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鳠

[学名]: Mystus pluriradiatus(Vaillant)
[资源名称]: 越鳠
[外文名]: Mystus pluriradiatus (Vaillant)
[别名]: 白须公
 
[形态特征]:
  体延长,背缘微隆起。背鳍以前逐渐纵扁,背鳍以后渐侧扁,腹面略凸出。头宽扁,较长。吻宽,前端略平。背鳍硬刺后缘光滑;胸鳍硬刺前缘光滑或粗糙;鳔1室。须长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元江、元阳、屏边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不详   
[地理分布]:元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河流水势较缓之处。

相关阅读

大鳍鳠


中文名称 大鳍鳠
拉丁名称 Mystus macropterus(Bleeker)
英文名称 largefin longbarbel catfish
地方名称 黔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鳠属
拉丁属名 Mystus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3~15;胸鳍Ⅰ,9~10。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8~20。脊椎骨5十51~54。体长为体高的5.7~8.4倍,为头长的3,7~4.8倍,为前背长的2.7~3.2倍,为上颌须长的2.2~3.7倍。头长为吻长的2.4~3.3倍,为眼径的4.O一7.0倍,为眼间距的3.3一4.7倍,为上颌须长的0.5~0.8倍,为尾柄长的0.9一l.3倍,为尾柄高(量至脂鳍基底)的2.2~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3.3倍。体延长,前部多少平扁,后部侧扁。头略宽而平扁,头顶被贬;枕突不外露,略短,不接于背鳍前板。吻钝。口略宽大。亚下位,呈弧形。两颌与腭部具绒毛状齿,排列里带状。眼小,侧上位;眼间略宽而平。须长,鼻须可伸达眼后缘,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或可达腹鳍。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硬刺较弱,光滑无锯齿。胸鳍位低;硬刺粗壮;前缘有细锯齿,后缘具科大锯齿。脂鳍很长而略低,起点接近背鳍,后端近尾鳍,后缘略斜或截形而不呈圆凸游离状。腹鳍远不达臀鳍。尾鳍叉状,两叶略钝,下叶较短。鳔一室、扁阔心脏形。体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例或有散在黑色小斑点。

越鲇


中文名称越鲇


拉丁名称Silurus cochinchinens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Vietnam cat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闽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4;臀鳍60-64;胸鳍Ⅰ-12-15;腹鳍Ⅰ-8-10;尾鳍14-16。鳃耙8。脊椎骨5+550-52。

体长为体高的5.2-6.9(5.6)倍,为头长的5.4-6.3(5.7)倍,为上颌须长的1.8-3.0(2.4)倍。头长为吻长的2.6-3.3(2.8)倍,为眼径的8.1-12.2(9.5)倍,为眼间距的1.5一2.6(1.8)倍。

体长形,前部较短,后部长而侧扁。头钝圆,略为扁平。吻钝。口大,上颌略突出于下颌。颌齿、腭齿呈绒毛带状。眼小,位于头前部侧上方。眼间较宽。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短管状;后鼻孔圆,两鼻孔距离较远。须2对:上颌须较长常达腹鳍,亦有达臀鳍起点;下颌须细短,常达胸鳍。鳃耙稀疏。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鳔1室。侧线完全。

背鳍小。胸鳍硬刺细短而弱。其长不及鳍长之半,后缘齿细弱但明显,技以皮膜。腹鳝腹位,其末端可达或超过臀鳍起点。臀鳍长,常与尾鳍连接。尾鳍圆或内凹,上叶较下叶略长。

体褐色,腹部色浅。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珠江斑鳠


中文名称 珠江斑鳠
拉丁名称 Mystus guttatus(Lacepede)
英文名称 spotted longbarbel catfish
地方名称 梅花鲇、芝麻鲇、鲇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鳠属
拉丁属名 Mystus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一7;臀鳍12一15;胸鳍Ⅰ~10;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8~21。脊椎骨5十46~49。
体长为体高的4.6~7.7(平均5.7)倍,为头长的3.6一4.5(4.0)倍,为前背长的2.6~3.5(2.9)倍,为上颌须长的1.8~3.3(2.4)倍。头长为吻长的2.5~3.2(2.7)倍,为眼径的3.6一9.7(5.7)倍,为眼间距的2.7~3.9(3.4)倍,为上颌须长的0.4~0.8(0.6)倍,为尾柄长的1.0一1.5(1.2)倍,为尾柄高(量至脂鳍基底)的2.4~3.4(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一3.2(2.3)倍。

