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雨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Zenopsis nebul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中国及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7-1.9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5-2.7倍,眼小,头长为眼径4.1-4.6倍,口小,斜裂,两颌具细齿1-2行,犁骨有齿,体上无鳞,有7-14棘板分布在背鳍鳍基两侧,有5-9棘板分布在臀鳍鳍基两侧,腹鳍至肛门间2列、7-8个棘状骨板,每一骨板的末端有一小刺,腹鳍前方有2棘状骨板。背鳍VIII-X-27-29,大部分鳍棘延长如丝状,臀鳍III-24-26,胸鳍12,中侧位,腹鳍较长大,前胸位,I-5,尾鳍截形或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推荐

海鲂


中文名称海鲂

拉丁名称Zeus faber Linnaeus

英文名称target fish, target dory, kuparu, john dory, Japanese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及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5-2.1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2-2.8倍,眼中大,头长为眼径的2.8-6.7倍。口大,斜裂,两颌有细齿,犁骨有齿,鳞退化,不呈覆瓦状排列,背鳍鳍基两侧有5-12大棘板臀鳍基底两侧有5-13大棘板腥鳍与肛门间有2行,7-10个棘状骨板。背鳍IV-X-22-24,臀鳍IV-20-23。胸鳍13-14,下侧位,腹鳍较长大,胸位,I-6-7。尾鳍后缘圆形,鳃盖条7。鳃耙退化(4-5)+(7-18)。有一蓝黑色圆斑位于侧线下方,胸鳍后端、背、臀鳍鳍基两侧各有5-8棘板,每一棘板有1-2棘突。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副海鲂


[学名]: Parazen pacificus
[资源名称]: 副海鲂
[外文名]: Red dory、Parazen
[别名]: 准的鲷、太平洋副海鲂
 
[形态特征]:
 
体长138~156毫米。采自北纬29度37分~30度07分,东经127度57分~128度48分。水深321~940米。 背鳍Ⅷ-26~29,臀鳍Ⅰ-33;胸鳍35;腹鳍7;尾鳍9+1+9+1+7。侧线鳞85。 体长为体高2.5~2.6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吻长2.4~2.6倍,为上颌长2.0~2.4倍,为眼径2.9~3.5倍,为眼间隔4.1~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0.8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较大。吻长。眼大,上侧位;眼上缘锯齿极微小,方向向后。眼间隔较宽,中间深凹。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上方。口大而斜,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后半部宽大,后端达眼前缘下方。唇光滑,宽而薄。牙较大,圆锥形,两颌牙带狭,上颌2~3行,下颌牙稍大,1~2行。犁骨两侧各有4~5牙。腭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瘤突状,端部具小刺,下枝中部5~6鳃耙较长。鳃盖条骨7。 体被小栉鳞,栉齿细弱。眼中部后方头背及颊部亦被鳞。侧线有较大明显孔鳞,前部与背缘平行,后部乎直。背鳍鳍条部基底及臀鳍基底两侧无明显棘状骨板,只有1行棘突痕迹。腹面仅在腹鳍至肛门间的鳞片具微弱棱起。 背鳍1个,基底长,鳍棘部与鳝条部具深缺刻,鳍棘较弱,第二鳍棘最长,最后1鳍棘颇小,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相对,前方具1微小棘,埋于皮下。胸鳍小,侧中位。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在胸鳍后方,后端尚不达肛门。第一鳍条不分枝。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生活时体淡红色,腹侧银白色。背鳍第一~四鳍棘尖端鳍膜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水深140-36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底层鱼类,捕获深度在150-600公尺间

巨眼海鲂


中文名称 巨眼海鲂
拉丁名称 Zenion japonicum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ni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Ⅵ~Ⅶ-27~29;臀鳍Ⅰ,25~27;胸鳍16;腹鳍I-6;尾鳍3+1+11+1+ 3。侧线鳞约72~75。鳃耙17。
体长为体高2.4~2.5倍,为头长2.8~2.9倍,头长为吻长4~5倍,为上颌长2.2~2.6

