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鲤围栏养殖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不少地区开展围栏养鱼,获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围拦养鱼技术,主要是发挥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并与小水体密放精养技术相结合而实现高产。
1.地址选择
围拦区应选择远离污染区,避开主航道和进出水口,围区底质平坦。围拦区需要一定的水流,但不宜过大;一般以0.2米/秒左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4米/秒。水深要求在2米左右。围拦面积以数十亩为宜,最大不宜超过百亩。
2.设计与施工
围拦高度以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在此之上再增加60~100厘米的设计为妥。围拦形状据一些生产单位反映,以圆形或椭圆形为好,这种形状可增加抗风。抗浪能力,减少漂浮物堆积,同时还可以节约围栏的原材料约10%。围拦材料最好是内层为网片,外层为竹箔,若有条件用金属材料更好。要是采用双层网拦,则两网间距应不少于3~4米,以便行船检查网衣.同时可在间隙内放养适量标记鱼,如红鲤鱼等,可通过标记鱼和检查网衣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逃逸现象。
3.养殖品种和密度
江苏有的湖泊放养品种,以草鱼、鳊为好,草鱼、鳊可占80%,鲢、鳙鱼少放或用异育银鲫来代替,占3~5%;底层鱼可占7~10%,鲤鱼善于掘穴,特别是在围拦边打洞,易引起逃鱼。若围拦区接近居民点,浮游生物丰富,鲢鱼放养比例可提高到20%左右。
放养规格,江苏有的地方提倡草鱼0.5公斤/尾左右,鳊鱼30~59克/尾,异育银鲫15~25克/尾。有不少地方放养鱼规格在50或100克/尾左右。
放养密度可按围拦面积大小灵活掌握,一般50亩以下的围拦区,每亩放养2000~3000尾左右,重量80~150公斤;若围栏面积是50~100亩,每亩可放养鱼种1500~2000尾,重量为50~70公斤。
4.饲养管理鱼种放养前要做好清基、除野和饲料合安装等工作。鱼种进围栏区内7~10天,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要加强观察和防逃工作.在暴雨和汛期来临时,会引起水位陡涨,或大风大浪危害围拦设备安全,此时防逃是关键时刻。要随时准备增高同衣、加固定桩。并应组织专人负责和安排值班巡察。

相关阅读

颖鲤箱养殖


1.网目大小与鱼种规格
选择适宜的网目,既能提高箱内外水体交换量,又能改善箱内处于密集状态下的生态条件,因而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同时还能降低网箱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鱼种进箱规格
(1)成鱼网箱:养殖成鱼的网箱,鱼种进箱规格要求在100~150克/尾,最小不能小于55克/尾。鱼种来源尽量来自网箱培育的鱼种,这样可以缩短成鱼养殖周期,并获得好的成活率,有利于发挥网箱养鱼效益。
(2)鱼种网箱:目前鱼种网箱有两种形式,一是培育2龄鱼种的春片鱼种网箱;另一种是培育当年繁殖的夏花鱼种网箱。
春片鱼种网箱,进箱鱼种规格,要求达到10~13厘米,最小不能小于8.3厘米,要求当年能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鱼种最好来源于网箱中培育出来的。
夏花鱼种网箱,进箱鱼种规格,要求达到4.3~5厘米,鱼种长到8.3厘米以后,应及时转到大网目箱内,这样有利于箱内水体交换和鱼类的生长。目前这种网箱内的鱼种,主要来源于池塘培育。
3.进箱时间
成鱼网箱和春片鱼种网箱,鱼种进箱最适宜时间,是3月底之前进箱完毕。若来不及进箱;则需等待桃花季节购4月上中旬)之后再行进箱,这样可避开水霉病流行期,可提高进箱的成活率。但一定要在4月底或5月上旬之前进箱完毕.这样可增加鱼类的生长时期。
夏花鱼种进箱时间,要求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箱完毕,以早为好。
4.进箱密度和数量
(1)成鱼网箱
鱼种来源最适宜的是从网箱培育的大规格鱼种。如果是池塘培育的大规格鱼种,则适应能力较差,成活率偏低,因此务必做到无病、无伤或就近短途运输。
(2)春片鱼种网箱
鱼种来源,最好是网箱培育的鱼种。如果是池塘培育的鱼种,进箱数量约需增加10%,并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当年夏花鱼种网箱
鱼种主要来源于池塘培育。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就近运输。运输前必须经过2~3次锻炼,进箱时两地水温差不能超过4~5℃。

