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波豆虫病

疾病名称鱼波豆虫病

为害对象 各种养殖鱼类都可发生、尤以草鱼、鲤、鲮鱼苗为害最严重
疾病概述 本病在我国各地和世界各国都有流行,各种养殖鱼类都可发生,尤以草鱼、鲤、鲮鱼苗为害最严重。

病原 为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or),系鞭毛虫类寄生原生动物,虫体很小,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活体时虫体透明,内有细小颗粒,侧面观呈梨形、卵形或椭圆形,侧腹面观略似汤匙。大多情况下,以其2根鞭毛插入鱼皮肤和鳃的上皮细胞上,虫体作上下、左右摆动;脱离宿主组织的个体可在水中曲折、旋转式游动。

症状

发病规律 飘游鱼波豆虫最适繁殖温度为12-20℃,因此,春、秋两季是流行季节,夏季高温时很少出现。鱼苗培育阶段尤易受害,通常受感染后3天左右即可大批死亡。经过越冬后的春花鱼种,开春后也因体质衰弱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育苗池必须彻底清塘消毒,育苗过程中注意水质清洁和有充足的饵料。

②鱼种越冬前用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8克)溶液浸洗20分钟。

③治疗用每立方米水体0.5克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0.2克硫酸亚铁全池遍洒。

相关推荐

黑背波鱼


中文名称黑背波鱼

拉丁名称Basbora atridorsalis Kottelat et Chu

异名小白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澜沧江水系。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腹部圆。吻稍长,其长度大于眼后头长。眼间距较宽,稍隆起。口小,亚下位下颌稍突出,其前端正中有一突起与下颌凹陷相嵌合。无须,腹部无棱,臀鳍具5根分枝鳍条。侧线完全,于胸鳍上方急剧向腹方弯折,后延伸至尾柄的下半部。背鳍短,其起点在腹鳍基部的后上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小于至吻端之距离。尾柄左右两侧线间横越背部有鳞7列。体长小于100毫米。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于水流稍缓的砂砾石底河段,单独或集小群活动,数量较少。

波氏栉鰕虎鱼


[学名]: 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Nichols)
[资源名称]: 波氏栉鰕虎鱼
[外文名]: Pope's goby
[别名]: 吹沙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臀鳍Ⅰ~8;胸鳍18;厦鳍Ⅰ~5。纵列鳞28一30;围尾柄鳞14一16。体长为体高的5.3~5.8(平均5.5)倍,为头长的3.3~3.6(3.5)倍,为尾柄长的4.0~4.6(4.3)倍,为尾柄高的8.3~9.5(8.9)倍。头长为吻长的2.7~3.9(3.2)倍,为眼径的5.0一6.0(5.8)倍,为眼间距的5.0~6.0(5.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3(2.l)倍。 体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背腹缘轮廓相似。头略平扁,头宽大于头高。吻圆钝,吻长大于眼径。眼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稍凹,其间距约与眼径等大。口端位,上下颌约等长,颌骨伸达眼前缘稍后的下方。齿细尖,上下颌具齿多行,外行齿稍大,无犬齿。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具短管,近吻端,后鼻孔为长圆形小孔,近眼前缘。舌游离,前端圆形。鳃孔侧位,稍向腹面伸延。鳃膜与峡部相连。 鳞中大,体侧为弱栉鳞,腹侧为圆鳞,头部无鳞,背鳍前一般无鳞,雌鱼背鳍前常有2~4个小圆鳞,腹部在臀鳍前方无鳞,胸鳍基部无鳞。 背鳍2个,二背鳍相距2~3个鳞片。雄鱼第一背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雌鱼则不达第二背鳍起点。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二或第三鳍条的下方,后端不达尾鳍基。胸鳍宽大,末端几伸达第一背鳍基部末端的下方。腹鳍小,圆盘状,后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几等于腹鳍长,系膜厚,有2侧突。尾鳍圆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中国东部省份  [原产地区]:长江、黄河、黑龙江等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黑龙江、黄河、长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常栖息在砂石底的山溪流水,亦在江河、湖泊的浅水区生活。5~6月繁殖

黄斑豆娘鱼


中文名称黄斑豆娘鱼

拉丁名称Abudefduf zonatus (Cuvier)

英文名称Dams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豆娘鱼属

拉丁属名Abudefduf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热带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牙侧扁,末端圆,上下颌各2列。体侧具1淡色斑。

生活习性
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在珊瑚礁附近。一般体长为52-79毫米。

海(洋)生。

孟加拉豆娘鱼


中文名称孟加拉豆娘鱼

拉丁名称Abudefduf bengalensis (Bloc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豆娘鱼属

拉丁属名Abudefduf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中,我国各海域。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被大栉鳞,侧线中断,1纵列鳞25-30。背鳍12-14鳍棘,臀鳍2鳍棘,二鳍基部具鳞鞘,尾鳍圆形,截形、凹形或叉形。尾鳍上下叶无纵带,体侧具7条横带,横带间距大于带宽。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鲢指环虫病


疾病名称指环虫病

为害对象 传统养殖的草、鲢、鳙、鲤、鲫
疾病概述 国内迄今发现为害比较严重的指环虫病,主要集中于传统养殖的草、鲢、鳙、鲤、鲫等鱼上。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大批死亡。

