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蛤幼虫培育

(1)孵化与选育:在26℃水温下,受精卵经24小时发育到D型幼虫期,便进行选育,采用虹吸法把上浮的D型幼虫选入其他池子进行培养,培育密度为10个/ml左右。

(2)幼虫培育期间的管理
①换水:发育至D型幼虫后,逐渐加入沙滤池海水,三天后开始换水,每天上午换水一次,初期换水量为1/3个水体,后期为2/3~1个水体。进入匍匐生活时,改用100目筛绢过滤海水,以增加自然饵料。

②投饵:以金藻、扁藻为主要饵料,前期(壳长小于100m)每日投喂量为10000个/ml金藻,中期(壳长100m至匍匐前),投喂扁藻5000个/ml,少量金藻;后期(匍匐以后)为8000~10000个/ml扁藻。

③投泥:青蛤自然生活多在泥质或泥沙质滩涂。为了给青蛤幼虫生活创造这一条件,在培育幼虫的初期,就开始投一些由中潮区滩面上刮来的油泥,先将油泥用尼龙筛绢过滤,除去大颗料杂质,再用100目筛绢过滤一遍,即投入池中,使泥沉淀后厚度为2mm左右。从各期投泥的情况看,以在D型幼虫初期投泥效果最好,也给幼虫后来附着提供了适宜的附着基,有利于采苗。

④清池:幼虫培育池积存浮泥时间长了,易变质腐败影响水质,同时投泥也带进一部分敌害生物,必须清池。方法是:搅动水体,使泥浮起,然后用10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滤除油泥,洗涮池子后,将幼体经30目筛绢滤除杂质,放回池中,再投入新鲜油泥。

⑤定期使用抗菌素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抗生素的浓度一般在(1~5)0.0000001,这样有利于提高幼虫的成活率,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3)稚贝向自然海区过渡:
青蛤幼虫在水温25~28℃的条件下,约经20天发育到壳长196~221m时,便形成了后生壳,进入稚贝阶段,待形成水管,能进行潜伏生活后,即可移到室外养殖。放到在高潮区中部人工建造蓄水池中养殖,建池地点在避风、向阳处,大潮汛期可被潮水浸没4~5天,小潮汛则不能进水的位置,底质为松软、稳定、不漏水的泥沙质。 出池在退潮后,把贝苗带水均匀撒在池内,来潮时贝苗便钻入泥中,以后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取样进行测量大小和密度等。

相关知识

大珠母贝幼虫培育


幼虫培养是指从直线铰合幼虫(D型幼虫)投入育苗池开始至幼虫变态成苗为止的全生产过程。
1.大珠母贝幼虫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3.5~31℃,但一般只在25~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7~29.5℃;适宜的比重范围为1.018~1.025,最适比重范围为1.020~1.024;同时,育苗池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应低于6.25ppm。

2.加水和换水。大珠母贝的幼虫一般以2个/毫升的密度饲养在备有半池过滤海水的育苗池中,最初4天内饲养幼虫,每天要添加一部分新鲜的过滤海水,但不必换水。从第五天起为了保持水质新鲜,增加溶解含量,排除幼虫的代谢废物,每天进行换水。通常每天换水一次,排出一部分,等量补充,常在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换水量随幼虫生长而逐渐加多,壳顶期之前每次换水1/5,壳顶期为1/3,变态期开始流水饲养。如遇上气候炎热,各阶段换水量都得适当增加,甚至增加换水次数。为了增加溶解氧含量并且使幼虫和饲料均匀分布,可以断断续续地搅拌育苗池内海水,但搅拌动作不宜过猛,也不要向同一方向旋转,以免造成涡流。

3.投放饵料。大珠母贝幼虫从直线铰合期开始摄食,因此人工饲养中必须投喂饲料。通常在直线铰合期每天投喂200个/毫升的扁藻和0.3克/立方米的干酵母片。变态期投喂3000~5000个体/毫升的扁藻。每天的饲料量主要视单胞藻和干酵母粉在育苗池底部沉积的剩余数量而酌定增减。大珠母贝幼虫的摄食率整天都很高,平常以半夜后至中午之前食量最大,因此需要加强夜间的投喂。此外还可以投喂一些辅助营养剂、添加剂或高质量的人工合成饲料,用以促进幼虫加快发育,迅速生长,提前进入变态期而附着成苗。