颖鲤流水养殖


1.地址选择
日本现代化水产养殖一书中曾提到,流水养鱼池一般以20~100米2为好,水深1.5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倾斜。一水流量为0.14~0.84吨/秒为宜。
(1)水温:流水池应选择,水温在15℃以上,连续时间为4~6个月以上的地方。适宜温度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2)水源:水源无污染,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养鱼用水标准。水质要清新,水中溶氧正常情况下应保持4~5毫克/升以上,最好在7毫克/升以上。
(3)流量;水流量至少要在50升/秒以上,流量越大越好,最好周年不断流水。
2.产量与流量的关系
流水池中鱼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鱼种的品种、质量、供水量大小、水中溶氧量高低、饲料配方优劣及喂养技术好坏等因素。
日本流水养鱼曾有这样的记载:春季放养足重75~250克的1~2龄鱼种,放养密度为3~11公斤/米2,主要使用合鱼粉50%的颗粒饲料,饲养期通常为4月至,11月中旬,投饵从清晨5时至晚上10时〔晚间照明投饵〕,每天投喂15~20次。至11月中旬,平均个体可达800克。流水养殖鲤鱼的净产量为100~200公斤/米2。

颖鲤饲料


饲料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的多寡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养鱼生产中,目前仍然有不少地区采用单一饲料投喂,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用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这种饲料是依据不同鱼类本身所需各种营养成分来配制出来的,因此可为不同鱼类提供较全面的营养成分,有利于促进鱼类的生长。
一、颖鲤不同发宵阶段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
由于幼鱼代谢旺盛,潜在增重能力强,因此对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要求高。反之成鱼和亲鱼可适当减少。通常规律为幼鱼>成鱼>亲鱼。依据国外鲤鱼试验报道,大致可参照如下:鱼苗到鱼种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最好能达到43~47%;鱼种到接近成鱼阶段,37~42%;成鱼和亲鱼阶段为28~32%。饲料中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含量的20~30%,这对于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有重要作用。
二、不同水温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
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增加,鱼的摄食量逐渐加大,生长速度随之加快。因此,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也要提高。这样可使鱼类在最佳生长时期内,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出最佳的生长潜力。
三、不同养殖方式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
鱼类随着水域环境的不同,其代谢也不一样。工厂化流水养鱼,水体交换量大,鱼类自身消耗能量也大,同时又要求生长周期短,即在短期内达到商品规格。因此,经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网箱和围拦养殖适中;池塘及其他常规养殖可适当低一点。
四、颖鲤饲料中脂肪含量
鲤鱼饲料中脂肪含量,总的来说不宜过高,否则鱼类生长过肥,对鱼类生长发育不利。此外,脂肪易于氧化,会使饲料变质不利于保管。国内外试验结果表明,鲤鱼饲料中脂肪含量一般以控制在饲料总营养成分的10~15%以内为宜。

颖鲤人工繁殖


(一)产前准备
1.材料与用具
催产前半月对产卵、孵化池及发塘池等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并准备有盖亲鱼暂养箱两个,面盆、碗、毛巾、洗卵时用的小布网箱或捞子(6080目)、注射器、研体,量筒、天平等。如不采用脱粘孵化,还需准备蒸煮过的棕搁片、柳树须及其他着卵材料。

2.催产药物
通常采用的催产药物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慢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多巴胺等。注射溶剂一般用蒸馏水,或0.8%的生理盐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冷开水代替。

