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鲟

中文名称西伯利亚鲟

拉丁名称Acipenser baeri Brandt

英文名称Siberian stur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软骨硬鳞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hondrostei

中文目名鲟形目

拉丁目名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鲟科

拉丁科名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鲟属

拉丁属名Acipenser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


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鲟体延长,呈圆锥形,外披5行骨板,其中背板1行,骨板11-19枚;侧板2行,左右各1行,每行30-47枚;腹板2行,左右各1行,每行4-11枚,吻背具骨板。头呈三角形,略扁平,侧面观呈楔形。口下位,口裂小,不达头侧,呈花瓣状。下唇中央中断。口前有吻须4根,须圆柱形,呈一字形排开并与口平行。口能伸出呈管状,伸出的口管长度因个体大小而异。鳃盖腹面不相连。鳃耙31-48。体侧无鳞。背鳍位于体后部,接近尾鳍。尾为歪尾形,尾鳍上叶大于下叶,上叶尖长向后斜伸。背部体色棕灰色或褐色,其体色与水色有关,有时为灰黑色,腹部白色,偶鳍与臀鳍呈浅灰色。骨骼大部分是软骨。

生活习性
西伯利亚鲟是溯河性鱼类,在西伯利亚某些大湖(如贝加尔湖、斋桑湖)形成不游入海中的定居类型。可分成东部和西部二个地理族。叶尼塞河的鱼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该鱼对环境条件有广泛的适应性,各种类型的栖息地带常相互重叠在一起,并形成各自的特点。

该鱼为喜冷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3℃,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生长适温为14-25℃,最佳生长水温为18-22℃,水温低于14℃或高于25℃生长缓慢。对低温有特殊的适应能力,水温低于5℃仍能摄食。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在水温18-22℃;水中溶氧6毫克/升以上,食欲旺盛生长快;当溶氧降至4毫克/升以下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较慢。溶氧降至3毫克/升以下,出现浮头,降至1.5毫克/升以下时,会出现缺氧死亡。对pH值适应范围较广,能在pH值6.5-8.5的水域中生存,但最适pH值为7.8-8.0。该鱼性温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4厘米以前,喜沿池壁游动;体长4厘米后,幼鱼都会散到池底活动。在自然水域,喜栖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冬季则在底质好的深潭越冬。

西伯利亚鲟为以肉食性为主的底栖生物食性鱼类。在鄂毕河的食物有毛翅目、蜉蝣、蝇牡、摇蚊等幼虫。在大型个体的胃肠中发现:雅罗鱼、江鳕、梅花鲈。在尼塞河三角洲地带,该鱼吃寡毛类动物和端足类动物。而仔鱼则以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技角类、桡足类为食;幼鱼以摇蚊幼虫、丝蚯蚓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投喂上述饵料外,从仔鱼开口由内营养转外营养开始,可以通过逐步增加人工饲料投喂量的定向驯化,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

海水/淡水生。

繁殖习性
西伯利亚鲟根据其产卵洄游特点,可分洄游型、半洄游型和定栖型3个种群。洄游型种群主要分布在河口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性成熟后上溯到河流中产卵,洄游距离一般为1 650-1 700千米之间。半洄游型种群主要栖息于湖泊中,上溯到河流中产卵。定居型种群主要栖息于河流中、上游以及河汊处,繁殖季节溯河产卵,但此种类型群体极少。

该鱼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在鄂毕河雌性17-18龄,雄鱼11-13龄;在叶尼塞河雄鱼13-14龄,雌鱼17-23龄;在勒拿河为19-20龄;在贝加尔湖15-20龄。初次产卵个体的质量不同,勒拿河为2-3千克,贝加尔湖和鄂毕河为12-14千克,产卵间隔为3-5年,少数为1.5-2年,如鄂毕河雌鱼为4年,雄鱼2-3年;贝加尔湖分别为2-3年和1-2年;勒拿河分别为3-6年和2-4年。成熟系数为8.9%-50%,怀卵量为5万-45万粒,如鄂毕河为25万-30万粒,贝加尔湖为42.2万粒,叶尼塞河为8万-20万粒,勒拿河为5万粒等。产卵时间为每年的5-6月,水温9-18℃。该鱼产卵,选择石砾质水底上。产卵后,溯河的雌鱼立即顺流而下,而雄鱼仍在河中逗留一些时间。仔鱼自卵中孵出后在淡水逗留很久(在鄂毕河,达5-6年)。

