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粘盲鳗

中文名称蒲氏粘盲鳗


拉丁名称Eptatretus burgeri (Girard)

英文名称saled eel, inshore hagfish, ha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圆口纲

拉丁纲名Cyclostomata

中文亚纲名鳍甲亚纲

拉丁亚纲名Pteraspides

中文目名盲鳗目

拉丁目名Myxiniformes

中文科名粘盲鳗科

拉丁科名Eptatretidae

中文属名粘盲鳗属

拉丁属名Eptatret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日本,我国产于黄海南部、东海、江苏大沙。

形态特征
蒲氏粘盲鳗外鳃孔6对。体茶褐色,背中线有一白色纵纹。体长可达60厘米。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相关知识

欧洲鳗粘抱子虫病


流行情况及病症

感染严重时,由于抱子囊堵塞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使得鳃丝变淡,病鱼常呈单鳃呼吸。肾寄生时,肾呈暗褐色,切开肾脏,即可见内含白色小点状的抱囊,肾小管受损。少量寄生时,鱼的活动正常;大量寄生时,病鱼不摄食,体质下降,易受细菌感染而引发。肾脏溃疡,肛门周缘红肿。有时在肝脏、脾脏中亦能发现粘抱子虫的寄生。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生石灰清塘和保持池底清洁。一旦发现此病,可用下列方法治疗:

泼洒生石灰,浓度2010-6,2天1次,连续3~5次;

治抱散溶液浸浴,浓度310-6~510-6,浸浴24小时;

用虫敌治抱散浸浴24小时;

降低投饵量,大换水,使用含氯消毒剂和敌百虫亦有一定疗效,但应注意鳗鱼的反应;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艾氏蛇鳗


中文名称艾氏蛇鳗

拉丁名称Ophichthus evermann Jordan et Richard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鳗鲡亚目

拉丁亚目名Anguilloidei

中文科名蛇鳗科

拉丁科名Ophichthidae

中文属名蛇鳗属

拉丁属名Ophichthys Ahl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圆柱形。肛门位于体1/2的前方或远后方。头中等大。吻尖突出。口裂一般均达眼后方或眼后缘下方。眼小,前鼻孔具短管,位于吻端上唇边缘,后鼻孔位于眼前缘下方。齿尖锥状。1行或多行。颌间骨齿、上颌齿及犁骨齿不相连续。体无鳞,侧线明显。体具不规则

黄褐色云状斑。犁骨齿1行。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雷氏七鳃鳗


中文名称雷氏七鳃鳗

拉丁名称Lampetra reissneri (Dybowski)

英文名称Asiatic brook lamprey

异名亚洲七鳃鳗、溪八目鳗、七星子、七星鳝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圆口纲

拉丁纲名Cyclostomata

中文亚纲名头甲亚纲

拉丁亚纲名Cephalaspides

中文目名七鳃鳗目(完腭目)

拉丁目名Petromyzoniformes

中文科名七鳃鳗科

拉丁科名Petromyzonidae

中文属名七鳃鳗属

拉丁属名Lampetra Gray,185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牡丹江的山间溪流里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第一背鳍基部长为体长的15%,高度为3.0%-3.05%;第二背鳍基部长为体长的22.7%,高为4.8%-6.5%。

体呈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眼后各有7个鳃孔。鼻孔单一,位于两眼之间稍前方。口位于头前部,呈吸盘状,周围有一圈排列整齐的纤细绒毛状突起。口内下唇齿板不发达或不存在。最后鳃孔到臀鳍起点肌节58-64。皮肤柔软无鳞。无偶鳍,两背鳍较高且紧相连。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溪七鳃鳗为陆封性的种类,体长16厘米达性成熟,我们采集到六尾标本,均已产完卵和正在产卵,看来产卵后并不全部死亡。

淡水生。

繁殖习性
为陆封型种类。主要在山涧溪流中生活,白天钻入沙内或藏石下,夜出觅食,可用吸盘吸附在其他鱼体上,凿破皮肤吮其血肉。体长最大达190毫米。在东北5-6月间产卵,产卵后亲鱼大部死亡。

鳗形布氏筋鱼


中文名称鳗形布氏筋鱼


拉丁名称Bleekeria viridianguilla (Fowler, 1931)

异名绿布氏筋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玉筋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mmodytoidei

