喂充足适口的饲料。条纹鲈是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以投喂冰鲜鱼效果最好,冰鲜鱼来源不便的地区,也可用配合饲料培育条纹鲈亲鱼。饲料蛋白含量在40%~44%之间,其中动物蛋白应占50%以上,但在秋季及产前1个月,每周最好能补充投喂冰鲜鱼2~3次,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条纹鲈耐低温能力很强,水温在℃以上便能摄食,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停食的时间很短,因此要及早投喂。

条纹鲈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亲鱼池尤其要保持清新的水体环境,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如遇天气不好则应减少投喂量,并开机增氧,亲鱼如出现严重浮头,即使不死亡也会严重影响性腺发育,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条纹鲈的产卵季节南方一般为3~4月,北方则大约推迟1个月。在产前1个月,应经常冲水刺激,对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有良好的作用,若有长流水刺激则效果更佳。国外报道,通过控制光照和水温,可提高条纹鲈的产卵率。亲鱼培育管理中,除应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和充足的食物外,平时应尽量少拉网操作,亲鱼捕捞后往往一二天都不摄食。高温季节拉网还会造成亲鱼损伤,过多的拉网作业必然会影响亲鱼健康、性腺发育,临近繁殖季节拉网过多还会影响产卵和胚胎发育。因此,条纹鲈亲鱼要专池培育,不宜与其他商品鱼混养。

大斑刺鲀


中文名称大斑刺鲀

拉丁名称Diodon liturosus Sha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刺鲀科

拉丁科名Diodontidae

中文属名刺鲀属

拉丁属名Di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短圆筒形,头和体前部宽圆,尾部短小,锥状。头和体上棘长而硬,大部或全部的棘均具2棘根,能活动,也有少数棘具3棘根的,不能活动。鼻孔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大辩论突起。鳔圆形。前端中央具一深凹,成叉状。各鳍均无斑点,额骨刺为体长的4%-10%,甚短于胸鳍棘,体背面有5个大黑斑,第一斑在眼与鳃孔中间,头侧有两个起立状大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斑花鳅


中文名称 大斑花鳅
拉丁名称 Cobitis macrostigma Dabry
英文名称 largespot spined loac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花鳅属
拉丁属名 Cobitis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5;鳃耙外侧10~11;脊椎骨48。体长为体高的9.2~9.7倍,为头长的5.4~6.3倍,为尾柄长的4.7~5.2倍,为尾柄高的11.3~13.8倍。头长为吻长的2.1~2.3倍,为眼径的5.7~6.4倍,为眼间距的7.6~8.7倍。体细长,尾柄侧扁。头很小,侧扁。口亚下位,口裂狭小。须4对,吻端、上颌、口角和下唇各1对。前鼻孔小管状,紧靠后鼻孔。眼小,侧上位。眼前下缘有1枚基部分双叉的刺,其基部埋于皮下。眼间隔狭小。鳃耙短小。背鳍起点到吻端小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圆扇形。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点的垂直下方。臀鳍小。尾鳍截形。尾柄长为见柄高的2倍以上。侧线仅在鳃孔后缘至胸鳍中部上方之间。肛门靠近臀鳍起点。腹腔膜灰色。鳔很小,包于骨囊内。头部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吻端至眼前缘有一黑色斑纹。背部具有12~13个褐色的方形斑点。体侧上方具有许多不规则的斑纹。从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有6~9个较大的褐色方形斑点。腹部白色。尾鳍基部上方有1个黑点。背鳍有3列浅黄色的斑纹。胸鳍、腹鳍、臀鳍呈白色,尾鳍有3列斜行斑纹。

珠斑大咽齿鱼


中文名称珠斑大咽齿鱼


拉丁名称Macropharyngodon meleagris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Greenspotted wrass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大咽齿鱼属

拉丁属名Macropharyng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我国仅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两颌牙单行,前端各具4枚犬牙,上颌后面的1对向后弯曲,口角处各有1犬牙。下咽骨齿3枚,中间1枚大,臼齿状。体被圆鳞,头部裸露,仅在背鳍前方有数鳞。侧线完全,侧线鳞约26枚。雌雄体色各异,雄鱼体色一致呈橙红色,并具许多绿色带和斑点。

生活习性
海(水)生。为色彩鲜艳而美丽的珊瑚礁鱼类之一。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窄条光唇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