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油包下陷原因及防治办法

现在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看脸的时代,不仅人要长得养眼,穿衣打扮要跟得上潮流,房屋设计要有格调,就连吃的,用的都要由颜值。的确,美得事物能够给人带来美得享受。水果也要美美哒才能让人由购买的欲望。

脐橙油包下陷原因及防治办法

一、脐橙油包下陷的原因

果实油胞下陷又称为油斑病,它实际上是油胞周围的细胞下陷,是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贮藏性。最开始是油胞周围斑点内陷,随着时间推移,病害区域的果皮下沉和颜色变深,从而使油胞突出而表现出明显症状。油胞凹陷主要是损害了表层细胞,而油胞下面深层细胞一般结构还保持完整。这种症状还与产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例如果实成熟期的温度低、湿度大、土壤养分失衡等。

二、防治办法

脐橙油包下陷和缺硼钙都有关系,一般早期预防为主,而且幼果阶段是补硼的关键时期,喷施微补果力+硼力,有利于提高果皮卖相,果实膨大开始要注重补钙,持续到采收,叶面喷施微补盖力,有效补钙,果皮细胞紧密度增加,能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减少油包下陷问题。

脐橙的生长特性

1、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8℃以上时,脐橙开始萌发;日平均气温在23~29℃时,其生长发育最适宜。

2、脐橙要求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3、脐橙属耐阴性较强的果树,但日照与脐橙优质高产关系密切。日照不足,脐橙生长结果和果实着色都较差,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4、脐橙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

脐橙主要病害防治

1、裂果病

首先,要选择抗裂性较强的品种(系),一般以果型椭圆、脐小或闭脐的品种(系)抗裂性较好,如纽荷尔等;其次,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强树势,尤其在梅雨后到秋雨来临前的干旱期要特别搞好水分管理,做到及时灌水或浇(喷)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再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连喷2-3次叶面钾肥。叶面钾肥可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硫酸钾复合肥,并在7月上中旬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九二O加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适量香糊的混合液,能使裂缝愈合,防止裂果再发生。

2、日灼病

加强科学管理,果园覆盖秸秆等保墒是预防日灼病的基础;果园栽种牧草或间种绿肥,可减轻日灼病;在高温季节,不要喷施机油乳剂及石硫合剂之类的农药,以免加重日灼病的发生。在日灼病发生初期,用白纸粘贴在日灼果果面,并要拉扯枝叶遮挡果实,以减少日光直射照射。在夏、秋高温季节定期灌水或喷水,可预防和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3、脐黄病

首先从培育健旺的树势着手,适当增施氮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其次在开花前把强旺秋梢拉成下垂或水平状态,使绝大多数花开放时朝下,减少向阳果,防止脐黄的产生;再次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结合保果,喷施30-40毫克/升的九二O液,连喷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用600倍抑黄酯溶液涂喷果实脐部,以抑制脐黄病发生和蔓延。

脐橙肥水管理

1、施足基肥:每株施杂草25~4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石灰1.5公斤、鸡粪或麸饼1.5公斤,由粗到精分3~4层埋下,一层土一层肥,肥面洒石灰,填至穴的八分满,将沤制后的鸡粪或麸饼(加少许过磷酸钙沤制3个月),施在植穴的最上层,然后起墩高出地面30厘米、宽70~80厘米种植,以防下陷积水。

2、幼龄树施肥:1~2年生脐橙每年施肥6~8次,重点施好春、夏、秋3次梢的促梢肥和壮梢肥。促梢肥在放梢前10天施用,以氮肥为主,1年生树每株用尿素25~50克,2年生树每株用尿素约0.1公斤,加粪水或腐熟豆麸水淋施。壮梢肥在新梢伸长期施用,以磷钾肥为主,1年生树每株施复合肥75克,2年生树每株施0.1公斤。

3、成年树施肥:脐橙植后第三年开始挂果,全年分催芽肥、壮果肥、促攻秋梢肥和采果肥进行施肥。催芽肥在1月下旬施用、每株施尿素0.1公斤、复合肥0.2~0.3公斤、硼砂50克和硫酸镁50克;壮果肥在脐橙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的5月下旬施用,每株施复合肥0.4~0.75公斤加硫酸钾75克;促攻秋梢肥在7月下旬施用,每株淋施尿素0.25公斤和复合肥1公斤;采果肥在采果前3天施用,每株淋施尿素、复合肥各0.25公斤。

