鳀鱼

养鸭鱼 鱼肠养鸭

2020-10-16

名称鳀鱼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黑背鳁(《简明生物学词典》)、提鱼、离水烂(《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幼鱼干品称丁香鱼或海蜒(《兽医本草拾遗》)、
来源本品为鳀科动物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肉或油等。

形态特征
体长约13厘米,稍侧扁。背部深青绿色,侧腹面银白色。吻圆而突。口大,腹位,无棱鳞。无侧线。

生态环境为集群性强上层鱼类,栖息水深一般在25米以上。趋光性强,幼鱼较成鱼更甚,鱼群在光源下多作右旋游动,昼夜作明显的垂直移动,黄昏至黎明栖息水域上层,白天栖息中层或近底层。主食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和箭虫等。春夏季产卵,卵浮性,分批成熟后排出,平均怀卵量为11000粒。有洄游性。我国产于东海和黄海,资源丰富;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肉味鲜美。

采制全年可捕捉,春季捕捉幼鱼,晒干即为丁香鱼或海涎。

性能
味甘,性平。营养壮体,生乳通乳。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小猪疳积,母猪乳乏等。

用量猪羊60~12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1、治小猪疳积不大方:取干海涎(幼鲲鱼干)30~60克。烘干研末,掺入饲料内喂服,连服1周有著效(编者经验)。
2、治母猪产后乳乏方:鲜活鲲鱼120~250克,鲜地龙60~120克。共同煮烂熟,掺入饲料内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文献记载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产业处编《新技术、新产品简介》中有用生物蛋白酶水解法制取高营养的鳀鱼水解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直接作为营养补品。该营养补品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衰老,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的记载。

相关知识

汉氏棱鳀


中文名称 汉氏棱鳀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Chord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鯷属
拉丁属名 Thryssa Cuvier,1817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15;臀鳍36~42;胸鳍12~14;腹鳍7。纵列鳞37~45,横列鳞10~12。
体长为体高3.7~4.3倍,为头长4.2~5.2倍。头长为吻长5.0~6.0倍,为眼径3.8~4.4倍,为眼间隔3.7~4.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9倍。

体延长,侧扁,稍高,腹部具棱鳞10~14+13~17个。头较小。吻短而圆钝,吻长短于眼径。眼大,前侧位。眼间隔中间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口大,下位,稍倾斜,口裂伸达眼后下方。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尖,伸达鳃孔稍后方。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1。鳃耙扁针状。肛门距臀鳍近。

体被薄圆鳞,鳞易脱落;鳞前区具1~2连续沟、8~10中断沟。

背鳍较小,位于体中部稍前方,起点在吻端和尾鳍基的中间。臀鳍基部长,起点位于背鳍基部终点稍后下方。胸鳍下侧位,鳍端伸达腹鳍。腹鳍小,在胸鳍后下方,起点距鳃孔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0~17(通常15~16个)。椎骨46~49(通常46~47)。

体背部青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一青色大皮瓣。背鳍淡黄色,胸鳍和尾鳍黄色,尾鳍末端黑色。腹鳍、臀鳍淡色。

赤鼻棱鳀


中文名称赤鼻棱鳀

拉丁名称Thryssa kammalensis (Bleeker)

英文名称Rednose anchovy, Kammal thryssa

异名温州状元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棱鳀属

拉丁属名Thryssa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沿海、印度、菲律宾,偶进钱塘江。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Ⅰ-12-13。臀鳍条31-35。纵列鳞37-40。横列鳞9-10。鳃耙60-64。腹缘棱鳞25-26。幽门盲囊11-14个。脊椎骨41-42。

体长为体高的4.4-5.2倍,为头长的3.7-4.5倍,为尾柄长的9.4-11.2倍,为尾柄高的9.4-13倍。头长为吻长的3.7-5.4倍,为眼径的4.1-4.7倍,为眼间距的3.4-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1.0倍。

体长而侧扁。吻突出,呈圆锥形。眼中大,侧位。鼻孔位于眼上缘的前方。口大,下位,上颌骨向后伸达前鳃盖骨下缘,未及鳃孔。上颌骨长于下颌骨。两颌、犁骨、腭骨、翼骨和舌上均具细齿。鳃孔大。左右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体被圆鳞,无侧线,腹缘具棱鳞。

