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金线鲃

中文名称阳宗金线鲃

拉丁名称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yangzongensis Tsu et Chen

异名波罗鱼、小洞鱼、金线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金线鲃属

拉丁属名Sinocyclocheilus Fang,193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阳宗海。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5;胸鳍Ⅰ-8;腹鳍Ⅰ-15。鳃耙9-11。下咽齿3行,234-432。侧线鳞75[(22-25)/(9-10)]84。脊椎骨数4+16+21=41。

体长为体高3.3-4.1倍,为头长3.3-3.8倍,为尾柄长4.5-5.2倍,为尾柄高8.2-9.3倍,为腹鳍起点到臀鳍起点3.7-4.5倍。头长为吻长2.7-3.0倍,为眼径4.7-6.0倍,为眼间距3.7-4.8倍,为口宽5.0-6.6倍,为上颌须长2.6-4.3倍,为口角须长2.4-4.4倍,为眼中心处头高2.1-2.5倍,为尾柄长1.2-1.6倍,为尾柄高2.4-2.7倍,为背鳍刺长1.5-2.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尾鳍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3倍。

体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端略尖。须2对,上颌须和口角须等长或不等长。口上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且向上李,上颌后端伸至鼻孔垂直线之后。上唇肥厚,在口角处上下唇相连。唇后沟向前直达颏部,但左右不相连。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垂直线之下连于峡部。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上。

鳞小,约呈圆形,盖覆全身,侧线鳞较大。侧线从鳃孔上角向下弯曲,以后平直伸入尾鳍基的中央。肛门周围鳞片稍有增大。

背鳍的外缘稍内凹或平截,未根不分枝鳍条基部强壮,其后缘具锯齿,顶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稍在腹鳍起点之后,距尾鳍基比距吻端为近。臀鳍起点紧接肛门之后,鳍条后伸不达尾鳍基。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尾鳍叉形。

鳃耙短小圆钝,排列稀疏,下咽齿尖而钩曲。腹鳍基部具腋鳞。背鳍基部无鳞鞘。

体背青灰,腹部灰白,头部及体例上半部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尾鳍及臀鳍桔红色,胸鳍及腹鳍灰白色,鳃盖骨黄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阅读

大眼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macrophthalmus Zhang and Zhao, 2001
[资源名称]: 大眼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前段略圆,后段略扁。头大,吻圆钝。口几近端位,略偏下,上下颌约等长;口裂弧形。唇较薄,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直达颏部,但不相连。鼻孔约在眼和吻端的背部中点。眼较大,侧上位,其上缘接近头的背缘轮廓线。须2对,发达,粗壮,约等长;后伸达主鳃盖骨。鳃孔较大,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鳃盖膜连于鳃峡。除头部以外全身被鳞,但鳞片极细小,侧线鳞与其上下大小相等或稍大;鳞片呈覆瓦状排列。侧线完全。 背鳍呈四角形,后上角低,背缘斜凹形,末根不分支鳍条中下部较硬,且硬部后缘具锯齿;其起点约位于体中部略近后端。胸鳍末端后伸不达腹鳍。腹鳍起点约与背鳍第2分枝鳍条相对,后伸不达肛门。臀鳍紧接肛门之后,后伸远不达尾鳍基。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约等长。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都安县、东兰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的都安、东兰县的地下河中。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黑暗的地下河,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贵州金线鲃


中文名称贵州金线鲃

拉丁名称Sinocyclocheilus mu1tipunctatus (Pe11egri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金线鲃属

拉丁属名Sinocyclocheilus Fang,193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贵州惠水,属红水河。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5;胸鳍Ⅰ-9;腹鳍Ⅰ-16-17。鳃耙4-8。下咽齿3行,234-432。侧线鳞68-74。

体长为体高3.2-3.9倍,为头长3.1-3.5倍,为尾柄长5.0-6.0倍,为尾柄高8.1-9.8倍,为腹鳍起点到臀鳍起点4.3-5.2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3.8-6.0倍,为眼间距2.9-3.1倍,为口宽3.0-4.3倍,为口角须长2.0-3.2倍,为眼中心处头高1.8-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倍。尾鳍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2.4倍。

体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圆钝。鼻孔位于眼的前上角,离眼前缘比离吻端为近。眼位头侧的前上方,其上缘接触到头背部轮廓线。口角须长于上颌须,后伸超过主鳃盖骨。口亚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伸达颏部,但左右不相连。鳃膜在前鳃盖骨之前、眼窝之后的垂直线上与峡部相连。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上。