健康外观优质的脐橙,像憨厚的维尼熊,而油包下陷的脐橙就像是瘪了的维尼熊气球,脸皮都耷拉下来。所以各位果农一定要仔细留意脐橙,做好脐橙病害的防治。这样才能结出高颜值的脐橙。

相关知识

仔猪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


由于品种、饲料营养、疾病状况、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等不同,场与场之间乃至同一场的不同时间仔猪死亡率从230%,差异极大。

1、母猪分娩过程中的仔猪死亡:

一般分娩出的新鲜死猪都是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临产前母猪贫血、便秘和rǔ房水肿等造成母猪分娩无力,发生产程过长综合症,至使母猪难产,仔猪因缺氧死亡。提起仔猪后腿左右摇晃,以清除肺内粘液,用吹气或人工呼吸可救活一部分仔猪。

2、哺rǔ仔猪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

(1)出生仔猪体重太小。以杜长大仔猪为例:正常出生体重应有1.21.8公斤,低于1公斤不易成活。

(2)被母猪压死、踩死、夹死。有资料证明,这类死亡可占初生仔猪死亡原因的3050%,分娩室采用条状隔板,设置防压设备和仔猪活动休息区并注意保温,死亡率可大为减少。

(3)因寒冷潮湿造成仔猪冻僵、冻死。初产仔猪最佳温度为30℃--32℃,过分低的温度会造成仔猪行为呆滞、行动迟缓,易被母猪压死。

(4)仔猪黄、白痢或其他疾病致死。因疾病引起仔猪死亡的比例约占1020%。大肠杆菌病引起死亡的仔猪可占仔猪因疾病死亡原因的80%以上。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原因有几十种,给临产前一个月左右的母猪注射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等疫苗,结合严格彻底有效的隔离消毒卫生工作和饲养管理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仔猪发生传染病。

(5)因母猪无rǔ或缺rǔ造成仔猪饥饿死亡。母猪营养不良、rǔ房水肿、rǔ房炎、子宫炎、内分泌失调等都可引起母猪无rǔ或少rǔ。可采用寄养、早期人工rǔ喂养、早期诱食等措施防治由此造成的仔猪死亡,但调整分娩前母猪的内分泌更为重要。

(6)母猪贫血:母猪贫血更易造成仔猪贫血,使仔猪免疫力、抗病力下降,易得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7)初生仔猪免疫不全。母猪胎盘有六层上皮细胞,母猪无法将抗体经由胎盘传给仔猪,故初生仔猪处于免疫不全的状态,仔猪若吃不到初rǔ或吃到的初rǔ量不够,仔猪极易得各种疾病而死亡。所以促使仔猪尽早吸食初rǔ在仔猪的饲养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8)诱食时间措施不当。诱食过迟使仔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也抑制了肠道的生长发育和胃酸、消化酶的分泌,造成仔猪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断奶应激严重。

(9)母猪咬死仔猪现象严重。因饲料、饮水、畜舍、仔猪身上有异味使母猪易咬死仔猪。故带猪消毒应选择无味、无刺激性、无毒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除分泌室各种异味显得尤为重要。

(10)其他原因造成的仔猪死亡。由于仔猪脐带出血、环境设备设置不良等造成仔猪死亡。

3、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

(1)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断奶是仔猪的生死关。仔猪断奶时离开了母猪的呵护,日粮从rǔ汁转为固体饲料,更因温度太低,造成仔猪应激严重,诱发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场发生大批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支原体、细菌、寄生虫引起的混合感染,造成猪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症而大批死亡。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简称PMWS):

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震颤、皮炎肾病综合征(类似于猪瘟)、增生性坏死性肺炎,仔猪表现衰弱、消瘦、苍白、黄疸、生长不良、体表淋巴结肿胀、呼吸困难、腹泻、仔猪舍内僵猪的比例升高。发病日龄为4-16周龄(最常见于6~9周龄),潜伏期为2周,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急性的可达30%以上。症状特点:不同阶段的猪症状及严重程度不同,不同场的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不同,同一群猪的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也不同。