3.脱粘剂
(1)黄泥浆液:选合沙量少、杂质少的黄色泥巴,捣细后与清水混合。经充分搅拌成泥浆,用49一60 R的筛布或其他阿布滤去泥沙及杂质,沉淀晒干后备用。使用时按1:4一5的比例兑水,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生产单位多用此法,既经济又简便。

(2)滑石粉悬液:用滑石粉1:50一100的比例与水混和充分搅拌后便可使用。有的在配好的悬液中再加0.20.3%的食盐混和均匀,可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二)繁殖季节
1.不同地区颖鲤繁殖季节颖鲤与我国大多数鲤鱼繁殖季节基本一致,现就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将颖鲤繁殖期列于表3-3。

2.繁殖水温
(1)水温范围:1626℃。
(2)最适范围:2224℃。

(三)催产亲鱼的选择
1.配组雌雄鱼的鉴别
产卵繁殖时,选用作为配组的亲鱼应掌握表3-4中的主要特征。

2.雌性亲鱼的选择
(1)繁殖早期;应选择性腺成熟好,有把握产卵的亲鱼进行配组。
(2)繁殖中期:性腺成熟一般的个体,只要腹部较大,后腹较松软且有弹性的个体,均能配组。
(3)繁殖后期:应选择腹部不大且不太松软,而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3.雄性亲鱼的选择
雄性亲鱼应选择轻压腹部、泄殖孔有浓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立即扩散快者;不应选择精液量少,人水后呈细线状且不易扩散者,或精液稀且带黄色的雄鱼作配组用。

4.配组比例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其雌雄鱼配组比例可按2:1或3:2进行配组。

(四)催产
1.剂量
(1)催产雌鱼的剂量任选下一种。
①鲤鱼脑垂体。每千克体重注射4一8毫克。
②脑垂体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国际单位(IU)。
③脑垂体加类似物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040微克。
④脑垂体加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300国际单位(IU),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040微克。

(2)催产雄鱼的剂量: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

2.注射方法与时间
(1)注射方法:生产单位基本采用一次或两次注射法。实践证明,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更具有优点。一是亲鱼发情和产卵时间较集中;二是亲鱼产卵率较高;三是单位体重产卵量较多。一般来讲,采用两次注射时,第一次注射的剂量为全部剂量的1/81/10,第二次将余下的剂量全部注人。一般每公斤鱼体重注射12毫克溶液。采用胸鳍后凹陷处倾斜45度胸腔注射,针尖插人体内11.5厘米,或背鳍基部挑开鳞片作肌肉注射。

(2)注射时间:两次注射法其注射间隔时间一般为8一12小时,如果亲鱼成熟度较差或水温偏低,则两针间隔时间可长一些。注射时间应与后一步收卵等工作衔接好。为了收卵工作的方便,一般将产卵时间控制在凌晨或稍后。因此。注射时间应参考表35颖鲤的效应时间。

3.效应时间
颖鲤的效应时间与水温和剂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应依据生产中操作的方便和习惯灵活掌握催产的注射时间。现将颖鲤两次催产注射法的效应时间列于表3-5,供各地参考。

(五)人工授精与脱粘
1.人工授精
亲鱼催情后应雌雄分开暂养,依据效应时间,提前12小时注意观察亲鱼的动态。若见发情应立即检查,当轻压腹部雌鱼有卵粒顺利流出时,就可立即开始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时,一人握住雌鱼,头高尾低;另一人握住雄鱼;第三人持毛巾将亲鱼尾部擦干,盛卵的盆或碗也需擦干,然后才将卵挤入盆,接着再将精液挤入盘内,并迅速用手指或羽毛轻轻搅拌均匀后准备脱粘。另外也可以将精液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将卵挤入,此法授精率较高。整个授精过程,都必须避开阳光直接射人。

