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斑星鲽

[学名]: Verasper moseri
[资源名称]: 条斑星鲽
[外文名]: barfin flounder
 
[形态特征]:
 
呈长卵形,侧扁,左右不对称,两眼位于头部右侧,口中等大。有眼侧被栉鳞着色素,无眼侧被贺鳞无色素,左右侧线同样发达,各鳍均无棘,背鳍、臀鳍均较长,背鳍和尾鳍有5-6个长条状黑斑,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部,侧线弓状弯曲部分长为高的2.2-2.5倍,似松树皮。
 
 
[原产国家]:日本  [原产地区]:日本  
[气候带]:温带
[地理分布]:条斑星鲽主要分布于日本茨城县以北到鄂霍茨克海以南海域,属北方品系鲽类。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平时主要栖息于近海沿岸,冬末、初春到沿岸产卵。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砂质泥沙底或岩礁底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药用与保健

相关阅读

日本条斑星鲽


中文名称 日本条斑星鲽
拉丁名称 Verasper moseri
英文名称 barfin flounder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chord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鲽科
拉丁科名 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 星鲽属
拉丁属名 Verasper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76-87,臀鳍53-68,侧线鳞85-100,侧线弓状弯曲部长为高的2.2-2.5倍,背鳍和臀鳍有5-6个长条状黑斑。体长可达70mm.
生活习性 最适水温13-21℃。适宜生长盐度23-31。多生活在近岸水域或海湾内,底质为沙底、泥沙底或海藻繁盛的礁石区域,生活水深一般为10-30m。主要摄食低质杂鱼和虾类、蟹类、底栖贝类、沙蚕等。

斑川鲽


中文名称斑川鲽

拉丁名称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

英文名称starry flounder,long-jaw flounder,great flounder,emerywhe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川鲽属

拉丁属名Platichthys Girard,185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太平洋北部的亚洲和美洲沿岸,在亚洲从白令海至朝鲜、日本、中国一带;在美洲一直分布到加利福尼亚。我国见于图门江。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星斑叉鼻鲀


中文名称 星斑叉鼻鲀
拉丁名称 Arothron stellatus(Bolch et Schneid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鲀科
拉丁科名 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 叉鼻鲀属
拉丁属名 Arothr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体头部粗圆,尾柄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无鼻孔,两侧各具一个叉状鼻突起。除吻端、鳃孔周围与尾柄外,全身佈满小棘。背鳍圆形至稍微尖形,位于体后部,具软条10-11;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0-11;无腹鳍;胸鳍宽短,后缘呈圆弧形;尾鳍宽大,呈圆弧形。背部浅褐色或灰褐色,腹部色淡;头部、背部与体侧具密佈黑色小点;背、臀及尾鳍亦具黑点,鳍基黑点大于鳍上黑点;胸鳍基上下方各有一黑斑。幼鱼体褐色;体具小黑点,体侧具许多平行之黑斜纹,愈往腹部斜纹愈宽。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澄清的潟湖区及面海之珊瑚礁区,亦被发现于河口区。独立生活。主要以海藻及底栖无嵴椎动物为食。

双斑瓦鲽


中文名称双斑瓦鲽

拉丁名称Poecilopsetta plinthus (Jordan et Starks, 1904)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瓦鲽属

拉丁属名Poecilopset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的深水中,我国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稍延长,甚侧扁,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两眼间隔甚窄,雄鱼无吻棘,口较小,近于对称,头长为上颌骨长2.6-3.6倍。颌齿呈绒毛状,无眼侧颌齿发达,下咽骨窄,具2-3行尖齿。背鳍56-68,鳍条全部不分支,不被鳞,前部鳍条不延长,有眼侧基部具鳞鞘,臀鳍45-58,鳍条不分支,不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于臀鳍前方,有眼侧胸鳍较长。腹鳍基底短,稍不对称,有眼侧腹鳍接近正中线,鳍条不延长,有眼侧被弱栉鳞或圆鳞,无眼侧被圆鳞。有眼侧侧线甚发达,伸及尾鳍,在胸鳍上方有1弓状弯曲部,无颞上支,无眼侧无侧线或侧线痕迹状。侧线鳞为60-70,背鳍和臀鳍各有1纵行黑斑,有眼侧胸鳍鳍条全不分支,有眼侧体后部无大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斑条鱊


中文名称斑条鱊

拉丁名称Acheilognathus taenianalis (Gunther)

异名鳑鮍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鱊属

拉丁属名Acheilognathu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黄河、淮河和长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15-18;臀鳍条3,11-13;侧线鳞36-37;下咽齿1行,5-5,齿面有明显的锯纹;鳃把外侧7-8;脊椎骨36。体长为体高的2.3-2.4倍,为头长的4.3-4.5倍,为尾柄长的4.7-5.3倍,为尾柄高的7.8-8.7倍。头长为吻长的3.4-3.7倍,为眼径的3.0-3.6倍,为眼间距的2.4-2.5倍。体高而侧扁,背前部隆起。头较小,口亚下位,口裂微斜,口角无须。侧线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几乎与距尾鳍基部相等。臀鳍起点在背鳍第7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背鳍和臀鳍都具有硬刺。肛门近腹鳍基部。尾鳍分叉深。鳔2室,后室长度大于前室。腹腔膜灰黑色。体背部灰褐色,腹侧面为银灰色。在鳃孔后方第1-2个侧线鳞的上方有一黑色大斑点。尾柄中线具有1条细长的黑色纵带。背鳍有两列小白点。一雄鱼臀鳍基部及臀鳍边缘均有黑色斑点,且镶有白边,雌鱼则不明显。生殖期雄鱼的吻端、眼眶的前方及上方具有珠星,胸部和腹部呈蓝黑色,腹鳍黑色,雌鱼具有细长的产卵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斑条刺鳑鮍


[学名]: Acanthorhodeus taenianalis
[资源名称]: 斑条刺鳑鮍
 
[形态特征]:
 
背鳍条3,5-18;臀鳍条3,11-13;胸鳍15~17;侧线鳞36-37下咽齿1行,5-5,齿面有明显锯纹;鳃耙外侧7-8;脊椎骨36。 体长为体高的2.3-2.4倍,为头长的4.3-4.5倍,为尾柄长的4.7-5.3倍,为尾柄高的7.8-8.7倍。头长为吻长的3.4-3.7倍,为眼径的3.0-3.6,为眼间距的2.4-2.5倍。 体高而侧扁,背前部隆起。头较小,口亚下位,口裂微斜,口角无须。侧线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几乎与距尾鳍基部相等。臀鳍起点在背鳍第7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背鳍和臀鳍都具有硬刺。肛门近腹鳍基部。尾鳍分叉深。鳔2室,后室长度大于前室。腹膜灰黑色。 体背部灰褐色,腹侧面为银灰色。在鳃孔后方第1-2个侧线鳞的上方有一黑色大斑点。尾柄中线具有1条细长的黑色纵带。背鳍有两列小白点。雄鱼臀鳍基部和臀鳍边缘均有黑色斑点,且镶有白边,雌鱼则不明显。生殖期雄鱼的吻端、眼眶的前方及上方具有珠星,胸部和腹部呈蓝黑色,腹鳍黑色,雌鱼具有细长的产卵管。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  [原产地区]:亚洲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地理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湖泊  
[水域环境]:淡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黑斑笛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