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与其他鲟鱼相似,包括亲鱼采捕、蓄养、催产亲鱼的选择、催产、人工受精和受精卵孵化等。前苏联普遍采用脑垂体注射技术获得成熟亲鱼,早春产卵类群的鱼的性产物在成熟第4期进入河流,这类亲鱼注射脑垂体后可提供适于受精的卵子,大部分雌鱼注射一天后,卵巢即可达到流动状态,不需要长期蓄养。一些亲鱼性腺发育较差,则需长期蓄养。蓄养池长形,面积0.5公顷,深2.5米;也可利用进水渠蓄养亲鱼,蓄养期间水中含氧量不低于6毫克/升,CO2不高于10毫克/升,池中流速不要很大,每50平方米蓄养1尾雌鱼。

经一段时间蓄养后,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可用脑垂体催产,剂量为每尾雌鱼40-80毫克,雄鱼为20-40毫克。雌鱼2次注射,第一次注射1/10-1/4,第二次注射其余量;雄鱼一次注射,最好在雌鱼第二次注射后2-3小时注射。亲鱼催产后放入产卵池。当水温14-16℃时,注射后经24-30小时即可成熟,因此催产应在清晨进行,这样采卵、受精等工作在白天进行,每次催产3尾左右。

催产后达到效应时间,应拉网检查亲鱼是否排卵,成熟卵跃入卵巢腔后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过熟会影响卵子质量。如已排卵应立即将卵子挤入盆中,生产上都用剖腹取卵法,或在腹部切开8-10厘米切口取出卵子,然后再消毒,切口缝合,放回池塘,然后用2-3尾雄鱼精液,采用半干法受精,每千克卵用10毫升精液,精液用前先用水稀释,精液与水比例为1∶200,用羽毛轻轻搅拌精卵5分钟左右。受精卵用滑石粉悬液(10升水放100克滑石粉,9.5克食盐)脱粘(有时还要加一定量脱粘液)30-60分钟,当受精卵全部分散呈颗粒,静置不再结块后,即可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孵化密度为:尤辛格孵化器25万粒受精卵,振动式孵化器(380厘米65厘米30厘米)40万粒卵。整个操作过程要防止阳光直射。孵化水温人工调控。

相关阅读

西伯利亚鲟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一、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的场地宜选择在水质清洁、无污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也可利用鳗鱼养殖场进行适当改造。池塘应根据需求设计为三种类型:1.鱼苗培育池。面积为5平方米-15平方米、池深60厘米。2.鱼种培育池。面积80平方米-100平方米、池深80厘米。3.商品鱼养殖池。面积为150平方米-300平方米、池深1米。上述三种的池底都要求光滑,同时,要配备增氧设施。另外,池上方要设遮荫设备。

二、仔鱼的培育

1.仔鱼的暂养。
仔鱼经长途空运后,应在放进暂养池前,进行温度和水环境的缓冲适应处理,否则会严重影响其成活率和种苗的质量。刚孵出的仔鱼靠自身的卵黄囊提供营养,在其进入底栖生活之前对外界环境反应异常敏感,主要表现在光线、水流和溶解氧等方面上。所以,要注意遮荫和控制好水的流速、流量。水深应掌握在30厘米-40厘米,密度在每平方米3000尾-5000尾之间;

2.仔鱼的养殖。
仔鱼适应了环境,待其有近一半数量进入底栖生活时,可适当投喂少量经过消毒处理的切碎的水蚯蚓。当观察到仔鱼瓣肠中的黑色素栓排出体外后,要加大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投喂量以半小时内食完且略有剩余为宜,投喂次数每日可安排4次-6次。仔鱼的开口成功与否是影响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到及时投铒、勤投饵,防止投喂量不足而引起互相残食或生长差异过大。同时,要及时清除残饵,防止水质恶化、溶解氧过低而影响成活率。此后还要根据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分疏仔鱼,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000尾-2000尾,并将水深增到60厘米,采用微流水养殖,确保仔鱼快速生长;

3.人工配合饲料的驯饲。
仔鱼经25天左右的培育,大部分长到5厘米以上。这时,可以再适当分疏,反规格较整齐的选在一起,密度调整为每平方米水面600尾-1000尾。待其摄食稳定后便可进行饲料驯化,配合饲料可自制或在鳗鱼粉中再添加一些物质。由于鲟鱼的口裂在下又喜底栖生活,要把饵料加工成沉性的湿颗粒,其颗粒大小根据鱼体的口裂大小而定。转料后可逐渐改为每日投喂4次,经10天-15天便可完成驯食。在转料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残饵清除、排污及换水等工作。否则易出现肠道发炎直至胀气病症,影响饲料转化和苗木的生长速度。此时仍采取微流水加充气机增氧的养殖方式。