若轻压腹部仅有少量卵粒流出,则应将鱼放回原产卵池中。未产卵的亲鱼需每隔0.5小时检查一次,超过效应时间6小时的亲鱼,不宜再作人工授精,应及时放回池塘养殖。

2.脱粘
每1030万粒受精卵,需用黄泥浆液15公斤,或滑石粉悬液10公斤。将脱粘液置于桶(盆)内,用手由下往上不停地翻动,同时将人工干法授精的卵粒徐徐地倒入桶(盆)内进行脱粘,倒卵时不宜过快,以免脱粘不彻底而粘结成块。卵倒人后继续不停地翻动脱粘波1015分钟。

3.消毒
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时,必须现配现用。将孔雀石绿1克溶解于10公斤水中,然后将脱粘卵置于消毒液中浸泡510秒钟,尔后反复加入清水洗去余液。消毒液用量以恰能覆盖卵粒为度。

(六)孵化
1.流水孵化
(1)孵化器具及容卵量:目前生产中广为采用流水孵化设施,其孵化器具有环道、槽、桶、缸、玻璃钢孵化器等。在流水环道中,每立方米水体一般容卵160200万粒人但最近生产的玻璃钢孵化器,在水流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可容卵400万粒。

(2)孵化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水质:孵化用水,应力求水质清新,含氧充足,酸碱度适中,无毒性。孵化用水必须经过60目以上尼龙筛绢或乙纶胶丝布等过滤,以防剑水蚤等敌害损伤鱼卵、鱼苗。

②调节水流:由于鲤鱼卵的比重比四大家鱼卵略大,也比水的比重大;此外,在脱粘过程中卵膜表面粘土部分泥沙。因此,鲤鱼流水孵化时的水流量及流速,应适当大于四种家鱼孵化时的流速和流量。其技术要点是掌握卵粒能均匀翻动即可;当胚胎出现眼点时,水流应逐渐减慢;出股后,水流应控制在鱼苗能在容器壁停留为度;鱼苗能平游时,只需适量流水即可。

③刷洗过滤设备: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需保持水流畅通。因此,要经常刷洗过滤设备,以防漫水或胀破过滤纱窗。尤其是鱼苗出膜阶段,滤水窗最易被卵膜堵塞,或鱼苗贴壁而使容器永流不能外溢。这时稍有忽视,就会酿成溢卵、溢苗,甚至破窗逃苗等事故发生。

2.网箱静水
孵化用细麻布、丝布或胶丝布制作成长方形的孵化箱,其底部一定要装乎。鱼卵经过人工授精脱粘后,按每平方米810万粒卵的密度放人箱中,卵需撒布均匀,箱要固定在背风处。在孵化过程中,最好每天洗一次箱,即将卵集中转人面盆内,待箱洗净后,再将卵粒均匀撒布在箱中。鱼苗出膜后,要注意卵膜堵塞网箱。

3.淋水孵化
淋水孵化亦称干孵法,是在室内将水淋在孵化的卵粒上,保持卵粒湿润而进行孵化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孵化早期室外水温偏低,或是遇到寒潮袭击,室外水温剧烈下降,鱼卵将遭到大量死亡及感染病舍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淋水孵化的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孵化架,二是用盆桶等容器。孵化架可分2一3层,距离不能太小,以方便放或取鱼巢为宜。孵化架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层均用竹竿纵横交叉,扎成若干小方格,每格13.216.5厘米见方,将鱼巢分成小束,悬于竹竿上;另一种方式是,各层均用竹箔平铺而成,鱼巢平置于箔上,排成不太厚的一层。用盆桶等容器放置鱼巢时,以口径大而矮的器具为好。在容器内盛水数寸,在口上架一层竹竿和稻草,稻草上面铺置鱼巢。如此一层稻草和一层鱼巢相间,销至4一5层为止。最上面盖一层棕榈片或稻草。放置鱼巢的方式很多,以悬挂(吊)式优于平铺式,而平铺式又比容器置鱼巢要好。这主要是因为,鱼巢挂起后就不会团互相重叠而受压挤,每个卵都可与淋水及湿空气接触,氧气供应也充分,而且鱼巢也因通气而不易腐烂。