体延长,前部平扁,向后渐侧扁。头平扁而略宽,头顶被皮,枕突不外露且不与背鳍前板相接。吻宽而略圆。口亚下位,略宽而呈弧形。齿细尖,颌齿与腾齿均排列呈带状。眼较小,眼间略宽而平。须长,鼻须可伸达眼后缘,上颌须可伸过胸鳍或达腹鳍。

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硬刺略弱,后缘有弱锯齿。胸鳍位低;硬刺粗壮,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着细小。脂鳍很长。稍高,后缘圆凸而呈游离状。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叉状,上叶略长。

鳔二室,前室扁阔心脏形,后室小而形状不一,或长或圆。

体灰至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有暗色圆斑点(小形鱼或无),背鳍、脂鳍、尾鳍均或有暗色边缘与暗色斑点。

繁殖习性 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鱼喜在岩洞中或岩石丛中产卵(为粘性卵),雄鱼同时排精,精卵在水中受精,并在亲鱼的保护下孵化。

丝尾鳠


[学名]: Mystus nemurus(Cuvier et Valenciennes)
[资源名称]: 丝尾鳠
[外文名]: Threadtail longbarbel catfish
 
[形态特征]:
  体延长。头宽扁,较长。口大,次下位。胸鳍硬刺外缘光滑、后缘有强锯齿。具脂鳍,位于背鳍和尾鳍间,后缘游离。生活时背部青色,体侧茶褐色,腹部浅灰色。
 
[原产国家]: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  [原产省份]:云南省  [原产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不详  
[地理分布]:澜沧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然条件下,生活于河流水势较缓之处,个体较大。人工驯养条件下,能在池塘中饲养。食性为杂食性鱼类。

珠江斑鳠亲鱼培育


亲鱼选留: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4冬龄以上、体重3公斤以上的个体,雌雄比例按1:1进行蓄养,强化培育。

亲鱼强化培育:强化培育池为长方形,面积500m2、泥底、池基用红砖砌成,四个角建成圆角,有利于水在池中循环交换,在池角四周建有不同方向的进水口,中心设排水口,水深常年保持在1.5米左右,每口池配喷水式增氧机1台。

亲鱼宜单养疏养,密度太大不利于亲鱼性腺发育,最适宜为每口池放养20 对亲鱼,约120-150 Kg,同时搭养鳙鱼20尾,约10Kg,白鲢 10尾,约 5Kg,以调节水质,不宜投放鲤鱼、鲫鱼等底层鱼类,以防止同斑鱯争食。

培育期间,平均每天坚持向鱼池冲水2-3小时,冬季半个月1次,繁殖季节则日夜保持长流水刺激,水源为新鲜的河水,并定时开喷水式增氧机增氧调温,早春每天中午12:00至下午3:00,夏天凌晨3:00至6:00,保持水质清新,水的透明度在35cm以上,溶氧量在 5mg/L以上。

亲鱼性腺发育需要全面充足的营养,在日常培育中,每天用鳗料混鱼浆(新鲜冰鲜鱼绞成)搓成团状投喂,两者比例为2:5,并添加0.1%-0.2%多维,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8%,视水温和亲鱼摄食情况灵活定,分两次投喂,上午9:00 和下午5:00

今年九月份以后草鱼发病,为什么会越治越死?