三、幼鱼增育

经过15天的驯饲培育后,鱼体规格大部分在8厘米以上。鱼体已具备了成鱼形态,可移入鱼种培育池中养殖。移入时要选规格较整齐且体格强壮的。放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尾-100尾,水位约60厘米。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每天投喂4次。采用静水式培育,池中设水车式增氧机。经过约2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在90%以上,鱼体大部分全长35厘米、体重150克以上。

四、成鱼养殖

随着鱼体的快速生长,养殖密度应逐渐调为每平方米水面10尾-15尾,并加深水位到80厘米,投喂次数可逐渐减为每日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做好日常的排污和换水工作。经10个月-12个月,有85%以上鱼体规格的尾重超过0.75千克。

五、病害防治

鲟鱼抗病能力强、较少发病。但在幼苗培育阶段会出现爱德华氏病、肝病、胃肠炎及部分寄生虫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水蚯蚓的消毒、鱼体的消毒并内服部分抗菌药,同时应加强日常的清饵、排污和换水等。

提高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率的措施



近年笔者在铜仁市某冷水鱼养殖场进行了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试验,西伯利亚鲟苗种成活率达到86.3%以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提高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率的措施总结如下。

水环境管理措施

孵化水源为地下涌泉水,距离养殖场268米,流量的年度变化为0.1~0.3米3/秒,溶氧在7.2毫克/升以上,水温常年保持在15~19℃,pH7.9,水质好,无污染,溶氧充足,符合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用沟渠对水源水曝气后,引进养殖场过滤池沉淀、过滤、除敌害后,再用PVC管引入各流水孵化池内。根据实际操作重点注意以下关键控制点。

1.水中铁离子危害排除

孵化用水为地下涌泉水,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较高,本来在不接触空气时铁是以二价铁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但是与地下水中的氧气极易发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进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会附着在鱼卵上形成一层棕色薄膜,妨碍鱼卵呼吸,引起缺氧甚至窒息死亡,在某次孵化过程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孵化率只有31%。我们处理时是将引水沟渠盖板打开,增加地下水曝气,使含铁地下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让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去除了铁离子对孵化的影响。

2.孵化水温的控制

水源水的水温保持在15~19℃,适合于西伯利亚鲟孵化,但是由于沟渠引水和孵化池水温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水温的变化,因为水温增高太快会加快西伯利亚鲟卵出膜,鱼苗体质比较脆弱,培育成活率低。在孵化时间选择时注意收听3~7天的天气预报,避免遇到当天温差超过10℃的天气来孵化鱼卵。

3.调控孵化用水pH

在孵化操作时经常观测水体的pH,孵化水pH基本保持在7.2左右,保障了水体鱼卵孵化条件达标。

4.减少外来生物危害

水中的孵化鲟鱼卵营养丰富,很多小鱼、虾、大型水蚤、水生昆虫都会危害鱼卵,在进水时要严格过滤,尤其是其他鱼卵或者蛙卵进入水体,虽然不能吞食西伯利亚鲟鱼卵,但是会与孵化鱼卵争夺水体中的溶氧,最好采取双层过滤网设计,减少外来生物因素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5.防止水体浑浊

水体变浑浊是由固体悬浊颗粒造成的,包括泥沙、有机碎屑等。我们在孵化过程中引起池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水源附近的高山上大量的降水冲刷地表带入浑浊水,由于有的浑浊因子颗粒度小,可以通过过滤网,浑浊水同时也带入了部分寄生虫虫卵和病毒,对鱼卵孵化造成不良影响。浑浊水黏附在鱼卵上造成缺氧使孵化率下降,部分孵化鱼卵缺氧死亡,没有死亡的鱼卵畸形发生率较高。我们采取的措施为水源水经过滤池中添加石膏沉淀,再用过滤网过滤引入孵化池中,水体浑浊现象得到了很好控制。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的运输

尽量选择速度最快的运输工具运输,减少发眼卵在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我们采用聚乙烯塑料氧气袋(40厘米×60厘米),每袋装2万粒发眼卵,泡沫箱包装,启运时箱内加冰控温。发眼卵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4~16℃,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孵化效果,如运输时间超过20小时要重新包装。

