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母性传染病,引起鸡的所有器官,组织生成肿瘤。本病传染性强,埋伏期较长,13月不等。爆发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鸡淘汰及死亡率达10一80%,严重威胁养鸡生产。马立克病对初生雏鸡最易感染。困此,育雏室的隔离、流水线、净化特别重要,是预防马立克病的第一重要环节,因为初生雏鸡刚接种的马立克疫苗还没有产生免疫效果。肉鸡多在40一60日龄发病,蛋鸡可在70一140日龄发病,最早可见4周龄发病。不同型马立病症状如干:

急性内脏型型马立克病:精神萎靡消瘦。剖检可见肝、脾、肾等器官上面均有黄白色的肿瘤,有的突出于器官外表,有的是弥漫性的散布在器官内呈肿瘤样变。

神经型:典范的神经型马立克病的鸡一只脚朝前,一只脚朝后,呈劈叉状。脚部神经增粗。

皮肤型:病鸡的腿部、颈部、翅膀等的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呈灰粉黄色,突出于皮肤外表,有时破溃。

预防马立克病,一是搞好环境卫生消毒,特别是雏鸡舍。二是一日龄雏鸡接种马立克防毒苗。多在三周内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一年,所以雏鸡30日龄内的管理、隔离更显重要。

相关知识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生在幼龄鸡群。且1-7日龄的雏鸡是最易感群体,在性别上,母鸡比公鸡易感染。感染该病毒的鸡易在12-30周龄间发病,通常发病率为5%-30%,鸡发病后死亡率可高达100%。鸡群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都会传播此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传染源,不管是病鸡还是带毒鸡,都会持续不断的从体内排出毒素,病毒可以通过身上脱落的羽毛、排泄的粪便、身上的皮屑、口鼻内的黏液等排出。另外,带毒鸡在采食饲料和饮水时会污染料槽和水槽,排泄物会污染养殖环境,当健康鸡群与受到污染的环境及用具接触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健康鸡群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啄食了带有病毒的羽毛或者垫料后也会发生感染。鸡在感染此病后不立即发病,随着病毒在体内大量的蓄积,从而侵害了鸡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最终形成肿瘤。

2、临床症状

该病根据发病位置与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其中神经型主要侵害的是坐骨神经,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一侧较轻,另一侧较重,从而导致病鸡的步态不稳,在发病初期为不完全麻痹,后期则会完全麻痹,表现为不能站立、蹲伏,或者呈现一腿向前,另一条腿伸向后方的特殊姿势。该病毒还会侵害臂神经,表现为受侵害那侧的翅膀下垂,当侵害颈部肌肉的神经时,病鸡则表现为头下垂,或者歪斜,当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则会导致失声、呼吸困难、嗉囊扩张,当腹神经受侵害时则会表现为腹泻的症状。病鸡还会出现采食困难,导致饥饿、脱水,逐渐的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内脏型多呈现急性暴发,发病快,病鸡多表现为出现精神萎顿,随着病程的发展,表现为共济失调,随后出现肢体麻痹。有的病鸡在死亡前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有的病鸡则会表现为脱水,逐渐的消瘦,最后昏迷死亡。

眼型侵害的位置为单眼或者双眼,病鸡的视力会下降,严重时会消失。虹膜失去正常的颜色,呈同心环状或者斑点状,最后出现弥漫的灰白色。瞳孔的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变小仅剩下针尖大小。

皮肤型表现为体表的皮肤上会有黄豆大的肿瘤,用手触有坚实感,外观会不断的增大,不会自行脱落,也不会消失,该类型的病程通常较长。该种类型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在屠宰时才可发现鸡患有该病。

3、病理变化

神经型的病理变化为受损害的神经横纹消失,神经变粗变大,颜色变为灰色或者黄色,内脏型的病变位置发生在卵巢、肝、心脏、肾脏、脾脏、肺脏、腺胃、肌胃以及胰脏等,会在内脏器官上发现肿瘤。肿瘤为圆形或近圆形结节,突出脏器表面,为灰白色。眼型病理变化为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境或者斑点状,瞳孔变小。皮肝型表现为毛囊肿大,会在皮肤上表现为淡白色的结节或肿瘤,严重时会全身都有。

4、诊断方法

对该病进行确认除了要结合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外,还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取病鸡含有羽髓的羽毛数根,将羽髓挤出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备用。制备琼脂平板,在制好的琼脂平板上打梅花形的孔,然后将鸡马克立氏病病毒抗血清加入到琼脂平板中间孔内,周边的孔则将加入制好的羽髓液,将其在37℃下培养24h后观察,如果在周边孔与中间孔之间有一条白色的沉淀线,则说明为阳性,表现该鸡患有马立克氏病。

5、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的工作。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如可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墙壁、地面等进行消毒。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喂,可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元素,尤其是硒的添加,可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提高抗肿瘤的能力。养殖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如果需要从外购买雏鸡,要从正规厂家购买,做好选购工作以及检疫工作,并做好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在免疫时要对鸡群进行封闭饲养,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避免鸡群出现应激反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筛选出阳性鸡群,对于发病后治疗效果不佳的病鸡和阳性鸡要及时的淘汰。当鸡场发生马立克氏病后要及时的隔离,立即注射马立克氏病苗,将病死鸡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传播。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优质的饲料,给鸡群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鸡群舒适度。注意在免疫接种时要保证疫苗足量,不漏免和重复免疫。