4.充气。随着幼虫长大,生活的空间相对变小,耗氧量增多,特别是在变态期至成苗阶段,必须抽育苗池水中进行间断的微量充气,充气速度不宜过大,通常为2.5升/小时左右。每次充气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0.5~1小时。为了不致于缺氧,可以间歇3~5小时后继续充气。

西施舌幼虫培育


(1)幼虫的换水、投饵等管理同扇贝育苗相似。

(2)投附着基:附着基为0.15~0.60mm的细砂,在个体大小在208189~225209m时投放。细砂要求洗涮、消毒处理。

(3)幼虫生长:在适宜的条件下,幼虫只需要经过11~13天的培育,即可变态为稚贝,而转入底栖生活。初期稚贝的贝壳均为无色透明,棒状足极为发达,出水管早形成,体长达到0.5mm之后,入水管也已形成,体长达到1mm左右时,贝壳呈现显著的淡紫红色,开始分泌足丝作临时性附着稚贝。体长在1mm以下的稚贝,对附着生活还没有强烈的要求。当体长在1~2mm的稚贝,才开始转入稳定的附着生活。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与附着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方法同常规操作,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的技术指标,提高出苗量。

(1)培育密度:培育密度不宜过大,一般D形幼虫8~15个/ml左右就足够了,培育密度过大(如超过15个/ml),不但幼虫生长发育缓慢,而且会引起面盘分解病。

(2)培育水温:采用升温培育,有利于提高幼虫的活力,在20℃获卵、孵化,21℃选幼培育,以后每2天升温1℃,23℃恒温培育,24℃附着变态,在升温条件下幼虫发育很顺利。为了保持水温上升,适当提高室温,比水温高23℃(暖气),对幼虫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在培育过程中,发现幼虫上浮差,可采用提高室温或者适当降低水温(0.51℃)的方法,能增加幼虫上浮能力。

(3)饵料:等鞭藻(3011)是目前海湾扇贝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饵料,无论是单一投喂,还是和扁藻、硅藻等混 全投喂都能使幼虫顺利发育、附着变态。如果没有等鞭藻,那么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率会显著下降。

(4)水质:海湾扇贝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澈,没有污染。当水质不佳时,幼虫会出现面盘分解病,应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净化,在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项:
①尽量往外海引伸管道,外海深水的水质好于近岸潮头水,引伸的长度根据水质、地形情况而定,从数百米至上千米不定。
②沉淀池海水沉淀的时间不应小于48小时,沉淀时间过短,海水中有害的物质和原生动物等得不到沉降而进入培育系统,对幼虫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③砂滤罐加细砂层的厚度一般为5070cm,减少细砂的粒径,一般为150200m,并经常反冲,定期更换上层的细砂,对于净化育苗用水有很好的效果。
④如果海水中有机质过多(预热池充气升温时,池面有大量泡沫),可在预热池中加(0.00000050.000001)的明矾,经过24小时沉淀,海水就能变清。为了防止池底絮状物进入培育池,可在笼头挂浮力,使其悬浮在水抽水,放弃下层1020cm的污水。

生产中改善育苗水质通常采用换水、清底、倒池等方法,这些措施是必要的。在换水时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筛网的孔径(如300目250目200目)对改善水质非常有利。当幼虫出现下沉,幼虫的盘分解或解体要立即倒池,改善水质,否则,常引起大量死亡。微量充气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溶解氧,但是不充气,采用每小时搅池一次,幼虫也能正常发育。 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施抗生素药物起预防作用,通常每天施药一次,每次0.0000001左右,抗生素的种类有土霉素、氯霉素、青霉素等,但是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或软体分解病后,即使加抗生素,其药效甚微,防治不了疾病的蔓延和发展。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病,造成育苗失败后,一般不宜立即再取亲贝入池,而应该将培育池曝晒23天,然后用盐酸浸泡消毒24小时(pH在2左右),再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洗刷池子及育苗工具后,再取回亲贝促熟,继续生产,否则常因消毒不严而造成面盘分解病蔓延。