理论上讲西伯利亚鲟受精卵从脱黏到破膜前都可运输,但必须在破膜前运到目的地,以防止因运输途中发眼卵破膜引起水质变坏而致刚破膜的仔鱼死亡。用于运输的受精卵的受精率应在80%以上,因为低受精率的受精卵在运输中死卵容易破裂,从而污染水质,引起运输成活率下降,因此,低受精率的受精卵不宜进行长途运输。关于受精卵的选择方法我们参考的标准是DB13/T1621-2012《西伯利亚鲟鱼发眼卵人工孵化技术规范》。受精卵装袋后慢慢将水温调整到14~16℃,即可启运。

通过笔者从4个不同时段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看,1月引进的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最低,为3.28%;7月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最高,为8.57%。其原因可能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引种,箱内用于降温的冰块数量难以把握,箱内适宜温度较难控制,发眼卵感染水霉的概率增加,活胚胎容易被水霉菌丝缠绕,从而使发眼卵的死亡率升高。但总体来说,由于不同批次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都是通过冰块控温,成活率变化不大。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孵化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运输袋放入盛有孵化用水的玻璃钢盆中约40分钟后,测得氧气袋内水温为20℃。将氧气袋放入孵化水中平衡水温,待氧气袋内温度和孵化水温接近时(温差不超过0.5℃)打开氧气袋,用虹吸管缓缓向袋内注水至氧气袋容积的2/3时舀出约2/3再注水。上法重复两次后将发眼卵置入塑料盆中,孵化水温调节过程控制在2小时内。然后将发眼卵放入已配制好的聚维酮碘溶液中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灭菌,再捞出发眼卵慢慢倒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整个孵化过程要用遮阳网遮住孵化器,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鱼卵,影响孵化效果。根据实际操作总结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

1.孵化水量的控制

水量控制原则是保证孵化用水中足够的氧气,及时排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废物。孵化器孵化进水量控制在4升/分,孵化器的自动翻转速度控制在每5分钟自动翻转一次。水量不能太少,防止鱼卵露出水面被晒死。在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水流,水温必须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2.水霉的控制

孵化过程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温下降延缓了孵化期,最易滋生水霉菌,所以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气温影响水温。孵化时出现死卵在所难免,但必须及时清理,随时保证孵化器内没有死卵。每隔8小时用聚维酮碘溶液60毫升/米3消毒20分钟。
鱼卵较长时间停止不动,死卵着生的水霉菌会蔓延到好卵上。只要保证鱼卵正常翻动,水霉即无法危害好卵。因此,调整好水流量,使孵化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正常的翻转,也是控制水霉滋生的手段之一。

3.人为活动的控制

由于孵化过程中有两个孵化器靠近公路,经常有车经过,两个孵化器的孵化率比内侧孵化器的孵化率低12%,可见人为活动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很大,孵化过程要保持一个安静环境,要细心操作,避免剧烈震荡。捡死卵时使用吸管或鸭毛等工具操作,避免伤及周围好卵。

4.出苗

发眼卵到达孵化场后,经过72小时左右的孵化,开始发现有卵破膜(出苗),出苗量开始时较少,24小时后出苗达到高峰(从开始有卵破膜到最后的一粒卵破膜大概需要72小时)。高峰期过后,绝大部分卵已破膜,仅有少量发育晚的卵或畸形的鱼苗沉入水底,体质较好的破膜仔鱼会在水层浮游。注意清除卵膜,以免影响其他鱼卵孵化。仔鱼的收集工作是随时进行的,孵化器上浮出的仔鱼人工从每个盛卵槽中捞出。在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而且较平时要大些,因为此时的卵、仔鱼的呼吸量都增大,要有较大量的氧气补充。出苗期水温必须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雨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雨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Zenopsis nebul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中国及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7-1.9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5-2.7倍,眼小,头长为眼径4.1-4.6倍,口小,斜裂,两颌具细齿1-2行,犁骨有齿,体上无鳞,有7-14棘板分布在背鳍鳍基两侧,有5-9棘板分布在臀鳍鳍基两侧,腹鳍至肛门间2列、7-8个棘状骨板,每一骨板的末端有一小刺,腹鳍前方有2棘状骨板。背鳍VIII-X-27-29,大部分鳍棘延长如丝状,臀鳍III-24-26,胸鳍12,中侧位,腹鳍较长大,前胸位,I-5,尾鳍截形或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8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鳞烟管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