1、病因分析
疱疹病毒毒力逐渐增强:近几年,由于蛋鸡养殖过程中频繁使用疱疹病毒疫苗,导致其毒力随之增强,但依旧使用早期研制出的火鸡疱疹病毒冻结活疫苗HVT以及Ⅰ型苗CV1988,而没有及时研制出适宜现在使用的新型疫苗。正是由于病毒的毒力不断增强,但机体没有得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感染超强毒株或者强毒株,也比较容易引起发病。
母源抗体的干扰:同源母源抗体能够干扰非细胞结合性和细胞结合性疫苗,尤其是严重影响HVT苗,抑制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即使按照标准计量接种疫苗而效果较差。
接种疫苗质量:蛋鸡养殖过程中疫苗接种的任何环节,如毒株类型、疫苗的真伪、运输、保管条件、储存环境以及接种方法、注射时间、使用剂量不合理等,都能够导致免疫失败,使疫苗不具有保护力,从而导致发生率明显提高。
生产管理:蛋鸡接种疫苗后的3~4星期内处于免疫空白期,如果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不当,如果温度、湿度不适宜或者消毒不严格、彻底等,都非常容易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另外,当蛋鸡暴发某些疾病,都能诱发马立克氏病。
2、流行特点
完整的疱疹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存在于垫料和粪便中的病毒,在室温条件下能够生存达4~6个月;细胞结合病毒能够在4℃存活2星期,37℃可存活18h,在50℃存活30min,在60℃存活大约1min。病鸡大多数是终生带毒,且具有传染性的马立克病毒能够持续通过脱落的羽毛囊皮屑排到体外,是导致很难有效抑制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鸡对该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且日龄越小越容易感染,一般2~5月龄的鸡群容易发病,且母鸡比公鸡易感。品种不同对该病具有不同的抵抗力,且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蛋鸡的易感性要低于肉鸡,引进蛋鸡的易感性比本地鸡高。当蛋鸡饲养管理不当、受到某些应激刺激、缺乏维生素A、感染球虫等,都能够引起该病。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且能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造成传播。病毒能够经由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空气造成传播,尤其是皮肤的羽囊上皮中含毒量最高,导致从病鸡体表脱落的羽毛屑中也含有大量的病毒,只要其他蛋鸡吸入或者食入都能够发病。另外,吸血昆虫在病鸡体表吸取血液也可传播该病,即可作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且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理化因素的能力,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能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数月,有时甚至长达数年。因此,病毒污染环境也与引发该病密切相关。
3、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体质呈进行性消瘦,肉髯、鸡冠颜色变淡、略有萎缩,羽毛比较脏乱;发病后期,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双目紧闭,呆立不动,体质严重消瘦,发病经过2~4天往往由于衰竭而发生死亡。发病高峰期,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缩颈低头,羽毛蓬乱,双翅下垂。个别病鸡运动障碍,早期行走不稳,一肢或者两肢出现不完全的麻痹,严重时甚至出现完全麻痹,使其无法行走,往往在地上蹲伏,有时还出现头颈扭曲的现象。蛋鸡在产蛋期患病,会表现出精神不振,羽毛粗乱,嗉囊内没有食物,停止产蛋,发生腹泻,排灰绿色或者黄色粪便,体质渐进性消瘦。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保持体况良好。同时,蛋鸡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禁止同一鸡舍混养不同日龄的蛋鸡。每批蛋鸡出舍后必须全面进行清洗和消毒,且要空舍一段时间后,然后才能够进入下一批鸡饲养。舍内粪便、垃圾要及时清除干净,确保清洁、干燥。车辆进入鸡场前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清洗、喷洒,彻底消毒;饲养管理工作人员进出育雏舍也要进行消毒,一般采取淋浴等方式;同时,雏鸡舍每星期使用百毒杀进行1次带鸡消毒。另外,育雏温度、湿度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调控,为其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避免应激,促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增强,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免疫接种:该病预防的重点是及时进行免疫接种。一般首免是在1日龄进行,但据报道,胚胎18日龄进行接种免疫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要优于雏鸡1日龄进行首免,且能够促使免疫器官更早免疫成熟。鸡胚18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既能够避免发生早期感染,还能够有效地延缓羽囊排毒的时间或者阻碍羽囊排毒,从而控制环境被病毒污染,也能够预防该病的发生,且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鸡场引进雏鸡后,通常在雏鸡出壳24h以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之后在12~16日龄再进行1次接种。
及时扑杀病鸡:对已经表现明显症状的病鸡全部采取扑杀、深埋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节省饲料,减少饲料成本,还能够避免病鸡排泄物污染环境,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鸡马立克氏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病原:

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是鸡疱疹病毒,病之特征是以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

1日龄雏鸡比10日龄以上雏鸡易感性高几百倍,蛋鸡大多在2-5月龄发病。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病鸡在其羽毛囊上皮细胞内复制病毒并可长期向外排毒,病毒随着皮屑和脱落的羽毛污染空气,饲料及周边环境,在较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通过空气传播本病。本病不能经卵垂直传播。发病率一般为5%-60%,死亡率10-50%。

鸡马立克氏病的症状:

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和症状,可分为四种症状类型:

(1)神经型:病鸡运动失调,腿麻痹,不能行走,呈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劈叉姿势,半瘫或全瘫。

(2)内脏型: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羽毛松乱,迅速消瘦。

(3)眼型:虹膜由黄色退成灰色,甚至浑浊。瞳孔边缘不整齐。瞳孔缩小,严重时瞳孔仅留下一个针头大小的孔,造成失明。

(4)皮肤型:在颈部和翅内等部毛囊肿大呈结节状。皮肤增厚,毛囊周围有出血斑点并呈肿瘤状。

病变:

内脏型马立克氏病鸡,解剖可见肝、脾显著肿大,表面有白色肿瘤结节,腺胃肿大;神经型多见坐骨神经肿胀、出血或胶样浸润。

诊断:

根据鸡马立克氏病的症状和病变特征可作初步诊断,用琼脂扩散试验确诊本病。

防治方法:

防止雏鸡马立克氏病毒早期感染:

日龄越小对本病的易感性越大,因此,防止雏鸡早期感染至关重要。为此,要做好孵化前种蛋,孵化器,腐化室的消毒;对育雏室,鸡笼及其用具也应彻底消毒。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用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的3周内实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可有效地防制本病的发生。不同日龄的鸡不能混群饲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目前马立克氏病疫苗有血清Ⅰ型疫苗,血清Ⅱ型疫苗,血清Ⅲ型疫苗和多价疫苗。血清Ⅲ型疫苗为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它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疫苗。如果经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接种无效时,使用多价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鸡马立克氏病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简介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病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在鸡的疾病中,马立克氏病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鸡群受到感染后,陆续患病,引起大批死亡,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琼脂扩散反应检查血清抗体,成为马立克氏病特异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重要血清学方法。国内外用琼脂扩散试验检疫马立克氏病,实际应用表明该法简便易行,基层兽医单位、鸡场及养鸡专业户均可采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检疫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方法。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试验材料

试验用品:塑料采血管、三棱针、打孔器、滴管、平皿、玻璃棒、烧杯、镊子、剪子、酒精灯和带盖瓷盘、琼脂及含8%氯化钠、pH7.2~7.4的磷酸盐缓冲液等。

鸡马立克氏病羽囊抗原的制备:将病鸡皮肤呈现红肿感染处的羽毛从贴近皮肤处剪掉,剪下带有羽囊的皮肤,称重,加入二倍量的pH7.2的磷酸缓冲盐水研磨。-20℃冰结后,再经37℃融化,反复冰融4次。25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加入0.01%硫柳汞防腐。置低温保存备用,马立克氏病羽囊抗原也可向生物药厂购买。

鸡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的制备:用已知标准马立克氏病羽囊抗原或通过剖检和组织检查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病鸡群,自病鸡拔下新羽毛若干、剪下羽囊,约5mm长为抗原。由病鸡群挑选慢性病鸡或康复鸡采取血清。与羽囊抗原作琼脂扩散试验,如出现清晰沉淀线,则为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采血分离血清,加0.01%硫柳汞防腐、冰结或4℃保存备用。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也可向生物药厂购买。

2、操作

琼脂板的制备。用含有8%氯化钠的磷酸缓冲液配制的1%的琼脂溶液加热溶化后倒入平皿中,制成2~3mm厚的琼脂板,平置室温凝固。

打孔。用打孔器(直径2~3mm金属小管)按座标纸上面好的七孔图案,照图案固定位置打7个孔,中央打1个孔,孔径为3mm,外围打6个孔,孔径为2mm,孔与孔的距离为3~4mm,如直接以羽囊作试验,则无须打抗原孔。

抗原及血清的添加。用标准抗原检测未知抗体(被检鸡血清):①用带胶乳头滴管将受检血清顺序逐个滴加于外周2、3、5、6孔内,加入阳性血清于1、4孔内,每加1份受检血清前,必须把吸管充分洗净拭干。②在外围孔滴加受检血清完毕后,用另一滴管向中央孔滴加标准抗原,抗原和血清的加入量以加满不溢出为度。③加样完毕平板加盖,在室温静止片刻,待加样稍吸附下沉后平放在铺有数层湿纱布的带盏瓷盘中,置37℃条件下,进行反应,逐日观察3天,并记录结果。测定抗体效价时,可倍比稀释血清,以出现沉淀带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用已知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检测未知抗原(被检鸡的羽囊):①羽囊琼脂扩散试验,用镊子镊取羽囊(约5mm)。尖端向下,插入抗原孔的位置上,一处一根,一只鸡用6根;中央孔滴加已知阳性血清。②孔囊浸液琼脂扩散试验:选拔受检鸡含羽囊丰满的羽毛10根以上,将带有羽髓的毛根剪集于三分管内,每管加入0.5mL磷酸缓冲盐水,用玻璃棒将羽毛根压集于管底,以适当压力转动玻璃棒10多次,待浸提液混浊后,用吸管将其移入外周孔内,一个检样滴一个孔,中央孔滴加已知阳性血清。

3、判定

阳性:如果受检血清内含有马立克氏病特异抗体或受检羽髓内含有马立克氏病特异抗原,则抗原和抗体孔之间或血清孔与羽囊之间出现一条清晰致密沉淀线,即为阳性,在羽囊琼脂扩散试验中,一只鸡的6根羽囊如有一根出现沉淀线,即判为阳性在羽囊琼脂扩散。阴性:当抗原和抗体孔之间或血清与羽囊之间不形成沉淀线者,则判为阴性。

被检材料可能会出现两条以上的沉淀线,其中一条与已知抗原和阳性血清的沉淀线融合者判定为阳性。当抗原存在多种成分时,将呈现多条沉淀线以至交叉反应线,因此可用来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和浓度,比较抗原之间的异同点,因而应用范围比较广。