倍,为眼径1.9~2.2倍,为眼间隔2.8~3.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4倍。

体侧扁,长卵圆形,尾柄细短。峡部至肛门腹面平坦,呈菱形。头大,具发达粘液腔,头部锯棱发达。吻短。眼大,侧位,位于头中部,眼上缘内侧有3行具锯齿缘的骨棱。眼间隔较宽,深凹,马蹄形。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方。口大,上位,口裂垂直,下颌突出于上颌前方。上颌能伸缩,前颌骨后突起伸达眼间隔深凹内,上颌正中有1凹陷。唇光滑,宽而薄。两颌牙极细小,1~2行不规则排列。前鳃盖骨后缘直,隅角处向后突出。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第一鳃弓鳃耙发达,细长,内侧有小刺,下枝前方3~4个瘤突状。鳃盖条骨7。

体被小圆鳞,尾柄部被弱栉鳞;鳞面粗糙。侧线孔鳞明显,前半部与背缘平行,弧形弯曲,后半部平直。背鳍第四~五鳍棘以后及臀鳍基底两侧各有1行棘状骨板。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有深缺刻;鳍棘较发达,表面有沟纹,第二鳍棘最强大,前缘有强锯齿。臀鳍与背鳍鳍条同形相对,前方具1游离鳍棘,粗短明显。胸鳍小,位较低。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腹鳍棘强大,其长稍大于背鳍第二棘。前缘具强锯齿。尾鳍后缘截形,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

 生活时体青褐色,尾鳍淡红色,边缘淡褐色。背鳍鳍棘部端部黑色,各鳍淡色。

玫瑰海鲂


中文名称玫瑰海鲂

拉丁名称Cyttopsis roseus (Lowe)

英文名称rosy dory, red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玫瑰海鲂属

拉丁属名Cytt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非、印度西南海岸、日本、中国、墨西哥、加勒比海和东大西洋,我国产于台湾沿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1.7-2.0倍,头较在,体长为头长的2.4-2.8倍,眼中等大小,头长为眼径的2.3-2.9倍,胸部宽,其腹面平直,体被小圆鳞,腹鳍与肛门间有2枚龙骨状棘板。背鳍和臀鳍鳍条部两侧有一排低的骨棘,口前位,两颌具细齿,犁肌亦有齿,背鳍VII-VIII-28-30。臀鳍I-II-20-30,第一鳍棘甚短而宽,不能活动,第二鳍棘甚小,胸鳍13-14,腹鳍9-10,无鳍棘,鳃耙退化,1+8。体玫瑰红色及银色,腹鳍红色,鳍膜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日本海鲂


[学名]: Zeus japonicus
[资源名称]: 日本海鲂
[外文名]: John dory、target perch、Japanese john dory
[别名]: Zeus faber Linnaeus,1758
 
[形态特征]:
 
背鳍Ⅹ-22~24;臀鳍Ⅳ-2l~22;胸鳍13~14;腹鳍I-7;尾鳍1+13+1。侧线鳞92~120。 体形较大,长椭圆形,很侧扁。体长为体高1.4~2.1倍。头长而高大,很侧扁,额部至吻端斜直,由吻端至峡部及下鳃盖骨形成一三角形。体长为头长2.1~2.3倍。吻较突出。下颌突出于上颌。头长为吻长1.9~2倍。眼大,侧位,很高。头长为眼径3.6~4.2倍。眼间隔窄而隆起。头长为眼间隔4~6.2倍。鼻孔大,位于眼前方。 口大而斜。上颌宽大,后方达眼中部。两颌牙呈绒毛状牙带,犁骨有牙,腭骨无牙。两颌具厚唇。鳃孔宽大。鳃3(1/2)个。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短粗。具假鳃。 体被细小圆鳞,微凹,似陷于皮下,排列不规则,头仅颊部具鳞。侧綫明显,为一管状綫,沿体背侧直达尾基,具一弯曲。沿背鳍条及臀鳍条的基部各具一行棘状骨板。体下侧胸腹部亦各具一行骨板。 背鳍一个,鳍棘部与鳍条部有一深凹刻,棘较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綫状,以第三鳍棘上的条最长。背鳍起点在鳃盖后上方。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六棘下方。胸鳍位低。腹鳍起点约与胸鳍相对。尾鳍圆形。 体暗灰色,体侧中部侧綫下方有一大于眼径的黑色椭圆斑,外绕一白环,背、臀鳍棘部鳍膜与尾鳍鳍膜淡黑色,腹鳍鳍条部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印度洋非洲南部,北至中国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 遍及全球的分布。 东大西洋: 挪威到南非, 也地中海与黑海。 西太平洋: 日本,韩国,澳洲与纽西兰。 也已知来自印度洋。印度洋非洲南部,北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我国沿海均产。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近海中下层鱼类。发现于了接近海床的区域. 通常独居性的。 主要吃群游性硬骨鱼类, 偶然地吃头足类动与甲壳动物.繁殖在冬末发生在东北方的大西洋而在初春, 比较早的在地中海中。卵大洋性, 4 年达到成熟.