中文科名玉筋鱼科

拉丁科名Ammodytidae

中文属名布氏筋鱼属

拉丁属名Bleeker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北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被中大圆鳞,体无纵皮褶,上下颌具绒毛状齿,侧线完全,沿背缘延伸,背鳍37-45鳍条,臀鳍10-16鳍条,无腹鳍,无鳔。背鳍37-42,臀鳍13-15,侧线鳞113-120。

生活习性
海水鱼。夜间隐伏沙中,不大活动,白日游动,喜集群。以小虾、磷虾、桡足类等。

盲鼬鳚


中文名称 盲鼬鳚
拉丁名称 Barathronus diaphanus Brauer
英文名称 blind brotul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鳚目
拉丁目名 Ophidoidae
中文科名 胎鼬鳚科
拉丁科名 Bythitidae
中文属名 盲鼬鳚属
拉丁属名 Barathron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口裂斜,眼深里,有腭齿,第一鳃弓第鳃耙24~33,椎体细长,尾鳍鳍条9~10,有腹鳍,胸鳍柄部长与宽等长,有21~26鳍条。

松蒲银鲫


品种名称 松蒲银鲫学名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Songpu (Bloch)
分类地位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鲫属Carassius
英文名 Songpu Prucian carp
品种登记号 GS01005-1996
亲本来源 方正银鲫
育成单位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育成人
分类 人工培育,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合性别控制
育成方法 采用生物技术--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合性别控制,使方正银鲫产生基因突变,在定向选育成
品种说明 生长快,个体大,肉质优良,经济加之高
适宜养殖的地区 全国各地
外部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头后背部隆起,头小。吻圆钝,口端位,下唇厚, 唇后沟仅限于 口角,斜裂上下颌约等长。无须。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背鳍具有硬棘,外缘平直, 后缘锯齿粗,排列稀。 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未端尖。鳞片为圆鳞, 边缘颜色稍深。鱼体背部、背鳍和臀鳞浅灰黑色,体侧淡绿,腹部姜黄色。 背鳍鳍式:D.3(4),17~18。
臀鳍鳍式:A.3,5。 2.1.3 鳃耙数47~53。

7

侧线鳞数31~33,多数为31~32;侧线鳞式:31──33。

7-8

体长16.4~20.8cm,体重194~338g可量性状值

─────────────────────

项 目 1 2

─────────────────────

全长/体长 1.23 0.03 1.18 0.01

体长/体高 2.45 0.12 2.35 0.08

体长/头长 3.53 0.16 3.85 0.10

头长/吻长 3.64 0.16 3.05 0.19

头长/眼径 4.18 0.11 4.72 0.35

头长/眼间距 2.26 0.04 2.33 0.13

体长/尾柄长 7.79 0.49 8.26 0.68

─────────────────────

内部构造特征 鳔分两室,前室较粗短,后室较细长,后室长为前室长的1.5倍。下咽齿一行,齿式为4/4。腹膜颜色:灰黑色。肝脏较发达,柔软,褐红色,覆盖整个肠脏。消化道较长,可达体长的4~5倍。脊椎骨数:脊椎骨总数(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体重的实测值
  ─────────────────────

年龄(龄) 1 2 3

─────────────────────

体长(mm) 82~106 151~186 184~208

体重(g) 21.1~42 145~215 192~243

─────────────────────

注:年龄主要依鳞片上的年轮数。

生长方程

Lt=23.05[1-e0.54(t+0.02)]

wt=374.58[1-e0.42(t-0.36)]3

式中Lt:t龄时的鱼体体长(cm);wt:t龄时鱼体体重(g);e:自然对数;t:鱼的年龄。

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w =0.013L3.409 (r=0.9821,n=86)

繁殖 性成熟年龄:2龄
性比:雌︰雄鱼比为21︰1,行雌核发育繁殖类型。

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卵分批产出,粘性。

繁殖季节:春季。繁殖水温:16~25℃ ,最适水温18~22℃ 。

怀卵量:随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组怀卵量

──────────────────────────────

年龄(龄) 2 3 4

──────────────────────────────

体重(g) 40~100 130~180 200~300

绝对怀卵量(万粒) 0.4~1.8 1.8~5.1 5.5~8.1

相对怀卵量(粒/g体重) 121~156 151~183 145~203

─────────────────────────────

细胞遗传性状 取样部位:鱼体前肾
测试方法:PHA体内培养肾细胞法

测定结果

核型公式 54m+62sm+40st.t

染色体2N 156

染色体臂数 272

DNA含量pg

生化遗传性状 取样部位:鱼体背肌、肝脏
测定方法:淀粉凝胶电泳

分子遗传学状 引物 X12902 Right:CCAGGCCTGAAGTACCACAT left :CACGAGGTGATGGATGACTG
DNA的获得:参照莎姆布鲁克《分子克隆》(1989)提取DNA的方法,从鱼类鳍条中提取DNA。