4、注意事项

对剪集的雏鸡羽髓根或羽髓含量较少的羽根,需加少量磷酸缓冲盐水浸提。水量不宜过多,以防由于稀释而影响反应结果。

在滴加已知材料或未知材料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均以加至平满为宜;过少则降低反应效果;过多则易出现加样连片。

反应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沉淀线可解离而导致出现假阴性,甚至不出现或不清楚。琼脂板孔打毕后,将琼脂板底面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封底。

在处理和滴加每份受检样品前,必须将玻璃棒和滴管彻底冲洗拭干。每次加完不同样品后要更换枪头,以免造成污染。处理或使用过的受校样品可放在普通冰箱内,以备必要时复检用,待判定结果无误时废弃。马立克氏病抗原和血清等诊断试剂需低温保存,以防降低效价。

鸡马立克氏疫病的预防与对策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1907年首先由匈牙利病理学家Marek氏报道了因单核细胞在外周神经及脊柱神经根的浸润而导致公鸡的神经肿大和瘫痪。多发生于肉鸡和饲养密度较大的鸡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节;环境卫生较差和饲养管理不善可诱发本病.发病后应用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唯一途径,可减轻危害.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型病变(略)滤泡形成;外周神经主要表现为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内脏病变为增生性的,马立克氏病(Marek,5Disease简称MD)是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它是由疙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对养禽业危害很大。

一、鸡马立克氏病发病病理探究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1907年首先由匈牙利病理学家Marek氏报道了因单核细胞在外周神经及脊柱神经根的浸润而导致公鸡的神经肿大和瘫痪。马立克氏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在临床上有四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神型从轻瘫、痉挛瘫痪到麻痹性瘫痪,共济失调,肌肉萎缩。肉脏型主要病变是内脏器官形成淋巴瘤。瘤常见于生殖器、肝、、脾、心、胃、肠道等器官,眼型主要见于虹膜灰质病变,常和肉脏型混合发生。皮肤的肿瘤常见于羽毛囊基部。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该病鸡大多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有传染性。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该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和鹧鸪也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型病变(略)滤泡形成;外周神经主要表现为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内脏病变为增生性的,马立克氏病(Marek,5Disease简称MD)是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它是由疙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对养禽业危害很大。

近年来,MD在世界广为流行。从而对各国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该病流行和发生,接种疫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措施。现就有关以接种疫苗的方法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二、疫苗的血清型及剂型

MD病毒的分离株可分为两型:即被弱毒的血清学I型和天然无病原性的血清学Ⅱ型。火鸡疱疹病毒(HVT)在血清学上有与MD病毒相关,可称之为血清学Ⅱ型。

目前使用MD疫苗有两种:

1.同源病毒疫苗包括致弱MD病毒和自然无毒力的MD病毒疫苗。我国生产的SB-1疫苗则属于自然无毒力的MD病毒。

2.异源病毒疫苗即火鸡疱疹病毒苗。我国生产的FC-126株。大多数国家生产的HVT疫苗也是此株。

最近研究生产的多价苗是含HVT和血清Ⅰ型、Ⅱ型的联合苗,它比只含一种血清型的单价苗更能有效地抵抗各种不同的MD病毒。

三、当前MD免疫现状

由于MD病毒存在的广泛性,农村养鸡又缺乏严格的隔离和环境控制条件,虽然有多种疫苗可用于其防制,但当前疫苗免疫失败常有发生。致使MD疫情常年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失败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母原抗体的干扰许多研究证明,母源抗体对细胞结合性和非细胞结合性疫苗均有干扰作用。特别是冻干的HVT苗干扰更在。

2.免疫空白期的感染MD疫苗免疫接种后,需要两周时间才产生保护作用,在此之前属免疫空白期。如在此段时间有野毒存在即可感染MD病毒。据资料记栽1日龄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感染性高1,000-10,000倍,出壳的雏鸡第一口气吸入含有MD病毒空气时就能感染上MD。

3.早期感染其它病原体已知有多种病原体可抑制MD疫苗的免疫作用。如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腺病毒,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等。这些病原体在MD疫苗免疫效力充分建立之前发生感染,同样将导致MD疫苗免疫失败。

4.疫苗质量的问题

4.1有些厂家生产疫苗用的鸡胚来源于非SPF鸡。其恶果在于如果染上白血病,则在MD增减病毒的同时也增殖了白血病病毒。因而在注身MD疫苗的同时也就接种了白血病病毒。

4.2MD轩放(PFV)数,即病毒量不符标准。

5.疫苗使用和免疫操作上的失误

5.1是疫苗运输和保管失宜致使蚀班数降低。

5.2是稀释后疫苗注射拖延时间过长,据测试稀释后疫苗蚀班数以小时计算成倍下降。

5.3是注射剂量不准确,疫苗给量不足。

四、应采取的对策

1.鸡雏出中立即注射MD疫苗。为了克服平原抗体干扰,免疫剂量应提高到500-3000PFV/只,或改用血清型和种鸡注的不同的疫苗,均要用SPF鸡生产的疫苗,以防白血病病毒的传播。

2.MD污染鸡场或怀疑有强毒存在的均可选用两介或多价疫苗。

3.定期搞好鸡舍,尤其是出雏室和育雏舍的彻底消,除尘、有条件的应采取密闭条件下育雏。安置具有过除尘功能的换气设备。育雏舍应远离中、成鸡舍300米以上,确保天免疫空白期内不感染MD病毒。