病原
多种指环虫的基本特征是:虫体颇小,能像蚂蟥似的伸缩和移动。头端4分叶,咽的两侧分布有2对呈方形排列的褐色眼点。虫体前半部中有一角质交配器。体后端为一膨大呈盘状的固着器,内有一对锚形的中央大钩,背腹联结棒和7对边缘小钩。国内已报告引起流行病的种类有:

草鱼鳃上的鳃片指环虫(D. iamellatus)

鲢鳃上寄生的小鞘指环虫(D. vaginulatus)

鳙鳃上寄生的鳙指环虫(D. aristichthys)
鲤、鲫、金鱼鳃上的坏鳃指环虫(D. vastator)

症状
病鱼无明显的体表症状,一般表现出鱼体瘦弱,游动乏力,浮于水面。鱼苗和夏花鱼种大量寄生指环虫时,常因鳃丝肿胀而引起鳃盖张开。翻开鳃盖,由于指环虫有聚居的特性,仔细观察,可见鳃上有白色不规则的小片状物,并有蠕动感,鲢小鞘指环虫病尤其明显。病鱼鳃通常黏液增多,有局部或全部贫血现象。在显微镜下确诊。

发病规律
指环虫均为卵生,而且大多均在虫体内形成一颗卵,成熟后即产出,很少有多颗卵在体内的现象。卵的形成、成熟、产出与水温密切相关。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其孵化速度和毛蚴的寿命也与温度有关。高温和低温或影响指环虫的产卵、孵化,或影响幼虫的寿命,故指环虫病的发生大多在春、秋两季,严寒和酷暑季节很少发病。指环虫多数对宿主有特异性,因此同一鱼池中,不会多种鱼同时发生指环虫病。单养和高密度养殖池或网箱养鱼易发生指环虫病。鱼苗、夏花鱼种每片鳃上寄生20个左右,即可造成死亡;春片鱼种和一龄左右的鱼,每片鳃上50-100个,可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除坚持清塘消毒外,鱼种下塘前,用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30分钟。治疗可用:①晶体敌百虫(0.2-0.4毫克/升)全池遍洒。②晶体敌百虫加面碱合剂(1:0.6),浓度为0.1-0.2毫克/升全池遍洒。③网箱养殖,可用甲苯咪唑,按每天每千克体重50毫克量混饵投喂,连用3天。

真鲷隐核虫病


孵出后18天左右、全长0.8厘米左右的仔鱼全身透明,身上有肉眼可见的细砂状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见小白点内有一个虫体在转动。由于虫体的转动,破坏了鱼体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形成一个空洞。 虫体为单细胞,全身披有纤毛,细胞内有许多小颗粒,有一个漏斗状的胞口。在显微镜下,隐约可见细胞中有一个U形大核。当仔鱼死后,虫体会钻出鱼体。经确定,病原体为刺激性隐核虫。 发病仔鱼的体表小白点,少则1个,多则3~4个;发病严重时,仔鱼在水中打转,最后沉底死亡。病原体的繁殖很快,发病后的蔓延速度较快,一般5~6矢即可使整池仔鱼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

应确保繁殖用亲鱼无病;

亲鱼池及育苗池要彻底消毒;

杂食豆齿鳗


中文名称 杂食豆齿鳗
拉丁名称 Pisoodonophis boro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Chord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蛇鳗科
拉丁科名 Ophichthidae
中文属名 豆齿鳗属
拉丁属名 Pisoodonophis Kaup,1856
分布类别 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细长.头锥形,头背面稍隆起.吻较钝.眼圆形,中侧位;眼间隔宽阔,稍隆起.鼻孔每侧2个,分离:口较大,前位;口裂较平;上颌稍长于下颌,向后伸达眼的后方.上下颌齿2~3行,排列不规则,前方齿较大;前颌骨齿呈圆形齿丛,中间粗大,周围较小;犁骨齿多行,呈带状排列.腮孔裂缝状.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后上方.臀鳍起点紧靠肛门的后方.背鳍 臀鳍均较发达,止于尾端前方,不相连续.胸鳍发达,后缘长圆形.肛门在体中部后方.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中小型鱼类,栖息于近岸及河口咸淡水水域沙泥底层的滩涂中.

鲤鲮单极虫病


疾病名称鲮单极虫病

为害对象 主要发生于二龄以上鲤、鲫鱼体上、散鳞镜鲤和鲤鲫杂交种也常有发生
疾病概述 主要发生于二龄以上鲤、鲫鱼体上,散鳞镜鲤和鲤鲫杂交种也常有发生。流行于长江流域一带。病鱼无商品价值。

病原 病原是鲮单极虫(Thelohanellus rohitae)。胞囊寄生在鳞片下的鳞囊中,扁圆,浅黄色,大的胞囊可有乒乓球大小。孢子如瓜子状,外包一层极薄的膜鞘,长度近孢子的一倍。极囊单个,瓜子状,占孢子的2/3。嗜碘泡明显。

症状
病鱼两侧的鳞片下,因胞囊的寄生而使局部鳞片连片,犹如松果状竖起,通常每侧6-7个,严重的病鱼全身布有50多个肉瘤状突起,形状丑陋,令人厌恶。


发病规律
本病为慢性病,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鳞片下鳞囊中发育、繁殖、生长,鳞片随胞囊的长大而逐渐竖起,通常很少大批死亡,但肉质变味。无明显发病季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50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