(3)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有蓝耳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瘟病病毒(引起肺部病变)、呼吸型冠状病病毒、猪流感病病毒、衣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化脓杆状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巴氏杆菌(猪肺疫)、支原体(霉形体肺炎),形成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结合猪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病、霉菌毒素可加重损失。以上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再结合非传染性因素,形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简称PMWS)。

(4)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体之间的关系:

A.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感染了与PRDC有关的病原体。

B.很难在猪群中清除所有这些病原体。

C.单一感染的病原体危害较小。

D.猪群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互相作用也可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多病原混合感染而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5)仔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病原体对呼吸道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A、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破坏鼻腔纤毛系统,损伤上呼吸道,破坏猪的呼吸道第一道屏障。

B、猪肺炎霉形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

C、猪流感病毒破坏黏膜纤毛系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

猪肺炎霉形体和猪流感病毒都破坏了猪的呼吸道第二道屏障。

D、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病毒破坏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破坏了猪的呼吸道第三道屏障。

E、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F、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结合不利的机体内外环境,使呼吸道疾病更加严重。

(6)猪圆环病毒(PCV)

A、猪圆环病毒(PCV)的特性:

PCV1型:引起死胎、先天性震颤、淋巴结炎。

PCV2型: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也可引起先天性震颤,同型PCV具有99%的同源性。

B、猪圆环病毒(PCV2)的传播:

水平传播或交配传播:健康猪接触病猪、感染猪10~14天后即可发病,粪便中含病毒,精液中检出PCV2核酸,已证实可以通过交配传播母猪,也可通过间隔几个栏进行空气传播。

垂直传播: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流产、死胎、木乃伊等。

C、圆环病毒感染在猪场内有2种形式:

(A)流行型:最早的感染日龄可能提前到14-21日龄。疾病进人猪场,很快在保育舍广泛扩散,导致腹泻,脱水,猪结膜炎伴随面部、下颌和肩部的水肿。几乎所有的淋巴结肿胀,猪体非常瘦、衰弱、苍白。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

(B)散发型

如果疾病呈地方性流行,损失较轻(保育舍3-7%),仔猪慢性衰弱。常常有数头猪出现症状,此起彼伏,几个月内症状不消失。

(7)断奶仔猪的死亡原因之非传染性因素:

A.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

B.灰尘中常常有细菌、霉菌或病毒,易引起传染性肺炎的发生。灰尘是肺炎的诱因,也可引起非传染性肺炎。

C.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不良。

D.猪群密度高、猪群的流动引起的应激反应。

E.吸入固体、液体等异物,可导致异物性肺炎。

4、防止断奶仔猪死亡的对策:通过常规的用药不能完全防止仔猪发病。

(1)做好断奶前rǔ猪的诱食工作,用优质诱食料如特补提高断奶前仔猪的采食量,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促使仔猪断奶前充分适应固体饲料,明显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和死亡率。

(2)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室温,采用赶母留仔的方法,适当控制饲喂量。

(3)断奶仔猪饲料中连续添加可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防止仔猪脱水的爱猪强。爱猪强还可有效防治腹泻、脱水,消除水肿,补充营养。

(4)按免疫程序或母源抗体监测结果及时给仔猪注射好各种疫苗。

(5)仔猪有疾病时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有力,用药准确。

(6)仔猪合群晚上进行,方法措施得当,数量不超过20头,有效防止仔猪争斗死亡。

(7)给产前母猪注射好各种疫苗,结合泌rǔ进提高母猪初rǔ量,提高仔猪断奶后的免疫效果。

(7)加强消毒卫生工作,减少疾病发生。

(8)采用自家疫苗。疾病越严重,用典型病变组织生产自家疫苗效果越好。

总之,仔猪的死亡原因并不是某个单纯的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饲养管理不善,环境不良会加重仔猪的死亡率。防止对策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仔猪体内环境,同时提高室温,加强消毒、增加通风以改善体外环境,才能更有效防止仔猪死亡。

脐橙脐黄病的防治方法


果农们最担心的有这么几件事,一件是年份好,水果收成都很好,就是卖不起价钱;一件是自然灾害,导致的水果收成不好;还有一件就是病虫害了。相对于前面两种而言,其实第三种是最惨的。因为前面两种在一个行业里面受害程度是普遍的,但是病虫害导致的减产却只是个体的劣势。