4.加强饲养管理,喂给全价饲料,搞好环境卫生。严格闲散人畜出入鸡舍。严格防范鼠、猫、犬及野禽进入鸡舍。同时用药物或疫苗早期防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5.认真执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调准连续注射器,保证给苗足量。注射器及针头禁用酒及其他消毒药消毒,疫苗稀释后保证在1小时内用完。为解决出雏室温度过高,装疫苗瓶可装置冰袋注射。

家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本病由病毒引起,通常以为36周龄鸡最易感染,4周龄最多,成年鸡通常不感染。雏鸡常突然发病,病程多为一周左右。本病感染率常为100%,死亡率036%不等。继发感染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高达50%。发病鸡精神差,感染后23日拉白色水样稀便,体温高达43C。病鸡常脱水,趾爪单调。病鸡无食欲。腿部、腹部及胸部的肌肉常见血条纹或出血斑。肾肿,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腺胃乳头周围常充血。本病对鸡马立克病和鸡新城疫所免疫干扰显然。

预防本病必须制订威严的卫生防疫制度,选择有效的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流水线。0.2%的过氧乙酸喷雾效果好。预防本病的疫苗有二种:一种是用于雏鸡接种的防毒苗。一种是给1820周龄种母鸡接种的油佐剂法氏囊苗。

治疗:在发病初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卵黄抗体注射的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而在发病的中、后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其治疗效果不显然)。同时用抗生素拌饲,预防继发感染。

克氏唇鮈


中文名称克氏唇鮈


拉丁名称Gobio czerskii Berg

英文名称Cherskii's thicklip gudgeon

异名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czerskii (Ber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鮈属

拉丁属名Gobio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由贝尔湖起到下游的整个河流内。

生活习性
克氏唇鮈生活在河道中和湖泊中,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蛹和成虫。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克氏唇鮈在1+龄时性成熟,产卵数很少,卵为卵圆形,最大直径约为2毫米。分批产卵。雌鱼有相当长的输卵管,有时等于体长的15%。雄鱼在生殖期有婚烟色。产卵期很长。该鱼产卵期大约从6月半至7月末。

克氏鰕虎


中文名称克氏鰕虎

拉丁名称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 (Nichol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拉丁属名Rhinogob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中、下游。

形态特征
第1背鳍条Ⅵ-Ⅶ,第2背鳍条Ⅰ,8;臀鳍条Ⅰ,7-8;纵列鳞27-28。体长为体高的5.9-7.0倍,为头长的3.4-3.6倍,为尾柄长的3.5-3.7倍,为尾柄高的8.0-11.0倍。头长为吻长的2.8-3.4倍,为眼径的4.1-4.8倍,为眼间距的6.0-7.2倍。体略侧扁,头部平扁。口端位,口裂大,口角裂至眼前缘的垂直下方。上、下颌具数行细齿,排列呈带状,外面一行齿较大。鼻孔较近吻端。眼侧上位,眼间隔狭窄。前鳃盖上有发达的肌肉。全身被栉鳞,头背部及颈部裸露无鳞。无侧线。背鳍2个。胸鳍发达,略呈圆扇形。腹鳍胸位,左右两个腹鳍连合成吸盘。尾鳍圆形。体侧具7-8条横条纹。雌鱼的背鳍及尾鳍具数行黑色小斑点8雄鱼的第1背鳍前部有一碧蓝的斑点,各鳍呈棕褐色。雄鱼和雌鱼除了体色不同之外,各鳍的长度也有很大的区别。雄鱼的第1背鳍向后倾倒时,其末端远远超过第2背鳍的起点,雌鱼则不达或仅达。雄鱼第2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可达尾鳍基部。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马氏珠母贝


中文名称马氏珠母贝


拉丁名称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

英文名称Pearl-oyster.

异名合蒲珠母贝、鸦螺、珍珠螺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珍珠贝目

拉丁目名Pterioida

中文科名珍珠贝科

拉丁科名Pteriidae

中文属名珍珠贝属

拉丁属名Pinctad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的亚洲沿岸,东南亚各国的浅海。东北亚的日本海南部,中国南海等海区。

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

贝壳略呈正方形,前后耳略显或不明显。两壳显著隆起,左壳略比右壳膨大,后耳突较前耳突大。同心生长线细密,腹缘鳞片伸出呈钝刺状。较大的个体壳高可达100毫米以上。左壳略铰合部直,具齿,韧带细长、紫褐色。左壳凸,右壳较平。壳表面呈淡黄褐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线;生长鳞片棘状,薄脆易脱落。贝壳内面珍珠层厚、珍珠光泽强,边缘薄,无珍珠层。前上掣肌痕明显,位于壳顶下方;闭壳肌痕位于壳中部,前端稍尖,后端甚圆,外侧呈长弧形,内侧具有一突起。肛门膜长舌形,末端圆。足丝孔明显,足丝灰绿色,甚发达。

二、可数性状

自壳顶的平滑面至腹缘,有5-7条暗褐色或黑色的放射线。

三、内部构造特征

(1)外套膜:分左右二片,位于贝壳内侧,在背面铰合部处愈合。外套膜的背部和中央部分很薄,呈半透明状态,在冬季呈白色。外套膜缘分三层:外层称生壳突起,很薄,没有触手。中层称感觉突起,上面着生许多触手。内层称缘膜突起,其上长有长短不一的单行触手。外套膜在贝壳和珍珠的形成上起着重要作用。