(5)投放附着基:无论是聚乙烯网片还是红棕绳,编制的棕帘,按常规处理后,使用前23天,应该用0.5的NaOH浸泡24小时,然后用过滤海水摆洗23遍,水色清流通透明,测水质的pH为88.3后即可使用,投放前用100.0000001的青霉素(80万G)浸泡0.5小时,这样处理后的附着较清洁,易附苗,当眼点幼虫的比例达到2030%时倒池投放底帘(占总附着基量的10%左右),然后投放附着基。附着基的投放数量,通常棕帘每立方米培育水体投300m,聚乙烯网片投2Kg左右。在流水过程中投放附着基,幼虫不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如果附着基投放后幼虫下沉,采用流水0.5小时(流量约1/2培育水体)和降低光照强度(50Lux以下)后,幼虫往往会重新浮起。在附着过程中,要适当降低室温与水温相同,便于幼虫分布均匀,而提高单全水体的附苗量。 在水温2324℃下海湾扇贝眼点幼虫的觅寻期与附着基种类有关,投放棕帘时幼虫的觅寻期只有23天,投放聚乙烯网片时可达46天。在附着变态期间,每天施青霉素(35)0.0000001或氯霉素0.0000010.0000002对提高变态率有利。

华贵栉孔扇贝幼虫培育


(1)选优
幼虫的健康状况和出苗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故选优育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以幼虫孵化至附着变态之前,需要经过1~2次选育。幼虫培育密度为3~4个/ml。

首先为选择健康的担轮幼虫,当胚体发育至担轮期,随着游泳能力的增强,幼虫大量地向上层游集,此时以胶管虹吸上层幼虫,经网目约为100m的筛绢过滤入池培育,这些首先上浮的幼虫为健康个体。它们在培养池中分布均匀,没有出现成批沉底现象。而且顺利地发育为D型幼虫,这个发育阶段的成活率均达95%以上。

第二次选育是在受精后的5~7天,即壳顶期,个体大小为150125180140m。用虹吸过滤,把收集的壳顶期幼虫移于他池,提高幼虫后期的成活率。

(2)换水与投饵
在培养幼虫期间,每日换水2~3次,换水量据当日水温高低而不一。换水方式有两种:一种在早上换水1/2,晚上换水1/3,另一种是连续性换水,每天除早上9点至晚上8时停止换水外,其余时间(12小时以上)均以细水长流的方法进行连续性换水,换水量为1/31/2,容水4050立方米以上的大水池采用这种方式换水,可使池水徐缓流动,幼虫发育比较正常,明显地提高了出苗率。

从D型幼虫期开始投饵,以投喂酵母清液,角毛藻、叉鞭金藻等较微细的单细胞藻类。壳顶初期以扁藻为主要饵料,并辅以角毛藻等。投饵量是随着幼虫发育的进程而增加,池内饵料密度由每毫升800个细胞逐渐增至3000个细胞。

(3)投附着器及调光
受精后的第1012天,幼虫发育至壳顶后期,多数个体已出眼点,幼虫开始过渡转入底栖匍匐生活。此时开始投入附着器(经消毒过的棕绳、聚氯乙烯塑料板等),分三次投入,第一次投放1/2,余下部份每隔一天各投一半。在34天内将附苗器定置于水层中,一直至移苗入海不必移动。 幼虫对光的反应一直到眼点出现后才比较明显,表现为避光性。倘若培育池光线过强,大量幼虫移动聚集于光线较暗的基面上。出现了由上至下随着光线的减弱则幼虫的附着密度却急遽增大的现象,而幼虫的密度过大,不但影响其生长速度,而且容易发生脱苗现象。因此,在投入附着器后,必须调节光照强度,在23天内逐渐减弱至200Lux以下,使幼虫的分布比较均匀。

(4)育苗期间每天进行幼虫生长情况及摄食情况,并进行水质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6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镶边海豚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