脐橙脐黄病的防治方法

1、首先从培育健旺的树势着手,适当增施氮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2、其次在开花前把强旺秋梢拉成下垂或水平状态,使绝大多数花开放时朝下,减少向阳果,防止脐黄的产生;

3、再次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结合保果,喷施30-4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连喷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用600倍抑黄酯溶液涂喷果实脐部,以抑制脐黄病发生和蔓延。

其他脐橙病害的防治

1、裂果病

首先,要选择抗裂性较强的品种(系),一般以果型椭圆、脐小或闭脐的品种(系)抗裂性较好,如纽荷尔等;其次,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强树势,尤其在梅雨后到秋雨来临前的干旱期要特别搞好水分管理,做到及时灌水或浇(喷)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再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连喷2-3次叶面钾肥。叶面钾肥可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硫酸钾复合肥,并在7月上中旬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九二O加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适量香糊的混合液,能使裂缝愈合,防止裂果再发生。

2、日灼病

加强科学管理,果园覆盖秸秆等保墒是预防日灼病的基础;果园栽种牧草或间种绿肥,可减轻日灼病;在高温季节,不要喷施机油乳剂及石硫合剂之类的农药,以免加重日灼病的发生。在日灼病发生初期,用白纸粘贴在日灼果果面,并要拉扯枝叶遮挡果实,以减少日光直射照射。在夏、秋高温季节定期灌水或喷水,可预防和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脐橙的种植要点

1、强肥地力,增强树势。幼树苗弱,根幼嫩,宜勤施薄施,并及时松土除草,及时消灭杂草以节省养分。注意灌排水,保持适度墒情,还要喷洒新高脂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实促进树体的强壮。

2、整剪树形,强化促果。在树冠四周枝叶密集处,修剪疏稀,顶部枝条重修剪,内部枝条轻修剪,使树冠内部光照良好,结果多而品质好。在其刀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要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3、促花分化,均衡果率。树体挂果的大小年使得树体承载失去平衡,既影响均衡收益,也影响果园树体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环刷促花王2号一次,可促花芽分化,抑夏梢狂长,可强花并提高授粉能力和坐果率;在秋末再环刷促花王2号一次,即可抑冬梢抽发,强化树势营养代谢,为来年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4、防治病虫害,保护树体安全越冬。危害橙子树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螨类、蚧类、潜叶蛾类、炭疽病等,防治上应根据各种病虫的发生特点,结合喷药防治。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适宜脐橙生长的气候条件

1、年平均温度18~19℃,10℃;

2、年有效积温5600~6500℃;

3、1月份均温7℃左右;

4、极端最低温-3℃左右;

5、年降雨量1000mm左右;

6、相对温度65~70%;

7、年日照1600小时左右;

8、果实成熟期的9~11月;

9、昼夜温差较大。

除了脐黄病,还有裂果病还有白灼病都是脐橙常见的病害,所以需要种植脐橙的果农十分注意,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脐橙种植的要点,以及适宜脐橙生长的气候特征等,都需要大家多多关注。

脐橙沙皮病的防治方法


脐橙是一种很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所以种植脐橙也是比较热门的种植行业。脐橙种植虽然前景可观,但种植期间需防治好病虫害,不然会不仅仅会影响产量,还有影响脐橙的质量。那么如何防治病虫害呢?

脐橙沙皮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

2、防止冻害、日灼。

3、认真清园,结合修剪将病虫枝、枯枝、机械损伤枝剪除,挖除病枯树桩和死树,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四是药剂防治。在春梢萌发和幼果期各喷1次药,药剂可选择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枝干病斑浅刮深刻后涂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i00倍液,或1:4碱水,或沥青(柏油)和托布津混合液(比例100:1)刷涂,或用1:1:10波尔多浆刷涂均有效果。

脐橙裂果病防治

首先,要选择抗裂性较强的品种(系),一般以果型椭圆、脐小或闭脐的品种(系)抗裂性较好,如纽荷尔等。其次,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强树势,尤其在梅雨后到秋雨来临前的干旱期要特别搞好水分管理,做到及时灌水或浇(喷)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再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连喷2~3次叶面钾肥。叶面钾肥可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硫酸钾复合肥,并在7月上中旬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九二0加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适量香糊的混合液,能使裂缝愈合,防止裂果再发生。

