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虹彩病毒病

疾病名称虹彩病毒病

为害对象 可感染真鲷等多种海水鱼
疾病概述
属于病毒病

病原为虹彩病毒(Iridovirus)。病毒粒子平面观察为六角形,大小为200~240nm,位于病鱼的腺脏中。
该病毒可感染真鲷等多种海水鱼,20~25℃为其适应温度,水温降至18℃以下则较少发病。病鱼体色发黑,鳃部呈贫血状态,体表和鳍出血。病鱼肝脏、脾脏、头肾等处增生肥大,脾脏组织切片中能够观察到异常肥大的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病毒粒子。

病原 虹彩病毒(Iridovirus)

防治方法
以预防为主,国内尚未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知识

真鲷淋巴囊肿病


疾病名称淋巴囊肿病

为害对象 多见于鲈形目、鲽形目中的一些鱼类;我国常见的海水养殖鱼如牙鲆、大凌鲆、真鲷、东方鲀等
疾病概述
属于病毒病

引发此病的病原为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Virus,LCV),病毒形态呈正20面体,大小为200~250nm。

这类疾病多见于鲈形目、鲽形目中的一些鱼类,我国常见的海水养殖鱼如牙鲆、大凌鲆、真鲷、东方鲀等都曾发生过这种疾病。该病在水温10~25℃时容易发作,0~1龄鱼患此病后,于2个月内死亡率可达30%,2龄以上的鱼患此病后,一般不引起死亡,但鱼体消瘦,体表难看,丧失商业价值。该病发生时,鱼表皮、鳍、眼球表面出砚许多肿胀物,有时这些肿胀物聚集成团或连成片状。有时在鱼的鳃、肝、脾、卵、咽喉等组织和器官上也可能出现肿胀物。

病原 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Virus,LCV)

防治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孵化用水;将受精卵收集到孵化池中孵化时,用25g/m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有效碘10%)水药浴15分钟;用1g/m3的漂白份(含有效氯30%)水泼面养殖池。

真鲷单殖吸虫病


常见的病原体为真鲷双阴道虫。虫体浅褐黑色,扁平,呈长细叶片状,长3~7毫米;前端有2个吸 盘,后端有1个圆形固着器。固着器两边有相对排列的10个固着夹。虫体外有一透明的角质层。雌雄同 体,雄性有精巢22~37个,位于身体中部;卵巢在精巢之前,带状,呈倒u字形;卵黄腺在身体两 侧,阴道孔2个。卵呈梭形,黄褐色,成团地附在鳃上。卵的两侧各伸出一条卵壳丝,一长一短,短的 一条弯曲,长的一条在卵脱离鳃后,用以缠于水中的其他物体上。

病症

虫体以固着器的夹子固着于鱼的鳃丝上,身体可做前后伸缩运动,吸食鱼的血液。鱼被虫体寄生 后,鳃丝受损伤,大量分泌粘液。当寄生虫体较多时,鱼的鳃丝颜色变淡,严重时呈苍白色,极度贫 血。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不振,鳃盖张开,呼吸困难,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防治方法


鱼体被此病原体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引起死亡,特别是与其他病并发时,病情发展很快,死亡率较高。

治疗方法

亲鱼池应事先彻底消毒,用水要经过滤处理;

在海水中加入6 ~8 的食盐以提高盐度,将病鱼放人1~1.5分钟,绝大部分虫体会因不适而脱落。

真鲷隐核虫病


孵出后18天左右、全长0.8厘米左右的仔鱼全身透明,身上有肉眼可见的细砂状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见小白点内有一个虫体在转动。由于虫体的转动,破坏了鱼体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形成一个空洞。 虫体为单细胞,全身披有纤毛,细胞内有许多小颗粒,有一个漏斗状的胞口。在显微镜下,隐约可见细胞中有一个U形大核。当仔鱼死后,虫体会钻出鱼体。经确定,病原体为刺激性隐核虫。 发病仔鱼的体表小白点,少则1个,多则3~4个;发病严重时,仔鱼在水中打转,最后沉底死亡。病原体的繁殖很快,发病后的蔓延速度较快,一般5~6矢即可使整池仔鱼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

应确保繁殖用亲鱼无病;

亲鱼池及育苗池要彻底消毒;

真鲷双阴道虫病


疾病名称双阴道虫病

为害对象 真鲷、血鲷
疾病概述
属于寄生虫病

双阴道虫寄生于鱼的鳃瓣上可引发此病。

此病全年可见,尤以越冬期和春季病情严重,对当年的真鲷,血鲷危害极大。病鱼鳃苍白,并有大量粘液,鳃盖张开,呼吸困难、身体消瘦,游动缓慢,头部往住左右摇摆。常可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烂鳃和皮肤渍疡。

病原鱼的鳃瓣

防治方法
每100ml海水中加入6g食盐,将病鱼浸洗1.5分钟,或者加入8g食盐浸洗1分钟;按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17g或漂白粉18g浸洗病鱼40~60分钟(水温19~24℃),每天用药1次,连用3~5次。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可按每立方米水用呋喃类药2~3g或抗菌紊5~10g泼洒全池,防止细菌对鱼体损伤部位的感染。