淋水孵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孵化室不宜过于通风,应有利于保持淋水造成的室内较恒定的潮湿状态;室内需避免阳光直射;架下需挖排水渠道,将余水排出室外。
②孵化室内温度尽可然控制在2028℃,淋水温度尽量接近室内温度。
③及时淋水,淋次需均匀,以保持鱼卵湿润为度,一般每隔。5一1小时一次,夜间可酌减,温度高时次数要多一些。
④若用稻草或棕片覆盖鱼巢,则需经煮沸或浸泡,以免有浸出物毒害鱼卵。
⑤正确掌握孵化时间,胚胎出现眼点时,要及时移人鱼苗池中孵出。

正确掌握淋水孵化,有时孵化率可达95%以上,生产效果较好。

4.池塘孵化将鱼巢直接放人池塘孵化。孵化池塘一般以0.10.5亩面积为宜,过大不宜管理,尤其气温低劣时,无法遮盖补救;水深0.17一0.67米,水质要清洁。含氧多,pH值应稍呈碱性,透明度宜大;孵化池应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孵化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水温保持15℃以上,密切注意气候变化,寒潮来时加盖芦席,并可挂盛有酒糟的麻袋子鱼巢旁边,使之发生热量。
②鱼巢应稀疏,过密将降低孵化率。
③水质不宜肥,因肥水耗氧量大。
④注意防止敌害吞食鱼卵,特别是要注意蝌蚪。

5.水霉菌的防治
鲤鱼孵化期在早春,此时水温较适合水霉菌的滋生。水霉菌的滋生是造成鲤鱼卵孵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水霉,一般在孵化前用药物浸洗。其方法可参照常见鱼病防治。

颖鲤池塘单养


单养颖鲤的鱼池,放养颖鲤的比例可占60%~80%,搭配鲢、鳙鱼20%~30%。若是单养颖鲤鱼种的池塘,每亩可放夏花鱼种5000~10000尾,年底体重可达30~50克,若要个体重为50~100克。其亩放养密度可在4000~5000尾。单养颖鲤成鱼的池塘,一般要求投放1龄鱼种,做到早放早养,可增长饲养时间。放养个体规格要求在50克左右或更大一点为好。每亩放养400~500尾为宜,另搭配其他鲢、鳙鱼等约20%,以调节水质,增加效益。
主养颖鲤的池塘,应以投订为主,辅以施肥。在水温稍低的季节内。应以施有机肥为好,这不仅可防止水质变坏,而且可使鲤鱼获得更多的底栖生物,对鲤鱼生长有利。夏季因水温较高,不宜多施有机粪,以防水质恶化变坏,此阶段应加强精饲料喂养。
根据鲤鱼消化道的特点,主养鲤鱼的鱼池,每天至少要投喂两次,有条仲的地方,每天做到投喂4~6次更好。先投粗料,再投糖料。投饲量应随季节和鱼体大小而变化,一般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7-9月份,鱼的摄食量最大,可相应增加到5%~10%的投饲量。

