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苗种的放养

因鲢鱼的繁殖工作较繁杂,需要有专门场所和设施,故在发展稻田养鱼的地区,可从苗种场直接购进鲢鱼苗(水花),利用稻田自己培育鱼种。

(1)稻田直接放养水花每亩放水花2000-3000尾,不需投喂,但要做好防逃工作,加强稻鱼饲养管理。一般经过一季稻时间的饲养,鱼种可达10 cm左右。如是用早稻田培育,可供中、晚稻田插秧后放养培育大规格鱼种。

(2)放养水花需要注意①放养前用密眼网将消毒后培育池中滋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等拉干净。且必须在消毒药物的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养。②水花要选择晴天入培育池,有利于正常生长。③装鱼苗容器的水温与培育池水温的温差不能超过2C,否则要调节容器水温与培育池水温接近一致后才能放入培育池。如是尼龙袋充氧运输来的鱼苗,要特别注意袋中水温与培育池水温的差别。

相关阅读

黄鳝的苗种放养要点简介



利用季节差,搞好黄鳝的收贮暂养:由于暂养的黄鳝一般均从市场上收购,往往带伤、染病、毒捕的均有,应把握以下关键:

1、凡容器内水体浑浊发臭、多数黄鳝“翻腹”,翘首吸气,体色发红,瘫软无力,一抓就着,无“紧手感”,则该批黄鳝多数属于弱鳝、病鳝和药鳝(曾农药中毒过的黄鳝),不能用于饲养。

2、黄鳝的伤有内伤及外伤,靠一条一条挑选很不现实,可采取盐水浸选方法:按1公斤黄鳝配1公斤盐水(每10公斤水中加入0.3公斤至0.6公斤食盐)。将此浓度盐水盛于脸盆中,使水深达到脸盆深的3/4,倒入购回的黄鳝,此时一部分黄鳝因伤口被盐水灼痛而拼命挣扎,跳出盆外,这部分多为伤鳝,不宜作养殖;另一部分对盐水无反应,在盆内自由游动,这部分为健康鳝,可用作养殖;再一部分在盆底伏卧不动,用手一抓即着,浑身瘫软,这部分为病鳝,也不宜用作养殖。

3、黄鳝入池后,应于早晚巡池观察,发现反应异常的黄鳝及时捞出;同时,每隔一天用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直至水面略显粉红色,泼洒后约2小时将水慢慢换掉,连续7—8大。

优选黄鳝品种,进行自繁自养:黄鳝可分为黄色、灰色、黑色三种,其中黄色的生长较快;而灰色及黑色的生长比较缓慢。在繁殖季节,将挑选的种鳝用低密度(6—10条/平方米)并创造模仿黄鳝生活在小水沟中的自然环境,让其自然繁殖,待鳝苗孵出10天后,将苗移入专用池培育。采用自繁自养,其成活率、生长速度、驯化程度均会比野生鳝有很大的提高,适宜规模发展。

采用雄化技术,加速黄鳝生长:黄鳝有独特的性逆转特性,即初期为雌性,后期转变为雄性。黄鳝在雄性阶段平均比雌性增重快30%以上,而黄鳝的雌性阶段可长达2年以上,严重制约着黄鳝的育肥。为此,可在幼苗(长约5厘米左右)即开始在饲料中拌入“转性激素”,使其不经过生长缓慢的雌性阶段而直接转化为雄性。

放养密度:选择的健康鳝苗在放养前应用5%—10%食盐水消毒10分钟。池塘养殖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放养密度控制在5公斤/平方米左右,同时搭配放养10%左右的泥鳅。稻田养殖亩放规格20—30尾/公斤30—50克/尾800—1000尾,并套养5%的泥鳅于田间。因泥鳅上下窜动可增加水中溶氧,并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另外,苗种放养时温差不能过大,切勿用冷水冲洗鳝苗,使鳝苗患“感冒病”。

河蟹养殖之苗种放养技术



河蟹苗种的科学合理放养,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之一。生产上对河蟹苗种总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为了达到以上四点要求,在河蟹苗种放养中须抓好四关。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质量关: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质量要求: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培育蟹种用V期幼蟹,质量要求:体色呈青灰色;肢体完整,无伤无病、附肢齐全;幼蟹弄翻后能立即翻正并能迅速爬行,反应灵活。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消毒关:蟹种下塘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病原菌带入。消毒的药物很多,如用高锰酸钾50毫克/升消毒2分钟即可;用福尔马林15ppm浸洗19分钟,最后不要直接下塘。蟹种到达池口后,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xx养成上市蟹亩放1300—1500只;一龄扣蟹1000—1200只/亩(规格在200—360只/公斤);规格在160—240只/kg亩放养量800-]000只;规格在100—200只/kg,亩放养量700—800只。如是辽河水系品种应在前面放养量的基础上增加20%,如果是蟹鱼虾、鱼蟹混养,则应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严格控制,尤其不能放危害鱼种的鱼类,如黑鱼、鲤鱼、青鱼等,但可适量放养鲢、鳙鱼以及少量的草、鳊鱼,放养量控制在500尾/亩。
河蟹苗种放养的时间关:冬前冬后放养,正冬不放,一般越冬后的蟹种3月份放为最好,水温达10℃时,投放最适宜,若放大眼幼体则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注意河蟹苗种放养须在晴天进行。