脐橙为什么会有沙皮病

该病为害果实、新叶、新梢和枝条。果实在谢花后至果实整个膨大期均可发病,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点状、线状、曲线状、环形或不定形的硬胶质小粒点,病菌浓度高时病斑呈泥块状或泪痕状。成熟果实发病始于蒂部或伤口,初为水渍状,病斑淡褐色,后变暗褐色,扩展后边缘波纹状。贮藏期果实发病称为褐色蒂腐病,果实内部腐烂的速度比果皮快,当果皮病部扩展到1/3-1/2左右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称穿心烂。新叶和新梢上发病开始产生透明退绿的针状小斑点,以后形成类似果实表面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枝条上表现流胶型或干枯型症状。

1、果园通风条件差,长期湿度大易发病。

2、在4、5、6、7、8、9月间最为流行,是因为树脂病菌的发育适温是15~30℃,雨水充沛易发病及蔓延。

3、树势弱易发病。特别是土壤酸性强、粘重、砂化等原因,而不利于果树生长造成树势弱的易发病。

4、偏失氮肥、缺钙、硅元素树易发病。

5、树体机械性损伤和冻害造成大量的伤口易发病。

6、发病果园,冬季遇低温,未老熟秋梢、晚秋梢易感。

科学防治病虫害

脐橙病虫害影响很大,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极其不利,所以进人坐果、定果期和夏梢抽发期,在防治技术上应合理科学地应用药剂,脐橙园害虫发生数量多,危害烈。如锈壁虱、康片蚧、潜叶蛾等。在雨水多年份病害也发生较重,如疮痴病、炭疽病、溃疡病等。在药荆防治前,要勤检查橙园内病虫发生情况,对症用药。科学进行不同药荆组配,做到一次喷药兼治各种病虫。

1、放梢要整齐,可通过肥水控制,人工抹除零星新梢来减少防治潜叶蛾次数。

2、加强肥水管理。在果实生长发育进入定果期的重要时期,要防止缺肥缺水。

3、防日晒,夏季气温高加之太阳光强烈,果园容易缺水,果实容易得日灼病。果园要注意覆盖保水,有条件的可在中午前后喷水。以防止日灼病。

4、加强管理,在检查中,发现病虫枝及时剪除,控制病虫害蔓延。清园结合喷药。

如上所述,想要提高脐橙的产量,主要需做好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与病害防治,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之一。脐橙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甜美多种,果子大肉多,男女老少都适宜,种植前景广阔。

母猪产仔数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母猪的产仔数多少体现了母猪的年生产力,年生产力高的母猪,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高,而实际的养猪生产中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母猪产仔数少,主要包括饲料因素、年龄因素、品种、疾病以及饲养管理因素,要分析导致产仔数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母猪的年生产力一般用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仔猪数来表示,规模化猪场能繁母猪的产仔数的多少和整个猪场的养殖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母猪的产仔数多分布在5~15头之间,也有个别母猪的产仔数可高达20多头。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产仔数越多的母猪的年生产力较高,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

1母猪产仔数少的原因

饲料因素。饲喂母猪的饲料营养不够全面、配比不合理,而使母猪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或者购买的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不足,质量较差而导致母猪料营养缺乏,使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导致空怀母猪排卵数少,胚胎成活率低,产活仔数少。另外,饲料原料质量较差,或者发生霉变后仍饲喂母猪,如发生霉变的玉米会产生黄曲霉素,母猪食用会产生毒害作用而使母猪的产仔数以及产活仔数减少。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不到位是导致母猪产仔数少的重要原因。初产母猪的配种体重过低、年龄过小,虽然已经达到性成熟,但体成熟还未发育完全,这时进行配种,会导致产仔数减少;没有对后备母猪进行限饲,而使后备母猪在备种前的膘情过肥,体重过大、过肥,会导致卵巢周围脂肪沉积,影响排卵而使产仔数减少。而母猪过瘦,则会导致母猪营养不良,易出现流产和返情;为了增加母猪的排卵数要在配种前对空情母猪进行10~15天的短期优饲,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增加饲喂量,如果没有进行此项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排卵数减少;饲喂量不合理,没有按照母猪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饲喂量,而使母猪的膘情不适宜,所以要视其体况来灵活的调整饲喂量;母猪要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分群饲养,否则易发生追赶、咬斗的现象而发生流产或早产;母猪在妊娠期接种疫苗或者不合理的用药会对胎儿产生毒害作用,使胚胎发生死亡,使产仔数减少。

