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斑鱼

中文名称巨石斑鱼

拉丁名称Epinephelus tauvina (Forskal)

英文名称Greasy Rock-co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yz023.CoM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石斑鱼属

拉丁属名Epinephe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近海。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褐色,幼鱼体侧具斑点及斜横带,背鳍鳍棘部下方具1大黑斑。吻长而尖,侧线有孔鳞64-66个。尾鳍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底质粗杂的海区,是石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体长可达2米,质量达200千克,是优质食用鱼。

海(洋)生。

相关阅读

青石斑鱼


[学名]: Epinephelus awoara
[资源名称]: 青石斑鱼
[外文名]: Banded grouper
[别名]: 青斑,青鳍、泥斑
 
[形态特征]:
  背鳍XI-15;臀鳍III-8;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体长椭圆形,侧扁。头稍大。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口稍大,口裂倾斜,上颌骨末端扩大。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齿细小,呈不规则的多行。犁骨齿为三角形窄齿带,腭骨齿为窄齿骨。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在隅角处锯齿扩大,形成一角状。鳃盖骨具3扁棘,中间棘较明显,其余两棘几乎完全埋于皮下。体被弱栉鳞。头部除两颌外,皆被鳞。侧线完全,与背廓平行。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无缺刻,鳍棘坚硬,以第四鳍棘为最长。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以第二鳍棘为最强。胸鳍大,边缘圆形,腹鳍尖小。尾鳍圆形全体散布橙色小点。体侧有5条暗色横带,第一与第二条紧相邻,第三与第四条位于背鳍鳍条部与臀鳍鳍条部之间,第五条位于尾柄上。背鳍鳍条部及尾鳍边缘黄色%499%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  [原产省份]: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广西省  [原产地区]:西北太平洋区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南部、越南等。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水深10-50公尺处之石砾区或沙泥区海域,幼鱼则常出现在潮池区。以鱼类为主食。亲鱼适合产卵的水温为23.2-23.4℃,盐度20-34℃,产卵期在6、7月份,通常在傍晚6到8时进行产卵,为分批多次产卵型,受精卵约在27小时后孵化成仔鱼。

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


[学名]: 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ton, 1822)
[资源名称]: 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
[外文名]: Fah-paan,Esturygrouper,Chairomaruhata,Ha moor,Chi hou
[别名]: 青斑、石斑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行,侧扁而粗状。头大于体高。吻短而钝。口大,下颌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缘具2较大圆锥齿及1能向后倒伏的齿丛,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体被细栉鳞。侧线完全。尾鳍圆形。还有。。。(其他资料: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原产国家]: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太平洋西部和东南亚地区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48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太平洋西部和东南亚地区 (Randall Heemstra,1991)。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岩礁海区,摄食鱼、虾类。(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  (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主要的繁殖期在3月至6月。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长。生殖力在1尾35厘米的鱼估计为85万粒,而62厘米的鱼约为290万粒。)

石斑鱼养殖周期


常见石斑鱼如青斑、油斑等品种,养殖1年即可进行销售,而东星斑、苏眉等高价石斑鱼由于生长速度慢,需要2-3年才可上市。不同规格的鱼种,养殖周期也有所不同,体长10cm的鱼种需要在第一年3月份投放,次年入冬前售卖,养殖周期为20个月左右,而大规格鱼种3月投放后,当年入冬前就可上市。

石斑鱼的养殖周期根据养殖的品种和养殖条件而定,从品种上来说,最常见的石斑鱼有青斑、珍珠、油斑等,这些一般养殖一年就能达到2斤左右,从而进行销售,而一些价格偏高的如苏眉、老鼠斑、红斑等,这些生长速度很慢,一般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进行销售。

在靠近沿海的城市,如浙闽一般5-11月是养殖的最佳时期,广东、广西、香港、台湾沿海4-11月是养殖的最佳时期,而海南的最佳养殖期是3-12月。石斑鱼从幼苗生长到可以上市的商品鱼一般需要20个月左右,因此一般采用2种养殖周期。