(2)足:足位于贝体前方,界于鳃和唇瓣之间,呈圆柱状。足的腹面有一条纵行的足丝沟与基部的足丝相连。足丝腔分泌足丝。

(3)闭壳肌:合浦珠母贝的前闭壳肌退化,仅有一发达的后闭壳肌,位于软体部中央稍偏后方。

(4)呼吸系统:由左右二对鳃瓣组成。每片鳃瓣分上行鳃和下行鳃。

(5)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消化盲囊、肠和肛门等。口呈椭圆形,口后方为扁短的食道,胃呈囊状,位于内脏块的背后方。外面被褐色的消化盲囊所包围。消化盲囊呈褴色。肠从胃的后方伸出,向腹面延伸至腹嵴的末端,以后回旋返折向背侧穿出内脏块而成直肠。直肠沿闭壳肌后方下行到鳃后端基部,开口为肛门。与胃相连的一段肠内,有一浅黄色半透明的晶杆体。

(6)泄殖系统:包括肾脏和生殖腺。肾脏位于闭壳肌的前背方,由肾围漏斗管连接于转心腔,而大肾管末端开口于肾脏前背方的泄殖裂中。生殖腺充满整个腹嵴并包围整个消化盲囊。性腺丰满时,雄性生殖腺一般呈桔红色;雌性生殖腺呈黄色或淡黄色。

(7)循环系统:合浦珠母贝的循环系统属于开放型,由心脏、血管、血窦和血液组成。心脏位于闭壳肌和肠之间,为透明的围心腔所包围,分心耳和心室两部分。在心室的前后方各分出前大动脉和后大动脉。

(8)神经系统:有脑神经节、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各一对。

生活习性
属暖水性贝类,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干潮线下2-40米处。均以足丝附着于岩石、珊瑚、石砾等的海底中营附着生活。它们对生活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1)水温:合浦珠母贝适温范围15-30℃,最适水温23-24℃。当水温下降至17℃时,代谢机能下降;至10℃时,贝壳停止运动;水温降到7℃时,出现大量死亡。

(2)水密度:合浦珠母贝生活在相对密度1.016-1.024的范围内,当海水密度降到1.006时,就会引起大量死亡。而对高密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当相对密度上升至1.030时,尚能正常生活。

(3)溶解氧:通常每立方米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达3克以上才适合珠母贝正常生活所需。当每立方米海水含氧量在1克以下时,便会再现因缺氧而死亡现象。

盐度范围(%):1.9-3.7;耐受温度(℃):10-31;适温范围(℃):15-27,pH范围:7.9-8.4。海(水)生。

繁殖习性
马氏珠目贝最大壳长可达129毫米,壳高115毫米,生命周期为10龄左右。性成熟早,出生后一周年即达到性成熟,雄性较雌性成熟早,但其个体较雌性小。在低龄群体中以雄性为多,而在高龄群体中,则雌性较雄性为多。另外,马氏珠目贝还具有性转换的现象,常常在低龄时是雄性,而到高龄时则转换成雌性。此外,还发现有雌雄同体的现象。马氏珠目贝的繁殖季节是4-10月。当水温达到25℃以上时,在小潮期末褐大潮期交替的海况变化,或暴雨引起海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回刺激马氏珠目贝大量排放精、卵。卵子圆形,金黄色,卵小,卵径50-60微米。卵核较大,位于细胞中央,卵膜膨大光滑。从受精卵到幼虫变态附着,通常需要13-27天。

马氏珠目贝主要以浮游性生物为食,主要是硅藻类,也间食小型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

牛、马螨病的临床症状 牛、马螨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牛螨虫病分布遍及我国各地,在冬、春季节,凡牛舍阴暗、拥挤、饲养管理差的牧场,不论水牛、黄牛均可发病,尤以犊牛受害最为严重。螨病是由螨虫所引起的寄生虫性皮肤病,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以剧痒和湿疹样皮类为特征。螨病可分为疥螨病和痒螨病,马、牛和其他家畜均可发生。螨虫寄生于家畜皮肤内,靠吸食血液营养为食物,产生毒素,使得患畜瘙痒难忍,影响采食和休息,对生产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马螨病的临床症状牛、马螨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1、病原体生活史和流行病学

疥螨:虫体在畜体表皮挖凿隧道,并在其中发育繁殖,雌虫在隧道内产卵(一生产40—50枚),孵化的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毛间皮肤挖凿小穴,并在里面蜕化为若虫,若虫钻入皮肤浅穴,在里面蜕化为成虫。疥螨发育过程平均15天。

痒螨:马痒螨多寄生在颈、背、尾根处,牛和水牛寄生在颈、肩和尾根,寄生皮肤表面,不挖隧道。畜体瘦弱,抵抗力差时易感染。该病属接触传染,如饮水、食槽等均能传染。

2、临床症状

疥螨:马由头、颈、体侧开始,随后延及肩背以及全身。牛多发生于头、颈,严重感染时也发生于其他部位。最初出现小结节,继为水疱,病变部瘙痒,夜间温度高时瘙痒增剧。因经常啃咬和摩擦,使皮肤损伤破裂,流出淋巴液,表面角质脱落形成痂皮,痂皮下湿润,有脓性分泌物时有臭味。患部皮肤渐光秃并起皱褶,尤其是颈部。患畜日渐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足螨:又称为吮吸疥螨病。马多发生于四肢下端,尤其是飞节以下(幼畜也可全身感染发病),瘙痒、脱毛、结痂,皮肤增厚,形成龟裂。冬季发生,夏季康复。牛多发生于尾根下面,球节、系部也可发病,并延及四肢、乳房、会阴等部,皮肤湿疹样病变,瘙痒。