实验方法:

反应体系:为25l体积,其中含有:50mmol/L KCl,10mmol/Ltris.Cl(室温下pH=8.4), 1.5mmol/LMgCl2,100g/ml明胶或牛血清白蛋白(BSA),2个引物,各0.25mol/L, 4种底物(dATP+dCTP+dGTP+dTTP),各200mol/L模板DNA0.5g,Taq DNA聚合酶1U。

反应条件:94℃预变性3分钟;92℃变性30秒,50℃退火30秒,72℃延伸30秒,共进行38个循环;72℃延伸5分钟。

凝胶电泳: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1.2%琼脂糖中电泳2-3h(电压2V/cm),GDS8000凝胶成像仪观察记录结果。

松蒲鲤


中文名称 松蒲鲤
拉丁名称 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鲤属
拉丁属名 Cyprinus Linnaeus,1875
分布类别 淡水
繁殖习性 雌鱼3~4龄,雄鱼2~3龄。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多次产出。粘性卵。产卵季节春季,繁殖水温:16~25℃,最适水温18~22℃。怀卵量:怀卵量随着年龄和体重增长而增加

粘皮鰕虎


中文名称粘皮鰕虎


拉丁名称Rhinogobius myxodermus (Herre)

异名Mugilogobius myxodermus (Herre, 1935)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拉丁属名Rhinogob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形态特征
第1背鳍条Ⅵ,第2背鳍条Ⅰ,8-9;纵列鳞37-38。体长为体高的5.0-5.4倍,为头长的3.5-3.9倍,为尾柄长的3.6-3.9倍,为尾柄高的7.5-8.0倍。头长为吻长的4.2-4.5倍,为眼径的4.2-4.5倍,为眼间距的2.6-3.0倍。体侧扁,头顶平扁。口亚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具细齿数行,齿不分叉,排列呈带状。舌端平。眼侧上位,眼间隔较宽。前鳃盖肌肉发达。体技栉鳞,头部完全无鳞,颈部有鳞,胸、腹部裸露无鳞。背鳍2个。胸鳍发达,呈扇圆形。膀鳍胸位,左右两个连合成吸盘状。尾鳍圆扇形。体背及体侧上部具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第1背鳍后方基部有一大的黑色斑点,第2背鳍中部有一黑色带纹,尾鳍、臀鳍灰黑色,胸、腹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鳗鳚


中文名称鳗鳚

拉丁名称Congrogadus subducens (Richard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绵鳚科

拉丁科名Zoarcidae

中文属名鳗鳚属

拉丁属名Congroga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至澳大利亚一带,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被小圆鳞。背鳍和臀鳍均长,二鳍与尾鳍相连,鳃孔宽大,鳃盖膜彼此相连,不与峡部相连。口宽大,下颌突出,鳃4,假鳃发达。无鳔,无幽门盲囊。背鳍71-79,臀鳍60-65鳍条,侧线不完全。纵列鳞245-26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个旧盲条鳅


中文名称 个旧盲条鳅
拉丁名称 Nemachilus gejiuensis Chu et Chen
英文名称 Gejiu blind loach
地方名称 透明鱼、盲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条鳅属
拉丁属名 Nemachilus Bleeker,1863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小,延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头略平扁,头宽大于头高。眼退化,表面仅留一浅凹。前后鼻孔紧靠,前鼻孔在鼻瓣中,鼻瓣后缘呈三角形,末端伸过后鼻孔侧线孔清晰。背鳍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稍近;胸鳍平展,接近腹面,外缘呈弧形凸出;腹、臀鳍均大;尾鳍略大,浅分叉,末端钝。生活时鱼体隐现白色,半透明,可见淡红色脊椎,鳃盖透红,各鳍透明(图版VI~7)。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鳗两极虫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