一种养殖周期是从头年的4月左右开始投放,以10CM左右的鱼种最为合适,养到入冬的时候,体重可以达到200克左右,放到网箱内过冬,养到次年的冬前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另一种养殖周期是4月份左右开始投放,以200克中的鱼种为宜,养到入冬的时候,体重就能达到650克左右,此时可以上市销售,也可以养到第二年的冬前,体重达到1.5公斤的时候上市销售。

石斑鱼养殖的市场前景

因为石斑鱼特有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国内外的市场对石斑鱼的消费都越来越放开,且其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故对于养殖石斑鱼的人随之增多,石斑鱼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好。

黑边石斑鱼


中文名称黑边石斑鱼

拉丁名称Epinephelus fasciatus (Forskal)

英文名称Red barred rockco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石斑鱼属

拉丁属名Epinephe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鲜红色,背部较深,腹部浅,具5条深色横带。背鳍具11鳍棘15-17鳍条,背鳍鳍棘部的鳍膜具黑色边。尾鳍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浅海鱼类。栖息于岩礁及珊瑚丛中,体长160-220毫米。

海(洋)生。

小牙石斑鱼


中文名称小牙石斑鱼

拉丁名称Epinephelus microdon (Bleeker)

英文名称Camoaflage Rock-co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石斑鱼属

拉丁属名Epinephe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色随年龄而变化,成鱼全身为褐色,无任何条纹及横带,背鳍基底亦无黑斑。侧线有孔鳞60个。背鳍、臀鳍鳍条部、胸鳍及尾鳍均无白边。尾鳍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栖息于近海底层。体长可达1米,质量达100千克,唯数量不多。

海(洋)生。

六带石斑鱼


中文名称 六带石斑鱼
拉丁名称 Epinephelus sexfasciatus(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 Sevenband grouper
地方名称 带石斑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鮨科
拉丁科名 Serranidae
中文属名 石斑鱼属
拉丁属名 Epinephe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Ⅺ-14~16;臀鳍Ⅲ-8;胸鳍17;腹鳍I-5;尾鳍15。侧綫鳞72~77+3~4。
体长70~140毫米。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9~3.4倍,为头长2.5~2.7倍。背腹面皆钝圆。背缘弧度与腹缘相同。隆起度均不大。体高以第四鳍棘处为最高。头中等大,其长大于体高,为吻长4.3~5.9倍,为眼径4.7~4.9倍。吻短,其长与眼径约相等。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眼间隔中等宽,较平,其中央前端有浅凹陷或否。鼻孔2,较小,圆形,相隣甚近,紧位于眼前上缘,前鼻孔有瓣膜。口中等大,稍倾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微能伸缩。上颌骨后端扩大,超过眼后缘的下方。上颌前端有二小圆锥牙,其后方为倾斜可倒性牙1丛,两侧为绒毛齿呈带状。下颌具细小圆锥齿,两侧排列成稀疏牙二行。犁骨牙细小,腭骨牙呈绒毛带状,舌上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处较大,下缘平滑。鳃盖骨有棘二,上棘大而明显,下棘较小。鳃耙细扁,稀疏数目少,两端3~4退化,最长鳃耙为眼径的2/5,鳃耙7~9+11~14。

体被小栉鳞。栉状齿弱。头部鳞更细小,除鳃盖部稍明显外,余皆埋藏于皮肤下。侧綫完全与背缘并行。

背鳍鳍棘都与鳍条部相连续有一缺刻甚浅。背鳍鳍棘部强,以第四鳍棘为最长;最长鳍棘短于最长鳍条。臀鳍起点于背鳍鳍条部下方,以第二鳍棘为最强。胸鳍位底,宽大,后缘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后下方,其末端达到肛门前。尾鳍圆形。

液浸标本,体棕色,体侧有六条横带:第一条位于眼后及背鳍起点前;第二、三条位于背鳍鳍棘部下方;第四、五条位于背鳍鲢条部下,向腹部延伸在臀鳍上;第六条位于尾柄。各横带排列较整齐向背方延伸到背鳍上;自腹面延伸到腹部。带宽大于带间隙。背鳍鳍条部及尾鳍上有黑色斑点。臀鳍边缘黑色,胸鳍灰色,腹鳍灰褐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2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褐海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