颖鲤养殖的鱼池条件


(一)面积与水深
鱼苗、鱼种池要求底质平坦,淤泥少。鱼池应选择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水质要求清新。混养或主养鲤鱼的成鱼池,一般要求地质较肥,底牺生物丰富,水面较大的池塘。
(二)水域主要理化环境
鱼类的生活和生长与池塘水域理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适宜的环境能促进鱼类生长。反之,则限制生长,甚至引起死亡。
1.水温
(1)水温与鱼类摄食和生长的关系:水温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而且还间接影响其他因子的变化,进而对鱼类的生长发生影响。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周围水温的变化而变动。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鱼类代谢加强,摄食量增大,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每增加10℃,鱼类的代谢会增加1~2倍。鲤鱼从15~32℃都能正常摄食;10~15℃之间只能少量摄食。因此生长缓慢;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的水温为20~30℃,尤其在23~26℃生长最佳。所以,掌握水温与鱼类的摄食关系,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更有效地促进鱼类生长。
(2)水温与水中溶氧的关系:池塘溶氧,随着水温升高而降低。水温升高还会加速池塘有机物的耗氧,促使鱼类呼吸加快。因此,在盛夏或春夏与夏秋之交,水温变化剧烈时,要注意池塘缺氧而引起鱼类的死亡。
(3)水温与鱼类性成熟和产卵繁殖的关系:鱼类随着水温升高而性晚发育加快。因此,在3月底和4月初,要注意水温变化,以防鲤鱼在池中流产。掌握好水温变化规律,还可提高鱼类的产卵率、孵化率和出苗率。
(4)水温与鱼苗池水深的关系:池塘水温的热力主要来自太阳光的热能。水的透热性能差,传热力弱,光热一般在水面下10厘米处就被吸收掉45%。池塘热能的传播,主要靠风力和水的对流来混和。由于鲤鱼繁殖季节早,池塘水温偏低,因此,鲤鱼苗发塘时,池水不宜太深,这样可使池塘水温上升较快,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和鱼苗的生长。
水温对鱼类生长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以上仅是几项主要方面。
2.溶氧
水中溶氧对鱼类生活至关重要,是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
日本千叶氏在水温22℃时,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对鲤鱼做了饲养试验,结果为:鲤鱼的生长、摄食和饲料效率与含氧量有重要关系,其突破点为4.1毫克/升左右。在此之下,其生长、摄食和饲料效率均急剧下降。当水中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摄食率会降低45%。反之摄食量大,生长快,饲料系数低。一般来讲,一过饱和的溶氧对鱼类影响不大,但他和度很高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尤其鱼苗阶段更应引起注意。
鲤鱼生长的正常溶氧含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最低不能少于2毫克/升,其窒息点为0.3毫克/升。
3.酸碱度
池水酸碱度对鱼类生长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讲鱼类喜生活在微碱性水域,偏酸性水对鱼类生长不利。鱼类对水域酸碱度的反应是:生存范围是5~10.5,允许范围是6.5~8.5,最适范围是7~8。
在夏季肥水池塘中,pH值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早晨,由于夜间水生生物呼吸,二氧化碳积累,pH值低;白天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减少,pH值升高,达9以上。如果夏季池塘pH值变化范围不大,表现出较稳定的状况,说明池水清瘦,浮游生物少,或是池水老化。出现上述情况,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颖鲤投喂技术