体鳞小,呈椭圆形,水平轴约为垂直轴之半,部分体表的鳞片稀落零散,不为覆瓦状。侧线鳞较大。侧线从鳃孔上角稍下弯,向后延体轴平直伸入尾鳍基的中央。

背鳍外缘稍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强壮,其后缘具锯齿,顶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稍在腹鳍起点之后,背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比距吻端为近。臀鳍起点在腹鳍与尾鳍基的中点。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伸达肛门。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尾鳍又形。

鳃耙短而圆钝,排列稀疏。下咽齿3行,尖端钩曲。腹鳍基部具脂肪体,脂肪体上具小鳞。背鳍基部无鳞鞘。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叉背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furcodorsalis Chen, Yang and Lan, 1997
[资源名称]: 叉背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侧扁,头前端突出呈鸭嘴状。头后背部陡然隆起,前背宽厚并具游离的叉状突起,后背紧缩成脊,隆升至背鳍起点。吻端钝圆,吻皮盖于上唇基部,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不通,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垂直线处连于鳃峡。眼退化消失,但有小凹陷分列在头的两侧或仅存于左侧,为眼退化之痕迹。口下位,腹视呈马蹄形,口裂后伸至鼻孔后缘的垂直线。须2对,约等长,上颌须后伸未达前鳃盖骨后缘。鳞片小,背脊及胸、腹部的鳞片埋于皮下,隐约可见,侧线鳞较其毗邻的上下方体鳞为大。侧线完全,平直,并从鳃孔上角沿头背延伸至吻须基部,两颊侧线分支呈横向排列。鳃耙短小,顶端爪状。下咽齿尖而钩曲。背鳍外缘平直,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粗硬为硬刺,后缘具锯齿,顶端柔软分节,其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稍远,基部具鳞鞘。胸鳍长,后伸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伸达肛门,基部有一肉质瓣。臀鳍起点紧接肛门之后。尾鳍叉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天峨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天峨县境内的地下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黑暗的地下河,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短身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brevis Lan and Chen in Chen and Lan, 1992
[资源名称]: 短身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侧扁;头的背面斜直,中部稍下凹,后部隆起。头后背部隆起,背缘拱起呈弧形,腹部下凹形。吻稍尖,向前突出,吻皮盖于上唇基部,吻端圆滑。口亚下位,上颌长于下颌。唇稍肥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伸达颏部,左右不相连。鼻孔上颌须起点上方,至眼前缘较吻端稍近。眼较小,在头侧的前上位,眼上缘接触头背部轮廓线。须2对,较发达,口角须后伸接近前鳃盖骨的后缘。鳃盖膜在前眶骨后缘稍前的下方连于峡部,其间隙较窄;鳃孔上角与眼上缘水平线平齐。鳞片小,长椭圆形,呈覆瓦状排列,被覆全身,胸腹部鳞片更小并浅埋于皮下。侧线鳞明显大于体鳞;侧线完全,自鳃孔上角和缓下弯后平直伸入尾鳍基中央。腹鳍基有一狭长腋鳞。 背鳍外缘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较强硬,顶部柔软分节,后缘具锯齿;其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相等或稍近吻端。胸鳍长,末端较尖,后伸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后伸达到或超过肛门;腹鳍基部腹面有 3~5枚鳞片较大。臀鳍紧接肛门之后,其起点距腹鳍较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罗城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柳江水系龙江支流的罗城县。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地下河出口处,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大鳞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macrolepis Wang and Chen, 1989
[资源名称]: 大鳞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侧扁,较粗壮;头的背面平直。头后背部平缓后延,背腹缘稍呈弧形。吻圆钝,吻皮稍突出,盖于上唇基部。口端位,上颌略长于下颌。唇较肥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伸达颏部,左右不相连。鼻孔位于上颌须起点上方,至眼前缘较吻端稍近。眼中等大,眼上缘略低于头背部轮廓线。须2对,口角须稍长于上颌须,后伸接近前鳃盖骨的后缘。鳃盖膜在前眶骨后缘稍前的下方连于峡部;鳃孔上角几与眼上缘水平线平齐。鳞片中等大,覆瓦状排列,被覆全身,背鳍前方及胸腹部鳞片变小。侧线鳞稍大于体鳞;侧线完全,自鳃孔上角和缓下弯后平直伸入尾鳍基中央。腹鳍基有腋鳞,边缘游离。 背鳍外缘平截,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分节,后缘光滑;其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尾鳍基为近。胸鳍短,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臀鳍紧接肛门之后,其起点距腹鳍起点较尾鳍基为近。尾鳍叉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南丹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广西已知分布于南丹县的地下河流中,广西外仅知分布于贵州的荔波。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地下河流,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驯乐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xunlensis Lan, Zhao and Zhang, 2004
[资源名称]: 驯乐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较粗壮;背部自额骨后显著隆起,呈肩膀状。吻向前突出,吻端钝圆;眼窝前至吻端平坦,其上及眶骨周围具有发达的感觉管;吻部略呈鸭嘴状。口近端位,上颌略长于下颌;口裂呈深弧形。唇薄,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彼此不相通。前鼻孔具短管,与后鼻孔间有一高出前鼻孔短管的鼻瓣相隔。眼完全退化,但眼窝尚存留,明可见围眶骨的存在。须2对,发达;颌须等于或稍大于口角须,颌须后伸可超过眼窝的后缘;口角须后伸可达前鳃盖骨的后缘。颏部的前鳃盖骨下端具有对称排列的感觉小孔。鳃盖膜连于鳃峡,但在鳃盖骨后缘处鳃膜不甚发达。 除头部外全身覆有鳞片,鳞片小但明显,呈覆瓦状排列;侧线鳞明显大于侧线上下的鳞片。侧线完全,基本平直,从鳃盖骨上角处起止, 穿身体至尾柄中央,几达尾鳍基处。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但质感纤弱而不粗壮,硬刺后缘具明显的锯齿;背鳍起点几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长,后伸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约在胸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中央,腹鳍后伸不超过肛门。臀鳍起于肛门之后,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较其距尾鳍基为短。尾鳍深分叉,上下叶几等长。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环江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环江县驯乐乡顺宁村的地下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黑暗的地下河,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季氏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jii Zhang and Dai, 1992
[资源名称]: 季氏金线鲃
[形态特征]:
 