南美白对虾苗种放养方法


南美白对虾的苗种放养是成虾养殖的第一道工序,示范户对苗种放养有着深刻的体会虾苗放得好,等于养殖成功了一半。笔者在近几年技术指导过程中,通过总结示范户的经验,认为南美白对虾的苗种放养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彻底清塘消毒

虾苗放养前半个月左右,抽干池水,清除池中淤泥,修整池埂,加水15~20cm后,施用生石灰75~100kg/667平方米,溶化后均匀泼洒全池,可杀灭池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泼洒生石灰后晒池3~4d,抽掉池水,再从外河进水5~10cm,使用长效水体消毒剂再次全池泼洒消毒1次。

2培养基础饵料

清塘后一周,池塘经过滤进水50cm,施发酵的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有机肥100~200kg/667平方米或肥水灵1.0~1.5kg/667平方米等生物肥料,促使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调控为25~30cm,pH值7.6左右,确保轮虫高峰期时放苗。

3选择优质虾苗

南美白对虾苗种最好从国家级原良种场购买,选择时要求虾苗健壮活泼、体形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胃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身躯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放养规格最好在2cm以上,一般为1.2~1.5cm。规格太小,放养成活率较低。

4虾苗淡化暂养

早期养殖的虾苗应先在塑料大棚(或温室)中进行二次淡化暂养,时间10~15d。塑料大棚暂养的最早时间要根据气候而定,户外放养时,户外池塘的水温要达到20℃以上,否则会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塑料大棚暂养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用锅炉加温暂养可以适当提早放苗,暂养时的放养密度不能过大,一般为1500~2000尾/立方米。同时要保证溶氧充足,水质良好。淡化时应根据进苗场的池水盐度调配好暂养池的池水盐度,然后逐渐淡化www.Nczfj.com/,每天降低的盐度不超过1,直到池内水的盐度降到1.0~1.5,与户外池塘内水的盐度基本接近时才可放苗。中后期养殖的虾苗可利用空闲的小池或养成池的一角,用塑料布围成小面积的暂养池,淡化暂养。淡化时间可适当短一些,一般7~10d即可。

5加强淡化管理

虾苗进入暂养池后当晚便需投料,最好投喂1~2d丰年虫,或用虾料搓洗后滤汁投喂,4d后直接喂虾料。饵料的初次投喂量为5~10kg/万尾,每天投喂5~6次,每天递增饲料量20%~30%。当虾苗长到1.5~2.0cm后即可放入养成池养殖。

6虾苗大塘饲养

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在此水温范围内虾苗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放养要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直晒或雨天水质混浊时放苗。放苗时间以5月中下旬为宜。如果池塘条件、水质状况良好,注排水方便,增氧设备齐全,放养密度3.5万尾/667平方米,甚至5~6万尾/667平方米,这样的密度既能获得高产,又能保证成虾的出塘规格。

津鲢


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是我国池塘养殖的四大家鱼。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对长江原种白鲢历经50多年的选育,育成了我国四大家鱼首个人工选育新品种津鲢。该品种2010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推广,深受养殖户欢迎。

1.外形特征:

津鲢体侧扁,稍高,胸鳍下方至肛门间有腹楞。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吻圆钝,口大而斜,下颌稍向上翘起。眼较小,位于体侧中轴之下。鳞细小,侧线完全。鳃耙特化,彼此相连呈海绵状筛膜,有鳃上器。尾鳍深叉状,胸鳍末端可达到或略超过腹鳍基部。体银白色,背青灰色,背鳍、尾鳍边缘稍黑。

2.生物学特性:

该鱼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鲢属。生活在水体上层,为滤食性鱼类,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生存水温为1~42℃,生长水温为1~28℃。对水中溶氧量要求不高。平均体长13.69厘米,体重38.4克的一龄鱼,在水温23.9~30.1℃时(www.nczfj.Com/),每小时平均耗氧量为208毫克/公斤,临界窒息点耗氧量为0.97毫克/升;平均体长23.76厘米,体重208克的二龄鱼,在水温23.9~30.1℃时,平均耗氧量为每小时91毫克/公斤,临界窒息点耗氧量为1.29毫克/升。水中pH值在6~9范围内能良好生长。

3.繁殖性能:

该鱼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繁殖水温为22~26℃,性成熟雌鱼为四龄,雄鱼为三龄,性成熟后,性腺每年成熟一次,一次产卵,卵为浮性卵。其繁殖力高,与长江白鲢相比,四到六龄雌鱼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平均高74.00%和45.37%。

4.生长特性:

津鲢适温性强,耐低氧,抗寒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苗种比长江白鲢苗种成活率高20%~40%。从水花饲养至夏花的成活率在60%~80%,从夏花饲养至春片鱼种的成活率在85%~95%,从春片鱼种套养在池塘中养成商品鱼的成活率在96%~100%。该品种生长快,与长江白鲢相比,一龄鱼生长平均快13.18%,二龄鱼生长平均快10.16%。667平方米(1亩)放养夏花以1万~1.3万尾的密度饲养,到越冬前尾重可达150~200克。因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减少了投入,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彩图参见81页图8)(天津付连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克氏棘赤刀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