一般来讲,养鱼全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科学的投喂技术,最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的浪费,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鲤鱼的消化道短且直,又是一种极贪食的鱼类。在室内喂养时可以看到,只要是稍间断地多次投喂,它能边吃食观察边排泄,很多饲料没有来得及消化,直没有能得到吸收,便被排出体外。因此,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饲料利用率很低,造成饲料浪费,增加了养鱼的成本;二是因为没有很好消化而造成难以吸收,或根本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鱼类体内并没有及时补充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因此对生长很不利。所以科学、正确地掌握投聘技术,是提高养鱼经济效果的重要措施。
(一)日投饲次数及投饲量
1.日投饲次数
日投饲量确定后,一日内鱼类应投喂多少次为宜,国内外学者做过不少试验。对于日投饲次数,虽然各学者所得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但共趋势基本一致。就是鱼苗阶段应比鱼种阶段投喂的次数多,鱼种阶段应比养成鱼阶段投喂的次数多。此外,各月之间因水温不同,投喂亦应有所区别。
颖鲤在幼苗阶段投喂次数应较多,或者鱼的规格相同,而喂食期处在造温甚至最适温范围内,其投喂次数应比非适温期时要多。
日本有的学者进行试验,从清晨至晚间10小时内,将日投饲量分为1至10次分别进行投喂,结果认为,以4~6次的投喂方法为好。但也有的学者认为,4~8次为好。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在鱼苗生长阶段,应每小时投喂一次,一般1天投喂10次。我们在金寨县池塘养鱼种过程中,考虑到劳动强度问题,在1.7~2.7厘米鱼苗培育到5厘米的养殖阶段,制订了1天内投喂6次的技术方案;而5厘米鱼种进网箔养殖阶段,1天投喂7一8次。结果均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2.日投饵量
众所周知,饲料投喂不足,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其生长就不好;反之投喂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而且易使水质变坏,不利于鱼类生长。两种养殖结果都会使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科学的投喂量与鱼体的增重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投喂量又与鱼体大小、水温高低和溶氧量大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多少和鱼类生长有关的其他元素的含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要获得十分准确和完善的投饲量,又是十分复杂和难以办到的,只能做到相对准确的投饲量。
(二)鱼体大小与饲料粒径的关系
鱼苗阶段,尤其是水花下塘时,因鱼苗口径较小,水中浮游生物若个体较大,或者鱼池培育水质过早,浮游生物已长大了,鱼苗下塘后就难以摄取这些饵料而影响正常生长。有经验的养殖技术人员此时就采取拉空网,将大个体浮游生物转走,另采取追肥或投喂部分豆浆或豆饼浆,补充鱼苗所需的部分饵料。在鱼种培育早期阶段,加工适合鱼类摄食的颗粒饲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尤为有利。因为颗粒过大,饲料在水中需经一定时间的浸泡才能散开,此时,已有部分营养溶解于水中而被散失,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营养也不全面。目前有不少单位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应引起注意。
(三)鲤鱼的几种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组合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讲应依据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来确定。在有可能条件下,应尽量满足各种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但有时因各地饲料原不完全一致,成从原料价格,成本投人与所获效益来综合比较分析,亦可略作变动。
(四)饲料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原料
加工的原料一定要新鲜,严防腐败变质的原料混进。
2.配料和搅拌方法
加工的原料,尤其是使用添加剂时,各种成分必须搅拌均匀。一般来讲,应按饲料加工机次进料数量为单位进行配料,然后经搅拌再加工成饲料。不要一次配备过多数量的原料,以防搅拌不匀。为使添加剂拌得均匀,应先得将添加剂与少部分混合饲料拌匀,再逐渐增加混合饲料,进行多次搅拌多次混合,然后再上机加工成饲料。
3.饲料规格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规格,应以满足不同规格鱼种的需要,即满足鱼的适口性。如果加工机械缺少这种配套设备,一定要配备一台破碎机与其匹配。
4.饲料保存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饲料发霉或变质。

颖鲤鱼池养殖


一、亲鱼池基本条件
亲鱼池应建筑在背风向阳处,其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为1.5米左右。亲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以避免催产时多次拉网而损伤鱼体,甚至影响性腺发育或导致退化。亲鱼池的池底要求平坦和肥沃,池塘排灌水方使,池水正常溶氧含量要求在4%克/升以上,池水酸碱度以7一8为好,或在6.5一8.5之间。

二、亲鱼培育
亲鱼最好采取雌雄分塘培育,每亩鱼池放养亲鱼100一150公斤为宜,每个池应依据面积大小搭13个饵料台。
(一)产后护理
鲤亲鱼在产卵期间不摄食,但产后却大量摄食。因此。产后来鱼应加强投饵,以确保及时恢复体质。亲鱼产后能量消耗大,体质虚弱,尤其是采用人工授精的鱼,受伤较严重,所以要特别注意护理。对有伤的亲鱼应采取防病措施,用10ppm的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或用5%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等。经常保持水质清新。

(二)夏秋培育
夏秋两季是亲鱼的主要育肥季节,同时要求性腺由第Ⅲ期过渡到Ⅳ期。此阶段水温高,亲鱼摄食量大,抓好日常饲养和管理工作,可增加亲鱼的怀卵量。每日至少投喂两次,日投饵量以亲鱼体重的45%为宜。要做到定时、定量和专人饲养管理。夏秋两季培育期长,养殖的好坏与亲鱼成熟、次年繁殖量大小和质量的好坏关系极大。