年龄因素。母猪的年龄和胎次对产仔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较经产母猪低,排卵数少,产仔数也少,通常3~5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是最佳的阶段,处于这一胎次范围的母猪产仔数和活仔数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繁殖性能开始下降,产仔数减少。另外,初产母猪的发育还未完全,高龄母猪的体力较差,在产仔的过程中易疲劳,产程较长,易发生难产使死胎数增加,产活仔数减少。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产仔数不同,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的品种繁殖力较低,产仔数较少,如杜洛克、皮特兰。因其品种的原因,提高产仔数的难度较大,因此,在商品猪的培育时,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尽量避免选择此类品种。另外,同一品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产仔数也会不同。

疾病因素。多种疾病,特别是与生殖系统有关的疾病,都会导致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的现象,而使产仔数下降。一些疫病也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如蓝耳病、猪流感等。

2.解决母猪产仔数少的办法

选择适宜品种,合理的调整母猪群的胎次分布。商品猪的生产要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有计划的品种培育,以提高母猪的质量。在选择母猪时要选择体质健壮、结构良好、有效乳头不少于6对,并排列整齐的母猪。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可以提高猪群的生产水平。所以要合理的调整母猪群体的胎次,一般第1胎母猪的产仔数少,第2胎开始逐渐增加,到3~5胎时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7胎以后下降到最低水平。所以要有计划的淘汰高龄、高胎次、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猪,及时补充优质的后备母猪,使猪维持在合理的胎次结构。一般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的胎次分布为1~2胎为30%,3~6胎为60%,7~8胎为10%。

科学饲养。对于后备母猪要加强培育工作,要对后备母猪实行限饲喂养,以使保持适宜的膘情和体况。后备母猪要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不但要达到性成熟,同时也要达到体成熟,当后备母猪的体重以及月龄都达标后才可以参与配种,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不应低于8个月,体重不少于110kg。提高母猪配种前的营养水平。对母猪配种前要进行短期优饲,以达到改善膘情,使母猪正常发情,处于配种受胎,提高繁殖力的目的。合理的控制母猪的膘情,避免过肥和过瘦。在母猪空怀期可以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同时要根据母猪实际的膘情和体况及时的调整饲喂量。对于过瘦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多喂些精料;对于过肥的母猪则要控制饲喂量,少喂精料,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

加强母猪的防疫工作,适时对整个猪群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减少疫病的发生。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产仔数的减少。饲料的保存要得当,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并禁止饲喂母猪霉变饲料。给母猪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用水,注意水温,在夏季可提供清凉的井水,冬季则要避免母猪饮用冰水,以免造成流产。在母猪的妊娠期要用药得当,严格的控制用药量,能不用药则不用。

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早期断奶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猪舍的利用率。但由于其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未能跟上,往往会引起大量仔猪腹泻,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仔猪断奶腹泻是发生于断奶仔猪的一种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仔猪断奶方式的选择

仔猪断奶时间关系母猪年产仔窝数和育活仔猪头数。一般在工厂化、集约化养猪场,仔猪可在4~5周龄断奶,农户散养猪可在7周龄左右断奶。仔猪断奶方法有逐渐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一次性断奶法。

1.一次性断奶法。一次性断奶即到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母、仔分开,一般采用将母猪赶出原栏,留全部仔猪在原栏饲养1周,然后再转移至保育舍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工省时,操作简单,并能促使母猪在断奶后迅速发情,适合规模化养猪场;不足之处是突然断奶后,母猪易患乳腺炎,仔猪也会因突然受到断奶刺激,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在断奶前3天左右适当减少母猪的饲喂量。

2.分批断奶法。即根据仔猪食量、体重大小和体质强弱分别先后断奶,将体重大、发育好、食欲强、体格健壮的仔猪及时断奶,而让体弱、个体小、发育差、食欲差的仔猪继续留在母猪身边,适当延长其哺乳期,以利弱小仔猪的生长发育。采用该方法可使整窝仔猪都能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僵猪,但断奶时间拖得较长,会影响母猪发育配种,进而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

3.逐渐断奶法。在仔猪断奶前4~5天,把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地方,每天将母猪放回原圈哺乳数次,逐日减少放回哺乳的次数,第1天4~5次,第2天3~4次,第3~5天停止哺乳。这种方法可避免引起母猪乳腺炎或仔猪胃肠疾病,对母、仔猪均较有利,但费时、费工,不适于产床上饲养的母猪和仔猪.

