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氏棱鳀

中文名称 汉氏棱鳀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Chord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鯷属
拉丁属名 Thryssa Cuvier,1817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15;臀鳍36~42;胸鳍12~14;腹鳍7。纵列鳞37~45,横列鳞10~12。
体长为体高3.7~4.3倍,为头长4.2~5.2倍。头长为吻长5.0~6.0倍,为眼径3.8~4.4倍,为眼间隔3.7~4.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9倍。

体延长,侧扁,稍高,腹部具棱鳞10~14+13~17个。头较小。吻短而圆钝,吻长短于眼径。眼大,前侧位。眼间隔中间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口大,下位,稍倾斜,口裂伸达眼后下方。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尖,伸达鳃孔稍后方。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1。鳃耙扁针状。肛门距臀鳍近。

体被薄圆鳞,鳞易脱落;鳞前区具1~2连续沟、8~10中断沟。

背鳍较小,位于体中部稍前方,起点在吻端和尾鳍基的中间。臀鳍基部长,起点位于背鳍基部终点稍后下方。胸鳍下侧位,鳍端伸达腹鳍。腹鳍小,在胸鳍后下方,起点距鳃孔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0~17(通常15~16个)。椎骨46~49(通常46~47)。

体背部青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一青色大皮瓣。背鳍淡黄色,胸鳍和尾鳍黄色,尾鳍末端黑色。腹鳍、臀鳍淡色。

相关知识

黄吻棱鳀


中文名称 黄吻棱鳀
拉丁名称 Thrissa vitirostris
英文名称 orangemouth glassnose
地方名称 Thryssa vitirostris (Gilchrist and Thompson, 1908)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鳀属
拉丁属名 Thriss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3.4~3.8倍,为头长4.0倍。头长为吻长4.7~5.4倍,为眼径4.0~4.5倍,为眼间隔3.4~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0~1.1倍。
体延长,侧扁,背缘稍隆起,腹部窄尖,具棱鳞15~16+9个。头中大,侧扁,头顶直而上倾,中央具纵棱。吻短而钝,吻长稍小于眼径。眼大,中侧位。眼

间隔中间凸出。鼻孔每侧2个,位近眼前方。口大,亚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伸越胸鳍基部。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2。鳃耙扁 针状。肛门紧靠近臀鳍。

体被薄圆鳞;鳞片后具2~6连续沟,前区具3~5中断沟。

背鳍较小,位于体中部,在臀鳍前上方,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臀鳍起点位于背鳍最后鳍条下方。胸鳍较强大,下侧位,鳍端伸达腹鳍基部。腹鳍小,

位于背鳍前上方,距胸鳍较距臀鳍为近。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2个。

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角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鳍、胸鳍和尾鳍青黄色,其余各鳍白色。


生活习性 为近海中、上层小型鱼类。

中颌棱鳀


中文名称中颌棱鳀

拉丁名称Thryssa mystax (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称moustached thryss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鲱亚目

拉丁亚目名Clupeoidei

中文科名鳀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属名棱鳀属

拉丁属名Thryssa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东海。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Ⅰ-15。臀鳍条39。纵列鳞42-44,横列鳞11-12。鳃耙26。腹缘棱鳞28。幽门官囊14个。脊椎骨45。

体长为体高的3.8-4.0倍,为头长的4.4倍,为尾柄长的13.1-13.8倍,为尾柄高的11.7-12.2倍。头长为吻长的4.8-5.0倍,为眼径的4.0-4.2倍,为眼间距的4.0-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倍。

体窄长而扁薄,前部稍宽,后部较窄。头侧扁。吻略钝,其长小于眼径。眼侧前位。眼间隔光滑而略凸。口长而大,口裂超过头长之半。上颌较下颌长,末端尖形,向后伸达胸鳍基底。鳃孔颇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各鳃盖骨光滑而薄。体被国鳞。无侧线。