背鳍与腹鳍起点儿相对而稍后。臀鳍长。胸鳍末端几仲达腹鳍基。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尾鳍叉形。

生活习性
入河口海洋性上层鱼类,偶进钱塘江。

海水/淡水/咸水生。

黄吻棱鳀


中文名称 黄吻棱鳀
拉丁名称 Thrissa vitirostris
英文名称 orangemouth glassnose
地方名称 Thryssa vitirostris (Gilchrist and Thompson, 1908)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鳀属
拉丁属名 Thriss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3.4~3.8倍,为头长4.0倍。头长为吻长4.7~5.4倍,为眼径4.0~4.5倍,为眼间隔3.4~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0~1.1倍。
体延长,侧扁,背缘稍隆起,腹部窄尖,具棱鳞15~16+9个。头中大,侧扁,头顶直而上倾,中央具纵棱。吻短而钝,吻长稍小于眼径。眼大,中侧位。眼

间隔中间凸出。鼻孔每侧2个,位近眼前方。口大,亚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伸越胸鳍基部。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2。鳃耙扁 针状。肛门紧靠近臀鳍。

体被薄圆鳞;鳞片后具2~6连续沟,前区具3~5中断沟。

背鳍较小,位于体中部,在臀鳍前上方,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臀鳍起点位于背鳍最后鳍条下方。胸鳍较强大,下侧位,鳍端伸达腹鳍基部。腹鳍小,

位于背鳍前上方,距胸鳍较距臀鳍为近。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2个。

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角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鳍、胸鳍和尾鳍青黄色,其余各鳍白色。


生活习性 为近海中、上层小型鱼类。

中颌棱鳀


中文名称中颌棱鳀

拉丁名称Thryssa mystax (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称moustached thryss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棱鳀属

拉丁属名Thryssa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东海。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Ⅰ-15。臀鳍条39。纵列鳞42-44,横列鳞11-12。鳃耙26。腹缘棱鳞28。幽门官囊14个。脊椎骨45。

体长为体高的3.8-4.0倍,为头长的4.4倍,为尾柄长的13.1-13.8倍,为尾柄高的11.7-12.2倍。头长为吻长的4.8-5.0倍,为眼径的4.0-4.2倍,为眼间距的4.0-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倍。

体窄长而扁薄,前部稍宽,后部较窄。头侧扁。吻略钝,其长小于眼径。眼侧前位。眼间隔光滑而略凸。口长而大,口裂超过头长之半。上颌较下颌长,末端尖形,向后伸达胸鳍基底。鳃孔颇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各鳃盖骨光滑而薄。体被国鳞。无侧线。

背鳍基短,位于体中部,前有一小刺。臀鳍起点位于背鳍中部下方。胸鳍向后伸达腹鳍。腹鳍位于背鳍前下方。尾鳍叉形。

体银白色,背部青绿色。

生活习性
入河口海洋上层鱼类。海(洋)生。

长颌棱鳀


中文名称 长颌棱鳀
拉丁名称 Thrissa setirostris(Broussonet)
英文名称 Longjaw glassnos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鳀属
拉丁属名 Thryssa Cuvier,1817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14;臀鳍32~41;胸鳍13~14;腹鳍7。纵列鳞41~45,横列鳞10~12。鳃耙5~6+8~10。
体长为体高3.7~4.4倍,为头长5.0~5.5倍。头长为吻长6.0~7.5倍,为眼径3.8~4.3倍,为眼间隔4.4~4.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倍。

体延长,侧扁,背侧厚,腹侧薄,腹部具棱鳞15~18+7~10。头小。吻短而钝,吻长小于眼径。眼小,中侧位。眼间隔中间圆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

前鼻孔较后鼻孔为小。口小,亚下位。下颌短,上颌骨延长,末端伸达肛门。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稍大。左右鳃盖膜连合,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0~11。鳃耙细扁。肛门位于背鳍下方。

体被薄圆鳞;鳞上具6连续沟、7~9中断沟。

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在腹鳍起点后上方,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之间;前方具一小棘。臀鳍基部长,起点在背鳍最后鳍条下方。胸鳍下侧位,鳍端几伸