(三)冬季培育
此阶段因水温较低,亲鱼活动能力差,摄食量较低。但此期亲鱼并不停止援食,故一般天气晴朗时一周可投喂12次。投饵量可适当降低。北方地区池塘冰冻时,要注意及时打冰洞进行补水和增氧。在结冰层较厚的地区,需备有专池越冬,以保越冬提高成活率和保持体质。

(四)春季强化
培育开春之后,水温逐渐上升,亲鱼池塘应施足基肥,1般每亩鱼池施有机肥250公斤,在水质育肥后,酌情施少量追肥。每日应适量投喂颗粒饲料,或豆饼、菜饼、花生饼、棉饼、麦麸、豆腐渣、酒糟等饲料。3月中下旬至催产前,每日投喂一次麦芽,投喂量以每尾鱼50克干麦子为宜。此外,在3月底前后,应开始定期灌注新水,调节水质,进行流水刺激,这对促进性腺发育非常有利。水温上升到15℃以后,应停止冲水,以防流产或早产。

高寒鲤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高寒鲤成鱼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

成鱼池面积以0.33~2.0hm2为宜,水深 2~2.5m,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池埂牢固,放鱼种前要清塘消毒。

2.鱼种放养和饲养管理

鱼种体质健壮,同塘放养的要求同一品种规格要整齐,一次放足。提早放养鱼种是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鲤鱼在我国南方是作为搭配养殖品种占总放养量的10%,而三北地区则多为主养鱼,约占总放养量的60%~70%,搭配鲢鳙鱼种。采用人工驯化养殖技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一般每公倾放大规格鱼种7500~10500尾,可产商品鱼7500~10500kg。饲养管理重点是抓好投饵、调好水质和防鱼病。

投喂饲料对加速鲤生长提高产量非常重要。因此应尽量增加饲料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改进投饲技术,以保证获得高产。日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5%。可根据水温、天气、水质、鱼的活动(鱼病)情况灵活调节。4、5月份水温较低,应减少投饲量,6、7、8月份是鱼类摄食旺盛期,生长快,可增加投饲量。在投饲技术上,和鱼种试养一样应实行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

在日常管理上要做到经常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特别是8、9月份阴雨天黎明时分,鱼池非常容易缺氧使鱼浮头甚至死亡,一旦发生浮头现象,应及时开增氧机,无增氧机可用水泵循环增氧。

经常适量加注新水调节水质,还要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判断饲养效果,调节投饲量。如发现鱼病,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越冬管理

(1)越冬池选择与清整
选保水性好,池底平坦,淤泥少,向阳背风,注排水方便,面积在0.33~1.33hm2,水深达2m以上的池塘。放鱼前10d将池水排于,清除池中污物及杂草, 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每公顷用量1200kg,晒3d后注新水,水深达0.6m便可放鱼,逐渐将水位注到最高水位。也可利用保水性好,深水池原池越冬,将老水排出1/3 或2/3,用0.7mg/kg敌百虫全池泼洒杀死浮游动物和鱼体寄生虫,一周后用1mg/kg漂白粉全池泼洒,注新水到最高水位。

(2)放养密度

根据越冬池底质和补水条件来确定放养密度。池底保水性好,淤泥少,水质好,补水方便的越冬池可放0.75~1kg/m3,一般越冬池放养密度在0.5kg/m3。

(3)补水

经常补水,使越冬池保持较高水位。晴天封池,如赶上下雨雪封池时要采取措施,用增氧机搅水便其不结冰,越冬结冰后下雪要及时扫雪,使越冬池明冰面积达越冬池面积的三分之二,以利于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经常测定水的溶氧量,当溶氧量下降到4mg/L以下时,要采取补氧措施, 保证鱼安全越冬。经常观察水色及冰下鱼活动的情况,发现鱼病要及时防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8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约氏黑角鮟鱇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