  身体侧扁。背部轮廓自头部弧形向上延伸,头背交界处背部开始隆起,身体最高点在背鳍起点处,之后逐渐下凹至尾鳍基部。腹部轮廓整体呈凹弧形,从吻端下凹至腹鳍起点,之后逐渐上弯,自臀鳍止点向后平直延伸至尾鳍基部。 头侧扁。吻端圆,有一小突起在吻端背部正中。鼻孔约略位于从吻端至眼前缘的1/2处;前鼻孔圆,短管状,短管后缘具后翼,向前可遮盖管口;后鼻孔长椭圆形,开放。口端位,口裂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口唇结构简单,唇薄;吻皮包于上唇基部,上唇边缘出露;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延伸至颏部,左右不相连。口须2对,上颌须起点位于前鼻孔之前,须中等长,超过眼前缘;口角中等长,超过眼后缘,但不达前鳃盖骨的后缘。眼圆,中等大。鳃孔大;鳃盖膜在峡部相连。下颌齿骨-角骨在峡部彼此不相贴近。鳃耙三角形,发育完好,排列稀疏。 胸鳍起点位于鳃盖骨后缘的下方;胸鳍稍短,不超过腹鳍起点。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相对的垂直后方,约在胸鳍和臀鳍起点的中间的垂直位置,腹鳍相对长,达到腹鳍起点到臀鳍起点处的2/3处,但不达肛门。背鳍起点约略位于吻端和尾鳍基的中间位置;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后缘无锯齿。臀鳍起点大致位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的中间(稍靠前),臀鳍相对长。尾鳍叉型。 侧线完整,整体几乎平直,起自鳃盖骨后缘上方,和缓下弯至胸鳍上方,然后折向体中线,一直延伸至尾鳍基部。身体被鳞,鳞片小;侧线鳞明显大于侧线上下鳞。背鳍前鳞不规则排列,难以准确计数。腹鳍腋部具腋鳞,一般2枚。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富川县、桂林市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西江水系贺江上游的富川县,漓江也有分布。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黑暗的地下河,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九圩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jiuxuensis Li et Lan
[资源名称]: 九圩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延长且侧扁。背部轮廓自头身交界处开始显著隆起,至背鳍起点(亦是身体最高点),之后逐渐下凹至尾鳍基部;腹部轮廓基本平直,自肛门后逐渐上突至尾鳍基部。吻平扁,自眼上方下凹至吻端,吻端圆钝;口下位,口裂腹视呈深圆弧状;上颌明显长于下颌。口唇结构简单,唇薄,吻皮包于上唇基部,上唇边缘出露;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延伸至颏部,左右不相连。鼻孔近吻端,其距吻端的距离小于距眼前缘的距离;前鼻孔圆,形成短管,短管后缘具后翼,向前可遮盖管口;后鼻孔长椭圆形,开放。眼小,圆形。口须2对;上颌须位于前鼻孔下方,须中等长,不超过眼前缘;口角须中等长,仅达或略超过眼后缘。鳃盖膜在峡部相连;下颌齿骨-角骨在峡部彼此相贴近;鳃孔高于眼上缘水平线。鳃耙较短,三角状,排列稀疏。胸鳍起点位于鳃盖骨后缘的垂直下方;胸鳍长,超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前下方,大致位于胸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的中间;腹鳍长,达到或超过肛门。背鳍起点较后,约略位于吻端和尾鳍基的中间位置,但靠近于尾鳍基一侧;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后缘具锯齿,其尖部则较柔软。臀鳍起点大致位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的中间。尾鳍叉型。体鳞中等大,覆盖全身,呈覆瓦状排列,侧线完全,其自鳃孔上角,逐渐向上弯曲,至背鳍起点垂直下方后逐渐下折至体中线,之后延体中线向后至尾鳍基。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河池市金城江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河池市金城江九圩镇附近的地下河中。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地下河,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阳宗海云南鳅