达腹鳍起点。腹鳍小,起点位于胸鳍与臀鳍基部中间。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5~17个;椎骨44~46个。

体背部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鳍青黄色。胸鳍、尾鳍黄色,尾鳍后缘微黑。腹鳍、臀鳍淡色。

墨头鱼(东坡鱼)


中文名称 墨头鱼(东坡鱼)
拉丁名称 Garra pingi pingi(Tchang)
地方名称 墨鱼、鸟棒、黑鱼、鮇鱼(《本草纲目》)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墨头鱼属
拉丁属名 Garra Hamilton,182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10;臀鳍条3,5;侧线鳞50;下咽齿3行,245一542;脊椎骨45。体长为体高的4.8倍;为头长的5.1倍,为星柄长的5.8倍一为尾柄高的8.4倍。头长为吻长的1.8倍,为眼径的5.4倍,为眼间距的1.8倍。体长,稍呈圆筒形,腹面在腹鳍之前较平,尾部侧扁。头宽而扁平。吻钝,前端有角质突起。口下位。无须。一上唇吻皮向腹面包下,其边缘分裂呈栉状,下唇宽大,一呈椭圆形吸盘,中央有一肉质垫,周缘游离,上有小型乳状突起,其前缘与肉质垫之间有一深沟相隔。眼小,位置较高。鳞中等大,腹鳍前腹面的鳞片埋于皮下。背鳍边缘凹形,起点在腹鳍之前。偶鳍呈水平位置。尾鳍分叉深。体褐色,背部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生活习性 喜栖息在水流湍急、水底多岩石的环境中,常以吸盘吸着在石块上,为底栖性鱼类。主要以着生藻类、植物碎届为食,有时也吃水生昆虫的动虫。

剑尾鱼


学名 剑尾鱼
拉丁名 Xiphophorus helleri
英文名 Swordtail.
俗名 红剑鱼
分类地位 鳉形目花鳉科
原产地 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
形态特征 小型鱼,成年个体全长7~10cm,体纺锤形、头尖尾长。红剑鱼遍体通红,是水草缸中的调色者,俗话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它的写照。另外,雄性携长剑、雌性着圆裙(圆形尾),性别特征分明,也是其它鱼类少见的。
生活习性 性情温和而活泼,动静适度。喜欢弱碱(PH7.5~9.0)性的硬水(10~15DH),水温20~28℃。以卵胎生形式繁殖,6~8个月性成熟,雄鱼的臀鳍第一鳍条特化为交配器,进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孵化出苗后被产出。有性转化的习性,当群体中没有了雄性的时候,会有最强壮的雌鱼转化为雄性,该雄鱼有完全正常的雄性功能。这种性转化是单向的,即不会从雄性转化为雌性。
主要养殖技术 容易养殖的入门鱼,使用曝气的自来水,加一些盐,再往缸里放一些珊瑚砂,或者用珊瑚砂作为过滤器内的滤材,即可获得理想的水质。投喂碎的干饲料,或者小型动物性饲料如水蚯蚓、枝角类、摇蚊幼虫等。可与体格相近的其它热带鱼混养。

蝰鱼


中文名称蝰鱼


拉丁名称Chauliodus sloani Schneider

英文名称viperfish, Sloan's viperfish, Sloan's fangfish, fanged viperfishv, deepsea viper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巨口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Stomioidei

中文科名蝰鱼科

拉丁科名Chauliodontidae

中文属名蝰鱼属

拉丁属名Chaulio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各大洋,我国产于南海及东海外海。

形态特征
背鳍起点在头的后方,远位于腹鳍前方。体上有5纵行六角形区,每一六角形区有易脱落的鳞。上颌不能伸缩。两颌齿大而尖长。前颌骨上有4牙齿,其中第二齿最长,颏须短小或不存在。前颌骨第三齿短于第四齿,眶后发光器圆形,在眼后缘下方,背鳍5-8鳍条,臀鳍10-13鳍条,胸鳍9-14鳍条,腹鳍7鳍条,下腹发光器62-72,前下侧发光器41-49,脊椎骨53-62;蝰鱼体暗银色。

生活习性
海(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