背鳍基短,位于体中部,前有一小刺。臀鳍起点位于背鳍中部下方。胸鳍向后伸达腹鳍。腹鳍位于背鳍前下方。尾鳍叉形。

体银白色,背部青绿色。

生活习性
入河口海洋上层鱼类。海(洋)生。

长颌棱鳀


中文名称 长颌棱鳀
拉丁名称 Thrissa setirostris(Broussonet)
英文名称 Longjaw glassnos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鳀科
拉丁科名 Engraulidae
中文属名 棱鳀属
拉丁属名 Thryssa Cuvier,1817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12~14;臀鳍32~41;胸鳍13~14;腹鳍7。纵列鳞41~45,横列鳞10~12。鳃耙5~6+8~10。
体长为体高3.7~4.4倍,为头长5.0~5.5倍。头长为吻长6.0~7.5倍,为眼径3.8~4.3倍,为眼间隔4.4~4.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倍。

体延长,侧扁,背侧厚,腹侧薄,腹部具棱鳞15~18+7~10。头小。吻短而钝,吻长小于眼径。眼小,中侧位。眼间隔中间圆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

前鼻孔较后鼻孔为小。口小,亚下位。下颌短,上颌骨延长,末端伸达肛门。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牙。鳃孔稍大。左右鳃盖膜连合,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0~11。鳃耙细扁。肛门位于背鳍下方。

体被薄圆鳞;鳞上具6连续沟、7~9中断沟。

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在腹鳍起点后上方,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之间;前方具一小棘。臀鳍基部长,起点在背鳍最后鳍条下方。胸鳍下侧位,鳍端几伸

达腹鳍起点。腹鳍小,起点位于胸鳍与臀鳍基部中间。尾鳍分叉。

幽门盲囊15~17个;椎骨44~46个。

体背部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一青灰色大皮瓣。背鳍青黄色。胸鳍、尾鳍黄色,尾鳍后缘微黑。腹鳍、臀鳍淡色。

鳀鱼


名称鳀鱼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黑背鳁(《简明生物学词典》)、提鱼、离水烂(《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幼鱼干品称丁香鱼或海蜒(《兽医本草拾遗》)、
来源本品为鳀科动物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肉或油等。

形态特征
体长约13厘米,稍侧扁。背部深青绿色,侧腹面银白色。吻圆而突。口大,腹位,无棱鳞。无侧线。

生态环境为集群性强上层鱼类,栖息水深一般在25米以上。趋光性强,幼鱼较成鱼更甚,鱼群在光源下多作右旋游动,昼夜作明显的垂直移动,黄昏至黎明栖息水域上层,白天栖息中层或近底层。主食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和箭虫等。春夏季产卵,卵浮性,分批成熟后排出,平均怀卵量为11000粒。有洄游性。我国产于东海和黄海,资源丰富;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肉味鲜美。

采制全年可捕捉,春季捕捉幼鱼,晒干即为丁香鱼或海涎。

性能
味甘,性平。营养壮体,生乳通乳。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小猪疳积,母猪乳乏等。

用量猪羊60~12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1、治小猪疳积不大方:取干海涎(幼鲲鱼干)30~60克。烘干研末,掺入饲料内喂服,连服1周有著效(编者经验)。
2、治母猪产后乳乏方:鲜活鲲鱼120~250克,鲜地龙60~120克。共同煮烂熟,掺入饲料内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文献记载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产业处编《新技术、新产品简介》中有用生物蛋白酶水解法制取高营养的鳀鱼水解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直接作为营养补品。该营养补品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衰老,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的记载。

棱鮻


中文名称 棱鮻
拉丁名称 Liza carinatus(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鲻形目
拉丁目名 Mugiliformes
中文科名 鲻科
拉丁科名 Mugilidae
中文属名 鮻属
拉丁属名 Liza Jordan et Swain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前部近圆筒形,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缓,尾柄稍长;头圆锥形,稍侧扁,背部宽平,腹部较狭。吻短,钝圆,略平扁。眼中等大;脂眼睑不发达,一般不伸达瞳孔。眼间隔宽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在眼的前上方,与眼上缘几乎在同一直线上。鳃耙细密,较短,梳状。体被较大的弱栉鳞,头部被圆鳞。头顶部鳞片始于前鼻孔上方。除第一背鳍外,其余各鳍均被细小的圆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胸鳍基部、腹鳍基部及两腹鳍之间各有枚长三角形的腋鳞。体背青灰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中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淡水河口及近岸水域,也可以进入淡水江段下游。