今年的草鱼,无论大小,发起病来治疗效果多数都不太理想,有时候还会越治越死,死亡数量不断上升,直到所剩无几死亡情况才会好转,特别是进入9月下旬以后的时候越治越死的情况发生较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就自己在走访塘口的时候根据实际治疗效果推断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用药不全面

图1、黑头黑背的鱼

图2、体长约20厘米

图3、烂鳃

图4、烂尾

图5、肠炎

图6、胆肿大、黄肝

图7、绦虫

图8、绦虫

现在的草鱼发病,在一条鱼身上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病源,如图所示,就可以看到一条鱼同时患有烂鳃(柱状黄杆菌)、肠炎(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肝胆综合征、绦虫等疾病,而实际治疗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用药成本,不少养殖户都习惯性的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按照步骤进行全方位的用药治疗,因此治疗起来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二、病因诊断不准确

图1、水面有一层油膜

图2、亚硝酸盐超标

图3、氨氮超标

图4、烂鳃有泥巴

图5、细菌性肠炎

图6、病毒性肠炎

图7、病毒性肠炎

图8、绿肝

图9、细菌性肠炎

导致草鱼死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如细菌、病毒、水质问题、体质、天气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两种、三种甚至多种。所以诊断病因的时候要多检查几条新鲜的死鱼,最好是还没有死亡的草鱼,综合考虑天气、水质问题等,以便更加准确的判断草鱼死亡的原因,只有准确的找到草鱼死亡的真正原因,才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如果只是简单的检测两三条,真正的病因很难找到,用药效果也就会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三、滥用抗生素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也有不少养殖户走入了一个误区: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预防为主”是指在养殖对象没有发病的时候,通过调控水质、拌料投喂免疫多糖等方法,为养殖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而不是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杀灭养殖对象体内的病原菌来预防疾病。养殖对象体内本身就有很多有益微生物菌群,有益微生物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没有发病的时候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还会因为有益微生物的减少,间接促进有害菌的繁殖生长,使得有害菌产生抗药性。

四、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正规产品图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10号规定,2015年12月31日之后生产的兽用处方药,必须有二维码才可出厂上市销售,正规的产品会在包装袋正面明显的位置用红色字体标出“兽用处方药”五个字,并且会有国家兽药产品追溯查询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可以显示出生产厂家、日期、联系电话等信息,一包一码,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来鉴别购买的产品是否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便宜,许多养殖户为了贪图便宜也喜欢使用价格低廉的产品,但是这些不正规的产品并不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足够、是否添加违禁药物、产品疗效,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越治越死的情况。

五、治病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

购买到正规的产品后,最好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的指导下使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使用。养殖对象发病都有一定的规律,使用药品的时候需要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控制药品的使用剂量、疗程长短。剂量不够会导致疗效差,达不到预期效果,疗程不够会导致病害反复,难以痊愈。

六、草鱼病害治疗总结

1、今年的气候有些不同,发病比去年迟,6、7月份连续暴雨天气,8月份连续高温,导致今年的草鱼前期生长缓慢,9月份后天气稳定,温度适宜,为了能够赶在年底前干塘出鱼,不少养殖户便通过使用高蛋白饲料来提高鱼的生长速度,高蛋白饲料会加重养殖对象的肝脏负担,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发现,97%以上的草鱼肝脏都有问题。在遇到草鱼死亡严重的情况时,停食三五天,草鱼死亡数量会有所下降并稳定,先使用三黄散、肽酶激安拌料投喂两三天,调节恢复肝胆功能,之后再加上盛弗康同时拌料投喂治疗草鱼细菌性出血病,一般内服盛弗康三天,五到七天后可控制草鱼死亡数量比原来减少80%以上。

2、治病先调水,调水好治病。鱼离不开水,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病害的治疗。如果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严重,时间久了健康的鱼都会出现问题(如吃食不旺、夜半浮头),更不用说已经患病的鱼了,因此在治疗鱼病之前,必须先把水质调节好。急病治标,慢病治本。如果遇到爆发性出血病,每天亩死亡鱼类超过10条以上,那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先调水后治病了,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想办法解决死鱼问题,尽量降低病害损失。

3、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间段。天气剧烈变化会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如果处在发病期间还会加重病情,如遇上阴雨天,使用药品治疗效果很差。

4、注意虫害。草鱼长大后发生虫害,虽不会致死,但是有些虫,如中华鳋、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在鱼类鳃部,会破坏鳃的表层结构,烂鳃后容易感染细菌,从而导致鱼类死亡。因此,如果遇到虫害严重的时候,必须杀虫、消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9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鳞拟棘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