二、仔猪断奶腹泻的防治

仔猪断奶后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饲料和饲养环境的变化、疾病等都会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且不易治疗。

1.预防措施。预防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创造适宜仔猪生长发育的保育条件。

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41~60日龄为21~22℃,60日龄以上为20℃。断奶仔猪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防止传染病发生。②合理的营养调控。实行自繁自养的规模养殖场,可在仔猪20日龄左右实行强制补料措施,使其及早建立免疫耐受力。③补饲高品质乳猪饲料。

④服用微生物态制剂预防仔猪断奶腹泻发生,按1∶100的比例给断奶仔猪饮用复合微生态制剂水溶液。

2.治疗办法。①对腹泻严重、脱水过多仔猪的治疗。只要仔猪有食欲,可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口服补盐液参考配方:纯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毫升。饮用电解质水可调节神经—体液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降低应激反应,增加体重的效果。②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发生断奶应激,又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可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先锋9号注射液按2~3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或用水溶性氨苄西林50克溶入200千克水中,连续饮用3~5天。③仔猪血便的治疗。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时,治疗的首选药物是0.5%痢菌净,按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④验方治疗细菌性腹泻。取木炭末500克置锅内炒10秒钟,加醋250克和捣碎的大蒜200克炒15秒钟,用水调成糊状,涂抹在发生腹泻的猪舌头上让其舔食,对治疗细菌性腹泻有效果。

仔猪断奶腹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仔猪断奶前,因其日粮是富含极易消化吸收的乳脂、乳糖的母奶,故其仔猪胃肠在淀粉酶、胃蛋白酶分泌很少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很好的营养供给和吸收,从而保证其较好的胃肠健康。
仔猪在不受母体感染的情况下(传染性胃肠炎、黄白痢等由母源引起),做好保温措施,断奶前一般不会有很严重的腹泻。
仔猪断奶会什么很容易造成腹泻?而且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是:断奶1-2天不腹泻,大部分是断奶3天左右才开始出现腹泻拉稀,其实这样的现象有着其特定的原因。仔猪断奶本身就是很大的应激源,应激会让仔猪消化系统及功能紊乱不堪,各种消化酶分泌严重不足。