隆背拟海鲂


中文名称 隆背拟海鲂
拉丁名称 Zen cypho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拟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VIII-27-28;臀鳍I-29-30;胸鳍13-14;腹鳍I-9;尾鳍1-11-1。侧线61-89(8-12/34-50);鳃耙1-2+8-10。体长65-108.7mm。体卵圆形,中等大,侧扁,较高。体长为体高1.7-2.03倍。头高,额部至吻端斜直。体长为头长的2.2-2.5倍。吻特别突出。头长为吻长的1.7-2.2倍。眼大,侧位,很高。头长为眼径的2.6-3.5倍。眼间隔较窄,凹陷。眶上具尖锐锯齿。鼻孔明显,位于眼前。口端位,较大。口裂斜,口角尚不达眼的前缘。上下颌略等长。牙呈绒毛状带,犁骨部具牙,腭骨部无牙。两颌具较厚的唇。鳃盖骨窄而高,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鳃孔宽大,鳃3(1/2)各,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鳃耙短小,呈薄片状。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大西洋仙海鲂


中文名称大西洋仙海鲂


拉丁名称Oreosoma atlanticum Cuvi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仙海鲂科

拉丁科名Oreosomatidae

中文属名仙海鲂属(待定)

拉丁属名Oreosoma Cuvier, 182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非及澳大利亚等海区。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体高的1.0-2.1倍,头中大,侧扁。眼上侧位,较小,眶前高度为眼径0.5-2.3倍,口大,斜裂,上颌能伸缩,鳃盖骨上无棘突,背鳍VII-XI22-37,有些种类的鳍棘延长呈丝状,臀鳍I-IV20-30,胸鳍12-18,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支,腹鳍I-5-10,鳍棘或不存在,尾鳍有13主鳍条,其中11分支鳍条。体被小鳞或退化或不存在,鳃盖条7,脊椎骨29-34。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黑印真鲨


中文名称 黑印真鲨
拉丁名称 Carcharhinus menisorrah
英文名称 Silky shark、blackblotch shark
地方名称 Carcharias falciformis、Carcharhinus falciformis、Squalus tiburo、Gymnorhinusp haraonis、Carcharhinus atrodors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鲨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鲨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 真鲨属
拉丁属名 Carcharhin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纺缍形,头、尾渐细小。头宽扁,头长约为全长1/4;尾比头和躯干稍长,吻背视三角形,前缘尖钝。眼小,圆形,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眼径约与第五鳃孔等长。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口弧形,口宽稍小于口前吻长,口宽为口长的1.3倍;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牙;仅上唇褶微露于口隅。上颌牙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齿头外斜,外缘具一缺刻,下有2~3个小齿头;下颌牙较狭,尖直,微有锯齿;两颌各有一正中牙,每颌每侧13牙。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间3个较宽,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里角相对,上角圆,后缘微突,下角延长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相对,上角圆,后缘微凹,下角延长尖突。尾鳍宽长,尾椎轴上翘,上叶见于尾端,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与后部间具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起。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后缘深凹,外角圆突,里角延长尖突。腹鳍比臀鳍稍大,位于背鳍间隔中间下方,外角钝圆,里角钝尖。胸鳍宽大,稍呈镰形,伸达第一背鳍基底中部。

体背面灰褐色,下侧面和腹面白色。第二背鳍前半部上方黑色,其他各鳍后缘和尾鳍下叶边缘淡褐色。


生活习性 大量地在大陆棚和岛屿棚边缘的附近发现, 也在开放海域中与偶然近海.时常发现于深水礁区与在岛的斜坡附近.移动快速、具侵略性。独居性; 时常伴随着鲔鱼群.主要吃鱼, 也捕食乌贼, 纸鹦鹉螺 , 与大洋性螃蟹 。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鳗狂游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