中文名称阳宗海云南鳅

拉丁名称Yunnani1us nigromacu1atus yangzonghaiensis Cao et Zhu, subsp. nov.

异名Yunnanilus yangzonghaiensis Cao Zhu, 1989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鳅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属名云南鳅属

拉丁属名Yunnanilus Nichols,192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阳宗海。

形态特征
背鳍Ⅲ-9-11;臀鳍Ⅱ-5;腹鳍Ⅰ-6-7;胸鳍Ⅰ9-10;尾鳍分枝鳍条12-14(个别为12)。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1-14。脊椎骨4+31-32。

体长为体高的3.7-4.4倍,为头长的3.5-4.1倍,为尾柄长的5.8-8.0倍。头长为吻长的2.9-3.3倍,为眼径的4.1-5.9倍,为眼间距的2.9-3.5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2-1.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6倍。

体较短,侧扁,背部隆起,尾柄短而低。头较大,侧扁。吻长短于眼后头长。口端位或亚下位;唇面光滑或有浅皱褶;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须3对,细小,外侧吻须末端达前鼻孔下方,口角须末端达眼中央或眼后缘下方。背鳍前的前躯裸露无鳞,即使后躯也只在尾部有很稀疏的鳞片,皮肤光滑。无侧线,头部也无感觉孔。背鳍的基部较长,其外缘稍外凸,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至尾鳍基部距离的1.0-1.2倍。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或与第一、二根分枝鳍条相对,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稍内凹,两叶等长或上叶稍长。

体浅黄色,背部体色较深。头部和身体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细斑纹,分别于体侧在背鳍前有6-10条、背鳍下4-7条、背鳍后4-8条和尾鳍基部1条。背鳍和尾鳍深褐色或有少量斑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阳宗白鱼


中文名称阳宗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yangzonensis Chen et Chu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10-13;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2-14。下咽齿3行,245-442或244-442,末端钩状。侧线鳞76[(14-15)/(3-4-V)]84。脊椎骨4+40-41。

体长为体高的4.4-5.5(平均5.1)倍,为头长的4.4-4.8(4.6)倍,为尾柄长的5.0-5.9(5.4)倍,为尾柄高的11.4-13.0(12.1)倍。头长为吻长的3.3-3.9(3.6)倍,为眼径的3.8-4.3(4.0)倍,为眼间距的3.1-3.4(3.3)倍。

体不太侧扁,背部较平直,头稍尖。口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具浅的缺刻,下颌后端伸至鼻孔后缘正下方。侧线在胸鳍末端的弯折角度比较不明显。腹稜自腹鳍的基部后端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多半分节柔软,其起点在吻端至最后一个脊椎骨的中点。腹鳍位置略前于背鳍,其末端远不达肛门。臀鳍起点在背鳍条末端之后下方。肛门紧靠臀鳍基部。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为前室长的2.3倍。腹膜灰黑色。

体色在新鲜时全身银白,仅背部较暗。福尔马林固定后。色泽消失,背部显现暗黑色,腹部黄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各鳍与腹部同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棘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