真鲷


中文名称真鲷

拉丁名称Chrysophrys major

异名加拉鱼、腊鱼、加级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鲷科

拉丁科名Sparidae

中文属名真鲷属

拉丁属名Pag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中国、朝鲜、日本近海一带均有分布,中国黄海,渤海为真鲷渔场。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高。头大。前端稍尖。眼中大,眼间隔宽而隆起。后鼻孔椭圆形。口小,前位。背鳍连续,鳍棘部强。臀鳍短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下侧位,镰形。腹鳍小,胸位。体色鲜艳,淡红色,体侧背部有若干艳蓝色小点。

生活习性
浅海暖温性名贵鱼类。喜栖息于30-90米水深的岩礁、砂砾、贝藻类丛生的海区,常集结成小群,游泳迅速。食性较杂,主食底栖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节肢动物,也食少量小型底层鱼类。产卵期几乎停止摄食,产卵后摄食量很大。个体体长一般在160-600毫米之间,寿命可达30龄,10龄以上生长较慢。生殖期北方沿海为5-7月,福建沿海10-12月,广东12月底至2月底。多数3龄性成熟。卵球形,浮性。卵径0.95-1.10毫米。真鲷有明显洄游现象。

经济价值
真鲷为黄、渤海名贵经济鱼类。多数鲜销或冷冻销售,部分制罐及制熏制品。

保护措施
蝴蝶鱼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因此无法单独提出保护对策, 应当在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对策中统一加以考虑。
开发利用
因蝴蝶鱼栖息在珊瑚丛中, 不宜用大规模渔具捕捞。常由潜水员用麻醉剂和电击的方式捕捞,绝大部分是名贵观赏鱼类,少数较大都也可以作为食用。
资源现状
蝴蝶鱼只零星捕捞,向来没有统计资料,无法估计数量,从开发利用方式上, 其资源量不会因捕捞而发生波动。

牙鲆弹状病毒病


疾病名称弹状病毒病

为害对象 牙鲆、真鲷、黑鲷稚鱼
疾病概述
属于病毒病

引发此病的病原是牙鲆弹状病毒(HRV,Hirame rhab-dovirus;Rhabdovirus Olivaceus),病毒形状为粒子枪弹形,大小为 80(160~180)nm。

此病主要危害牙鲆,对于真鲷、黑鲷稚鱼等也有较强的致病性。水温低于16℃时容易发作。感染此病的鱼鳃苍白,鱼鳍发红,肌肉和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地出血,腹部膨胀、积水,生殖腺淤血,造血组织固缩、坏死。

病原 牙鲆弹状病毒(HRV,Hirame rhab-dovirus;Rhabdovirus Olivaceus)

防治方法
将养殖用的海水用紫外线照射,使病毒失活,并使水温保挎在15℃以上;受精卵孵化前用每立方米含25g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有效碘10%)的水药浴15分钟。

真鲷箱养殖


真鲷的生长适温为17~28℃。13℃以下停止摄食。一般来说死亡水温为5~8℃以下,在静止的海水中,水温缓慢降至5℃也不会死亡;如果海水流动快,水温降至7℃左右,真鲷即会死亡。水温29℃以上摄食量变动大,容易发生生理性障碍。因此越冬时水温在12℃以上为佳。
真鲷对相对密度低的海水适应力较弱,在1.020以下时,鱼的耗氧量显著减少,摄食不旺盛。养殖海区相对密度在1.020以上是比较理想的。
真鲷耗氧量和海水流量关系看,尾重500克的真鲷每小时需流量(溶氧5毫升/升)10.7升,安全流量为15升。
适合真鲷养殖的海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1)水深一般为网箱深度的2倍以上;
(2)海水流动缓,潮流交换畅通;
(3)周年水温变化在12~28℃范围;
(4)无大量淡水注入,以及工业污水排入;
(5)不受台和激流影响;
(6)饵料来源方便,成鱼出售运输便利;
(7)无偷盗和航运影响;
(8)无赤潮发生。
鱼体大小与网目、放养量的关系如下:鱼体全长1~1.5厘米,网目1~2毫米(窗纱),放养量3000尾/立方米;鱼体5厘米以上,网目1厘米,放养量500尾/立方米(网箱规格333米);体重25克以上放养量一般为6~8公斤/立方米。真鲷养殖的饵料可分为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鲜活饵料常用的有鱼、沙丁鱼、竹荚鱼、鲐鱼、小带鱼、玉筋鱼和小杂虾。使用鲜活饵料时,应注意鲜度。以防容易引起营养性疾病。使用冷交冻鱼要充分解冻,用海水清洗可加速解冻,还可洗去冻鱼表面的脂肪和污物。 人工配合饵料有硬颗粒和湿软颗粒两大类。目前市售的硬颗粒饲料常见成份为粗蛋白45%、粗脂肪3%、粗灰分15%、钙1.8%以上、磷1.2%,以及多种维生素。
真鲷养殖的每天投饵量与水温变化和鱼体大小有直接关系。每天投饵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其次是鱼体大小的差异。投饵率以每天投饵量对养殖鱼的体重之比来表示。体重2克左右的幼鱼投饵率为20%;冬季投饵率为1~3%;体重85克以上的鱼,在适温期投饵率为5~8%。
真鲷属杂食性鱼类,可用网箱养殖,每立方米水体养殖10公斤,每天投喂鲜杂鱼1~2次。投饵时速度要慢。吃完后再投,以免浪费饵料。也可用人工配合饵料与鲜杂鱼交叉投喂。
随鱼体的长大,20天左右换一次网,网目逐渐增。注意经常洗刷网衣,以免网目堵塞。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87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