痒螨:马在夏秋毛稀时病轻些,冬春绒毛未退病重些。常在鬃部、鬣部、尾根、颌间、股内侧及鼠蹊部的皮肤上发生。乘、挽马放鞍部位,患部毛易脱落,出现不整形秃毛斑,患部盖有浅黄色脂肪样柔软痂皮。容易剥脱,邻近皮肤也迅速脱毛。以后的经过与患疥螨时相似。牛的病变开始于颈部、角基、尾根,渐延至垂皮及肩侧,严重时蔓延全身。皮肤损伤,渗出液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失去弹性,天暖时减轻,入冬又重。病畜严重时,精神萎靡,食欲大减,卧地不起,以致死亡。水牛的寄生部位、症状与牛痒螨相似,但寄生部位的皮肤呈现一种起泡样的病变,表皮角质层细胞成片脱落。

3、诊断要点

疥螨:马、牛从头颈开始,再向其他部位发展,初为小结节,继为水疱,瘙痒,夜间加重,咬啃摩擦破皮,表皮脱落结痂,痂下湿润。足螨:马多发于四肢下端,瘙痒、脱毛、结痂、龟裂。冬季发生,夏季康复。牛多发于尾根下面,球节、系部也可发生、瘙痒。

痒螨:马在鬃鬣、尾根、内股,牛在颈、角基、尾根。马擦痒后结软痂脱毛,牛皮肤增厚,天暖减轻、入冬加重。水牛与牛相似,皮肤呈起泡样病变,成片脱落。

用凸刃刀在酒精灯上消毒后,刀刃垂直刮取皮屑,直到皮肤轻微出血,将刮下的干燥皮屑放在培养皿内或黑纸上,在日光暴晒或在皿底、黑纸上,以热水或炉火(40~50℃)加温30~40min,可见白色虫体在黑纸上移动。

4、类症鉴别

湿疹(慢性)。类似处:瘙痒、皮肤增厚,长毛处积皮屑,结节、水疱,易复发。不同处:病变部结痂即痊愈,病情春季加重,不表现消瘦、镜检无螨虫。

毛癣菌病。类似处:局部脱毛、水疱、结痂、皮肤增厚,有瘙痒(牛)。不同处:多呈局限性脱毛斑,毛多折断,马无痒感,牛有痂块,厚度可达2~7mm,痂皮脱落成秃斑,逐渐长新毛。能很快扩大传染,刮取皮屑镜检不见螨虫。

牛羊虱病。类似处:瘙痒、摩擦,不安。不同处:多寄生于额、耳根、颈肩、尾根,逆向拨毛可见有芝麻大小的黑色或色淡的虱在爬动。

5、防治措施

畜舍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如发现有啃咬、摩擦、脱毛的家畜,应立即检查有无螨虫。对从螨区引进的家畜,应先隔离饲养,检查无螨后再合群。发现病畜,隔离治疗,以免扩大传染范围。

病畜的用具及畜舍应消毒灭螨。方法l:用2%敌百虫液于患处涂擦(浓度不要超过2%,以免皮肤硬结坏死)。方法2:用硫磺粉10g、凡土林或猪油100g调成软膏,在局部洗净擦干后涂布。方法3:用石灰硫磺合剂(硫黄5份、生石灰6份、加水300份),先将硫黄、石灰分别研成粉末再混合在一起,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放在锅里煮沸,边煮边加完所需的水量,边煮边搅拌,约经2h药液成橙红色即可。每天清洗患部。方法4:用松焦油1份、硫黄(硫蒸汽冷凝形成的结晶)l份、软肥皂2份、酒精2份,按顺序混合后涂擦患部。方法5:如病部面积过大,注意每次涂药不可超过体表面积的1/4。方法6:杀螨药能杀死螨,不能杀死虫卵,根据螨的发育规律,隔5~7天再使用1次(最低限度)。方法7:接触患畜的人员,须彻底消毒,更换衣物后才能接触其他的畜禽。