鳀鱼洄游


东黄海鳀鱼分布区周年的水温范围一般为7-28oC,冬季适温底,夏季适温高。每年秋末冬初,随着水温下降至15C左右,鳀鱼离开沿岸逐渐游向深水区,并在11月初开始南下作适温洄游。11月中、下旬鱼群主要分布在北纬35~39N,东经122~125E的水域,主群集中在水温10~13C的区域;到1月份时,主要分布区向南移动约2个纬度左右,为北纬29~37N,东经122~125E的水域。3月和4月初,鳀鱼主要分布在北纬2630~36N,东经121~125的水域。4月中旬前后,随着海水温度的回升,鳀鱼开始北上作产卵洄游。在4月中旬到6月上旬近2个月的时间里,先南后北地陆续向浙江近海、海洲湾、乳山-石岛近海、朝鲜近海、黄海北部近海和渤海各湾产卵场。

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Hampshire)原产于美国的玉米带和南部地区,是我国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

一、原产地与引入历史

汉普夏猪有多种起源,它与英国南部的埃赛克斯白肩猪和威赛克斯白肩猪的颜色类型相似,可能是于18251835年间由McKay引入美国。主要的培育工作在肯塔基州布恩县完成。其基础群猪皮薄且身体中间有环带。于1893年组织成立了薄皮猪协会,1904年更名为汉普夏猪协会。1939年又成立汉普夏种猪协会。早期汉普夏猪也是一种脂肪型猪种,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向瘦肉型方向发展,当时美国该品种猪的数量仅次于杜洛克猪,居第二位,为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父系品种。

1936年许振英在洛氏基金委员会支持下将汉普夏猪引人中国,与本地猪(淮猪)杂交,后因战乱而中断。1983年春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第一次从匈牙利引入一批汉普夏猪,饲养在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近年来,我国各地种猪场从美国又引进了一些汉普夏猪。

二、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汉普夏猪最突出的特征是其环绕在肩部和前腿上的白带,黑色被毛上具有白带构成了其与众不同的特征,后肢常为黑色,在飞节上不允许有白斑。头清秀,嘴较长而直,耳中等大而直立。肩部光滑结实,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肌肉发达。性情活泼。

2.体重和体尺汉普夏猪成年体重公猪315~410kg,母猪250~340kg。辽宁阜新原种猪场20072008年测量了本场美国汉普夏猪体重和体尺,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汉普夏猪具有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胴体性能好等优点,但其饲料转化率稍差。

1.繁殖性能1994年河北省畜牧研究所对汉普夏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统计,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7.63头,初生个体重1.33kg,二胎母猪窝产仔数为9.74头,初生个体重1.43kg。辽宁阜新原种猪场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的统计数据与此相近(表2)。

2.生长发育1994年河北省畜牧研究所对汉普夏猪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体重25~90kg期间平均日增重819g,159.35日龄达90kg,料重比2.88。辽宁阜新原种猪场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对26头汉普夏猪进行了测定,(150.340.97)日龄达100kg体重,平均日增重(815.4910.12)g,100kg体重背膘厚(9.720.14)mm,料重比2.380.04。

3.胴体品质1994年河北省畜牧研究所对汉普夏猪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宰前活重91.18kg,屠宰率74.42%,眼肌面积43.03cm2,平均背膘厚19.0mm,瘦肉率65.34%。

三、选育利用

汉普夏猪具有瘦肉多、眼肌面积大、背膘薄等特点。在三元杂交中,以汉普夏猪作终端父本,有很好效果。例如,汉普夏猪(长白猪金华猪)、汉普夏猪(大白猪金华猪),汉普夏猪(长白猪桂墟猪)等。但汉普夏猪与其他瘦肉型猪相比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稍差,酸肉基因频率高,故在我国商品猪的杂交生产中应用较少。今后在选育工作中,要尽量克服这些缺点,筛选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杂交组合。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黄[鱼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