仔猪断奶后,其日粮由液体饲料(母奶)突然转变为固体饲料(颗粒料或粉料),而摄入的固体饲料(干物质)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得不到其充分的消化液(各种富含淀粉酶、蛋白酶的唾液、胃液、胰液等)软化、糊化、预消化的情况下,其消化不充分的固体干物质进入小肠不但不会由肠绒毛吸引,还会磨损仔猪小肠粘膜。
当然仔猪断奶1-2天内,其小肠粘膜磨损程度不是很严重,我们会继续饲喂仔猪固体饲料,这样随着摄入固体干物质的量增多和时间增长,尤其到了断奶3天后,仔猪肠绒毛已经磨损变短,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指状逐步变为平舌状,隐窝加深。这样的结果导致小肠对养分的吸收面积大幅减小(每头仔猪有大约半个足球场的吸收面积)到只有排球场的面积,进而严重影响其消化过程的吸收能力,造成饲料的严重消化不良。没有消化充分的食物会在仔猪小肠最前端形成一个堵塞,而这对于有害细菌来说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繁殖场所,大量的细菌快速繁殖,释放出毒素进一步破坏小肠的吸收结构——肠绒毛。
这就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断奶应激——〉消化液分泌不足——〉饲料预消化不充分——〉损伤小肠粘膜——〉肠绒毛变短减少——〉消化不良引起有害菌——〉有害菌繁殖释放毒素——〉毒素破坏肠绒毛使其减少。肠绒毛减少的过程会刺激肠绒毛基部的细胞(隐窝细胞)慢慢渗出水分,这一过程使食物被液化,同时刺激排便,将堵塞的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沿着消化道下游清除除出去,使消化道再次通畅,这就是断奶腹泻容易发生的原因。
所以仔猪断奶3天左右出现腹泻,一般是营养性腹泻,如果没有正确方法及时解决,断奶6-7天便会恶化为细菌性的腹泻,使其断奶腹泻程度加深。
那么通过对断奶腹泻的原理不难发现,如果我们只是用到抗生素来解决断奶腹泻,其最终结果是无法彻底解决,因为抗生素只是减少了有害菌的数量,而无法解决其产生有害菌的根本所在。因为只要有消化不良,消化不充分等生理问题存在,就会有腹泻的发生。解决断奶腹泻的正确之道,应当是抗应激,增强消化功能,提高消化酶水平,保护胃肠粘膜,促进肠绒毛生长,最后才是抑菌抗菌。
关于断奶应激,应从营养应激、环境应激、心理应激等方面解决。断奶时建议在原栏内饲喂3-5天的潮料(湿拌料)才进行换栏,栏内可适当提供木棒、铁链等玩具供其玩闹分散恋母心理。当然在其饲料中添加中如维C、核苷酸等抗应激的功能性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
关于增强消化,短时间增强仔猪消化器官功能是不现实的,供给断奶仔猪其熟化、膨化,低植物蛋白的饲料是一个很的应对之策,易吸收的食物变相提高消化力。最重要的一点,给断奶仔猪提供外源性的淀粉酶、蛋白酶等是切实解决仔猪内源性酶不足的科学举措。
关于护肠胃促肠绒毛生长,一个最需要养猪人做的是:保温,尤其是仔猪腹部保温。当然要想让仔猪的胃肠得到有效保护,或者是让肠绒毛很好的发育,那么优质的丁酸钠、苏氨酸、精油、密斯陀等是促进肠道绒毛上皮细胞生长和更新的最好营养调节剂。
关于抑菌抗菌,在上述三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下,有害菌的产生也随之下降,但对于残存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我们还是要很好地去抑制。用抗生素吗?抗生素是抗菌的好东西,但抗生素的使用却会让肠绒毛大量受损,这一使用会再次让我们陷入前面恶性循环的怪圈。有没有其他抗菌的方法?有,植物精油!如肉桂油、丁香没、百里香油等多种植物精油,就能很好抑菌杀菌,关键是还能整肠、促消化等,几无副作用。
通过以上种种方面的分析,断奶腹泻是很容易发生的,当然方法正确,断奶腹泻也很容易预防和治疗,湖南益阳百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断奶乐肽,就是一种富含核苷酸、丁酸钠、精油、复合酶等多种功能性营养物质的添加剂,很好地解决了断奶过程抗应激、促消化、护胃肠、抗病菌的作用。

黄鳝暴死的原因及防治



黄鳝的养殖难点,在于出现暴发性死亡,其原因主要是受伤、药害和疾病三方面。

黄鳝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是因为没有人为造成的损伤。而黄鳝的体表一旦受伤后,就为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打开了大门。人工养殖高密度的黄鳝,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一时很难适应,必然产生应激反应。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而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因此人工养鳝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鳝苗。收来的黄鳝无论是笼捕还是电捕,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外伤,易发病。黄鳝一旦发病,一般药物难以奏效。电捕鳝、笼捕鳝、药捕鳝致伤是造成黄鳝养殖成活率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防治病害的关键技术是:

一、引种严格把关,不收电捕鳝、药捕鳝,对笼捕鳝中伤残体弱以及肛门淡红色的黄鳝坚决剔除。

二、黄鳝池必须用生石灰150ppm~200ppm或“万消灵”10ppm彻底消毒。放养前鳝体用4%食盐水消毒10分钟左右。养鳝过程中经常用二氧化氯2.5ppm、氯霉素3ppm泼洒消毒,并注意将痢特灵、氯霉素加入含有蚯蚓的配合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

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数量控制在100尾以内,以减少黄鳝的应激反应。

四、黄鳝对氧气的要求较高,水质要活。因此人工微流水养鳝,比较适合黄鳝养殖的生态要求。实现鳝蚓合养,让黄鳝摄食营养比较全面的蚯蚓饵料,增强抗病能力。

五、遮荫降温防暑。黄鳝生长适温为15℃~28℃,夏季水温过高,黄鳝易中暑死亡,要在养鳝池中栽种水葫芦、水花生等植物,同时在池的上方搭葡萄架、瓜架遮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3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