1、牛螨虫病的病原
1.1疥螨疥螨寄生于皮肤角化层下,并不断在皮内挖凿隧道,虫体即在隧道内不断发育和繁殖。疥螨的成虫形态特征为:虫体小,长0.2~0.5毫米,肉眼不易看见;体呈圆形,浅黄色,体表生有大量小刺;前端口器呈蹄铁形;虫体腹面前部和后部各有两对粗短的足,后两对足不突出于体后缘之外。每对足上均有角质化的支条,第一对足的后支条在虫体中央并成一条长杆,第三、四对足上的后支条,在雄虫是互相连接的。雌虫第一、二对足及雄虫第一、二、四对足的末端具有与不分节柄连接的钟形吸盘,无吸盘足的末端则生有长刚毛。
1.2痒螨寄生在皮肤表面。虫体呈长圆形,较大,长0.5~0.9毫米,肉眼可见。口器长,呈圆锥形。4对足细长,尤其前两对更为发达。雌虫第一、二、四对足和雄虫前足有细长的柄和吸盘,柄分3节。雌虫第三对足上有两根长刚毛;雄虫第四对足短且无吸盘和刚毛,尾端有两个尾突,在尾突前方腹面上有两个性吸盘。
2、牛螨虫病的流行特点
疥螨寄生于牛的表皮深层,吸食组织和淋巴液。痒螨寄生于牛的皮肤表面,以口器刺吸淋巴液。这两种螨的全部发育过程均在牛体上进行。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各种牛对螨均易感,但犊牛比成牛最易感。感染牛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牛接触病牛,或螨虫污染牛舍及运动场中的栏杆、用具、圈舍等而感染;本病在秋、冬季节多发。如果牛舍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极差,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3、牛螨虫病的牛病临床症状
临床上牛的疥螨和痒螨大多呈混合感染。初期多在头、颈部发生不规则丘疹样病变,病牛剧痒,使劲磨蹭患部,使患部落屑、脱毛、光滑,甚至出血,皮肤增厚,失去弹性。鳞屑、污物、被毛和渗出物粘在一起,形成痂垢。病变部逐渐扩大,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由于剧痒,病牛长期烦躁不安,影响正常采食和休息,从而使消化吸收功能及营养状况日渐下降而急骤消瘦。如继发感染,则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有的病牛因消瘦和恶病质而死亡。
4、牛螨虫病的诊断方法
在患部刮取痂皮检查虫体。方法是选患部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的新鲜病灶,用消毒凸刃小刀先刮去干燥皮屑,然后轻轻用力刮取湿润皮肤数处,深部以见有血印为止,刮过的局部用碘酊消毒,病料放在试管或平皿中备用。检查方法可用直接检虫法、活虫检查法、沉淀法。
5、牛螨虫病的类症鉴别
5.1湿疹类似处是瘙痒,皮肤变得粗厚,长毛处积皮屑,结节、水疱,易复发。不同处是湿疹主要发生于夏季,发生部位茬前额、尾根、背腰、后肢等凹部,病初红斑,然后形成水疱、脓疱。局部热、痛。
5.2虱病类似处是瘙痒,使劲磨蹭患部,使局部皮肤出现脱毛。不同处是多寄生于皮肤较薄、较隐蔽的地方,如耳根、腹股沟、尾根下、耳壳内侧、腹下肘窝。
5.3毛癣菌病类似处是瘙痒、脱毛、脱屑、结痂、皮肤增厚。不同处是多数为疣毛癣菌、须毛癣菌、马毛癣菌等侵害。常见于眼眶、口角、面部、肛门等处。病牛皮肤有痂块,多呈局限性脱毛斑,上残留短毛,严重时全身融合成大片。
6、防治
6.1预防牛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经常清扫,定期消毒。对患病牛及时隔离治疗。治愈牛应继续观察20天,如未再发,再一次用杀虫药处理后方可合群。引入牛时,要隔离观察,确认无螨病后再并入牛群中。
6.2牛螨虫病的治疗
(1)西药疗法局部涂擦和药浴疗法。用药前剪去患部被毛,用温肥皂水或温碱水洗掉患部的污物、痂皮和皮屑,晾干后涂药。若患部面积较大,必须分片治疗,以防中毒。
①涂药疗法局部剪毛清洗后反复涂药。敌百虫溶液(来苏儿5份,溶于温水100份中,加入敌百虫5份)涂擦患部,或用敌百虫0.5%~1%的水溶液喷洒,或螨净0.5%溶液喷洒。
②药浴疗法可采用水泥药浴池或机械化药浴池,常用0.05%辛硫磷等。药浴后要防止牛舔食药液。
③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200微克皮下注射,严重病例,间隔7~10天重复用药1次。
(2)牛螨虫病的中药疗法
①灭疥灵百部、大枫子、马钱子、苦参;白芷各10克,狼毒、苦楝根、紫草、当归各15克,黄蜡30~60克,植物油500毫升。除黄蜡外,各药入油内炸至药赤色,滤去药渣,趁热加入黄蜡,冷却后呈膏状。用时将药膏抹于患部。隔5~7天重复使用1次。如果受损面积较大,应分片涂抹。一般用药7~14天,即可见新毛长出,皮肤光润而痊愈。
②单方硫磺粉500克与棉籽油1千克共熬成软膏,涂擦患部。乳香15克,枯矾、硫磺各60克,海螵蛸90克,研细末过80目筛。根据患部大小,按植物油2份、药1份的比例,先将油加热,入药稍熬即可。用时涂擦患部,1周1次。

克氏杜父鱼


中文名称克氏杜父鱼

拉丁名称Cottus czerskii Berg, 1913

英文名称Czerski's sculpin

异名燕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杜父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Cottoidei

中文科名杜父鱼科

拉丁科名Cottidae

中文属名杜父鱼属

拉丁属名Cott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图门江、绥芬河。

形态特征
背鳍Ⅸ、20,臀鳍15。

头长为体长的32.5%-38.2%,体高为体长的17.7%-19.1%,尾柄长为体长的13.5%-15.5%,尾柄高为体长的5.5%-7.2%,吻长为头长的24%-25%,眼径为头长的12.9%-16.6%。

体长,头部扁平而宽大。眼出于头顶,两眼间隔窄。口端位,口裂大,下颌突出,长于上颌,上、下颌和锄骨生有绒毛状锐齿。前鳃盖骨后缘有一个刺状突起物。鳃膜与峡部相连。体无鳞,也无小刺,体表光滑。

背鳍两个,前为硬刺。胸鳍较大,鳍褶端呈锯齿状。腹鳍小,胸位。尾鳍呈扇圆状。

鱼体黄褐色,有不规则的黑斑点,体侧有4-5个大的黑斑块。

生活习性
为冷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山区具有石砾质的流水河流中。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3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